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4

第 13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添加标题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添加标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

添加标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 国民收入基本概念

 国民收入是国民总收入( GNI )和国民净收入


( NNI )的统称。
 国民总收入: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
有常住单位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初次分配的结果。常住
单位指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
定规模的经济活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经济单位,如企
业、住户、政府单位等。
 国民净收入:指国民总收入扣除同期固定资产折旧
(或固定资本消耗)之后的净额
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
有常住单位参与生产和服务所形成的增加值。
 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指该国常住单位从国外非常住
单位获得的要素收入减去分配给国外非常住单位的要素
收入。

国外的
国内生 国民总
净要素
产总值 收入
收入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 对国外的要素支出
国 价值形态


国内生

产总值


产品形态 收入形态
2.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 国民收入的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经过初次分
配所获得的收入叫“原始收入”,经过再分配所获得
的收入叫“最终收入”。
 初次分配是以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参与生产和
服务活动所形成的增加值为起点,最后形成各经济主
体的原始收入。
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最终会形成政府收入、企业
收入和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三大部分,这三大收入是经
济社会的三大基本的原始收入。
生产税净额

使用生产要素所征
政府收入
收的税、费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
外收入

国定资产折旧
国民收入
企业收入
营业盈余

劳动者报酬
个人收入
非劳动收入
3.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国民总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国民总收入在经过初次分
配而形成原始收入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经常转移而形
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
 经常转移:是指一个机构单位(政府、企业、个人)
向另一机构单位单向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而同时
不从后者获得任何价值对等的货物、服务或资产作为
回报。主要包括: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经常税、社会保
障缴款、社会保险福利、社会救济福利、其他经常转
移。
( 1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
① 保证社会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需要,通过国民收入再分
配可以调节个人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② 保证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
再分配可以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社会后备基金以及国
家物资储备,使更多的人更长久地享受社会福利。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实质是政府对市场机制的补充和完善
( 2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 :

联系

•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再分配的出发点,形成的是各经济主
体的原始收入
•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整个国民收入分配过程的最终结果,形
成的是各经济主体的可支配收入。

区别

•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各环节所涉及的各种收支活动均以参与
生产经营活动为依据,大多与生产要素的提供相对应;国
民收入再分配通常并不直接与生产要素的提供相对应。
•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属于交换性分配,讲究价值量的对等;
国民收入再分配属于转移性分配,并不讲究价值量的对等,
甚至没有严格的数量关系。
4.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 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使用: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
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 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购买的
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称为最
终消费率。
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
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 = 居民消费支出 + 政府消费支出

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
费支出,以及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
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
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的净额,以及存货的净额。
资本形成总额也称投资,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
货增加。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成为
资本形成率或投资率。
 资本形成总额和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关系,或简称投
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
需求结构问题。

