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三皈依探源

Slake
於 OBA
2004/10/03
2019/5/18 衛塞節獻禮
(Vesak:紀念佛陀誕生、成道、涅槃)
引言:
引言:
2019/5/18,五月的月圓日,乃是全世界的南傳佛教徒慶祝、紀念佛陀誕生、
成道和涅槃的大日子,有許多對於佛法僧生起敬信心的人士,都樂於選在今天進
行三皈依的禮儀,宣告自己正式成為佛教徒。

然而,由於各國語言文字翻譯的誤差,往往導致「三皈依」的宣告偏離原來
的意義,例如:
(1) 漢譯:
「我皈依佛!」並未完整地宣告我皈依佛的目的是什麼?或目的地
在哪裡?因此讓 2000 年來的華人佛教徒大都處於「半皈依狀態」 。相對地,例如
大乘的淨土信仰就表達得很完整: 「我皈依阿彌陀佛,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2) 英譯:
「I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為得庇護我走向佛)
」則將「庇護」
視為佛陀的「恩賜」 ,也將「三皈依」導向了「神恩庇護」 「上帝恩寵」的世間信
仰觀念。同樣的,這也讓百餘年來的西方佛教徒在宣告「三皈依」時,背離了佛
陀再三教導的「自依止、法依止」。

很幸運!上個世紀,英國巴利聖典協會的 T.W.Rhys Davids and William Stede


編譯完成內容詳盡的《巴英字典》 ,而日本的水野弘元博士則完成了《巴利語文
法》;讓我們在這資訊發達的現代裡,得以將巴利「文字」和「文法」加以鎔鑄
而打造成一支金鑰,重新開啟 2500 年前的經律寶藏,正確而完整地探究「三皈
依」的真義。

值此慶祝、紀念衛塞節的日子,為了共襄盛舉,特別翻出一篇 2004 年的陳


年壓箱文—《三皈依探源》 ,作為一份跨越時空的法的禮物,贈送給住在世界各
地的華人佛教徒,並祝所有願意以耐心和細心閱讀本文的人士,都能感受到源自
2500 年前的,皈依的法喜和利益。

為了追本溯源,本文將以比較接近佛陀時代的用語—巴利語,深入地探究三
皈依的原始意涵。請讀者不必擔心看不懂,因為全文都附有中文或英文翻譯,而
且討論的重點也只有三個關鍵字而已,茲簡列如下:
(1) m(佛陀)
Buddham
(2) sarannam
m(庇護所、避難所)
(3) ami(走…到,到達)
gaccha

1
不過,巴利語的文法較為特殊,為了讓本文能有較高的可讀性,特別舉出許
多例子反覆加以說明、解析,並運用巴、英、漢三種語言工具,全力發掘 2000
年來被漢譯三皈依所埋沒的庇護所,希望能有助於華文世界的佛教信徒充分地認
識三皈依的真義,進而走向真正的佛法僧三寶,到達安穩的庇護所。

1. 緣起
(1) 公元 2004/10/3,在台灣原始佛教協會(OBA)的巴利語課前,同學之間
有這麼一段對話:
甲: 「『皈依』一詞的原始意義是什麼?」
乙: 「你對當前的『皈依』有什麼疑問嗎?」
甲: 「它好像常常讓現代的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產生『神力加庇』的誤會。」
乙:「漢譯『皈依』
,巴利語的原意就是『庇護所』或『避難所』的意思。」
甲:
「那是不是也有神力庇護的意思呢?皈依的真正意義不是『自依止、法依止』
嗎?」

(2) 課堂上,老師剛好舉例:
師: nam
「Buddham saran m gaccha
ami 就是一個例子。」
丙: 「能不能請老師就這個例子,逐字說明它的詞性、格與字根變化?」
師: m 和 saran
「Buddham nam
m 屬名詞,都作為 gaccha
ami (去、到)的受格用;
ami 的 mi 就是動詞第一人稱的字尾變化。」
至於 gaccha
甲:
(把握機會再問) 「請問老師,皈依的巴利語原意是什麼?」
師: nam
「saran m 就是『庇護所』的意思。」
甲:
「怎麼跟乙講的一樣!」

(3) 作練習題時:
題: m Buddham
「Aham m saran
nam
m gaccha
ami」
乙: (實在忍不住了) 「老師!既然 Buddham m(佛陀) 和 saran
nam
m(庇護所)同
屬名詞,都作為 gaccha ami(去、到)的受格,那就不能只翻譯成「我皈依佛」,
這完全沒有提到『庇護所』 ,並未忠實傳譯完整的原意,也不符合信達雅的譯述
標準。是不是請老師再為我們翻譯看看!」
師: 「翻譯有時並沒辦法把每一個字都譯出來,例如: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經
文就是如此,卻感人至深而不失其文學價值!」
乙:
「老師!讓我們來看看一個英譯的版本:” I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
(我為得庇護來到佛前)” 姑且不說它是否達到信達雅的水準,但至少傳譯了『庇
護』的意涵嘛!」

