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9

《公共财政概论》

第八章 税收
• 第一节
目 税收概述
• 第二节 税收负担
• 第三节 税制结构
录 •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的界定
税收是现代国家政府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从其性质
上看,税收应当定义为: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或形
式。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除了税收以外,还有以下几种形式,
它们与税收都有一定区别。
1. 捐
2. 费
3. 利润收入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概念与分类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与国家的其他收入相比,税收具有如下形式特征:
1. 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在取得收入时凭借
的是政治权力,而非产权或债权。
2. 无偿性:由于国家征税依据的是政治权力,所以通
过税收取得的收入是不需要偿还的,它是一种无偿的征
收,不需要像公债那样需要事后偿还给债券认购人。
3. 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以前要通过
立法预先规定征税的数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比例
( 即税率 ) ,不得临时或随意变更征税的税率。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三)税制要素
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规、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税收制度由纳税人,课税对象,纳税期限与纳税环节,税率,
附加、加成和减免,处罚等基本要素构成。
1. 纳税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
个人。但纳税人和负税人不是同一个概念。负税人是最终负担
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并不一定是税法中规定的纳税人。
2. 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征税的客体。每种
税都有自己的课税对象。
与课税对象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税目。税目是课税对象的
具体项目,它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三)税制要素
3. 纳税期限与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以后必须向税务机关交
纳税款的时间期限。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应纳税款的结算期
限,即纳税人每次要就多长时间内发生的纳税义务向国家交纳
税款。不同的税种往往有不同的税款结算期限。另一个含义是
应纳税款的上交 ( 入库 ) 期限,即纳税人要在多长的时间内将
已结算的税款上交税务机关。不同的税种往往也有不同的税款
入库期限。
纳税环节是指国家对其课税的具体环节。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三)税制要素
4. 税率:税率是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计税依
据是征税时的具体课税标准。我国现行的税率可以分为三
大类:
( 1 )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采用比例数形式的税率。
( 2 )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一种多档次的比例税率
表。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 3 )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一定的实物
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三)税制要素
4. 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把计税依据划分为若干个等级,由
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计税依据的全部数额按照与之对应
的一个税率纳税。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把计税依据的数额划分为若干个等
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计税依据中的不同等级部分
分别按照与之对应的税率计算税额,一定量的计税依据可
以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三)税制要素
5. 附加、加成和减免:附加、加成和减免都是调节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政策
措施。
( 1 )附加。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附加征收的一
部分税款,作为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
( 2 )加成。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简称,是国家出于某种政策性考虑而对特定
纳税人加税的一种措施。
( 3 )减免。税收的减免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减税、免税。减税就是减征部分税款;免税即免交全部税款。
② 起征点、免征额。起征点是指税法中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被征税的起
点,课税对象的数额达不到起征点不对其征税,超过了起征点要对课税对象的
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可免予征税的数额,课税对
象的数额超过了免征额,国家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三)税制要素
6. 处罚:为了保证税法的严肃性,法律要对纳税人的违法
行为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和刑事处罚。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
为包括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非法手段不交或少交税
款的行为。
欠税是指纳税人不按规定的纳税期限缴纳税款的行为。
骗税又称出口骗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假报出口的欺骗手
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
抗税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税收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对税收进行一定的分类
有助于人们研究税收结构问题。通常税收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 1 )流转税。流转税又称商品税,它是以流通中的商品作为课
税对象的一个税类。
( 2 )所得税。所得税是指国家对纳税人的收益或净收入课征的
税收。
( 3 )财产税。财产税是对财产价值课征的税收。
( 4 )资源税。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 5 )行为税。行为税是指政府开征的以调节或影响纳税人社会
