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08 年第 12 期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2008 年 12 月

No. 12, 2008 ZHEJ IANG  SOC IAL  SC I ENCES D ec. , 2008

3
论王阳明致良知说之融合和发展的特质
□ 何  静

  内容提要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是对“心即理 ” 、“心外无物 ” 和“知行合一 ”


等的逻辑发展和
融会 ;“四句教 ”是对致良知说所及的本体工夫论的表述 ;“天泉证道 ” 和“严滩问答 ”
围绕“四
句教 ”而展开 ,因此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对其整个心学理论的融会和概括 。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说  融合和发展
作者何静 ,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宁波  315211 )

  从逻辑上看 , 致良知说是王阳明对其整个心 心终若判而为二 ” 的阴霾在王阳明心中挥之不


学理论的概括 , 是阳明心学之融合的完成 。这可 去 ,他疑惑 :“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 , 天下之
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 物如何格得 ? 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 , 今如何去

一、致良知说是对“心即理 ” 、
“心外无理 ”、 格 ? 纵格得草木来 , 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 ? ” 就
“心外无物 ”和“知行合一 ”
等的逻辑发展和融会 。 是说 ,天下之物无穷尽 ,人何能尽格 ? 格得草木之
王阳明的“心即理 ” 是说封建道德伦理就在 理后又如何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 ?
人心之中 ,人们毋需格物外求 。王阳明少有大志 , 应该说王阳明的困惑是有道理的 。因为朱熹
希冀成贤作圣 。十八岁时曾拜谒理学家娄一斋请 说的理实际上有二部分 : 一是伦理 ,一是物理 。后
教成圣之道 ,后者教他“圣人可学而至 ”。娄先生 者通过格物外索能得到 , 而伦理是统治者及其御
教给他的实际上是通过格物致知以成圣人的朱子 用文人制定的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上层建筑 ,
之学 。根据朱熹思想 ,天下万物皆含至理 ,人们因 靠研讨万物是得不到的 。像王阳明格竹子 , 他最
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 ,故心中之理不能彰显 ,因此 多能格出竹子的生长规律 , 但绝探究不出封建的
需要从外物中去探究至理 ,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 纲常礼教 。
物 ,这样日久积累 ,就会万理明了 ,内外贯通 ,成为 正德元年 ,王阳明抗疏援救因忠谏而陷囹圄
圣贤 。王阳明决定追寻朱子的脚步 , 他身体力行 的戴铣等人 ,结果获罪于权臣刘谨 , 他被廷杖 , 下
格竹子 ,期望从竹子这一具体事物中格出圣贤之 了狱 ,并被远贬到贵州龙场当驿臣 。龙场乃蛮荒
道来 。但他坚持格了七天却一无所获 。此时他尚 之地 ,生存环境异常恶劣 :“瘴疠蛊毒之与处 , 魑
未怀疑到朱子学的不足之处 , 只是叹恨自己没有 魅魍魉之与游 , 日有三死 ”, 外加“谨憾未已 ”, 因
成圣的天分 。迷茫中 ,他沉溺于词章 ,又醉心于佛 此王阳明的身心困顿至极 , 他为石墎自誓曰 :“吾
道 。但终因辞章艺能不能使他有安心立命之感 , 惟俟命而已 ! ” 王阳明亟需找寻人生的精神支柱
佛道出世逃世 、
抛弃爱亲的举措有悖人性 ,所以他 以解决眼前的生存危机 。他静思默想 :“圣人处
还是继续读朱子书 , 走圣贤路 。可朱子“物理吾 此 ,更有何道 ? ”
终于有一天深夜他大悟 :成圣之道 ,

  3  本文是教育部 2007 年度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融合和发展 ———王阳明心学之研究 》(07JA720013)的阶段性成果 。

6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何  静 : 论王阳明致良知说之融合和发展的特质

吾性自足 ,过去逐物寻理是舍本求末 。这就是顿 天理即是无人欲之蔽的心体的自然发用 :“故有


悟“心即理 ” 的龙场悟道 。 孝亲之心 ,即有孝之理 , 无孝亲之心 , 即无孝之理
王阳明的“心即理 ” 源于程颢的“心是理 ” 和 矣 。有忠君之心 , 即有忠之理 , 无忠君之心 , 即无

陆九渊的“心即理 ” 。陆九渊的“心即理 ”是有感 忠之理矣 。理岂外於吾心邪 ? ”“此心无私欲之
朱熹析心与理为二的弊端而发的 , 但陆九渊并不 蔽 ,即是天理 ……以此纯乎天理之心 ,发之事父便
否认理的客观性普遍性 , 并不认为宇宙之理是人 是孝 ,发之事君便是忠 , 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

心的产物 ,他的“心即理 ” 是说理既普遍地存在于 仁 ”。
天地间又存在于人心中 , 所以陆九渊仍有心理二 王阳明还提出“心外无物 ”,以为心是万事万
分的倾向 。王阳明的发展在于他把心和理直接合 物赖以存在的根据 。《传习录 》 云 :“意未有悬空
一 ,把理看成是人心的本质和具体条理 ,这也是他 的 ,必着事物 ”;“物者事也 , 凡意之所发必有其
吸纳程颐和朱熹的心性论的结果 。程颐和朱熹都 事 ,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 。王阳明所言的物是跟
言“性即 理 ”, 朱 熹还 详说“性便是 心之 所有 之 人的意识有关联的 ,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大类 : 1. 意
② ③
理 ” ,“理各有条理界瓣 ” ;“理如一把线相似 , 识指导下的行为物 , 如在孝亲观念支配下行孝亲