下課後,我反覆思維這一句習以為常的「皈依語」。心想,到底「皈依」一
詞是否就已經包含了「庇護所」或「庇護」之意呢?「皈依」是歸向並依止(親

2
近)的意思,即使把「依止(親近)
」引伸為「依靠」
、「依賴」,然後說是一種「庇
護」,這畢竟還是屬於個人的自由推理而已,因為「皈依」、
「依靠」、「依賴」畢
竟都是動詞,與巴利語中的「庇護所」—名詞用作受詞的詞性完全不同;更何況
把「依止」解釋為「依靠」
、「依賴」
,也不符合佛陀「自依止、法依止」的教導,
因為佛陀並不希望信徒認為只要依靠他就能得到解脫。因此,如果硬要把「皈
依」、
「依靠」、
「依賴」引伸為「庇護所」還是讓人覺得很牽強,就動詞的屬性而
言,它畢竟還是跟英譯的 ”go to”一樣,只譯出了「前往、去…到」的意思而已,
完全忽略了原文中「庇護所(名詞) 」的意義。

「皈依」乃是佛教徒入門的基本認證,也是一種特定身份的宣告,就好像世
俗的「就職宣誓」一般,如果誓詞只念了一半,那能說是完整、有效的宣誓或就
職典禮嗎?假設,某軍隊總司令在就職典禮上,原本必須宣誓:
「余誓以至誠效
忠元首並遵守憲法…」
,但他卻堅持只唸出:
「余誓以至誠效忠元首」而不表達「遵
守憲法」的意願,像這樣的宣誓是否有效呢?會不會令人懷疑軍隊「依人不依
法」—只願效忠特定強人領袖的指揮?是否會引起「獨裁專制」和「憲政危機」
的疑慮呢?類似的情況下,華文世界將近 2000 年來,一直都以「我皈依佛」的
語法來宣告「皈依」,卻完全不提「到庇護所」一事,這豈不是只宣告了「半個
皈依」的意願而已嗎?這不是令人覺得有美中不足的缺憾嗎?儘管信徒身份的確
認只是個人信仰上的問題,並沒有政治上的敏感和嚴重性,但是對於虔誠、細心
的佛教徒而言,可能也會懷疑「華文求授三皈五戒的儀軌是否如法如律呢?」一
旦得知漢譯的皈依儀軌是有疑慮的話,相信他一定也不會滿足於「半皈依」式的
宣告。因此,探究皈依語的原意,對於華文世界的佛教信徒而言,應該是一件「名
正言順」的基礎工作,值得我們努力以赴。

2. 巴、英、漢譯三皈依
漢譯三皈依比對
三皈依比對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我們何妨以巴利原文和中、英翻譯對照的方
法來試試看能否找出「皈依」的原意來!
m saran
巴利語:Buddham nam
m gaccha
ami
(1) 英譯一:I go to the Buddha for refuge.(為得庇護我走向佛)
(2) 英譯二:To the Buddha I go for refuge.(向佛,我請求庇護)
(3) 英譯三:I go for refuge to the Buddha.(我向佛請求庇護)
(4) 中譯一:我皈依佛(傳統漢譯) 。
(5) 中譯二:我去到佛庇護所(試譯) 。
(6) 中譯三:我去到佛、庇護所(試譯)

(7) 中譯四:我去到佛—庇護所(試譯)

(8) 中譯五:我到佛和庇護所去(試譯)

(9) 中譯六:我去到佛的庇護所(試譯)


(10)中譯七:我皈依佛為庇護所(試譯)

3
首先就「中譯一:我皈依佛(傳統漢譯)」來看,已如前段所述,完全沒有
提到「庇護所」或「庇護」的字眼,這是非常明顯而不當的疏忽,因為它完全忽
略了信眾請求皈依時所當獲得的指示或利益—到達庇護所(巴利語中所明白顯示
的)

其次來看「中譯二:我去到佛庇護所」
,這雖然完全符合巴利語單字的字義
和排列方式,但整個句子在中文裡,「佛」字就成了形容詞,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認為是去到一個「有佛力加持的庇護所」,這就偏離了巴利語的原意和文法(巴
利語中,「佛」字是對格,是受詞,不是形容詞)。

接著來看「中譯三:我去到佛、庇護所」,這雖符合巴利語單字的字義和排
列方式,而且連文法也吻合(佛與庇護所同為對格受詞),但整個句子在中文裡
卻讓人不知所云,也不知道「佛」與「庇護所」之間到底有什麼關連?如果兩者
是獨立的,而佛陀就在面前,那麼「庇護所」在哪裡?

接著來看「中譯四:我去到佛—庇護所」
,這不但完全符合巴利語單字的字
義和排列方式,連文法也吻合(佛與庇護所同為對格受詞)
,而且譯者巧妙地在
「佛」與「庇護所」之間使用一個破折號“—”為兩者劃上等號,讓整個句子在
中文裡,很明白地顯示出「佛就是庇護所,庇護所就是指佛陀」。可是,這果真
是巴利語的原意嗎?巴利語中並沒有破折號,所以看不出這樣的意涵。若從英譯
的三個版本來看,信眾走向佛是為了得到庇護或向佛請求庇護,庇護是由佛所賜
與的,因此,佛並未等於庇護。不過,我們也不能預設立場,認為英譯一定是對
的。

接著來看「中譯五:我到佛和庇護所去」
,句裡的「和」字讓「佛」成了巴
利文法中的「具格」
,扭曲了原文中「對格(受詞)
」的詞性,整個句子當然也不
符原意。

接著來看「中譯六:我去到佛的庇護所」
,句裡的「的」字讓「佛」變成了
巴利文法中的「屬格(所有格)」
,扭曲了原文中「對格(受詞)
」的詞性,整個
句子當然也不符原意。

