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8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MODUL PPMP BAHASA CINA SPM TAHUN 2013

(PEMAHAMAN PROSA KLASIK)

SPM 华文模组

(文言文理解)

6351 ©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Lihat halaman sebelah


2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

 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
“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例:
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
“ 我忘记了拿尺码。”
2、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
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
中在洞庭湖上。
4、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
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

 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
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1、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
变的地步。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
话都明白了吗?”
4、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你是个被雇佣给别人耕田的的人,
怎么会富贵呢?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乃翁。陆游《示儿》——大王的军队平定了中原
的日子,家中祭祀时不要忘了把这个喜讯禀告给你的父亲。
6、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爹爹回来时,一定会跟你算账的。

 第三人称:又叫他称,主要有“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
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例:
1、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的士气衰竭了,我们的士气正旺
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2、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3、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
您的手把他杀了。

 关于己称,即“自称”,常用“自、己”二字,均可译为“自己”之意。
例: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
…“自”便是自称“自己”。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字也同上一样,指“自己”。
 还有旁称:亦即称别人,常用一“人”字,可能译为“别人”、“人家”。
例: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
己没有才能。这里的“人”字,即旁称。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现在人家有大功却要击杀他,
这是不道德的。“人”字旁称“人家”。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

 至于尊称:即对人的礼貌称呼法,有“君、子、公、卿、先生、夫子、足下、
陛下、阁下”等之用,一般译着“您、您老人家,他老人家”之意。
例: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微
薄的力量,还不能削平像魁父那样的小土丘,又能把太行、王屋那两座大山怎
样呢,句中的“君”便是愚公之妻用来尊称愚公的,相当于“您”。
2、子何恃而往?《为学》——您凭什么去呢?“子”便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
于“您”。
3、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况吗?

4、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您说你事务多,谁像我呢?
5、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公输盘说:“您老人家有什么
见教呢?”
6、足下事皆成。《陈涉世家》——您的事业都会成功。
7、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陛下自己也应该深
谋远虑,以询问治国的好方法,体察和采纳正确的意见。
8、久闻阁下大名,不曾晤面。——您的大名早有所闻,只是不曾会面。
以上各例,都是在对话中,灵活运用敬称来称代对方。

 另外一种就是个人在对话中用的贱称,也叫谦称。一般用“臣、仆、妾、鄙人、
寡人”等,均可译为“我”。
例:
1、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我就受恩感动激励不尽了。“臣”乃臣子
在帝王面前的贱称。
2、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乐羊子妻》——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
“妾”乃女子的贱称。
3、鄙人才疏学浅,难当此任。——我才智空虚学问浅陋,难于承担这一重任。
“鄙人”是一般人自谦之词。

练习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用白话文回答问题。
齐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③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
罪三,请数之以其罪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
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
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

太祖一日后苑扶弓弹雀。有臣僚④叩殿,称有急事请见。上亟⑤出见之,及闻所
奏,乃常事耳。太祖不悦。曰:“此事何急?”对曰:“亦急于弹雀。”上怒,以钺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4

⑥柄撞其口,两齿坠焉。回徐伏地取落齿,置怀中。上怒甚,曰:“汝将此齿去讼我
也?”对曰:“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⑦书之。”上怒解,赐金帛慰劳而去。

(选自《三朝圣政录》,略有改动。)

注释:
① 弋 (yì) :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
②主 :掌管
③亡 :逃跑
④僚 :官吏
⑤ 亟(jí) :急忙
⑥ 钺(yuè) :古代一种像斧子的兵器
⑦ 史官 :古代负责记录帝王言行的官

问题:

1.晏子认为烛邹犯了哪三项罪行? [6 分]

2.晏子列举烛邹的目的何在? [4 分]

3.宋太祖为什么不高兴? [5 分]

4.官吏为什么掉了两颗牙? [4 分]

5.宋太祖如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 分]

6.你认为是什么因素使到晏子和官吏的直谏奏效? [4 分]

7.你如何评价齐景公和宋太祖?为什么? [4 分]

8.试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2 分]
a.诏吏欲杀之。
b.上怒解,赐金帛慰劳而去。
答案:

1.晏子认为烛邹是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2),那是第一条罪行;他让
君王为了一只鸟而杀人(2),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君王
是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2),是第三条罪行。

以原文作答:
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
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3)

2.晏子是想借数落烛邹的罪行(1),间接婉转地批评齐景公重鸟轻士(2),并
提醒他不可以杀了烛邹。(1)。

3.宋太祖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他在后花园里拉弓射鸟时(1),有一个官员进殿
叩拜说有急事上奏(1)。当他急忙出去见他并听他所奏时,才知道官吏所奏
的不过是平常事而已(1)。这人破坏了他拉弓射鸟的雅兴(2)。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5

以原文作答:
太祖一日后苑扶弓弹雀。有臣僚叩殿,称有急事请见。上亟出见之,及闻所奏
,乃常事耳。(2)

4.那是因为官吏说他的事至少也比太祖弹琴赏鸟还急(2),结果太祖生气地拿
一种类似斧头的工具的手柄撞他的嘴(2),使他掉了两颗牙。

5.官吏说明皇上的言行举止自有史官记下来(2),并留给后世当借鉴(2),这
使太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6.那是因为晏子和官吏机智且能言善辩 / 懂得捉住时机,以巧妙/委婉的方式声
东击西,(2)又不会因直接劝谏而使君王难堪(2)。
(接受其他合理的说明)

7.齐景公和宋太祖都是知错能改的好君主(2),因为他们能接纳属下的劝谏
(2)。(接受其他合理的说明)

8.试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白话。[2 分]
a.下令 要官吏杀了他。
2/3 个 ✓= 1 分;1 个✓= 0 分

b.皇上怒气 消了,赏赐金帛慰劳他让他告退/离开了。
2/3 个 ✓= 1 分;1 个✓= 0 分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数 :一一列举。 2. 耳 :罢了/而已。
3 书 :记载。 4 去 :离开。

译文:

《晏子春秋》
齐景公喜欢捕鸟,命令烛邹管理鸟。不久,鸟逃跑了。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
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
他。”齐景公说:“好。”于是召见烛邹,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
,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
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
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烛邹的罪已经列举结束,请杀死烛邹。”景公
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三朝圣政录》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在后花园里拉弓射鸟。有一个官员进殿叩拜,说有急事上奏。
皇上急忙出去见他,并且听他所奏,但是他所奏的不过是平常事而已。太祖说:“这
事急什么?”他说:“也因皇上拉弓射鸟而急。”太祖生气了,以类似斧头的工具手
柄敲击他的嘴,结果掉了两颗牙。官员回头慢慢的捡起牙齿
,放在怀里。太祖大怒,说:“难道你要拿着这个去告我吗?”官员回答说:“臣怎
么敢控告皇上,自然会有记载皇上言行的史官来把这些记下来。”皇上听了以后,怒
气消了,赏赐金帛给他,并慰劳他就让他离开了。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6

练习二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
李氏宗党豪盛,尝集士谦所,盛馔①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
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②然,退而相谓
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辄奔走赴之, 随乏
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xì)讼③,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
④。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其家童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jù)令放
之。
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 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
“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其后出
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
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fán)⑤ 契(qì),曰:
“债了矣,幸勿为念也。”
他年又大饥,士谦罄(qìng)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至春,又出
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⑥之。
(节选自《隋书·李士谦传》)
注释:
① 馔:饮食 ② 肃:“恭敬 ③ 阋讼:争吵告状
④ 埒 liè:等同 ⑤ 燔:焚烧 ⑥ 德:感激

1 你认为李士谦是个怎样的人?试举出文中的例子来证明。 [5 分]
2 试说明李士谦如何处理两兄弟因财产分配不均的事件。 [4 分]

3 当亲朋戚友拜访李士谦时,李士谦如何招待他们?他们对李士谦有何看法?[5 分]

4 试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白话。
a) 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2 分]

b) 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2 分]

c)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3 分]

参考答案:

1.你认为李士谦是个怎样的人?试举出文中的例子来证明。 [5 分]
答案:
a). 李士谦 仗义疏财 2.他拿出数千石粟,借给乡邻,赶上这年谷物不熟,借
粟的人没有什么用来偿还,都来道歉 1。他不但不追债,反而把其他债主
一起找来 1,摆上酒食,并当众烧毁借据 1。

b). 李士谦乐善好施 2。发生饥荒,他拿尽家里的东西 1,救济穷人,借此存


活的人很多 1,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短缺之人 1。

2.试说明李士谦如何处理两兄弟因财产分配不均的事件。 [4 分]
答案: 李士谦听说后拿出自己的钱财 1 给了那个少的 1,使他的财产和分的
多 1 的相等 1。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7

