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DOI :

10.
160
59/
j.cnki .
cn4
3-1
008/
c.2
004.
05.
057
求 索/2004/5

论姚斯的接受美学思想
方 建 中


摘 要: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后期‚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 作品的‘文学性’没有给予足够的明显的重视” ‚
“ 掌握艺术变
建的一种 新 的 文 艺 理 论。本 文 通 过 对 接 受 美 学 的 代 表 作 革的可能性被排除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外:这一特点能够引导
《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书的解读‚阐述了姚斯 人们超越这种固定的形象和对历史状况的偏见‚
对世界、
对先在

接受美学的贡献及其理论的局限性。 ” 这一学说在其后来的阐释者卢卡契的理
现实进行新的感知。
关键词:姚斯;接受美学;读者; 论中有充分的体现‚
他在确立文学经典时认定了巴尔扎克和托
尔斯泰‚
将开放性的体系封闭‚
拒绝艺术新质的产生。形式主义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
的文学本体论重新发现了文学的特质‚并指出艺术的发展史乃
文章编号:1001-490X(2004)05-156-03
是非主流代替主流的历史‚
将过去所忽略的文学样式纳入了自
作 者: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大学法学院博
己的视野。然而‚
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因素‚文学史也是不完整
310018
士;浙江‚杭州‚
的。
在对上述两种理论的批判中‚接受美学在它们的逻辑终点
传统文学理论对作品的评论大多是从作品产生的社会背 读者的解读和接受。1
处找到了自己的逻辑起点: 967年姚斯在
景及作者的角度切入的。接受美学则独辟蹊径:走向读者。它 其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的就职演说中‚全面提
能够为我们展开怎样的前景‚又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呢?本文从 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构架‚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
对姚斯( 亦有译作“ 尧斯”“ 耀斯”) 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 接受美学理论。姚斯借用阐释学“ 视野” 的概念‚以“ 期待视野”
挑战》
( 下文简称《挑战》
) 的解读出发‚
阐释自己对姚斯接受美学 以“ 视野融合” 为途径‚
为中介‚ 将文学史转化为一种阅读者的积
的理解‚
以就正于有道。 淀‚
在文学与社会、
美学与历史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梁‚
过去与未来。“ 期待视野” 是解读者面对本
接通了文学与现实、

文时‚
调动自己的经验并产生的思维定向及其他所希望的本文
促成姚斯建构接受美学这一理论体系的契机是文学史编 对他的满足。“ 视野融合” 则是指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或生
即文学因素和历史因素的断裂。在《挑战》一文
撰产生的危机‚ 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读者的接受可以在三个层面上
中‚
作者对历史和文学并未作为概念明确定义。事实上‚
他对历 展开:
史的理解大致如是:
一个连续的‚包括了一切事件、资料及其联 历时的层面:
接受美学从形式主义的主流、
支流相交替的文
系的时间上的展开。而文学则属于虚构的语言世界‚包含了具 学演变史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
并将本文中心改成了读者中心。
有未定性的本文和经过读者具体化的整体两个部分。姚斯认 读者在每一次面对一个新的本文时‚就将过去的阅读经验重新
为‚
当时的文学史不是按编年的顺序堆积事实‚
就是根据伟大作 组织在经验视野中‚
形成他心目中的文学演变历程的基本轮廓‚
家的年表‚
罗列生平与创作‚或疏而无实‚或舍弃支流。它们既 这一期待视野在遇到新的本文时‚便会将个别作品置于所在的
非完整意义上的历史‚
也不能体现文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和 文学系列中去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并且充实或修改读者的
形式主义极具生命力‚
但在建构文学史的问题上尚有改进的余 期待视野。于是‚
本文不再是彼此孤立的个别现象‚
而是接受着
地。马克思主义以实践理论为逻辑起点‚将文学同改造自然的 经验世界中某种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点‚
它联系着过去‚

活动联系起来‚
使文学艺术在时间维度上的展开有了依托。然 系着未来。

而它的理论基础“ 直接导源于魏玛古典主义” ‚对作品社会背 共时的层面:
本文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与不同时代的本文发
景给予关注的同时‚
对于艺术本身的问题谈论得较少‚
文学性强 生联系‚
同时也和共时层面上的本文密不可分。在某一时间点
的作品被大量社会性强的作品所淹没。“ 他对文学结构和文学 上作横向的切开‚
这个横截面中各种不同的文学样式在某种程

