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6

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Atomic Energy Levels and


Radiation)
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2.1 光谱 — 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2.2 氢原子的光谱和原子光谱的一般情况
2.3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和关于原子的普遍规律
2.4 类氢离子的光谱
2.5 夫兰克-赫兹实验与原子能级
2.6 电子的椭圆轨道和氢原子能量的相对论效

2.7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与原子空间取向的量子

2.8 原子的激发和辐射 激光原理
2.9 对应原理和玻尔理论的地位
2.1 光谱——研究原子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光谱( Spectru
m)
1.什么是光谱?
各种波长的光,其强度按波长或
频率的分布的关系图。

2. 光谱仪 (Spectrometer)
能把光按波长分开,并记录下来的仪器。
分类:( 1 )棱镜光谱仪 记录仪
光源
(The prism) (感光
底片或
( 2 )光栅光谱仪 光电记
(The grating) 分光器(棱镜或光栅) 录器)

3. 光源:能发出电磁辐射的装置。
可以是火焰、高温炉、电弧、火花放电、荧光等。
二、光谱的类别
1. 从形状上分为三大类:
( 1 )线状光谱 (line spectrum) :
由一系列波长有一定间隔的,分明而清晰
的谱线组成。 ( Atomic Spectrum )
( 2 )带状光谱 (stripline
spectrum) :由一系列分段而密集的谱线
组成,每一段中,不同波长的谱线很多,相 ( Molecular Spectrum
近的差别很小。
( 3 )连续光谱 (continuous spectrum) :由一系列具有
各种波长的,波长差极微小的谱线组成,谱线在各个波段上都
是连续的,相近的差别很小,不能分开。
(由固体、液体的热辐射发出或由密集的
发射源组成的辐射体或原子分子在某些情
况下发出。) ( Solid heat radiation )
2. 按光谱机制分类
( 1 )发射光谱:光源所发出的光谱,直接通过摄谱仪
所形成的光谱。 I
样品光源 分光器 记录仪

特征:黑背景上的亮线。

Emission Spectra of H

Emission Spectra of Fe
( 2 )吸收光谱:光源所发的连续光被样品吸收掉一部
分波长后所形成的光谱。 I
连续光源 样品 分光器 记录仪

特征:连续背景上的暗线。 

Absorption spectrum observed by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2.2 氢原子的光谱和原子光谱的一般情

一、氢原子光谱的特点( The Character of
Hydrogen Spectrum )
1 、整体上
氢原子光谱可以通过氢气放电管(或氢气灯)获
得。
谱线波长主要分布在可见区和近紫外区,波长间隔
和强度都向短波方向递减(如下图)。
H H H H
紫 青 深绿 红

4101.20Å 4340.10Å 4860.74Å 6562.10Å


2. 巴耳末线系( Balmer Series )
1885 年巴耳末发现氢原子谱线的波长满足关系:

n2 H H  H  H 
  B 2 2 , n  3, 4 , 5 , 6 , 
n 2 o
n   ,    B  3645 . 6 A
—— 巴耳末系波长的极限值。 称为巴耳末系
~ 1 ~
令,  ,v 称为波数,则巴耳末公式可改写为

~ 1 1 n 2
4 4  1 1  当n  时,
v     2  2
 B n 2
B 2 n  R
v~  H2 表示
1 1  2
 R H  2  2  , n  3,4,5,  线系限的波数。
2 n 
22
称 RH   1.0967758  10 7 米 1 为里德伯常数 (Rydberg constant)
B
3. 氢原子的其他线系
~ 1 1
( 1 ) 1916 年 赖曼系   R H ( 2  2 ) n  2 ,3, 4 ,  紫 外 区
1 n

~ 1 1 长
( 2 ) 1885 年 巴耳末系   R H ( 2  2 ), n  3, 4 ,5,  可见区 增
2 n 大
( 3 ) 1908 年 帕邢系 ~  R ( 1  1 ) n  4 ,5 , 6 ,  近 红 外 区 ,
H 波
32 n 2 数
~ 1 1 减
( 4 ) 1922 年 布喇开系  R H ( 2  2 ), n  5 , 6 , 7 ,  红 外 区 小
4 n
1 1
( 5 ) 1924 年 普丰特系 ~  R H ( 2  2 ), n  6 , 7 ,8 ,  远 红 外 区
5 n
4. 广义的巴耳末公式

1889 年里德伯提出了一个普遍公式:

~ 1 1
v  RH ( 2  2 ),— 广义的巴耳末公式
m n
其中,m  1,2,3, ; n  m  1, m  2, 
对于确定的 m, n  m  1, m  2, 组成一个线系。
RH RH
如 果 令 T (m )  2 ,T (n)  2 , 那 么
m n
~v  T ( m )  T ( n ) T 称为光谱项

所以,氢原子每一谱线的波数都可表达为两个光谱项之差。
二、氢原子光谱普遍规律小结

( 1 )光谱是线状的,谱线有一定的位置;

( 2 )谱线间有一定的关系(其一:谱线构成线系;其
二:不同线系可以有共同的光谱项) 。

( 3 )每一个谱线的波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光谱项之
~
RH
差。(  T ( m )  T ( n ) ,氢原子的光谱项是 2 , n 为
n
整数。)

