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0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严复《<庄子>评语》解读
英文题目:An Interpretation of Yan Fu
Zhuang Zi Comments

学 院 哲学与政法学院
专业名称 中国哲学
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哲学
研究生姓名 王俊 学号 1623020006
导 师 姓名 杨胜荣 职称 副教授

2019 年 5 月 20 日
 
' . 

. . .




独创 性 声 明

本 人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我 个人在 导师 指导 下进 行 的 研 宄 工 作 及 取


得 的 研 究成 果 。
尽我 所 知 , 除 文 中 已经 标 明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本 论文 不 包


含任 何 其 饱 个人 或 集体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
对 本 文 的 研 宄做


出 贡 献 的 个 人和 集 体 , 均 已 在 文 中 以 明 确方式 标 明 。
本人 完全 意识 到 本


声 明 的 法 律 结果 由 本 人承担 

学 位论文作者签名 

年 5 月 2〇 日

学 位 论 文版 权 使 用 授 权 书

本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学 校有 关保 留 、
使 用 学 位论 文 的 规 定 ,
即 :



校 有 权 保 留 并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 机 构 送 交 论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版 , 允许


论 文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本 人 授 权 云 南 师 范 大 学可 以 将本 学 位 论文 的 全部 或


> 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数 据 库 进 行 检索 , 可 以采 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扫 描 等复 制


手段 保存 和汇 编 本 学 位 论 文 

学 位 论文 作 者 签 名 :

太 ^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

対?
年 5 月 20 日 以 |
? 年 r月 如 







摘要

摘要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对西方近代社会、科技和文化有深刻独

到的见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深入的体悟。在引介西学以推动中国富强的

同时,致力于沟通、融汇中西学术思想。严复晚年撰写的《<庄子>评语》,可

以说是其一生中西思想交融与沉淀的产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

讨严复对《庄子》中“天”“地”“自然”“宇宙”“气”和(人)“性”的

阐释,关于《庄子》逍遥哲学与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以及从近代西方科学知

识与视野出发对《庄子》思想的阐发,分析其得失,考察其思想史意义。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人性论和自由观的阐释,是从他的“天演哲学”

以及西方近代科学背景出发的。在天道观和人性论上,其总体特色是为《庄子》

注入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精神,使之具有唯物主义的色彩。《庄子·寓言》中“天

有历数”一段,严复释为“天之可推,以有历数;地之可指,以有人据”,“天”

即“时间”,“地”指的是“空间”。《庄子·养生主》中“依乎天理”一句,

严复的评语为“依乎天理,即欧西科学哲学家所谓 We must live according to

nature。”这里的“自然”不仅指自然现象,而且还是宇宙万物自然而然的存

在及其规律。他还将“气”视为“质”和“力”的结合,“古所谓气,今所谓

力也”。对于《庄子》中的“性”,严复认为“与生俱生,曰性;群生同然,

曰德;因人而异,曰形”,指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性。严复基于进化论基础之

上的自由观重新诠释《庄子》中的逍遥哲学,认为“庄子即杨朱”,用杨朱的

“为我”、“贵己”来发挥庄子“葆真全性”的思想,而且进一步将其与近代

西方个人主义观念与自由主义思想相融汇。此外,他还运用西方近代天文学、

物理学、生物学知识来解释《庄子》中的一些论述和概念。

I
摘要

《<庄子>评语》以西学视野解庄,开创了庄学史上实证科学化的诠释路径,

对此后的胡适等学者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严复以“天演”和“自由”为核

心的哲学观念,包含着他对中国政治社会变革以及启蒙、塑造国民的现实关怀,

这使他发掘《庄子》中的科学、民主、自由精神,与此同时,“以西释中”的

“格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庄子》精神境界的失落和思想的肢解。《<庄

子>评语》这一个案表明,中西文化的会通,依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严复;《庄子》;中西会通

II
Abstract

Abstract

Yan Fu, as a famous thinker in modern China has the profound and unique

understanding to modern western society,science and technology.He dedicates to

communicate and digest the western and Chinese academic thought,during the same

time of introducing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pel the growth of

China.The communicate of ZhuangZi written by Yan Fu in his later years is the

product of digesting and sediment of western and Chinese thought,though all his

life.That thesis mainly explores Yan Fu’s explanation of ‘Heaven’ ,‘earth’ , ‘nature’ ,

‘cosmos’ ,‘Qi’ and ‘property’ , together with the confluence of free philosophy and

liberalism of ZhuangZi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and analyse its strong and

weak sides when inspects its historic meaning.

Yan Fu mak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Heaven’s principle,human nature and

freedom on the basis of his ‘evolutionary philosophy’ and modern western science.He

pours the spirit of empirical science into his comments of ZhuangZi,when he

discusses natural law and property and affords it with the nature of materialism.In the

fable of ZhuangZi,there is a paragraph about ‘Diurnal calendar’.According to Yan

Fu,‘what is heaven , it refers to diurnal progress,and earth refers to the

occupation’,thus,heaven is ‘time’,and earth is ‘space’.‘Act according to natural law’

described in ZhuangZi ·Yangshengzhu,interpreted by Yan Fu is we must live

according to nature,which is the viewpoint of modern scientific philosopher.’ Nature’

not only refers to the natural phenomena,but also it refers to the law and existence of

everything in nature.Yan Fu regards ‘Qi’ as the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quality’, what we refer to strength in present time is equal to ‘Qi’ in ancient times.He

deems that ‘property’ described in ZhuangZi is born with,however,different people

III
Abstract

own different virtue,which is called formation,Yan fu reinterprets the free philosophy

in ZhuangZi based on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he believes that ‘ZhunagZi’ is

‘YangZhu’,and to develop the thought of keeping truthfulness by YangZhu’s

‘self-esteem’, and furthermore combines this idea with individualism and liberalism

in modern western society. Yan Fu also utilizes the modern western.Knowledge of

astronomy,physics and biology to explain some discussions and concepts existed in

ZhuangZi.

Yan Fu explains the thought of ZhuangZi from the viewpoint of western scope in

his book,and he create a new path leading to the scientific and empirical annotation in

the study history of ZhuangZi,which produce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ollowing

scholars,as Hu Shi more importantly.Yan Fu’s philosophical idea of ‘evolution’ and

‘freedom’ contains his care about the Chinese social political trans for motion, and

which also act as a key role in enlightening and shaping the thought of the

countrymen in his time,this makes him uncover the scientific,democratic and free

spirits of ZhuangZi.To some extent, the way of explaining of ZhuangZ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stern understanding may cause the loss and limitation in explanation

of ZhuangZi therefore,it is an arduous task for us to do in the amalgam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Yan Fu;Zhuang Zi;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al amalgamation

IV
目录

目录

绪论............................................................................................................. 1
一、 相关研究综述............................................................................................. 3
二、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7
三、 研究的方法................................................................................................. 7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9
一、 关于严复《<庄子>评语》的撰述............................................................. 9
(一) 严复评点《庄子》的背景...................................................................................... 9
(二) 严复评点《庄子》的目的.................................................................................... 12
(三)严复《评点<庄子>》的内容.................................................................................. 14
二、 严复《评点<庄子>》的版本................................................................... 15
(一) 马其昶未归还本.................................................................................................... 15
(二)严璩藏本(闽本).................................................................................................. 16
(三)岷云堂本.................................................................................................................. 17
(四)严群藏本(严本,未刊)...................................................................................... 18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19
一、 对《庄子》中“天”“地”“自然”概念的阐发............................... 19
二、 对《庄子》中“气”概念的唯物主义倾向的阐发............................... 20
三、 对《庄子》中“宇”“宙”的时空的认识........................................... 23
四、 对《庄子》中(人)“性”的理解....................................................... 25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27
一、 《庄子》的逍遥自由............................................................................... 27
二、 严复进化论基础之上的自由观............................................................... 29
三、 庄周思想的个人主义意涵....................................................................... 32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43
一、 《庄子》“游心于无穷”的科学思辨精神........................................... 43
二、 以近代西方科学原理阐释《庄子》的相关概念................................... 45
三、 进化论思想与《庄子》思想的相互诠释............................................... 52
四、 对《庄子》思想的批判与改造............................................................... 60
(一)对“道”的否定性阐释.......................................................................................... 60

V
目录

(二)认识论上对庄子思想的批判与改造...................................................................... 62

结语:严复以西学视野解庄的意义与局限.......................................... 66

参考文献................................................................................................... 6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70

致谢........................................................................................................... 71

VI
绪论

绪论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影响巨大的人物,其人及思想备受当时及后世

的关注和重视。严复的思想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这种中西文化交融

的结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拓展了广阔的视野空间,时代的思想和产物也必

定会对时代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严复中西文化交融之下的思想必然也对中

国近代以来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也有学者从严复

一生的经历及其思想著述来洞察其晚年的思想转变,认为其又回到了守旧的立

场。但我们通过对严复思想的核心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严复前后思想始终一

以贯之,他的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与西方近代进步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之间是相通

的,特别是他那充满朴素的自由、民主思想的老庄哲学。《庄子》作为中国古

典重要名著,从魏晋以来就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注疏解读,因此对其注解的

著作也有不少。而严复的《〈庄子〉评语》可以说是在中国庄学阐释史上具有

一定意义和分量的重要著作。对于严复这样一位具有特殊的知识背景的中国近

代思想家来说,其对《庄子》的评语因为其人和其时代的特殊性而显得别具一

格,独具特色,不多的字数却阐释出了颇多的新意,将传统的《庄子》阐释,

转化成为了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庄子》解读,能给人以众多的思想启示和文

化理解,也为中西文化的融合开拓了新的思想方法和新的空间,为中国学术开

出不可忽视的新路,这些原因与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知识背景密切相关。

今天,当我们重读严复《〈庄子〉评语》时,仍能给予我们新的思想启迪,又

能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严复何以做到将庄学思想阐释出近代西方科学思考的

意味,以及严复是如何做到中西文化互通互释的,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

对待一些关于严复晚年思想回潮的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对国际交流局

势的发展演变,面对国家的发展进步,我们仍然需要面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释

1
绪论

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我们有必要以史为鉴,正确对待中西、古今文化的异

同与转型。从严复对《庄子》的评语,或许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庄子》,理解

严复,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吸收和利用具有巨大的

指引与推动作用。

纵观中国历史上对《庄子》的阐释,我们可以发现,其已经形成了一套固

有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而这种思维模式和观念在整个时代及其文化没有发生质

变以前,也不会超前而发生巨变。中国古代对庄学思想的阐释在近代以前都没

有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和质的突破,就是因为时代及其文化没有发生质变。然而,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面对西方国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对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人也在这样的一种影响中开始逐渐接触到和了

解到了西方的各种学说、思想和观念。通过对西方科学、思想文化知识的认识、

学习和引介,逐渐改变了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方式与观念,这也就使得国人对

中国传统经典的研究和认识有了创新与改造。因此,学者们对《庄子》的阐释

也就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解说和阐释。在这一方面,严复可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

影响和地位的代表性学者。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术界一直以来都比较重

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作用与影响,对其思想著作的研究和评

价之多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从学界对严复思想研究状况来看,关于严复的《<

庄子>评语》的研究,以及严复在庄学研究史上的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以来都

还没有给予一个中肯的评价与定位。本文将在全面解读严复《<庄子>评语》的

基础之上提炼出严复主要的庄学思想,并进一步分析严复对中西文化思想的融

合与会通。

2
绪论

一、 相关研究综述

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综述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有关严复思想研究

的相关综述;第二是有关严复庄学思想的研究状况。

(一)有关严复思想研究状况

纵观严复思想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严复这样一个学贯中西,又使中

西融通互释的思想大家,对其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以

及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重点对象。学术界对其人及其思想的研究著述

一直以来都是非常丰富的。综合来看,学界对严复思想的研究路线不外乎于以

下三种:第一,对严复论文的整理与评述。这一研究路线主要是在严复思想研

究的早期,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在严复论文的搜集整理与汇编之上对其进行介

绍性的著述,这些著作有如愿学子主编的《严侯官先生全集》以及熊元锷主编

的《侯官严氏丛刻》等,还有少部分对严复论文的引荐性文章。严复逝世后,

学术界对其思想论著的研究著作也在不断地增多,有《严复思想转变之剖析》、

《严复思想评述》、《侯官严先生年谱》、《严复中西文化观》、《严复的翻

译》等等。第二是开始结合严复的译著文本来对严复的思想进行展开式的研究,

这一路线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来看,一个是在 1950 年——1976 年二十多年的时间

里,主要的代表性著作有周振甫的《严复诗文选》、王栻的《严复传》以及 1964

年美国汉学家本杰明·史华兹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等。另一个是 1977

年—1992 年间对严复思想的研究,其内容包括对严复译著的编辑整理,如王栻

的《严复集》、牛仰山的《严复研究资料》等,另外也有对严复思想研究的专

著,如《严复与严译名著》、《严复: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者》、《救国、启蒙、

启示:严复与中西文化》等。第三是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基于严复学术研讨基

3
绪论

础之上对严复思想的研究。这一时期对严复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的

特点,也比较系统和集中地探讨了严复的思想。1993 年到 2000 年两次严复学术

研讨会的召开展现出了严复思想研究成果的丰富性,除论文集外,著作也较为

丰富,有杨正典的《严复评传》、刘桂生等主编的《严复思想新论》、郭良玉

的《严复评传》、黄克武的《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

与批判》、林载爵主编的《严复合集》以及马勇的《严复思想评传》、皮后峰

的《严复大传》、孙应祥的《严复年谱》、黄克武的《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

中国的文化转型》、欧阳哲生的《严复评传》、张志建的《严复学术思想研究》

等,以及诸多严复思想各个方面的研究论文。这些著作涉及到严复学术的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中西哲学思想等各方面的内容,可谓全面而丰富多样。

(二)有关严复庄学思想研究状况

庄学思想作为严复思想内容的一部分,在严复思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学者把其与老学思想结合起来,同时作为严复的道家思想内容来谈论。而

且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也更多地纳入到严复晚年的思想讨论中,不知是不是因为

严复在其晚年对道家著作《老子》和《庄子》进行评点的缘故,或者是因许多

学者对严复晚年思想回归中国传统的理解问题所致。其实纵观严复一生的经历

以及其思想著述,可以发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庄思想

始终贯穿于严复的整个人生历程。另外,《庄子》对严复的影响,从他的许多

论著和批语中都可以看到。严复运用老庄思想和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互为发

明的精妙阐述也是很多的,而且严复也多次表示过自己对《庄子》的挚爱,在

其与弟子熊纯如的书信中就提到:“予生平喜读《庄子》,于其道理唯唯否否,

每开一卷,有所见,则随下丹黄。” 只不过是到了晚年显得更加突出而已。 从

对严复思想研究的著作、论文可以看出,在这些著作中有对严复评点《庄子》


王栻编《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608 页。

4
绪论

内容的整理的,如王栻的《严复集》就收录整理了严复《评点<庄子>》几个版

本的内容,即有未刊《庄子》原文的岷云堂本,以及附有《庄子》原文的影印

本两个版本的补充摘录。但这只是收录整理,并未对其进行过任何的评阅。欧

阳哲生的《严复评传》在其“薪烬火传:旧学新释劈蹊径”一章中用一小节的

内容对严复《<庄子>评语》的新特色进行过分析。其内容主要简单介绍了《<庄

子>评语》的版本及条目情况,从宇宙观的角度来说明其带有浓重的哲学思考意

味,从严复对“道”、“气”的理解以及唯物论和认识论上评论《<庄子>评语》

的特色,另外还点出了严复的《<庄子>评语》也是一部充满社会政治和伦理道

德方面的内容的著作。可以看出欧阳哲生所论述内容主要就严复《<庄子>评语》

所涉及的一些主要的问题进行简单评述,以此来反映严复思想的一个侧面。马

勇的《严复学术思想评传》在“局外人的观察与思考”一章中,用一小节的内

容来论述严复的点评老庄。他指出了严复不仅从《庄子》中看到了中国传统知

识分子所喜爱的消极避世的思想,更是独具慧眼地看出了《庄子》一书中所蕴

含的近代思想观念,这归根结底也是因为严复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去观察《庄

子》的思想价值,同时也是以西方近代观念去反观中国传统的结果。刘桂生主

编的《严复思想新论》一书中收录的林启彦“严复论中西文化”一文中的“严

复论中国文化”一节,谈到“严复通过对道家思想的新诠释,使中国传统文化

重新展现活力,发放出自由民主的光采。” 其中也指出了“严复早在译述《天

演论》的时候,便已肯定了老子无为、任自然与庄子的‘在宥’思想符合斯宾

塞所倡的不干预政治的精神” ,且其“在 1912 年开始评点《庄子》是高度评

价杨朱的为己思想与西方个人主义相结合,且疑杨朱与庄周可能呢是同一个

人。” 点出“严复借道家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政治,更重要的是拿它来与西方


林启彦:《严复论中西文化》,刘桂生等主编《严复思想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林启彦:《严复论中西文化》,刘桂生等主编《严复思想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林启彦:《严复论中西文化》,刘桂生等主编《严复思想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5
绪论