156
度上也预示着历时的东西。新的本文不仅仅激起对不同时间段 离了小世界‚
走向了广阔的人间。
上的作品的记忆‚也将同一时间段上的本文纳入其期待视野。 2.
“ 思接千载” -
--永恒的历史。
读者在这一横截面上总体把握中建构起新的本文所存在的文 历史首先是一个时间维度‚
谁也无法摆脱历史的因袭‚
也不
学环境‚
然后在与新视野的交融中发现他所面对的本文在这一 能不面对未来。在社会转型时期‚许多的现代派思潮一方面自
环境中的价值和对其它本文造成的影响。 信地摧毁旧的模式‚
一方面又因无力建构新的体系而茫然地面
文学内在发展与一般历史之间的关系:文学纵然是一种虚 对未来。《挑战》一文对我们思考继承与创新也有很好的启发。
构‚
然而这一虚构对于现实并非毫无意义。文学以其虚构的特 有一种观点‚
认为接受美学只强调接受主体‚
读者是在封闭
性向人们展示了生活期待视野中所不存在的新的视野‚读者在 那实在是一种误解。“ 接受美学所要突出的
的自我中取我所需‚
两者的交融中拓展生活期待视野‚
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生活目标‚ 乃是以艺术经验为主的审美经验‚它是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

来改变生活。而生活现实的改变又一次为本文的改变创造条 ”
动中表达出来的。
件。于是‚
在生活期待视野与文学期待视野的交替影响中‚
文学 对于过去‚
读者要以现代的眼光来观照。所谓期待视野‚

与一般历史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传统的机械反应论被攻破了‚ 是读者调动一切的积累‚
形成在作品面前最高的认识水平。然
不是生活决定文学‚
而是文学决定生活。这样‚
文学的历史就在 而‚
读者并非到此止步。本文给他提供了历史上更早的时期的
读者的头脑中无形而又实在地建构起来了。 生活面貌‚
于是‚
他的视野进一步开拓‚原先的期待视野与作品
中的视野合而为一‚
将读者的认识提高到一条新的地平线。此