接著來看「中譯七:我皈依佛為庇護所」
,如果把「皈依」還原為「去到(go

to),把「佛—庇護所」還原為「佛為庇護所」 ,那麼這句話就跟「中譯四:我
去到佛—庇護所」是一模一樣的譯法了。

然後,我們就英譯的三個版本(1.2.3.)來看,三個句子都使用同樣的單字,

4
只是排列次序有所不同,意思大致上都是「我向佛請求庇護」或「我為得庇護走
向佛」。這些標準譯文乃是出自西方歷代著名的學者或尊者,即使是當代的美籍
長老菩提比丘(哲學博士),在相應部裡也將其翻譯為:”I go for refuge to the
Buddha.” 雖然西方人士自十九世紀中葉,就開始研究聖典中的巴利語,而且在
學術論著上累積了非常豐碩的成果,但這些英譯的內容是否已經正確地表達了巴
m saran
利語:Buddham nam
m gaccha
ami 的原意呢?這恐怕又牽涉到西方宗教信仰
的基本觀念,他們大多認為「庇護」乃是來自「相信神」或「親近神」才能得到
的恩賜,例如:
「信我者得永生」、「要與耶和華和好」
、「願主賜福我」…等,都
是常見的教說和禱詞。而這樣的觀念是否也適用於佛教信仰中的皈依呢?是不是
只要信徒走向佛陀,就一定能獲得佛恩賜的庇護呢?因此,英譯的內容是否也有
問題呢?

且讓我們詳細地來加以探究:英譯裡的 ”for, go for(為了,想要得到,


ami (前往,去…到,到達)” 的字意,反倒是
尋求)” 並不符合巴利語 ” gaccha
aca
相當於巴利語中的 ” ya ami (請求施予)”的意思,它正是用在皈依禮儀開始
的時候,也就是信眾先要三次請求尊者施予庇護所的開場白:” Aham m bhante
bca siila
nena saha pab
tisaran ani ya
aca
ami (英譯:I request the three refuges and
five precepts,中譯:我請求三個庇護和五戒)” 而巴利語的 ” gaccha ami”則是
肯定到達的語氣,並沒有任何請求或尋求的含意。

如上所說,英譯授予皈依主文的 ”I go for refuge to the Buddha.(我向


佛請求庇護)”只不過是在重複皈依禮儀的開場白:”I request the three
refuges(我請求三個庇護)”之一而已,信眾一點也沒有肯定被授予或得到庇
護的訊息。舉個例子來說,這就像有個人跑進美國大使館去請求庇護時,他已經
很明白地說了三次: 「Venerable Sir! I request the refuge(大使先生!我要
求庇護。) 」美國大使卻回應他說: 「請跟隨我說三遍 ”I go for refuge to The
United states.(我來向美國請求庇護)”」類似的請求話語,前前後後總共說
了六次,但請問,大使這樣的回應到底是准許他所要求的「庇護」了沒?是不是
有「答非所求」的疑惑?同樣的語法,試問這麼莊重的皈依禮儀,可能以這麼不
合語言邏輯的英譯模式來進行對答嗎?換個語法,大使如果回答說:「請正式宣
告三次:『我前來謁見美國大使,已經到達美國政府的庇護所。』
」是否這樣的應
答才是明確的宣告?所以,無論是 1,2,或 3 的英譯,都不符合巴利語三皈依的
原意:
(1) 英譯語句中把 ”refuge(庇護)”當作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含有外力庇護、加
nam
持的含意。巴利語的 ” saran m ”雖然也可以被譯為「庇護」
,但在此句中則是一
ami (前往,到…去,到達)” 的受詞,
個很具體的名詞—庇護所,作為 ” gaccha
它是比擬一個真實可以到達的地方,是你自己必須主動前往、到達、進入「自依
止、法依止的庇護所」
,而非佛陀可以直接恩賜給妳的「庇護」 ,所以英譯的概念

5
跟巴利原意還是有所出入。
(2) 英譯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可以向佛請求庇護」或「我為得到庇護而走向
佛陀」的錯誤觀念。其實這也不是僅限於西方人士的宗教觀,幾乎全世界的宗教
信仰乃至民俗信仰,大都相信「神的庇護和恩賜能力」 。
(3) 佛教信仰對於「庇護」的觀念有別於其他宗教。從原始聖典上,我們經常可
以看到,佛陀告誡弟子要「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自洲自依、法洲法依」…
等,強調要依靠自己對法的修證,才能作為自己停靠的洲嶼—庇護所,並且強調
不要去尋求其他的庇護—包括對佛陀本身產生錯誤的期待與依賴。