3.当亲朋戚友拜访李士谦时,李士谦如何招待他们?他们对他有何看法?[5 分]
答案: 李士谦在他们的面前摆上丰盛的饮食 1,但却请他们先吃黍稷 1,其
尊崇古人的美德表露无遗 1,而且无论年幼的还是年长的亲戚他都很恭
敬的招待 1。所以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品德不如李士谦高尚 1。

4 试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白话。 (2/3 对得 1%)(4/5 对得 2 %)


lì jū
a)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2 分]
答案: 但是可以远远的离开,不要被官吏 捉住。

b)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2 分]
答案:这是贫穷 导致的,不应该 责备你。

c)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3 分]
答案:以后拿出数千石粟,借给乡邻,赶上这年谷物 不熟,借粟的人没有什么
用来偿还,都来道歉。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其=那些(远指代词)
2. 盈=满满
3. 卒=最后
4. 遽 jù=马上/就
5. 石 dàn=一百升(容量单位)
6. 谢= 道歉

译文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
李士谦家族人多,每到春天和 秋天祭土神的日子,必定兴高采烈,喝酒没有不尽
兴的。曾经到李士谦的住处,面前满是丰盛的饮食,(士谦)却先摆上黍米,对众堂
兄弟说:“孔子称黍排在五谷 中第一位,荀子也说先吃黍稷,古人崇尚的,难道可以
违背吗?”无论年幼的还是年长的都很恭敬,回去后互相说:“见到君子后,才觉得
我们这些人道德不高 啊。”
(李士谦)家里富裕,但仍很节俭,每每以帮助别人为责任。有办不了丧事的,
就去救济。兄弟间财产分配不均的,以至互相争吵告状,士谦听说之后拿出自己的钱
财给了那个少的,使他的财产和分的多的相等。兄弟两人很惭愧,互相推让,最终都
成为善人。
他的家童曾抓住一个偷粟的,士谦安慰这人说:“这是贫穷所致,不应该责备
你。”就让放了他。他的仆人曾和街坊上 的董震因喝醉比力气,董震掐住仆人的咽
喉掐死了。董震很害怕,向士谦请罪,士谦安慰他说:“你本来没有杀害之心,何必
请罪呢!但是可以远远的离开,不要被 官吏捉住。”
士谦性情宽厚类似的情况很多。以后拿出数千石粟,借给乡邻,赶上这年谷物不
熟,借粟的人没有什么用来偿还,都来道歉。说我家有剩粟,本来就 想帮助你们,难
道还谋求利益吗!“于是把债家找来,摆上酒食,当众烧毁文书,说:“欠的债没了,
希望不要挂念了。”就让他们回去了。
一年又发生饥荒,士谦 竭尽家资给他们粥喝,借此存活的近万人,到春天又拿出
粮食种子分给贫穷短缺之人,赵郡农民很感激他。

练习三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8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游,众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之一,
疾者与之财,使令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举幸游吾乡子?’
今子寒途,据四十里之,禅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相背望,
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横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
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
“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赀①,发粟于民,据四十
里之氓,不服②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注: ① 赀(zī):腐尸。
② 服 :服役

1 景公与桓公有什么不同?

2 晏子对景公的举止有什么评语?

3 晏子怎样预示齐国即将灭亡?

4 景公有什么优点?

5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之一,疾者与之财。
试将上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答案
1 景公漠视人民的疾苦,桓公体恤人民的痛苦。

2 景公对民瘼不闻不问,巡游时向人民纳税,劳役,搞得人民财穷力尽,晏子批评景
公已经丧失了国君的德行。

3 晏子指出齐景公漠视百姓族苦,一旦国君不爱护人民,上下离心,君臣不亲将使国
家衰败灭亡。

4 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5 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他们食物,看到贫病的人就给他们
钱财(帮助他们治疗)。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说=通 “悦”,高兴.
2. 氓(méng)= 百姓
3. 馁(něi)=饿
4. 期年=一年

译文
一年冬天景公到郊外巡游,在路上看到有没掩埋的饿殍,却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晏子劝谏说:“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他们食物,看到贫病
的人就给他们钱财(帮助他们治疗),并下令不要他们服劳役,也不要向他们征税。
因此每当桓公将要出游时,老百姓都高兴地说:‘君王幸而能到我们乡里来巡游
吧!’如今君主您冬日郊游,住在都城周围四十里内的百姓,倾家荡产也不够交纳赋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9

敛,筋疲力尽也不够您役使,百姓饥寒交迫,饿殍载道,而君王却不闻不问,这就失
去做国君德行了。财穷力尽,百姓凭什么拥戴国君;骄奢淫逸,国君谈不上爱护人民。
上下离心,君臣不亲,这是夏、商、周三代衰亡的原因啊!如今您重蹈三代的覆辙,
我担心君王的公族就要危亡,君位将被异姓代替了。”景公说:“是啊!国君只顾自
已享乐而忘了百姓的疾苦,只知横征暴敛而不顾人民的死活,我的罪过太大了。”于
是下令埋葬饿殍,拿出公粮来救济贫民,并令周围四十里内的百姓,一年之内不服劳
役。景公三个月没出去游览。
练习四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①也,长厚不忤②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室,
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
令仪曰:“汝素寡悔③,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
“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
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
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其子、侄皆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
族。
《于令仪赠盗》
注释:
  (1)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2)忤(wǔ):触犯。
(3)寡悔:很少犯过错。

1 于令仪为人如何? [3 分]

2 邻居的儿子为什么会当小偷?结果如何? [5 分]

3 为什么于令仪让小偷留下来? [4 分]

4 于令仪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和子侄们? [4 分]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5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 分]

答案:

1 于令仪为人宽厚,不触犯法律。 (3 分)

2 他被贫穷逼得急了,才当小偷(2 分)。于令仪给了他十千钱并且还放他走(3
分)。

3 因为那小偷很穷(1 分),夜里背了这么多钱回去(1 分),恐怕会被人查问(2


分),所以让他留下来第二天回去。

4 于令仪建学校(2 分),聘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教育他们(2 分)。

5 正当小偷要离去时,于令仪又喊他,小偷非常恐慌。(2 分)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0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耶(yé)=用在句末,相当于“吗/呢”
2. 负= 背着
3. 使= 命令
4. 延= 邀请

译文
  于令仪是曹州(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商人;他为人宽厚,不触犯法律,晚年时
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
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
迫的缘故。”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麼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足够穿衣吃饭就
行了。”于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
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如
此的贫困,晚上带着十千钱回去,恐怕会被人责问。”于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
他离去。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
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
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

赏析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
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
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
尊敬。

练习五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①帘幕
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②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③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
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④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
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
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
(《 陈子龙·李氏之鸠 》)
注释: ①楹:堂屋前的柱子。 ②贾(gǔ ):做买卖,经商。
③ 十金:十两银子。 ④绐(dài):欺哄。

1. 鸠鸟有什么过人之处?(4 分)
2. 当鸠鸟知道商人有意买下它时,它如何应对? / 它有什么表示? (3 分)
3. 为什么商人把鸠鸟还给李氏?(5 分)
4. 你认为文中的鸠鸟有哪些美德?/ 特质? (4 分)
5 试将下列的文字翻译为现代汉语。(3 分)
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答案
1. 鸠鸟有什么过人之处?(4 分)
能说人话(1),比鹦鹉还聪明(1),见到仆人有私自拿东西或摘花的(1)
就会告诉主人。(1)

2. 当鸠鸟知道商人有意买下它时,它如何应对? / 它有什么表示? (3 分)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1

它表示不想离开主人家(1)。如果主人坚持卖掉它(1),它就绝食。(1)

3. 为什么商人把鸠鸟还给李氏?(5 分)
因鸠鸟绝食(1),终日哀鸣(1)。商人怜悯它的意志(1)又怕它死去
(1),得不到分文的赔偿(1)。

4. 你认为文中的鸠鸟有哪些美德?/ 特质? (4 分)
对故主忠诚不二(2),意志坚贞。(2)

5 试将下列的文字翻译为现代汉语。(3 分)

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主人欺哄 ½ 它 ½ 说:“我有个朋友想 ½ 要看看 ½ 你 ½,看了以后马上 ½ 就带 ½
你回家 ½。”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易= 交易
2. 市= 卖
3. 且= 将要
4. 竟= 始终
5. 捐=耗费,花费.