有条理 ” 。王阳明汲取程朱的“性即理 ” 和朱熹 一类事 :“如意在于事亲 , 即事亲便是一物 ; 意在
的“条理 ” 说 , 以为心之本体即性即理 , 理既是人 于事君 ,即事君便是一物 ; 意在于仁民爱物 , 即仁

的本质存在 ,也是心之条理 :“心之体 , 性也 , 性即 民爱物便是一物 ” 。 2. 意念中物 , 也即人的主观

理也 ……理也者 ,心之条理也 ” ;“天命之性具于 意念 。如“格物 ,如孟子‘大人格君心 ’ 之‘格 ’,是
吾心 ,其浑然全体之中 , 而条理节目森严毕具 , 是 去其心之不正 ,以全其本体之正 。但意念所在 ,即
⑥ ⑩
故谓之天理 。”就这样他把程朱的外在天理落实 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 ;“以其 (心 ) 明觉之感应
ϖ
λ
g
到人心 ,在人们心中重树封建统治赖以维系的封 而言 ,则谓之物 。” 3. “视听言动 ” 的对象 ,如天地
建伦理之权威 。 山川草木等客体 。王阳明以为人心是视听言动的
“心即理 ” 对王阳明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它 主宰 ,因此人们认识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如天地山
使王阳明摒弃了朱熹逐理于外而不知内求的认识 川草木等客观事物也成了“心中物 ”, 著名的莫如
路线 ,启发王阳明将大道收归于人心 ,挺立道德主 “山中花树 ” 的典故 。据《传习录 》 载 ,曾有学生问
体 ,自作主宰 ,以心中之理作为是非的准则 ; 它为 他 :“天下无心外之物 , 如此花树 , 在深山中自开
被贬龙场 、 内外交困的王阳明营造了一个安身立 自落 ,于我心亦何相关 ? ” 王阳明回答 :“你未看此
命的精神家园 , 使得他能以主观的道德意志去消 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而此
解客观存在的各种艰难险阻 。但王阳明的“心即 花颜 色 一 时 明 白 起 来 。便 知 此 花 不 在 你 的 心
理” 也有缺陷 。一是他把理仅限于伦理 ; 二是他 外 。”在王阳明看来 , 你未看此花时 ,“汝心与花 ”
不明白封建伦理绝非浑然天成 , 它们是封建的生 不存在认识关系 , 也就是能 、 所之间没有发生作
产方式的产物 ; 他所说的心中理也是封建的社会 用 ,是“寂 ”; 当你来看此花时 ,花进入了主体的认
意识形态及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鼓噪 、 熏染和 识活动范围 ,成了汝心的认识对象 , 故而“此花颜
潜移默化的产物 ,完全是后天形成的 。 色一时明白起来 ”, 王阳明用此语表达了能与所 、
不仅言心即理 , 王阳明还言“心外无理 ”, 认 主体与客体 (花 ) 之间的这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
为伦理规范不在客观事物上 , 也不在道德实践的 系。
对象上 :“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 , 如求孝之理于其 尽管王阳明也看到了认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
亲之谓也 。求孝之理于其亲 , 则孝之理其果在于 的相互依赖 ,但他更强调的是主体意识在认识实
吾之心邪 ? 抑果在于亲之身邪 ? 假而果在于亲之 践中的能动性 ,认为凡事都不能离开主体的意向 ,

身 ,则亲没之后 , 吾心遂无孝之理欤 ? ”“且如事 都是意识也即人心作用的产物 。他片面夸大这种
父 ,不成去父上去求个孝的理 ? 事君 ,不成去君上 作用 ,把人心看成是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 ,最终得
求个忠的理 ? 交友治民 , 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 出了心外无事 、 心外无物的结论 :“心外无物 , 心
⑧ ω
λg
与仁的理 ? ” 王阳明声明理只存在于人的心中 , 外无事 , 心外无理 , 心外无义 , 心外无善 ” ;“心
6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12 期  

者 ,天地万物之主也 。心即天 ,言心则天地万物皆 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 。发动处有不善 ,就将这不善


