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2012 年第 1 期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总第 109 期 JO U R N A L O F FU Q IN G B R A N C H O F FU JIA N N O R M A L U N IV E R SITY Sum No.109

试论元代泉州的亚美尼亚人
及其对基督教的影响
李静蓉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经商和传教是中世纪的永恒话题,同样地,商业和宗教沟通了亚美尼亚人与泉州的联系。亚美
尼亚人与来泉州的其他民族共同对泉州的多元文化产生影响,尤其对泉州的基督教事业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亚美尼亚;
泉州;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
K29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3421(2012)01-0007-03

经商与传教是中世纪的永恒话题。尤其是蒙古帝国的建立,打通了中国、近东以及欧洲之间的
贸易通道,前往中国的使臣、商人、传教士以及旅行家甚至是王公贵族络绎不绝。在东西方交通道
路上,同样活跃着亚美尼亚人的身影,他们与其他国家的人们一样,也到中国经商、传教。位于福建
沿海的泉州在元代既是世界的商业中心,也是传教中心,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在这
里交融荟萃。善于经商并有传教热情的亚美尼亚人也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并对泉州的基督教事业
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 经商与传教沟通了亚美尼亚与泉州之间的联系
古代中国与亚美尼亚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公元 5 世纪,亚美尼亚史学家摩西称中国“人民富
裕,文物昌明”、
“其国产丝甚旺”,并早在公元 2 世纪就有中国人移居亚美尼亚。[1]随着陆海交通要
道的沟通,许多亚美尼亚人到中国或经商或传教,其中不少亚美尼亚基督徒在元朝宫廷服务。法国
方济各会传教士鲁布鲁克在他的游记里不止一次描绘他在蒙古宫廷所见到的亚美尼亚人,有翻
译、有僧侣。
从地理上看,古代亚美尼亚濒临黑海和地中海(现在的亚美尼亚只是一个内陆国家),处在东
西方的交通要道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一个擅于经商的民族,他们把持了欧亚商贸要道。同
时也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亚美尼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几个世纪里不断遭受异族入侵,罗
马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塞尓柱突厥人、蒙古人等都先后征服过亚美尼亚。连绵的民族灾难,使他
们投注更多的精力在商业上[2]。马可波罗在游记里也谈到亚美尼亚族以商业和制造业为生[3]。另外,
亚美尼亚从 2 世纪开始就已存在基督教信徒,直到 3 世纪末,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在亚美尼亚人没
有自己的独立国家的世纪里,正是教会保存了亚美尼亚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4]亚美尼亚人对宗
教的虔诚与热情,使他们对把西方的文明、信仰传播到远东的传教工作极为感兴趣。[5]可以说,经商
与传教是亚美尼亚人最为擅长的两大事业。
元代的泉州是与亚历山大港并列的世界大港,“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
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当时的泉州作为商业中心的地位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学者们也早已
[6]

收稿日期:2011-06-21
作者简介:李静蓉(1981-),女,福建南安人,在读博士,馆员,主要从事五代宋元史、
泉州地方史研究。
8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2 年 1 月