由上述各項分析看來,英譯的三皈依也與巴利原文和聖典上的庇護觀念有著
明顯的歧異,並無法提供我們作為重譯或校正漢譯與中譯皈依語的參考。

3. 探究「
探究「庇護所」
庇護所
且讓我們再回到原點來探究「庇護所」一詞為什麼不應該被忽略?為什麼短
短的一篇巴利皈依語句中,要一再(十三次)提到與「庇護所」相關的詞彙呢?
「庇護所」到底有什麼重要性呢?這對於養尊處優的人們可能並不容易體會,但
是對於曾經經歷天災、人禍、戰亂和意外事故的人們就能夠充分瞭解「庇護所」
的功能和利益了。舉一些例子給大家參考一下:
(1) 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的時候,災區那些富麗堂皇的高級公寓頓時都成了危樓,
而搭建在空地上乃至墓園裡的帳棚區反而成了「庇護所」 。有些災民甚至整個月
都情願睡在「庇護所」裡,不敢再回到屋裡去享受舒適的彈簧床。
(2)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空襲台灣的時候,警報一響,大家就扶老攜幼奔向
防空壕去了,來不及進入這個「庇護所」的人,很可能就有被炸死之虞。
(3) 台灣二二八事件的長夜裡,無辜被追殺的逃難者,僥倖得到善心人士的收留,
終於逃過一劫。當時,即使是躲在豬圈旁邊,骯髒臭穢的茅房也成了救命的「庇
護所」 。那些沒有找到「庇護所」的人,有的殉難了,有人則被關進了「苦牢」
裡以終其一生。
(4) 在大自然弱肉強食的世界裡,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各種動物,不論蟲、魚、
蛇、蠍、鳥、獸,都需要找到它們自己的「庇護所」 ,否則很快就葬身在對手的
口腹裡。
(5) 曾經收養過流浪狗的善心人士將更能體會,那些被遺棄的喪家之犬真是處境
堪憐,牠們竟日在原地守候,眼巴巴地渴望著主人回心轉意,希望重新回到牠們
的「庇護所」 。而那些幸而得到善心人士收養照料的流浪狗,轉眼之間,麻雀變

鳳凰,馬上就成了新主人的心肝寶貝。同樣是流浪狗,有沒有得到「庇護所」
牠們的命運就會產生天淵之別。

從上述這些例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人、一條狗、一隻黃雀甚至一隻
螳螂,在危難的時候,能不能找到「庇護所」的命運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就不難
理解,有情眾生流浪於生死苦海中,設法去尋求一個庇護所,乃是一件何等重要
6
的事!

因此,有人向上帝、阿拉、菩薩、神明…等求庇護,有人向寺廟、神殿、雕
像…等求庇護,有人向天地、星宿、山川、神木、巨石、風水、地理…等求庇護,
有人用水晶、天珠、符咒、衣冠塚…等求庇護,有人甚至不惜血祭鬼神以求庇護。
至於要求庇護的願望,在私人方面則不外乎求名、求利、求健康、求長壽、求美
貌、求美滿、求子嗣…等;在社會慈善方面則不外乎求風調雨順、求國泰民安、
求世界和平、求人間淨土…等;在宗教救贖方面則不外乎求生天成仙、求生天國、
極樂世界、無極理天…等,這些幾乎可以概括地說明全人類所共同期待的庇護。

我們無意評論上述要求庇護的願望,但必須強調佛教至高無上的庇護乃是
「涅槃」—寂靜,清涼,永滅,究竟解脫—完全解脫煩惱(貪瞋癡)的糾纏,完
全免於生死輪迴的恐懼而得到徹底的安穩,這乃是超越世間種種殊勝庇護的福
祉。因此,有許多富貴人家的子弟,例如王子、族姓子、長者子…等,願意放棄
王位繼承權、億萬家產、嬌妻美妾、錦衣玉食…等五欲之樂,毅然選擇出家追隨
佛陀,以期得到這個最大的庇護—涅槃。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堅定的決心和勇氣
呢?就像九二一大地震的災民一般,他們親身感受到天崩地裂、鬼哭神號、死生
無告的悲慘景象,他們不再認為鋼筋水泥所構築的高樓大廈是安全的,卻寧可選
擇沒有水電浴廁的帳棚作為「庇護所」。王子、族姓子弟也是一樣,他們親身感
受到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種種痛苦的逼迫和無奈,並不
因為自己富貴的身份而得以消除,也不會因為住在舒適豪華的宮殿裡就能得到安
穩,因此他們決心走出皇宮,走入森林,前往謁見世尊,追尋真正的庇護—涅槃。

4. 三個庇護所
既然「涅槃」是佛教至高無上的「庇護」,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到哪裡
去才能得到庇護呢?」答案很簡單,「庇護」當然是存在「庇護所」裡,只要到
「庇護所」去,就能獲得「庇護」。那麼到底有幾個「庇護所」?「庇護所」指
的又是什麼?要如何走到「庇護所」去呢?這又要再回到「巴利語三皈依」的首
句來加以探討了。在皈依禮儀開始的時候,信眾首先要三次請求尊者授予三皈五
戒,其成文內容如下:
m bhante tisaran
巴利語:Aham nena saha pab
bca siila
ani ya
aca
ami
英譯:Venerable Sir, I request the three refuges and the five precepts.
漢譯:尊者,我請求三皈和五戒。

