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2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土 木 工 程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應用隅撐抗彎構架石化廠房耐震行為研究

研 究 生:簡 錫 雲

指導教授:許 協 隆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十年 六月
摘 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隅撐抗彎構架應用於石化廠房耐震行為,而廠
房結構一般為開放式結構(Open Frame),其主要目的在支撐設備支及

管線等,因此結構系統佈置為配合廠房維修及操作機能,於鋼柱強軸方
向以傳統式抗彎構架(SMRF)為主,而鋼柱弱軸方向則以倒 V 或 X 型

同心斜撐構架(CBF)為主。柱強軸方向之抗彎構架(SMRF),具有良好
韌性,但其側向勁度較柔軟,致彈性側位移過大,且受限於規範對結構

物容許側位移量或層間相對位移不得超過二百分之一的結構物或層
間高度,因此設計者欲符合規範限制只好加大樑柱桿件尺寸,因而得到

較高成本的結構。

因此吾人尋求將高韌性抗彎構架(SMRF)加設隅撐(Knee Bracing),

簡稱隅撐抗彎構架 (Knee Bracing Moment Resistance Frame),並以


KBRF 縮寫來表示之。分別透過相對側向勁度、強度 、韌性及經濟

性等方面分析,再配合工程實例進行分析設計,藉以比較隅撐抗彎構架
相對於抗彎構架之耐震行為及經濟性。

首先針對相對側向勁度分析結果,發現隅撐抗彎構架可藉著調整隅

撐距柱中心線距離 eb 值,來提高構架勁度,且為考慮整體構架實用性及

安全性,建議隅撐斜率以 1:1 及 eb ≤ 0.25w ( w : 構架寬度)為宜, 並可提高

側向勁度 1.3~1.8 倍。

其 次 關 於 構 架 韌 性 及 強 度 分 析 初 步 結 論,當隅 撐 位 置 介 於

0.15w ≤ eb ≤ 0.25w 時,隅撐抗彎構架強度優於抗彎構架,其隅撐抗彎構架

與抗彎構架為之初始降伏強度比為 1.25~1.75,極限強度比為 1.2~1.65

Ⅰ-1
倍。至於韌性方面,當 eb ≤ 0.15w 時, 隅撐抗彎構架稍小於抗彎構架,但

0.15 < e b ≤ 0.25w 時,則隅撐抗彎構架優於抗彎構架,唯建議當構架樓層

高度與寬度比 h1 / w ≥ 1 及 eb > 0.2 w 配置時,建議外柱與樑塑性彎矩強度

比 M pr 需大於 1.5,俾利若構架進入線性行為時,塑性鉸逐步發生於每

一樓層的樑與隅撐交點之樑上,減少發生於樓層柱與隅撐交點之柱上,
引致破壞機構過早產生而減低其韌性值。

在經濟性分析方面,採用實例構架狀況進行評估,其結果隅撐抗彎
構架比抗彎構架可節省鋼料 9%~11%,視構架規模而定。

綜合上述,只要正確佈置隅撐於抗彎構架上及注意柱樑塑性彎矩
強度比值,則隅撐抗彎構架之耐震能力優於抗彎構架,且其塑性鉸產生

的位置可遠離樑端,避免樑柱抗彎接頭因塑性轉角能力不足而導致接
頭脆性破壞,為隅撐應用於抗彎構架之重要效益。

關鍵詞:開放式結構、隅撐、隅撐抗彎構架系統

Ⅰ-2
Abstract

This paper is focused to apply the knee bracing combined with special moment
resistance frame on petrochemical-oil plants. The structures of petrochemical plants
are usually open frame structures supporting equipment and piping.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reasons, Special Moment Resisting Frames (SMRF) are utilized in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column web and Special Concentrically Braced Frames (SCBF)
with inverted-V-type or X-type braces are utilized in another direction. But, the lateral
drifts of SMRF are often too large to meet the 1/200 story drift limit. So the designers
have to enlarge the member size of columns and beams to reduce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rigid frames. Consequently the cost for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will be high.

To avoid the above-mentioned disadvantage of SMRF, we investigated a rigid frame


system with knee braces. This system is called Knee Bracing Moment Resisting
Frame and abbreviated as KBRF. Through this research, we analyzed the following
items of SMRF and KBRF.

1. Lateral stiffness of frame


2. Ductility of structural system
3. Strength of structural system
4. Cost savings
5. A really engineering sample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five items, we will know KBRF is ductile and
economical structure for petrochemical-oil plants, and the design criteria will be
provided simultaneously.

By analyzing the lateral stiffness of KBRF, we found that the lateral stiffness would
be raised by adjusting the distance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beam and knee brace to
column center (eb). For safety and operation reasons, a 1:1 slope and eb ≤ 0.25w
(w=span) of knee braces are recommend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 the
lateral stiffness of KBRF is about 1.3~1.8 times SMRF.