ξ
λ
g }
λ
g
举之矣 ” ,就这样他建立了彻底的心本论哲学 。 的念克倒了 。” 王阳明说“一念发动处 ” 就等于
应该说这也是王阳明对陆九渊杨简的心本论 行 ,旨在提醒有一念不善的人赶快做克己的工夫 ,
的发展 。如果说陆九渊那儿尚有理本论的留存 , 把不善之念也即心中贼消灭于萌芽状态 , 这有实
那么杨简则克服了乃师的这种残余 , 是彻底的心 际意义 。但如此一来 ,他犯了以知代行的错误 ,因
本论者 , 他言 :“心何思何虑 , 虚明无体 , 广大无 为他把起心动念作为行 , 而意念的发动毕竟属于
际 ,天地范围于其中 , 四时运行于其中 , 风霆雨露 知的范畴 。同时他的学说也有逻辑上的矛盾 : 对
霜雪散于其中 , 万物发育于其中 , 辞生于其中 , 事 于不善的念 , 一念发动处就是行了 , 故要马上克
ψ
λ
g
生于其中 。”显然 ,王阳明是陆杨心本论的传人 。 服 ,但是对于善的念头能否说一念发动处就是行
正德四年 , 王阳明在贵州始倡“知行合一 ”, 了 ? 明显“只知不行 ”,这又是他所要反对的 。王
力图匡正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只知不行或知行相违 阳明陷入了理论困境 。时人物议 , 甚至他的门生
的现象 。他认为程朱知先行后说的流弊有二 , 一 也常纠缠于知行关系的争辩 ,“纷纷异同 , 罔知所
是造成士子们沉迷于只知不行的道问学中 , 教条 入 ”,这使王阳明大费周折 。是他日后的致良知
主义学风大盛 :“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 , 我如今 说才克服了上述矛盾 。
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 , 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 王阳明还提倡过静坐澄心 、 诚意格物 、省察克
ζ
λ
g
的工夫 ,故遂终身不行 ,亦遂终身不知 ” ; 二是使 治和存理去欲等具体的修养方法 , 但上述静坐等
得时人知行不一 , 世风日伪 :“外假仁义之名 , 而 工夫也都有流弊 。他曾说 :“吾昔居滁时 , 见诸生
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 , 诡辞以阿俗 , 矫行以干 多务知解 ,口耳异同 , 无益于得 , 姑教之静坐 。一
{
λ
g
誉 ” 。王阳明追究根源 , 指出逐理于万物 , 和道 时窥见光景 ,颇收近效 。久之 , 渐有喜静厌动 , 流

λ
g
德践履 (行 )相脱节是朱子知行分二的原因 , 为此 入枯槁之病 ,或务为玄解妙觉 , 动人听闻 。” 静坐
他提出知行本体的合一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 , 正 连同省察克治和存理去欲做的都是心体工夫 , 容
是对病的药 。又不是某凿空独撰 , 知行本体原是 易使人脱离具体事为 , 这是违背王阳明的儒者归
ζ
λ
g |
λ
g
如此 ” ;“真知即所以为行 , 不行不足谓之知 。” 趣的 。而诚意格物关注的是发用的工夫 , 不曾提
他认为一个真知或说道德认知的获得是离不开切 及如何廓清和拓展心体 , 因此于本体之工夫上有
实的践行工夫的 , 知行本来就应该是统一体 。他 缺 。王阳明希望合一本体和工夫 , 这一直等到他
举例 :“如称某人知孝 、 某人知弟 , 必是其人已曾 发明致良知说 。
行孝行弟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不成只是晓得说些 《年谱 》
记载 ,王阳明于正德十六年大揭致良
ζ
λg
孝弟的话 , 便可称为知孝弟 ” , 即是说要成就孝 知说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 ”的思想在龙场悟道
弟等德性就必须躬行孝弟等行为 。王阳明还强调 后已形成 ,只是他一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概括出
知行工夫的合一 。即就道德实践的具体过程看 , 来 ,在经宁藩之乱 、
忠泰之变 、
嫉功陷害等“百死
离不开主体的道德认知及在这种道德认知指导下 千难 ”后他终于找到了“致良知 ”这个简明扼要的
的躬身力行 ,当然这种躬行也会加深和拓展主体 表述法 。
的道德认知 ,知行间是相互依赖 、 相互渗透 、相互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包括良知和致良知二部
υ
µ
g
转化的 。所以《传习录 》 有云 :“知是行的主意 ,行 分 。王阳明言“良知者 ,心之本体 ” ,所以不难理
是知的功夫 ;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 解 ,他的良知具有和心体同样的特征 : 王阳明说
ϖ
µ
g
切笃实处 ,即是行 ; 行之明觉精察处 , 即是知 。”
王 “心即理 ”,也说“良知即是天理 ” 。王阳明认为
阳明为救治知行脱节的社会现象而倡知行合一 , 心具有道德知觉的功能 :“心自然会知 : 见父自然
力行道德践履 ,用心良苦 ; 他看到了知行二者间的 知孝 , 见 兄 自 然 知 弟 , 见 孺 子 入 井 , 自 然 知 恻

相互转化 ,也有其理论意义 。但他把道德认知 、 真 隐 ” ; 同样他也说良知知善知恶 :“吾心之良知无
知和行相浑同 ,这是错误的 。 有不自知者 。其善欤 ,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 ; 其不
ω
µ
g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的另一目的是为了对治 善欤 ,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 ” 。王阳明明言心
“心中贼 ”:“吾今说个知行合一 , 正要人晓得一念 是万物的存在根据 ; 同样他也说“天地万物 , 俱在
6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何  静 : 论王阳明致良知说之融合和发展的特质

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 , 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 论、认识论和修养论为一体 ,它圆融体用 、 心物 、