投资

消费
在一定时期,我国存在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问题,
影响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是:
 发展中国家为加快经济发展而采取赶超战略,需要在短
期内迅速积累资本,因此在我国长期形成重投资、轻消
费的观念和做法。
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投资率的上升。
 城乡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提高相对比较缓慢,居民收入在
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处于下降状态,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社会
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如何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 提高消费能力。
 提高消费供给能力。
 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 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长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
1. 按劳分配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 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 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按劳
分配。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按劳分配是指按照每个劳动者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劳
动收入的收入分配制度。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所决
定的。
 按劳分配既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地位,体现了
以劳动为尺度的公平分配,又承认了劳动者个人的天赋和能力
是他们天然的权利,承认了人们在消费品占有上事实的不平等。
( 2 )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不
劳动者不得食。
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只能以劳动为尺度。
 作为分配制尺度的劳动,不是劳动者实际支出的个
别劳动,而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
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平均活劳动。
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能
够分配到的消费品也将逐步增加。
( 3 )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 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排除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占
有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从而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 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在分配领域中相互平等的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按劳分配实现了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有利于实现社
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从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需要指出的: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由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不同,家庭人口数量和构成不同,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实际上存在一定差距,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避免的。
(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 由于存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
配通过三个阶段实现。①企业的总劳动在产品市场上
实现;②企业对劳动者按其劳动进行分配;③劳动者
取得货币收入后,根据个人收入水平,在储蓄和消费
之间分流。
 按劳分配还不能直接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
只能以社会承认的商品价值量所还原的劳动量为尺度。
 按劳分配主要采取货币工资形式实现。
 劳动者的收入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联。
 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2.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
 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土地等生产
要素的所有者根据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参与收入分配,
获得相应的报酬。
( 1 )按资本要素分配
( 2 )按知识、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 3 )按管理要素分配
( 4 )按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分配
 注意: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是是创造价值不可缺
少的条件。
3.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存在按劳分配,也存在按生产
要素分配,由此形成了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格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的含义:
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按劳分配收入在个人收入
总额中占主体地位;
 在整个社会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决定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的基本性质。
在我国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多种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决定的。其原因是:
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上的独立
性,决定了各种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无论归谁所有,都要通过市场
进行配置。
第三,准确反映资源的稀缺状况、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原则,
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
发展状况决定的。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 一是基尼系数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超过了
0.4 ;
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 三是地区间收入差距大,
 四是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大,
 五是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大,
 六是劳动分配率呈下降趋势。
形成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
 一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 二是按劳分配“局限性”的表现,
 三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 四是分配不公的结果。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对策:

一是要把社会公平作为解决收入差距过
大的基本原则,
二是要把解决分配不公作为解决收入差
距过大的突破口,
三是要把社会政策作为调节收入差距的
重要手段。
目标“共同富裕论”

进入 21 世纪,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


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启了共同富
裕之路,也为后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创造了条件。

“ 没有农村的小康,
特别是没有贫困地
区的小康,就没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精准扶贫”
4. 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 1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
①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劳动者付出的
劳动得到合理的收入回报,进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调动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使生
产要素按参与生产的贡献获得相应的回报,进而激发更多
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并提高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和合理配
置的程度。
②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分配的起点公平、分配的过程公平、分配的结果公平
( 2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方法:

1 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收入。

2 要建立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3 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4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5 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个人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 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既有一般性原因,也有
特殊性原因:
 一般性原因包括个人占有人力资本的差距和占有物质资本
的差距两方面。
 特殊原因主要指体制、政策及其他国情等因素造成的个人
收入的差距。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 ( 1 )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是
造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 ( 2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政策和手段不完善。
 ( 3 )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收入差距过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
 两个特征:一是强调国家的“计划”职能,由国家和政府来
调拨社会福利资源,保障了国家在社会福利资源调拨方面的
权力,使国家能够在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维持社会
福利事业。二是平均主义成为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的指导思想。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公平理念基
础上的。计划经济时期起支配作用的社会公平观是平等主义,
这种平等主义又渗透着极大的平均主义成分,使社会福利不
再是社会公平、平等理念的同义语,忽略了不同个体之间对
社会福利的差别需求,忽略了社会成员更高层次的福利需求,
从而使其深化为虽受惠程度不高,但人人有份、人人平均享
有的必然的物质待遇,也使社会福利只限于给人们提供最基
本的生活条件,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却不能提供更高层次的
公共需求。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社会福利
 ( 1 )所有工人的工资都是相同的,很
低的 ;
 ( 2 )工资当中充满了慷慨的各种津贴,
例如,养老保险、食物补贴、住房甚至
取暖费,并且通常由企业来提供 ;
 ( 3 )工作有保障,实际上职业是终生
的。
(二)条块分割的、封闭的体系
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分为三个部分 : 一是城市
职工的单位福利,以本单位职工为服务对象,包括劳动保
险、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和福利补贴等,其提供者是国家
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
 二是以城镇无经济收入和生活无人照料的老年人、残疾人
和孤儿等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的民政福利,包括生活供养、
疾病康复和文化教育等,由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提供和管
理;
 三是农村的社会福利,主要是面向“五保户”特殊人群,
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由农村集体组织统包统管。这是三个
独立运行的部分,它们之间少有交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不同部门的福利制度基本满足了不同群体的福利需求,不
同部分的人只能在其所属的条块范围内享受相应的福利待
遇。
城市职工单位福利比较健全和完善
 单位福利,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组织实施,呈自我封
闭状态。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险福利,住宅福利为代表的
生活福利,甚至医疗、教育这些较高层次的福利需求也
能得到满足,还能使其家属享受到相应福利待遇,职工
子女的就业问题也能得到安置。单位福利具有如下特点 :
一是单位福利设施的举办和福利项目、补贴的安排是各
单位在国家统一规定下自行操办,有一定的自主性,各
单位之间由于性质和经济状况不同,福利待遇标准有较
大差异 ; 二是单位福利建立在职工与单位的这种依附关
系的基础之上,只有本单位的职工才能享受到本单位的
福利,脱离了此单位后,相应的福利也随之消失 ; 三是
单位的福利项目和设施只面向本单位内部,不管单位规
模如何,都具有“小而全”、“大而全”的特征。
 农村社会福利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农业合作化完成
后,农村逐步建立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集体福利、
家庭自我照顾和国家福利救济相结合的社会福利体制。
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福利是单位性质的低
水平的福利。如同城市的单位福利一样,农村的集体
福利本质上也是单位福利,而不是社会福利,集体的
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农民的福利惠及情况。此外,农
村社会福利仅仅局限于基本救助的层次,住房、教育、
公共设施等福利严重缺失。只有庄稼歉收,自然灾害
灾荒发生以后,农民才能得到国家的福利救助。而其
他时候只有农村的“五保户”才能享有社会福利。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 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保