( 4 )以上三条适用于所有的原子光谱,而不同原子其
光谱项具体形式不同。
§2-3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一、经典理论在氢原子光谱解释中遇到的困难
1. 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的运动 r -e
设电子绕相对静止核的作圆周运动,则 v
+Ze
2 2 2
v 1 Ze 1 Ze
m  v 
2

r 4   r 2
4   m r
电子绕核运动的频率为 :
1 v e Z
f   
T 2r 2 4  0 mr 3

表明: r 越大 f 越小,即半径大的轨道频率小。
氢原子的能量为:
Ze 2
1
势能=K 
E 电子动能+体系的势能 4 0 r
令r  时,K=0
1 2 1 Ze 2
 mv  (  ) 1 Ze 2
2 4  r 则,势能=-
4 0 r
1 Ze  2
Ze 
2 1
动能= mv 2
    2
4   2 r r 
1 1 Ze 2
= m
1 Ze 2 1 2 4 m r
  势能
4   2 r 2 1 Ze 2

4 2r
表明: r 越大, E 越大(绝对值越小)
即半径大的轨道能量高。
2 、经典理论的困
难 :按经典电动力学,当带电粒子有加速度时就会辐射,而辐射
出的电磁波的频率等于辐射体运动的频率。原子中电子的轨道运
动具有向心加速度,它就应连续辐射。但这样的推论有两点与实
验不符 :
( 1 )原子塌缩
电子加速运动辐射电磁波,能量不断损失,电子回转半径
不断减小,最后落入核内,原子塌缩。

( 2 )原子光谱是连续光谱
v e Z
电子绕核运动频率 f  
2r 2 4  0 mr 3
电磁波频率等于电子回转频率,发射光谱为连续谱。
3 、新的规律 - 量子化
1 .玻尔理论 (1913)
背景:能量子和光子假设、核式模
型、原子线状光谱
N. Bohr
( 1 )定态( stationary state )假设 (1885-1962)

氢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一定大小且彼此分隔的一系列轨
道上绕核运动,这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具有一定的能
量,且不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状态被称为定态。
( 2 )频率条件 (frequency En
condition)
原子可以从一个能量较高的定态跃迁
( transition )到一个能量较低
的定态,在此过程中原子辐射出电磁 h h
波,辐射出电磁波的频率为 Em
h  E 2  E1 吸收 发射
( 3 )量子化条件
玻尔根据对应原理得出,原子中能够存在的电
子轨道必须满足条件:

2  r  m v  2   m v r  n h , n  1, 2 ,3  •—— 量子化条件

如果用 p 代表角动量,则上式变
为 h
p  m v r  n   n  , n  1,2 ,3 ,
2
h  6 . 6 2 6 2 0  1 0  3 4 焦 耳  秒 —— 普朗克常数
2
将前面所得 v  Ze 代入上式,
则 4  mr

4  0 h n
2 2
r n  1, 2 ,3, 
4 2 m Ze 2
4 0 h 2
令 a1 
4 2 me 2
 0 .529166  10 10 米  0 .53A
表示氢原子中
所以,有 电子的最


2
n 道半径,称为
r  a1 , n  1, 2 ,3  波尔轨道半径
Z
对于氢原子, Z=1, 可能的轨道半径

n  1, 2 ,3, 4 , 
r  a1 , 4 a1 ,9 a1 ,16 a1 , 
结论 : ( 1 )轨道半径与 n2 成正比
( 2 )轨道间隔随 n 增大而增 电子定态轨道图
氢原子的能量为:
n2
将 r  a1 , n  1, 2 ,3 
1 1 Ze 2 Z
E 4  0 h 2
2 4  0 r a1  带入
4 me
2 2

可得,
1 1 Z 2e 2 2 me Z
2 4 2
E 2   , n  1, 2 , 3 ,  
2 4  0 a1 n ( 4   ) n h
2 2 2

根据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出:
a. 氢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一系列一定大小的、彼此分立的
轨道上运动;
b. 氢原子中电子的轨道半径、角动量以及氢原子的能量都
是量子化的;
c. 以上结论对其他原子也同样适用。
4. 氢原子的能级和光谱
1. 里德堡公式的推导
~ 1 E 2  E1
根据频率条件 : E 2  E 1  h     
 hc
将氢原子的能量表达式带入上面波数 ~ 的表达式,可得
~ E  E 2  2
me Z 1 1
4 2
 2 1
 2 3  2
 2
hc ( 4  0 ) h c  n1 n 2 
取 Z = 1 ,并与巴尔末公式进行比较,可得
2 2 me 4
R
(4 0 ) 2 h 3 c
将 m, e, c, h 等的值带入,可得
RH  1.0973731 107 米-1
实验结果: R H  1 . 0 9 6 7 7 5 8  1 0 7 米 - 1 ?
理论与实验非常接近,但仍有一些差别,说明理
论中一些效应未考虑
所以,有

~ En2  En1 其中, T 为光谱项:



hc RH
T (n)  2
1 1 n
 R 2  2  光谱项与能量的关系:
 n1 n2  hcR H
E   hcT   2
 T (n1 )  T (n2 ) n

2. 氢原子的电子轨道及能级图
2
氢原子中电子可能的运动轨道为: r  a n
n 1 , n  1,2,3, 
Z
把与轨道对应的能量称为能级: hcRZ 2
E 2
, n  1, 2 ,3, 
n
以下画出了电子的可能轨道及能级图 :
n Continuum

电子轨道 3
2
赖曼系 巴耳末系

帕邢系 能级( energy


level )

n 1 2 3 4 1
由图可知:
1
1 ) r  n 2, 而 E  2n, 增大, r 增大, E 增大 ;
n
当 n   时 ,r   E  0
1
2 )  r  n ,  E  因此当
n
, n  时r ,  ,  E  0
3 ) n  1 E1  13.6 eV r1  a0 基态( ground state )
n  2 激发态( excited
state )
3. 氢原子光谱的解释