时‚
历史文化、
审美的积淀已经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被纳入
一种理论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足够的 了读者的视域。
包容性。正如姚斯自己所说‚对一个文学作品的评判依赖于它 对于未来‚
读者必须把文学中将会出现的新质纳入他的旧
能否不断地加大读者的期待视野‚笔者认为一种文学理论的价 体系中去。正是因为对于新文学中出现的象征、意识流等因素
值也体现在它能否以一种海纳百川的气概来临照现存的一切 没有采取漠视和否定的态度‚姚斯等理论家才进一步思考读者
作品‚
并以开放的态度来迎接未来的、
自己尚无法预料的文学形 的问题‚
进而产生接受理论。同时‚
这一理论要求读者永远保持
《挑战》中这一理论建构者的胸襟是
态的出现。从这一点上讲‚ 开放的心态‚
永远渴望着与新的事物碰撞‚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视
相当开阔的: 野。
1.
文学走向大众。 对于读者来说‚
传统是他的前提‚他无法走出传统‚以一个
随着尼采的一声“ 上帝死了” ‚整个理论界产生了划时代的 绝对的主体身份去解读本文。但是‚我们在不断的接受新质的
变革‚
由古典的、
启蒙主义的理论转向了现代。文化不再只属于 过程中也创造着传统。在德国诗学发展史上‚
文克尔曼、
莱辛等
少数精英‚
大众的觉醒使更多的人跻身于超物质的形而上的领 人均是以古代为标准来评价今天的‚甚至连最具叛逆精神的尼
域‚
发表自己的见解。 采亦不例外。而席勒、
黑格尔对于当前艺术则宽容得多。在这
从康德开始‚ “ 我” 的主体性得
理论进入了近代‚物我分立‚ 一点上姚斯显然是赞同后者的。
以确立。但当时真正担当起反思和探索的“ 我” 只能是一些文化 历史永远不会终结。姚斯的接受理论思接千载‚
通古贯今‚
精英。如在席勒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一文中‚我们不难 正是应了历史的要求。
感受到一个作者的时代‚
一个文化启蒙的时代。在那样一个人 3.
“ 视通万里” -
--共面上的展开。
性异化‚
民族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时代‚
历史需要的正是具有醒 众多的文学史都是主流的文学史。形式主义“ 文学演变” 史
世者作者‚
他们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一 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文学发展中新的主流是原先就
阶段‚
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了‚
才使后期的回归大众成为可能。以 和主流并存的支流变化而来的。这使我们无法再忽略支流。
现今的眼光重审所谓的“ 素朴” 与“ 感伤” ‚多少有些模糊。原因 接受美学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同一横断面上‚接受主体‚总
就在于无论当年的作者是以何种态度来写作的‚今天的读者总 是站在今天的高度审视某一时期的非主流文学‚读者的期待视
是带着几分“ 感伤” 在解读。因此‚感伤的无限性的产生不是源 野中融入了他以前所把握的文学观念‚带着他对“ 主流” 的理解
自作者‚
而是读者使然。尽管在当时‚席勒不可能提出接受理 来接受新的本文‚
在新的、
不同于期待视野的认识结构面前‚产
论‚ 他的那篇文辞典雅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的这
然而‚ 生了审美距离‚ 使得这种所谓的“ 非主流” 在
读者通过克服距离‚
对矛盾似乎预示着接受理论诞生的必然性。 发现在这个横断面上的“ 非主流” 到了今
其经验世界的背景中‚
姚斯的时代已不再是作者的时代。俄国的形式主义学派以 后的时间点上成为文学的主流。
本文的主体性代替了作者的主体性‚法国的结构主义在文本分 在这一背景中建构的无形的“ 文学史” 的价值就在于:它不
析中以叙述者代替了作者掌握故事的进程。现代人的理性自觉 轻易放过人类文学史上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挑战》所举的文学
使回归大众成为必然。随着启蒙时代的结束‚撰写文学史已不 史上对贡戈拉主义、 《包法利夫人》从被
巴洛克文学的再次肯定‚
再是象牙塔中的学者的专利。姚斯在他的《挑战》中向人们宣 无不预示着“ 现实意义与实质意义之间的可变距
禁到广为接受‚
布:
当年象牙塔中的有形的文学史将成为历史的档案‚
取而代之 离” ‚
“ 新的接受是否恢复其现实性‚
取决于一种变化了的审美态
的是存在于大众心灵世界中的无形的“ 文学史” ‚也就是一种文 度是否愿意转回去对过去的作品再予欣赏‚或者文学演变的一
文学的积淀。“ 美学和历史知识对于这种读者同样无关紧
化的、 个新阶段出乎意料地把一束光投到被遗忘的文学上‚使人们从
④ ⑥
要‚ ”
而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注定是为这种接收者而创作的。 ” 接受美学从来就不
过去没有留心的文学史中找到某些东西。
历来所说的“ 作者、 读者” 在这篇《挑战》中常常被写作“ 作
作品、 是单一和狭隘的。
者、 大众” ‚
作品、 足见姚斯刻意强调大众的用心。从此‚文学脱 4.
超越乌托邦。

157
“ 我们否定文学演变和社会变革间的联系‚
但并不能把这种 ” 在这一问题上‚接受美学理论处于两难
而是生产美学那一极。

” 文学不是人类暂时逃避现实的乌托
联系从地球上抹杀掉。 境地:
否认作者的创造‚
那么无法使文学在将来的历史上展开;
它不甘心停留于“ 做梦” ‚
邦‚ 而要对历史本身发生影响。读者将 承认作者的创造‚那么接受美学是否还真是以读者为中心呢?
文学视野作为自己的生活实践视野的期待‚并以此作为一种追 或许鉴于此‚ “ 我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姚斯承认‚
求‚
让生活永远追随着理想。 一书当然还是犯有这种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进化理论一样

的片面性” 。

2.
读者都是理想的吗?
当然‚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理论‚接受美学也不可能是完美 《挑战》一文中‚
作为逻辑起点的解读显然需要一个理想的
的。通过对《挑战》的读解‚
仍存在这样一些疑问‚
或许可以视为 读者来担任。这个读者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不断从本文中发现新
它的理论局限: 质‚
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系统中‚使自己的视野扩大;他能面对本
1.
作者真的消失了吗? 文主动调动自己的积累‚
对比后‚发现新质;他能在重新面对一
接受理论以读者的主体性代替了作者的主体性。由此‚过 个旧的本文时否定错误的成见‚
接受新的真理。总之‚
这位理想
去那个高高站在神坛上的作者已不复存在了‚对作品的解读更 的解读者拥有成见‚
但绝不固执‚
而是不断地、
自觉地加以改造。
无需再去探问作者的原意。在作者-本文-读者的链中‚以读 总之‚
这种读者应很有上进心。然而‚
现实生活中的读者都是这
者为起点代替了过去的作者决定论‚同样可以完成这一次的循 样吗?姚斯认为经典文学不同于通俗文学在于:经典文学在一
环‚
而且可以沟通古今‚
无往而不利。读者的期待视野在阅读过 次又一次的解读中‚
能不断地使读者扩大视野‚
而通俗文学的视
程中不断拓展‚
不断产生新的期待。这一新的期待通过批评家、 野是不变的。因此‚
读者也应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想读者‚而另
出版商等渠道反映给生产者‚使生产者的视野随之改变。在接 一类则是专为通俗文学而设的‚也有将经典文学当通俗读物的
受理论中‚
作者是分裂的‚
具有双重的身分:他首先也是一个读 “ 提出阐
非理想的读者。姚斯一方面认为读者间是存在差异的‚
“ 在写作过程中‚
者‚ 实际存在的‚总是只有唯一的一个读者‚这 释的主体性与不同趣味不同水平的读者的主体性问题才是有