從英譯 ”three refuges(三個庇護所)” 和漢譯的「三皈依」看來,似乎是有


三個庇護所。如果再對照接下來的皈依主文作為佐證如下:
巴利語:
m saran
(1) Buddham nam
m gaccha
ami

7
(2) Dhammam m saran
nam
m gaccha
ami
ngham
(3) San m saran
nam
m gaccha
ami
英語:
(1) I go for refuge to the Buddha.
(2) I go for refuge to the Dhamma.
(3) I go for refuge to the Sangha.
漢譯:
(1) 我皈依佛。
(2) 我皈依法。
(3) 我皈依僧。
既然分別皈依佛、法、僧,那麼,毫無疑問的,總計就有三個庇護所,千古以來
應該沒有人會懷疑這「三個庇護所」的計數算法。然而,果真有三個庇護所嗎?
且讓我們再度深入巴利原文來探討看看:
(1) 先把信眾一開始請求皈依的巴利語“Aham m bhante tisaran
nena saha pab
bca
siila aca
ani ya ami(尊者!我請求三皈依和五戒 )”
”中的“tisaran nena””一字拆解
nena(庇護所)”來看,翻譯成「三個庇護所」似乎是很合
成”ti(三)”和” saran
理的。
nena”真的是指「三個庇護所」的話,那麼就像緊接在後的五
(2) 如果“tisaran
戒 “pabbca (五) siila
ani (戒)”裡的 siila
ani 一樣,應該使用複數名詞才對。
亦即巴利語的「三個庇護所」既然與「五戒」並提,就應該使用複數具格的
nenehi”
“tisaran ”才對,而不是使用單數的 tisaran nena”
”。因此,英譯把
nena”
“tisaran ”翻譯成“the three refuges(三個庇護所)” ”在文法上是明顯的錯
誤,也不符合巴利語的原意。
nena”
(3) 巴利原文中使用“tisaran ”這個字,既然是單數名詞作具格用,那就是
只有一個庇護所了。可是接下來的皈依主文中,分別以佛、法、僧所逐一稱念的
三句皈依語,不是明明有各自相應於佛、法、僧的「三個庇護所」嗎?兩者之間
nena”
不是又產生了文法上的矛盾嗎?會不會是巴利語的“tisaran ”錯用了單數?
(4) 其實巴利語的“tisaran nena”
”應該被中譯成「三重庇護所」或英譯為“The
threefold refuge” or ”The triple refuge”,也就是「由佛、法、僧所親自驗
證的一個三重庇護所」 ,這不但合乎巴利語單數的文法,也與後續的皈依主文中,
分別以佛、法、僧所逐一稱念的三句皈依語互相呼應,才不致偏離巴利皈依語的
原意。這裡要重複一提的還是英譯的「請求庇護」 ,它把原本很具體的「庇護所」
轉譯成為很抽象化的「庇護」功能,使得「尊者!我請求授予一個三重庇護所」
的原意轉變成了「尊者!我請求三個庇護。」無形中也就把請求皈依的目的導向
了「請求神佛庇佑」的觀念。
「八聖
(5) 類似這種「三重庇護所」的譯法,在原始聖典中是很常見的,例如:
tthangika)
tt
道(巴利語為 att 」並非有八條聖道,而是「由正見、正志、正語、正
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八個要素,所共構而成的唯一一條聖道—八(重)

8
聖道。」英譯則為:” Noble eightfold path “。又例如:
「三寶(巴利語為
ratana-ttaya)」也是一樣,係指「由佛、法、僧所親自驗證而共同建構的三重無
價之寶(猶如用黃金、翡翠、鑽石鑲嵌而成的一頂皇冠) 」,英譯應為” the Triple
Gem“ or ”a triad of gems”,而不是 ”Three jewels(三個珠寶)”。
(6) 巴利語皈依主文中,分別以佛、法、僧所逐一稱念的三句皈依語,如果是指
佛、法、僧三個獨立庇護所的話,那麼在家人求授三皈五戒,就應該比照比丘尼
二部受戒一樣,居士也必須分別到佛、法、僧三處去請求皈依受戒,因為任何人
都不能代表佛陀本人來作鑒證。然而,自古以來,在家人不論是前往謁見佛陀,
或某個僧伽團體,或某位比丘,都可以當面要求一次完成三皈五戒的儀軌,因為
實際上都是皈依不可分割的三寶。

5. 三重庇護所
巴利語皈依主文所蘊含的原意既然已經很清楚了,且讓我們重新來翻譯第一
句並且對照看看:
m saran
(1) 巴利語:Buddham nam
m gaccha
ami
(2) 英譯:going to the Buddh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3) 中譯:我走向佛陀,到達庇護所。
是不是這樣的翻譯才能完全合乎共用動詞”gaccha ami(走向…到達)”的詞性並滿
m(佛陀)”和“saran
足 “Buddham nam
m(庇護所)”同為受格的語法,同時也符合
了「三重庇護所」的原意呢?

