You are on page 1of 13

「智者不惑」

小童
一、 前言 : 不惑之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不惑是保持覺性不被外境所迷惑
二、 何謂智慧?
性理釋疑 : 吾道只講「智慧」,就是
「性命」。照見為之智,能與眾理瞭解
為之慧;能應萬事,知行合一,體用兼
賅 為智慧。賅音同’該’
兼賅:兼備齊全
二、 何謂智慧?
乾坤 離坎
(先天) (後
天)
乾 失中爻而成 離

坤 得中爻而成 坎
三、 智者是本自具足嗎?
佛陀悟道後說得第一句話便是「奇哉!奇哉!
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
不能證得。」
1. 六祖壇經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2. 孟子:人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
而知者,其良知也。

小結 : 智慧是先天具足的本有;聰明是後天學習
的累積。
四、如何做到智者不惑?
知止而後有定:定、靜、安、慮、得。

叩首念經:善用自性三寶,啟用自性的智慧

了解因果,善用因果;善用因果思考法。

佛堂參班,研究經典,明理好修道。

老子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誠實的面對自己 〉對人是真誠相待
五、怎麼樣才是智者不惑 ?
轉識成智:煩惱即菩提
 善用生活經驗轉化為智慧:妙觀察智 ( 經驗智慧 )
經驗智慧:好學近乎智
 五教聖人的經典都是經驗智慧
 失敗成功之母,從本身的失敗 ( 失戀、工作挫
折 ) 中學習到教訓,也是啟發自性智慧的過程。
 參辦之後檢討反省改進。
五、怎麼樣才是智者不惑 ?
 轉迷成悟:識透人世間的真假與苦樂觀
 放下屠刀 ( 貪嗔癡愛 ) 才能立地成佛
 抱持正向的態度智慧
 態度智慧:

 凡事感恩、凡事相信、凡事忍耐、同理善解。
 盡人事聽天命 - 輪班工作轉正常上班。
 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 相信上天的正向心
念)
5 個正向思維
思維 1 、每個問題都是學習的機會:
思維 2 、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得到
思維 3 、不要找藉口常:

有人說,你若不想做,會找到一個藉口,你若
想做,會找到一個方法。
思維 4 、正向思考的敵人:「我試過了」
思維 5 、所有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
態度的重要

一個簡單的事實:你的態度能夠決定發生

在你身上的事情是「包袱、束縛」或是
「祝福」?
你不能決定何事會發生、但你可以決定你

要以何種態度面對 ( 逃避或是面對處
理 ??!)
五、怎麼樣才是智者不惑 ?
 斷疑生信:相信上天相信自性相信愿力
 凡是掌控了信念的人,便掌握住夢境 ( 創造智慧 )
 創造智慧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路是人走出來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改命運,創造幸
褔的潛能與權利。 ( 俞淨意公、袁了凡 )
 大陸親子營的台馬跨國合作。
五、怎麼樣才是智者不惑 ?

 反省〉認錯〉改過:改過必生智慧 ( 妹妹的提醒 )
 破除無明的遮蔽,自然恢復本性的清明。
五、 結論
六祖壇經般若品 :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智者心行:知行合一、天人合一 ( 德慧菩薩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