经济行为为目的的税收。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2. 按课税标准分类
课税标准是国家征税的实际依据。
( 1 )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计税价格为课税标准的
税收,多使用比例税率。
( 2 )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实物单位数量 ( 数量、
重量、容量等 ) 为课税标准的税收,多使用定额税率。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3.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从价税中有价内税和价外税之分,这种划分主要是看计税价格中
是否应包含税金。
( 1 )价内税。是指计税价格中含有税金的一类税收,我国的消
费税就是价内税。
包含消费税税金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 ( 关税完税价格 + 关税 )/(1- 消费税税率 )
( 2 )价外税。是指计税价格中不含有税金的一类税收,我国的
增值税就是价外税。
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应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 +增值税税率 )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4. 按税收收入是否规定专门用途分类
( 1 )一般税。一般税是收入没有指定的用途,可以
为政府的一般预算支出筹资的一种税收。如我国征收的
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 2 )特定目的税。特定目的税又称特定用途税,是
指税款有指定用途而不可挪作他用的一类税收。如教育
附加费。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5. 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税收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而现代国家的政府一般都
要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个别国家如新加坡例外),所
以税收也有一个隶属于哪级政府的问题。
( 1 )中央税。隶属于中央政府、专门为中央政府预算筹资
的税收称为中央税。
( 2 )地方税。隶属于地方政府、专门为地方政府预算筹资
的税收称为地方税。
( 3 )共享税。可以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共享的这类
税收称为共享税。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
(四)税收的分类
6.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通过提高价格等手段把税款转移给他人负担
的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按照税负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直接
税和间接税两类。
( 1 )直接税。税款不能或很难转嫁的税收,这类税收的纳税人也是
负税人,税款由负税人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
( 2 )间接税。税款能够或很容易转嫁的税收,这类税收的纳税人一
般并不是负税人。间接税的负税人虽不直接向税务机关纳税,但却要
负担税款,这实际上等于负税人间接地向税务机关缴纳了税收。
税收归宿:它是指税款的最终负担者。一般认为,商品税的归宿
即最终的负税人是商品的最终消费者。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原则
(一)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强调税收负担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原则具体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公平,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该负担相同
的税收。二是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
收,纳税能力较强的纳税人应当缴纳更多的税收。
最能反映人们的纳税能力的指标:收入是流量,最能反映人们
当期的经济状况,此外人们纳税要向政府支付现金,财产只有变
现或有收益才能给人们带来现金流,而这又属于人们收入的一部
分。
对收入怎样征税才最能体现出税收的纵向公平原则:较高收入
的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占其收入的比重应当更高,而只有采用累
进税率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原则
(二)效率原则
1. 税收效率原则的界定
税收的效率原则,主要是指征税不能损害微观经济效
率,它要求政府在课税时对经济运行的干扰越小越好。也就
是说,政府课税在取得财政收入的同时,不应当对市场主体
的经济行为产生任何扭曲作用。
税收的效率原则还有一层含义,即税收的行政效率或管
理效率越高越好,它主要是靠降低征税成本来实现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原则
(二)效率原则
2. 税收的超额负担和税收中性
( 1 )税收的超额负担。从字面上看,所谓税收的超额负
担,就是国家征税给纳税人造成的超过税款的那部分负担。从
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说,税收的超额负担是指国家征税给纳税人
带来的超过税款的那部分福利损失。由于个人的福利是由个人
的偏好和效用函数决定的,所以税收如果影响了个人的偏好或
效用,就会影响个人的福利,从而给个人带来超额负担。
税收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其中替代效应会影响人们的
选择(包括生产者选择和消费者选择),正是这种替代效应才
是导致税收超额负担的“元凶”。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二、税收原则
(二)效率原则
2. 税收的超额负担和税收中性
( 2 )税收中性。税收中性是指税收不影响或不干扰人
们的经济选择。一种税收具有中性,表明它对经济活动保
持中立,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选
择不产生任何影响。
税收替代效应、税收超额负担和税收中性的关系:一
种税如果不产生替代效应,就没有超额负担,同时就是中
性的;而如果一种税在产生收入效应的同时也产生替代效
应,则一定会带来超额负担,同时也一定是非中性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一)税收对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影响
由于政府对商品课税 ( 即流转税 ) 会影响其市场价格,所以流转
税对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也可以产生一定影响。
1. 税收的价格效应。对商品课征的流转税会造成生产者价格与
消费者价格相分离。政府对商品课征流转税以后,税收就像一个
生产者价格与消费者价格之间的楔子。也就是说,当政府课征流
转税以后,生产者价格加上流转税税额等于消费者价格。
在商品的需求具有一定弹性的情况下,政府对商品课征流转税
的税负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负担;生产者虽然可以通过抬高消
费者价格的方式将一部分税款转嫁给消费者负担(表现为消费者
价格的提高),但生产者自身也要负担一部分流转税(表现为生
产者价格下降)。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一)税收对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影响
