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28 卷第 3 期 平顶山学院学报 Vol. 28 No. 3

2013 年 6 月 Jour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Jun. 2013

王阳明哲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知行合一到致知再到致良知

李训昌
(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摘 要:结合历史文献的考订与思维逻辑的发展来看,王阳明哲学的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
正德四年到正德十五年,王阳明以《大学》格物说为中心,教揭知行本体,强调知行合一的工夫; 二、从正德十五
年到嘉靖四年,王阳明以协调《大学》格物说与《孟子》良知说为中心,教揭良知本体,强调致知的工夫; 三、嘉靖
五年以后,王阳明总结一生,合本体工夫言致良知,专以致良知训导学者。
关 键 词:知行合一; 良知; 致知; 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48.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1670(2013)03 - 0043 - 04

生曰: “试举看。”爱曰: “如今人仅有知得父


一、正德四年到正德十六年:王阳明教揭知行本体、
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
强调知行合一的工夫
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 “此已被私欲隔
据王阳明《年谱》记载,正德四年( 1509) 贵州提 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
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讲学贵阳书院。“先生始论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
[2]3—4
行合一。始席元山书提督学政,问朱陆异同之辨。先 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
生不语朱陆之学,而告以其所悟。书怀疑而去。明日 同时,考之王阳明这一时期与徐爱等的对话,其
复来,举知行本体证之五经诸子,渐有省。往复数四, 论说全都在讲明知行本体、知行合一上。又如:
豁然大悟,谓‘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 朱陆异同,各有 爱曰: “古人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
[1]1229
得失,无事辩诘,求之吾性本自明也’。” 王阳明 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工夫,即
在龙场彻悟“心即理”之后,对朱熹即物而穷理的格 工夫始有下落。”先生曰: “此却失了古人宗
物说提出了批评。但是,王阳明提出知行本体、知行 旨也。某尝 说 知 是 行 的 主 意,行 是 知 的 功
合一说则并未被时人所接受,如王阳明说: “昔在贵阳 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
[1]1230
举知行合一之教,纷纷异同,罔知所入。” 正德五 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
年( 1510) ,王阳明贬谪期满,迁江西庐陵知县,不久升 在。……某 今 说 个 知 行 合 一,正 是 对 病 的
南京刑部主事,次年又改任北京吏部主事,屡迁吏部 药。又不是 某 凿 空 杜 撰,知 行 本 体 原 是 如
考功郎中等。在政务之余暇,王阳明着力讲明知行合 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
一的下手处,专以静坐讲收放心。从其在北京与湛若 只是一个; 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
[2]4—5
水等交往甚密的情况来看,王阳明讲静坐可能是受了 事? 只是闲说话。”
陈献章“静中养出端倪”的影响。不过,这一时期,王 在王阳明看来,知行本体是说知行在本来体段上
阳明很少再提知行本体、知行合一的话题。 是统体一段,若会得知行的本体,则知即是行,行即是
正德七年底 ( 1512 ) ,王阳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 知; 知行合一是说知行的工夫精一不二,不能“一行做
卿。次年二月,王阳明与徐爱结伴,沿京杭运河回浙 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把致知、力行打作两截,
[2]13
江省亲。途中,王阳明与徐爱等往复辩论,重新提起 即“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综
知行本体、知行合一的话题。如: 合来看,王阳明之意是说知行本来是一,而人不能会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 训,与 宗 之一,所以人要知行并进、双管齐下做到知行合一。
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与先生。先 正德十一年( 1516 ) 至正德十三年 ( 1518 ) ,王阳

收稿日期:2013 - 02 - 08
作者简介:李训昌( 1986— ) ,男,山东淄博人,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宋明理学研究。
· 44·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3 年

