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导论

方法论的掌握较知识而言更为重要
使用图像作为历史证据,与以图像作为历史研究对象本身(此图本身的历史逻
辑),二者的研究联系与区别?(如《后赤壁赋》的诗画互涉)
→ 最终目的:采取符合研究实际、问题导向的材料与方法,目标是学术研究而

非门户之见。

“艺术考古”与“艺术史”

一、艺术的范畴以及侧重
广义上讲,“艺术”也包括语言艺术的文学;狭义上讲,“艺术”专指文
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现代设
计等;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艺术等;表演艺术,音乐、舞蹈、
戏曲、戏剧、电影、电视、杂技曲艺乃至木偶皮影等。
侧重:实用艺术与造型艺术
PS:宿白未刊讲稿系列

二、艺术考古
“艺术考古”并非最早的概念,最早的“美术考古”概念( Fine Arts)。郭

沫若译米海利斯《美术考古一世纪》 西方殖民时代对于东方艺术的兴趣,
但现在范围概念的扩大,比如墓葬壁画参差不齐的质量水平
定义:“艺术考古”是以通过考古手段发现的、古代人类创造的具有艺术
内涵的遗迹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
(若非考古手段发现,则失去“原境”,则研究效力大打折扣;强调人类加工
生产、活动形成)
我国半个世纪的研究:刘敦愿、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

进一步说明研究的价值取向:
从历史学科的立场出发,充分利用也已公开发表、具有艺术内涵的考古材
料,结合古代文献阐述人类艺术发生、发展过程(艺术发展本身的规律性问
题),以及与物质文化发展的联系(比如原始宗教信仰、甚至更低层次的信
仰)
(例如:器物的装饰与实用价值、审美需求,与人类社会生活相关联的讨论)
因此,研究成果可以视为人类文化史研究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文献
的不足,文献记载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丰富对某一历史时期人类文化面貌的认

可能涉及的研究方法:
1、考古学
与处理一般考古材料所面对问题相仿。例如层位学解决一般年代问题、类
型学解决不同类型而具有一定相似内涵的考古材料的关系
2、历史时期的考古材料,文献学的基本方法
3、图像学方法

研究的范围:
(时间概念)如果从原始艺术算起,则人类的艺术活动有数万年之久。向下可
至各个历史时期。具体至中国,重点一直在宋元以前。
进一步补充说明:
在基本研究方法之上,史前和历史时期在研究方法上各有侧重。史前部分,更
多借助考古学基本方法;历史时期,对于历史文献的依赖与侧重不可忽视。
研究史前艺术考古,必须慎之又慎。
如果最基本信息缺失,年代、地点、创作者等无法得到合理解决,则不要大胆
尝试。蔡鸿生强调时、地、人的统一,批评“见物不见人”。

南北朝以来,宗教美术材料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地位与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且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同时也有其他宗教的。此种“类型”不以材料多寡忽
略重要性。比如本土的道教、其他宗教

艺术考古与传统考古的区别与联系:
前者可不直接参与田野活动,而可借助已公诸于世的材料进行研究。可遇不可

白沙宋墓中的客观描述、主观分析讨论需要分开,性质不同。

三、关于艺术史
定义理解:艺术考古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各种传世作品,如传世的古
代书法、绘画、雕刻、金属铸造类、瓷器、漆器
时间下限较艺术考古晚得多,晚至明清至近代。同时,有若干宋元以来的
传世品沉淀至明清的历史序列之中,甚至至今。通过时间上的提示,艺术史研
究的对象实则更加宽泛庞杂,二者是包含关系。
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倒推二三十年看,侧重于传世品而少有重视考
古材料。与其时之国情、艺术史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有密切关系。在此背景下,
欧美的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少有机会接触中国国内考古材料。多见研究中国晚期
绘画研究等