就是作者本人。除此之外‚
在写作活动中起作用的读者只具有 意义的” 。另一方面只承认这种差异仅仅是现时状态期待视
” 在读者的位置上‚他是自由的、主动的‚
一种理念的存在形式。 野的差异‚
回避了对能否有开放心态的差异的探讨。姚斯对席
他也带着生活经验的视野与文学的视野不断观察和改变。他审 勒的绝对理性的理想主义提出了批评‚然而‚事实上‚两人是殊
视自己的作品‚
发现自己在写作中未发现的东西‚
并且将舆论纳 途同归。“ 姚斯的挑战又一次与席勒的范型遥相呼应‚
他以呼吁
1

入对生活和本文的估价中。然而‚作为生产者‚他却是不自由 ” 文学是理想的境地‚而这篇理论文章
人类的解放终结全文。
的。启蒙时期那种作者的激情、
理智、
人格力量在此不再受到重 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理想的演绎呢?也许‚构筑理想不仅是文学
视。然而‚
创作时仅仅拥有一个读者的主动性就足够了吗?难 的冲动‚
同样也是理论家的永恒的追求。
“ 作者带去语词‚而由读
道本文真的像托多罗夫所讽刺的那样: 0世纪6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新的文艺理论‚自2 0年代兴起

者带去意义” 吗?这位生产者在写作过程中除了有所领悟外 后‚
发展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思潮‚尽管这种理论本身也不尽完
就不再需要别的什么吗?仅从对现存的文学的解读来看‚接受 美‚
但它大大地拓展了我们的理论视野。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
美学的分析方法是可以来去自由的。但对于未来‚假如忽略了 “ 接受美学流行时间比较长‚流行地区比较广‚它之所以至今流
生产者的技巧、 --作品-
体验、发现‚那么作者- --读者的循环 传不衰‚ ”
是有道理的。
2
1

恐怕难以实现。若普通读者以解读本文为主‚那么生产者则当
一面解读本文‚
一面解读生活。生活经验视野的扩大给文学造 注:
成的影响对生产者来说似乎比解读者更有意义。在《挑战》中‚ ①②柏拉威尔:
《马克思和世界文学》‚梅绍武等译‚三联书店
解读文学的意义正在于经验视野不够开阔‚在于对生活的认识 1980年版‚第551、
562页。
不足‚
需要到本文的世界里去发掘;在于生活中理想的失落‚需 ③④⑥⑦⑩〇
1[ 德] 姚斯、霍拉勃: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
要到本文的世界里去建构。然而‚
没有一个生产者将无常的、
难 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
23、
44、
42、
30、
351
页。
以把握的生活纳入本文‚
用语言将它转化为可以把握的世界‚

⑤刘晓枫:
《接受美学的真实意图》‚
《读书》1987年第1期。
受主体面临的又将是什么呢?再者‚
人人可以解读本文‚
但并非
⑧艾柯:
《诠释与历史》‚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
人人都能创作。在文学机制中的‚
仅仅强调接受一极‚
这个理论
28页。
是否完整呢? ⑨[ 德] 姚斯:
《审美经验和美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过去意义上的醒世色彩的作者在今天的世界当然已无法 年版‚第245页。
“ 作者死了” 是否成立‚
存在下去。然而‚ 尚值得深思。《挑战》一 2 龙协涛:
1
〇 《文学读解与美的再创造》‚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文似乎并不完全排除作者‚
因为文学还会有未来‚
而未来是不能 1993年。
缺少作者的。但“ 在现实作者和现实读者的现实关系中‚
作者的
地位已经成了问题‚
因而这次被排挤的并非是接受美学这一极‚ ( 责任编辑:章克团)

15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