明在南赣戎机,平定民变。在戎马倥偬之际,王阳明 “先生始揭致良知之教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
[7]1278
一方面不忘专意朋友讲习,日与发明《大学》本旨,指 知足以忘患难,出生死”。 但是,这时王阳明揭示
点学友后劲入道成圣; 另一方面取朱子晚年 悔悟之 的是良知而不是致良知。这是因为,一方面考之《年
说,集为定论、引为同调,翼藉朱子之口以弥攻抵者之 谱》是年前后一段时间的记载,多是王阳明对良知、致
口舌。于 是,王 阳 明 于 正 德 十 四 年 ( 1519 ) ,刊 刻 了 知的阐释,而没有致良知的提法; 另一方面,《行状》
《大学古本》和《朱子晚年定论》。至此,阳明之学风 的记载,其情况也大致如此。同时,《朱子晚年定论》
行天下,四方学者辐辏,几若雾拥云屯。此一时期,王 为正德十年( 1515) ,而《朱子晚年定论序》、《大学古
阳明以《大学》格物说为中心,收摄格物致知为正心 本序》为正德十三年( 1518 ) ,其中,王阳明立言的宗
诚意,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知行本体、知行合一说,即: 旨主要是在协 调《大 学》格 物 致 知 与 正 心 诚 意 的 关
穷理者,兼格致诚正而为功也; 故言穷 系,并以此来批评朱熹的格物论与知先行后说。在
理,则格致诚正之功皆在其中,言格物则必 《传习录》中中,王阳明虽有致良知的提法,但已多是
兼举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备而密。 嘉靖改元( 1522) 以后的事,如: 王阳明与欧阳崇一的
今偏举格物而遂谓之穷理,此所以专以穷理 书 信 最 早 是 在 嘉 靖 五 年 ( 1526 ) ; 在 正 德 十 六 年
属于知,而谓格物未尝有行,非惟不得格物 ( 1521) ,王阳明与陆元静的第二封书信,虽有对良知
之旨,并穷理之义而失之矣。此后世之学, 与致知的阐发,但无致良知的提法。钱德洪在《传习
所以析知行为先后两截,日以支离决裂,而 录》中中又说“其余指‘知行本体’,莫详于答人论学
[3]48
圣学益以残晦者,其端始于此。 与答周道通、陆清伯、欧阳崇一四书,而谓‘格物为学
[2]40
王阳明以正释格、以事释物,把《大学》格物致知 者用力日可见之地’,莫详与答罗整庵一书”, 所
解作正心诚意,认为: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 以在这些书信中,王阳明学问的重心也不在致 良知
[3]42
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可见, 上。在《传习录》下中,王阳明与陈九川的对话,虽然
此一时期,王阳明以《大学》格物说为中心,主要对知 始自正德十年( 1515) ,但提及良知、致知的问答,则多
行问题作了阐发: 教揭知行本体,强调知行合一的工 在“庚 辰 往 虔 州,再 见 先 生 ”以 后,即 正 德 十 五 年
夫。 ( 1520) 以后。而且,王阳明阐释的是良知与致知,还
不是致良知。同时,参照王阳明与学友的往来书信,
二、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四年:王阳明教揭良知、
也能充分证明这一点,如以王阳明与湛若水的往来书
强调致知的工夫
信为例: 正德十四年( 1519) ,在《答甘泉》( 乙卯) 中,
关于王阳明以良知为知的时间,钱德洪、黄绾提 王阳明谈及的是古本《大学》与其格物说; 正德十六
出了不同的说法。钱德洪的看法是“自龙场已后”, 年( 1521) ,在《答甘泉》( 辛巳) 中,王阳明以其致知说
即正德四年( 1509) 以后,王阳明提出了良知说,如钱 对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提出了异议。所以,从历
德洪在《刻文录叙说》中说: “先生尝曰: 吾‘良知’二 史文献的考订上来说,王阳明教揭良知、“专以良知之
字,自龙场已后,便已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 旨训学者”的时间,是在正德十六年( 1521) 前后。
[4]1575
于学者言,废却多少辞说。” 钱德洪的落 款时间 通盘考察《传习录》中与《传习录》下的记载,一
为“乙未年正月”,即嘉靖十四年( 1535) 正月。是年 个明显的迹象是王阳明已经开始整合良知本体与知
王阳明已经去世六年,而且钱德洪又是依据王阳明在 行合一的关系。如:
《寄邹谦之三》( 丙戌) 中所说,即: “某近来却见得良 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
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朝夕与朋辈讲习,只是发挥此 于人一己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
[5]201
两字不出。” 丙戌年已是嘉靖五年( 1526) ,加之王 不过致吾心之良知而已。良知之外,其复有
阳明说此话又是晚年回顾自己为学历程的话,所以钱 加于毫末乎? 今人必曰穷天下之理,而不知
德洪说王阳明“自 龙 场 已 后”提 出 的 良 知 说 不 是 确 反求诸其心,则凡所谓善恶之机,真妄之辨
[2]46
论。同时,黄绾认为王阳明“甲戌,升南京鸿胪寺卿, 者,舍吾心之良知,亦将何所致其体乎?
[6]1410
始专 以 良 知 之 旨 训 学 者 ”, 甲戌即正德九年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
( 1514) 。于此,考之《传习录》上,王阳明与徐爱的对 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
话中已经有关良知、致知的话头。又,徐爱去世于正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
[2]45
德十二年( 1517) ,所以黄绾之说的确有所依据。 而为一者也。
另据王 阳 明《年 谱》记 载,正 德 十 六 年 ( 1521 ) , 结合二段材料来看,王阳明一方面以良知本体代
第3 期 李训昌: 王阳明哲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 45·