既然中譯為「我走向佛陀到達了庇護所」,有些法友可能會認為「那麼佛陀
就等於庇護所」,而佛法僧又是不可分割的三寶,那麼換句話說「這個庇護所也
就是指佛法僧三寶了」。巴利語的原意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
探討這一個「三重庇護所」到底是指什麼?答案其實就藏在「三重庇護所」裡面;
「什麼是佛法僧所親自驗證(證知、公認)的庇護所?」那當然非「法輪—四聖
諦」莫屬了。記得嗎?世尊於「四聖諦」平等正覺而成佛,然後到鹿野苑「初轉
法輪」—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相,爾時,尊者矯陳如等五比丘知法、見法,僧團
於焉建立,乃至四雙八士陸續依此「四聖諦」趨向涅槃的安穩處。很明顯的,佛、
法、僧三者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連和互動:
(1) 是佛陀發現了四聖諦,轉動了法輪,建立了僧伽。
(2) 是四聖諦讓世尊正覺成佛,同樣地,也是四聖諦引導僧伽到達涅槃大海。
(3) 是僧伽追隨著佛陀的足跡,以當知、當修、當證的具體行動來維護法輪—四
聖諦的運轉。

憑藉著「四聖諦」才得以認證佛法僧,憑藉著佛法僧也才能彰顯「四聖諦」

佛、法、僧乃是依四聖諦而緊密地鑲嵌成不可分割的三寶,因此我們稱「四聖諦」
為「三重庇護所」—由佛、法、僧三重認證的唯一庇護所。就像海邊的「燈塔」
引導船隻從茫茫大海中走向避風港一般,佛法僧則是世間苦海的明燈,引導我們
9
走向安穩的庇護所。燈塔標示出避風港的方位,雖然航向燈塔就會到達安全的彼
岸,但卻不能說「燈塔就是安全的彼岸」;同樣的,三寶的明燈雖然標示出安穩
的庇護所,我們卻不能說「三寶就是庇護所—四聖諦」。我們如果滿足於「半皈
依狀態」
,那就像漂泊在驚濤駭浪中的船隻,雖然遙望並禮讚著明亮的燈塔之光,
卻不想進入港灣,也不知道岸上才是安全的庇護所。因此,我們還是要聽從佛陀
「自依止,法依止」的教導,依靠自己對法義的內正思維,才能真正到達安穩的
庇護所,也才不會讓人把皈依誤會成一般宗教信仰的「神力庇護和加持」,這才
是「我走向佛陀到達了庇護所」的真正意義。

有些法友對於上述「四聖諦就是唯一庇護所」的論述,可能會認為「純屬作
者個人推理的見解而已」。因此,我們特別引述上座部傳統巴利誦本中,緊接在
「三皈依」章節之後的五小節詩偈來證明如下(巴利語)

m ve saranam
Bahum m yanti
ani ca
ani vana
Pabbata
Ara
ama rukkha cetyaani
Manussaa bhayatajjita
a.

N’etamm kho sarannam


m khemam
m
N’ettam nam uttamam
m saran m
N’etamm saran
nam agamma
Sabbadukkha a pamuccati.

Yo ca buddhan ca dhammab b ca
Sanghabb ca saranam gato
ari ariyasacca
Catta ani
Sammappabb bbaya passati.
bb

Dukkham m dukkhasamuppa adam


m
Dukkhassa ca atikkamamm
Ariyab tthangikam
b c’att
tt m maggam
m
upasamaga
Dukkhu aminam
m.

m kho saran
Etam nam
m khemamm
nam uttamam
m saran
Etam m
m saran
Etam nam agamma
Sabbadukkhaa pamuccati.《Dhp 188-192》

中譯:

10
他們尋求諸多庇護,
上山、入林、趨聖樹,
被恐懼蹂躪的民眾,
他們前往寺廟和神壇。

那不是安穩的庇護所,
那不是至高無上的的庇護所,
前往那個庇護所,
未能解脫一切苦。

但向佛法僧,
走去庇護所,
以辨識智了知,
四聖諦。

苦,苦集,
苦滅,
八聖道,
導向苦的止息。

這是安穩的庇護所,
這是至高無上的庇護所,
前往那個庇護所,
解脫一切苦。
《法跡經:188-192 小節》

由上述出自「法跡經」的五小節詩偈可知:三皈依裡的「庇護所」正是指「四
聖諦」
,這並非筆者個人自由心證的推論而已。

6. 如何走進庇護所?
如何走進庇護所?
接下來,探討最後一個問題:要如何走到「庇護所」去呢?依據《雜阿含》
第 592 經和巴利律藏(臥具犍度)裡所描述的一個典型範例如下:
那時,世尊帶著給孤獨長者進入房舍之中,就座而坐,端身專注於心念。當
時,世尊為他次第說法。世尊先為他說明世間無常,應當力行佈施、持戒等有利
於生天的福德善業。然後又解說欲貪的染著,欲貪的過患,以及遠離欲貪的功德、
福利,給予開示教導,啟發鼓勵。這時,世尊知道給孤獨長者已經生起信任心、
柔軟心、離障心、歡喜心、明淨心,於是就為他開示諸佛所正覺的四聖諦—苦集
滅道。給孤獨長者聽聞正法之後,就像潔淨的白布容易染上顏色一樣,當下見法、
得法、入法、解法,超越了疑惑,不必再藉助其他的信仰、度化,就直接進入了

11
正法,內心毫無畏懼、猶豫。於是就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衣服,敬禮佛陀,右
膝著地,雙手合掌稟告佛陀說:「世尊,我已經超越了世間的疑惑;善逝,我已
經超越了一般世俗的信仰。我從今天起直到壽命終了,終生皈依佛、法、僧到庇
護所,做一個在家居士。請為我作鑒證!」