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进行会通互释的工作。” 另外,关于研究严复庄学思想的

相关论文并不是很多,硕士论文有陆文军的《论严复的庄子学》,该论文从分

析严复的《庄子评语》出发,归纳出严复的庄子学的思想内容,即:1.对道家

哲学基本命题的唯物主义理解;2.对庄子哲学中的科学性因素的发挥;3.对于

庄子飘逸的哲学思想中表现出的自由、平等思想因素的阐发;4.借用天演哲学、

进化论视角对庄子哲学的一次全新的观照。 此文应该是目前对严复评点《庄子》

思想研究较为全面的硕士论文,是从对严复评点《庄子》的文本分析来提炼出

其中的哲学思想。此论文也只是从严复西学的视角来对其进行阐释的,对其中

西思想的互释部分并没有展开论述。周露露的《严复的自由观与老庄思想》旨

在从与老庄思想的关系层面来对严复的自由观做个案的研究,点出《庄子》的

自由思想与严复进化论基础上的自由观的关系。陈天林的《严复与老庄》通过

“严复对《老子》和《庄子》的重新阐释,论述了严复在道论、认识论、天演

论以及科学、自由与民主等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上对老庄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

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道家思想在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状况。杨杰的《严复

自由思想新探——严复<群己权界论>和密尔 On Liberty 之比较》中也用一小节

的内容来谈论严复自由观中的道家因素,点出了严复用西方思维来解释中国传

统的一些命题,从而指出严复自由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联和会通。其他相关的

期刊论文研究严复与《庄子评语》的有:关于严复评点《庄子》的版本研究的,

如李瑞振的《严复评点<庄子>始末及版本考述》分析了严复评点《庄子》的四

个版本;林飞帆的《福建博物院馆藏<严复评点《庄子》>》对此版本进行简单

的图文介绍。另外也有从研究范畴的转换和近代学术分科体系下对于科学思想

和进化论的阐发、“科学方法”的宣扬三个方面促进庄学近代转换的研究来论

述严复的《<庄子>评语》的,如康庆和李宝红合著的《严复<庄子>评点与庄学


林启彦:《严复论中西文化》,刘桂生等主编《严复思想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陆文军:《论严复的庄子学》,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年。

陈天林:《严复与老庄》,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1 年。

6
绪论

的近代转换》。杨达荣的《严复的天演哲学与老庄思想》论述了严复发挥老庄

天道自然观的思想,力图以近代实证科学为根据,提出许多具有唯物辩证性质

的命题来构成其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将整个传统的老庄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的

自由平等思想以及老庄的天道自然思想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联系起来。

刘韶军的《论严复《〈庄子〉评语》的学术背景和阐释特点》,从严复评点《庄

子》的学术和思想背景出发,来论述严复《庄子评语》的两种背景,并且据《〈庄

子〉评语》中的若干实例,从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哲学宗教三个方面,得出

严复以西学阐释中国古典的会通精神。

二、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研究的意义: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学贯中西、最早对西方经典进行翻译,

运用西方新知识、新思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评点的思想家,其所做的工作本

身就是一种中西文化会通的过程,这种中西文化之交流融汇对于我们当今社会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思考和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

转化具有极大的理论借鉴意义。

创新点:本选题的创新点在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严复评点《庄子》

进行全面考察,从其背景到版本的细致分析再到对评点内容的提炼和分析,全

面对严复评点《庄子》的思想进行解读。不仅从中提炼出严复的西学思想,也

提炼出其中学的根底,以及严复对中西思想的融合与汇通。

三、 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三种研究方法:

7
绪论

(一)文本分析研究法

对严复《评点<庄子>》进行文本的分析,通过对严复评点活动以及评点《庄

子》的过程及版本等相关问题的考察,来进一步了解严复《评点<庄子>》的学

术思想活动。另外也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提炼出严复在《<庄子>评语》中所体

现出来的中学和西学的思想观点和对中西学的运用与会通。

(二)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以往学界对严复与庄子学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与

差别,补充其中的不足,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三)文献研究法

对严复《评点<庄子>》的几个版本文献进行互补分析并且搜集相关严复思

想论著以及庄学研究文献,对它们进行深入了解,为本文打牢基础。

8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一、 关于严复《<庄子>评语》的撰述

(一) 严复评点《庄子》的背景

在 1912 年年底严复给其好友熊纯如的一封信中写道:

“予生平喜读《庄子》,于其道理唯唯否否,每开一卷,有

所见,则随下丹黄。马通伯借去不肯还,乃以新帙见与,己意亦

颇鞅鞅,今即欲更拟,进退不可知,又须费一番思索,老来精力

日短,恐不能更钻故纸矣。”①

1916 年 9 月 20 日严复写给熊纯如的信中又说:

“平生于《庄子》累读不厌,因其说理,语语打破后璧,往往至

今不能出其范围。其言曰:‘名,公器也,不可以多取;仁义,先王

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生在古,则言仁义,使

生今日,则当言平等、自由、博爱、民权诸学说矣。”②

从以上书信中可以看出严复毕生对《庄子》的喜爱以及对《庄子》累读不厌,

每读一卷都有新的见解。另外也可看出严复对《庄子》的点评不是在某一个时

期内集中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结果,而且不止一次对《庄子》进行过

评点。他早年评点过《庄子》,被马其昶(通伯)借去不还,而后马以其新作

《庄子故》替代归还,严复也因此而鞅鞅不乐,可见严复对之前所评《庄子》的

珍视。其后虽老来精力日短,想要再次评拟还得再费一番思索,但严复还是对

自己非常喜爱的《庄子》进行了批阅。严复长子严璩的《侯官严先生年谱》中


以下凡载于王栻编《严复集》的严复文本,均只注著作名和引文所在卷次、页码。王栻编《严复集》第
四册,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608 页。

《与熊纯如书》第三十九封(一九一六年九月二十日),《严复集》第三册,第 648 页。

9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就记有:

“丙辰(1916)府君六十四岁。手批《庄子》,入冬,气喘仍烈。”

而且从这部《侯官严先生年谱》中的其他相关文辞记载如“气喘又作,入东交

民巷法国医院”、“春杪至沪,入红十字医院”、“秋杪北归,入协和医院”

等等可以看出,严复此一时期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消磨在了辗转各地医院疗养

之上,而其在这样的艰难时期仍然对一生钟爱的《庄子》进行批注。并且此时

期的严复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与感悟也更加成熟老练,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中西

文化,用其熟悉的西方思想及科学知识来解读对其养之蓄之的中国传统经典。

可以说其批注的这部《<庄子>评语》集中体现出严复一生沉淀的中西文化融通

互释的思想观念。《<庄子>评语》这样的思想著述,非有严复这样学贯中西的

学术背景之人不可得。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回顾一下严复的学术和思想背

景。

世人对严复的认识无非是从他译介了西方经典著作,为国人打开思维,认

识西方科学等开始的,而严复在世人眼中的位置也无非是拥有“中国近代著名

翻译家”的名号。其翻译的著名西方经典著作《天演论》在严复所有译著中的

地位与分量也是放在首位的,《天演论》俨然已经成为严复思想的一种象征,

此译著也为严复成为中国历史上进化论的先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严复

不是一个只会翻译西方著作的翻译家,他还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严

复的翻译西学著作对西方思想著作并非逐字对照翻译,而是运用中国的理解方

式对其加以翻译介绍,从其《天演论》的翻译文笔就可以印证这一点。如在其

译著《天演论》中《导言一·察变》的开篇就有:“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

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

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 从其语言风格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


《严复集》第五册,第 1551 页。

《严复集》第五册,第 1551、1552 页。

《严复集》第五册,第 1323 页。

10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对严复的深刻影响,其翻译具有中国典籍《庄子》之特色与风格。同时,严复

在介绍西方思想文化的时候,也不是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完全否定了中国

传统思想文化而全面肯定和赞赏西方的科学思想。从严复许多著作的按语中就

可以看出,他始终没有放弃研究学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

承。他一生都在努力寻找并且证实中西之间的相通点,包括其晚年对《老子》

和《庄子》等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的评点。

另外,我们知道严复不是那种甘于过一生于书斋之中靠写写文章来打发时

间的人,那么严复为什么要引介西学,为何又要以此方式来引介西学呢?作为

一名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在成年后长期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

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之后,接触到了中国传统学术之中无法学习到的新观念、

新知识、新思维,也切身感受到了中西之间的差距以及认识到中国贫穷落后的

原因,出于对国家和社会所具有的责任感和现实感的中国知识分子,严复赋予

自己寻找一条救国治国的历史道路的使命。这也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严复的学

术道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升迁,也不是为了利禄。如严复在其译著《天演论》

的序言中就写道:“二千年来,士徇利禄,守残阙,无独劈之虑” ,可见严

复的学术道路不在徇利禄,而且还严厉批评中国二千多年来的那些为利禄而抱

守古书的所谓知识分子们,认为这种传统的学问只能抱守残阙,而对改变国家

和民族命运毫无意义。严复的这种对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历史使命和学术路向,

决定了他不会停留在他所面对的现实工作职务的要求之上。如“严复在格林威

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就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先

进的近代科学” ,而并不仅仅只是停留于官方要求他学习的海军专业知识之

上。从严复的译著及按语中就可以看出,严复对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学科的

学习和了解的程度。然而,“无论中学西学,都有深奥复杂的学术思想隐于其

中,此又非仅靠饱览熟读所能见之,故学问之最要者乃是严复所说的‘见其理

《严复集》第五册,第 1320 页。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 年版,第 9 页。

11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极’”。 严复的《<庄子>评语》之所以别具一格,独具特色,而且总能阐释

出其新的思想内涵,源于严复一生的中西学识见解。他通晓英国之语言,能够

有机会和能力去直接广泛阅读和熟悉英语语言文字所撰写的各类学术著作,并

且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

在许多学者看来,严复的思想复杂多变,那是因为他们对严复学术经历和

思想路线没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只看到了严复思想学术中的某一个方面。通

过对严复一生的翻译、著述、按语、评语的把握,可以看出其思想存在着一脉

相承、一以贯之的特点和逻辑。如果没有正确看待严复思想的特点,也就不能

很好地把握严复思想的实质,那么对严复《<庄子>评语》的理解也就不能很好

地凸显出来。当然,严复个人的人生阅历也为其思想的形成和思想的特色奠定

了很好的基础。

(二) 严复评点《庄子》的目的

严复为什么评点《庄子》?为什么在其晚年身体欠佳之时仍然坚持手批《庄

子》?这不仅仅只是像其在给熊纯如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因“生平喜读《庄子》,

于其道理唯唯否否,每开一卷,有所见,则随下丹黄。” 更是因为《庄子》这

样的一部中国典籍里包含着严复想要传达的思想观念,它能够很好地作为严复

引介西方思想的中国材料。

首先,在中国这样一个被旧思想、旧观念统治的国家里,要想引入新的思

想和新的观念实在是太难,特别是在中国近代那样的一个社会历史背景之下引

入西方这样一种可能触及到中国顽固守旧派利益的“新学”观念,在中国当时

的情况下是不容易的。而严复则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文人志士身上的特点,把《庄

子》这样一部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经典赋予现代西方所倡之精神。也正是如此,


刘韶军:论严复《<庄子>评语》的学术背景和阐释特点,《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

《严复集》第三册,第 608 页。

12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严复似乎找到了西方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学术之间相互会通与发明的桥梁。

其次,严复所倡的西学精神与崇尚自然,追求“黜伪而崇真”的道家哲学

精神是可以相互论证的。如庄子中那汪洋恣肆的逍遥以及浩瀚无涯的自由和对

宇宙时空的想象、对生物演变发展的刻划,正与严复所倡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某

些思想相暗合,这样既可以说庄子思想中充满了与近代西方相通的科学精神,

又可以用西方的科学思想和术语来阐释《庄子》中的哲学思想。

再次,严复所看到的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是植根于那种“天赋人权”的

民主式的自由平等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中国想要学习西方,使其获得发展进步,

自由、平等、民主这样的理念是不能缺少的,而《庄子》中的逍遥自由无疑为

严复所倡的这一思想找到了桥梁。当然,《庄子》中的那种自由与近代西方所

倡导的那种自由、平等在实质上本来就不一样的,严复把两者联系说为一谈,

不免牵强附会,但至少《庄子》中宣扬自由的精神境界,为严复倡导的西学中

所追求的自由找到了结合点。不管怎么说,严复对中国传统典籍《庄子》及其

思想的喜爱与赞赏是不言而喻的,其认为庄子之学在中国传统思想宝库中是属

于那种卓尔不群,出类拔萃的,这一点可以从其翻译的法国学者孟德斯鸠《论

法的精神》(Deg Esprit des Lois)的译本《法意》第三十五篇按语中看出:

“故吾尝谓中国学者,不必远求哲学于西人,但求《齐物》、《养

生》诸论,熟读深思,其人已断无顽固之理,而于时措之宜,思过半

矣。”①

在这里,不管是严复纵览了东西方文化思想后得出的赞叹之语还是严复出于对

中国古代文人智慧的赞颂,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严复对于《庄子》这部中国传统

道家思想著述的认同,就算他学贯中西仍能对其大加赞赏,并且还能对之进行

中西互释发微。可见《庄子》这部著作在严复心中的地位及其对严复的影响程

度。


《法意》第三十五篇按语,《严复集》第四册,第 955 页。

13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三)严复《评点<庄子>》的内容

严复《评点<庄子>》的形式主要有评论的眉批,有释疑性的注解,或以硃

笔圈点,或用英文加注,其约数万言。 前面已提到严复对《庄子》的评点并非

集中于一个时期完成,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且存在着几个不同的版本,这

就存在不同版本内容条目、评语有所出入的情况。但总体上,严复评注《庄子》,

基本上是把庄书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对待的。首先是对七内篇作了总评,而后

分别加以评注、圈点、训诂。 从结构和形式上来看,严复对《庄子》的评注并

非通篇到句的逐一评注,而是每次阅读有感悟就在段旁或句间进行随手评注,

没有刻意去追求体例的工整、内容的全面完整。有的篇目设有全篇总评,如内

七篇设有“内篇总评”。有的评注于某一句之上,如《养生主》中,“依乎天

理,即欧西科哲学家所谓 We must live according to nature.”一评语就批注

于“依乎天理”一句之上。有的评注于某一段之上,如《齐物论》中,“一气

之转,物自为变。此近世学者所谓天演也。”一评语批注于“夫吹万不同,而

使其自己也。”一段之上。有的批在题目之上,如《至乐》的题目上就批“此

篇所发明者,天地无为而无不为,有变化而无生死,生时安生,死时安死,此

生死之所以可齐也。”有的系全篇总评,如《应帝王》篇中“此篇言治国宜听

民之自由、自化,故狂接……化贷万物,而民弗恃。”一段评语及“郭注云,

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此解与挽近欧西言治者所主张合……而民

生始有进化之可期。” 两段系总评《应帝王》之全篇。相对而言,批于一段之

上较多,一句之上次之,一篇总评再次之,而全篇总评仅就内七篇有之。内容

上,综合严复所评的二十九篇(其中《让王》、《盗跖》、《说剑》、《渔父》

四篇归纳总评在“让王第二十八”题目上,《缮性》篇没有任何评点只作了圈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 年版,第 111 页。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5 年版,第 111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8 页。

14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点)。可以看出严复根据《庄子》的内容,用西方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学说、