李氏之鸠 - 译文

李氏有一只斑鸠,它能说人话,比鹦鹉还聪明, 养了好多年了。这只斑鸠白天就在
房前屋后飞来飞去,从来不飞远, 晚上便在笼中栖息,以躲避狸猫和老鼠的伤害。见
到仆人有私自拿东西或摘花的, 一定会告诉它的主人。晋国的商人在吴国经商,看见这
只斑鸠,愿意用十两银子来 换。斑鸠察觉了他的意图,便告诉它的主人说:“我住在
这里已经很久了,不忍心离去。您一定要将我卖到其他地方,我将绝食不吃东西。”
主人哄骗它说:“我的朋友 想要看看你,给他看过了, 马上带你回家。”到了商人家
里,主人就舍弃了斑鸠离开了。斑鸠于是就整日不吃东西,哀叫着要回家。商人怜悯
它的忠诚和意志,又怕它死去, 分文得不到赔偿。于是索取了十两银子中的二两银子
作为补偿,把鸠还给李氏,斑鸠这才吃东西。

主旨:

  作者赋予鸠以人的意识,能通人意,他不愿离开主人家,主人将它卖给商人,它
“竟不食,哀鸣告归” 

  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绝不臣事清朝的
气节情操,又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启示:

  1.从李氏的角度来说,对待自己忠诚的人,我们决不可轻言放弃。

  2.从鸠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对祖国忠诚不二,否则就会遭人唾弃,被人嫌弃。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2

附录 2011 年文言文模组

给 SPM 考生的温馨提示:

文言文理解作答

① 若计穷,无法以白话作答,可以原文(文言文)作答,可得一半的分数。

② 以原文作答,答案须完整,缺漏当错论。

③ 抄原文时,可从长句里准确地摘出一小句作答,多抄(赘句)当错论。

④ 原文的答案可以是前一长句的几个小句和后一长句的几个小句组合而成。

例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⑤ 务必把对话、疑问句、祈使句改为陈述句。

⑥ 考题若要求一个答案,切勿写超过一个。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3

⑦ 答案不可自相矛盾。(例: 他敢讲实话,做人虚伪。) 

文言文翻译

① 宜采用直译。

② 翻译那些有把握的词。如有些词不明白其意思,可别胡乱翻译,否则会失分。

③ 如能力有问题,可以不需要整句通译,评分是以字词翻译准确打分。

④ 代词须翻译为代词,代词翻译成名词当错论。

⑤ 特定对象得写出,以分清指的是誰。

⑥ 解释词义(实词、虚词)必须根据该句或该段的意思。

⑦ 翻译的答案须是白话文,如把“朕”翻译成“寡人”,将无法得分。

考试前须明了的 40 个文言文常用词汇
例词 说明 例句
1.之 (a)作助词,相当于“的”。 ~汝之(的)女,吾已代嫁;汝之(的)
生平,吾已作传。 《祭妹文》

(b)作动词,相当于“到” ~吾欲之(到)南海。《为学》
“往”“向”等。

(c)作代词,可以代人、代 ~贤于己者,忌之(他)而不愿问焉。《问
事、代物。一般用为第 说》
三人称。 ~鞭数十,驱之(它)别院。《闲情记趣》

(d)作语气助词,表停顿,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或舒缓语气,可不译。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在时间词、个别形容词 ~无益吾事,慎之。《冯婉贞》
或不及物动词后,只起
调整音节的作用,也可
不译。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4

2.于 (a)作介词,相当于“在” ~战于(在)长勺。 《曹刿论战》


“到”“从”“向” ~箕畚运于(到)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或“对”“对于”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从)此乎?《师说》
~耻学于(向)师。 《师说》
~于(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b)作形容词谓语的补语时, ~苛政猛于(比)虎也。《苛政》
多含“比较”的意思。

(c)表被动,往往与“见”、 ~见欺于(被)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受”配合。
3.与 (a)作介词,相当于“跟”。 ~公与(跟)之乘。 《曹刿论战》

(b)作连词,相当于“和”。 ~吾与(和)汝毕力平险……可乎?《愚
公移山》

(c)作动词,有“给予”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给)。
“赞许”等意思。 《屈平列传》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赞同)。
《中山狼传》
(d)同“欤”,表示疑问或感 ~子非三闾大夫与(吗)?《屈原列传》
叹,相等于“吗”。

例词 说明 例句
4.乃 (a)作代词,相当于“你” ~家祭无忘告乃(你们的)翁。《示儿》
“你的”“你们的”。
(b)作副词、相当于“就” ~屠乃(于是)奔倚其下。《狼》
“于是”“才”。 ~断其喉,尽其肉,乃(才)去。《黔之
驴》

(c)作判断词,相当于 ~若事之不济,此乃(是)天也。《赤壁
“是”“就是”。 之战》

(d)相当于“竟”“居然” ~今其智乃(竟然)反不能及。 《师说》


“却”,表示语气的转折或
出人意料。

5.方 (a)与圆相对,“方正”、 ~方正(正直)之不容也。《屈原列传》


“正直”。

(b)方法、方式。 ~助画方略(方法)。《赤壁之战》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5

(c)作副词,相当于“将” ~今方(将)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当”“才”。 ~方(当)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观潮》
~方(才)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d)方向、方面。 ~挟天子以征四方。《赤壁之战》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6.比 (a)当“比较”。 ~今虽死乎此,比(比较)吾乡邻之死,


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

(b)当“等到”。 ~比(等到)至南郡,而琮已降。 《赤壁


之战》

(c)挨着,靠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靠近)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比喻。 ~比(比喻)之如父,拟之如天。《原君》

7.市 (a)表示“市场”、“城市” ~及反,市(市场)罢。《郑人买履》

(b)表示“买”。 ~愿为市(买)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辞》

例词 说明 例句
8.为 (a)表示行为、动作,相当 ~冰,水为(做)之,而寒于水。《劝学》
于“做”“作”“造” ~墨子解带为(作)城,以牒为(作)
“变成”“作为”。 械。 《公输》

(b)作介词,相当于“给” ~张良曰:“臣为(给)韩王送沛公……”
“替”“为了”。 《鸿门宴》
~愿为(替)市鞍马。 《木兰辞》

(c)作介词,相当于“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被)所吞。
《闲情记趣》
(d)作语气助词,相当于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呢”。 (呢)? 《鸿门宴》

(e)表示所向,相当于 ~不足为(跟)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对”、“跟”。
(f)表示当什么,担任什么, ~遂以周瑜、程普为(做)左右督。
相当于“作”“任” 《赤壁之战》
“当”“做”。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6

(g)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此为(是)何若人?《公输》

9.予 (a)作第一人称,我。 ~莲之爱,同予(我)者何人? 《爱莲说》

(b)表示“给与”。 ~一人予(给)二十金,骨微伤。《狱中
杂记》
10.以 (a)作介词:
(i)相当于“把”“拿” ~何不试之以(用)足?《郑人买履》
“用”“靠”,表示所 ~以(拿)刀劈狼首。 《狼》
用的工具或凭借的缘由。 ~以(靠)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ii)表示原因,相当于 ~以(因为)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因”、“因为”、 《冯婉贞》
“由于”等。 ~苦为河伯娶妇,以(由于)贫。
《西门豹治邺》

(iii)表示人的身分。 ~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例词 说明 例句
(b)作连词,相当于“而”. ~挟天子以(而)征四方。 《赤壁之战》
亦可译为“来”“去”, ~吾必尽力以(去)拯吾村。《冯婉贞》
用来连接两个动词,表
示目的或结果。

(c)作副词,同“已”,表 ~固以(已经)怪之矣。 《陈涉世家》


示“已经”。
(d)作动词,相当于“认 ~虎视之,庞然大物,以为(认为)神。
为”“以为”。 《黔之驴》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
纳谏》

11.及 (a)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和)诸公子遂射


相当于“和”“与”。 千金。 《孙膑》

(b)作介词,相当于“当” ~及(等到)反,市罢,遂不得履。
“到”“等到”。 《郑人买履》
~及(到)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
源记》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7

(c)作动词,相当于“到” ~及(到达)里城,亦然。 《李恕雪夜入


“到达”“赶上”等。 蔡州》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到)。 《屈原列
传》

12.且 (a)作副词,相当于“将” ~存者且(尚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暂且”“尚且”等 《石壕吏》
意思。 ~北山愚公,年且(将)九十。 《愚公移
山》

(b)作连词,相当于“并 ~且(再说)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且”“再说”“还是”的 ~王以天下尊秦乎?且(还是)尊齐也。
意思。 《战国策》