2. 税收的生产替代效应。指税收对企业的产品结构产
生的影响,表现为政府课税会改变企业各种产品之间的产
量结构。税收的生产替代效应是由政府课征选择性的商品
税引起的。
政府对个别商品课税以后,课税商品的成本和价格会
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变化,这样会导致企业相应减少课税商
品的产量甚至放弃课税商品的生产,同时把资源更多地转
向非税商品的生产。如果政府对所有商品课征统一的税
收,税收的生产替代效应就会消失。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一)税收对生产和消费决策的影响
3. 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指税收对消费者选择商品
的影响,它表现为政府对个别商品课税后,引起市场上
课税商品相对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
减少课税商品的购买量,相应地增加非税商品的需求
量。我们把税收导致消费者增加非税商品需求来替代对
课税商品需求的影响,称为税收的消费替代效应。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二)税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1.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无论是工薪所得税还
是社会保险税,都是对劳动者的工薪收入课征的,其结
果必然是降低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率或净收入。
( 1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指对工薪课征
的税收所产生的增加劳动者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劳动力供
给的影响。劳动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将迫使其不得不减少
闲暇和其他商品的消费,增加劳动力的供给。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二)税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1.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2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指对工薪课征
的税收所产生的增加劳动者闲暇时间而减少劳动力供给
的影响。政府对工资收入课税降低劳动者的实际工资
率,意味着闲暇更便宜了。人们会增加对闲暇的消费
( 即延长闲暇的时间 ) ,减少劳动时间,出现所谓的闲
暇替代劳动的税收替代效应。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净效应是什么,取决于收入效
应和替代效应孰大孰小。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二)税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2. 税收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企业
课征的社会保险税会提高企业的劳动力价格,从而导致企
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 1 )替代效应:政府对企业课征社会保险税以后,企
业的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劳动力对资本 ( 机器设备 ) 的
相对价格提高。企业为了保持原有的投入水平,可能多使
用资本以替代一部分劳动力,减少企业劳动力的需求。
( 2 )规模效应 : 政府对企业课征社会保险税以后,企
业的劳动力价格提高,边际成本上升,导致均衡产量下
降,从而导致企业对劳动力投入需求的减少。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三)税收对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
这里主要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
( 1 )收入效应:政府对利息收入课征个人所得税,
会减少个人未来的实际利息收入,而利息收入是个人第
二阶段(退休期)生活的收入来源,为了实现既定的储
蓄收入目标(以维持个人退休后的生活需要),个人将
会减少第一阶段(工作期)的消费,以增加储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三)税收对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
( 2 )替代效应:如果把储蓄看作是第二阶段 ( 退休
期 ) 的消费,那么对储蓄利息课税会减少储蓄的实际利
息率,这相当于提高了第二阶段的消费价格。在这种情
况下,个人为了保持一生中的效用和福利水平不变,将
会放弃一些第二阶段的消费以增加第一阶段的消费。当
前消费的增加,意味着储蓄的减少。
由于利息所得税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
相反,所以其净效应就取决于其中哪种效应较大,而这
又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三、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三)税收对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
中国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中国的利息所得税始于 1950 年,当年颁布的《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存
款利息征收 10% (后降为 5% )的所得税, 1959 年利息所得税停征。 1999 年 11
月 1 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再次恢复征收,税率为 20% 。
但课征利息所得税以后,我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仍然呈大幅度递增之
势。据统计, 1999 年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 5.96 万亿元,到 2006
年年底达到了 16.16 万亿元,年平均增长 24.4% ,高于同期我国 GDP 和城乡居民
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意义上表明,在我国,利息所得税的收入效应大于替
代效应,利息所得税并没有抑制城乡居民储蓄的增长。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开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为了配合宏观调
控政策的需要,自 2008 年 10 月 9 日起,国家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
所得税。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一、税负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负的概念
税负是纳税人税收负担的简称。由于税收属于强制
无偿的征收,纳税人在缴纳税收的同时没有从政府那里
取得直接回报,所以税收是对纳税人私有财产的一种合
法剥夺,必然对纳税人形成一种经济负担。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一、税负的概念与分类
(二)税负的分类
1. 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之分。所谓宏观税负,是指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政府的税收收入占当期国内
生产总值的比重。微观税负则是从纳税人的角度反映企