For ductility and strength of structural system, we also have some conclusion below.
1. When knee brace is located with 0.15w ≤ eb ≤ 0.25w , initial strength of
KBRF will be raised about 1.25~1.75 times SMRF. And ultimate strength of
KBRF will be raised about 1.20~1.65 times SMRF

2. When knee brace is located with eb ≤ 0.15w , ductility of KBRF is slightly

less than SMRF. When knee brace is located with 0.15 < e b ≤ 0.25w ,

Ⅱ-1
ductility of KBRF is larger than SMRF. However, when the floor height (h1)
to span width (w) ratio of frame is more than 1.0 ( h1 / w ≥ 1 ) and eb > 0.2 w ,
the exterior column-beam moment ratio should be more than 1.5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early formation of plastic hinge in exterior column. As a result,
most plastic hinge of KBRF will be formed on beam of the intersection of
beam and knee brace.

About the costs of both systems, by really engineering example, we found that the
total steel weight of KBRF is 9%~11% less than the weight of SMRF. So we can say
that the KBRF is more economical than SMRF.

In a word, we can design a ductile KBRF to sustain seismic load by properly locating
the knee braces and adjusting the exterior column-beam moment ratio. On the other
hand, most plastic hinges of KBRF are far away from beam-to-column joints.
Therefore the moment connection failure as Northridge earthquake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avoided. Th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Key words: open frame , knee bracing,

Knee Bracing Moment Resistance Frame (KBRF)

Ⅱ-2
誌 謝

感謝吾師 許協隆教授兩年來悉心指導與照顧,無論在學術理論

及實務的啟發,均使我獲益良多,尤其對論文內容詳加批示及指正,本

文才得以順利完成,在此謹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論文口試期間,承蒙周健捷教授、黃震興教授詳加指正,特此致

謝,另外感謝中鼎工程公司黃建二協理、葉清鎮經理及諸長官給予進

修機會,才能在工作十九年之後重溫學生生活,配合公司需求及選擇

自己想學的課程等,生活倍感充實。於研究期間承蒙廖源輔、林柄焜、

朱鼎均、丁正良 、許建發、張福顯、郭淑珠及杜崇文等同仁協助,亦

在此一併致上謝意。

研讀期間,由衷感謝內人林毅芬無微不至照顧家庭,使得兩個孩

子學業尚能符合期望,使我無後顧之憂 。然結婚十六年來,內人對我

進修研讀充分支持與期盼,才得以今日夙願以償。

最後本文獻給我的最摯愛的內人及父母親。
目 錄 頁 次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研究動機及目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3 研究內容及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結構系統回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 耐震設計回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第三章 構架勁度、受力及周期分析

3.1 構架評估項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3.2 平面構架勁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3.3 構架勁度分析模型與假設 … … … … … … … … … … … … … … … … … … … 18

3.4 隅撐與構架相對勁度關係 … … … … … … … … … … … … … … … … … …. 20

3.5 構架桿件受力之變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3.6 構架周期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第四章 構架韌性及強度分析
4.1 構架韌性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2 構架韌性分析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4.3 鋼材應力-應變關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4.4 桿件降伏條件及狀態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4.5 構架破壞定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4.6 構架韌性分析模型與假設 … … … … … … … … … … … … … … … … … … … 35

4.7 隅撐抗彎構架韌性分析結果 … … … … … … … … … … … … … … … … … . 36

Ⅲ-1
第五章 經濟性及工程實例分析比較

5.1 經濟性評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5.2 工程設計實例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5.3 工程實例構架分析補充說明 … … … … … … . … … … … … … … … … … … . 43

5.4 工程實例分析結果與討論 … … … … … ….… … … … … … … … … … … … 43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6.1 結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6.2 未來展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Ⅲ-2
表 目 錄 頁 次

2.1 受壓肢之寬厚比限制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3.1 單跨單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56

3.2 單跨多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60

3.3 雙跨多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61

4.1 強度及韌性分析模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4.2 單跨三樓層強度及韌性桿件尺寸表 … … … … … … … … … … … … … … … … 63

4.3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1.5~2.5 強度及韌性表 … … … … . … . … 64

4.4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1.5~2.5 強度及韌性表 … … … … . . 65

5.1 兩組構架材料重量比較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5.2 設備尺寸及重量表(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5.3 設備尺寸及重量表(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5.4 設備尺寸及重量表(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5.5 設備尺寸及重量表(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

5.6 水平向反應譜計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抗彎構架、第三類地盤、Z=0.33、R=4.8、I=1.5、 α y = 1.2)

5.7 水平向反應譜計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隅撐抗彎構架、第三類地盤、Z=0.33、R=4.4、I=1.5、 α y = 1.2)