氢原子中的电子有许多可能的轨道,即电子可能有
不同的能量。如果氢原子由于某种原因(如外加电场)被激
发到一个具有较高能量的状态上,那么它将自发的回到基态
——这个过程称为跃迁(自发辐射)——发出一个光子。
~ 1 1
因此 赖曼系   R H ( 2  2 ) n  2 ,3, 4 , 
1 n
电子从 n=2,3,4,… 各能级上跃迁到 n=1 的能级上而
形成的一个光谱线系。

巴耳末系 ~  R H (
1 1
2
 2 ), n  3, 4 ,5,
2 n
电子从 n=3,4,5,… 各能级上跃迁到 n=2 的能级上而形
成的一个光谱线系,且随着 n 的增大谱线间隔变小,最
小达到线系限。
同理,可知其他谱线系形成的原因。
5 、非量子化的状态与连续光谱
以上所说是量子化的状态和不连续的线状光谱,前面的讨论中说
明,如果把 r 无穷

时的势能定作零,那么量子化的能量是负的,最

的量子化能量是零。

这就引起一个问题,有没有能量是正的情况。
实验证明有这样情况,在巴耳末系的系限之外接着有一个连续带(图
2.3 )。这是一些具有正的能量的原子产生的。具体情况是,有些电子
离原子核很远时,具有动能(这是正值),这时势能是零,所以总能就
1 2
等于动能,可写作 mv0 。
2

25
当这电子向原子核接近时,它
走的路径按照力学是一个双曲
线的一支;轨道是不闭合的,
如图 2.7 所示。在这轨道上任何
点的能量等于电子离原子核很
远时的能量,是正值,可以写成

1 2 1 2 Ze 2
E  mv0  mv 
2 2 4 0 r

这能量不是量子化的,可以是任何正值。

26
如果电子从这个非量子化轨道跃迁到一个量子化的轨道,原
子就要发射一个光子,其能量是:
1 2 hcR
hv  E  En  mv0  2
2 n
此式右边第一项可以是从零起的任何正值,第二项是相当于

一个谱系限的能量。

由此发出的光的频率是连续变化的,它的数值从谱系限起向上

加,这就是说,这连续带从谱系限起向短波延伸。
pg.33 图 2.6 中 n=∞ 那能级的上边用斜线表示了非量子化的正能

量范围。从这能量范围可以跃迁到下面任何能级而发出光子。

27
6 、玻尔理论中的普遍规律

玻尔理论不仅讨论了氢原子的具体问题,这还包含着关于原

子的基本规律。
(1) 原子只能较
久地停留在一些稳定状态(简称为定态)
长 。
原子在这些状态时,不发出或吸收能量;各定态有一定的能量,其数值
是彼此分隔的。原子的能量不论通过什么方式发生改变,这只能使原子
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

(2) 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而发射或吸收辐射时,
辐射的频率是一定的。
如果用 E1 和 E2 代表有关二定态的能量,辐射的频率 ν 决定于如
h  E2  E1
下关系:
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
28
玻尔理论中的普遍规律 :
上述
第一条是关于原子的量子化的定态的陈述。
第二条是辐射的频率法则。

这些规律不仅对一切原子是正确的,而且对其他微观客体也
是适用的,因而是重要的普遍规律。量子化是微观客体的特
征,也可以说是它的基本性质。

29
§2-4 类氢离子光谱及其玻尔理论解释
一.类氢离子
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的原子体系。
如 He+ 、 Li++ 、 Be+++ 等——分别称为类氢氦离子、锂离子、铍离子。
目前已能获得 U91+ 的类氢离子。离化度高于 2 的离子 - 高离化态离
子。
二.类氢离子的光谱规律
1. He +离子光谱的实验结果
1897 年,天文学家毕克林( Pickering )在船橹座

星光
谱中发现了一个很像氢巴尔末系的线系——称为毕克林系 。如
图示
Rydberg 公式 H H H H H
谱系限
 1 1 
  R  2  2 
2 k 

k  5 2, 3, 7 2, 4,  小减长

He+ 光谱
2. 毕克林系与巴耳末系的区别
1) .毕克林系中每隔一条谱线和巴尔末系的谱线差不多重合,
另有一些谱线位于巴尔末系两邻近谱线之间。
2) .毕克林系中与巴尔末系邻近的那些谱线的波数稍大于
巴尔末系的波数。
3. 玻尔理论对类氢离子光谱的解释
2 2 me 4 Z 2 hcRZ 2
由能量公式 E   
( 4   ) n h
2 2 2
n2
~ 1 1
  Z R ( 2  2 ) n1  1, 2 ,3,  ; n 2  n 1  1, n 1  2 , 
2

n1 n 2
~ 1 1
对于 H , Z=1, 推得   R H ( 2  2 )
n1 n 2
~ 1 1
对于 He ,Z=2, 推   4 R He (  ) 取 n1=4,
+
2 2
得 n 1 n 2

~ 1 1
  4 R He ( 2  2 ) , n 2  5,6,7, 
4 n2
1 1 1 1
 R He ( 2  )  R H e ( 2  2 ) , k  2 . 5 , 3, 3 . 5 , 
2 (n2 / 2) 2 2 k
He+ 的其他线系 :
~ 1 1
1914 年 福勒   4 R H e ( 2  2 ) n  4 ,5 , 6 , 
3 n
1916 年 赖曼 ~ 1 1
  4 R H e ( 2  2 ), n  2 , 4 ,5,
1 n
~ 1 1
  4 RHe ( 2  2 ),n  3,4,5,