哲学宗教学以及天文、地理、生物进化论等不同的视角对其相关思想进行阐释。

从《<庄子>评语》的内容来看,严复对《庄子》的批评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

分析,一方面是体现其西学思想的部分,即严复用西学术语、思维方式和概念

等来解读《庄子》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没有直接突出严复西学思想的部分。而

本文将以第一方面的内容为主,来论述严复以西学视野对《庄子》的解读,以

及严复对中西思想的融会贯通。

二、 严复《评点<庄子>》的版本

前面已经提到过,严复评点《庄子》不是集中于某一个时期内完成的,因

此存在几个不同的版本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而且这些不同版面的条目、评语

各有出入。目前对严复的《<庄子>评语》的版本考据,学术界有四种版本之说,

即 1.与严复同为桐城派的马其昶借去的严复于 1912 年以前评点的郭象注本的

《庄子》未归还本;2.1853 年由曾克耑为之付梓的岷云堂本;3.福建人民出版

社于 2009 年影印出版的严复长子严璩藏本(后为福建博物院所藏),题名《严

复评点庄子》;4.杭州大学严群先生自藏未刊的《庄子评点》本。

(一) 马其昶未归还本

从 1912 年年底严复给其好友熊纯如的一封信中写道的平生对《庄子》的喜

爱,每开一卷都有新的见地,被马通伯借去未还,老来想要更钻故纸又怕精力

不足,可以知道严复早在 1912 年前就曾对《庄子》进行过评点。而且此评点的

《庄子》是以郭象注本为底本。研究严复的背景之后我们知道严复早年曾投师

于桐城派吴汝纶的门下,而马其昶亦为桐城派嫡系,此二人都深受吴汝纶的影

15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响。以现代考释方法著称的马其昶对庄子的研究也独具匠心,其征引了桐城学

者的治庄成果,著有《庄子故》一书。这从其中可以窥探出马其昶借阅严复《<

庄子>评语》一书而不肯还,后又以新帙见与的原因,并且从中也可以看出严复

的这部《<庄子>评语》的分量。马其昶所藏之书在解放后归为公有,部分后渐

散佚,至于这本马其昶借阅未归还的《<庄子>评语》于今下落何处不可而知,

这是非常遗憾的。而从严复的言论之中可以看出此版本的《<庄子>评语》应是

所有版本中最好的那个版本。另外,从王栻先生所编的《严复集》中在《庄子

评语》之后所收录的严复好友曾克耑为其《庄子评语》所作的序言,其序言落

款处为“癸巳秋九月福州曾克耑” 按照推算,“癸巳年秋”应该就是 1893 年

的秋天,而此时严复时年应四十一岁。从其生平事件来看,此时期,严复在水

师学堂担任会办,并且参与科举考试。从其此期间的经历与处境来看,这一时

期的严复并不在其得意顺心之时,所以其对《庄子》这样一部中国传统经典的

评注也倾注着严复当时内心的深刻体验,从而也再一次论证严复中年时期对《庄

子》有过评语,并且这个版本也最为严复看好,因其说过“老来精力日短,恐

不能更钻故纸”,说明就算再次评点《庄子》可能也达不到原先那个本子的效

果了。加之晚年,即严璩《侯官严先生年谱》记载的“府君六十四岁,手批《庄

子》”可以看出《庄子》思想以及《庄子》其书贯穿于严复一生。

(二)严璩藏本(闽本)

此版本于 1985 年由福建博物馆派员前往山东淄博刘氏家中征集,后藏于福

建省博物馆。该版本先由严璩先生所藏,严先生去世前交由在严家当差多年、

忠厚可靠的刘升骏先生保管。后刘又将此遗物托人带到山东淄博老家,让其弟

刘升森保存,刘升森又将其交给前往接收的福建博物馆人员。此版本又称为(闽

本),此版本用的是马其昶注的《庄子故》为底本进行评点的。前面提到,严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50 页。

16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复 1912 年前曾对《庄子》进行过评点,后被马其昶借去不肯归还,然后马以其

新帙(即《庄子故》)见与,严复出于对《庄子》的喜爱,后又以马其昶自己

撰写的这部附有《庄子》原文的《庄子故》进行批点。此版本版框高为 16.4 公

分,宽 12.1 公分。该书卷首有光绪二十年冬十一月桐城马其昶撰写的《庄子故

序目》,接着是为目录卷一至卷八,目录后又有马氏撰写的《又记》,第一卷

内页篇首钤印有“马氏伯子”字样。卷末有光绪三十年(1906)马氏门人李国

松撰写的《后记》。“该本严复的评点分朱批和墨批两种,多置于卷端,朱批

为主,墨批仅几处,多为纠正朱批或正文别字所作,圈点则置于正文。”①该版

本被福建博物馆收藏后于 2009 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采用的是朱墨双

色套印。

(三)岷云堂本

一般认为,现通行于世的《庄子评语》是严复于民国五年(1916 年)出于

对《庄子》的累读不厌,而带病再评《庄子》之版本,即为后来的岷云堂本。

此版本在严复有生之年未能刊印,直到 1953 年才由曾克耑为之付梓,题为《侯

官严氏评点庄子》,是为岷云堂本。②此版本系曾克耑根据严璩藏本(闽本)的

内容排印和影印的。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岷云堂本批点的字迹不是严复的

手书。显然这是曾克耑在向严璩借得闽本后,按照严复的评点重新抄录在另一

本马氏的《庄子故》之上的。在此文本中有曾克耑手题的“民国二十五年十月

二十三日借伯玉丈藏本校讫”字样。关于此版本的严复《庄子评点》,严灵峰

先生曾在《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中华书局 1993 年版)作过详细的记录:

“《庄子评点》,一卷,严复;西元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存)据马其昶

庄子故本,亲书眉评,并加圈点,实启以西方哲理解庄之滥觞,并兼及文趣。

手稿本为辜鸿铭所藏,由乡人曾克耑传抄付印,计分‘总评’、‘评证’、‘注

李瑞振:《严复评点<庄子>始末及版本考述>》,《兰台世界》2017 年。

李瑞振:《严复评点<庄子>始末及版本考述>》,《兰台世界》2017 年。

17
第一章 严复《<庄子>评语》概述

释’、‘圈点’四项。首有严氏遗像,及章士钊己已秋题诗,曾氏序言、例言。

在《岷云堂丛刊》内。按:王蘧常《严几道年谱》称:‘民国五年,是年先生

手批《庄子》。’今从之。”①

(四)严群藏本(严本,未刊)

严群藏本(严本,未刊)为杭州大学严群先生所藏的未刊本《庄子评点》。

此本与岷云堂本有所出入,“系严复先生在亲友家中读《庄子》时随手所作的

评注,条目较岷本为多”②,但有的条目与岷本比又有所缺失。此本于 1986 年

被中华书局出版的王栻所编的《严复集》所收录。在此集中以严群先生所藏的

《庄子评点》作为底本,参照了岷云堂本,补充了严本所缺的,也标出了岷云

堂本缺而严本中有的。其中所参照的岷云堂本中的圈点说明以及注释文字没有

选录。在文本后附有岷云堂本中曾克耑为其所作的序,名为:《庄子》评语。

本文从研究需要出发,将以王栻主编的《严复集》中所收录的以严本为主、

以岷本校补的《<庄子>评语》作为研究的文本文献,并且参考了由福建博物馆

收藏后于 2009 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闽本。


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李瑞振:《严复评点<庄子>始末及版本考述>》,《兰台世界》2017 年。

18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作为道家思想著作的《庄子》,其中蕴含着道家许多思想观念的概念,如

“道”“天”“地”“自然”“气”(人)“性”等基本的道家哲学概念,同

时也蕴含着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类似的观念,如“宇宙”等。要研究严复的《<庄

子>评语》不得不对这些概念进行理解分析,特别是严复在评点《庄子》之时是

如何处理和诠释这些概念的。当然,也正是从对这些概念的分析中,我们看出

了严复评《庄》与历代注《庄》释《庄》的不同,更加突出严复所评《庄子》

的新特色,从而也能窥探出严复的中西思想观。

一、 对《庄子》中“天”“地”“自然”概念的阐发

在《庄子·寓言》篇中“天有历数”一段上,严复的评语为:“天之可推,

以有历数;地之可指,以有人据。至于死生去来之事,吾安所执而求之乎?”

在这里,严复指的“天”也就是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说的“时间”,因为时间的

长短久暂是可以用历数来推演和计算的;而“地之可指,以有人据”,这里的

“地”指的是“空间”,我们今天往往会用“地大物博”来形容空间的广泛开

阔和所处于此空间中的物产的丰富。因为有了广泛开拓的空间,也就能提供人

类生存的居所,因为有了丰富的物产,所以有了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这就如

那广阔无垠的宇宙一样。然而,正因所需如此,天也才不得不高,地也才不得

不广。就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的“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

不行,萬物不得不昌,此其道理。”正好严复在此一段上的评语为“所谓自然。”

在这里,严复不仅顺应庄子的说法,而且还用唯物化的阐释道明了《庄子》中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45 页。

19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天”、“地”这样神秘的概念,把其拉回到了现实的世界之中来解释,消除

了其神秘的一面。而且把这种现象说成是“自然”的。这里的自然不仅是指天

地中的大自然现象,而且还是宇宙间自然而然的存在,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或

者有神人的指点或控制。这样也就脱离了唯心主义的色彩而显现出了唯物主义

的内涵。

另外,与“天”“地”“自然”相似的概念“天理”,在严复的解读下又

颇有一番新的色彩。严复在《庄子·养生主》中“依乎天理”一句上的评语为

“依乎天理,即欧西科哲学家所谓 We must live according to nature。”①在

严复看来,这里所谓的“天理”也就是自然的规律,这种颇带近代西学色彩的

解释把那神秘的“天理”化为了现实中的“自然规律”,其意思也就是说,人

们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对待自然,如果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将会遭到“天

理”的惩罚。通过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那么对“天理”的认识也就变得更加

具体而实在了。

这样一来,严复不仅将《庄子》中的“天”“地”“自然”“天理”相关

概念进行了唯物化的诠释,而且还将这些概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从逻辑上诠

释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赋予了《庄子》思想西方逻辑思维之特性。

二、对《庄子》中“气”概念的唯物主义倾向的阐发

“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哲学史上历来对“气”的讨论

非常重视,特别是儒家和道家,对“气”的讨论也非常广泛,意义也很丰富。

但对“气”的理解与阐释往往神化和扩大化,由此衍生出许多的学说和派别。

在唯心论学派中,“气”是万化的根据;在唯物派中“气”则是万物的本源。

对“气”的理解也往往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并且将“气”这一概念置于哲学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8 页。

20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系统的中枢位置,却对“气”的界定和表达难以有一个统一、确切的标准。而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学贯中西的思想家,打破了这种常规,硬是要将“气”

说个明白、道个清楚。严复在对《庄子》的评语中就非常大胆地对“气”这一

概念和命题进行了独特的、通透的、近代形式的阐释。

在《庄子·知北游》中“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

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

‘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①一段之上,严复的批语为:

“此《达生》篇所谓,合则成体,散则成始。精而言之,则人之

生也,其质常聚,其力常散,死则反是。”

“所谓能移。”

“今世科学家所谓一气常在,古所谓气,今所谓力也。”

在这里,严复顺应《庄子》原文的意思,从讨论生死这样的现象来说明“气”

的聚散为人之生死,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但是,这样的“气”又是什么样的

一种东西呢?这似乎又使“气”这一概念回到了抽象性的境域中去了,与中国

哲学史上历来将生死概括成一种“元气”、“精气”之类的做法无异。但是严

复并没有循着这种趋向而走向神秘的不可言说的客观唯心主义层面上去,而是

用“其质常聚,其力常散”将这种抽象的“气”与“质”和“力”结合了起来。

关于“质”和“力”这样一对具有辩证关系的概念,早在其译著的《天演

论·自序》中,严复就已经提出:“大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

非力无以呈质。凡力皆乾也,凡质皆坤也。” 指出了“质”与“力”是一对相

反相成的具有辩证关系的概念。在《<庄子>评语》中又将“气”转化为这种具

有科学辩证关系的“质”、“力”,这样也就将具有神秘性的“气”物质化了。


《庄子·知北游》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6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320 页。

21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他又以此来解释“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使其具有了科学的意味。在《庄子·达

生》篇中“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一句上的评语:

“斯宾塞谓天演翕以合质,辟以出力,即同此例。翕以合质者,合则成体精气

为物也;辟以出力者,散则成始也,游魂为变也。” 也点出了事物的变化动因

是来自于“质力相推”的结果,将“翕”、“辟”两种变化形式与斯宾塞的天

演观等同了起来,从而肯定了庄子的观点,也结合了西学的观点。同样地,那

句“今世科学家所谓一气常在,古所谓气,今所谓力也。” 的批语又更是把庄

子哲学与近代科学拉上了关系,说明古代所说的“气”和今人所谓的“力”是

一样性质的,都是近代科学家们所说的那种使事物凝聚与分散的一种能量。这

样一来,严复不仅解释了《庄子》中的“气”,而且进一步使自己推崇的近代

西方科学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概念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与会通。

此种与近代西方科学似乎一致的还有在对《庄子·齐物论》中“厉风济,

则众窍为虚”一句上的评语: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非深察物理者不能道。凡有窍穴,其中

含气,有风过之,则穴中之气随之俱出,而成真空,医家吸入器,即

用此理为制。”③

在此评语中,严复指出,这里的“气”是与空气一样的东西,并且这种“气”

是运动变化着的气,也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原因,由于气的存在和运动才使事物

具有了运动变化的现象,如医学上所运用的这种吸入器,因将其中的空气吸出,

形成了真空,所以也就是《庄子》中所谓的“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同样的,

在《庄子·人间世》篇“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一句上,严复直接注意到此

原理,批有:“著眼在‘虚也待物’” ,但庄子那个时代并没有人会懂得此种

真空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知识,这种客观现象的存在也不可能会被那个时代的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1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6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6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1 页。

22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人所认识和理解,严复在这里却以这样科学思维来解释庄学思想,不仅具有了

唯物化的理解,还巧妙地为其西学的宣传和引介提供了一种会通中西文化的背

景。

三、 对《庄子》中“宇”“宙”的时空的认识

通过对“天”“地”“自然”的阐释以及对“气”的唯物化阐释以后,严

复又将这些深奥的哲学概念进一步推向了更为宽广和更具有概括性的“宇宙”

层面。严复通过运用《庄子》中的词汇,用其新的西学观念和诠释方式来重新

阐发了在他看来与近代西学所推崇的对自然和科学的新认识相一致或贯通的宇

宙观。

在《庄子·庚桑楚》中“出无本,入无窍;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

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

也。” 一段上,严复的评语为:

“宇宙,皆无形者也。宇之所以可言,以有形者列于其中,而后

可以指似,使无一物,则所谓方向远近皆亡;宙之所以可言,以有形

者变于其际,而后可以历数,使无一事,则所谓先后久暂亦亡。故庄

生云尔。”

“宇宙,即今西学所谓空间时间。空无尽处,但见其内容,故曰

有实而无乎处;时不可以起讫言故曰有长而无本剽。宇者,三前之物,

故曰有实;宙者,一亙之物,故曰有长。”

以上评语中,前一段评语是严复对庄子关于宇宙解释的一个表述以及对庄

子此种解释的认可。后一段是严复以西学的视野来解释宇宙的概念,从而将庄


《庄子·庚桑楚》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9 页。

23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子的概念和其西学视野解释下的概念相融汇。可以看出严复是很赞同庄子对宇

宙的认识和表述的。那么严复对宇宙的认识又是如何解释的呢?《庄子·知北

游》中在“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犹今也。’”一句上,严复批

有:“夫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故不得以有未有言。

仲尼曰:‘古犹今也’最为妙谛。” 在这里,不仅说明了严复对庄子宇宙论的

认同,而且还大加赞赏庄子的这种论述。严复何以如此赞同?因为从《庄子》

原文就可以看出,庄子对宇宙的解释比古代那种“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

宙”的说法更接近于严复的近代科学认识,也更具有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意涵。

这里“有实而无乎处”中的“实”具有实在的意思,即实际存在;“处”指的

是处所的意思,连起来也就是实际存在的东西所处的那个位置。既然有实际的

东西存在,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位置使其存在,那么这样实际存在的东西以及这

样实际存在的位置也就是客观真实存在着的了,即指空间。有空间也才可以放

置那客观真实存在的东西。“有长而无乎本剽”中的“长”具有延伸的意思,

也就是指长度,是时间的长度。“本”的意思是本来,原本,也就是最原初的

那个状态——开始。“剽”是结束的意思,即时间从开始到结束是有一定长度

的。虽然不知道时间有多长,空间有多大,但是空无尽处,但见其内容。但正

因为“宇”和“宙”都是无形之物,也才使其“以有形者列于其中”和“有形

者变于其际”。接着又用:“宇者,三前之物,故曰有实;宙者,一亙之物,

故曰有长。”这样一种近代西方物理学中才使用的概念来阐释所谓的“宇宙”,

即“今西学所谓空间和时间”。“三前之物”指的是长、宽、高这三维,所以

说是实在的、实有的。“一亙之物”指的是线性的一维性,所以只能用长短来

表示。正因为其具有长宽高这三维性的实在物的存在,也才显示和证实了空间

的存在;有了事物才显示出了时间,没有事物,那么时间的先后和久暂也就无

法区别了。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7 页。

24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在这里,严复摆脱了旧有的那种以混沌不可知的亘古四方的蔓延来概括宇