5.8 水平向反應譜計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

(倒 V 型同心斜撐、第三類地盤、Z=0.33、R=3.6、I=1.5、 α y = 1.2)

5.9 垂直向反應譜計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

(第三類地盤、Zv=0.33*2/3、R=3.0、I=1.5、 α y = 1.2)

Ⅳ-1
5.10 垂直地震力各種地盤 Fu 、 R a 及 T 關係表 … … … … … … … … … … … … … 73

5.11 反應譜法分析設計總流程圖(一) … … … … … … … … … … … … … … … … … . . 75

5.12 反應譜法之線性動力分析流程圖(一) … … … … … … … … … … … … … … … 76

5.13 工程實例分析結果比較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77

5.14 工程實例抗彎構架與隅撐抗彎構架系統桿件尺寸比較表 … … … 78

Ⅳ-2
圖 目 錄 頁 次

1.1 石化廠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1.2 設備支撐結構(Equipment Support Structure) … … … … … … … … … … … . . 80

1.3 管架結構(Pipe Rac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

1.4 房屋結構(Build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

1.5 鋼棚結構(Steel Shelt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

2.1 同心斜撐構架系統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

2.2 對角斜稱桿件之遲滯迴圈(H 斷面, λ = 8.2 ) … … … … … … … … … … … … . . 83

2.3 V 型斜撐桿件之遲滯迴圈( l / r = 167 / F y ; λ = 34 / F y ) … … … … … … . . 84

2.4 細長型斜撐桿件簡易遲滯迴圈 … … … … … … … … … … … … … … … … … … … . 84

2.5 中細長型斜撐桿件簡易遲滯迴圈 … … … … … … … … … … … … … … … … … … 85

2.6 粗短型斜撐之簡易遲滯迴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85

2.7 蓋板補強式接頭塑性區生成圖 … … … … … … … … … … … … … … … … … … … . 86

2.8 隨彎矩梯度切削式接頭塑性區生成圖 … … … … … … … … … … … … … … … 86

3.1 平面剛架桿件自由體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7

3.2 單跨單樓層 ec / eb =2/3 及 h/w=1,相對側向勁度比 … … … … … … … … .88

3.3 單跨單樓層 ec / eb =1 及 h/w=1,相對側向勁度比 … … … … … … … … … . 88

3.4 單跨單樓層 ec / eb =1.5 及 h/w=1,相對側向勁度比 … … … … … … … … 89

3.5 單跨單樓層 ec / eb =2/3 及 h/w=0.75,相對側向勁度比 … … … … … … . 89

3.6 單跨單樓層 ec / eb 及 h/w=0.75,相對側向勁度比 … … … … … … … … … . 90

3.7 單跨單樓層 ec / eb =1.5 及 h/w=0.75,相對側向勁度比 … … … … … … . 90

3.8 單跨單樓層 Mpr=2.0,h/w=1 及 0.75 側向勁度提昇比較 … … … … . . 91

3.9 單跨多樓層,Mpr=1.5, ec / eb =1 及 h1/w=1,相對側向勁度比 … … . . 92

3.10 雙跨多樓層,Mpr=1.5, ec / eb =1 及 h1/w=1,相對側向勁度比 … … 93

Ⅴ-1
3.11 構架受側力時之軸力分佈示意圖 … … … … … … … … … … … … … … … … … . 94

3.12 構架受側力時之剪力分佈示意圖 … … … … … … … … … … … … … … … … . . 94

3.13 構架受側力時之彎矩分佈示意圖 … … … … … … … … … … … … … … … … . . 95

3.14 構架受垂直載重時之軸力分佈示意圖 … … … … … … … … … … … … … … 95

3.15 構架受垂直載重時之剪力分佈示意圖 … … … … … … … … … … … … … … 96

3.16 構架受垂直載重時之彎矩分佈示意圖 … … … … … … … … … … … … … … 96

3.17a、3.17b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柱軸拉應力變化 … … … … … . . 97

3.18a、3.18b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柱軸壓應力變化 … … … … … . . 98

3.19a、3.19b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柱剪應力變化 … … … … … … … 99

3.20a、3.20b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柱撓曲應力變化 … … … … … ...100

3.21a、3.21b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樑軸壓力變化 … … … … … … … 101

3.22a、3.22b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樑剪應力變化 … … … … … … … 102

3.23a、3.23b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樑撓曲應力變化 … … … … … . . 103

3.24a、3.24b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一隅撐柱軸拉應力變化 … . 104

3.25 隅撐位置變化對構架周期影響 … … … … … … … … … … … … … … … … … … . 105

4.1 構架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4.2 鋼材典型應力-應變關係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6

4.3 鋼材彈性-完全塑性行為曲線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4.4 AISC 建議之軸力-彎矩互制圖 … … … … … … … … … … … … … … … … … … … . 108