13.安 (a)作疑问代词,相当于 ~安能(怎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何”“什么”“怎么” ~燕雀安(哪里)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哪里”“怎能”。 起义》

(b)作形容词,相当于“安 ~谢庄遂安(平安)。 《冯婉贞》


全”“安定”“平
安”。

例词 说明 例句
14.若 (a)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 ~若(你)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起
相当于“你”“你的”。 义》
(b)作连词,相当于“假 ~若(如果)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设”“如果”。 《赤璧之战》

(c)表示“如”、“像”。 ~仿佛若(像)有光。 《桃花源记》


15.尔 (a)作代词,第二人称,相 ~尔(你)知射乎? 《卖油翁》
当于“你”、“你们”。
(b)作指示代词,相等于 ~尔(那时)来二十有一年。 《出师表》
“这”“那”“那时”
“这样”“如此”。

(c)作语气助词,相等于 ~无他,但手熟尔(罢了)! 《卖油翁》


“耳”、 “罢了”。

16.尤 (a)表示“特别”“格外” ~然是说也,余尤(更)疑之。


“尤其”“更”。 《石钟山记》
~义兴谓为三横,而处尤(特别)剧。
《周处改过》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8

(b)表示“优异”。 ~朝取一人焉,拔其尤(优异)。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7.耳 (a)作语气助语,相当于 ~技止此耳(罢了)! 《黔之驴》


“而已”“罢了”。

(b)表示语句的结束,可不 ~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译。

18.向 (a)表示“方向”“趋向” ~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对着)。《狼》


“对着”。

(b)表示“从前”“原来”。 ~寻向(原来)所志,不复得路。《桃花
源记》

(c)表示“假使”、“如 ~向(假使)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
果”。 不敢取。《黔之驴》
(d)表示“刚才”、“早 ~向者(刚才)之论,阿谁为失? 《三国
先”。 志·蜀书》

例词 说明 例句
19.而 (a)作连词:
(i)表示并列或承接关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才)竭。
相当于“就”“才” 《曹刿论战》
“并且”“而且”。

(ii)表示转折,连接两 ~小学而(可是)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个相对或相反的意 《师说》
思,相当于“却”、
“可是”“但是”。
(iii)表示行为的目的、原 ~聚室而(目的)谋曰。 《愚公移山》
因、方式、情态、时
间等。

(iv)表示假设关系,相当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于“如果”。 《冯婉贞》

(b)作代词,相当于“你”、 ~而(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
“你的”。 织》

20.会 (a)表示“会合”“聚会”。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会合)境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19

(b)表示“会意”“领会”。 ~每有会意(领会),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

(c)表示“恰巧”“适逢”。 ~会(恰巧)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

(d)表示“当然”“必定”。 ~吾已失恩义,会(当然)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
21.岂 作语气副词:
(i)表示反问,相当于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难道)敢入乎?
“难道”、“哪里”。 《鸿门宴》

(ii)表示反问的语气减弱,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是不是)
则表示揣度,相当于 愿见之乎? 《隆中对》
“是不是”“也许”。

22.但 作副词,表示“只”“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只)闻黄河流水


“只管”“不过”“只是”。 声溅溅。《木兰辞》
在古汉语不作“但是”。 ~忠臣但(只是)为宗庙社稷计。 《文天
祥传》

例词 说明 例句
23.如 (a)表示“往”“到”。 ~使使如(到)秦受地。《屈原列传》

(b)表示“像”。 ~敌人纷堕如(像)落叶。 《冯婉贞》


(c)作连词,相当于“假 ~如(假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如”“如果”。 《赤壁之战》

24.何 作疑问代词,相当于 ~何(怎么)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什么”、“怎么”、 ~其何(怎么)能胜?《冯婉贞》
“怎样”、“怎能”、 ~卿欲何(什么)言?《赤壁之战》
“多么”、“为什么”。 ~而此独以钟鸣,何哉(为什么)?
《石钟山记》

25.弗 作副词,相当于“不”。 ~弗(不)之怠。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
26.尝 (a)表示“曾”、曾经”。 ~尝(曾经)射于家圃。 《卖油翁》

(b)表示辨别滋味。 ~尝(尝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
鼎之调。《察今》
(c)表示尝试。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齐桓晋文之
事章》
27. 遂 (a)作副词:
(i)表示承接,相当于“就” ~寻向所志,遂(就)迷不复得路。
“于是”。 《桃花源记》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0

(ii)表示终了状态,相当 ~桓侯遂(终于)死。 《扁鹊见蔡桓公》


于“终于”“竞然”。
28.苟 (a)表示“苟且”“姑且”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姑且)全
“暂且”。 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b)表示“如果”“假如” ~苟(假如)富贵,无相忘。
《陈涉世家》
29.余 (a)表示“我”。 ~余(我)在刑部狱。 《狱中杂记》

(b)表示“剩余”、“多余” ~地有遗利,民有余(剩余)力。
《论贵粟论≥
30.尚 (a)相当于“崇尚”“高尚”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b)相当于“尚且”“又”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尚且)不相欺,况
“还”“犹”。 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数雄已灭,惟孤尚(还)存。《赤壁
之战》

例词 说明 例句
31.其 (a)作代词,可以代人、代 ~百姓多闻其(他)贤,未知其(他)死
事、代物,相当于“他” 也。《陈涉起义》
“他们”“这”“那”, ~断其(它的)喉.尽其(它的)肉。
有时可作“其中”。 《黔之子》
~其(那个)巫,老女子也。《西门豹治
邺》
~蜀之鄙,其(其中)一富.其(其中)
一贫。 《为学》

(b)作副词:
(i)表示推测或估计.相当于 ~圣人之听以为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
“大概”“或许”“可 其(大概)皆出于此乎?《师说》
能”。
(ii)表示反诘,相当于 ~欲加之罪,其(难道)无辞乎。《左传》
“难道”。
(iii)表示劝告、勉励、命令 ~吾子其(一定)无废先君之功。《左传》
或希望的语气,相当
于“一定”“应当”。

(c)作连词:
(i)表示假设,相当于 ~其(如果)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
“如果”。 死继之。《左传》
(ii)用于并列问句,表示选 ~呜呼!其(是)真无马邪,其(还是)
择,相当于“还是”, 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还是……”。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1

32.期 (a)表示“日期”“期限”。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期限)。


《陈涉起义》

(b)表示“约定”“期望”。 ~怒曰:“与老人期(约好),后,何
也”。 《张良》

(c)期(jī),表示一周年。 ~期(一年)年之后,虽欲言而无可进
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33.辄 (a)表示同一种情况的多次重
复,相当于“常常” ~所居之官,辄(往往)好几年没有升
“往往”“总是”等。 调。《张衡传》
(b)表示后面的行为是紧接着 ~跋前踬后,动辄(就)跃去。
前一行为发生的,相当于 《进学解》
“马上”“立即”“就”

例词 说明 例句
34.则 (a)作连词:
(i)起承接作用,相当于 ~此印者才毕,则(就)第二板已具。
“就”“才”“原来是”。 《活板》

(ii)表示转折或推断,相当于 ~至则(却)无可用,放之山下。 《黔
“却”“反而”“那么” 之驴》

(b)作副词:
表示选择,常与“不”、 ~非死则(就是)徙尔。 《捕蛇者》
“非”呼应,相当于
“不是……就……”。

(c)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早就)稿矣。
“原来”“早就”。 《拔苗助长》
(d)表示假设,相当于“要 ~故木受绳则(就)直,金就砺则(就)
是……就……”。 利。 《劝学》
(e)表示法则。 ~以机鼓轮为常则(法则)。 《马钓传》

35.故 (a)作连词,相当于“所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所以)逐


以”“因此”。 之。 《曹刿论战》
(b)作副词,相当于“特 ~广故(故意)数言欲亡。 《陈涉起义》
意”“故意”
(c)表示“旧的”“本来” ~送儿还故(原来)乡。 《木兰辞》
“原来”“刚才”。 ~两狼并驱如故(刚才)。 《狼》

(d)表示“从前”“过去”。 ~燕太子丹者,故(从前)尝质于赵。
《史记·刺客列传》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2

(e)表示“原因”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左传·
庄公十年》
36.甚 作副词:
(i)表示“最”“太” ~途中两狼,缀行甚(非常)远。《狼》
“十分”“非常”。
(ii)表示“……得很”、 ~君美甚(漂亮得很),徐公何能及公也?
“……得厉害”、 《邹忌讽齐王纳谏》
“……极了”。
(iii)作形容词,相当于 ~甚(太厉害)矣,汝之不惠!
“厉害”“严重” 《愚公移山》
“过分”等。 ~盗暴尤甚(严重)。
《三戒·永某氏之鼠》

例词 说明 例句
37.去 (a)表示“离开”。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之,久而不去(离开)。 《卖油翁》

(b)表示“距离”。 ~西蜀之去(距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为学》

(c)表示“过去”。 ~譬如朝露,去(过去)日苦多。
《短歌行》

38.莫 (a)作代词,相当于“没有 ~吾楯之坚,莫(没有什么东西)能陷


人” “没有什么”。 也。 《自相矛盾》

(b)作副词: ~愁愁然,莫(不)相之。 《黔之驴》


(i)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ii)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 ~莫(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不要”、“别”。 切。 《满江红》

39.顾 (a)作副词,表示情态,相 ~人之立志,顾(反而)不如蜀鄙之僧哉?