宙或唯物主义那种以“气”等来解释宇宙的窠臼,而用具有“物质”内涵的范

畴来作为宇宙的本体,这样也就把道家关于宇宙的哲学命题唯物化阐释了出来,

从而也是进一步引用和吸收了近代以来的西方科学思维。

四、 对《庄子》中(人)“性”的理解

“性”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基本命题的概念之一,历来对其阐释各有其方式

和特色,有从唯心论角度去阐释的,有把其进行唯物化来阐释的。而严复在对

《庄子》的评语中就用其特有的方式理解和阐释了“性”的与生俱来、自然客

观、无神秘性这样的一种特性。如在《庄子·山木》篇中“人之不能有天,性

也”一句上,严复的批语为:

“告子曰,生之谓性。当时诸子用性字,大都与生通。谓与生俱

来者,与孟子异;若用孟义,则成性正所以有天矣。”

我们回到《庄子》原文来看此段的语境及意思理解:此段说的是孔子困于陈、

蔡之间依然手敲枯树,并且唱着神农时代的歌谣,表现出其处于逆境而仍然怡

然自得,与颜回谈论着宇宙的变化,并且表示人应当安然而顺化,教导颜回天

人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了道家天人观、自然观的哲学思想。孔子说了:“有人,

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宴然体逝而终矣!” 在孔

子看来,人为,是出于自然的;自然的事情也是出于自然的。那么为什么有的

人不能够保全自然呢?这正是因为这些人的自然性分所限制了他们,而只有那

些圣人能够做到。郭象和成玄英在对《庄子》进行注疏时也都主张物性有分一

说,郭象认为,“物各有性,性各有极。”成玄英也说:“物性不同,各有素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4 页。

《庄子·山木》

25
第二章 严复对《庄子》天道观和人性论的唯物化阐发


分”。 “性”这样的东西是生来如此的。而我们从严复的评语中也就看出,

在这里,严复运用了告子说的“性”即是“生”的观点,来突出“性”的那种

与生俱来、自然客观的特点和性质。

与此相同,在《庄子·骈拇》中“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附赘

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一段上,严复批以:

“与生俱生,曰性;群生同然,曰德;因人而异,曰形。骈拇枝

指与生俱来,附赘悬(县)疣,专形而然。”

“性=Nature 德=Essence 形=Accident 侈于德=Abnormal”②

在这里,严复指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性,共性(即群生同然)的便是德,而因

人而异的部分也就是个性的方面,也就是那千变万化、不一而行的“形”了。

这种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说法也就具有了唯物主义的性质,从而也使“性”

这一概念客观实在化了。

另外,严复用西学术语“Nature”来解释庄子哲学的“性”;用“Essence”

来解释“德”;用“Abnormal”来解释“侈于德”,这样不仅将庄子哲学中抽

象的概念通过西学的理解形象客观地解释出来,而且还使“性”这一概念脱离

了中国传统以往的固有理解而进入到了与近代西学相接的轨道中来,使庄子中

这些神秘、抽象化了的概念显得不再抽象和神秘而具有了唯物化的特色。


郭庆藩:《庄子集注》,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9 页。

26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

“逍遥”一词作为《庄子》一书的代名词,其体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充满

自由意识和自由精神的意味也就成了其为道家自由代言的样本。但是这种代表

道家思想内涵的自由更多的是体现着个人精神上的自由,是那种不受限制的自

由,也就是一种超乎于世俗之上的逍遥的自由精神的境界,以及倡导那种我行

我素的自由,是一种强调个体的自由,其缺少了那种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与关怀。

而严复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家,其在受到西方近代自由、民主、进化等思潮的影

响后,所倡导的自由更多的是体现国家社会的自由以及个人自由,也更多地侧

重于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虽然庄子的自由与严复所倡的自由在本质上可以说

是“异质”的,但严复却可以通过利用《庄子》这部中国已有的材料作为桥梁,

来引进其进化论基础之上的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思想观念,从而也在这一过程中

将《庄子》的自由主义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进行了融合与会通。

一、 《庄子》的逍遥自由

作为道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使得不同时期不同的学

者对其有不同的解读。特别是《庄子》一书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逍遥的自由和

出世的精神态度让一代代人为之沉醉,把其作为中国历史上提倡“自由”的先

驱和旗帜来加以倡导和研究。似乎《庄子》思想中的“逍遥”二字已经具有了

“自由”一词的内涵而使其成为了代表了。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出现“逍遥”一词最早的不是《庄子》。在《诗经》

和《楚辞》中也就早已出现过了,但为何独有《庄子》中的“逍遥”成为“自

27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由”的象征呢?这不仅取决于《庄子》本身的思想意涵,也归功于历代庄学大

家对《庄子》的注、疏、解。如郭象的《庄子注》中就将“逍遥”一词解释为

“自得”。成玄英对《庄子》的疏在郭象“自得”的基础之上将其解释为“适

性”。 陈鼓应先生也认为《庄子》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境界的哲学,“从重要的

内七篇中就可以看出他处处着力开辟人生的新境界,显然,内在生命的自由—

—即精神的自由——是他所最关注的问题。” 严复在《庄子·大宗师》中“故

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一句上也注有:

“庄子文中,多用游字。自首篇之名《逍遥游》以下,如‘游于

物之初’,‘游于物之所不得遯’,‘游乎天地之一气’,‘游于逸

荡恣睢转徒之涂’,‘此所游已’,‘圣人有所游’,‘乘物以游心’,

‘入游其樊’,‘游刃’,‘游乎尘垢之外’,‘游乎四海之外’,

‘游方之外’,‘游方之内’,‘游无何有之乡’,‘游心于淡’,

‘游于无有’,‘而游无朕’。”

而且陈鼓应先生也注意到了《庄子》中大量使用“游”字,这个“游”也

是非常特殊的,其表达的是精神的自由活动,而不完全是政治上的自由。如《庄

子》中常用“游”、“游心”、“心游”等词汇来表达那种精神的自得闲适,

如“乘物以游心”、“游乎天地之一气”、“游何有之乡”、“游心于谈”、

“心有天游”等等。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给人一种《庄子》的自由是仅仅只限于

追求个人的精神上的自由,是一种出世的自由。

其实不然,虽然《庄子》的自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但值得注意的一

点是,这并不是就说庄子的自由是一种消极的出世精神,而是将那种沉痛之情

寄托于悠闲之中,面对苦难的世俗社会仍能追求“逍遥游”的境界。从其写的

《人间世》和《天下》篇所说的“与世俗处”就可以看出庄子并不是消极避世,


郭庆潘:《庄子集释》,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陈鼓应:《老庄新论》,商务印书馆 2008 年版,第 401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7 页。

28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将所有的苦难与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而是以“逍遥游”的“出世”的精神来

入世的。因此,《庄子》的自由也有关注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的成分。“在政

治上,庄子主张:一要依人的自然之性而行事;二要给人民以自由性、自主性;

三是要反对合模化,尊重个体的特异性;四是要从规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

来。” 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秋水》《庚桑楚》《齐物论》《天地》等篇目

中看出。庄子认为,理想的政治统治者应该是那种对自己的权势和意志有所收

敛,给人民留有更多的自由,让老百姓可以自生、自存。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正是因为庄子对现实社会政治统治的批判和政治上对自由的诉求,为庄子式的

自由和近代西方意义上的自由提供了一种“衔接”的可能性,所以我们也就明

白严复为什么会将庄子的自由与近代西方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思想结

合起来阐释了。

二、 严复进化论基础之上的自由观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引进西学的著名人物,其被誉为“西学第一人”可以说

是当之无愧的,其思想是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个人知识背景相结合的特点下

的产物。像严复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其思想总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能够以时代的科学思维、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时代的问题和哲学的见解。严复身

处 19 世界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其思想兼容了时代的共性和中国

特殊环境下的个性。复杂的国内社会、政治形势所带来的严峻的社会意识问题

以及对中国传统剪不断的情感,还有那西方科学所带来的位于时代发展前列的

思想意识,使严复造就了时代特色的成就,也成就了自己一生之所学,为中国

的社会带来了一条新的思想路径。

在政治问题上,严复认为自由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在《原强》中严复


陈鼓应:《老庄新论》,商务印书馆 2008 年版,第 424 页。

29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就指出:“故富强者,不外利民之政也,而必自民之能自利始;能自利自能自

由始;能自由自能自治始……” 。可以看出,严复认为自由对国家的富强是何

等的重要,而严复所倡导的自由是一种进化论基础之上的自由。严复引介进化

论的思想观念,意在迫切希望国人可以在思想观念上引起“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的强烈共鸣,然后奋起抗争,从思想到行动上强调自强保种。而要使国家

富强,那么就需要人的个性解放和才能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鼓民力”、“开

民智”和“新民德”。而人民的德、智、体能力的发展,需要在一个自由的制

度和具有无拘束的竞争环境之中来培养。国家只有顺应社会的演进潮流,为人

民自由竞争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国家富强。归根结底也就是希

望国家在政治上给予人民自由,所以,可以说严复的自由观更多的是政治上的

自由。

严复引进进化论思想,其目的也就是为了以“物竞天择”为基础来讨论自

由对于中国当时时代的必要性。在《群己权界论》中,严复就提出:“自繇固

进化之母也。盖惟其国有自繇之风,而后人人皆可以进取。” 明确了自由是进

化的前提。他也在《论世变之亟》中强调,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原因就在于

自由:“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

以为公而已。斯二者,与中国道理初无异也。顾被行之而常通,吾行之而常病

者,则自由不自由异耳。” 道出了与西方社会“道理初无异”的中国社会之所

以缺少发展的动力,就因为缺少自由。

当然,严复的自由观也是深受其渐进进化观的影响的。我们知道,严复作

为一名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其对西方近代科学思想是极力推崇的,特别是 19 世

纪以来,对进化论思想的吸收和宣传。严复作为进化论思想的忠实拥护者和宣

传者,其进化的思想主要来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和赫胥黎以及斯宾塞等人的


《严复集》第一册,第 14 页。

严复:《群己权界论》,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76 页。

《严复集》第一册,第 2 页。

30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思想学说。其翻译的《天演论》是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吸收了赫胥黎

和斯宾塞社会进化学说而形成的新的进化论思想。面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状

况,严复在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础之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与天争

胜”的进化思想,严复认为,虽然人类社会的运行逃不出宇宙的进化规律,但

是人类在面对“皆天事之所苞”的同时可以选择“与天争胜”,成为主动的“天

择”。因此,可以说,严复的自由思想倡导的是在追求“适性”之中更加提出

主动与发展进步的一种自由。

面对迫在眉睫的中国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问题,严复所倡的自由是一种

带着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意识之上的自由。严复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自由并

不是指完全的自由才叫做自由,而是既要有个人的自由,又要使个人的自由

不脱离于国群的自由。在《政治讲义·第五会》中就指出:“故吾辈每言某

国之民自由,某国之民不自由者,其本旨非指完全自由之事。乃谓一人之身,

既入国群之后,其一生之动作云为常分两部分,其一受命于他人之心志,其

一自制于一己之心。以各国政俗不齐,是两部者,常为消长,有多受命于外

志者,有多自制于己志者。后者谓之自由之民,前者谓之不自由之民,非言

有无,乃论多寡。”①严复认为一个民众的自由也是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的,

一部分是受于自己内心控制的自由,一部分是来自于国群之中他人之心志的

自由。个人的自由要对群体的和谐起到促进的作用,这样个体自身才能够发

挥出其最大的力量与优势作用。不管是来自国群之中他人之心志之下的国群

的自由还是受于自己内心控制之下的小己的自由,非言有无,只是多少的问

题而已。严复认为,小己的自由之成为国群之自由,所以将个人的自由提升

到国群的自由,那么个人的利益也就可以由国群的利益来实现,而并不是像

西方社会那样个人与国群之间的自由和利益成为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状

态。因此人生的自由并不是完全十足的自由,如果有完全十足的自由,那么


《严复集》第五册,第 1287 页。

31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也就成了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了,而无政府也就无国家。没有国家和政府也就

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区分了,那么所有的一切伦理制度规范也就毁灭了。

所以严复说:“是故人生无完全十足之自由,假使有之,是无政府,即无国

家。无政府、无国家,则无治人治于人之事,是谓君臣伦毁。” 因此所谓追

求的自由也应该是有一定条件的。

总之,对严复所倡的自由思想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

由是具有主动性的;其次,自由是相对的,有一定条件所限制的;再次,自由

是进化的,而不是停滞甚至是倒退的。因此,严复不仅提出《庄子》中的自由

以及西方所谓的自由主义,而且也对它们持有批判的态度,来构成自己对自由

的理解。

三、 庄周思想的个人主义意涵

通过对《庄子》逍遥的自由和严复进化论基础之上的自由观的分析,可以

发现,从追求自由的思想层面来说,庄子思想中的自由更多的是侧重于对精神

上的超脱、以及那种无恃的、逍遥的、纯粹的和内在的自我追求的境界,而西

方所倡的自由主义更多的是偏重于对政治地位和资本主义体制下对人权的公

正、民主和平等的强调。而严复则在进化论的基础之上,将西方自由观念与《庄

子》思想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严复这样一位读懂中国传统也了解西方近代

思想的人,才使得中西之间有了沟通的可能,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之上,引入了

西方的自由主义,从而赋予了中国传统自由思想连绵不断的生命力与价值。

在《<庄子>评语》中,严复对《应帝王》的评语可以说是集中体现出了其

运用西方“自由”概念进行论述的篇目。《应帝王》在整部《庄子》中也是对

倡导统治者无为治国的政治思想最突出的篇目,其主旨在于倡导为政应当无治,


《严复集》第五册,第 1287 页。

32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主张为政之道,勿庸干扰,应当顺从人性的自然,统治者要以老百姓的意志作

为统治的意志。严复对《应帝王》的全篇总评是:

“此篇言治国宜听民之自由、自化,故狂接舆以日中始之为言为

欺德。无名人之告殷阳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老

聃告阳子居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

弗恃。”

“郭注云,夫无心而任乎自化者,应为帝王也。此解与挽近欧西

言治者所主张合。凡国无论其为君主,为民主,其主治行政者,皆帝

王也。为帝王者,其主治行政,凡可以听民自为自由者,应一切听其

自为自由,而后国民得各尽其天职,各自奋于义务,而民生始有进化

之可期。”①

从此段评语就可以看出,严复不仅认为《庄子》中的“无为”思想的核心

就是要求治国者听任人民的自由、自化,顺应自然,无容私,这样才能很好地

治理天下。而且也赞同郭象注释中的凡帝王者,其主治应一切听民自为自由,

这样才能够建立起自由的国度,然后各尽其职,各自奋于义务,民生的发展进

步也才有可能实现。从“此解与挽近欧西言治者所主张合”这一批语可以得出

严复是认同郭象对《庄子》帝王之职与任的要求的,将庄子中“无为”的治国

思想等同于西方的“自由”思想,这样严复也就很巧妙地指出《庄子》思想中

与近代西方思想之间的某些暗合,或者说,严复在中国传统中找到了西方思想

的模式。不管怎样,严复能够通过几千年前的庄子思想来倡导近代西方所倡导

的自由、民主思想,并以此来抨击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是严复的高明之处,

也是严复的独特创举。

除此之外,还民于自由,不仅是要实施“无为”的治国思想,最重要的就

是要去除那些经式仪度。正如严复在《庄子·应帝王》“告我君人者,以己出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8 页。

33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经式仪度” 一段上的评语一样:“言有出于经式仪度之外者,存而后人听而

化。” 抛除那些经式仪度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能真正可以让民自由自化。

紧接着,在“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

而曾二虫之无如。” 一段上,严复批有:

“自夫物竞之烈,各求自存以厚生。以鸟鼠之微,尚知高飞深穴,

以避矰弋熏凿之患。人类之智,过鸟鼠也远矣!且可束缚驰骤于经式

仪度之中,令其不得自由、自化?故狂接舆谓其言为‘欺德’,谓‘其

于治天下也,犹涉河凿海[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④

这也就更进一步指出,人们不应该被束缚在那些所谓的经式仪度之中。像鸟鼠

这样的低等动物尚且都知道用高飞深穴来避矰弋熏凿之患,更何况是人这样智

慧超越于鸟鼠的高等动物呢!在这里,严复不仅是借庄之口来批判那些不懂得

摆脱经式仪度的束缚或甘于受经式仪度束缚的人,更是将这种庄子所谓的避害

全身的处世之哲学与其所倡导的“物竞之烈,适者生存”的西学思想融合了起

来,从而推出其保生求全的进化论思想,呼吁人们从那些经式仪度的束缚中摆

脱出来,自立自强,为了民族国家的生存要学会像鸟鼠一样“避矰弋熏凿之患”。

而要想避害全身,那么其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自由和自化。显然,在这里,严复

使用的就是进化论的逻辑推理。要能够生存下来就不要躲避险境,要能够躲避

险境就需要摆脱束缚获得自由,这样才能够自立自强。最后,严复还借庄子给

统治者提出建议,认为还民于自由就要统治者“化贷万物而民弗恃”。严复说:

“而民弗恃,最关治要。今所谓去其倚赖心也,必使其自喜而弗恃,而后治化,

有上行之可期。” 这就强调在还民于自由的路途上,不仅需要统治者化贷万

物,更为关键的还是民弗恃,民众跳出经式仪度的束缚,不倚赖于统治者的教


《庄子·应帝王》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8 页。

《庄子·应帝王》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8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9 页。

34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化,通过自喜而弗恃,那么自由自治也就有了希望了。当然,要实现这样的愿

望也离不开统治者的不多干涉。在“南海之帝为儵……七日而浑沌死。” 一

段上,严复的评语为:“此段亦言治国者宜顺自然,听其自由,不可多所干涉

之意。” 一语道破自由之重要性,以及为政者的“无为而治”的必要性。也

体现出了严复对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引介和推崇,这也可以说是严复对当时

中国社会对建立自由、民主政治的当务之急的呼吁。

另外,对于自由无为的思想,在《庄子》中最集中阐述的要数《在宥》篇。

谭嗣同在《仁学》中就曾认为“在宥”,盖“自由”之转音。认为“在宥”与

“自由”其实就是一个意思。陈鼓应先生认为,《在宥》篇,主旨反对他治,

反干涉主义。从人的本性上,说明人好自然而厌干涉。“在宥”,自在宽宥的

意思。③在“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

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一段上,严复的评语从语言到意味可以说都是非常西化

的:

“法兰西革命之先,其中有数家学说正复如是。如 Laisser Faire

et Laisser Passer, 译 言 放任 放 纵 。 乃其时自然党人 Quesnay 契尼 号 欧 洲孔 子 。 及

Gournay 顾尔耐辈之惟一方针可以见矣。不独卢梭之摧残法制,还复本

初,以遂其自由平等之性者,与庄生之论为有合也。”

可见,严复不仅用西学思想解读《庄子》,甚至直接用西学词汇来解释《庄

子》。还将庄子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联系了起来。我们知道,卢梭作为

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思想的先驱,其倡导的是“天赋人权”的自由和平等的思

想理论,《庄子》中所倡导的“在宥”思想是那种返璞归真,追求最初的本真

状态的一种自由精神境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们具有相通的一面。因此,


《庄子·应帝王》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9 页。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2016 年版,第 315 页。

《庄子·在宥》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4 页。

35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严复将庄子与卢梭挂钩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但更多的是体现出严复的大胆

创新。

这种将《庄子》思想与近代西方卢梭思想相联系的例子,在严复的《<庄子>

评语》中不止一次出现。在《庄子·马蹄》篇的全篇总评中就有:

“此篇持论,极似法之卢梭,所著《民约》等书,即持此义,以

初民为最乐,但以事实言之,乃最苦者,故其说尽破,醉心卢氏学说

者,不可不知也。”

“此篇以纯任天放为主,乃前篇馀义。同言削性侵德之非,而前

主修己言,此主及物言。”

《马蹄》篇主要讲的是人当自然放任(“天放”),依照人的“常性”来

生活。同时也是对统治者施加于民的政治权力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抨击,重在宣

讲人的自然本性的恢复。严复认为此篇的论述与卢梭在其所著的《民约》中所

倡的意义相同,都有倡导回到愚昧无知的原始社会的那种自由,这是严复所不

赞同的。严复反对卢梭的这种历史倒退式的思想,同时也对《庄子》消极虚幻

的自由思想持有批判的态度。在《庄子·胠箧》篇“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一

段上严复就评说:

“此说与卢梭正同,然而大谬。所谓至德之世,世间固无此物。

而今日非、澳诸洲,内地未开化之民,其所当乃至苦,如是而曰至治,

何足慕乎?”②

可以看出,在进化论思想影响下的严复,对庄子逍遥的自由思想以及西方

所谓的自由主义思想都是在批判的态度之中有所吸收的,而不是一味地引用和

引介,特别是对那种提倡回归原始自由状态持强烈的批判态度。

在《庄子·天运》篇中严复的评语就表现出这种强烈的批判与否定。在“老

聃曰,小子少进!子何以谓不同?”一段上严复就评有:“此皆道家想当然语,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1—1122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3 页。

36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其说已破久矣,读者不可为其荒唐所笼罩也。” 此处,庄子原文中所要表达的

是认为那些所谓的仁义只是会残害人的本性,历史上的三皇五帝的治理都是与

自然之道相违背的。但对于严复来说认为这仅仅只是道家的“想当然”而已,

是荒唐可笑的,读者不要被这种倒退的历史思想所笼罩。表现出严复强烈的进

化思想意识。严复不仅将进化的思想带入《庄子》之中,也将西方自由、民主

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自由思想,并融入到对《庄子》

的理解之中。如在《庄子·寓言》篇中,严复就借用了《庄子》中表达道家谦

卑弱下、知雄守雌的思想来阐发其自由平等的思想。在“阳子居之南沛”一段

上,严复批有:

“挽近欧西平等自由之旨,庄生往往发之。详玩其说,皆可见也。

如此段言平等,前段言自由之反是而已。”②

严复所说的“此段言平等”中的“此段”在《庄子》原文中所说的是老子

针对阳子居骄矜的态度的批判以及阳子居见老子之后又去除了他那骄泰的神态

的故事。庄子在此所要表达的是道家思想中所倡导的那种懂得谦卑弱下、知雄

守雌的思想,而在严复看来,这讲的就是平等。“前段言自由”中的“前段”

说的是罔两问景中罔两侍影,影侍形,形侍道的故事,所要体现的是大道“无

待”的一种境界,而严复却将这种“无待”的境界与西方所谓的自由等同了起

来。虽然从本质上说在这里《庄子》所体现出的平等自由的思想与西方所谓的

平等自由的思想具有“质”的不同,但是严复却巧妙地根据字面的意思来将两

者融合起来,虽有牵强之意,但不得不敬佩严复这种创新与视角。

这样看来似乎严复将对个人自由主义的讨论引向了对个人的自由与国家群

体的自由的关系之上。但是,通过对严复《<庄子>评语》的研究就可以发现,

严复借用《庄子》将中国古代“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滥觞再次发掘了

出来,并通过这样的渠道见缝插针式地把西方资产阶级中的个人主义思想引介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9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46 页。

37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了出来。“庄周即杨朱”的推测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在阐发自由、自在思想的《庄子·在宥》篇中,描述广成子与皇帝讨论治

道之精一段上,严复批有:

“此乃杨朱为我,三摩地正法眼藏。尝谓庄子与孟子世当相及,

乃二氏从无一言,互为评骘,何耶?颇疑庄与杨为叠韵,周与朱为双

声,庄周即孟子七篇之杨朱。”

“郭注云,人皆自修而不治天下,则天下治矣!故善之也。此解

深得庄旨,盖杨朱学说之精义也。何则?夫自修为己者也,为己学说

既行,则人人皆自修自治,无劳他人之庖代世之有为人学说也,以人

类不知自修自治也。使人人皆知自治自修,则人人各得其所,各安其

性命之情。孟子诋杨,其义浅矣。”①

从这两段评语可以看出,严复怀疑“庄子即杨朱”。关于“庄子即杨朱”

的论题的假设早在宋朝时期理学家朱熹就曾对其进行过研究。在《朱子语类》

中就有朱熹的大胆推测:

“列、庄本杨朱之学,故其书多引其语。庄子说:‘子之于亲也,

命也,不可解于心。’至臣之于君,则曰:‘义也,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是他看得那君臣之义,却似是逃不得,不奈何,须著臣服他。

更无一个自然相胥为一体处,可怪!故孟子以为无君,此类是也。”

“杨朱之学处于老子,盖是杨朱曾为老子学来,故《庄》、《列》

之书皆说杨朱,孟子辟杨朱,便是辟庄、老了。”

朱熹从《庄子》和《列子》之间的内容比较以及对列子、庄子、杨朱、老聃之

间的关系来论证老庄与杨朱之学出于一气。这虽然是朱熹的自圆其说之推理,

但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而严复则对朱熹的观点有所吸收,但

并未完全赞同,认为郭象在对《庄子》进行注释所说的“人皆自修而不治天下,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5 页。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五,中华书局 1994 年版。

38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则天下治矣”的这种追求个人修养是完全符合《庄子》的要旨的,在这一问题

上庄子与杨朱相近,这也是杨朱的精义之所在。

另外,严复也进一步用杨朱的“为我”、“贵己”思想来阐释和发挥庄子

“葆真全性”的思想,而且还进一步将其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相融汇来阐

发庄子的自由主义思想。在《庄子·在宥》篇“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

千二百岁矣……而人皆以为有终” 一段上,严复批有:

“庄周吾意即孟子所谓杨朱,其论道终极,皆为我而任物,此在

今世政治哲学,谓之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至于墨道,则所谓社会

主义 Socialism。”

杨朱的“为我而任物”主张人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要从维护个人的利益来

达到对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影响。在《列子·杨朱》篇中就有:“古之人,损一

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

天下治矣。禽子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

固非一毛之所济。’” 这种“人损一毫而利天下,拔一毛而济一世”的思想认

为如果人人能够为天下奉献一身,那么必然就会以天下为利,每个人都能在发

挥自身本性的同时来完善对自我的修炼,使社会能够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那

么那些功利机巧的意识就不会滋生,每个人也就可以自由平等地享受着这种发

展的权利和机会。这刚好也是严复所赞同和要提倡的,也是和严复所倡导的自

由相一致的。另外,严复也认为这种“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与“去子体之

一毛,以济一世,不为也”虽然看似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世俗之态,但从另一个

方面来说却是追求人性的自由解放,是一种具有反抗意识于其中的,这与西方

的个人主义思想是极为相近的,因此才会被严复大加阐发和引用。

然而,严复之所以试图将庄子等同于杨朱是因为严复也清楚地认识到庄子


《庄子·在宥》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6 页。

《诸子集成》第一册,《列子注》,中华书局,1996 年版,第 83 页。

39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的自由是侧重于精神之上的超脱的自由,要想使这种自由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之下所倡的自由相适应,那么就只能借用中国古代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杨朱的

这种个人主义,并对其进行大加阐发。类似的例子还有在《庄子·天下》篇“关

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一段上,严复的批语为:

“为我之学,固原于老。孟子谓其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固标其

粗,与世俗不相知之语,以为诟厉,未必杨朱之真也。”

另外,在《庄子·庚桑楚》总评中,严复也写道:

“庄周即不为杨朱,而其学说,则真杨氏为我者也,故《庚桑楚》

之所欲得者,全其形生而已,而南荣趎所愿闻于老聃者,卫生之经而

已。即其初见之为问,其所苦于智仁义者,则愁我躯也,愁我身也,

愁我己也。……而民于利之勤,虽以千年之礼法,袛以长伪而益乱,

则莫若清静无为,翛往侗来,使万物自炊累也。”

从这些评语可以看出,严复认为就算庄子不是杨朱,那也是不重要的了,

因为庄子的学说也都是在发挥着杨朱的“为我”之学,所以,庄子的“葆真全

形”也就是对杨朱“为我”、“贵己”之道的阐发。对这种“为我”之学的重

申也是对儒家和墨家所倡“仁义”、“兼爱”思想的一种强烈批判,旨在倡导

民众摆脱被仁义礼法束缚的虚伪观念而回归到本真的状态。

不管是严复引用庄子的逍遥思想还是借用杨朱具有“为我”的个人主义色

彩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其目的都是为了引介其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为中国封

建社会寻找一条富强的政治道路。并且,严复所倡的那种自由主义的思想最终

目的是可以将其运用于国家的治国理政之上的,对于老庄、杨朱式的精神层面

的这种自由严复是有所批判的。这从严复《庄子·人间世》总评就可以认识到

这一点。严复在《人间世》的全篇总评为:

“吾读此篇,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夫庄生《人间世》之论,固美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47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8 页。

40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矣。虽然,尽其究竟,则所言者,期于乘物而游,拖不得已以养中,

终其天年而已。顾吾闻之,人之生于世也,俛仰上下,所受于天地父

母者甚多,非人类而莫与。则所以为万物之灵者,故必有其应尽之天

职,由是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事兴焉。此亦庄生所谓不可解于心,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者,岂但知无用之用,远祸全生,遂为至人已乎?

且生之为事,亦有待而后贵耳。使其禽视兽息,徒曰支离其德,亦何

取焉。此吾所以终于老庄为杨朱之学,而溺于其说者,未必无其蔽也。

观于晋之夷甫平叔之流,可以鉴矣。”①

严复认识到,庄子和杨朱那种“为我”的思想主张更多的是侧重于自身精

神之上的修养,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由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现实状况之下是

不具备适用性的,夷甫平叔之类的人就是沉溺于老庄杨朱之学说而空谈误国的。

严复举例这样的例子也就表明其对庄子、杨朱思想的取精去粗的甄辨。这既表

现出了严复对《庄子》中所举之例的巧妙运用,也表面了其运用的立场以及目

的,是站在中国现实的社会状况之下,对对中国传统思想材料的甄别运用和对

西方先进治国思想的引用。

纵观严复对《庄子》评点中自由主义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其根本目的

也就是要阐发出其“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政治思想。在庄子、杨朱中找到了

其对自由的追求和个性的张扬之素材,使其为引进西方自由主义学说找到了相

应的基础,而又通过对中西自由主义思想的吸收、改造与结合来阐发其自由民

主思想。这样既抑制了西方个体权利至上的自由主义思想,又通过以倡导中国

传统的自由的方式来唤醒国民对自由民主思想的追求。从而达到两者的结合与

会通,虽然像前面提到的两种自由在“性质”上是不一样的,但严复作为中国

近代思想大变革之下的思想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倡导其思想学说,不仅是

他的创新,也是他的突破。我们今天应该站在严复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待这种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9 页。

41
第三章 严复对《庄子》逍遥哲学与近代自由主义观念的会通

中西思想的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去批判指正,硬是要找出它们之间的不一样。

42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纵观中国传统各家各派的哲学思想或著作,可以发现道家作为中国传

统流派之一,其思想论说中蕴含着明显的唯心主义思想倾向,但却也包含

着不少辩证的科学因素。如老子对“道”的阐述所衍生出来的对万事万物

的认识,以及庄子那无穷的想象力所描绘出来的宇宙世界都在某些程度上

带有一定的科学性因素。而严复通过对《庄子》的解读,更是将这种科学

性因素更加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这不仅归功于严复具备的近代西方科学视

野,也得益于《庄子》本身所蕴含着的科学思辨精神,使得严复能够对其

进行科学化的阐释以及对此二者的有机融合。

一、 《庄子》“游心于无穷”的科学思辨精神

都说庄子是中国传统想象力超群的代表,他那潇洒飘逸的思想为中国思想

界带来了一番新的色彩。虽说庄子的这种追求精神自由自在的哲学思想更多的

是靠大胆的“梦游式”的想象推测,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梦游式”的大胆想象

和猜测也才使其有了与科学的发现相巧合的现象。然而,如果没有严复这样一

位拥有中西、古今知识以及具有大胆创新式思维和能力的人,恐怕也没有那么

多的人会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庄子那“游心于无穷”的思想会与近代西方的科学

发现相暗合的可能性,也可能没有那么多人能读出庄子思想中所蕴含着的科学

精神吧!