4.5 極限曲線比較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8

4.6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1.5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 109

4.7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2.0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 109

4.8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2.5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 110

4.9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1.5~2.5 塑性鉸形成順序 … … … … . . 110

4.10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1.5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111

Ⅴ-2
4.11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2.0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111

4.12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2.5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112

4.13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1.5~2.5 塑性鉸形成順序 … … . 112

4.14 單跨三樓層、h1/w=1 韌性容量分析成果 … … … … … … … … … … … … 113

4.15 單跨三樓層、h1/w=0.75 韌性容量分析成果 … … … … … … … … … … . 113

5.1a 構架(一):抗彎構架載重情況 … … … … … … … … … … … … … … … … … … … ... 114

5.1b 構架(二):隅撐抗彎構架載重情況 … … … … … … … … … … … … … … … … … 114

5.2a 構架(三):抗彎構架載重情況 … … … … … … … … … … … … … … … … … … … … 115

5.2b 構架(四):隅撐抗彎構架載重情況 … … … … … … … … … … … … … … … . … ... 115

5.3a 構架(一):抗彎構架桿件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116

5.3b 構架(二):隅撐抗彎構架桿件尺寸 … … … … … … … … … … … … … … … … … 116

5.4a 構架(三):抗彎構架桿件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117

5.4b 構架(四):隅撐抗彎構架桿件尺寸 … … … … … … … … … … … … … … … … … 117

5.5a~5.5d 設備位置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8

5.6a~5.6d 實例平面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2

5.7a~5.7c 實例抗彎構架立面圖 … … … … … … … … … … … … … … … … … … … …. 126

5.8a~5.8c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立面圖 … … … … … … … … … … … … … … … … … … . 129

5.9a~5.9c 實例倒 V 型斜撐構架立面圖 … … … … … … … … … … … … … … … … . . 132

5.10 水平調整係數和輸入反應譜之乘積與周期 T 關係圖 … … … … … ... 135

(抗彎構架、第三類地盤、Z=0.33、R=4.8、I=1.5、 α y = 1.2)

5.11 水平調整係數和輸入反應譜之乘積與周期 T 關係圖 … … … … … … 135

(抗彎構架加隅撐、第三類地盤、Z=0.33、R=4.4、I=1.5、 α y = 1.2)

5.12 水平調整係數和輸入反應譜之乘積與周期 T 關係圖 … … … … … … 136

(倒 V 型同心斜撐、第三類地盤、Z=0.33、R=4.4、I=1.5、 α y = 1.2)

Ⅴ-3
5.13 垂直調整係數和輸入反應譜之乘積與周期 T 關係圖 … … … … … … 136

5.14 實例抗彎構架受正向力時,塑性鉸形成順序 … … … … … … … … … … … 137

5.15 實例抗彎構架受反向力時,塑性鉸形成順序 … … … … … … … … … … … 138

5.16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受正向力時,塑性鉸形成順序 … … … … … … … … 139

5.17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受反向力時,塑性鉸形成順序 … … … … … … … … 140

5.18 實例抗彎構架受正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 … … … . . 141

5.19 實例抗彎構架受反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 … … … ... 141

5.20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受正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 ... 142

5.21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受反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 … … . . 142

5.22 實例抗彎與隅撐抗彎構架受正反向力,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 … … 143

5.23 實例抗彎與隅撐抗彎構架韌性容量比較圖 … … … … … … … … … … … 143

Ⅴ-4
符號說明

A: 斷面積(cm)
C : 正規化工址水平加速度係數

C c : 受壓桿件彈性與非彈性挫屈之臨界比值

C v : 正規化工址垂直加速度係數

DL : 靜載重

EQ : 地震力

Fa : 容許壓應力(t/cm2)

Fas : 斜撐桿件容許應力(t/cm2)

Fu : 結構系統水平地震力折減係數

Fuv : 結構系統垂直地震力折減係數

F y : 鋼材標稱降伏應力(t/cm2)

Fyb : 樑之標稱降伏強度(t/cm2)

Fyc : 柱之標稱降伏強度(t/cm2)

I: 用途係數
Kr : 隅撐構架側位移與抗彎構架側位移之比值

LL : 活載重

M p : 塑性彎矩強度(t-m)

M p r :柱塑性斷面模數與樑塑性斷面模數比值

M pz :當樑柱接頭區達剪力強度( V = 0.55 Fy d c t p )時所對應之樑彎矩(t-m)

M u : 設計撓曲強度(t-m)

PD : 靜載重作用下所造成之柱軸力(ton)

PL : 活載重作用下所造成之柱軸力(ton)

PE : 地震力作用下所造成之柱軸力(ton)

Ⅵ-1
Phy : 桿件斷面開始降伏時相對應於構架所承受側向力(ton)