給孤獨長者不畏黑夜,走向寒林丘塚間去謁見佛陀,就是在家居士聽聞「四
聖諦」而到達「庇護所」的典型範例,它活生生地解說了巴利皈依語(中譯)
:「我
走向佛陀到達庇護所」這句話的原意,這也就是原始聖典上所詳細記載的三皈依
禮儀。根據遺教經上的記載,即使日可令冷,月可令熱,山河大地可能化作微塵,
四聖諦是不會有所變異,也不會受到時空限制的,即使在 2500 年後的今天,佛
陀早已入滅,而像法、仿冒法充斥著世間,在這幾乎找不到賢聖僧伽的國度裡,
很明顯的,只要我們有幸能聽聞四聖諦,而且能以辨識智充分了知四聖諦,當下
仍能知法、見法、得法、入法、解法,超越疑惑;那麼,我們當然可以仿效給孤
獨長者,立即整理衣服,面向西方的鹿野苑(佛陀初轉法輪處),右膝著地,雙
手合掌稟告佛陀說:「世尊,我已經超越了世間的疑惑;善逝,我已經超越了一
般世俗的信仰。我從今天起直到壽命終了,終生皈依佛、法、僧到庇護所,做一
個在家居士。請為我作鑒証!」

但請記住!今天,我們幸而還能有機會聆聽四聖諦,則是完全得自於佛陀的
正覺和歷代僧伽的守護與傳承,這並不能說是個人單獨皈依佛,或法,或僧所能
得到的庇護,而是蒙受「三重庇護所」不可被分割的真實功德。不過,這並不是
說,只要我們讀完或聽過了《雜阿含經》或相應部裡的「聖諦相應」篇,就等於
完成皈依而到達了這個庇護所;而是在以智慧真正了知四聖諦的那一刻起,我們
也開始學會了運用「四聖諦」來辨識真實的佛法僧,這才能說是真正皈依了三寶,
到達了三寶所共同認證的唯一庇護所。

接下來,理當出於自己由衷的感動,依照巴利語的「求授三皈五戒儀軌」

自由選擇以巴、中或英譯文,進行皈依禮儀:

7. 求授三皈五戒的儀軌(
求授三皈五戒的儀軌(巴利語、
巴利語、英文、
英文、中文對照)
中文對照)

7.1 請求授予三皈五戒
m bhante tisaran
Aham nena saha pab
bca siila
ani ya
aca
ami
Venerable Sir, I request the triple refuge and the five precepts
尊者!我請求授予三重安穩處和五戒
Dutiyam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pabca silani yacami
For the second time, Venerable Sir, I request the triple refuge and the
five precepts.

12
第二遍,尊者!我請求授予三重安穩處和五戒
Tatiyampi Aham bhante tisaranena saha pabca silani yacami
For the third time, Venerable Sir, I request the triple refuge and the
five precepts.
第三遍,尊者!我請求授予三重安穩處和五戒

7.2 三皈依(跟隨尊者誦念)
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Homage to the Blessed One, Arahant, the Perfectly Enlightened One.
敬禮 世尊 阿羅漢(應供) 等正覺
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Homage to the Blessed One, Arahant, the Perfectly Enlightened One.
敬禮 世尊 阿羅漢(應供) 等正覺
a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
Homage to the Blessed One, Arahant, the Perfectly Enlightened One.
敬禮 世尊 阿羅漢(應供) 等正覺
m saran
Buddham nam
m gaccha
ami
Going to the Buddh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我走向佛陀,到達庇護所。
m saran
Dhammam nam
m gaccha
ami
Going to the Dhamm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我走向正法,到達庇護所。
ngham
San m saran
nam
m gaccha
ami
Going to the Sangh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我走向僧伽,到達庇護所。
m saran
Dutiyampi Buddham nam
m gaccha
ami
For the second time, going to the Buddh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第二遍,我走向佛陀,到達庇護所。
m saran
Dutiyampi Dhammam nam
m gaccha
ami
For the second time, going to the Dhamm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第二遍,我走向正法,到達庇護所。
ngham
Dutiyampi San m saran
nam
m gaccha
ami
For the second time, going to the Sangh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第二遍,我走向僧伽,到達庇護所。
m saran
Tatiyampi Buddham nam
m gaccha
ami
For the third time, going to the Buddh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第三遍,我走向佛陀,到達庇護所。
m saran
Tatiyampi Dhammam nam
m gaccha
ami

13
For the third time, going to the Dhamm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第三遍,我走向正法,到達庇護所。
ngham
Tatiyampi San m saran
nam
m gaccha
ami
For the third time, going to the Sangha, I arrive at the refuge.
第三遍,我走向僧伽,到達庇護所。

尊者:
nagamanam
Tisaran m nitt
tthitam
tt m
This completes the journey to the Triple refuge.
前往三重安穩處的旅程已經完成
居士:
Ama bhante
Yes, Venerable Sir !
是的,尊者!