《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中表达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

境地的代表篇目,其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超越于时空的想象力,从近代科学的

视野来说是具有科学思辨精神蕴于其中的。特别是经过严复这样一位大家的解

43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读之后,就又更加形象化了,让当今读者不由得发出“似乎的确是这样”的感

叹。比如在《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一段上,严复的批语为:

“人体发在上,故北极谓之穷发,而南方则称不毛。前以南冥为

天池,此以北之冥海为天池,犹今之言南北两冰洋也。”

《庄子》中此处所描绘的是汤和棘之间谈论关于上下四方的极限,棘通过

对鲲鹏所生活的大池的描述来体现无极之外又是无极。而严复的评语却从对《庄

子》词汇的释读出发,结合了近代西方地理科学知识来将庄子的思想进行了现

代化的阐释。此处严复所说的南北两冰洋的概念认识是在人类航海探索之后才

有的对地理空间知识的科学认识,而在庄子的那个遥远的时代对这些概念是不

可能有认识的。但是,庄子的想象力却道出了这样被近代科学发现和证实了的

客观实在,不得不说庄子这种超越于常人的想象与近代科学新发现之间具有某

种内在的联系。当然,就算这只是巧合,那么也不得不佩服庄子这种大胆的想

象力所包含的科学思辨精神。这种对地理空间认识的科学思辨精神通过严复的

解读让人们更能清楚客观地认识和理解。

类似的例子还有在《庄子·则阳》中严复评语所体现出来的对庄子思维意

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地理空间知识的赞赏。在《庄子·则阳》“通达之中有魏,

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客,大人也”一段上,严复批有:

“今科学中有天文地质两科,少年治之,乃有以实知宇宙之博大而

悠久,回观大地与夫历史所著之千年,真若一吷。庄生尝治此两学也,

而所言如此,则其心虑之超越常人,真万万也。所谓大人者非欤!”

从严复的评语可以看出,严复对庄子超越常人的眼界和对空间的认识能力

是非常赞赏的,认为庄子在没有当今天文和地理科学知识的古代社会,能够有

这种“游心于无穷”的科学思辨精神真的可谓“大人”者也。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5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42—1143 页。

44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不管怎么说,不得不承认庄子这种“游心于无穷”的想象力包含着丰富的

科学思辨精神,而严复正是挖掘这其中包含的思辨精神之大家。用其特有的时

代背景知识来诠释出庄子思想的新特色,使那虚幻缥缈的《庄子》思想被阐发

出了科学的实证意味。

二、 以近代西方科学原理阐释《庄子》的相关概念

《庄子》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思辨精神,更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

《庄子评语》中通过严复独特的视野将其相关的概念和现象运用近代西方科学

的原理、术语、现象,更加科学客观、形象具体地展现了出来。

在《庄子·知北游》中“今于道,秋毫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

狂言而死,又況夫体道者乎!” 一段上,严复批有:“秋毫小矣,乃至其端,

乃至其端之万分未得处一焉,此算学家所谓第三等微分也。” “秋毫”一词在

古人的词汇表达中是用来形容事物之细微极小。而在这里,庄子用“秋毫之端

万分”来形容那至大至玄又无形无象的大道,又是将“秋毫”缩小了万倍。可

以看出庄子对大小极限的认识魄力是如此令人惊叹。而严复用“此算学家所谓

第三等微分也”这样的近代西学术语来对庄子所描述的“秋毫之端万分”进行

解释。这种联系近代科学算学家微积分理论的做法也只有严复这样一位熟悉西

方思想,对近代科学知识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人才能有如此的眼界。但应该注意

的是,虽然严复将中国传统的这种“秋毫”之词与近代西方数学的微积分联系

起来看似恰当新颖,但这不免带有严复的某些主观思维和牵强之意。因为从科

学历史观的角度来说,任何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不能超越于其时代的限制的。古

代的庄子与近代的科学在时代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么对事物的认识与描


《庄子·知北游》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7 页。

45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述也就必然存在着不同,虽说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同构性或是有相似的地

方,但不得不承认它们存在着质的不同,这不仅是对词汇发展的运用上,更是

因为不同时代下的产物是不能突破时代的局限走到一起的,就算是庄子这样伟

大的哲学思想家也不例外。庄子虽说有超越于前人的眼界和胆识,但终究是要

被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限制的。严复并不是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之所以依然

这样做是有其目的和意图的。为了引进西学思想,为了惊醒沉于梦中的国人,

为了在中国传统中寻找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相连接的桥梁,严复可谓用心良

苦。类似的方法在《<庄子>评语》中还有很多。

在《庄子·齐物论》的评语中就有运用了近代光学、天文学的某些原理来

对《庄子》中所描绘的某些现象进行了解释。如在《齐物论》篇“罔两问景”

一段上,严复的批语为:

“凡物之非彼非此者,曰罔两。魑魅罔两,介于人鬼物鬽之间者

也。问景之罔两,介乎光影明暗之间者也,此天文学者所谓暗虚者也。

室中有二灯,则所成之影皆成暗虚,必两光所不及者,乃成真影。前

之罔两,即非人鬼,又非物鬽;后之罔两,即非明光,又非暗影;此

命名之义所由起也。”①

此处《庄子》原文所要表达的是真实本体的附属,之所以不可捉摸是因为

依附的东西漂移不定,比喻那种“无待”的精神要旨。但从严复的批语可以看

出,严复是将这种漂移不定的极虚概念进行了物化,变成了科学道理上可以解

释的一种现象。通过暗室之中光影之间的投射现象解释了传统那种魑魅魍魉的

怪异现象,不仅使《庄子》中的这种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的概念一下子有

了物质化的色彩,而且还直接以此来解释着近代光学、天文学的某些相关的原

理。让人们一下子认识到了中国古代思想著作中原来的确也包含着某些现代科

学思维,使中国的古代与西方的近代一下子有了交融之处,这是严复的高明之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8 页。

46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处。

不仅如此,严复还指出《庄子》中某些形象的哲学例证还具有现代科学道

理。如在《庄子·齐物论》篇“厉风济,则众窍为虚”一句上严复的评语为:

“厉风济,则众窍为虚,非深察物理者不能道。凡有窍穴,其中

含气,有风过之,则穴中之气随之俱出,而成真空,医家吸入器,即

用此理为制。故曰:厉风过,则众窍为虚。向解作‘止’误。”

在此评语中,严复指出,这里的“气”是与空气一样的东西,并且这种“气”

是运动变化着的气,也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原因,由于气的存在和运动才使事物

具有了运动变化的现象,这是物理学理论上的现象,如医学上所运用的这种吸

入器,因将其中的空气吸出,形成了真空,所以也就是《庄子》中所谓的“厉

风济,则众窍为虚”的那种现象。但庄子那个时代并没有人会懂得此种真空的

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知识,严复在这里也说了“非深察物理者不能道”,但严复

还是认为几千年前的庄子是具有这样超越于别人的胆识的,就算庄子没有这样

的物理知识,至少是有与此物理知识理论性质相通的思想存在的,从而指出了

庄子思想中形象的哲学例证是具有现代科学道理的,也巧妙地为其西学的宣传

和引介提供了一种融通中西文化的背景。

关于用西方近代物理学理论术语来解释《庄子》中的相关概念的例子还有

很多,如在《庄子·知北游》篇“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

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

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一段之上,严复的批语为:

“此《达生》篇所谓,合则成体,散则成始。精而言之,则人之

生也,其质常聚,其力常散,死则反是。”

“所谓能移。”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6 页。

《庄子·知北游》

47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今世科学家所谓一气常在,古所谓气,今所谓力也。”

在这里,庄子所要表达的是“气”与生死和“气”与万物之间相互转化的

关系。严复不仅是对“气”这一概念进行唯物化的阐释,而且将这种抽象的“气”

与“质”和“力”结合了起来。“今世科学家所谓一气常在,古所谓气,今所

谓力也。”意思也就是表达了庄子所说的“气”与今人所说的“力”是相同的,

这样也就顺理成章地回避了“气”而引出了“质”与“力”这样一对物理学的

相关概念,提出了“质”与“力”这样一对相反相成的具有辩证关系的概念。

这样也就将具有神秘性的“气”物质化了,也使其具有了物理学科学的意味。

另外,严复还有直接用西方科学和哲学的术语直接解庄的。直接用西语说

法解释《庄子》中的相关命题的有如在《庄子·养生主》篇中“依乎天理”一

句上严复的批语为:“依乎天理,即欧西科哲学家所谓 We must live according



to nature。” 严复用西学词汇“nature”一词来解释庄子所谓的“天理”,

将“天理”这原本神秘不可知的东西一下子以具有客观现实的“nature(直译

为自然、规律)”来解释出来了。 在《庄子·骈拇》中“骈拇枝指,出乎性哉!

而侈于德。附赘县疣,出乎形哉!而侈于性。”一段上,严复批以:

“与生俱生,曰性;群生同然,曰德;因人而异,曰形。骈拇枝

指与生俱来,附赘悬(县)疣,专形而然。”

“性=Nature 德=Essence 形=Accident 侈于德=Abnormal”

在《庄子·天地》篇中也有批有:“知=Inference 离朱=Observation

喫诟=Experiment 德=Properium(Property) 县宇=Abstraction”

在《庄子·庚桑楚》“知者,接也;知者,谟也”一句上批有:“知者,接也,

直接之知也。知者,谟也,间接之知也。接知=Know by intuition,谟知=Know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6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8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9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7 页。

48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inference。”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这些词的确实含义,以及这种翻译所选用的词汇是否得

当准确,我们要讨论的是严复的这种诠释的方式方法。这种用翻译方法来做阐

释的恐怕也只有严复这样一位懂得西学语言又学贯中西的学者才能做得出来

了。可见在严复的思想世界里,中西方之间的文化是具有相通性的一面的,虽

然在表达上,所用词汇因国家民族之间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样式,但都可以用

人类智慧的思想来表现。这不仅拉近了中西之间的差异,也在彼此之间找到了

融合会通的基础。

在科学术语的运用之上,如在《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养虎者乎……

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一段上严复就举了与此意涵相似的西方科学

术语——炸药来类比《庄子》中此段所表达的意涵。严复的批语为:

“夫转物之道,达其怒,则常处于逸,逆以犯,则常以自危。炸

药,至暴烈者,使燃之空虚,则消散寂历,恍惚而尽,置之严密,则

崩崖振海,过于雷霆。”

在这里,严复通过对近代科学运用上的炸药性质的描述来表达与《庄子》

中所描述的物性之道一样的道理。就如同养一只老虎,你若拿活物给它食

的时候必然会激起它残杀的天性,要顺应它的性子,做到了解它的性情,

这样才不会因触犯了它的天性而使其伤人。养马也一样,如果不能了解马

的特性,那怕是出于对其爱的本意,也依然会适得其反。炸药这种具有暴

烈性质的东西,如果放于空虚之处,那么则消散寂历,恍惚而尽,如果把

其放置于严密的地方点燃了它,那么必然会崩崖振海,胜过于雷霆。这就

是对待事物的共同特征,如果达不到使其发怒的状态,那么必然是常处于

逸的,如果你逆行以冒犯了它,那么,必然存在着自危。在庄子生活的那

个时代是不知炸药为何物的,但严复通过抓住物性之特征,用这样的方式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9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4 页。

49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来引进近代西学科学事物,可谓独特且有见地。或者说严复是在用近代西

方科学的视野来解读着《庄子》中蕴含着的相关科学概念。

哲学术语的运用上有如在《庄子·则阳》篇“可不谓大疑乎”一句上,严

复批为:“大疑,即欧西科学家所谓之 Agnosticism。” Agnosticism 作为西

学术语,意为“不可知论”。《庄子》原文中“大疑”所要表达的是“人们不

知道的凭借他的智慧而后知道的”这样一种疑惑,此处严复直接用 Agnosticism

(不可知论)来表达这种疑惑,从形式到意味可以说都是非常西化的了。严复

在此之所以会用 Agnosticism(不可知论)这样的术语来解释“大疑”是有其理

论来源的。

Agnosticism(不可知论)一词是与可知论相对的一种哲学认识。表示除了

人的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这样也就否认了客观规律,并

且排除了社会实践的作用。这是一种未经实践就进行的先验判断,即首先就进

行了自我否定。该词于 1869 年由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创造使用,用来描述他的

哲学。而严复作为一名“于西学为我国第一人”的学者,赫胥黎《进化与伦理》

(严复译为《天演论》)对严复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严复对赫胥黎的

理论思想的吸收和引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当面对《庄子》中这种“人们

不知道的凭借他的智慧而后知道的”这样一种疑惑的“大疑”时,严复自然而

然就想到了他所了解到的西方哲学术语中的不可知论了。这样一来,严复不仅

简单直接地解释了“人们不知道的凭借他的智慧所不知道而后知道的”这样一

种复杂的哲学思维,而且还将西方哲学领域里的“不可知论”这样的词汇引入

了。这不仅是在科学意识方面对西学的引介,也是在哲学思维层面的引用。

另外,严复还运用西方历史人物故事来解读《庄子》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如在《庄子·达生》篇“用志不分”一段上严复批有:

“苏克拉谛之入理也,凝然柴立,瞠视不转,至于逾时。拿破仑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43 页。

50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之作战也,置地图于帐幔,其造极制胜,皆用志不分之效也。小儿为

学,注意最难,唯教育者知所从徐诱之,乃可渐企。至于能是,虽中

材之人,势如破竹矣。此教育家秘诀也。迩日法都元帅为聂维尔,有

求以提倡美术者,答曰:舍杀敌救国而外,敢以一虑他及者,鬼神鉴

之。此亦可谓用志不分者矣。”

《庄子》中此段意在表达人若心志专心于一对象之上,那么就可以发挥出

精炼的技艺。而从严复的批语可以看出,严复此段的用意更多的是对教育者施

教之时的用心与诱导方式的提倡。但严复却能例举西方历史人物,熟悉他们的

故事并以此借为实例来阐明这其中包含的哲理。这与严复有着丰富的近代自然

科学的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才能够道出庄子思想中所包含着的合乎于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哲理的含义来。

严复不仅以西方科学的思想观念来阐发出《庄子》思想中相关的科学因素,

还借用了庄子之言来指出西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如在《庄子·胠

箧》篇“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

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一段上严复就批有:

“庄生所言圣人,大都言才而不言德,故圣人之利天下少,而害

天下也多。即如今之欧美,以数百年科学之所得,生民固多所利頼,

而以之制作凶器,日精一日,而杀人无穷。彼之发明科学者,亦圣人

也。嗟夫!科学昌明,器电大兴,而济恶之具亦进,固亦人事之无可

如何者耳。”

在这里严复借对庄子所说的“圣人言才不言德,对天下之利少而对天下之

害多”的批判来表达其对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弊端的揭露。同

样是在《庄子·胠箧》篇中也有这种担忧和批判。如在“国之利器,不可以示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2 页。

《庄子·胠箧》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2 页。

51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人”一段上,严复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这种弊端:“呜呼!今之西人,其利器亦

众矣。道德不进,而利器日多,此中国之所以大乱也。”

可以看出,严复对西方科学的发展进步状况并不是完全赞同和吸收以及倡

导和引介的,反而对科技的日精一日所带来的问题表现出了担忧。对老庄道家

那种排斥器技,追求返朴归真的思想却表现出了赞同和保留。这种对近代西方

科学思想和精神的学习与倡导的背后又蕴藏着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的担

忧,以及对中国传统道家老庄思想中追求真善的情感之间的种种冲突。这也许

就是许多人对严复晚年思想具有回潮性误解的根源之一吧。当然,我们应该清

楚的一点是,不管严复对《庄子》中科学思想的阐发与西方科学之间所存在的

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或者说严复对西方科学的态度与中国传统道家老庄思想

之间的态度是如何的,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严复对《庄子》进行近代化科学的阐

释,其背后的用意旨在于倡导近代科学的学术精神和对社会的认识态度,也是

在中国近代社会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严复特殊的思维情感态度的产物,这是我

们今天学习和研究严复思想所应该拥有的认识和立场。

三、 进化论思想与《庄子》思想的相互诠释

严复“中国西学第一人”的地位的确立无疑是因为其翻译出版了英国生物

学家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直译为《进化与伦理》,严复译为

《天演论》)严复的天演哲学思想也集中体现在《天演论》这一部译著中。然

而,严复的这种天演进化的哲学思想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为基础,结合了

斯宾塞和赫胥黎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将生物进化理论推广到了社会领域。用达

尔文的关于自然界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以及适者生存的学说来解释人类社会的

生存关系,然后又结合了斯宾塞强调个体、种族之间的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以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3 页。