Ph u : 構架達到極限時之側向力(ton)

Py : 純軸力作用下之降伏軸力(ton)

R : 結構系統韌性值或韌性容量

S: 彈性斷面模數(cm3)

Z : 塑性斷面模數(cm3)

Z : 震區工址加速度係數

Z b : 樑之塑性斷面模數(cm3)

Z c : 柱之塑性斷面模數(cm3)

b f : 翼板寬度(cm)

d : 腹板深度(cm)

d c : 柱斷面深度(cm)

d z : 樑柱腹板交會區柱連續板間之淨深度(cm)

eb : 樑與隅撐之交叉點距柱中心線之距離,簡稱水平偏心量(cm)

e c : 柱與隅撐之交叉點距樑中心線之距離,簡稱垂直偏心量(cm)

f a : 柱所承受軸壓應力(t/cm2)

h: 構架總高度(m)

h1 : 構架一層樓高度(m)

h c : 腹板深度(cm)

k: 腹板挫屈係數
l: 支承長度(cm)
r: 控制之迴轉半徑(cm)

ry : 對 Y 軸之迴轉半徑(cm)

t p : 樑柱交會區腹板總厚度(cm)

t f : 翼板厚度(cm)

Ⅵ-2
t w : 腹板厚度(cm)

w : 構架寬度(m)

w z : 樑柱腹板交會區柱翼板間之淨寬度(cm)

∆1 : 抗彎構架在受側力作用下之側位移(cm)

∆ 2 : 隅撐構架在受側力作用下之側位移(cm)

∆y1 : 桿件斷面開始降伏時相對應於構架之側位移(cm)

∆u : 構架達到極限側向力時相對應之側位移(cm)

α y : 材料開始達降伏時係數

β : 臨界應力比值

λr : 結實桿件之極限細長比

λpd : 塑性設計斷面之極限細長參數

ρ : 構架強度比值

θP : 塑性轉角或非線性轉角(rad)

θE : 在設計地震力 EQ 作用下之最大層間變位角

[K ] :構架整體座標元素勁度矩陣
[T ]: 座標換向矩陣
{fˆ}: 桿件座標元素受力矩陣
{d }: 總體座標元素位移矩陣
{dˆ}: 桿件座元素位移矩陣
{ f }: 總體座標元素受力矩陣
[kˆ]: 桿件座標元素勁度矩陣

Ⅵ-3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

石化廠房結構設計中,其結構型態與使用目的與一般房屋結構有

所不同,主要可分為下列四大類,如圖 1.1 所示:

(1).設備支撐結構(Equipment Support Structure)

此種結構佈置主要目的在於支撐水平 、直立或不規則形狀套
裝設備,由於管線配置及安全性需求結構形式屬於開放式構架

(Open Structure),即無側牆之意,如圖 1.2 所示,廠房結構材料一


般以鋼構造為主,但也常因防火(Fire Proofing)因素考慮,要求

離地面第一層或 9 米、10 米以下採用鋼筋混凝土構造,其上


則採用鋼構造。

依設計工作量而言,其約佔整體結構設計量之 40~45% ,其結構


佈置、載重分析及桿件設計等,須與設備、管線等單位之工作

介面溝通協調問題,因此所遭遇到不確定性問題及需要設計工
時最多。

關於立面結構系統配置,其中一向為配合操作人員、設備維修
或主管線進出空間等需求,常於鋼柱強軸方向配置抗彎構架系

統,鋼柱弱軸方向則以斜撐構架系統支撐,此為工程實務上最
常採用之系統。

(2).管架 (Pipe Rack)


主要用以支撐管線,極少應用於設備支撐,其結構形式以開放
式鋼構架為主,以利日後擴廠或拆除重建。
由於整廠系統運轉須藉著管線連接傳輸,因此管架幾乎配合管

1
線路徑貫穿全廠,如圖 1.3 所示。
依設計工作量而言,其約佔整體結構設計量約 20~25% ,由於此

結構之佈置、載重分析及桿件設計等,主要與管線單位有工作
介面協調問題,因此管線載重分析較易掌握, 相對而言設計上

較為單純,惟結構一般屬於窄高型, 故其側位移量須加以注
意。

此 結 構 系 統 側 向 (Transverse Direction)配 置 抗 彎 構 架, 縱 向
(Longitudinal Direction) 則視構架受力情況, 一般建議以每三

個或四個跨度設置斜撐系統,藉以傳遞縱向所產生之水平力。

(3).房屋結構(Building)