ξ
µg
外 ,能作得障碍 ? ” 王阳明认为心体融摄万物一 行等范畴 ,把良知本体和致良知工夫打并为一 ,它
体、 廓然大公 、无滞 、 仁和乐等儒释道的境界 :“大 是对“心即理 ” 、“心外无理 ”
、“心外无物 ”和“知
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 ,非意之也 ,其心之仁 行合一 ” 等的逻辑发展和融合 。
ψ
µ
g
本若是 ,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 ;“须是廓然大 二、 “四句教 ”是对致良知说所及的本体工夫
ζ
µ
g
公 ,才是心之本体 ” ;“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 论的表述 ;“天泉证道 ” 和“严滩问答 ”都围绕“四
{
µ
g |
µ
g
的 ” ;“乐是心之本体 ” 。同样他的良知也有上 句教 ” 而展开 。
述相同的气象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 , 则自能 “四句教 ” 即“无善无恶心之体 , 有善有恶意
公是非 ,同好恶 ,视人犹己 ,视国犹家 ,而以天地万 之动 , 知善知恶是良知 , 为善去恶是格物 。” 这是
}
µ
g
物为一体 ” ;“良知即是未发之中 , 即是廓然大 王阳明晚年教人的定本 。前言王阳明的心体或说

µ
g
公 ” ;“良知之体 , 皦如明镜 , 略无纤翳 。妍媸之 良知是一具有道德知觉的存在 (价值 ) 本体和境
υ
ν
g
来 ,随物见形 ……一过而不留 ” ;“良知只是一个 界本体 。那么他为何又以“无善无恶 ” 来形容心
天理 ,自然明觉发见处 , 只是一个真诚恻怛 , 便是 体 (良知本体 ) ? 笔者认为四句教首句有四种涵
ϖ
ν
g
他本体 ” ;“良知即是乐之本体 ” 。要之 , 王阳明 义。
的良知也即心之本体 ,其特性是 : 天理充盈且知是 第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 ”即心体 (良知本体 )
知非 ,是万物的存在根据 ,是和合儒释道意境的儒 的存在是自然的意思 。
家的新境界 。 王阳明认为良知本自天然 , 没有一丝人为造
ψ
ν
g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涵盖本体论 , 良知和致良 作 :“良知底用安排得 ? 此物由来自浑成 ” ;“人
ζ
ν
g
知即是体用不二的关系 , 良知是万物藉以存在的 心本是天然之理 , 精精明明 , 无纤介染着 ” 。王
依据 ,致良知是其发用 , 二者相即不离 :“体即良 阳明曾对门生薛侃言 :“天地生意 , 花草一般 。何
知之体 ,用即良知之用 ,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 曾有善恶之分 ? 子欲观花 , 则以花为善 , 以草为
ω
νg
乎 ?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也是种认识论 , 他言 : 恶 。如欲用草时 ,复以草为善矣 。此等善恶 ,皆由
{
ν
g
“孰无是良知乎 ? 但不能致之耳 。《易 》 谓‘知至 , 汝心好恶所生 。”即是说物如花草 , 性本自然 , 无
至之 。’ 知至者 , 知也 ; 至之者 , 致知也 。此知行之 所谓善恶 ,而所谓的善恶是“躯壳起念 ”, 是主观
ξ
ν
g
所以一也 。”认为良知即知 , 致良知即行 , 致良知 人为的 。而心体 (良知本体 ) 既是自然的 ,所以也
即是在良知的范导下做达致和推广良知的工夫 , 就是无善无恶的 。显然 , 这儿的无善无恶不属于
良知和致良知即是知行合一的关系 。可见 , 王阳 伦理范畴 ,与道德评判无涉 ,讲的是心体的存在状
明的致良知说也是种知行合一说 , 但它克服了王 态。
阳明早年所倡的知行合一之混同知行 、 以知代行 第二 ,“无善无恶心之体 ”意谓心体 (良知本
的逻辑错误 ,实现了他创知行合一以使道德理念 体 )无滞善恶毁誉得失存亡的境界 。
付诸实施的初衷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还是种合一 王阳明在“天泉证道 ”中对“无善无恶心之
本体工夫的修养论 。良知本体即良知的本然状 体” 解释道 :“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 , 原是个
态 ,它天理流行且知是知非 ,还融合了儒释道的境 未发之中 。” 关于心体的明莹无滞 , 他的阐述是 :
界 。致良知的工夫有二 : 一是在心体上用功 ,即在 “良知之体皦如明镜 , 略无纤翳 。妍媸之来 , 随物
良知导引下做正心诚意省察克治等工夫 , 使良知 见形 ,而明镜曾无留染 ”;“心体上著不得一念留
本体无所障蔽 ,自然朗现 ; 另一方面就是在事上磨 滞 ……这一念不但是私念 ,便好的念头 ,亦着不得
|
ν
g
练 ,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使事事物物皆合良知的准 些子 。如眼中放些金玉屑 , 眼也开不得了 ” 。王
则 。王阳明强调致良知这二方面工夫的不可或 阳明认为良知本体 (心体 ) 犹如明镜 , 物来则照 ,
缺 ,这样他的致良知包括了之前他主张的默坐澄 物去不留 ,知是非而又无是非 。因为若着于私念 ,
心、 诚意格物 、
省察克治和存理去欲等工夫 , 同时 会使良知不能自然呈现 ; 而着于好的念头 ,也会陷
也克服了以上诸种工夫的不足 。 于“理障 ”,良知也同样不能起作用了 。王阳明无
综上所述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融本体论 、价值 累无住无滞的意境有其儒佛道的渊源 。“无累 ”
6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12 期  