2 n
4. 其他类氢离子的光谱
1 1 ~ 1 1
Li ++:~  9 R Li (  ) Be :  16 R Be ( 2  2 )
+++

n12 n 22 n1 n 2
~ 1 1
结论:任何类氢离子的光谱线 :   Z R Z ( 2  2 )
2

n1 n 2
三 . 里德伯常数的变化

理论上:毕克林系应该有与巴尔末系重合的谱线
不同的原子, R 值不同是因为原子核质量在改变。
在不考虑原子核的运动时,

2 2 me 4 Z 2 hcRZ 2 2 2 me 4
E  , R
( 4  0 ) h n
2 2 2
n 2
(4 0 ) 2 h 3 c
~ 1 E 1 1
    Z RZ ( 2  2 )
2

 hc n1 n 2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原子核的质量 M 是有限的)原
子核也要运动,这是力学中的两体运动问题。这时不是电
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而是原子核和电子绕着它们共同
的质心作圆周运动,即体系的质心并不在原子核上。
设 M 和 m 分别代表原子核与电子的质量, r1 和 r2 为各自距质
心 O 的距离 , 分别以速度 V 和 v 绕质心运动,则 r V
m
r1  r2  r r1 

r m
r2 r1
M
 M m v
Mr1  mr2 M
r2  r (1)
M m
二粒子受向心力作用: 因两粒子有共同的角速度,则
MV 2 mv 2
 
Ze 2
(2) V  r1 ; v  r2
r1 r2 4 0 r 2
2
Ze
将 V 和 v 的值代入 (2), 有1 Mr  2
 mr  2
 将 (1) 代入 ,
4 0 r 2
2

Mm Ze 2 得
Mm
r 2  令  — 折合质量
M m 4 0 r 2
M m
2
Ze
 r  2  即,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相当于固
4  0 r 2 定原子核后质量为  的电子的运动。
量子化条件
玻尔根据对应原理得出,原子中能够存在的电
子轨道必须满足条件:

2  r  m v  2   m v r  n h , n  1 , 2 , 3  •—— 量子化条件

则: h
r1  MV  r2 mv  n
2
h
r   n
2

2

4 0 h 2 n 2
r 2 n  1, 2, 3, 
4  Ze 2
2 2 e 4 Z 2 Z 2 hcRA
r2 r E  ,
(4  ) n h
2 2 2
n 2

~ 1 1
  Z RA ( 2  2 )
2

n1 n 2
质心系 核系 2 2  e 4
RA 
( 4  0 ) 2 h 3 c
M m m 替换
用  
M  m 1 m / M
m 2 2 me 4 1

( 40 ) 2 h 3 c 1  m
则对于类氢离子:
1 M
4 h n
2 2 4  h 2  R 
r a1  1 m / M
4 2 Ze 2 4 2 e 2


n2
a1, n  1,2,3, 
当M  时, R A  R
Z
里德伯常数变化的应用:
1. 成功解释了以下两个问题:
( 1 )波尔理论中
R H  R   1 .0 9 7 3 7 3 1  1 0 7 米 -1
所以实验结果 H R  1 . 0 9 6 7 7 5 8  1 0 7
米 -1

与理论有偏差 .
( 2 )毕克林系中与巴尔末系邻近的那些谱线的波数稍大于

尔末系的波数。
2. 同位素的测得
同一原子的不同同位素 R 值不同( 107m-1 )

1932 年 Urey 发现巴耳末系的双线结构,证实氘的存在,


获 1934 年 Nobel 化学奖
§2-5 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进一步验证
——夫兰克 - 赫兹实验
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证据 : (1) 原子光谱分立性 ; (2) 夫兰
克 - 赫兹实验 (1914)
一 . 第一激发电势的测定
1. 实验目的:验证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2. 实验原理(结合装置介绍):

K
GA K :热阴极,发射电子
Hg KG 区:电子加速,与 Hg
原子碰撞
V A
0.5 V GA 区:电子 减 速,能量

于 0.5 eV 的电子可克服反向
夫兰克 - 赫兹实验装置 偏压,产生电流
3. 实验结果
I 13.9V 理论解释:
9.0V Ee  4.9 eV 弹性碰撞,电子几乎不损
失能量
4.1V
Ee  4.9 eV 非弹性碰撞,电子损失能
量,激发 Hg 原子
U
U  n  4.9 V n  1, 2, 3, 
4.9 V
电子经过 n 次加速和非弹性碰撞,
能量全部损失,电流最小。
E2

4.9 eV 1eV  1 .60  10 19 库仑  1伏特


 1 .60  10 19 焦耳
E1
4. 结果讨论
汞原子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激发电势为 4.9V ,则

第一激发能 (Excited Energy) 为

 E  E 2  E 1  4 . 9 eV
若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放出能量,则
E2
hc
h   E

h  KeV
hc 1.24A 
E1    2530A
E 4.9eV
 实 验 = 2537 A 实验与理论符合非常好

实验缺馅: 不能观察汞原子的更高激发态 .
GA
K
二 . 较高激发电势的测定 Hg

1. 实验装置及实验原理 V A
0.5 V
1920 年 , Franck 改进实验装置
K G1 G2 A
K :旁热式热阴极,均匀发
Hg 射电子,提高能量测量精度

A
KG1 区:电子加速
V
0.5 V G1G2 区:电子与原子碰撞
G2A 区:电子减速
夫兰克 - 赫兹实验装置
1924 年,
划分加速(非碰撞) 区
与非加速(碰撞) 区。 Hertz 测得 4.9 eV 以上的高激发

