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心理學的進展

• 昆恩認為一科學發展是在所謂常態科學期與革命科學期間
交替進行。革命期的特色是派典轉移 (paradigm shift) 。
— 所謂派典 (paradigm) 是指某一時期研究的核心主張與方法策略。
— 派典轉移是指放棄早先強勢的理論主題與方法策略,另起爐灶。
— 科學是以「平衡 - 變動 - 平衡」迂迴前進而非循直線軌跡成長。
• 心理學發展經過幾次重大的派典轉移過程:
— 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將心理學由哲學思辯轉為實徵的科學研究。
— 美國心理學家華森將心理學的主題由內在意識專注於外在行為。
— 美國心理學家米勒與奈瑟將心理學重心由行為回歸到心智。
— 認知神經科學家以腦影像技術量測心智運作的神經相關或以用腦
刺激技術改變心智運作時的神經功能。
— 社會心理學家強調環境與文化因素調節人類心智活動的效果 。
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 馮特1832 年生,1856 年於海德堡大學獲醫學學位,之後任物理
兼生理學家漢姆赫茨助理。
• 受任教於萊比錫大學心理物理學者韋伯及費區納影響,1862年開
始思考以實驗進行心理學研究。
• 1874 年曾在蘇黎世大學教授哲學;1875 年起到萊比錫大學任教。
他被後人尊為科學心理學之父:
─ 首先建立實驗室設計儀器收集實徵證據,探討心理現象,為心理學帶來新契
機。其實驗室享有盛名,成就當其當年眾望所歸之地位。
─ 著作等身,使心理學受科學界注意與接納。1874 年出版生理心理學原則
(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第一本心理學課本,展露利用客
觀的研究量測轉變心理學為科學的強烈企圖。
─ 桃李滿門,作育重要心理或教育學家。如英國史皮爾曼提出智慧二元論、因
素分析、等級資料相關分析法。美國詹姆士柯鐵爾是賓州大學第一位心理學
教授,霍爾推動早期兒童及青少年研究,美國心理學學會第一任主席。
─ 馮特有一位華人學生蔡元培,回國後出任北大校長,並催生北大心理系。。
科學心理學的推手—馮特
• 「實驗方法終將在心理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是目前很
難被人們全盤的認識到 ... 一旦靈魂被看做是一種自然現象,心
理學也將被看做是一門自然科學,而實驗方法也一定能在這門科
學中更為廣泛的被使用。」 ( 參見 Hunt, 2000)
• 馮特創立之心理學派被後世稱為結構學派或結構主義心理學。
• 馮特用短暫呈現刺激或測量快速反應時間的儀器顯示了感覺 ( 見
一刺激只說看到 ) 與知覺 ( 見一刺激能說出其為何 ) 的差異。
右圖為馮特所設計的速視器,利用鐘
擺的原理,能短暫的呈現視覺刺激,
探討人對某一物體的初始感覺。此為
台大心理系所珍藏的心理學古典儀器
之一,目前世界僅剩少數幾部。
結構主義 (structuralism)
• 元素論 (elementalism) 在自然科學上的成功,使馮特想探討心智運
作如何由不同的成分所構造。他企圖解析心理運作的基本成分:
— 由簡單與複合工作反應時間的差值計算執行某成分所需。這是基於荷蘭心理
學家提出 Donder’s law F(A+B) = F(A) + F(B) 。目的在於檢驗哲學家柏克萊的
理念:『知識是由簡單的感覺意像連繫而成』。
• 內省法 (introspection)
— 分解意識經驗中的成分—感覺 (sensation) 與心情 (feeling) 。解析出情緒有愉
悅 / 不愉悅,激動 / 平靜,緊繃 / 放鬆三個向度。
— 緹欽納在美推廣內省法,進一步將結構解析的想法應用於概念與思考,瞭解
其性質、強度、時間與清晰度,建立真正的結構學派。
• 馮特結構學派的殞落:研究之目標、歷程、方法與應用無法配合
— 感覺經驗太過基礎經常是難以分割。即使是個別經驗融合成一完整知覺後,
個別成份往往隱沒而難以解離。
— 人可在無意識中完成許多心智運作,其成分非意識所覺知,自省難以切入。
— 內省經驗不易客觀,同一物體之覺知言人人殊,在科學上難以重複檢驗。
— 這樣的研究只有學理上的意義,無益於瞭解人類日常經驗,應用價值不高。
功能主義 (functionalism)
• 達爾文認為:適應環境 ( 成功生存與繁衍 ) 乃行為最重要的目的。
— 適應環境的行為會受到自然選擇, 故行為演化從動物到人有脈絡可尋。
— 達爾文為心理學的動物研究提供理論基礎,使心理學家能由動物模型推斷人類
心智,促成比較或生理心理學 (comparative or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 美國心理學者詹姆士強調行為目的為生存適應,他主張:
— 注重意識,但在其心理學原則一書中,提出心智乃變動不居無法暫停切割的意
識流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馮特分析意識內容勢必徒勞無功。
— Thinking is for doing ;心理學應注意心智活動本身之過程及所產生活動之效果,
而非各個活動間的結構關係,促成功能主義心理學的勃興 。詢問 Why 而非
What and How 。 What it is for 而非 What it really is 。
— 帶動心理學重視應用,影響教育界 如霍爾—發展重演進化歷史;杜威實用主義
—思考與創造。建立心理學刊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 過度強調應用使其失卻科學的嚴謹性,違背馮特變心理學為科學的初衷。
— 二十世紀末誘導發展出演化心理學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認為行為策略亦
為適應環境之產物。例如嫉妒或欺騙。
完形心理學 (Gestalt Psychology)
• 完形 Gestalt 是指 unified form 或 overall shaped 之意思。
• 當馮特建立心理學之初,企圖將意識中的成分一一解離出來,他
認為若能抽出所有成分,便能了解整體。但他沒有考慮到成分組
合後會有個成分不具備的新性質 (emergent properties) 出現。
• Wertheimer 發現 Phi (ψ) 現象,把一連串靜止的畫面快速的呈現,
受試者會產生「動」的感覺,單格的畫面並無動作,但在時間上
先後出現便有「動」的印象。
• 完形心理學者認為許多獨立的成分在同一時空中出現,彼此間的
關係 ( 如接近、共進退或變化 ) 對知覺有很大影響。
• 因此部分的總和無法形成整體,心理學家應注重事物整體構造而
非分解個別成分。人對整體事物的知覺會受物件周遭情境的影響。
The whole is more than sum of its parts 。
• Kurt Levin’s field theory: 人在團體中有異於獨處。注重人與環境不
同元素的互動與情境的影響,使心理學研究由個人擴展到人群,
產生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 。同時注重不同特質者對社會
影響的差別反應,促成性格人格心理學 (personality psychology) 。
似動現象與閃爍運動