即是孟子所言的“不动心 ” 。程颢也说 :“人心不 要 ,唯变所适 ”;“一阖一辟谓之变 , 往来不穷谓之


}
νg
得有所系 ” ; 陆九渊言 :“内无所累 ,外无所累 ,自 通” 。老子的道的一个内涵就是无具体规定性 。

ν
g
然自在 ,才有一些子意便沉重了 ” 。《金刚经 》 曰 所谓“道可道 , 非常‘道 ’”, 老子认为有具体规定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惠能《坛经 》 称“无念为宗 , 性的 ,只能是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具体物 ,道要成
无住 为 本 ” 。王 弼 云“圣 人 之 情 应 物 而 无 累 于 为万物的存在依据就不能为具体的规定性所囿
υ
ο
g
物 ” ; 郭象说“圣人常游外以冥内 , 无心于顺有 , 限 。就像新道家王弼所言 :“若温也则不能凉矣 ,
{
ο
g
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 , 俯仰万机而 淡然 自 宫也则不能商矣 。形必有所分 ” ;“以有为心 ,则
ϖ
ο
g |
ο
g
若 ” 。道教重玄派也大倡既遣有 、 无之滞着 , 又 异类未获俱存 ” 。因此他以“无 ” 指称道 ,他所说
遣“不滞之滞 ” 的“双遣 ” 。王阳明的良知说汲取 的天下万物“以无为本 ” 的无也即道 , 也即无具体
了儒释道的上述智慧 :“良知本体原来无有 , 本体 规定性的意思 。
只是太虚 。太虚之中 ……何物不有 ? 而又何一物 王阳明深谙《周易 》,早年因戴铣案被系狱中
得为太虚之障 ? 人心本体亦复如是 。太虚无形 , 时即穷究《周易 》, 后被贬龙场时更筑“玩易窝 ”,
ω
ο
g
一过而化 , 亦何费纤毫气力 ? ”“险夷原不滞胸 探赜索隐 。对老庄道学 ,他曾长期地浸润其中 ,自
ξ
ο
g
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 ”“用之则行舍则休 , 此身 言“用功二十年 ” 。正是在《周易 》 的变易观及老
ψ
ο
g
浩荡浮虚舟 。”这种无滞的心境使王阳明在跌宕 子和王弼等关于道即无规定性的思辨的影响下 ,
起伏的人生路上能够超然得失存亡 , 从而成就了 王阳明得出心体 (良知 ) 之理 :“随时变易 , 如何执
他德功言三立的圣人般的人生 。 得 ? 须是因时制宜 , 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 ”;“是
第三 ,“无善无恶心之体 ” 有心体 (良知本体 ) 理也 ,发于亲则为孝 , 发于君则为忠 , 发于朋友则

持平公正 ,一循于理的含义 。 为信 。千变万化 , 至不可穷竭 ” , 因此 , 理“无定
}
ο
g
有关“未发之中 ”,王阳明的理解是 :“体当自 在 ,无穷尽 ” 。王阳明还借鉴了老子和王弼用无
ζ
ο
g
家心体 ,常要鉴空衡平 , 这便是未发之中 ” ;“虽 来表示无规定性的表述法 ,“无善无恶心之体 ” 意
是循天理 ,亦着不得一分意 ,故有所忿懥好乐则不 即由伦理道德所构成的心体 (良知 ) 其所蕴之理
得其正 ,须是廓然大公 ,方是心之本体 。知此即知 随时变易 ,无具体规定性 。
ζ
µ
g
未发之中 。”这是说未发之中的心体像镜子那样 从上可见 ,“无善无恶心之体 ” 所描述的是心
明鉴 ,像衡器那样持平 。当人们依理而行时 ,也不 体的存在状态和内涵 , 跟他所言的心体 (良知 ) 的
能有所执着 ,否则有失心体之廓然大公的本然状 特征并不矛盾 。
态 。由此可见 ,“未发之中 ”除了无滞义 , 还有持 四句教的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 强调的
平公正义 。王阳明主张心体应该不偏不倚 , 不能 是良知 (心体 ) 的知觉功能 。这是王阳明摄取儒
有好恶成见 , 认为《尚书 ・洪范 》
中的“无有作好 家的良知本心说和中国佛教心性本觉论的结果 。
无有作恶 ” 也正是这个意思 。他还说 :“不作好 孟子 、 陆九渊和杨简等都认为每个人天赋的良知
恶 ,非是全无好恶 , 却是无知觉的人 。谓之不作 本心是道德评判的准则 。其中 , 孟子首创不虑而
者 ,只是好恶一循于理 , 不去又着一分意思 。如 知、 知是知非的良知说 。陆九渊把封建的道德理
此 ,即是不曾好恶一般 。” 即是说无善无恶并非没 性看成是人的本心 , 认为“苟此心之存 , 则此理自
有是非观念 ,而是好善恶恶都应遵循天理 ,无有私 明 ,当恻隐处自恻隐 , 当羞恶 , 当辞逊 , 是非在前 ,