业或者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
2. 按税种进行分类,例如增值税税负、企业所得税
税负等。这种划分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3. 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之分。名义税负是按照一般
税收法律法规计算出来的税负,而实际税负则是按照纳
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所计算出来的税负。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二、宏观税负分析
(一)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宏观税负轻重的判断存在较
大的争论,争论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税收统计口径。
2017 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税收收入为 144369.87 亿
元,占当年 GDP 827121.7 亿元的 17.5% 。如果与国外进行比
较,则还应当把社会保险缴费考虑进去,因为很多国家都将
社会保险税(费)统计在税收总额之中。
但在研究宏观税负时,一些学者认为,宏观税负不能只
看税收和社会保险费,还应当把政府的其他收入也考虑进
去。把这些收入都予以考虑后, 2017 年我国政府的所有收
入占 GDP 的比重已高达 34% 。据此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已接
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二、宏观税负分析
(一)宏观税负的统计口径
如前所述,国家取得财政收入,除了税收形式以
外,还有捐、收费、利润收入等,其中捐税是强制无偿
征收的,所以对企业和个人会形成一种经济负担,但其
他形式的收入有的是政府依据所提供的服务收取的,有
的是依据财产权取得的(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它们与税收有经济性质上的区别,因此在计算宏观税负
时不应当将它们也涵盖进去。
大口径的宏观税负,不能作为准确衡量税收负担的
指标,但其对于分析政府与企业关系、规范政府收入形
式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二、宏观税负分析
(二)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
如前所述, 2017 年我国国际口径(包括税收和社会
保险缴费)的宏观税负水平目前为 22.8% , OECD 国家
宏观税负的平均水平为 34.2% ,这个宏观税负水平与发
达国家相比还是较低的。
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水平高低,与它的财政开支水平
有关,政府支出责任较小从而财政支出水平较低的国
家,其宏观税负水平也就较低。宏观税负水平高低还取
决于政府的其他收入项目,如政府的非税收入或债务收
入规模都可能影响宏观税负的水平。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二、宏观税负分析
(三)宏观税负轻重的判定
一个国家税负的轻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人们很难得
出一个明确的或一致的结论。
首先,税负轻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们衡量一国税负
的轻重首先要看宏观税率,即税收收入占该国 GDP 的比
重高低;这个比率越高,税负往往就越重。
其次,一国税负的高低要看税负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
是否公平合理。
最后,考察一个国家的税负轻重,还要结合税收收入的
使用方向。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二、宏观税负分析
(三)宏观税负轻重的判定
分析我国税负轻重,也必须结合财政支出结构以及
公共服务水平的变化。
2017 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与就业、住房保障、城乡社区服务五项直接性民生支出
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 47.4% ,比 2007 年的
35.8% 提高了 11.6 个百分点。从 2007 年至 2017 年,我
国狭义的宏观税率只增加了 0.7 个百分点,但财政用于
上述五大民生领域的支出占 GDP 的比重却从 6.6% 提高
到了 11.7% ,增加了 5.1 个百分点。从这一角度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税负状况是不断改善的。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
(一)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的含义
1. 税负转嫁: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转移给他
人负担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后,纳税人便
不再是负担税款的人(负税人)。一种税,凡是纳税人
与负税人不一致的,即存在税负转嫁。在国家开征的各
个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比较容易转嫁。
2. 税收归宿:最终负担税款的人不能将税款再转嫁
出去,成为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这个最终负担税款的
人也叫税收归宿。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
(二)税负转嫁的类型
1. 前转: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将税款加到价格中由
自己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购买者负担的税负转嫁过程。通
常人们所说的税负转嫁,一般都是指前转。
2. 后传:指纳税人将自己未来所要缴纳的税款通过压
低购入商品或劳务价格的方式转嫁给自己供应商负担的一
种税负转嫁过程。后转往往发生在前转无法或者很难进行
的情况下。
3. 消转:指纳税人自己消化所缴纳的税款,即纳税人
自己负担税款。当纳税人前转和后转都难以进行时,消转
就成了唯一选择。在现实中,消转往往要伴随着前转或者
后转。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
1. 税负转嫁难度与商品(劳务)的需求价格弹性成正比
( 1 )对于需求价格弹性为零的商品,如果政府对生
产这种商品课征流转税,那么企业会将全部税款加到商
品价格上由消费者负担。
( 2 )对于需求价格弹性无穷大的商品,价格稍有提
高,需求量就会下降到零。企业只能自己负担全部税
收。
( 3 )商品(劳务)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大,对其课征
的流转税越不容易向消费者转嫁。在现实中,越容易找
到替代物的商品(劳务),其需求价格弹性也就越大。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
1. 税负转嫁难度与商品(劳务)的需求价格弹性成正比
从税收效率的角度看,如果只对少部分商品征税消
费者为了规避税负就可能放弃征税商品的消费转而寻求
其他替代品,从而产生对消费者选择的扭曲,引发消费
的替代效应。
为了避免对消费者选择产生干扰,国家应当对商品
普遍征税,而且税率的高低应当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成反比。但像粮食、药品等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
性较小,如果对它们征收较高的税收,又不符合社会公
平的原则,这就需要政府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
第二节 税收负担