52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及赫胥黎的人治、与天争胜的社会主张。可以说严复的进化论思想是在批判、

吸收斯宾塞和赫胥黎的进化学说中形成的。而这种进化思想对严复的影响是不

言而喻的。诚然,严复的进化思想的主要来源是西方思想,而作为从小接受和

学习过中国传统知识和思维的严复不可能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而且

这种传统的思想资源也成为严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严复的中西思想的融

合与会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识。

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严复的这种天演哲学在思想观念上与道家的老庄

“天道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演思想为严复宣传其进化的思想提供

了理论支持,老庄的“天道自然”思想为严复改写进化论和引介天演哲学提供

了一种广阔的会通中西文化的背景。这就是严复为什么选择道家思想作为其宣

传西方天演哲学思想的文化根基,目的是试图用西方自然进化规律来阐释社会

发展理论并将其进一步融入到中国思想文化之中,以达到中西文化的会通,从

而在中国传统中找到相应的根基。

然而,严复的天演思想与道家庄子思想之间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的。

不仅庄子思想影响了严复的天演哲学思想,(如庄子的语言风格和思想对严复

翻译《天演论》的文笔之影响),其天演的哲学思想更是影响了严复对庄子思

想的解读,严复的《<庄子>评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庄子·达生》篇中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严复就根据庄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其具有天演哲学性质的命题。在《<庄子>评

语》中严复就说到:

“以上见言下放,其解庄颇精辟。斯宾塞谓天演翕以合质,辟以

出力,即同此例。翕以合质者,合则成体,精气为物也;辟以出力者,

散则成始也,游魂为变也。”

在严复看来,宇宙万物由纯到杂,由散到聚的变化都是由质力翕辟运动的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1 页。

53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结果,是不假以人为的,这也就是斯宾塞所谓的“天演”。而“气”的聚

散就化为物与无物,这样一来也就将庄子中的“气辨”论与天演论的思想

产生了一种内在的联系。严复还指出,宇宙变化的动因也就是“质力相推”

的结果,而质力相推是以“翕”和“辟”两种形式为变的,“翕以合质,

辟以散力”,“质力杂糅,相济为变”。这就是严复所说的“翕以合质者,

合则成体,精气为物也;辟以出力者,散则成始也,游魂为变也。” 与庄

子所说的合则成体,散则成始是相同的道理。另外,这种质、力之间的辩

证关系在其翻译的《天演论·自序》中就出现过:“大宇之内,质、力相

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凡力皆乾也,凡质皆坤也。” 类似的

例子还有在《庄子·知北游》篇“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纪!人

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③一段上,严复批有:“此《达

生》篇所谓,合则成体,散则成始。精而言之,则人之生也,其质常聚,

其力常散。死则反是。” 在这里可以看出,不仅严复的天演进化思想影响

着其对《庄子》的释读,《庄子》中的“气”论也启发了严复天演进化的

思想。

在《庄子·齐物论》篇“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一段上,严复的评

语为:“一气之转,物自为变。此近世哲学所谓天演也。”(岷云堂本作:“一

气之行,物自为变,此近世学者所谓天演,而西人亦以庄子为古之天演家。”) 此

段《庄子》原文讨论的是有关自然之声“天籁”的问题,认为这种天籁之音是

出于自然的,没有什么在主使着它,是使其自己也。这也就是道家所推崇的天

道自然的思想,倡导顺应自然、依从于自然而不去干涉它。而严复在这里说的

“一气之转,物自为变。此近世哲学所谓天演也。”也就是认为这种天道自然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1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320 页。

《庄子·知北游》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6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6 页。

54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之物是物自为变的,是等同于近代西方哲学家所提出来的天演思想的。严复之

所以以“天籁”这种不带任何主观思想的自然之物来解释其进化和天演哲学,

是因为严复所倡导的这种进化论所强调的就是一种不带主观选择的自然界中生

物竞争淘汰机制。庄子所提出的这种“而物自化”、“物固自生”的命题被严

复看为是对“物竞天择”最好的解释,因而,严复特别注重《庄子》中有关“气”

的论述,认为这种“气”的运动变化也就是天演运动中万物变化的动力和根源。

另外,庄子这种天道自然的学说与严复所提倡的科学的实证主义精神是相暗合

的,而这种实证主义精神是符合严复以进化论思想来阐释庄子哲学思想的特征

的。

道家思想对于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的描述可谓突出,在《庄子》中就有对

万物进化、发展的描绘。《庄子·至乐》篇中就有:“种有几……程生马,马

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一段上,严复就批有:

“此章所言,可以之与挽近欧西生物学家所发明者互证 ,特其名

词不易解释,文所解析者,亦未必是。然有一言可以断定者,庄子于

生物功用变化,实已窥其大,至其细琐情形,虽不尽然,但生当二千

余岁之前,其脑力已臻于此境,亦可谓至难能而可贵矣。”①

在这里,严复肯定了庄子对生物变化秩序的精辟归纳,认为其“与挽近欧西生

物学家所发明者互证,特其名词不易解释,文所解析者,亦未必是”。也认识

到后世有学者对此大加赞赏和继承发扬的也有是对庄子的一种误读。但对于两

千多年前的庄子能有如此的对生物功能变化思想的认识,对于严复这位对近代

西方科学思维和进化知识较为熟悉的人来说是较为佩服与钦叹的。可见严复的

这种评语还是比较客观的,并没有一味去强调庄子思想就是包含与近代西方完

全一致的进化思想,这得益于严复的中西文化的素养。严复认为,此段中庄子

已生动地叙述出了植物-动物-人的变化次序,较为精辟地归纳出万物在进化中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0 页。

55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产生、发展和变化灭亡的过程。

另外,从严复的这段评语可以发现,严复在对庄子的这段阐述中已经用进

化论的思想方法将庄子哲学中蕴含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概念引发出来了,那就是

在《逍遥游》中所说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中所象征着的“化”。而严

复将这种“化”联系了近代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将其理解为“物化”。在《庄子·至

乐》篇“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一句上严复就提出:“老庄书中所言天

地字面,只宜作物化看,不必向苍苍搏搏者著想。”②一语道破了庄子“物化”

所涵盖的哲学层面。关于《庄子》中的“物化”在《庄子·齐物论》中就有确

切的表达:“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

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

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关于此句中对“物化”一词,陈鼓应先生和徐复

观先生都有过解释。陈鼓应先生在《庄子今注今译》中理解为:“物我界限消

解,万物融化为一。” 在陈鼓应先生看来,庄子的“物化”是一种消解,在超

越的层面上消解了生死、贵贱、高下与寿夭的世俗心理而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

层面上的超脱与逍遥。万物融化为一,“物化”的起点也就是万物的变化和迁

移运动,到达一种内心与外界的融合,使万物到达一种齐同物论的境地。徐复

观先生对“物化”的解释是:“对万物的变化,保持观照而不牵惹自己的感情

判断的态度。”⑤这样看来徐先生的解释似乎更贴近于“物化”的本质,不以人

的情感态度的判断为转移的对万物变化的客观观照。以此来看严复进化论基础

之上的“物化”概念就更加突出了其天道自然、任天无为的特点了。

严复还认为所谓的生物进化论其实早在庄子时代就被庄子用寓言的形式阐


《庄子·逍遥游》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0 页。

《庄子·齐物论》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 1998 年版,第 92 页。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 2001 版,第 349 页。

56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发出来了。如在《庄子·天地》篇“猿狙之便,自山林来。”一句上,严复就

直接批了一个“Evolution”。 在《庄子》原文中,此段是孔子以治道请教老

子,老子指出统治者当“忘己”。而严复直接在这一句上批一个“Evolution”

(译为“进化”),可能在严复看来,这用西学的视野来看就是进化的意思吧,

就算不是进化的直接意思,至少也蕴涵着进化的意味。因为它包含着庄子对自

然界生物变化发展的细微观察,这在严复这位拥有着丰富西学知识的人看来就

是对自然界生物进化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同样的,在《庄子·应帝王》篇中“且

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一段上所说的:“自夫物竞之烈,各求自存以厚生。

以鸟鼠之微,尚知高飞深穴,以避矰弋熏凿之患。” 也似乎从对自然界生物变

化发展的观察中窥探出了生物的趋利避害之趋势,这也算是生物生存竞争过程

中的进化之势。而通过严复的这一解读使得其中的进化意味更加凸显了。

在此基础之上严复进化论中的某些科学思想与《庄子》中的辩证思想进行

了有机的结合,从而阐发出某些新的意义。如在《庄子·人间世》篇中“眇乎

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一段上批有:“此天演论所谓,

吾为弱草,贵能通灵。” 这与严复在《天演论·论十七·进化》中所说的:“然

法士巴斯噶尔不云乎:‘吾成弱草,妙能通灵,通灵非他,能思而已。’以蕞

尔之一茎,蕴无穷之神力。其为物也,与无声无臭、明通公溥之精为类,故能

取天所行而弥纶燮之。” 所说的“弱草”是同样的道理,即像巴斯噶尔所说的,

那怕我是一棵弱草,只要我的内心符合天道自然的规律,那么所得到的自然化

育的机会就应该是相等的。即以蕞尔之一茎,蕴无穷之神力。这样,严复不仅

将《庄子》思想与天演进化理论结合会通了起来,还从其中阐发出了生命无穷

价值的新意义。

严复也从《庄子》中大力挖掘丰富的具有辩证法色彩的进化论思想。如在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7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8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6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396 页。

57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庄子·田子方》篇中“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一句上,严复批有:“日新不

已,所以著者,皆陈迹也。此佛所谓濯足恒河已非前水。” 此段在《庄子》原

文中说的是宇宙的长流不息,万物变动的神速,自我亦变故日新的道理。严复

在此直接说出了大自然的恒变无往,人们能够认识到的只是事物的过往陈迹,

也例举了佛家所谓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例子,最终要表达的也就是

事物的瞬息万变的进化思想,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化发展着。事物总在运动变化

发展着,昨日之著今已成陈迹,此踏之水不再是前踏之水,这就是不可逆转的

进化之势。可以看出严复的这种进化思想的表达是非常具有辩证色彩的。

严复不仅赞扬《庄子》中蕴含的科学进化思想,也批判了《庄子》思想中

具有违背进化的绝圣弃智的反科学的思想。在《庄子·胠箧》篇“上诚好而知

无道,则天下大乱矣。”一段上严复的评语为:

“且无论乎所言之离乎事实也,就令果然,其所谓绝圣弃智者,

亦做不到。世运之降,如岷峨之水,已下三峡,滔滔而流入荆扬之江,

乃欲逆而挽之,使之在山,虽有神禹,亦不能至。禹所能为,毋亦疏

之瀹之,使之归海而无为氾滥之患而已。此言治者所不可不知也。”

在严复看来,科学的发展和运用就像那滔滔长江之水,是向着东边滚滚而流的,

不能阻挡它的步伐,更不能改变它的流向使其再流回山巅。而那些妄想阻挡时

代潮流发展的行为就如同要对这江水逆而挽之一样是愚蠢与徒劳的,人们能做

的就是疏通它,使它不泛滥成灾。对于这样的道理人们不得不懂。科学和时代

的发展进化也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了。在这里,严复不

仅批判了庄子绝圣弃智的反科学思想,更是进一步引出其对进化发展的科学思

维意识。

严复认为自由亦有进化的思想倾向,这还表现在对“法”的理解之上。严

复对庄子思想的阐发本身就是有所扬弃的,对《庄子》中所倡的自由的批判就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5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4 页。

58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是一个例子。在《庄子·天运》篇“故礼仪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猨狙

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一段上,严复批有:

“斯宾塞《群学肄言·政惑》篇言,宪法甚高,民品甚卑,则将

视其政俗相睽之程度,终于回循故辙而后已。立法虽良,无益也。夫

以卑劣之民品,而治以最高之宪法。即庄所谓,‘取猨狙而衣以周公

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者也。”

严复认为自由是要有一定的限度的,像西方的自由法制社会一样维持在一定的

基础之上。然而,这种自由的法制社会也必须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够发挥出

真正的自由平等的民主政治,使其得到更好的推行。所谓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

应于经济基础的发展就是这个道理。这其中也就包含着深刻的进化思想,就如

庄子指出的那样“今取猨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将

周公的礼服穿在猿猴的身上,那么结果必将是被猿猴以龁啮而将其挽裂。社会

的礼法制度也一样,如果不能随社会发展状况而做出相应的法制调整,就算以

最高的宪法来治民品卑劣之社会,那么终于还是回循故辙而后已。

与严复《天演论》适者生存的物竞天择之说相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自由主义

思想在《庄子》中还表现在《庄子·天道》篇“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

为天下用”一段中的思想。在此段上严复评有: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者,凡一切可以听民自为者,皆宜任其自由

也。下必有为为天下用者,凡属国民宜各尽其天职,各自奋于其应尽

之义务也。”

在这里可以看出,严复提倡的是一个国家的民众要学会人人自修自为以达到对

国家和群体的义务,通过自治与自由联系在一起。希望民众通过自修来摆脱身

心的束缚,通过自为来摆脱外在事物的奴役,从而能够自由自立自强。也就是

说民众摆脱了依附和依赖的心理,通过提高自身来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变化,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9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29 页。

59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这与严复适者生存的天演进化思想是一致的。

四、 对《庄子》思想的批判与改造

通过前面几章对严复《<庄子>评语》思想的论述与介绍,我们知道了严复

对中国传统经典《庄子》的喜爱以及对其独特的理解视角和阐释方式。可以看

出严复对《庄子》思想是高度赞赏的,也通过对其思想的吸收和对西学的融合

来构建起中西视野中的庄学思想。然而,应当注意的一点是,严复对《庄子》

的思想并非一味地赞扬和吸收,而是在赞扬和吸收的基础之上有所批判和改造

的。毕竟在严复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思想家看来,中学和西学都并不是完全合

理完美和适合时宜的。如对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宣传和引进时,并没有一味地搬

来就用,而是在批判、吸收赫胥黎和斯宾塞的进化学说中形成的,并且结合中

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状况有选择地进行宣传和改造。在对《庄子》的评语中,严

复同样地也在对《庄子》中某些思想进行了批判和改造,如在认识论上就进行

了强烈的批判和改造。对“道”的阐释也在批判否定中进行。当然,严复的这

种批判与改造也并未全部客观正确,许多批判与改造都带有严复主观的认识色

彩和倾向,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唯心主义的观点,甚至使其走向了“不

可知论”的困境。

(一)对“道”的否定性阐释

“道”作为道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构建起了道家哲学的理论框架。“道”

也是庄子哲学中所要讨论的范畴之一。庄子在《大宗师》篇中就对“道”是什

么有过论述,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

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

60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此段《庄子》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是“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是无形无象,不可

言说却又自本自根、独立存在、长久无老且又具有万能属性。这种说法带有明

显的唯心主义的色彩。但从严复的评语就可以看出,严复是从其自然哲学的立

场出发,认为庄子所对“道”的认识是在精神层面的认识,是无法把握的虚幻

的认识。严复说:“自‘夫道有情有信’以下,至‘而比于列星’止,数百言

皆颂叹之词,然是庄文无内心处,不必深加研究。” 在严复看来,这是庄子内

心考虑不周到的地方,具有不成熟的一面,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加研究。这也

就看出了严复对庄子“道”的不以为然,甚至加以否定。但应该注意的是,“道”

作为道家哲学的一个范畴,其本身就具有不可言说的抽象性色彩,需要的更多

的是对它的体悟。而严复却要力图从近代自然科学的论证方法出发来对其进行

论证和言说,这与严复受近代西方实证主义科学的影响不无关系。而严复这种

以实证主义为接受、引入西方科学方法的媒介,同时为其走向消极面留下了契

机。 因此,这样看来,我们就能够理解严复面对庄子所论说的“道”时会说出

那样的评语,以至于对“道”进行否定式的阐发。

严复认为“道”应该是有规律的、客观的、普遍的、圆融的。然而人们对

事物的认识却是千差万别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视角不

一样,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有了差别,在《庄子·齐物论》篇“庸讵知,吾所谓

知之,非不知邪。”一段上,严复就评有:

“夫居处饮食男女,乃事之至切近者,而孰为正,尚各是所是,

各非所非,而不可知如此。则吾向所谓知者,安非其不知,而所谓不

知者,安知其非知邪!”