ο
g
意偏见 。这也就是他说的“无善无恶者理之静 , 自能辨之 。”杨简也说 :“人心自善 ,人心自灵 ,人
{
ν
g υ
π
g
有善有恶者气之动 。不动于气 , 即无善无恶 ” 的 心自明 ” 。佛教的性觉说由《大乘起信论 》 首创 ,
意思 。 后为天台宗 、 华严宗和禅宗所沿袭 。天台三祖慧
第四 ,“无善无恶心之体 ”
指心体 (良知本体 ) 思曾以 觉 心 解 佛 性 ; 华 严 五 祖 宗 密 言“真 心 本
所蕴之理随时变易 ,无具体规定性 。 觉 ”; 禅宗六祖慧能说世人本有菩提般若之知 。
《易传 》盛言变通 , 认为《易 》“唯变所适 ”, 只 他们都认为众生本性觉悟 。在儒佛的交互影响
要适应变就变 , 它言 :“易 ……为道也屡迁 , 变动 下 ,王阳明认为良知也具“本觉 ” 功能 :“尔那一点
不居 ,周流六虚 , 上下无常 , 刚柔相易 , 不可为典 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 ,尔意念着处 ,他是便知是 ,
65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何  静 : 论王阳明致良知说之融合和发展的特质
ϖ
π
g
非便知非 ,更瞒他一些不得 。” 人们都需用渐修来拓展或保任良知之境 。王阳明
王阳明认为人皆有良知 ,但为欲所蔽 ,于是在 推崇顿悟 , 这从他称许王畿是上根人 , 四无说是
意念发动处就有善有恶 , 因此人们就要做为善去 “传心秘藏 ” 、
“天机之发泄 ” 等语可见 。但他认为
恶的格物工夫 。这就是四句教的第二和第四句所 世上难觅上根利器 :“上根之人 , 世亦难遇 。一悟
言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 ”,“为善去恶是格物 ” 。 本体 ,即见功夫 , 物我内外 , 一齐尽透 , 此颜子 、明
ϖ
ο
g
王阳明的格物工夫也即致良知的工夫 。总括上 道不敢承当 ,岂可轻易望人 ? ” 所以他告诫王畿 :
ω
π
g
述 ,四句教是王阳明以诗偈的形式对致良知说所 “汝中此意 , 正好保任 , 不宜轻以示人 。” 王阳明
及的本体工夫论的表述 。 也认可渐修 , 这表现在“天泉证道 ” 中 , 他肯定了
在“天泉证道 ”
中王阳明再次强调了良知本 钱德洪的入道途径 。同时他也指出钱德洪还没有
体和致良知工夫的不可分离 , 认为良知本体 (心 透悟本体 ,这是指资性沉毅的钱德洪太胶滞于伦
体 )可顿悟也可渐修 , 但悟后都还需渐修工夫以 理规范 ,只懂良知是一存在 (价值 ) 本体 , 尚不解
拓展或保任良知之境 (良知本体 ) 。 良知也是一融合无累无住无滞等儒佛道意境的境
在“天泉证道 ”
中 , 王畿提出心体无善无恶 , 界本体 ,这在王阳明看来容易陷入“理障 ” 。所以
意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四无说 ”, 显然他借鉴了 王阳明因材对治 , 对其进行了一番良知之无滞的
儒释道体用一如的思辨和惠能顿悟的工夫论 , 行 教导 。可惜当时的他还是不能觉解 。直到多年
的是顿悟的入门之道 。钱德洪则主张心体原无善 后 ,蒙冤入狱 、历经沧桑的钱德洪才终于彻悟了良
恶 ,但因为习染所侵 ,故要用为善去恶的渐修以复 知本体 。钱德洪最后的了悟说明王阳明所认肯的
本体的“四有说 ” 。无疑 ,钱德洪借鉴了前辈理学 渐修确也是体悟良知本体的一种手段 。从上也可
家的复性说及神秀的渐修观 。 看到华严宗密之和会顿渐的思想对王阳明的浸
对王畿和钱德洪所说的二种致良知工夫 , 王 渍。
阳明“两是之 ”, 认为王畿是为上根 (利根 ) 人立 还需指出的是 , 宗密所崇尚的悟后渐修的观
教 ,钱德洪是为中下根人立教 ,“吾教法原有此两 点也深刻地影响了王阳明 。王阳明也认为无论是
种” 。钱德洪刻的《传习录下 》载有王阳明言 :“我 顿悟还是渐修 , 在透悟本体之后 , 仍需渐修 , 需在
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 。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 心体上用功和在事上磨练 :“人有习心 , 不教他在
……利根之人一悟本体 , 即是功夫 , 人己内外 , 一 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 ,只去悬空想个本体 ,一
齐俱透了 。其次不免有习心在 ,本体受蔽 ,故且教 切事为俱不着实 , 不过养成一个虚寂 。此个病痛
ξ
π
g
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 。功夫熟后 , 渣滓去得尽 不是小小 , 不可不早说破 。” 他特别叮嘱欠缺悟
时 ,本体亦明尽了 。汝中之见 ,是我这里接利根人 后渐修的王畿 :“汝中须用德洪功夫 ”,“吾人凡心
的 ; 德洪之见 , 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 。”王阳明 未了 ,虽已得悟 , 仍当随时用渐修功夫 。不如此 ,
ω
π
g
的《年谱 》 和王畿的《天泉证道纪 》也记有类似的 不足以超凡入圣 , 所谓上乘兼修中下也 。” 他申
言语 。 明这个修炼的过程是无止境的 :“我辈致知 , 只是
但王阳明指出二人若各执一边 ,“眼前便有 各随分限所及 。今日良知见在如此 , 只随今日所
失人 ”,王畿的四无说不能化导中下根器 , 钱德洪 知扩充到底 ; 明日良知又有开悟 ,便随明日所知扩
}
λ
g
的四有说不 达上 根利 士 。所 以他 坚持 四句教 : 充到底 ” ;“功夫愈久 ,愈觉不同 ”;“这个要妙 ,再
ψ
π
g
“已后与朋友讲学 , 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 : 无善无 体到深处 ,日见不同 ,是无穷尽的 ” , 即使贤如颜
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的是良 回、程颢也要长期修炼 , 而且工夫“虽至圣人 ” 也
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 , 自 还要“穷究无尽 ”。总之 ,王阳明在“天泉证道 ” 中
{
µ
g
没病痛 。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 。” 王阳明认为四 强调的是本体和工夫的统一 ,悟和修的统一 。
句教适用一切根器 , 是“彻上彻下功夫 ”, 它要求 嘉靖六年 ,王阳明出征思田 ,王畿和钱德洪追
人们了悟无善无恶的心体 , 做为善去恶的渐修工 送到富阳严滩 ,再次就四句教向其请教 ,于是就有
夫 。按王阳明所论 , 四句教有以下的意味 : 心体 了“严滩问答 ”
这一“究极之说 ”:“汝中举佛家实
(良知本体 )可以是顿悟也可以是渐修 , 但悟后的 相幻相之说 。先生曰 :‘有心俱 (下转第 123 页 )
66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12 期  
奋斗 ,也正折射了中华民族夸父追日的精神 , 展示了中国 务 ,社会管理也仍实行原来的户籍制度 , 这显然不适应社
城市发展的足迹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 。这种精神是中 会发展需要 。如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消除社会隔阂 ,
国最古老的文化经典之一《周易 》
所说的“天行健 ,君子以 让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成了浙江经济发展与社会
自强不息 ”
的刚健有为精神 。 和谐的重大问题 。
本书对“新温州人 ”
的理论解读及政策安排对浙江及 因此 ,用社会主义正义人道的理念 、
社会主义正义制
全国农民工社会权利的保护也具借鉴与启示价值 。因 度安排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法 , 使现代社会的移
为 ,浙江也是农民工大省 , 改革开放三十年间 , 浙江现代 民真正成为二 、
三产业的工人和职员 , 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化发展不仅吸纳了一千余万本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 并融入城市社会 , 就成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
产业 ,而且还吸纳了大量外省农民工人员的流入 。截至 一条重要路径 。这正是本书带给我们的一些有益启示 。
2007 年 6 月 , 全省登记在册流动人口为 1670 余万人 , 与
常住人口比例为 1 ζ 3, 其中外省籍流入的占 8414% ② 。 注释 :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 ① [英 ]梅因 :《古代法 》
第 97 页 ,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 。
重大关系研究 ”
课题组研究认为 ,浙江省虽不是我国最大 ②数据来源 : 浙江省公安厅暂住人口在册网 , 参见杨建华执