三、税负转嫁与归宿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
1. 税负转嫁的难度与企业的供给价格弹性成反比
( 1 )企业的供给价格弹性与企业转产的难易度有
关。如果企业很容易转产,那么当产品价格降低时,企
业就可以迅速减产并将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产品的生产
中。
( 2 )从税负转嫁难易的程度看,企业供给价格弹
性越小,对企业产品课征的税款就越难以转嫁给消费者
负担;反之,供给价格弹性越大,税负就越容易转嫁给
消费者。
第三节 税制结构

一、税制结构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制结构的概念
税制结构是指一国税收制度中税类、税种的构成及
主体税种的设置。现代国家均实行复合税制,即为了取
得既定的税收收入,采取多种税在经济活动多个环节征
收的办法。
第三节 税制结构

一、税制结构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制结构的分类
各国税制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主体税种方面。有
的国家以所得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税种,有
的国家以流转税(主要是增值税)为主体税种。整体而
言,发达国家的税制多以所得税为主体,流转税(商品
和劳务税)在税收收入中占的比重不大。流转税在税收
收入中占主体地位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
国家。
第三节 税制结构

二、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税收工具范围
税收最主要的职能是筹集财政收入,筹资是税收的第一
大功能。因此,一国开征哪些税,以什么税作为主要的收入
来源,首先要考虑政府手中掌握着哪些有效的税收工具,即
哪些税征收率高,征收成本较低。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以征收直接税为主,课税对象
易于发现而且征收管理比较便利。
到了资本主义初期,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的扩大,
以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关税和国内商品税(消费税)逐
步成为各国税制的主体。
19 世纪后,发达国家普遍开征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三节 税制结构