主要供辦公行政 、餐廳、控制中心、電器設備及實驗室等用
途, 如圖 1.4 所示。一般以鋼筋混凝土構造依抗彎構架系統

設計,且大部份低於五層樓,因此分析設計較為單純,其設計工
作量約佔整體結構設計量之 10~20%。

(4).鋼棚(Steel Shelter)
如圖 1.5 所示,主要供遮雨及遮陽,藉以保護棚內機械操作生

命、儲存物品或維修設備等。部份鋼棚為達設備維修功能,則
設置大型天車(Crane)或單軌吊車(Monorail), 至於屋頂或側牆

常使用彩色金屬浪板,側牆可設計成完整牆面或部份牆面以符
合通風或使用目的,另外屋頂亦常設置通風器,以達到通風需
求。
鋼棚結構設計大部份受風力控制,因此屬於標準的抗風型結構

物, 其設計工作量約佔整體結構設計量之 10%。此結構立面
系統之設計原則與設備支撐結構相似。

由上述介紹可知,設備支撐結構為石化廠房設計之重心,此類結構

2
系統鋼柱強軸方向以抗彎構架系統為主,因此側向勁度較低,常導致彈
性側位移過大,又受限於規範【28】對結構物容許側位移量或層間相

對位移不得超過 H / 200 (H:結構物或層間高度)之限制,因此工程設計


實務上常以加大樑柱桿件尺寸因應之,此法不僅增加上部結構之建造
費用,亦因自重之增加,增大基礎設計之需求,減低工程設計之經濟效

益。另就有效提昇構架勁度之斜撐系統是否可應用於鋼柱強軸方向
討論之,雖然同心斜撐構架(Concentrically Braced Freame,CBF)不論其

為 X 型、V 型或倒 V 型雖具有較高側向勁度,但因構架韌性值較低,


加以斜撐桿件在受到巨大的軸壓力作用時,易產生總體挫屈或局部挫

屈的現象,致使構架呈現強度驟減與勁度滑落,再者此斜撐系統與偏心
斜撐系統同樣因阻隔設備進出結構之考量,基於保持設備維修 、操作

人員、天車、單軌吊車及主管線進出空間等機能,上述斜撐系統並不
適用於鋼柱強軸方向。綜合上述為兼顧勁度、強度、韌性、經濟及

工廠操作維修空間機能的需求,石化廠房鋼構架之鋼柱強軸方向系統
仍有改善之空間,本研究嘗試以具有優良韌性之抗彎構架系統(Special

Moment Resistance Frame,SMRF), 配 合 樑 柱 角 隅 處 設 置 隅 撐 (Knee


Bracing) 之 隅 撐 抗 彎 構 架 (Knee Bracing Moment Resistance

Frame,KBRF),應用於石化廠房之建設,藉由各項參數分析探討此隅撐
抗彎構架之耐震行為。

1.2 研究動機及目的

本文主要針對石化廠房結構系統進行探討,因此其結構配置基本

上略不同於房屋結構,例如房屋結構之樓地板為鋼筋混凝土板,並可透
過樓地板傳遞水平力,因此樓地板平面只須配置樑桿件即可,然而石化

廠房樓地板通常為格柵板(Grating)或壓花鋼板(Checkered Plate),其固

3
定方式或厚度不足以提供有效勁度來傳遞水平力,因此樓地板平面除
了安排鋼樑以外,需加設水平斜撐,以傳遞水平力至立面主構架。再者

石化廠房鋼柱大部份採用 H 型鋼、組合 H 型鋼或 W 型鋼,甚少使用


箱型柱,因此鋼柱強軸方向為配合廠房使用機能採用韌性抗彎構架

(SMRF),鋼柱弱軸方向則以韌性較低之倒 V 或 X 型同心斜撐構架
(CBF)為主。如前所述,鋼柱弱軸方向採用同心斜撐構架,雖然韌性較

差,然因弱軸方向管線、設備及人員進出之需求性較低,斜撐引致之空
間阻隔,對廠房操作功能之影響較小,整體而言仍屬經濟性系統,因此

本研究針對鋼柱強軸方向,應用隅撐抗彎構架系統之石化廠房進行探
討,藉由隅撐之設置對結構勁度、強度、韌性及經濟性影響之參數分

析,以探討隅撐抗彎構架於石化廠房結構耐震設計之可行性。

本研究之具體目的如下:

(1).了解隅撐抗彎構架之勁度變異與隅撐尺度之關係。
(2).隅撐抗彎構架之強度與韌性值評估。

(3).隅撐抗彎構架系統經濟性評估。
(4).提出隅撐配置與桿件設計準則。

(5).提供整體系統耐震設計建議。

1.3 研究內容及方法

本文研究內容及方法包含下列四大項:

(1).構架勁度分析:

採用勁度法分析,先求取抗彎構架在受側向力作用下之側向位移
∆1 ,再以與相同構架大小及尺寸之隅撐抗彎構架分析求得側向位

移 ∆ 2 ,並定義此兩構架系統側向勁度比 Kr 為 ∆1 / ∆ 2 ,藉由側向勁度

4
比值,來探討隅撐配置對構架勁度之影響 。另外以反應譜
(Response Spectrum )線性動力分析法,來探討隅撐配置對構架周期

之影響。

(2).構架強度、韌性分析:

採用逐步塑鉸法(Step by Step Method)【5,23,25】,針對相同構架大


小及尺寸之抗彎構架與隅撐抗彎構架兩種系統,進行強度及韌性分

析,推求其韌性容量 R = ∆ u / ∆ y ,( ∆ y : 桿件開始降伏之側位移, ∆u : 結
構達極限破壞狀態之側位移),藉以檢討隅撐配置對構架強度及韌

性之影響。

(3).經濟性比較

於相同構架大小及受力情況下,以靜力分析設計滿足規範限制之抗
彎構架與隅撐抗彎構架等兩種系統,依材料使用量比較其經濟性。

(4).工程實例分析比較:

設備支撐結構為石化廠房中複雜性最高,工程實務常以靜力法進行

分析,此法無法反應動態扭矩對結構之影響,再者依據建築物耐震
設計規範規定【17】,其結構佈置應歸類於平面不規則性結構,分

析時應採用反應譜動力分析法較為適當。因此本研究針對一設備
支撐結構工程實例,進行反應譜動力分析,藉由勁度、強度 、韌性

等參數分析,以探討隅撐抗彎構架之耐震行為,並評估此設計之經
濟性。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結構系統回顧

一般應用於石化廠房之鋼結構系統主要有三類:(1).抗彎構架系
統,(2).斜撐構架系統,(3).二元系統,其皆有不少相關的研究文獻發表,

隅撐抗彎構架設計上,與上述各種系統互有異同之處,因此欲探討隅撐
構架抗彎系統耐震行為時,前述三類系統相關研究可供參考,茲將其文

獻要點敘述於下:

