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方法与观念之争

方法与观念之争
——重读《美的历程》的思考

◎李 立 向宝云

摘要:40 年来,《美的历程》 经历了两次论争。第一次论争主要聚焦于写作方法,可以


归纳为方法之争。第二次论争主要聚焦于写作体例,可以归纳为观念之争,两次论争引发的
核心问题是 《美的历程》 到底是不是艺术史?重读 《美的历程》 我们发现从表面上看是方法
与观念之争,实则反映了艺术趣味与学科制度之间的选择差异。《美的历程》 充分说明艺术
史的定义、内涵、范畴在中国学术语境中有其特殊性,这既给了中国学者在此领域的创新机
会,也有导致重复研究的可能。新文科建设下的艺术史需要更为宽容地允诺艺术趣味,吸取
《美的历程》 的历史经验,保持“开放的艺术史”眼光,夯实艺术史的文献基础,唯其如
此,学科方有发展,学术方有创新。
关键词:《美的历程》;艺术史;学科制度;艺术趣味

作为当代中国学术经典,《美的历程》 所引发 史应有的跨文体属性。尽管艺术史在中国仍然是一个


的轰动是空前的。1981 年出版之后一时洛阳纸贵, 有待厘清的“迷宫” ① ,但重要的是搁置争议,保
直到现在仍然是美学或艺术学的畅销书。40 年后重 持一种开放积极的眼光,正是这种眼光使得某些经
读 《美的历程》 我们发现它有着或明或暗的两次争 典的美学史著作也属于艺术史范畴,而 《美的历
论,这两次争论草蛇灰线般凸显了艺术趣味与学科 程》 无疑为“开放的艺术史”提供了某种值得借鉴
制度之间的选择差异。本文围绕 《美的历程》 两次 的启示。
争论分析了艺术史的边界和文体特征,论证了艺术

137
2022 年第 3 期

作方法,借以为艺术学理论下的艺术史提供合法
性。所以彭锋认为“ 《美的历程》 它既不是美学
一 方法之争:《美的历程》 学科属性问题
史,也不是美术史,而是艺术史”。⑦
那么 《美的历程》 是有意想去打破艺术门类
《美的历程》 是艺术史吗?如果我们在 2011 年 吗?在李泽厚回忆录中我们发现了 《美的历程》 的
以前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并不会引人关注。但 2011 确有类似的写作动机,但动机不足以决定方法,归
年之后 《美的历程》 到底是不是艺术史却成为了一 根到底还是在于李泽厚对艺术史有自己的判断。在
个必须面对并严肃思考的问题,因为这涉及艺术学 李泽厚与高建平 《美是自由的形式》 这篇访谈中有
理论一级学科合法性。2011 年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 第一段话实在太重要,有必要摘录在此:
类,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艺术史、艺术理
论、艺术批评成为了一级学科下最重要、最基础的 高: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想法:正如你刚
二级学科。在学科定位上艺术学理论被教指委明确 才所说,这个词 (美学) 用滥了。怎样来避免滥用
为“整体的、宏观的、综合的”研究,承担着对艺 呢?应该看到音乐美学与音乐学、建筑美学与建筑
术进行普遍、一般、共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对其他 学、绘画美学与绘画学之间是有区别的。针对目前
艺术门类统领的指导作用。 美学界的现状,努力促成哲学美学与各‘门类美
正是艺术学理论的一级学科要求,二级学科艺 学’的结合,以实现这些‘门类美学’的理论化,

术史被明确为“涵盖艺术门类的艺术史” ,其学 同时促成这些‘门类美学’与各门具体艺术实践的
科定位为“研究艺术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一般原 分离。
理” 。但现实问题是艺术学升门 10 年,打通艺术

李:绘画美学与绘画学,音乐美学与音乐学的
门类的艺术史到底是什么样的艺术史呢?正是这个 区别就在于此。绘画美学与音乐美学,把绘画与音
难以实现的要求导致了目前学界“对普遍一般艺术 乐提到哲学层次上来讨论说明其规律。它们不讨论
史的追求总是受挫”④。正如陈池瑜总结的:“从专 纯技术问题,而是专门讨论人的特定审美领域、审
业方面来讲,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史,主要是门类艺 美经验、审美心理等等。这样,也就与音乐学、绘
术史,如美术史、音乐史、戏剧史等。目前,综合 画学等区别开来了。艺术史与美学的区别也在于
性艺术史大多为鉴赏性的,这类著述可算艺术鉴 此,艺术史必须非常具体地探讨各种传统形式与观
赏、美育通识类的成果,很难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艺 念的错综复杂的演变、继承、突破等等关系,美学