指出,作为商业中心的地方往往也是传教中心。当时世界上的几大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
教等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到了泉州,并留下了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20 世纪初以来出土的数百方宗
教石刻,便是这一多元文化共容的见证。亚美尼亚人也为这种多元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1271 年游历过泉州的意大利犹太人雅各·德安科纳,在其《光明之城》手稿里,谈到在刺桐城里
可以见到的外国商人有法兰克人、萨拉森人、印度人、犹太人、印度人、英国人、黑人以及亚美尼亚
人。[7]雅各说:
“这座城市一个民族的大杂烩,据说有 30 个民族之多,城中的每一个民族,都已居住
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它自己的语言”, “而且,每个民族也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萨拉森人根据自
己的习俗,而亚美尼亚人也按自己的习俗,所有其他民族的人无不如此” ,
“在这一地区住着穆罕默
德教徒,在那一块地区住着法兰克人,在另一个区域又住着基督教徒中的亚美尼亚人”。[7]据此推
测,如果能够按照民族和宗教形成聚居区,那么亚美尼亚人的规模一定不小,并且在泉州的基督教
团体中有相当势力,也必然如雅各所言的,有自己的客栈和仓库。
可见,一方面是作为商业与宗教中心的泉州吸引着亚美尼亚人,一方面是亚美尼亚人本身有
经商和传教的基础和需求。所以说,正是商业与宗教沟通了泉州与亚美尼亚之间的联系。
二 亚美尼亚人与元代泉州的基督教
在人类建筑艺术史上,亚美尼亚人所展现的建筑才能堪称卓绝。早在 7 世纪以前,亚美尼亚人
就以寺院建设者的身份出现在其他国家。[8]亚美尼亚的古都阿尼被称为“有一千零一座教堂”的城
市。12 世纪以后亚美尼亚的商人阶层比例显著扩大,而新兴的商人只有在将他们的部分收入奉
献给宗教团体时才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4]在泉州的亚美尼亚人仍保持修建宗教建筑和捐
献的热情。泉州天主教主教裴莱格林·卡斯特洛,1318 年在他的信中提到:
“我们在刺桐城内有完
备教堂一所,此乃一位亚美尼亚妇人留与我们的,她还为我们及其他来人配给生活必需品。”[9]安
德烈·佩鲁贾继裴莱格林之后成为泉州主教,1326 在他的述职报告中也再次提到了这名亚美尼
亚妇女的贡献。他说,
“城内有一富有亚美尼亚妇人,建一十分雄伟华丽的教堂,后来总主教将此
教堂作为总教堂。此妇人生前自愿将此教堂交于哲拉德主教及其同伙修士,死后又遗赠彼等相当
一笔捐款。”[9]可见,能够建造雄伟华丽的教堂并成为总教堂的亚美尼亚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宗教
上应该都是比较占优势的。这名亚美尼亚妇女的捐赠为天主教在泉州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部分经
费,对泉州主教区事业的推进无疑是起了重大作用,才会为历任泉州主教所津津乐道。
由于这名亚美尼亚妇女的特殊表现,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名亚美尼亚妇女的属地和宗教派别
都有探讨过。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亚美尼亚曾有大、
小亚美尼亚之分。古代亚美尼亚人居住在今土
耳其东部和高加索南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 2 世纪 90 年代,建立了大亚美尼亚国。公元 11 世
纪末塞尓柱突厥人的入侵,迫使大量的亚美尼亚人逃往接近地中海海岸的西里西亚,建立了独立
的西里西亚王国,或称小亚美尼亚,并存在 300 多年。虽然大、小亚美尼亚都信仰基督教,但却分
属不同的派别。大亚美尼亚的宗教教义和仪式与东正教相类似,[10]而小亚美尼亚选择了拉丁天主
教。[11]因此,乐意建造教堂献给天主教的亚美尼亚人应该来自西里西亚最有可能。据专家的考证,亚
美尼亚妇人建造的天主教教堂遗址在泉州城内靠近东门城根的邻近地段。[12]
在泉州的亚美尼亚人不仅建造教堂,也对泉州的基督教艺术产生影响。元代泉州留存至今的
基督教文化遗产主要是数十方的基督教石刻。从这些石刻上,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融入了某些亚美
尼亚元素。泉州基督教石刻上的图像十分丰富,从十字架造型来看,就有希腊十字架、拉丁十字架、
波斯风格十字架、马耳他风格十字架等等不一而足。泉州宗教石刻中的马耳它风格十字架有可能
受亚美尼亚文化的影响。马耳它十字架的特点是由 4 个 V 组成,在早期基督教时代,亚美尼亚几乎
总是用马耳它十字架来装饰教堂。[4]有些十字架上有像华盖一样的图像,学者们普遍认为最有可能
受佛教影响。因为在佛教图像中,华盖象征着佛的权力与威信,也象征着它的圣洁与神力。但有华
第1期 李静蓉:试论元代泉州的亚美尼亚人及其对基督教的影响 9

盖的十字架也在其他国家特别是爱尔兰和亚美尼亚的基督教艺术出现。[13]
三 结语
元代的泉州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
是一个民族的大杂烩,无论何种民族何种宗教,
无论他们从事
何种职业,在这里都没有受到排挤,并共同产生影响。因经商和传教的需要,亚美尼亚人不远万里
来到泉州,并对泉州的基督教事业起过很大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将本民族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宗
教艺术的创作中,为泉州的多元文化的形成推波助澜。随着资料的进一步挖掘以及文物的出土,我
们或许还会发现更多像亚美尼亚人这样优秀的民族活跃在中国历史的舞台,并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
2003:
959.
[2] 菲利普·马斯登.交会的所在——
—追寻亚美尼亚人的踪迹[M].郑明华,译.台北:马可波罗文化出版社,
1998:13.
[3]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M].梁生智,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24.
[4] 廖旸.亚美尼亚艺术[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9.
[5] 牛汝极.十字莲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164.
[6] 吴澄.吴文正公集卷十六《送姜曼卿赴泉州路序》[O].出版地不详.
[7] 雅各·德安科纳.光明之城[M].大卫·塞尔本,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4-167.
[8] 特萨·豪夫曼.亚美尼亚侨民的历史与现状[J].张振国,译.民族译丛,
1988(1):
62.
[9] 克·穆尔.一五五零前的中国基督教史[M].郝镇华,译.北京:中华书局,
1984:236.
[10] 施玉宇,高歌,王鸣野.亚美尼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18.
[11] 赫德逊.欧洲与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
1995:
118.
[12] 李玉昆.外国人在泉州 泉州人在海外[M].福州:海风出版社,
2007:71.
[13] 肯·帕里.刺桐基督教石刻图像研究[J].李静蓉,译.海交史研究,
2010(2):
119.

On Armenian and Their Influence to the Christian


in Quanzhou during Yuan Dynasty

LI Jingro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

Abstr act: The intercourse between Armenian and Quanzhou strengthened during Yuan dynasty because
of business and religious which were the eternal motif of the Middle Ages. Armenian together with
other peopl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had influence on the multiculture of Quanzhou, especial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Quanzhou's Christian.
Key wor ds: Armenian,Quanzhou,Christian
(责任编辑:尤小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