艺术史研究的基本目标:
1、从作为意识形态的审美观念出发,来研究各种艺术品。即,通过艺术品来探

讨古代艺术美学思想的变迁。以及从审美的角度,探讨艺术风格的流变
补充:① 可以认为,艺术史研究的目标也可涵盖探讨艺术本身发展的规律问题。
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从观念、思想、意识形态的层次角度,寻找发展的动力与
源头。艺术史的目标应更高。不仅满足于艺术本身的规律,还要进一步追问
“为什么”、源头如何。
② 美学范畴的审美观念
③ 艺术风格:图像学、西方艺术史最常用的概念(对应中国语言:图像特征)
表面上看,讨论的是非常表象的东西
绝大部分情况下,“就事论事”的讨论。但“多面向”的观察,方可发掘出绘
画包含的学术价值。即便图像本身就是历史,那也有多元的视角

2、同样要将艺术品的资料,当做历史的资料对待,用以研究社会历史问题,复

原古代社会。竭尽艺术考古的目标
就“复原古代社会”来看,也可是多元的。这一目标的最高境界,是“以图证
史”或“图史互证”。显然,这一层面的意义更加重大
重点在于“史”,区分于艺术学,多元的方法与厚重的积累

方闻:采取的就是“艺术的结构”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绘画 《为什么中国绘画
就是历史》
从图像本身读出历史,尝试的目标

3、对图像本身的“历史”的解读

着眼于研究方法的提示:
艺术史研究的对象:
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考古资料,所以研究中必然涉及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图像学、风格学应当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综合以上方法,还是有其自身的相
当合理性与适应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历史学方法。其一,提示对相关资料进
行纵、横向结合观察的范式,否则是危险的;其二,文献历史的知识佐证。
如 “建构图像本身的历史”?
单就图像的生成与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来看,便不能脱离历史而展开。
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而言,如果具有一定的美学、美术基础,则锦上添花。
艺术史的研究对象与类别:
绘画、建筑、工艺、宗教美术等

四、关于“艺术品”(从概念角度出发)
→ 主要观察艺术品的特征
1、必须是人类创造的人工制品
“艺术作品是比单纯的人造物更有意味的制品”,阿德诺《美学理论》
2、必须具有审美特征
人类对于“美”有憧憬,可以在自然中体验、感知、创造美,以物质形式创造
与表现的就是美。寄托了人类对美的认知等,具备审美特征。
美的灵感来自何处?一般来说是直接接触的外部世界。
3、必须具有形象性特征
4、必须具有情感、思想性特征
艺术品本质上就是情感、思想的表现形式;重要附加成本:人类思想和情感的
表达。艺术创作是人类找到的宣泄内心情感的最恰当方式之一
5、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鲁迅: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个雕像,实则是其思想与人
格的表现。
6、具有社会属性

五、关于艺术的起源问题
1、模仿
德谟克利特: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
鹅和黄莺歌唱我们学会了唱歌。
2、游戏
18 世纪席勒、斯宾塞:人类具有游戏的本能,促使人们从事一些没有功利目的

的艺术活动。艺术创作没有功利性?
3、表现
19 世纪克罗齐: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

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
4、巫术
起源于 19 世纪 20 世纪初,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5、劳动
欧洲自 19 世纪末叶来,人类学、艺术史家中广泛流传该理论。《艺术的起源》;

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利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
普利汉诺夫: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劳动、音乐、诗歌及其紧密的互相联系。
三位一体的核心是劳动,其他部分只有从属意义。劳动先于艺术,人最初是从
功利观点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观点上来看待。
总结: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认识。其一,内在动因:审美,表达情感
的需要;其二,外部条件:表达灵感来自自然界,所谓“外部世界”,最终解
决了情感如何表达的问题、审美的需求如何满足的问题。

六、我国艺术考古与艺术史研究的前景
1、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古代文明不曾中断的文明体之一。有助于从更长远

的时空中观察流变规律,也有助于横向观察艺术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
以及艺术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区域之间的差异,形成的动因?不同时段自身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关联如何,
关联的具体形态和面貌又如何

2、各个时期存在丰富的艺术品遗存,数量多、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
汉晋以后宗教造像崛起,南北朝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3、艺术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