术史。” 则不必然。所以我的 《美的历程》 并非艺术史,仍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为艺术学理论下的艺术史寻 然是通过艺术史讲美学。⑧
找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美的历程》 成为了中国
艺术史学者所强调的个案,在彭锋、夏燕靖、王谦
的对谈中,彭锋认为黑格尔的 《美学》 与李泽厚的 如果把上文中的“美学”“门类美学”换为
《美的历程》 就是艺术史的典型案例。在夏燕靖看 “艺术学”“门类艺术”,我们就会发现,高建平与
来,“ 《美的历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 李泽厚的这番对话意味深长,至少包含了三重意
它当艺术史看待,也列入研究生学习艺术史的必读 思。第一,至少说明李泽厚对艺术史的判断是明确
书目。”⑥在他们看来把 《美的历程》 作为艺术史其 的,艺术史有内在的形式和风格分析,艺术史应该
根本缘由是想突出 《美的历程》 打破艺术门类的写 贴着艺术作品研究,不是去追求什么审美经验和审

138
方法与观念之争

美心理,那是美学或者是哲学的事情。第二,在李 也差异颇大。
泽厚看来美学是对具体艺术门类的抽象,是把具体 如 果 用 这 三 种 艺 术 史 的 眼 光 打 量 《美 的 历
艺术门类哲学化,重在对审美经验进行阐释。美学 程》,那么它的确存在模糊之处。就艺术史本源意
是元批评,艺术是服务于美学的。第三,学界的确 义上看来,《美的历程》 研究对象太宽泛,离艺术
出现了门类美学和哲学美学的融合讨论,但从现实 史尤其是造型艺术史差距甚大;以 2011 年以前的
来看,这种融合较少代表性的成果,这个情况非常 艺术史看来,《美的历程》 是把艺术作为审美对
类似于今天的艺术学理论,真正能够代表艺术学理 象,用艺术的具体材料服务于美学史的研究,其方
论学科诉求的成果稀少。另外,即便在西方学界把 法是从分析到归纳,从阐释到总结,其落脚点在审
美学与艺术相分离的尝试并不成功,理论和实践永 美体验和审美趣味。而以 2011 年之后艺术学理论
远无法有效地分开。 下的艺术史看来,《美的历程》 强调了其方法的跨
这样看来 《美的历程》 到底是不是艺术史是一 门类性,其结论具有一般艺术史特性,符合了艺术
个悬案,李泽厚明确说它不是艺术史但在当代学者 学理论学科要求。不同的艺术史形态导致出现了这
的眼中它又成为了艺术史。也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 样一个问题:《美的历程》 应归入艺术学理论、美
之所以学界对艺术史的认识不同是因为当下至少存 学还是文艺学呢?这即是说,《美的历程》 是否可
在三种不同的艺术史: 以打通艺术学、哲学和文学呢?
第一是学科本源意义上的艺术史。艺术史是起
源于德国、奥地利的艺术科学,主要指造型艺术
二 观念之争:
《美的历程》写作体例问题
史,包括绘画、建筑、雕塑三个门类。其研究方法
是风格与形式研究、图像学研究、艺术考古研究
等。 重读 《美的历程》,我们发现李泽厚从来都否
第二是 2011 年以前的艺术史。这基本等同于 认 《美的历程》 是艺术史,1994 年李泽厚在与高建
文艺学或者美学。只不过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其对象 平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有人把 《美的历程》 当做
并不局限于绘画、建筑和雕塑,而是更为广阔,其 讲艺术史的专著,那就完全错误了。我只是讲美学
中包括了中国的书法、音乐和舞蹈,其旨归更多是 而且只是哲学美学而已。我认为这样更能够体现中
审美鉴赏或艺术概论,因此艺术史往往与美学史熔 国美学的特点。”⑨李泽厚认为 《美的历程》 不是艺
铸在一起,把艺术史作为审美对象,以艺术趣味为 术史而是美学史,因为它分析的是艺术材料,强调
核心,以艺术观念驱动材料。按照潘诺夫斯基的说 的是审美经验,思考的是中国美学问题。
法是“阐释的学问”,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相互支 我们在 《美的历程》 目录中可以看出李泽厚的
撑,艺术史通过理论阐释、介入、建构。 写作体例和论证逻辑。其第一章 (龙飞凤舞)、第
第 三 就 是 2011 年 以 后 艺 术 学 理 论 下 的 艺 术 二章 (青铜饕餮)、第六章 (佛陀世容) 以艺术形
史。这是中国特色学科制度下的艺术史。其旨归是 式为突破,重点分析了图腾、青铜器与石窟艺术,
按照艺术学理论教指委的要求,试图打通艺术门类 提炼出了“巫史传统”“狞厉之美”等具有高度凝
的“一般艺术史”。可以说当下的艺术史是被学科 练性的美学观念;第三章 (先秦理性精神)、第四
制度所规定的艺术史,理论上讲所有艺术史都应该 章 (楚汉浪漫主义)、第五章 (魏晋风度) 、第九
按照这个要求执行,但现实是各个学校千差万别, 章 (宋元山水意境)、第十章 (明清文艺思潮) 则
各有不同。不仅其理论形态存在争议,在实践形态 直接以美学思潮为线索,聚焦于时代与艺术的关系