2. 实验结果 (见 P45, 图 2.12 )
三 . 电离电势的测定
电离:如果给原子足够大的能量,可以使原子中的电子离
去,叫电离。
电离电势:从中性的原子把一个电子电离出去需要的电压。

1. 实验装置及原理
K , K1 :发射电子的热阴极
A
G :圆柱形金属网;
G A :圆柱形阳极, G , A 同电位。
K
G1 A G1: 金属网
K1

2. 实验结果 (见 P47, 图 2.14 )


例题:计算氢原子基态的电离能、电离电势以及第一激发
能和第一激发电势。
解法一:利用能级公式
hcR H Z 2
E n   hcT   2
, n  1, 2 ,3, 
n
对氢原子, Z = 1 ,hcRH  13.6eV
hcRH
基态能量: 1
E   hcRH 第一激发态能量: E2  
22
电离能: E  0  E1  hcRH  13.6eV

电离电势: V 
E
 13.6V
e
3hcRH
第一激发能: E1  E2  E1   10.2eV
4
第一激发电势: V1 
E1
 10.2V
e
解法二:利用光谱公式

根据类氢离子光谱公式,
~ 1 1
  Z R ( 2  2 ) n1  1, 2 ,3,  ; n 2  n 1  1, n 1  2 , 
2

n1 n 2
对氢原子, Z = 1 。取 n1 = 1 ,即有
~ 1 1
  R H ( 2  2 ) n  2 , 3, 4 , 
1 n2
设 V 和 V1 分别为氢原子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则

电离能: E  eV  hc~  hcR  13.6eV
 H

电离电势: E
V  13.6V
e
~ 1 1 3
第一激发能: E1  eV1  hc 1  hcRH (  )  hcRH
2 2
E1 1 2 4
第一激发电势: V1   10.2V
e
§2-6. 量子化通则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满足量子化条件的电子的轨道才
是实际存在的,即:
2r  mv  2  mvr  nh, n  1,2,3
h
或 p  mvr  n   n, n  1,2 ,3,
2
1913 年 W. 威耳逊( W. Wilson ), 1915 年石原, 1916 年
索末菲( A. Sommerfeld )各自提出了量子化的普用法则:

 pdq  nh, n  1,2,3, —— 量子化通则

其中,q 为广义坐标,p 为与坐标 q 对应的广义动量;


积分号上加一圈指经一周期的积分。
§2-7. 电子的椭圆轨道与氢原子能量
的相对论效应
1. 量子条件的引用与椭圆轨道的特性
玻尔理论:认为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作的是圆周运动。
但按照力学原理:
1 Ze 2 相似 M m
F (库仑力) F  G 2 (万有引力)
4  r 2
r
质点在受到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力的作用,其轨
迹一般应该是椭圆,这正如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一样;圆形轨
道运动只是椭圆运动的特殊情况。
1916 年 , 索末菲等人推广了玻尔的理论,提出了电子
运动的椭圆轨道理论。
考虑到电子绕着原子核在一个平面上做椭圆运动是一
个二自由度的运动,索末菲提出假设:定态的椭圆轨道应满
足两个量子化条件,即
 p d  n h (1)

 p dr  n h
r r (2)

其中, p pr
表示角动量, n
表示径动量; nr
称为角量
子数,为径量子数,它们只能取正整数值。
采用极坐标:r ,  来描述椭圆轨道中电子的位置,如下图
则有,

p  mr   mr 
22
(3)
p r  m r (4 ) r
e
由于 , p不随  v
变 , 故由 (1)(3) 可得, 
r r

 n h
p  mr   2
(5) Ze
2
电子绕原子核的椭圆轨道示意图
电子运动的椭圆轨道的特性

结合 (1)(2)(4)(5) 等式可以求得(推导过程从略)椭圆
轨道半长轴 a 和半短轴 b 的关系和数值:

b n n
  , n=n  nr — 主量子数
a nr  n n

b
a
从上式可以知:
(1) 椭圆半长轴仅取决于n ; 半短轴取决于
n n 与 。
n
(2) 同一 n , n 不同,半短轴不同 ;n 与
n 为正整数,
一定,
说明椭圆轨道的形状一定; n
(3) 同一n ,有几个n ,就有几个半长轴都相同的椭圆轨道。
同一个 n , 有几个n ,其值如何?


由于 n  n r  n  ,且由 p  d   n  h n知,
 不能
nr
为零,
而 可以等于零。
所以,有 n   n , n   1,
Max M in

则有: n  1, 2,3,  , n
n r  n  1, n  2, n  3,  ,0
椭圆轨道相对大小示意图

n 值,有n
对于一个 n
对 n
和r 值 , 其中总有一对
为n  n , n  0
 r
对应波尔理论的圆形轨道 , 参看 P53 表
2.2 。
椭圆轨道原子的总能量
2
1 Ze 与玻尔理论比较,可以发现:
E  mv 2 
2 4 0 r
2 ①椭圆轨道原子能量的表达式没
1 Ze
 m[r 2  (r ) 2 ]  有变 , 仅由主量子数n 决定 ;
2 4 0 r
②椭圆轨道半径有长轴和短轴之分 .
2 me Z2 4 2
③当 n相同而 n不同时,椭圆轨