当于“反而”。 《为学》
(b)作连词,表示轻微的转 ~顾(但是)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折,相当于“不过”、 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
“但是”。 蔺相如列传》
(c)表示“回头看”、“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拜
望”、“拜访”。 访)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顾(回头看)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苦蔽成丘。《狼》
(d)表示“关心”、“照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照顾)妻子。
顾”。 《赤壁之战》

40.盖 (a)作语气副词,表示推测或 ~乃悟前狼假寐,盖(原来)以诱敌。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3

解释,相当于“大概”、 《狼》
“原来”。 ~盖(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
一《游褒禅山记》
(b)作句首语气助词,可不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译。 《史记·文音本纪》
(c)作名词,车子、盖子。 ~其夫为乎目器。,拥太盖(车子),
策驷马。 《史记·管晏列传》
(d)作动词,相当于“压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胜过)世。
过”、“胜过”、 “覆 《赤壁之战》
盖”。

文言文理解练习(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①,人
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②。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於
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③之。二岁中,至左内
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
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④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
“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
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注: ① 不广大:指心胸不宽阔
② 重肉:两种以上的肉菜
③ 说: 同“悦”
       ④ 倍: 通“背”,违背。 

1 公孙弘认为君王与臣子有何缺点?   [4 分]
2 面对公卿的指责,公孙弘怎样自辩?   [4 分] 
3 为什么皇帝会提拔公孙弘?    [4 分]
4 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4 分]
5 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4 分]
附加题
6 文中“汲黯先发之”的“发”是什么意思?  [3 分]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4

 答案
1 公孙弘认为君王与臣子有何缺点?
    A (2 分)       B (2 分)
 A + B = 4 分 
  他认为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
           
  文言答案: 【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 2 分
  抄原文注意:增删原文,使不符原意,0 分。

2 面对公卿的指责,公孙弘怎样自辩?
  公孙弘说了解他的人认为他是忠诚的,不了解的人则认为他是不忠诚的。
  注: 评分如第(1)题  A + B = 4分
  文言答案: 【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 = 2 分 

3 为什么皇帝会提拔公孙弘?
因为皇帝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        2 分
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  2 分 
 文言答案: 【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
= 1分
  注:  得包含 4 个小句,缺漏者打 0 分 

4 弘 奏 事,有 不 可,不 庭 辩 之。                    


                                
公孙弘向皇帝 上奏  事情,有时 不被 采纳,不在 朝廷 加以 辩白。3 分

5 左右 幸 臣 每 毁 弘,上 益 厚遇 之。           


                      
皇上 身边 的 受宠 的臣子每每/每次 诋毁 公孙弘,但 皇上 却 更加/越发 
厚待 他。   4分
  
附加题

6 文中“汲黯先发之”的“发”是什么意思?
   提出 / 提问 / 说出  3分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岁=年 2 尝=曾经 3 皆=都

 译文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经常说人主
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
肉菜。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
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于是皇上观察他,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
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在两年之内,他便
官至左内史。公孙弘向皇帝奏明事情,有时不被采纳,也不在朝廷加以辩白。他曾经和主
爵尉汲黯请求皇上分别召见,汲黯先向皇上提出问题,公孙弘则随后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
楚,皇上常常很高兴。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因为这样,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
亲近,地位显贵起来。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
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责备公孙弘说:“齐地之人多半都欺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5

诈而无真情,他开始时同我们一起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全都违背了,不忠诚。”皇上问公孙
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皇上赞同公
孙弘的说法。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公孙弘。

文言文理解练习(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鲁庄公十年春,齐师伐鲁。公将战,大夫曹刿请见。其乡人曰:“此乃肉食者①谋之,又
何与焉?”刿曰:“肉食者鄙②,未能远谋。”乃入见。 
刿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独享也,必以分人。”对曰:“所施恩惠未徧于民,
弗随战也。”公曰:“小大之狱③,虽不能细察,而必合情处之。”对曰:“此尽心为民之举,可以
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交战于长勺。公欲击鼓之,刿曰:“未可。”待齐人三鼓,刿曰:“可出兵矣。”
齐师果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④,复登轼⑤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国作战,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⑥,故逐
之。”
(《左传·曹刿论战》略有改动)
注释:
① 肉食者 :指做大官的人。当时大夫以上的官每天可以吃肉。
② 鄙 :鄙陋,指见识短浅。
③ 狱 :诉讼案件。
④ 辙 :车轮经过留下的印迹。
⑤ 轼 :车前供乘者扶手的横木。
⑥ 靡 :倒下。

1 曹刿拜见鲁庄公的目的是什么? [2 分]
2 为何鲁国人民肯为庄公出战? [3 分]
3 为什么曹刿要等到齐军击三鼓后才开始攻打齐军? [5 分]
4 你认为曹刿是个怎样的人?请说明你的理由。 [3 分]

“公问其故。”
“故克之。”
5 上面的两个“故”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2 分]
6 所施恩惠未徧于民,弗随战也。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3 分]

答案
1 曹刿拜见鲁庄公的目的是什么? [2 分]
曹刿知道齐国要攻打鲁国,于是想参与谋划战事,所以拜见鲁庄公。/
曹刿认为做大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所以想针对战事提供意见,所以
拜见鲁庄公。

2 为何鲁国人民肯为庄公出战? [3 分]
因为庄公办案公正,尽心尽力为民做事,所以鲁国人民肯为他出战。

3 为什么曹刿要等到齐军击三鼓后才开始攻打齐军? [5 分]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6

因为曹刿认为打仗凭的是勇气(1)。第一次击鼓时齐军鼓足了勇气(1),再次
击鼓时他们勇气就衰退了(1),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勇气便耗尽了(1)。此
时,鲁军的勇气正旺盛,开始攻打便会战胜他们(1)。所以曹刿要等到齐军击
三鼓后才开始攻打齐军。

4 你认为曹刿是个怎样的人?请说明你的理由。 [3 分]
曹刿是一个有智慧(1)的人,他用谋略战胜齐军(2)。(怎样的人得 1 分,
说明理由得 2 分)

“公问其故。”
“故克之。”

5 上面的两个“故”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2 分]
“公问其故。”的“故”是指原因(1),而“故克之。” 的“故”是指所以
(1)。

6 所施 恩惠未 徧于民,弗 随战也。(全翻译得 3 分,翻译 4 或 3 个得 2


分,翻译 2 或 1 个得 1 分。)
你所施舍的这种恩惠对民众来说并不普遍,他们不会跟随您去作战的。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对=回答 2 复=又 3 既=终了、相当于已经、之后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庄公将要出兵应战,大夫曹刿请求拜见庄公。
他的乡邻说:“这些事(战事)自然是做大官的人会谋划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做大
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就入朝拜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能向齐军迎战?”庄公答道;“凡是用以安身的衣和食
这些必需品,我不敢独自享有呀,必定分给人民。”曹刿说:“你所施舍的这种恩惠
对民众来说并不普遍,他们不会跟随您去作战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
件,我虽然不能一一详细明察,但是一定会合乎情理地去处理。”曹刿说;“这倒是
尽心尽力为民办事的正忠表现,凭这个就可以和齐军一战。打仗的时候,我请求跟从
您去。”
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与齐军交战。庄公正想要敲鼓进攻,曹刿说:
“还不行。”等齐军擂了三通鼓后,曹刿说:“现在可以出兵攻打了。”齐军果真被
打败。庄公准备驰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轮的印迹,又登
上车前扶手的横木瞭望败退的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开始追赶齐军。
战胜了,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判回答说:“打仗凭的全是勇气。第一次击
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再次击鼓时勇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便耗尽了。敌
方的勇气耗尽时,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会战胜他们。大国用兵作战,难以预测呀,
我担心他们会设兵埋伏。后来,我看出他们的车轮印很乱,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所
以才追击他们。