139
2022 年第 3 期

互证;第七章 (盛唐之音)、第八章 (韵外之致) 间也不是被视为离经叛道,不可思议或不置一顾


则按照美学风格来穿针引线,勾勒出唐朝两种美学 么?”I
6

风格。“简而概之,《美的历程》 十个章的标题实际 但趣味史等同于美学史吗?2015 年在高等教育


是艺术史上十个代表性的美学观念,它们连贯性排 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中国美学史》 中,《美的
列,组成了全书纵向的主线,而每一章节的行文则 历程》 受到了编著者的质疑。作为当代中国最权威
是与标题美学观念相对应的艺术家及作品,形成了 的教科书,《中国美学史》 得到了中宣部、中央编
全书横向的丰富细节”⑩。 译局、中国社科院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支持,
归纳起来,《美的历程》 以时间为线索,采用 组建了以张法为首席专家、朱良志任副主编的编写
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材 团队。诚如编著者所言,中国美学史一般有“四种
料,涉及到了青铜、书法、绘画、工艺、陶瓷等艺 类型、两种方向” I
7
,但 《美的历程》 恰恰处在这
术门类,视野广博、文笔清新,既有宏观性概括, 四种类型和两种方向的交汇之处,成为了一种“汇
又在细微处深描,以历史演进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 通与细衍” I
8
。因此 《美的历程》 算不算严格意义
的中国艺术地形图。它通过对艺术材料探究中国美 上的美学史著作是有争论的。而这个争论集中体现
学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泽厚认为 《美的历 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无学科的差异,二是学科结
1
I
程》 不是艺术史,而是美学史,更是“趣味史”
。 构的差异,三是理论形态的差异。”I
9