(4 0 ) 2 h 2 n 2 道的形状不同,但体系的能量和长
2 2 me 4 hcZ 2 轴是一样的。
  2
(4 0 ) h c n
2 3
简并 : 把在不同轨道中运动的体
hcRA Z 2 系具有相同能量称为简并。

n2
可见,电子的椭圆轨道运动,对同
一 n , 共有n 个可能的轨道 , 它
们的能量相同——称为n 重简并。
二 . 相对论效应
氢原子中椭圆轨道运动的能量实际是否简并呢 ?
根据前面的理论推导,原子体系的能量为
1 2 Ze 2
E  v  —— 非相对论下的能量公式
2 4 0 r
考虑电子的运动速度非常快,接近光速。按照相对论原
理,物体的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为,
m0
m v  0, m  m0
2
v
1 2 v  c, m  
c
相对论下,运动体系的动能为

E k  m c  m 0c
2 2
电子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时,体系的角动量是不变的,而速
度是变化的(近原子核时快,远离原子核时慢)。所以电子的
质量在轨道运动中是一直在改变的。这样的情况产生的效果是,
电子的轨道不是闭合的而是在连续的进动(如下图)。

n 相同而n 不同的那些轨道,原子的能量不同,索末菲
根据相对论的力学原理得到氢原子的能量为:

 2 2
Z  12
E    c   c [1 
2 2
2 2 12 2
]
[nr  (n   Z ) ]
2

其中
2e 2 1
 
4 0 hc 137 — 精细结构常数
Fine Structure Constant
Mm 一个电子轨道的进动
 — 折合质量
M m 示意图
为便于应用,将上式能量表达式展成级数,并考虑光谱项
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可得,

E RZ 2
RZ  n 3
4 2
T   2  4
(  )  
hc n n n 4

上式中忽略了 的高阶项 4
,  6
,  ,其中 ,
第一项为玻尔理论的结果,第二项是相对论效应的结果。

结论:考虑相对论效应后,氢原子椭圆轨道运动的
能量是非简并的。
§2-8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与原子空间
取向的量子化
一.原子中电子轨道运动的磁矩。
电子的轨道运动相当于一环形电流,产生磁矩:

  iA
i 环形电流,单位为安
其中,—
培; A— 环形电流包围的面积;磁 e
矩单位:安培 ·米 2, 磁矩方向按右
手螺旋办法判定。 d
设电子轨道运动的周期为  ,则 r
e
i 电子轨道所包围的面积
 的计算
环形电流包围的面积 : h
因为,P  n , n  1,2,3, 
1
2 2
A r  rd 
0 2
he
 1 2  n   B n , n  1, 2 , 
  r dt 4 m
0 2
τ 1
he
   0 . 92732  10  23
安  米 2

 2
mr ωdt B
4 m
0 2m

P —— 轨道磁矩的最小单位,称为玻
  尔磁子
I 
2m P
e P e
   iA    P
 2m 2m 
v 动
由于电子带负电,故电  画
子轨道运动产生的磁矩与电子轨 
I
道角动量方向相反。 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和轨道磁矩示意图
二.史特恩-盖拉赫实验 ( Stern - Gerlach experiment )
1. 实验装置

dB dB
f  z  cos 
dz dz
动 dB
若 0 , 即 B 沿 Z 方向

增加dz , 则
①  900 时 ,f 与
B 方向相同
 900
② 时 ,f 与
Z
B 方向相反
2. 实验原理 z
设磁场方向为 Z, 具有磁矩的原子在 dB  

不均匀的磁场中受力 , 力的方向垂直与原子 dz
的前进方向,力的大小为
原子在磁场中的偏转距离为:
2
1 2 1  f  l 
s at     理论上: : 0- 间取值连
2 2  M  v  续  S : 0-S
2 max 间取值连续
1  l  dB
   z
2 M  v  dz 理论结果:相片上应该出现连
2 续的一片黑斑。
1  l  dB
    cos 
2M  v  dz 实验结果:
1
2
 l  dB 1 银原子通过不均匀磁场,相片
   P cos  上仅出现了两条黑斑。
2M  v  dz 2m
讨论: 结论:
原子的磁矩(或轨道角动
当原子的磁矩  或电子轨道角 量)在磁场空间的取向是不
动量 P 一定时, S 的大小及 连续的。
方向决定于 
三.轨道取向量子化理论 B
根据量子化通则,  P
h P 
P  n , n  1,2,3,  (1)
2
P  P cos  (2) 
v
由力学可以证明(略)在场方向的角动 
I 
量 P 是一个恒量,故由量子化通则,有
h
P  n (3)
2
将 (1)(3) 代入 (2) 可得,
P n n  n  , n  - 1 ,  , 0 ,  ,  n 
cos    (4)
P n 
结论:对同一个 n , 2有 n  1
因为,n 和 n 都为整数, n 个 的值。
而  1  cos   1 ,所以
例:
当 n  1, P   时,
n  0,1; P  0, P在磁场空间有三种可能取向

当 n  2, P  2
n  0时,
,1,2; P  0, ,2 P在磁场空间有五种可能取向

当 n  3, P  3
n  0时,
,1,2,3; P  0,,2,3
P在磁场空间有七种可能取向

结 (1) 在磁场中,电子轨道角动量(或原子磁矩)在磁场空
论: 间的取向是量子化的,称为角动量(或磁矩)的空间量
子化( space quantization )
(2) 对应一个 P 2 n  1
,其在磁场空间的取向有

个值。
四.实验结果与空间量子化理论的比较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结果:
银原子通过不均匀磁场,相片上仅出现了两条黑斑。
空间量子化理论结果:
银原子通过不均匀磁场,相片上应出现 2n  1 (奇
数条)条黑斑。