替知行本体,把“致吾心之良知”的活动贯穿到学问 记载是 正 德 十 六 年 ( 1521 ) ,即“先 生 始 揭 致 良 知 之


思辨行的力行中,以此实现知行合一; 另一方面,王阳 教。……乃遣书守益曰: ‘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
明以“致吾心之良知”为“致知”,以“事事物物皆得其 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
[7]1278
理”为“格物”,则是简化了《大学》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知无不 具 足’”。 但 是 此 时,王 阳 明 揭 示 的 是 良
的工夫为“致知”。就这一转变来说,主要是因为王 知,而不是致良知。因为考之王阳明给邹守益的书
阳明在宣讲知行本体、知行合一时遇到了问题,即王 信,与《年谱》相合的只有两处。一处为《与邹谦之》
[9]178
阳明讲的知、行范畴与宋儒不同,容易被人误解。所 ( 辛巳) ,“近来此意见得亦切”, 辛巳即正德十六
以,王阳明才以良知为知,以致知为行,对其知行合一 年( 1521) ,但此处“此意”之意在王阳明的回信中其
说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意义并不明确,而《年谱》又是以此立论,所以不能妄
正德十四年( 1519 ) 至正德十六年 ( 1521 ) ,王阳 加推断。但据《年谱》上下文意推断,王阳明说的是
明生擒宸濠、翦处宁藩,无暇顾及学问讲习。嘉靖元 良知与致知,还不是致良知。一处为《寄邹谦之》( 丙
年( 1522) 至 嘉 靖 四 年 ( 1525 ) ,王 阳 明 在 家 丁 忧、养 戌) ,“比遭家多难,工夫极费力,因见得良知两字比
[10]201
病。此一时期,王阳明一方面纵情山水,恬淡旷远,有 旧愈加亲切”, 而且书信下文还以其致良知说与
吾与点也之欢愉; 另一方面讲学论习,浑沦一片,有融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作了比较,认为致良知彻
彻天人之境界。在学理上,王阳明开始对《大学》格 内彻外,即: “‘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大约未尝不是,
物说与《孟子》良知说整合会通: 其特点是以良知本 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风捉影,纵令鞭辟向里,亦与
[10]201
体代替知行本体、以致知代替知行合一,其过程则是 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层。” 同时,在同年与邹
由不自觉到自觉,如他说: 守益的第三封书信中,王阳明则明确对致良知作了阐
致知之说,向与惟浚及崇一诸友极论与 释。所以,“比旧愈加亲切”之“旧”即是以致良知与
江西,近日 杨 仕 鸣 来 过,亦 尝 一 及,颇 为 详 良知、致知相比而言的,这是王阳明学问由良知、致知
悉。今原忠、宗贤二君复往,诸君更相与细 发展到致良知的演变线索。丙戌即嘉靖五年( 1526) ,
心体究一番,当无余蕴矣。《孟子》云: “是 所以 王 阳 明 提 出“致 良 知 ”的 下 限 在 嘉 靖 五 年
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 ( 1526) 。以嘉靖五年( 1526) 为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
所谓良知也。孰无是良知乎? 但不能致之 下限,不但符合王阳明与湛若水、罗钦顺等的书信往
耳。《易》谓“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 来情况,而且也与《传习录》下所录的语录吻合,如以
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所以一也。近世格 王阳 明 与 罗 钦 顺 的 书 信 往 来 为 例: 正 德 十 五 年
物致知之说,只一个知字尚未有下落,若致 ( 1520) ,罗钦顺在《与王阳明书》( 庚辰夏) 中,对王阳
字工夫,全 部 曾 道 著 矣。此 知 行 之 所 以 二 明《大学古本》、《朱子晚年定论》提出了异议,认为王
[8]189
也。 阳明以正释格与《大学》正心诚意之说重出,而《朱子
王阳明结合《孟子》良知说,对《易经·乾卦·文 晚年定论》中所录又非尽是朱子晚年之说。对此,王
言》九三爻辞“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 阳明在《答罗 整 庵 少 宰 书》中 对 罗 钦 顺 之 说 做 了 答
与存义也”作了新的解释: 王阳明以“知至”之“知”为 复,认为格物为致知的下手处,内外贯通,彻上彻下。
良知,以“至之”为致知,将“知终终之”包括在致知之 此时,王阳明说的知是“心即理”的发动明觉,还不即
中,进而为其致良知的提法作了理论铺垫。虽然王阳 是良知,也就更谈不上致良知。嘉靖七年( 1528) ,在
明的这一解释已经酝酿着后来的致良知说,但其更多 《与王阳明书》( 戊子) 中,罗钦顺从格物、致知、致良
是强调向内体认良知天理层的面,尚未对往外推扩良 知三个方面对王阳明之说提出了异议,而罗钦顺“初
知天理的层面进行综合,所以此时王阳明对致知的阐 作此书,将以复阳明往年讲学之约,书未及寄,而阳明
[11]113
释还不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致良知。对此,问题的关 下世矣”, 所以嘉靖七年 ( 1528 ) 以前,王阳明已
键在于,王阳明是以“格物”为向外推扩良知天理的 经提出致良知之说。又如《传习录》下中说:
层面的,即: “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 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
其理者,格物也。” 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
心之理 无 穷 尽,原 是 一 个 渊。只 为 私 欲 滞
三、嘉靖五年以后:王阳明教揭致良知、
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
专以致良知训导学者
此障碍滞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
[12]95—96
关于王阳明“揭致良知之教”的时间,据《年谱》 渊了。
· 46·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3 年