这种趣味首先是李泽厚个人的艺术趣味。李泽 在笔者看来这可以归纳为 《美的历程》 第二次


厚回忆道:“像 《春江花月夜》 的看法,那是在 60 争议,它所争议的问题是 《美的历程》 在写作体例
年代‘四清’的时候,在劳动时,忽然认识的。书 上符不符合美学史的写作要求?说的更直白一点,
中有些题目,是在‘文革’干校的时候想出来的。 这种对艺术趣味的弘扬、以鸟瞰勾勒的审美经验型
1957 年我在敦煌千佛寺待了整一个月,对每个洞穴 写作能不能归为美学史?
都写了简记和感受。……那年我还看了山西永乐 《美的历程》 以审美趣味按图索骥,实现了从
宫、龙门、麦积山、西安博物馆、半坡。故宫藏的 宗白华、徐复观之后对中国美学精神的“接着
名画如 《清明上河图》 等等也早看过,还做了点笔 写”。审美趣味内在把美学史和艺术史熔铸为一
记。中国文学在读中学时便熟悉,一些看法早就有 体,以艺术材料循证中国美学精神,因此它是观念
2
I
了。” 其次趣味也有着历史的机缘巧合,李泽厚之 史的写作体例。正是在这个意义王一川说:“ 《美
所以能够在 1957 年去敦煌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历 的历程》 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了艺术观念史研究方法
史原因” ,敦煌的 1 个月给 《美的历程》 平添了直
3
I
……这本著作,其实称得上是艺术通史或艺术观念
接的审美经验,也给李泽厚留下了“未尽遗憾” 。 4
I
史。”2
0
在 1980 年代的中国,《美的历程》 既被作为
历史大潮下的人生际遇与心态轨迹,在 《美的历 艺术史、又被作为美学史,更是“文史哲艺专业学
程》 中跃然纸上,我们阅读的是纸本上的敦煌飞天 生的必读书”2
1

与乐舞精神,感受到的是李泽厚的心跳与呼吸。再 从李泽厚的学术理路来看 《美的历程》 通过对
次这种趣味是李泽厚情有独钟的创新,“的确没有 审美趣味分析审美经验,为其“美感的二重性”
人这样把文学、美术、考古统统放到一锅煮。有文 “积淀说”求得证据,从而发现了中国人文化心理
学史、艺术史等各个门类的史,以及美学史,就是 结构,夯实了“经验变先验”的理论假说。而 1980
没有 《美的历程》 这样的审美趣味史” I5 ,李泽厚 年代末期 《华夏美学》 则是对中国审美精神的总论
自己也坦言“ 《美的历程》 从内容、形式及写作时 性归纳,为“历史建理性”的出场奠定了基础。在

140
方法与观念之争

《华夏美学》 中,“李泽厚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提出的 个体写作转换为制度写作,文学不再是纯粹的意识


‘情本体’、‘乐感文化’等命题来审视和阐释中国 观念和语言形式,而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创造的
美 学,别 开 生 面 地 把 握 了中国人的心路历程”。 场所。现代社会的职业作家创作机制,报纸杂志的
而 1990 年代提出的“实用理性”“历史本体论”则 传媒机制,读者接受的消费机制,文学社团、文学
是站在人类学意义上对“心理成本体”做出了阐 机构的组织机制以及文学批评的规约机制等等,共
释,可以说,从 《美的历程》《华夏美学》 到 《历 同形成了中国作家写作难以逾越的文学制度” 2
4

史本体论》《己卯五说》,李泽厚通过历史的深耕完 如果我们把“文学制度”换成“学科制度”,我们
成了其观念的建构——为中国美学 (哲学) 的出场 就会发现 《美的历程》 所出现的争论和症结恰恰是
找到一个本体。这个本体就是李泽厚前期提出的 从此处开始的,表面看来是学科之争,深层的是学
“情本体”,也是在后期加以完善总结的“人类学历 科制度与艺术趣味之辩。
史本体论”。无论是“情本体”还是“人类学历史 就学科属性而言,从 18 世纪鲍姆嘉通创造美
本体论”,《美的历程》 都获得了同一个目的和出发 学这一概念开始其本源意义为“感性学”。就西方
点,那便是“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 美学史代表性著述来看,其所重视的是对物质世界
本体的物态化,而艺术史就是人类的心理——情感 背后的精神性世界,这正是美学为什么始终把美
3
2
本体世代相承的人类心灵文化历史” 。这即是 感、审美经验、审美心理作为研究核心所在。正是
说,《美的历程》 为实践美学、积淀说、自然的人 审美经验和美感问题决定了美学是需要相关材料加
化、度的本体论、历史本体论、情本体创造了“接 以实证的学科,文艺美学是以文学内容加以实证,
着写”的可能,为“趣味—体验—心理”的审美观 艺术美学是以艺术内容加以实证,今天的神经美学
念史做出了层层递进的探索。因此,在笔者看来 是以先进的科技手段加以实证,这种证明的根本目
《美的历程》 所凸显的正是审美趣味的感兴,正是 的是确认感性的可能性,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解
审美趣味使得 《美的历程》 打破了艺术史和美学史 放。
的束缚,实现了写作体例的创新,它不仅是美学 这即是说作为学科制度的产物,艺术史有着学
史,更是艺术史。 科固有的对象、材料、方法、基本概念。它是学位
授予的依据,遵循的是教育部学科目录。但在现实
的语境中,艺术史恰恰是变化的,它往往成为了文
艺学、美学、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
三 方法与观念之争的背后:学科制度与
在不同的学科门类下进行着同样的研究。尽管学科
艺术趣味的博弈
制度划分了学科研究的边界,但在实际操作中边界
往往是模糊的。文艺学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
科,美学隶属于哲学一级学科,艺术史隶属于艺术
40 年后重读 《美的历程》,我们如何看待它所 学理论一级学科。学科制度的刚性要求使得艺术史
引发的两次争议,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现实意 往往具有模糊性,而 《美的历程》 的模糊就在于它
义?王本朝对“文学制度”的研究深深启发了笔 横亘在了这三个一级学科的中间。
者。在王本朝看来,“文学制度是文学生产、流通 同样的学科制度也无法宰制艺术趣味。学科制
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随着 度是体制性的力量,它无法隔离写作者的趣味,无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文学的生产方式也从 法分割艺术史和美学史交叉的内在逻辑。就 《美的