的劳动力流进地 ,但是其总量仍然非常可观 , 同时考虑到 行主编《2008 浙江社会发展蓝皮书 . 社会卷 》, 杭州出版社 2008


③ 年 1 月版 。
浙江劳动年龄人口偏大 等因素 , 预测 2020 年浙江人口
③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浙江就业人口年龄中位数已达 36. 1
总量将达 6000 万 ,其中人口增长方式将由自然变动为主 ,
岁 ,到 2003 年 ,更是超过了 40% ,达到 40. 9 岁 。
转为机械变动为主 ,即以人口迁移增长为主 。这样 ,从现
④参见杨建华《浙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若干关系探讨 》,
在到 2020 年 , 浙江仍会有大量农民工流入 ④。浙江成了
《浙江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3 期 。
全国农民工的主要流入地 , 1700 万农民工为浙江经济社
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在一段很长时期里 , 由于观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 )
念上存在的误区 , 他们还很难享受到社会公共产品与服

(上接第 66 页 ) 是实 , 无心俱是幻 ; 无心俱是实 , |


g}
µ g∼
µ gυ
µ ν
gνgω
ϖ gξ
ν gψ
ν gζ
ν g{
ν g|
ν gω
ν gξ
ο gψ
ο gζ
ο g}
ο ο
gπgξ
ϖ gψ
π π
g吴光等编
有心俱是幻 。’ 汝中曰 :‘有心俱是实 , 无心俱是 校 :《王阳明全集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 , 第 119、
277、266、45、2、42、6、77、156、214、4 - 5、80、42、96、104 -
幻 ,是本体上说工夫 。无心俱是实 , 有心俱是幻 ,
|
ν
g 105、61、218、971、106、968、30、117、194、79、62、70、84、63、
是工夫上说本体 。’ 先生然其言 。” 在严滩 , 王阳
189、785、125、29、124、1306、684、784、34、12、92、118、93
明借佛语“有心俱是实 , 无心俱是幻 ” 来说明致良
页。
知工夫 需 以 已 悟 的 良 知 本 体 作 为 定 盘 针 (“有
②③④王星贤点校 :《朱子语类 》, 中华书局 1994 年
心 ”) ,否则工夫便没有着落 。王阳明主张要先悟 版 ,第 88、99、100 页 。
心体 (良知本体 ) , 这是因为他视良知本体为“圣 ψ
λ
g《慈湖遗书 ・著庭记 》
卷二 。
门正眼法藏 ” 、
“为学头脑 ”, 声明“为学须得个头 }
ν
g王孝鱼点校 :《二程集 》,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 第
脑 ,工夫方有着落 ”,否则“徒弊精竭力 ”,“有事时 124 页 。
便是逐物 ,无事时便是逐空 ”, 甚或有“知识愈广 ∼
g∼
ν ο
g钟哲点校 :《陆九渊集 》,中华书局 1980 年版 , 第
而人欲愈滋 ,才力愈多 , 而天理愈蔽 ” 的恶果 。同 468、396 页 。
υ
ο
g陈寿撰 :《三国志 ・魏书 》,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 第
时他也很重视悟后的渐修 ,“无心俱是实 , 有心俱
795 页 。
是幻 ” 即是指渐修对良知之境 (良知本体 ) 的意
ϖ
ο
g郭庆藩撰 :《庄子集释 》, 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 第
义 ,认为良知境界并非现实的存在 (“无心 ”) , 它
268 页 。
需通过切实的致良知工夫才能达到或保任 。质言 { |
ο
gοg楼宇烈校释 :《王弼集校释 》, 中华书局 1980 年
之 ,王阳明强调的仍然是悟与修 、 良知本体和致良 版 ,第 195、337 页 。
知工夫的合一 ,“严滩问答 ” 是“天泉证道 ” 的余 υ
π
g《慈湖遗书 ・二陆先生祠记 》