因此,嘉靖五年( 1526) 以后,王阳明就单提致良 学者测度想象,求见本体,只在知上立家当,以为良


知的话头,不再对知行合一、致知等进行阐发。 知,则先生何不仍穷理格物之训,先知后行,而必欲自
[14]178
致良知作为王阳明晚年论学的宗旨,是王阳明对 为一说耶?” 诚如此言,则庶几不失阳明之意。
其一生学问的总结,因此王阳明多次说致良知是“圣 结合历史文献的考订和思维逻辑的发展来看,王
门正法眼藏”、“孔门正法眼藏”。从良知、致知到致 阳明从彻悟“心即理”开始对其学问的阐发经历了三
良知,标志着王阳明对《大学》格物说与《孟子》良知 个阶段: 从知行合一到致知再到致良知。以往,我们
说融合的完成。王阳明致良知的提法,使其学问宗旨 一方面受王阳明《年谱》、《行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
在表述形式与理论内涵上获得了高度统一: 从表述形 以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反观、统摄其致知说,往往忽视
式上来说,致良知的提法,使王阳明避免了一方面讲 了王阳明对良知本体、致知工夫阐发的历史阶段。就
知行本体、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知、行分言的 王阳明的学问历程来说,王阳明对良知本体、致知工
尴尬; 从理论内涵上来说,致良知的提法完善了致知 夫的阐发,是一个过渡阶段,为其从《大学》格物说讲
说在外在层面的不足。如: 知行本体、知行合一转到从《孟子》良知说讲致良知
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 提供了理论契机和思想资源。
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 “至之”者,
致也。“致知”云 者,非 若 后 儒 所 谓 充 广 其
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
参考文献:
《孟子》所 谓“是 非 之 心,人 皆 有 之”者 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 [1]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下·年谱一[M]. 上海: 上海古
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 籍出版社,
1992.

灵昭明觉者也。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 [2]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上·传习录上[M]. 上海: 上海

有不自 知 者。其 善 欤,惟 吾 心 之 良 知 自 知 古籍出版社,


1992.
[3]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上·传习录中[M]. 上海: 上海
之; 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
[13]971 古籍出版社,
1992.
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
[4]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下·刻文录叙说[M]. 上海: 上
王阳明以“致知”为“致吾心之良知”,将向内体
海古籍出版社,
1992.
认良知天理与向外推扩良知天理综合为一。对此,问
[5]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上·寄邹谦之三[M]. 上海: 上
题的关键在于王阳明不再以“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为
海古籍出版社,
1992.
“格物”,而是直接说致良知。对此,王阳明于嘉靖六
[6]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下·阳明先生行状[M]. 上海:
年( 1527) ,起征思、田,受门人所请而作的《大学问》,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则可以明确证明这一点。 [7]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下·年谱二[M]. 上海: 上海古
至此,王阳明不但为心学“心即理”的命题找到 籍出版社,
1992.
了新的表达方式,而且也为儒学在“心与理一”的命 [8]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上·与陆元静[M]. 上海: 上海
题下融合佛学、特别是禅学找到了新的契机。嘉靖六 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1527) ,王阳明为进一步阐发致良知的命题,提出 [9]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上·与邹谦之[M]. 上海: 上海
了阳明四句教,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 古籍出版社,
1992.

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2]117
但是, [10]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上·寄邹谦之[M]. 上海: 上海

不久随着王阳明的去世,阳明后学就渐失王阳明致良 古籍出版社,
1992.
[11]罗 钦 顺. 困 知 记 · 论 学 书 信[M].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知即知即行、即本体即工夫的宗旨,而产生了本体派、
1990.
工夫派的争执。对此,黄宗羲就不无惋惜地说: “‘致
[12]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上·传习录下[M]. 上海: 上海
良知’一语,发自晚年,未及与学者深究其旨,后来门
古籍出版社,
1992.
下各以意见搀和,说玄说妙,几同射覆,非复立言之本
[13]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下·大学问[M]. 上海: 上海古
意。先生之格物,谓‘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
籍出版社,
1992.
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以圣人教人只是一个行 [14]黄宗羲. 明儒学案·上·姚江学案[M]. 北京: 中华书
字,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笃行之者, 局,
1985.
行此数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于事物,致字即是行
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之非。乃后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