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减轻社会震荡而建立的一整套
保障制度。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涉及亿万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

和日常生活;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应对
新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需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
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
社会保障体系。
2.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
业、商业保险、住房保障、优抚安置等方面,其中,社
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部分,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
最低目标,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目标。各种形式
的社会保障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 1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在既定的社会政策指导下,由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
社会全体劳动者强制征缴保险基金,用以对其中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
劳动机会的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 2 )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和其它不幸事故的受害者以及
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社会成员给予临时或长期物质帮助,以维持
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
防护线和安全网。社会救助是社会成员应当享受的基本权利,也是政府
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 3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或社会通过有关政策或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
供的、旨在改善和不断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资金保障及服
务保障。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高层次保障。
( 4 )慈善事业: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
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具有自愿和非营利的特征,其资金主要来源
于社会(国内)捐赠、海外捐赠、互助基金和义演义赛义卖等,政府往
往从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
( 5 )商业保险 : 投保人通过自愿投保来满足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保障
需求。
( 6 )住房保障:政府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向他们提供保障
性住房。
( 7 )优抚安置:通常指政府与社会对需要帮助的特定社会成员,如残
疾人和鳏寡孤独者的社会扶助。在我国,社会优抚又称军人保障,是指
政府和社会组织,对革命烈士家属、军人及其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及其
家属、参战致残的民兵民工、见义勇为者等特殊人群,通过资金和服务
等形式所给予的优待和抚恤。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方法
 1 、建立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 2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政府在初次
分配和再分配中把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起来,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具体而言:
 ( 1 )制定并实施价格政策。对垄断行业及部门规定最高限价或统一定
价;对一些社会公共产品规定最低限价或实行价格补贴等;建立健全价格
监督体系,贯彻实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
规范各经济主体的价格行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 ( 2 )加强税收政策调节。通过完善税制,加强征管,加大调节力度,调
节过高收入,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于合理;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
制度,调整消费税,开征遗产税等税种,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过于悬
殊形成的两极分化。
 ( 3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一切合法的劳
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所得;依法取缔非法所
得。
 ( 4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社会统筹
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
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
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依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社保标准和水平,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慈
善事业;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思考题
 1 、名词解释
 按劳分配
 按生产要素分配
 社会保障制度
 2 、简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3 、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5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 6 、造成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哪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