音。 ω
π
g吴震编校整理 :《王畿集 》,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凰出版社 2007 年版 ,第 2 页 。
注释 :
ϖλ
λ
①⑤⑥⑦⑧⑨⑩g ωξ
gλ ζ

gλ{
gλ|
gλ}
gλ∼
gµυ
gµϖ
gµωξ
gµ ψ

gµζ
gµ{
g 责任编辑  俞伯灵
12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ABSTRACTS

Na ture of Human Be in gs A s A Group — ——on An thony G idden s’W orld Politics ( 48)
Chen Huax ing ( Politics Research School of Zhejiang Academ y of Soci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5 )
Abstract: Considered as a group , human beings’existence and developm ent should accord w ith natural
p rincip les and objective law s. The most valuable order of politics is to get these p rincip les and law s and realize
hum an beings’unitary harmony. The whole human cognitive history and cultural history, from Plato to Hegel
and M arx, is looking for this perfect social value all the tim e. Anthony Giddens argued against the unreal ra2
tional im agine and opposed to change the real existence w ith human ’s rational perfection. On the contrary, he
tried to m ake this value into the real social situations, and realize hum an beings’unitary harmony in it. Nowa2
days, the m an - made risks are increasing rap idly, and these risks can not be settled by only one nation, one
area or one country. So it’s high tim e to reinforce the cooperation of nations, areas and countries. Solidifica2
tion, cooperation, common management and live accord w ith natural p rincip les are all the task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also the common ideality of human beings’politics.
Keywords: Nature, Global M anagement, World Democracy

Re in terpret and D iscuss M arx ist Theory on Human Na ture ( 56)


(
Fang Tongy i, Huang R u iru i School of Law, N ingbo University, N ingbo 315211 )
Abstract: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think that, we m ust reinterp ret and discussM arxist theory on human
nature. M arxism on the reality nature of hum an is a sharp weapon to criticize the abstract nature of peop le.
However, reality is not the essence of human nature. Peop le also have the nature of possibility. One - sided
emphasis on the reality nature can result in numerous p roblem s and shortcom ings both on theory and p ractice.
Essentially speaking, human nature is the reunification of reality and possibility. It is a basic conclusion of
M arxism. W e need to further study and discuss hum an nature both on reality and possibil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comp rehensive, p rofound and scientific grasp human nature. W e can also arouse peop le ’s en2
thusiasm , initiative, creativity, and subject sp irit.
Keywords: M arxism , Human Nature, Reinterp ret, D iscuss

On the In tegra tion and D evelopm en t of W ang Yangm in g ’s Theor ies on In tu itive Knowledge
( 61)
He J ing ( School of Law, N ingbo University, N ingbo 315211 )
Abstract: W ang Yangm ing’s theories on intuitive know ledge were the developm ent and integration to his
doctrines of“ the m ind being p rincip le ”,“nothing existing beyond the m ind ”and“unity of know ledge and ac2
tion ”and so on. “Four - sentence doctrine ”exp ressed the theory on body and skill and “expounding the
p rincip le in Tianquan ”, “asking and answering in Yantan ”were carried on around“four - sentence doctrine
” . Thus W ang Yangm ing’s theories on intuitive know ledge were the integration and summary of his whole the2
ory of m ind.
Keywords: W ang Yangm ing, Theories on Intuitive Know ledg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 ent

The Ta len t - cultiva tin g Pa ttern Can Becom e the Core Com petence of Un iversity ( 67)
X u Heqing, Hu Z uguang (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
Abstract: The talent - cultivating pattern is discussed as the core competence by theory analysi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teacher’s capability development and the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by the positive re2
search through the p lace of the competition in America University
Keywords: H igher Education, the Talent - Cultivating Pattern, Core Competence

Zhejiang Educa tion :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D evelopm en t dur in g La st 30 Y ears ( 72)
Guo Yaobang ( Institute of H igher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
Abstract : Zhejiang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an extraordinary p rocess w ith reform , developm ent, open2

126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