•似動現象 (apparent motion)–ψ phenomenon ( 兩個訊號的閃爍相隔


60 ms 有最佳效果, 30 ms 沒有,大於 200 ms 沒有 ) 。
• 19 世紀末由德國完形心理學家 Wertheimer 提出。他在回家的火車上看到風景
不斷往後退去。但想到每一剎那如果火車停下,窗口的風景其實都是靜止的。
某站停車時他在月台上買了個玩具閃現器,看到一匹奔跑的馬。
• 他想到如果每次將有小變化的影像快速呈現,也許會產生動的感覺。他回去
學校後就利用他老師 Shuman 所發明的速視器作了這研究。 7
心理動力理論 (Psychodynamic theory)
• 心理動力論同時重視結構與功能,但輕意識 (consciousness) 而強
調潛意識 (unconsciousness) 的重要性。
— 英國心理學家高登提出潛意識歷程在人類活動的重要角色。
— 佛洛伊德提出超我 Superego, 自我 ego, 本我 id 三者,潛意識中的 id 最具份
量。
• 具命定論思維 (determinism) :強調心智功能雖在於求得生存,環
境變化不能改變心智的本質,只改變其出現面貌,先天決定一切。
• 本我先天具有強烈而不可摧折之「本能」 (instinct) 需要滿足。
— 性與攻擊的驅力 (libido) ,可繞過一切阻礙尋求發洩。童年經驗會使其發洩
受阻,這衝突隱藏在潛意識中以偽裝面貌出現,引發防衛機轉與精神疾病。
— 隱藏的衝突在沒壓力或壓不住時會顯現。心理分析透過夢境解析、催眠或是

自由聯想 (free association) 領悟象徵意義,尋找精神疾病的潛意識原因。


• 佛洛依德之後的心理動力論,擺脫對性的全然依賴。
— Carl Jung 強調集體潛意識。 Alfred Adler 強調自卑情結乃超越向上的動力。
• 心理動力論因為科學性受質疑而式微,但有其貢獻:
— 強調潛意識 歷程在人類心智所扮演的角色,影響及於醫學、文學、藝術。
霍爾舉辦第一次世界心理學研討會

1909 霍爾在 Clark University 舉辦心理學會議


行為主義 (Behaviorism) 心理學
• 承襲功能主義的思維,研究環境與行為間的關係,注重行為的效果;
但企圖致力於建立如物理、化學、生物學般科學化心理學。
• 巴甫洛夫分解反射,以古典制約聯結學習解釋心智聯結現象!
• 桑戴克發現效果法則 (law of effect) :任何行動有效就會再做。
• 華森:在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一書中,認為個體外顯行為是心
理學唯一應該研究的對象,瞭解它如何反應環境刺激。
• 1912 年華生 (J. B. Watson) 和另一位心理學家使用了「行為主義
者」 (behaviorist) 這個字。次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給了「行為主義者
觀點的心理學」演講,並在 Psychological Review 發表。
• 他寫到:「 ... 行為主義者眼中的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分支;是一
個完全客觀,實驗性的科學。這個理論的目標是預測並控制行為。
內省並不是心理學方法的必要部分 ... 」。心理學家將研究用於探
討「看不見的、主觀的、無法精確定義的意識過程」,妨礙其科學
化。
• Little Albert 的恐懼學習實驗,聯結學習使其獲得恐懼。
行為主義的發展與內涵
• B.F. Skinner :心理學在確立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規則性,並從
前者預測後者。摒棄「心」的抽象概念 ,在刺激反應的關係之
間做客觀的觀察與研究。又稱刺激反應心理學, S-R
Psychology 。
• 提出酬賞與懲罰所產生的強化 (reinforcement) 作用乃行為形成的
原因,放棄所謂的心靈內在歷程,也不探討腦部神經機制。
• 心理學行為主義最大貢獻在建立嚴格的行為法則,描述行為的產
生與改變,為心理學奠定了嚴謹的科學基礎,其貢獻不可磨滅。
• 心理動力論與行為主義重點雖南轅北轍,但都強調命定論。只是
一取決於內在本能驅使,而另一取決於外在環境壓力。
• 兩者都不在乎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自由與尊嚴之外」、「華頓
湖二」都是 Skinner 的探討人性的暢銷名著。
• 沒有心的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為了要到掉澡盆中髒水,竟
連裡面的嬰兒一起倒入馬桶。後來認知心理學家不忍,遂將嬰兒
撈起來。研究行為理所當然,但只研究行為不及其他則矯枉過正。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