二、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
(二)政府的税收政策目标
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前提下,税制结构还要服务于政府
的微观税收政策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看政府在公平和
效率目标之间如何进行选择。
西方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发展所得税,并
不是出于社会公平的目标,而是因为间接税阻碍国际贸易
和国内商品流通而不得不寻找所得税作为替代税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税收政策目标开始从
经济效率转向社会公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国纷纷加
强了个人所得税征收,一方面扩大征收面,另一方面提高
个人所得税税率。
第三节 税制结构

二、税制结构的影响因素
(三)财政支出规模
税制结构与财政支出规模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
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要受一定的税制结构所制约;另一
方面,政府一定的财政支出规模又要求有适当的税制结
构与之相适应。如果财政支出的规模迅速扩大,则往往
会导致税制结构发生变化。
例如西方国家随着人口老化和福利国家的建设,其
财政支出特别是其中的社会支出规模也越来越大。 1960
年,财政社会支出占 GDP 的比重 OECD 国家的平均规模为
8.18% ,而到了 2016 年,该比重增加到了 21% 。
第三节 税制结构

三、最优税制结构
最优税制结构,是指一种能使效率与公平取得最佳平
衡的税制结构。由于流转税和所得税在效率和公平方面
的效应不同,流转税侧重的是效率,而所得税更加侧重
公平,所以最优税制结构问题实际上是在一定的社会经
济条件下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合理搭配问题。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税收征管水平已经达到了
相当高的阶段,税制结构更需要满足政府的社会公平目
标,因而会偏好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税收征管也亟待完
善,因此会更加重视经济效率问题,在税制选择上就会
更加注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一)中国税制概况
中国现行税收体系是在 1994 年全面进行的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
的,经过 2016 年 5 月 1 日全面完成“营改增”以后。
目前共开征有 18 个税种,其中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约占全部税
收收入的 40% 。流转税中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
税、车辆购置税和关税;所得税类中主要包括三个税种,即企业所得
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财产税类中主要有房产税、城镇土地
使用税和契税。
当前中国税制呈现的是一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所得税
尤其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有限。

增值税为主,所得税为辅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1. 增值税( WAT )
增值税是对纳税人从事的各项经济活动课征的一种
流转税,征税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或进口货物、提
供劳务、销售服务、销售不动产和转让无形资产。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采取当期销项税额减当期进项税额的计税方
法,并实行价外税即计税依据中不含增值税税额。小规
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即用不含税销售额直接乘以征
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其征收率为 3% 。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表

一、中国现行 纳税人 应税行为 具体范围

销售或者进口货物(另有列举的货物除外);销售劳务
税率

13%

税收体系 粮食、食用植物油

(二)主要税种 原增值税一般纳
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9%

简介 税人 图书、报纸、杂志

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1. 增值税 初级农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二甲醚、食用盐

出口货物 0

交通运输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 9%

邮政服务,包括邮政普遍服务、邮政特殊服务、其他邮政服务 9%

营改增一般纳税 电信服 基础电信服务 9%

人 务 增值电信服务 6%

建筑服务,包括工程服务、安装服务、修缮服务、装饰服务、其他建筑服务 9%

金融服务,包括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金融商品转让、融资性
6%
售后回租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
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
简介
1. 增值税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2. 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少数非生活必需品性质的消费品课征的
一种流转税,目前的征税范围包括 15 大类商品,这 15
大类商品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过度消费对人体有
害或不利于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的消费品,二是奢侈
品,三是高能耗的高档消费品;四是不可再生和替代的
稀缺资源消费品。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3. 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原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附加税,
它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
据。目前,凡是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都
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4. 关税
关税是中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国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
的一种流转税。关税的税率采用差别比例税率,税率分
为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
关税的应纳税额 = 进(出)口应纳税货物数量 ×
单位完税价格 × 适用税率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5.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
他所得。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企业从事的主营业务活动取
得的所得。其他所得包括财产转让所得、利息所得、股
息所得、租赁所得,等等。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它等于企
业的年度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
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5. 企业所得税
表 8-2 企业所得税税率表
类别 税率
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 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
10% (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按照 1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
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
得税,或执行税收协定税率)
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减按 20%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 100 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 5% (其所得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实际税率为 5% )