7.3 受持五戒(跟隨尊者誦念)
anatipa
ana ata
Pana a veramani
ni sikkha
a-padam
m sama
adiya
ami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to refrain from destroying living creatures.
我受持不殺生的戒律
ada
Adinna ana
a veramanii sikkha
a-padam
m sama
adiya
ami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to refrain from taking that which is not given.
我受持不予則不取的戒律
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
Ka ni sikkha
a-padam
m sama
adiya
ami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to refrain from sexual misconduct.
我受持不邪淫的戒律
ava
Musa ada
a veramani
ni sikkha
a-padam
m sama
adiya
ami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to refrain from false speech.
我受持不妄語的戒律
a-meraya-majja-pama
Sura adatt
ttha
tt ana
a veramani
ni sikkha
a-padam
m sama
adiya
ami
I undertake the precept to refrain from intoxicating liquors and drugs
which lead to carelessness.
我受持不飲用酒類等迷幻品的戒律
尊者:
Ima ani pañca sikka
a-pada
ani
m yanti
Siilena sugatim
Siilena bhoga-sampada a
m yanti
Siilena nibbutim
These Five Precepts
Have morality as a vehicle for happiness,
14
Have morality as a vehicle for good fortune,
Have morality as a vehicle for liberation.
這五戒具有通往快樂、幸福和解脫的功用。
a siilam
Tasma m visodhaye
Let morality therefore be purified.
願戒德清淨!
居士:
adhu, sa
Sa adhu, sa
adhu !
Well said, well said, well said!
善哉!善哉!善哉!
-頂禮三次-

8. 結語:
這樣的宣告能夠明確地指出皈依的具體方向—應當親近佛法僧三寶;同時也
肯定地揭示了皈依的目的—到達庇護所—由佛法僧親自驗證的四聖諦。我們因為
有信心而前往皈依,因為有智慧而找到庇護所,是否這樣兼具感性(信心)與理
性(智慧)的三皈依才是完美的信仰呢?是否這樣有義有文(有意義又合乎語言
邏輯)的皈依儀軌,才合乎真誠、明確又嚴謹的鑒證程序呢?我們因此真誠、明
確的宣告與鑒證,而得以在這個庇護所—四聖諦—裡,循著「當知→當修→當證,
三轉十二行相的次第」,安心地精進於「戒、定、慧」三學,並蒙受各種不同層
次(四向四果)的庇護,而且最終必定獲得至高無上的庇護—涅槃。是否有了這
樣正確的知見,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三皈五戒的儀軌呢?

最後,願此「三皈依探源」有助於釐清兩千年來華語世界裡的「半皈依狀
態」和一般人士「祈求神佛庇佑的心態」
,進而勇敢地皈依三寶,到達安穩的庇
護所。

附錄:
附錄:
對於一般信眾而言,可能認為三皈依只不過是一個宗教儀式而已,卻不知道
一個人如果真正認識了佛法僧並產生敬信之心,進而完成三皈依之後,他的生命
旅程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利益。在此,我們特別舉出當年阿難尊者為女眾請求出
家時,與佛陀的一段對話如下:
阿難:
「佛陀!您誕生後沒有幾天,生母就逝世了,都是波闍波提(姨母瞿曇彌)
把您撫養長大的。波闍波提對您有大恩,豈能不報答?」
佛陀:「是的!是的!波闍波提對我有養育成人的大恩,但是我對波闍波提也有
大恩。她因為我的緣故,認識了佛法僧而產生敬信。如果有人依著善知識的引導,
因而認識了佛法僧並產生敬信心,那麼,即使到他(善知識)的住所,以衣食醫
藥作終生供養,也不能報答他的恩情。」
佛陀:
「如果有人因他而得皈依佛法僧,受持五戒;知苦、知集、知盡、知道,
15
於苦、集、盡、道無有狐疑;若得須陀洹果,斷諸惡趣,生命流程確定走入了正
道,七次來回天上人間,生死之苦便可消滅殆盡。阿難!這樣的人,他的恩情是
難以報答的,不是衣、食、床臥具、醫藥所能報答的。我出世而讓摩訶波闍波提
受三皈依,乃至決定得入正道也是一樣。」

茲檢附相關律典如下: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卷
卷 29) 》
阿難復白佛言:「佛生少日母便命終,瞿曇彌乳養世尊至于長大。有此大恩如何
不報?」
佛言:「我於瞿曇彌亦有大恩,其依我故識佛法僧而生敬信。若人依善知識識佛
法僧,生信敬者,於彼人所若以衣食醫藥盡壽供養所不能報。」

《四分律 (卷
卷 48) 比丘尼揵度第十七》
比丘尼揵度第十七》
阿難白佛言: 「摩訶波闍波提於佛有大恩,佛母命過,乳養世尊長大。」
佛語阿難:
「如是!如是!於我有大恩。我母命過,乳養令我長大。我亦於摩訶
波闍波提有大恩,若人因他得知佛法僧此恩難報,非衣食床臥具醫藥所能報恩。
我出世令摩訶波闍波提知佛法僧亦如是。」
佛告阿難:
「若有人因他信佛法僧此恩難報,非衣食床臥具醫藥所能報恩。我出
世令摩訶波闍波提信樂佛法僧亦如是。」
佛語阿難:「若有人因他得歸依佛法僧,受持五戒;知苦知集知盡知道,於苦集
盡道無有狐疑。若得須陀洹果斷諸惡趣,得決定入正道,七返生死便盡苦際。阿
難!如是人恩難可報,非衣食床臥具醫藥所能報恩。我出世令摩訶波闍波提受三
自歸,乃至決定得入正道亦如是。」

由此可知,親近善知識而正確地認識佛法僧並產生敬信心,進而完成三皈
依,乃是人生旅程中一件多麼殊勝的大事!從佛陀的開示中,我們不難瞭解,如
果想要回報父母、師長、貴人的恩惠,那就莫過於引導他們正確地完成三皈依了!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