141
2022 年第 3 期

历程》 写作体例而言,它的核心就是艺术趣味,而 “历史没有给中国学者发明或者重新诠释艺术的机


趣味是自由的;就 《美的历程》 写作方法而言,学 会,但是给了我们发明或者重新诠释艺术学的机
科制度无法截然分开艺术门类。艺术史的跨文体、 会。”2
7

跨门类、跨媒介正是当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 就不利的层面说,不同的眼光如果缺乏交汇会
当我们把学科制度与艺术趣味放置在一起就会发现 导致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就目前的艺术史现状而
这是两种不同的眼光。在涉及到具体论述时史料之 言,即便升门十年,艺术学界大量会议依然处在争
间往往出现交叉,这正是为什么 《美的历程》 充满 论的状态,甚至有开“倒车” 2
8
的危险,其讨论的
了文学、绘画、雕塑、陶器等材料的原因;在涉及 问题依然有大量的重复,不仅没有对艺术学理论下
到观念表达时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范式往往交 的艺术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且还有固守陈见的
叉,正是这种交叉使得 《美的历程》 触碰到了艺术 忧虑。事实证明,要想在“争议中凝聚共识” 29 、
史的模糊之处。《美的历程》 恰是艺术趣味的胜 “向纵深处开掘”3
0
绝非易事,如何平衡学科制度与
利,艺术趣味是李泽厚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寄托,它 艺术趣味的关系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来自艺术的自由灵性。40 年后,当学科制度成为了
教育部门学位授予的标准和依据时,学科制度压倒
结 语
了艺术趣味,《美的历程》 就成为一个问题——不
同的选择会给当下的艺术史研究带来何种影响?
就有利的层面说,不同的眼光汇聚在一起会对 总结起来,《美的历程》 所发生的两次争论其
学科交叉带来新的机会,甚至会推进学科制度的修 实就是方法与观念之间的差异,凸显的是艺术趣味
订。第七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仲呈祥 与学科制度之间的选择差异。正是选择差异,使得
说:“将艺术学理论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纯 《美的历程》 为 40 年来中国艺术史发展提供了观念
理论性学科方向;另一个层次是应用性 (或交叉 变迁的证据,并且对未来的艺术史充满着启示。在
性) 学科方向。这是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之后, 思想上我们应该做到足够的宽容,艺术史是多层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艺术学理论学科组会同各 次、多方法、多范式的研究,它高度依赖于研究者
相关院校学科带头人讨论形成的共识。”25在最新版 本人的艺术趣味、爱好、知识结构,具有无限变化
国务院学位办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尽管出现了巨 的可能。我们暂且可以放弃对一般艺术史、综合艺
大争议,但在笔者看来至少对艺术史的变化是积极 术史和门类艺术史的争论,更为宽容地看待研究生
开放的,这也印证了教育部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 选题和培养,以问题为导向,化解学科制度的束
委员杜卫的建议:“艺术学理论学科应该同时可以 缚,促进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化,唯有如此,才可能
授予艺术学和文学学位,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而且 夯实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平台,才可能实现“引领国
也符合目前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现状,更加 际艺术学科的一个机遇”3
1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26从学科制度发展来看,新文 在观念上,《美的历程》 告诉我们艺术史是不
科建设下艺术学理论越来越尊重艺术趣味,各个学 断更新的,艺术史需要寻求与文学、美学等相关学
校自主设置方向增加,在“交叉学科”中强化艺术 科的协同配合,共同创造。诚如王廷信在 《对当下
与文学、医学、工学的交叉研究。可以前瞻的是壁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几个判断》 中倡议:“就美学、
垒森严的学科制度有可能被突破,艺术史会获得更 文学以及艺术学理论学科这 3 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来
大的发展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彭锋所言极是: 讲,大家应该互相支持、携手前行。从不同的角度