原因:
目前我们对原子的描述不完全,在原子中除了考虑电子轨
道的运动,还需要考虑电子的自旋运动。
2.9 原子的激发和辐射 激光原

1. 原子同其他粒子的碰撞
弹性碰撞( Elastic Collision ):只有平移能量的交换 , 粒

非弹性碰撞 ( Inelastic Collision ) :粒子的平移能量和内
内部能量不变

能量间有交换 平移能量-内部能量
第一类非弹性碰撞:
(激发过程)
第二类非弹性碰撞:内部能量-平移能量
(退激发过程)
2. 原子在各能态的分布 (Distribution)


大原子的分 布满足玻耳兹曼统计规律 , 则在达到平衡
时 , 处于某一状态的原子数 Ni 与状态的能量 Ei 和温度 T 有
关 , 满足关系
Ei 3.0
Ei

Ni  gie kT 2.5

2.0

1.5

K — Boltzmann Constant, 1.0

T — 原子所在处的绝对温度 0.5
1000 2000 3000 Ni
gi — 统计权数
能级越高,原子数越少。
在基态的原子数最多。
3 、原子的自发辐射
 高能级的原子自发地从高能级
E2 向低能级 E1 跃迁,同时放出能
h  E  E
量为
2 1
的光子。
设时间 dt 内从 E2 到 E1 的原子数为 dN21, 则

dN 21  N 2 dt dN 21  A21 N 2 dt
dN 21
 A21 
N 2 dt
一个原子在单位时间内由状态 2 自发跃迁到状态 1 的几

—— 自发跃迁几率
谱线的强度与初态的原子数和跃迁几率成正比
dN 21  dN 2 (状态 2 中原子的
减 少数)
dN 2
   A21dt
N2
 A 2 1t
 N 2  N 20e , N 2 0 表 示 t  0时 的 原 子 数
原子的平均寿命: 原子态平均寿命的测量:
1 0
 
N 20 N 20
t ( dN 2 ) 束箔光谱学方法 1

1  高精度激光光谱方法 2
 
N 20 0
tA21 N 2 dt
例:氢原子巴尔末系
 1 第一条谱线
 A21  te  A21t
dt 
0
A21   1.5  10 8
s
1. H. H. Bukow et.al., J. Phys. B., 10 2347-2358 (1977)
2. D.L. Moehring et.al.,Phys. Rev. A 73, 023413 (2006)
4 、原子的受激辐射与吸收
原子处在电磁辐射场中时,原子与辐射场发生相互作用
若辐射场频率满足: h   E 2  E1 E2
处在状态 1 的原子会吸收一个光子 h
的能量 h 跃迁到状态 2 ,称为 E1
场致激发或光致激发

受激吸收光程中,设 dt 时间内,发生跃迁的原子数为 dN12,



dN12  B12  N1dt
  具有频率的辐射场密度 B12  吸收系数
N1  状态1的原子数
B12  — 一个原子在单位时间内从状态 1 跃迁到状态 2 的
几率
同样,处于状态 2 的原子受场的作 E2
用也会跃迁到状态 1 ,并辐射出能 h h
量 h  E2  E1 ,称为
受激辐射。
E1

在 dt 时间内,从状态 2 到状态 1 受激辐射的原子数 dN21 满


足,
dN 21  B21  N 2 dt

  具有频率的辐射场密度 B21  发射系数

N1  状态2的原子数
B21  表示一个原子单位时间内从状态 2 跃迁到状态 1 的几

从 2 跃迁到 1 的原子总数 dN 21  ( A21  B21  ) N 2 dt
为:
5 、激光原理

激光: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缩写为 Laser ,它表示“辐射的受激发射的光放大”。

20 世
纪的四
项重大
的发明
之一
1. 激光的发展史:
1958 年,贝尔实验室的汤斯和肖洛发表了关于激光器的经
典论文,奠定了激光发展的基础。
 1960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航空公司实验室的研究
员梅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1965 年,第一台可产生大 功率激光的器件 --
二氧化碳激光器诞生。
1967 年,第一台X射线激光器研制成功。
1997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第一台原
子激光器。
因对激光及其应用的创造性贡献而先后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科学家共有 10 位 .
2. 形成激光的三个条件
(1). 实现粒子数反转 —— 工作物质
产生激光
必要条件 (2). 使原子被激发 —— 激励能源
(3). 要实现光放 —— 光学谐振腔

粒子数反转 : dN 21  B21  N 2 dt
dN12  B12  N1dt
B21 g 2  B12 g1 当g1  g 2时,B21  B12
Ei

又 E2  E1 , 由N 2  g i e KT
, 知N 1  N 2
 dN12  dN 21 , 即吸收大于辐射
所以,要达到辐射
于吸收,
大 必须 N2>N1, 即实现粒子数反转
3. 三能级量子放

大理
Ei
E3 E3

大 Ei

E2 E2 Ni  gi e kT

激发
E1
E1
N3 N2 N N1 Ni
E3  E1
若有频率= 的强辐射照射粒子
h
 部分粒子从能级E1跃迁到E3 , 且使两个能级的粒子数相等,即
N  N 1  N 3  2
若 E2 比较接近 E3 ,则 N2 比较接近 N3 ,所以有
N>N2, 即 E2 和 E3 间实现了粒子数反转
He-Ne 激光器的结构和激发机理