《庄子·大宗师》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7 页。

杨国荣:《严复与西方实证主义》,《哲学研究》1991 年。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98 页。

61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正因如此,所以“人皆有所执,特非大象。大象,道也。” 严复站在了近代自

然科学的角度来论证庄子“道”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使“道”脱下了具有唯心

主义色彩的外衣,而转向了具有了规律的、客观的、普遍的、圆融的特色的新

内容。

(二)认识论上对庄子思想的批判与改造

在认识论上,严复承认主体与客体的区别,并且认为主体与客体在认识过

程中是相互作用的,都依存于同一个过程中。主体对于客观的认识和客观反映

到主体之上的映象是一致的。严复在《庄子·齐物论》中的评语就说了:“著

于物者如是,其感于人心者亦如是。” 这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是可以被主体——

人所认识和反映出来的,也就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是具有

主动性的,至于认识的全面不全面那就得根据认识这一主体情况而定了。关于

对事物能否被全面认识,能否使认识达到一致,还得看人们能否克服拘虚、笃

时、束教,突破于主观的局限与执着。在《庄子·秋水》篇“井蛙不可以语于

海者”一段上严复就通过评语指出:

“拘虚、笃时、束教,三者皆学道之厉禁。拘虚者,所处之地不

同也;笃时者,所处之时不同;束教者,所受范之外缘异也。井蛙夏

虫,曲士之智,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

这种承认主体可以认识和反映客体的认识是一种可知论的思想倾向。这种持可

知论的态度在《<庄子>评语》中还表现在对《庄子·德充符》“以其知,得其

心”一段上的评语:

“屈大均曰,心从知而得,知之外无所谓心也。常心从心而得,

心之外无所谓常心也。知即心,心即常心,大抵圣愚之分在知不知,


《严复集》第四册,第 1090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6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0 页。

62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知即有物皆心,不知即有心皆物。庄生之齐物,亦齐之于吾心尔。知

心之外无物,物斯齐矣。屈氏所言,乃欧西惟心派哲学,与科学家之

惟物派大殊,惟物派谓此心之动,皆物之变,故物尽则心尽,所言实

凿凿可指,持惟心学说者,不可不深究也。”

从严复的评语可以看出,在心物问题上,严复还是承认物质是第一性的,

精神(心)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心之动,皆物之变,故物尽则心尽”这种

唯物派的思想是“凿凿可指的”。“知即有物皆心,不知即有心皆物。”而庄

生之齐物在于齐之于人心,“知心之外无物,物斯齐矣”。这种关于哲学的两

大派别的论述,严复从中西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也就很明显地把唯物和唯心两

种派别的特性描述了出来。指出唯心就如人们通常所说的“鬼神”和“上帝”,

他们都是“至其真实,则皆无据。”②这种唯心论虽能满足人们的想象欲,并能

激发人们的信仰热情,但缺乏科学的依据。 也就如严复在《<庄子>评语·齐物

论》篇中所说的那样“世人之说幽冥,宗教之言上帝,大抵随其成心而师之之

说也。” 这也可以看出,严复在哲学上对唯物与唯心的倾向上还是选择了唯物

论的倾向。这也是严复对庄子思想的改造性发挥。

另外,在认识论上,严复也指出了对事物的认识包含着对事物本体的认识

还有认识事物的方法两个层面。而《庄子·齐物论》中就包含着这两个层面。

“齐物论”是“齐物,论”?还是“齐,物论”?这就很容易对事物的类属差

别和内在本质有所混淆。而严复在“齐物论”这一题目上就批有:“物有本性,

不可齐也。所可齐者,特无论耳。” 严复认为,事物之间是千差万别的,不能

要求它们都能整齐划一,同一而行,千篇一律,但是对于事物的客观认识是可

以取得一致的。这种对事物客观认识的一致性也就进入到了唯物主义的框架内。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15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7 页。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113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7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5 页。

63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这是严复对庄子原文中某些具有唯心主义观点的超越,和进行了唯物主义性质

的改造。

然而,也应该看到,在认识论上,严复的某些评语也是对庄子原著中形而

上学不可知论的观点进行了重复。如在《庄子·寓言》篇“始卒若环”一段上,

严复就说:

“似道之物,皆无始卒。无始卒者,惟环可言,则由是往复周流

之事起矣。”

在对事物的变化的论述中,用“环”这种带有循环性质的事物来进行循环论的

解释。类似的还有在《庄子·齐物论》“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一段上严

复就有长篇的批语:

“夫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不独人道有如是也,而造物尤然。

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寒暑之推迁,昼夜之相代,生之万物以成

毁生灭于此区区一丸之中。其来若无始,其去若无终,问彼真宰,何

因为是,虽有大圣,莫能答也。……”

这种对事物变迁毁灭的原因的认识都是“虽有大圣,莫能答也”的态度上也就

具有了明显的不可知论的色彩。同样的,在《<庄子>评语》中这样对天地万物

的奇妙变化的不可知之的例子还体现在《庄子·知北游》“未有子孙而有子孙,

可乎?”(宣颖注:“子孙可自无而有,天地独不可自无而有乎?”)一段上,

严复批有:

“谓子孙自无而有,尚隔一尘。天地若同宇宙,则其物固为不可

思议,亦不得云自无而有,若其义如此易了,何须词费乎?注者真浅

人也。”

这种对事物变化的原因的不可知论的观点在严复的《<穆勒名学>按语》中就有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45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07 页。

《严复集》第四册,第 1137 页。

64
第四章 严复在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下对《庄子》的阐发

表达过。如在《<穆勒名学>按语》中就说过,人的认识只能在感觉上给予的范

围内,而不能超出这种感觉,“可知者,止于感觉。”这也就夸大了感觉和思

维的意识作用,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意味。评语中,严复不仅认

为事物的不可思议也不得说自无而有,还批判了那些用词汇注解的人。

然而,我们应该追问严复这样一位深谙中学又具有西学科学知识的近代人

物为什么还会走向这样一种不可知论的困境?这还得站在严复的时代和其所处

的背景来谈论。严复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己内心的思想主张是力不从心的,

对现实的变化也做不到心到力到的把握,这也算是对严复内心深处所带来的种

种无奈的一种映射吧!

65
结语:严复以西学视野解庄的意义与局限

结语:严复以西学视野解庄的意义与局限

严复以近代西方科学视野为参照来重新解读《庄子》思想,不但在《庄子》

哲学的基础上注入了近代西方哲学的思想内容,也为《庄子》的解读提供了科

学的实证主义精神,使《庄子》哲学中的朴素性和神秘性具有了一定的人文性

和科学性。

通过严复西学视野的解读,使得那“游心于无穷”的庄学思想也具有了科

学的思辨精神。从西学视野中来解读《庄子》中的相关概念,也使《庄子》具

有了与近代西方科学相融通的一面。在严复天演思想的基础上,使得进化论的

思想与庄学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结合,发挥出了一些前人不曾想到的新意,为庄

子思想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因此,通过严复西学视野对《庄子》的解

读,从庄学的角度来说,赋予了庄子思想以新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也为《庄

子》的解读引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多样化的新内容,对《庄子》思想的发掘带

来了更多的当代意义。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说,严复基于西学视野解

读《庄子》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命脉;为西方科学思想的输入找到了合

理的突破口;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带来了新的思想路向;为中西文化之间的融

合带来了一条新的渠道。

纵观庄子学史的发展,可以发现,用西学解庄,用进化论思想释庄的,严

复可谓第一人。有了严复的开山,对庄学思想进行西学化的阐释也进一步得到

了发展。如胡适就突破了严复对庄子生物进化论思想,对其进行了更进一步的

阐释,在《庄子·至乐》篇、《庄子·秋水》篇、《庄子·寓言》篇、《庄子·知

北游》篇、《庄子·齐物论》篇以及《庄子·天运》篇等阐发出了《庄子》一

书中的生物进化论思想。胡适还进一步指出了庄子任天为治的哲学思想具有消

极被动的进化因素,说出了“《庄子》的进化论只认得被动的适合,却不去理

66
结语:严复以西学视野解庄的意义与局限


会那更重要的自动的合适,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天然的生物进化论。” 它是不

同于赫胥黎等人所强调的那种主观适应性的进化论思想的,这比严复天演哲学

更进一步,也更具有创新的意义。另外,民国时期对庄学有所研究的学者蒋锡

昌也因受严复和胡适对《庄子》解读的影响,也将进化论思想引入到了对《庄

子》的解读之中,用“种”来阐发出庄子的生死观。后世也有许多学者支持和

继承了这种进化论思想解读《庄子》的观点与方式,赋予了《庄子》绵延不断

的新内涵。

从严复思想的角度来考察这种以西学视野解读《庄子》的思想不难发现,

严复在做着对西学学以致用、对中国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的主人翁意识的事情。

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民生政治表现出其应有的

关注和魄力。严复从其翻译《天演论》到以西入庄、以庄融西,其目的也都是

在宣扬西方近代科学进步的思想,解放被传统思想束缚的中国知识分子,以达

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认识和觉醒,从而行动起来自强救国。这也可以说严复的

学术思想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学术的层面,而是已经上升到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

关注之上的政治高度了。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严复以西学视野解读《庄子》也存在着

其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对部分内容的解读之上带有严复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机

械性,甚至有的地方具有牵强附会之意。其次,严复严复以西学视野解庄对庄

子思想的探索也有不深入或不具体的地方,甚至部分内容是严复强加上去以圆

其思想体系。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我们在看到严复在思

想学术当中的作为后,也应该站在时代的角度客观公正地来看待其所具有的意

义和局限,从而也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理解一介思想家及其学术思想,而不是

一味地赞扬或贬斥。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当代世界出版社,2017 年版,第 180 页。

6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 严复著.王栻编.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 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M].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6] 刘桂生,林启彦,王宪明编.严复思想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7] 李承贵.中西文化会通[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8]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9]黄克武.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M].北京:科学社会文献
出版社,2012.
[10]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2]陈越美,陈小雅.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和道路[M].成都:四川人民出
版社,1985.
[13]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1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6][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
[17]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8]郑开.庄子哲学讲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6.
[19]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7.

二、期刊、报刊论文类
[1]李瑞振.严复评点《庄子》始末及版本考述[J].文史探源,2017(23).
[2]]林飞帆.福建博物院馆藏《严复评点<庄子>》考[J].福建:福建文博,2010
(4).
[3]康庆.李宝红,严复《庄子》评点与庄学的近代转换[J].安徽:安徽史学,
2009(6).
[4]陈天林.严复进化论与老庄天道自然观[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2(5).
[5]杨达荣.严复的天演哲学与老庄思想[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1989(1).
[6]高中理.严复对老庄哲学思维之“超越”特质的认识[J].近现代哲学研究(《中
国哲学史》),1998(1).

68
参考文献

[7]刘韶军.严复《老子评点》与西方思想[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2001(6).
[8]刘韶军.论严复《庄子评语》的学术背景和阐释特点[J],武汉:湖北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9]刘笑敢.两种逍遥和两种自由[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7(6).
[10]高瑞泉.“群己之辩”与近代中国的价值观变革[J].中国哲学史,2001(4).
[11]李承贵.论严复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改铸[J].福建论坛,1998(1).
[12]杨国荣.严复与西方实证主义[J].哲学研究,1991(5).
[13]王中江.严复与中国传统[J].中州学刊,1982(3).
[14]刘固盛.近代中国老庄学与进化论思潮[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12(6).

三、学位论文类
[1]陆文军.论严复的庄子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周露露.严复的自由观与老庄思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陈天林.严复与老庄[D].河北:河北大学,2001.
[4]董小燕.严复思想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5]代佳.进化论视野中的自由主义[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6]陶丽.严复自由思想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7.
[7]路保安.论严复的天演哲学与中西文化比较会通[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2008.

6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一、期刊论文:
[1]王俊:从孔子仁者爱人的人生价值观角度谈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现象[C].贞元

学术论丛,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 年(中卷).

[2]王俊:试论人间佛教与当代青年[J].赣南佛教,2017 年 12 月.

[3]王俊:云南寻甸县糯勒村彝族的传统建筑及新型城镇化[C].杨志明主编:云

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 年 1 月.

二、科研项目:
[1]王俊:彝族人生礼仪中的生命哲学思想研究[J].新玉文艺,2019 年 5 月.

70
致谢

致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长大了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哲理。三年的时光

一转眼就到达了尾声。回过头来看看这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似乎自己还什么都

没来得及做,入学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回想自己当初考研的目的,再来看看研究生三年学习后的现在,有些目标

实现了,而有些却成了遗憾。还记得考研复试考场上考官问我的那个问题:“你

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至今我还清楚记得我的回答:“第一,因为我想要学习

哲学的知识,这样才能让我以后的生活更加有自己的特点,也通过对哲学知识

的学习来明确我人生的‘三观’,同时也想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行来影响身边的

人,让他们也感受到人生学习哲学的重要性;第二,我要用我所学的哲学知识

来完善我大学本科的毕业作品——一本与哲学相关的长篇哲理小说。”三年了,

哲学对我内心的那份慰藉一直还在,就像我在本科毕业作品封底写下的那句话:

“真正的大学,乃是自己内心的专注与平静积累起来的文化沉淀。”这对我三

年来的生活和学习一直产生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结束了,虽

然当初的一些目标似乎也有些模糊了,但是在实现原来目标的路途中,我又找

到了新的目标,也有了很多意外的收获。

在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学习生活的三年里,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

他们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收获了很多。在这里的想对我的老师们说声真

诚的感谢,谢谢您们三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从您们每个人研究的领域里,我

学习到了很多,杨志明老师的儒学与少数民族哲学的研究特色让我对哲学有了

新的认识;李广良老师的佛教哲学研究、易学哲学研究让我喜欢上了佛家与世

无争的思想境界,也对佛学思想从内心深处有了巨大的领悟,同时也让我多次

收获了佛学论文带来的惊喜,对易学也有了一些了解,感受到了易学思想的深

71
致谢

奥之处;导师杨胜荣老师的近代哲学、儒家哲学、哲学的史料研究以及对生物

进化思想的研究让我深感敬叹,也对我的毕业论文产生了重大影响;吴之清老

师的道教哲学研究让我对道教思想产生了一些兴趣,在吴老师的带领下对道家

思想以及老子《道德经》有了深入的认识;杨树美老师的彝族哲学思想研究的

讲解让我更是对彝族哲学思想如痴如醉,也因此申请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课题项

目。还有许多老师他们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教给了我以前从来没有学习到的哲

学知识。三年的研究生课程让我深感哲学的魅力,体会到中国哲学这一门课程

所包含着了丰富精深的思想内容,对我今后哲学的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内容。

我感谢哲学带给我的一切,我很幸运此生我有缘选择和学习哲学这一门学科。

三年的时光,我需要感谢的太多太多。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杨胜荣老师,三

年来,那个忙碌的身影对我来说是多么的熟悉。可不管杨老师有多忙,对我研

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却从来没有少过。本篇硕士论文能够完成,还得益于

杨老师一次又一次对我的耐心指导与帮助。虽然在论文的选题过程中我因自己

的兴趣特点而走了很多弯路,但是杨老师还是那样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地给我指

引与帮助,也给了我最大的鼓励与支持。没有杨老师背后为我的众多付出,我

不能完成这样的一篇论文,在此,我想对杨老师说声“谢谢您!”同样地,也

非常感谢本专业的其他老师们以及中国哲学专业的另外两位同学对我研究生学

习期间的关照,还有哲学与政法学院的很多老师与同学。也感谢这么多年来对

我一直默默支持的父母,没有父母对我无条件的支持也就没有我今天的收获。

在这里,我对养育支持我的父母亲人们还有一直以来的良师益友们以及那些我

生命中遇到又散失的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我会在今后的人生中继续努力,

用行动来回报您们对我的付出与期盼!同时也感谢自己多年来所有的选择与努

力,在这三年里,得到的很多,也付出和失去太多。但人生就这样,有得也有

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美好的人生需要美好的心态!

愿今后的人生越来越好。

7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