142
方法与观念之争

看清楚艺术规律性的问题,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 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

情。” 3
2
李泽厚在回望 《美的历程》 时也说:“我所 培养一级学科简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版,第 398 页。

④唐宏峰:《通向跨媒介间性艺术史》,《当代文坛》 2020 年
做的,只是一种鸟瞰式的美学描述。我以前强调说
第 5 期。
过,这种粗线条的鸟瞰,当然极不准确,所以也才
⑤陈池瑜:《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与问题》,《艺术教育》
”3
需要各种具体的艺术史的专门研究。
2020 年第 8 期。
在方法上,《美的历程》 给我们建构“开放的 ⑥2
1 彭锋、夏燕靖、王谦:《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和发
艺术史”带来了契机。只要采用的是艺术材料,论 展》,《艺术学研究》 2014 年第 8 期。
证的是艺术问题,有着一般历史研究所要求的观 ⑧⑨3
3 李泽厚:《李泽厚对话录:九十年代》,中华书局

念、方法、结构和材料,无论是门类艺术史、一般 2014 年版,第 70 页,第 67 页,第 80 页。

艺术史还是“异通性艺术史” 3
4
,我们都可以将它 ⑩梁东华:《艺术学理论学科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体例研

究》,《东南学术》 2019 年第 4 期。
看作是艺术史,在开放中求创新,这不仅是“照着
1I
I 2I
3I4I
5 李泽厚:《李泽厚对话集:中国哲学登场》,中
写”,更是“接着写”。李泽厚虽然否认 《美的历
华书局 2014 年版,第 46 页,第 262 页,第 264 页,第 46 页。
程》 是艺术史,但把 《美的历程》 作为艺术史来读
6 杨斌编:《李泽厚刘纲纪美学通信》,浙江古籍出版社
I
不仅开卷有益,而且别有幽怀。这正说明了艺术史 2021 年版,第 32 页。
的本意,它不仅具有人文智性,而且具有包容性。 7I
I 8I
9 “四种类型”一是教材性通史,这其中以敏泽 《中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艺术趣味能够得到更大程度 国美学思想史》(三卷本) 为代表;二是范畴型通史,这其中以

的保护和彰显,只有这样学科制度下的艺术史才会 陈望衡 《中国古典美学史》 为代表;三是把美学理论放置在理

充满活力,才会对学科建设贡献出真正具有中国智 论所产生的文化史中,其中以张法的 《中国美学史》 为代表,

四是跨越性通史,这以朱良志的 《中国美学十五讲》 为代表。


慧、中国风格的代表性成果,最终沉淀中国特色的
“两种方向”一种是从西方美学原理的角度看待中国美学,这以
艺术史。正是如此我们看到夏燕靖、周计武立项
朱光潜的著述为标志;另一种是用美学的视点去看待中国古代
2020 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
材料,其结论是以我为主,落脚到中国美学的特色上,这主要
方法研究”“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 是王国维、宗白华的方向。参见 《中国美学史》 编写组:《中国
研究”,这些项目以“跨门类”“跨媒介”为关键 美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7 页,第 8 页,第 9 页。
词,试图以历史的一般性求证艺术史的一般性,以 0 王一川:《作为问题的中国艺术学派》,《艺术学研究》
2