He-Ne 激光器是典
型的四能级系统,其
激光谱线主要有三
条 :
3S2P 0.6328m
2S2P 1.15m
3S3P 3.39m

与激光跃迁有关的 Ne 原子的部分能级图
§2—10 对应原理与玻尔理论的地位
一. 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1 .功绩:玻尔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氢原子以及类氢
离子的光谱现象。另外,玻尔理论的普遍意义还表
现在:
① .揭示了原子能量的量子化现象(对氢,类氢,以及复杂原
子);②.提出了定态的概念。原子处在某一定态时,不辐射
电磁波,只有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才辐射电磁波。

2. 局限性:
( 1 ) . 轨道概念是不完善的,是简单化了的;
( 2 ) . 对于同一能量的状态,可以有不同的空间分
布;
( 4 ) . 直观说明原子的轨道磁矩。
3. 历史地位:玻尔与索末菲的理论好象一座桥梁,它一端架在
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另一端把人们引向量子世界。

当描述微观物体的量子行为时,必须同时思考其波动性与粒
子性。互补原理阐明,不能用单独一种概念来完备地描述整
体量子现象,为了完备地描述整体量子现象,必须将分别描
述波动性、粒子性的概念都囊括在内。这两种概念可以视为
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按照玻尔的说法,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
粒子性互补。
理论而言,根据位置- 动量不确定性原理,在描述微观物体
的量子行为时,位置的不确定性越,则动量的不
小 确定性越

大 反之亦然。类似地,根据能量 - 时间不确定性原理,能
量的不确定性越

小则 测量时间的不确定性越;
大 反之亦然
。在这里,互补原理指的是量子力学所给出的信息,对于任
何一对不相容可观察量,由于不确定性原理,其中一个可观
察量的不确定性越
,则另一个可
小 观察量的不确定性越


反之亦然。这一对不相容可观察量互补。玻尔主张,因为不
确定性原理,位置与动量互补,能量与测量时间互补。
二 . 量子力学对玻尔理论的修正

量子力学克服了玻尔、索末菲理论的基本缺点,不在沿
用轨道概念,也不需要人为的引入量子化条件,而是根据微
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建立了能够描写原子中电子运动的基本
方程——薛定谔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电子的波函数,从而
得到电子空间几率分布(电子云)。从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
还可以计算原子中电子的能量,角动量,以及它的一些物理
量的平均值。
小 结
一.玻尔理论的实验基础
1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
2 .光的量子理
论  黑体规律 :
黑体辐射实验 
 普朗克效应

光电效应实验
3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 量子化规律

2) 辐射的频率法则
二.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

1 . 光谱 光源

光谱仪
光谱

2 . 氢原子光谱的特点和规

~ 1 1
  RH ( 2  2 )  T (m )  T (n)
m n
对于每个 m, n 取 m  1, m  2,  构成一个线系

R H  1 . 0 9 6 7 7 5 8  1 0 7 m  1 : Ryd b e rg 常 数
线状光谱 : 谱线间有线系 , 可表示
赖曼系 2,3,4, 

~ 巴耳末系 3,4,5, 
 
帕邢系 5,6,7, 
普丰特系 6,7,8, 

三.玻尔的氢原子理

1 . 经典理论遇到的困 塌缩

难  连续谱 (发光频率应为运动频率 )
2 . 玻尔理论的三个
假定
1)经典轨道加定态条件(以核模型为基础)

2)频率条件 : h  E2  E1 (以光谱规律和光的量子性 规律 出发)
3)量子化条件(角动量量子化)

3 . 对氢原子的能级以及光谱的
解释
2 2 me 4 z 2
En  R
( 4  0 ) 2 n 2 h 2

4  0 h 2
h 
rn  2 n 2
 a 1 (a 1  0 .529 A )
4 m ze 2
z

~ Em  En 1 1
   R( 2  2 )
hc m n
能级图及其特点; 电离和
激发
~ 与 z 和 m 的关系 )
四.类氢离子光谱 ( 讨论 E 和
1 .由 z 的不同引起的光谱的差别 ( 与氢
比)

 ~ 1 1
   RZ ( 2  2 )
2

m n
2 .由 m 的不同引起的光谱的差别 ( 位
移)
mM 1
u , R A  R
mM n
1
M
五. 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进一步验证
------- 夫兰克─赫兹实验
六.理论的推广─ - 索末菲模

1 .推广的量子化条件 :  q
P dq  n q h  a1
a  n
2

 z
 a1
2 .电子运动的椭圆轨道及其能量: b  nn
 z
( 简并 )  2 2 mz 2 e 4
E  
 ( 4 0 ) 2
h 2 2
n

n 主量子数 , n  n  n r为 较 量 子 数
同一 n, n  1,,
2 3,  n 有 n个值
3 . 相对论效应引起的同一不同轨道间的能量改变
1
E  E (n, n ) 
137
七.轨道取向的量子化与史特恩 - 盖拉赫实

1 .轨道运动的磁矩 .
e e
 P  (iA )  l (l  1)
2m 2m
2 .磁矩在磁场中的受力
dB
f  z
dz
.轨道取向的量子化理论
假定处在磁场中的原子的磁矩转动是绕磁场进动 , 变为三维运动

Pr , P , P, 有 2 个量子化条件 .P r , P 与 原 来 的 相 同 , 仅 为 P ,
h h n
P  P co s  n  n cos   cos   , 由于 n
2 2 n
取整 , 所以n 可取 n ,  0, - n , 对于一个 n, 有 2 n   1 个n .

4 .史特恩 - 盖拉兹实验
J. Franck (1882-1964) G. Hertz (1887-1975)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5

For their discovery of the laws governing the impact of


an electron upon an ato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