文言文理解练习(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
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
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7

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
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
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
突击,大破其众。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1 吴汉作战时坠马受伤,将领们有何反应? [3 分]

2 吴汉如何处理鬲县老百姓造反的事件? [5 分]

3 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却坚卧不动,用意何在? [4 分]

4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将上面句子译为白话。 [3 分]

5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4 分]

答案
1 吴汉作战时坠马受伤,将领们有何反应? [3 分]
吴汉作战时坠马受伤,将领们感到忧心(1),认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
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2)。

2 吴汉如何处理鬲县老百姓造反的事件? [5 分]
吴汉认为促使鬲县百姓造反,都是地方长官的罪过(1),于是阻止将领争攻打
鬲县(1),并传递公文到州郡,让他们逮捕鬲县地方长官(1),还派人到城中
向百姓谢罪(1)。百姓非常高兴,立刻相互招呼归降(1)。
3 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却坚卧不动,用意何在? [4 分]
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却坚卧不动,是为了稳定军心(2),避免队伍慌
乱失措(2)。

4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3 分]
第二天,吴汉率兵击鼓一起前进。周建的军队大败。

5 即夜 发 精兵出营 突击,大破 其众。 [4 分]


(吴汉)立即连夜 派 精兵出营 突然袭击,大败 敌军。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遂=于是 2 时=当时 3 有顷=一会儿

译文    吴汉,字子颜,是南阳郡宛县人。吴汉做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等到被
皇帝召见时,于是就成为皇帝亲近的人。建武二年,光武帝赐封吴汉为广平侯。第二年春
天,吴汉帅兵在广乐围困了苏茂,周建招集十多万人来解救广乐。吴汉率领轻便的骑兵与
他交战,失利,从马上摔下来伤了膝部,回到营中。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而您又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8

受伤卧床.军心恐惧。”吴汉竟然精神勃发带伤而起,杀牛搞赏将士,下令军中:“现在正是
(建功)封侯的好时机,各位努力杀敌吧!”因此军士们斗志昂扬,勇气倍增。第二天,吴汉率
兵击鼓一起前进。周建的军队大败。

当时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
同意,说:“促使鬲县百姓造反,都是地方长官的罪过。如有敢轻言进兵攻打的人,我就杀了
他!”于是,吴汉传递公文到州郡,让他们逮捕(鬲县)地方长官,并派人到城中向五姓谢罪。
五姓百姓非常高兴,立刻相互招呼归降。
第二年,叛将率领五万多人夜里攻打吴汉的营地,军中一时惊乱起来,吴汉却坚持
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 (吴汉)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然袭击,大败敌军。

文言文理解练习(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张仪又恶陈轸①于秦王,曰:“轸驰走楚、秦之间,今楚不加善秦而善轸,然
则是轸自为而不为国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何不听乎?”
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陈轸曰:“然。”王曰:“仪
之言果信也。”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曰:‘孝己②爱其亲,天下
欲以为子;子胥忠乎其君,天下欲以为臣。卖仆妾售乎闾巷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乡
曲者,良妇也。’吾不忠于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吾不之楚,何适
乎?”秦王曰:“善。”乃止之也。
  (《 战国策.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注释:
① 陈轸:著名辩士,初在秦国作官,后离秦去了楚国。
② 孝己: 著名孝子,殷高宗之子。

1 张仪如何诽谤陈轸? [4分]
2 陈轸举例欲说明什么? [4分]
3 “吾不之楚,何适乎?”及“仪之言果信也。”
这两句中的“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4分]
4 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而之楚,信乎?”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4分]
5 王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人皆知之。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3分]

答案
1 张仪如何诽谤陈轸? [4分]
张仪向秦王表示陈轸奔走于楚、秦之间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国家,还企图叛国
投奔楚国。

2 陈轸举例欲说明什么? [4分]
说明自己是忠诚的臣子,才会受到楚王所钟爱,不料却被遗弃、放逐,所以只好
离开秦国,投奔楚国。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29

3 “吾不之楚,何适乎?”及“仪之言果信也。” [4分]
这两句中的“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个别表示“去”和“的”。

4 王谓陈轸曰:“吾 闻 子 欲 去 秦而之楚,信 乎?” [4分]


秦王对陈轸说:“我 听说 你 想 离开 秦国到楚国去,是 真的/可相信的
吗?”

5 非 独 仪知 之 也,行道之人 皆 知之。 [3分]


不 只是 张仪知道 这件事 罢了,就连 路人 也 都 知道这件事。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今=现在 2 果=果然 3 亦=也

译文
张仪又在秦王前面诽谤陈轸说:“陈轸奔走于楚、秦之间,但现在楚国不见得
对秦友好,反而却和陈轸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此看来,陈轸一切举动都是为自己,而
不是为了秦国。况且陈轸又企图背叛秦国而投奔楚国,大王为什么不明察此事呢?”
于是秦王就问陈轸说:“我听人说你准备背秦而去楚国,有这回事吗?”陈轸
回答说:“有这回事。”秦王有点生气地说:“那么张仪所说的话是真的了?”陈轸
回答:“何止张仪知道这件事,就连路人也知道这件事!常言道:‘由于孝已孝顺他
的父母,因而天下父母都希望孝已做自己的儿子;由于伍子胥忠于他的君王因而天下
的君王都希望伍子胥作自己的大臣。卖仆妾时如果能卖到本乡,那就证明是一位好仆
妾;被休的妻子如果能改嫁到本乡,那就证明他是一位好妻子。’如果我不忠君爱国,
忠诚于秦王,那么楚王又怎么要我做他的大臣呢?忠心耿耿尚且被遗弃、被放逐,我
不去楚国又去哪里呢?”秦王感动地说:“贤卿言之有理。”于是就把陈轸挽留下来。

文言文理解练习(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陈豨拜为鹿守,辞於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①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
“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
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②也。人言公之畔③,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
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④,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
之,曰:“谨奉教!”
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
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⑤,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
待豨报。
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⑥,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
召,恐其党⑦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众皆贺。
国相绐信曰 :“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⑧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
三族。
司马迁《淮阴侯韩信》
注释: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0

①辟:退避。使周围的人离去。 ⑤诸官徒奴: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
②信幸臣:亲信,宠幸的臣子。 ⑥上变:上书皇帝告发非常之事。
③畔:通“叛”。 ⑦党:通“倘”,或者、万一。
④从中起:从京城起事为内应。 ⑧儿女子:妇女小孩子。

1 韩信会寻求陈豨为谋反伙伴的理由何在? [5分]

2 吕后为了要捉拿韩信,做了什么部署? [4分]

3 淮阴侯韩信为何会谋反失败? [3分]

4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文。 [3分]

5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文。 [4分]

附加题
6 为何皇帝平反时,淮阴侯韩信没有跟随?他的用意何在? [3分]

7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和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上面的两个“弟”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3分]

8 为何陈豨对淮阴侯谋反的策略那么有信心? [3分]

答案:
1 韩信会寻求陈豨为谋反伙伴的理由何在? [5分]
韩信会寻求陈豨为谋反伙伴因为陈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2%,也是
皇上信任宠幸的臣子1%,如果有人告发说他反叛1%,皇上一定不会相信1%。

2 吕后为了要捉拿韩信,做了什么部署? [4分]
吕后为了要捉拿韩信谎称陈豨已被俘获处死1%,群臣都须进宫祝贺1%,再让萧相
国骗韩信入宫1%,然后乘机把他捆绑起来1%。

3 淮阴侯韩信为何会谋反失败? [3分]
因为没有原谅1%家臣所犯的错,而把他囚禁1%。被其家臣的弟弟向吕后告发1%
了他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而导致谋反失败。

因为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1½% ,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1½%,而无法谋反成功。

4 信 入,吕后 使 武士 缚 信,斩 之长乐钟室。 [3分]


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砍了他。

5 信 乃 谋 与家臣 夜 诈诏 赦 诸官徒奴,欲 发 以 袭 吕后、太子。 [4分]


韩信就和家臣商量/策划,夜里假传诏书 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
想要 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 和太子。

附加题
6 为何皇帝平反时,淮阴侯韩信没有跟随?他的用意何在? [3分]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1

皇帝平反时,淮阴侯韩信没有随从因为他诈病,目的是要里应外合以便能成功谋
反。

7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和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上面的两个“弟”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3分]
第一个”弟”的意识是“但”“只管” 。第二个“弟”指的是“弟弟” 。