媒介间性打通门类艺术,使门类艺术史与艺术学理 2019 年第 2 期。

论下的艺术史具有共生共融、裂变爆破的可能。对 3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与中国三次美学论争》,厦门大
2

于当下新文科建设而言,这是极其细微的一小步, 学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29 页。

4王本朝:《文学制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
2
对于艺术史而言,这是极其重要的一大步。对于
学报》 2010 年 9 月 28 日。
《美的历程》 而言,这是富有穿透性的历史经验,
52
2 8仲呈祥:《还原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设置初衷》,《艺术教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笔者写作本文的理由。
育》 2020 年第 3 期。

6 杜卫:《论艺术学理论学科与文学、美学学科的关系》,
2
注释: 《文艺研究》 2020 第 11 期。
①陈平:《艺术学迷宫中的美术史》,《美术观察》 2020 年第 73
2 1彭锋:《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历程与前瞻》,《中国文艺
10 期。 评论》 2019 年第 12 期。
②⑦彭锋:《艺术史的界定、潜能与范例》,《文艺理论研

究》 2014 年第 4 期。

143
2022 年第 3 期

9 王廷信:《艺术学理论:在争议中凝聚共识》,《艺术评
2 坛》 2020 年第 5 期。

论》 2016 年第 1 期。

0 王廷信:《向纵深处开掘——2020 年艺术学理论学科观
3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察》,《艺术评论》 2021 年第 5 期。
责任编辑:刘小波
2王廷信:《对当下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几个判断》,《艺术学
3

研究》 2021 年第 1 期。

4 王一川:《艺术史学科在中国的发生及特性》,《当代文
3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目录
主编:贺仲明 2022 年第 2 期 (总第 10 期)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非虚构文学研究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有筋骨的文学精品 冰 客 《在群山之间》:一部非虚构的扶贫文学志书 刘 艳
前沿观察 文学现象扫描

近思录 (一) ——旧体文学、通俗文学、翻译文学“重构” 短篇小说是一种生长的、“严苛”的文体——2021 年短篇小

新文学史刍议 吴 俊 说批评 段崇轩

思想圆桌:粤港澳文学与文化发展 “家原型”视角中路遥的 《人生》 刘卫东


作家作品评论
大湾区的一扇国际文化窗口——综述文化香港的历史地位和
青年作家专辑 李宏伟 (贺仲明 申霞艳主持)
作用 潘耀明
“只有一首诗能够承受”——李宏伟小说论 行 超
构建大湾区的文化之魂 ——以深圳作家群为中心 孟繁华
执恶魔镰刀的信使——李宏伟小说论 李 振 乔梦桢
从文学史看文艺的创新机制和它的启示 林 岗
创作谈:二相采访装置 李宏伟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初心使命 吴志良
《民谣》:探索新小说革命的一种可能 张连义
粤港澳文学瞻巡
中国作协“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论专栏
粤港澳经典重读:郁茹
上学谣:独特的中国式童年吟唱 李国伟
俊逸的格调及意义——论郁茹 《遥远的爱》 陈 希 周 笛
非虚构想象和代入情境叙述的语言自觉 胡永红
粤港澳大湾区作家评论小辑 (一)
网络文学观澜
原生活开创诗歌生命的第一灵魂——杨克近期诗歌创作风格 第一份中文网络杂志—— 《华夏文摘》 研究 黄绍坚
评析 陈亚平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写到生时:耿立散文 石 岱 自如或失据:论黎紫书 《流俗地》 的进退悖论 朱崇科
少数族裔的原乡想象与文化对话——冯娜诗歌创作论 作家语录
龙扬志 唐明映 从走西口到下南洋 陈继明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杂志国内邮发代号 46-632,双月 1 日出版,月定价 25.00 元,全国各地邮局 (所) 均可订阅。邮


购 汇 款 地 址 : 广 东 省 广 州 市 天 河 区 龙 口 西 路 552 号 广 东 省 作 家 协 会 , 邮 编 : 510635。 订 购 电 话 :(020) 38486965
13711361858,电子邮箱:ygadwqwxpl@163.com。

14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