年 应 纳 税 所 得 额在 100 万 元 以 上 300 万 元 10% ( 其 所 得 减 按 50% 计 入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 实 际 税 率 为
(含)以下的部分 10% )

高新技术企业 减按 15%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6.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
及在中国取得所得的外籍公民、华侨和中国香港、台
湾、澳门同胞(标准:居住地和居住时间)。个人所得
税的纳税人也可以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这
两类纳税人负有的纳税义务不同。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
纳税义务,即纳税人要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一切
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所得税(超额累进纳税)。非居民
纳税人则只需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缴
纳所得税。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6. 个人所得税
表 8-3 个人所得税税率(综合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 36 000 元的 3

2 超过 36 000 元至 144 000 元的部分 10

3 超过 144 000 元至 300 000 元的部分 20

4 超过 300 000 元至 420 000 元的部分 25

5 超过 420 000 元至 660 000 元的部分 30

6 超过 660 000 元至 960 000 元的部分 35

7 超过 960 000 元的部分 45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6. 个人所得税
表 8-3 个人所得税税率(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不超过 30 000 元的
1 5

超过 30 000 元至 90 000 元的部分


2 10

超过 90 000 元至 300 000 元的部分


3 20

超过 300 000 元至 500 000 元的部分


4 30

超过 500 000 元的部分


5 35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7. 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国家为了抑制土地的炒买炒卖和调节
房地产投机暴利而开征的一种税,它实际上是房地产企
业的第二道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为转让国有土
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
个人。其课税对象为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增值额。
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应纳税额=∑ ( 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 × 适用税率 )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8. 房产税
房产税属于财产税,是对纳税人拥有的房屋财产课
征的税收。房产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拥有房屋产权
的单位和个人。(产权:对于资产所有权利的总称)
9. 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在城市、县城、建
制镇和工矿区内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其纳税
人为拥有城镇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或者实际使用
城镇土地的使用人和代管人。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一、中国现行税收体系
(二)主要税种简介
10. 契税
契税是对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的转让征收的一种税,
属于对转移财产的课税,也是一种财产税。契税的课税对象
是在中国境内转移的土地、房屋的权属。
11. 资源税
资源税的课征是为了调节开采自然资源企业取得的级差
收入。资源税的课税对象主要是自然资源。
12. 环境保护税
环境保护税是向那些在我国境内及所管辖的海域直接向
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课征
的一种税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二、中国税制改革方向
(一)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改革的原则仍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形成有
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这一税制改革
的原则十分有针对性,它实际上也指出了当前我国税制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倚重流转税,造成税制结构不合
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优化税制结构提出
了具体要求,即“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这里所指的
直接税最主要的是个人所得税。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二、中国税制改革方向
(一)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自 2013 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根据新的中国统一城乡可比的
统计标准,并对历史基础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公布了 2003 年以
来的基尼系数。数据显示,自 2003 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
处在全球平均水平 0.44 之上, 2008 年达到最高点 0.491 ,之后
基尼系数呈回落态势。
(方法:调整起征点、税率和专项扣除)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二、中国税制改革方向
(二)下一步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今后税制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即“推进增值
税改革,适当简化税率”。
1. 完善增值税制度
增值税还面临立法的问题,在立法过程中,增值税
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改善消费税制度
下一步消费税改革重点是调整征税范围和税率,把
一些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和抑制环境污染的产品列入消
费税的征税范围。
第四节 中国税收制度

二、中国税制改革方向
(二)下一步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现行制度在面对收入来源不同的纳税人时,由于各
类所得都有其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免征额),所以它
无法做到税收的横向公平。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
的个人所得税,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4. 研究房地产税的征收
目前我国并没有开征房地产税这个税种,但开征了
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降低个人所得税,减少个人负担,调整企业所得税,焕发企业活力)
思考题

• 1. 税收与其他收入形式有什么区别?
• 2. 如何理解税收替代效应、税收超额负担和
税收中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 3. 如何看待我国的宏观税负?
• 4. 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税制结构?
• 5. 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