8 为何陈豨对淮阴侯谋反的策略那么有信心? [3分]
陈豨对谋反的策略那么有信心是因为他对淮阴侯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 。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子=你、儿子 2 素=向来、一向 3 岂=难道

译文:
陈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
里漫步,仰望苍天叹息说:“您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
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淮阴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
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
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我为您在京城做
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
定听从您的指教!”
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
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
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
陈豨的消息。
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
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
和萧相国谋划,令人假说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
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
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
的计谋,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

文言文理解练习(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公子州吁,嬖人①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②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
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
犹未也,阶③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④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
陵长,远间⑤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
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选自 《左传·石碏谏宠州吁》,有删节)
注释:
1 嬖人:指宠妾。
2 庄姜:庄公之夫人
③ 阶:阶梯。这里的意思是引导,酿成。
④ 眕:克制。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2

⑤ 间;离间

1 石碏劝庄公应如何疼爱孩子? [4 分]
2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四者”分别是指什么? [4 分]

3 君王应如何消除国家的祸患? [4 分]

4 若犹未也,阶之为祸。
试将上面的句子以为白话。 [3 分]
5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试将上面的句子以为白话。 [4 分]

附加题
6 石碏认为一个人为什么会变得骄奢淫逸?
7 根据文章,试举出其中一种违背常理的情况。
8 石碏认为怎样才算是顺理之道?

“嬖人①之子也”
“庄姜恶之”
9 上面的两个“之”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案:
1 石碏劝庄公应如何疼爱孩子?
疼爱孩子应以正确的道理教导他,不让他走上邪恶之路。 [4 分]
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 [2 分]

2“四者”分别是指什么?
骄傲、奢侈、淫荡、逸乐 。 [4 分]
骄奢淫佚 [2 分]

3 君王应如何消除国家的祸患?
君王行事须效法顺理之道,背弃悖理之事。 [4 分]
君王应效顺去逆 [2 分]

4 若 犹 未 也,阶 之 为 祸。”
要是 还 没有,这样就会导致 他 酿成 祸害/祸患。4√=2,5√=3 [3 分]

5 夫 宠 而 不 骄,骄而能 降,降而不 憾,憾而能眕 者,鲜 矣。


受到 宠爱 而不 骄傲/骄恣;骄傲还能 约束自己/屈抑;受到约束/屈抑 而不怨
恨;有了怨恨还能克制自己/忍受的 人;是少有的。 6√=3,7√=4 [4 分]

附加题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3

6 石碏认为一个人为什么会变得骄奢淫逸?
因为父母对他过分宠爱和赏赐的缘故。 [3 分]

7 根据文章,试举出其中一种违背常理的情况。
卑贱的妨害高贵的;
年少的欺负年长的;
关系疏远的离间关系亲近的;
新的挑拨旧的;
地位低的压着地位高的;
淫乱的破坏有礼义的。 [3 分]
8 石碏认为怎样才算是顺理之道?
君王行事合乎道义,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哥哥爱护弟弟,弟弟
敬重哥哥。 [4 分]

“嬖人①之子也”
“庄姜恶之”

9 上面的两个“之”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嬖人之子也”—— 的 “庄姜恶之”——他 [4 分]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好=喜欢 2 弗=不 3 闻=听说

译文:
公子州吁是卫庄公宠姬所生,受到庄公宠爱。他喜欢玩刀弄矛,庄公也不禁
止。庄姜很讨厌他。石碏规劝庄公道:“我听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儿子,就要用规矩法
度去教育他,不要让他走到邪路上去。骄傲、奢侈、淫荡、逸乐,就是走向邪路的开
端。这四种恶习的养成,都是宠爱和赏赐太过的缘故。如果要立州吁做太子,就应该
定下来;要是还没有,这样就会引导他造成祸害。受到宠爱而不骄傲;骄傲还能接受
约束;接受约束而不埋怨;埋怨还能克制自己;这样的人太少了。再说卑贱的妨害高
贵的,年少的欺负年长的,关系疏远的离间关系亲近的,新的挑拨旧的,地位低的压
着地位高的,淫乱的破坏有礼义的,这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逆理的事。君主行事公正适
宜,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儿子孝顺父亲,哥哥爱护弟弟,弟弟敬重哥哥,
这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顺理的事。离开顺理的事去做逆理的事,就会招来祸害。做君主
的应尽力除掉祸害,现在却反而促使祸害的到来,这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庄公不听
规劝。

文言文理解练习(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相应侯①曰:“王勿忧也,请令废之。
秦于天下之士非有怨也,相聚而攻秦者,以己欲富贵耳。王见大王之狗,卧者卧,起
者起,行者行,止者止,毋相与斗者;投之一骨,轻起相牙者,何则?有争意也。”
于是唐雎②载音乐,予之五十金,居武安,高会相于饮,谓:“邯郸人谁来取者?”
于是其谋者固未可得予也,其可得与者,与之昆弟矣。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4

  “公与秦计功者,不问金之所之,金尽者功多矣。今令人复载五十金随公。”唐
雎行,行至武安,散不能三千金,天下之士,大相与斗矣。
《战国策·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
注释:
①应侯:范睢,秦国丞相。
②唐雎:秦臣。
1 应侯唐睢认为策士们为什么谋划攻打秦国? [3分]

2 秦王的狗和策士们有什么共同点? [5分]

3 范睢让唐雎摆宴分金的目的何在? [4分]

4 王见大王之狗,卧者卧,起者起,行者行,止者止,毋相与斗者。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4分]

5 于是其谋者固未可得予也,其可得与者,与之昆弟矣。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3分]

答案:
1 应侯唐睢认为策士们为什么谋划攻打秦国? [3分]
为了谋取富贵。

2 秦王的狗和策士们有什么共同点? [5分]
秦王的狗起初相安无事,后来为了骨头而争执,那些谋士起初欲合谋攻打
秦国,后来却为了黄金而起争执。两者都为利益而反目。

3 范睢让唐雎摆宴分金的目的何在? [4分]
为了离间谋士们的感情,使得合纵盟约瓦解。

4 王 见 大王之狗,卧者 卧,起者 起,行者 行,止者 止,毋 相与斗者。[4分]


请大王 看看 大王的狗,睡着的都好好 睡着,站着的都好好 站着,走着
的都好好 走着,停着的都好好 停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争斗。

5 于是其 谋 者固 未 可 得予 也,其 可得与者,与之 昆弟矣。 [3分]


结果 策划/谋划 攻秦的人 没有 得到赠金,而 那些 已得到黄金的人,跟秦国
像 兄弟 一样亲密了。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欲=想要 2 非=不是 3 耳=而已、罢了

译文
  天下的策士都聚集在赵国讨论合纵盟约,目的是联合六国抗拒强秦,这时秦相
应侯范睢对秦王说:“大王不必忧心,臣可以使他们的合纵之盟约土崩瓦解。因为
秦对于天下的策士,平日丝豪没有怨仇,他们所以要聚会谋划攻打秦国,是因为自
己想借此升官发财而已。请大王看看大王的狗,现在睡着的都好好睡着,站着的都
好好站着,走着的都好好走着,停着的都好好停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争斗。可
是只要在它们之间丢下一块骨头,所有的狗都会立刻跑过来,呲牙咧嘴露出一副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5

凶残相,互相争夺,乱咬乱叫。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所有的狗都起了争夺的意
念。”于是范睢就派秦臣唐睢用车载着美女乐队,并且给他5000金,让他在赵国的
武安大摆宴席,并且对外宣称:“邯郸人谁愿意来拿黄金呢?”结果首谋攻秦的人没
有拿赠金,而那些已得到黄金的人,跟秦国像兄弟一样亲密了。
  应侯又告诉唐睢说:“您此番为秦国在外交方面建功,可以不必管黄金究竟给
了哪些人,只要你把黄金都送给人就算功德圆满,现在再派人拿5000金给您。”于
是唐睢又用车拉着大量的黄金出发,再度前往武安去收买天下策士,结果还没分完
3000 金,参加合纵之约的天下谋士就互相争夺起来。

文言文理解练习(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孟尝君出行五国,至楚,楚献象床。郢之登徒直送之,不欲行。见孟尝君门人公
孙戍曰:“臣,郢之登徒也,直送象床。象床之值千金,伤此若发漂①,卖妻子不足
偿之。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公孙曰:“诺。”入见孟尝君曰:
“君岂受楚象床哉?”孟尝君曰:“然。”公孙戍曰:“臣愿君勿受。”孟尝君曰:
“何哉?”公孙戍曰:“五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
绝之义。五国英杰之主,皆以国事累②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君今到楚而受床,
所为至之国,将何以待君?臣戍愿君勿受。”孟尝君曰:“诺。”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③无受象床,甚善。
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公孙戍曰:“臣有大喜三,重之宝剑一。”孟尝君曰:
“何谓也?”公孙戍曰:“门下百数,莫敢入谏,臣独入谏,臣一喜;谏而得听,臣
二喜;谏而止君之过,臣三喜。输象床,郢之登徒不欲行,许戍以先人之宝剑。”孟
尝君曰:“善。受之乎?”公孙戍曰:“未敢。”曰:“急受之。”因书门版曰:
“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战国策 《孟尝君出行国至楚》)
注释
1 漂 :同“飘”,言其细若丝发。
2 累;委托
3 文:孟尝君姓田,名文。文,即孟尝君

1 郢人登徒为何不愿护送象牙床? [3 分]

2 五国君主对孟尝君有何评价? [4 分]

3a 真相被孟尝君看穿后,公孙戍有何反应? [3 分]
b 从大门所贴的布告里,可看出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 [3 分]

4 足下能使仆无行,先人有宝剑,愿得献之。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3 分]

5 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 章
试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3 分]

答案
1 郢人登徒为何不愿护送象牙床? [3 分]
因为象牙床价值千金,如果稍有损坏,即使卖掉了妻室儿女/倾家荡产也赔不起,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6

所以郢人登徒不愿护送象牙床。(

文言答案:象床之值千金,伤此若发漂,卖妻子不足偿之。 [1½ 分]
 
2 五国君主对孟尝君有何评价? [4 分]
五国君主认为孟尝君是个能扶危济困,帮助弱小的仁义廉洁之人。

文言答案: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说君之义慕君之廉。 [2 分]

3a 真相被孟尝君看穿后,公孙戍有何反应? [3 分]
真相被孟尝君看穿后,公孙戍一点也不慌张,还从容地告诉孟尝君,他有三大
喜事,并得了一把宝剑。

3 b 从大门所贴的布告里,可看出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 [3 分]
孟尝君是个胸襟开阔,能纳谏/听从劝告的人。

4 足下 能使 仆 无行,先人有宝剑,愿 得献之。 [3 分]
先生您如能让我不做这份差事,我有一柄祖传的宝剑,愿意献给您。

5 有能 扬 文之 名,止 文之 过,私 得宝于外者,疾 入谏。  [3 分]


凡是能传扬/弘扬我的名声,停止我的过错(劝阻我继续犯错),即使私自/私
下 在外获得珍宝,也可迅速/赶快来谏!”

通过这篇练习,学生需掌握下面这些常见文言词汇

1 至=到 2 甚=很 3 勿=不要、别

译文
  孟尝君出巡五国,到达楚国时,楚王要送给他一张用象牙制成的床。郢都的登徒
正好当班护送象牙床,可是他不愿意去,于是找到孟尝君的门客公孙戍,与他商量此
事。那人说:“我是郢人登徒,如今我当班护送象牙床,以献薛公,可是那床价值千
金,稍有损坏,即使卖掉了妻室儿女也赔不起。先生您如果能有办法让我不做这份差
事,我有一柄祖传的宝剑,愿意献给您。”戍答应了,就去见孟尝君。  于是公孙
戍往见孟尝君,说:“贤公准备接受楚人馈送的象牙床吗?”孟尝君点头言是。公孙
戍劝他不要这样做。孟尝君向他询问其中的缘故。公孙戌说:“五国之所以以相印授
公,只是因为听说您在齐地有怜恤孤贫的美德,在诸侯中有存亡继绝的美名,五国君
主这才以国事委公,这实在是仰慕您的仁义廉洁。况且您在楚国就接受了象牙床这样
的重礼,巡行至其他小国,又拿什么样的礼物馈赠于您呢?所以臣希望您万不可受人
之礼。”孟尝君很爽快的答应了。
  公孙戍快步退了出去,走到中门,孟尝君起了疑心,把他叫了回来:“先生叫田
文勿受象牙床之礼,这固然是一项很好的建议,但为何先生如此乐不可支呢?”公孙
戍见隐瞒不得,便婉言辩道:“臣有三大喜事,外加更得一柄宝剑。”孟尝君不解:
“先生此话怎讲?”公孙戍说:“贤公门下食客何止百人,却只有臣敢于进谏,此喜
之一;谏而能听,此其二;谏而能止君之过,此其三。而为楚送象牙床的登徒,不愿
意送床。他曾答应事成之后,送臣一柄先人宝剑。”孟尝君没有恼怒,反有嘉许之色:
“先生接受宝剑了没有?”公孙戍说:“未得贤公许可,戌不敢接受馈赠。”孟尝君
催促他:“赶快收下!”因为这件事,孟尝君在门扇上写道:“谁能传扬田文名声,
而谏止田文犯过,即使私自在外获得珍宝,也可迅速来谏!”  

文言文理解练习(九)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
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①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矣。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
极声色所好,口欲穷刍豢②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
户说以眇③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④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
最下者与之争。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⑤绝,虞⑥不出
则财匮少。”
故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
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
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⑦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
市。”此非空言也。故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
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司马迁 《史记·货殖列传》有删节)
注释:
①涂:涂塞 ⑤三宝:指粮食、器物、财货
②刍豢:刍指牛羊,豢指猪狗,泛指牲畜的肉 ⑥虞:掌管渔林资源的官员
③眇:同妙 ⑦夷狄:指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
④道之:导之

1.作者对老子“至治之极……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论点有什么看法? [4分]

2 为什么作者认为即使以高妙的理论也很难劝导人们放弃追求功名利禄? [3分]

3 作者认为管理国家,让百姓发挥所长应该注重什么? [5分]

4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3分]
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5 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4分]
将上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答案:
1 作者对老子“至治之极……至老死不相往来”的论点有什么看法? [4分]
作者认为当政者若以此为目标,而在近代去涂饰堵塞老百姓的耳目,使他们
再回复到古代的时期,是行不通的了。

文言答案: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2分]

2 为什么即使以高妙的理论也很难劝导人们放弃追求功名利禄? [3分]
因为这种追求功名利禄的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

文言答案:使俗之渐民久矣。 [1½分]

3 作者认为管理国家,让百姓发挥所长应该注重什么? [5分]
对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顺应民心,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进行
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规章,限制他们的发展。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38

文言答案: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 [2½分]

4 仓廪 实 而 知 礼节,衣食 足 而知 荣 辱。 [3分]
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耀与耻
辱。

5 谚 曰:“千金之子,不死 于 市。”此 非 空言也。 [4分]


俗语说:“家有千金的人,不会死在街市上。”这不是空话呀。

译文
老子说: “古代太平之世达到极盛时期的时候,虽然邻国的百姓彼此望得见,
鸡犬之声彼此听得见,但人民各自以为自家的食物最香甜,服装最漂亮,习俗最安适,
工作最快乐,以至于老死也不相往来。”要是谁以此为目标,而在近代去涂饰堵塞老
百姓的耳目,使他们再回复到古代的时期,那就几乎是行不通的了。
太史公说:神农氏以前的事迹,我已无从考知了。至于《诗经》、《尚书》所
记载的虞、夏以来的情况,还是可以考见的。人们的耳朵、眼睛要竭力享受声、色之
乐,嘴里要吃尽各种美食,身体安于舒适快乐,而心里又羡慕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
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地去劝导,始终
很难使他们改变。所以,对人民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
进行教育,再其次是制定规章,限制他们的发展,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周书》上说:“农民不生产,粮食就缺乏;工人不生产,器物就缺乏;商人
不转运,粮食、器物、财货就断绝;虞人不生产,财货就匮乏。
所以,管仲说 :“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
能分辨荣耀与耻辱。”礼仪是在富有的时候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因此,
君子富有了,才肯施恩德;平民富有了,才能调节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水深鱼自
然会聚集,山林深广野兽自然会奔去,人富有了,仁义自然归附。富人得了势,声名
就更显赫;一旦失势,就会如同旅居的人一样没有归宿,因而不快活。在夷狄外族,
这种情况则更厉害。俗语说:“家有千金的人,不会死在街市上。”这不是空话呀。
所以说:天下的人乐融融,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闹嚷嚷,都是为了财利而
往。”兵车千辆的国君,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都怕贫穷,何况是
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呢!

6351© Hak Milik Jabatan Pelajaran Johor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