1. 抗彎構架系統

抗彎構架系統(SMRF)在強柱弱樑設計理念及正確的細部設計下,
具有相當良好的韌性行為。但此系統在樑、柱撓曲及樑柱腹板交會

區(Panel Zone)變形時,整體系統之側向勁度降低【1,2】。在彈性階
段,樑之撓曲變形影響最大,約佔水平剪力造成撓曲變形所引起之總側

位移 50%~60%【3】。因此為了控制側位移,往往須增大樑斷面提高
彈性勁度,因此造成較高成本的結構。根據實驗及分析【1,2】及 1994

年北嶺大地震後相關研究顯示【5】, 進入非彈性階段後,樑柱腹板交
會區將承受由樑翼端產生甚高剪力及柱端傳入之拉力 。此結果不但

明顯增加了樓層側位移,引致較大 P-Δ效應,並且可能在樑翼板及柱翼
板交接處發生過大變形轉折,引致極大的應變集中現象,並導致接頭發

生脆性斷裂,顯示樑柱接頭為抗彎構架耐震性之重要影響參數。

目前國內鋼構規範【16】參考 1994 年北嶺及 1995 神戶大地震

之抗彎構架系統缺失,提出柱、樑、樑柱接頭及腹板交會區之耐震設
計要求,藉以發揮該系統的韌性能力,其相關設計細節將於耐震設計回
顧加以敘述。

6
根據上述可以得知,抗彎構架系統主要缺點為側向勁度較低,引致
側位移量較大,且受限於法規對樓層容許側位移規定,因之此系統往高

層結構發展受到相當限制。其優點則為在正確觀念設計下,具有優良
韌性以消散地震能量。

2.斜撐構架系統

石化廠房鋼結構於 H 或 W 型柱之弱軸方向,較常採用同心斜撐

構架, 至於偏心斜撐構架則甚少使用,因此本節主要以同心斜撐構架
相關文獻來說明。

同心斜撐構架(CBF)系統有對角型、X 型、K 型、V 型及倒 V 型


等型式,如圖 2.1 所示【4】,其中 K 型同心斜撐構架系統在斜撐挫屈

後,柱會嚴重受損,因此不可使用於地震區,其餘型式只要依規範正確
設計,仍可適用於地震區【4,16】。

一般而言,同心斜撐系統能提供足夠的彈性側向勁度,可避免抗
彎構架側向位移量較大的問題 。同心斜撐系統主要受力桿件為斜撐

構材,圖 2.2 及 2.3 所示為常見之斜撐構材遲滯迴圈【11】。基本上


斜撐桿件之起始強度及降伏強度皆高,但由於構材局部或全部挫屈之

影響,斜撐桿件極限強度不高且降伏後勁度小,易使純同心斜撐構架在
非彈性階段產生弱層現象,因之消能容量降低,地震後殘留位移亦較大,

嚴重影響耐震能力【4,16】。

針對上述缺點,美國鋼構協會(AISC)及國內鋼構造建築物鋼結構
設計技術規範【16】,均對斜撐桿件訂定設計要求,相關設計細節詳述
於耐震設計回顧中。

3. 二元系統

7
純同心斜撐構架(CBF)受強烈地震後,其殘留位移量較大,因而影
響耐震性能,以韌性抗彎構架與同心斜撐構架組合而成之二元系統,則

可以有效彌補此缺點。當二元系統中之同心斜撐構架(CBF)達極限強
度時,基本上韌性抗彎構架(SMRF)還在彈性範圍,因此當斜撐桿件失

去勁度時,仍可藉由抗彎構架提供相當程度的勁度,因而延遲非彈性階
段弱層之產生,提高整體構架消能容量及耐震性能,另外其亦可作為主

抗震同心斜撐構架系統受損後之第二道抗震系統,提高整體構架之殘
存能力【4,16】。

2.2 耐震設計回顧

近年來美國加州北嶺地震及日本神戶地震後,發覺鋼結構耐震設

計上仍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課題,因此美國鋼構協會(AISC)於 1997 年
發行“ 鋼 構 造 建 築 物 耐 震 篇 (Seismic Provisions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4】,另外國內學者專家亦歷經多年研討,制定“鋼構造建
築物鋼結構設計規範”,並於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一日正式公告實施,其

中第十三章為耐震設計要求【4】。

本節設計文獻回顧主要以國內耐震規範為主, AISC 規範或其他


文獻為輔, 並將規範要求重點,分為下列二大部份說明:(1)桿件設計,(2)
樑柱接頭設計。

1. 桿件設計

(1).柱桿件【16,18】

除應滿足一般規範之載重組合外,在不考慮彎矩作用情況下,柱

之軸向強度 Pn 亦須滿足下列兩種放大地震力下之載重組合:

8
(a).軸壓力

Pn ≥ 1.0 PD + 0.7 PL ± 1.4 Fu PE … … … … … … … … … … … … … … … … … . . (2-1)

對於停車場、供公眾使用之集會堂或活載重超過 500 KG / M 2 者,

(2-1)式中 PL 係數應使用 1.0。

(b).軸拉力

Pn ≥ 0.85 PD ± 1.4 Fu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其中 PD 、 PL 、 PE 分別為靜載重 、活載重及地震力作用下所造成之柱

軸力。上列組合中之 1.4 Fu 即為放大地震力係數,又 1.4 Fu PE 項不必超過

與該柱相接之樑或斜撐構材在極限狀態下所能傳至柱之最大軸力之

1.25 倍。抗彎構架之柱構材,若其軸壓應力 f a 小於或等於 0.3F y ,則不

必檢核上列載重組合。

另外抗彎構架選擇柱桿件尺寸時,亦應考慮樑柱彎矩強度比,其主要

目的乃在減少柱發生降伏機會,提高構架耐震性之可靠性,其檢核式如
下:

∑ Z (F − f ) ≥ 1.0 … … …
c yc a
… … … … … … … … … … … … … … … …. (2-3)
∑Z F b yb

∑ Z (F − f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2-4)
c yc a

1.25∑ M pz

其中:

f a :柱所承受軸壓應力

M pz :當樑柱接頭區剪力達其容許強度( V = 0.55 Fy d c t p )時所對應

之樑彎矩。 d c :柱斷面深度, t p : 樑柱交會區腹板總厚度。

9
Fyb , Fyc :分別為樑、柱之標稱降伏強度。

Z b , Z c :分別為樑、柱斷面塑性模數。

(2).樑桿件【16】

(a).翼板之寬厚比( b f / 2t f )與腹板之深厚比( hc / t w )不得大於表 2.1

所列之 λpd 值,即要求斷面須滿足塑性設計斷面要求,確保桿件

具有較佳之韌性,以滿足耐震要求。

(b).樑翼板之塑性模數應大於全斷面塑性模數的 70%以上。主要
目的在提高樑之塑性變形能力。

(c).在可能產生塑性鉸之區域,樑斷面形狀不得任意開孔或改變,
以避免不利於樑韌性發展之變化。

(d).側向支撐間距不得超過 170ry / F y ,此外承受集中載重處若會產生

塑性鉸,則需設置側向支撐。

(3).斜撐桿件【4,5,16】

應用於石化廠之同心斜撐構架(CBF)系統有對角型、X 型、V 型
及倒 V 型,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隅撐與抗彎構架組合系統之耐震性,

因此斜撐桿件具有相當重要性,以下詳述相關規範及文獻要求。

一般斜撐桿件依細長比值大小可區分如下:

(a).當 l / r > 200 / F y 時,稱為細長型斜撐(Slender Bracing)【5】

在地震作用下,結構物來回擺動時, 細長型斜撐將受拉、壓反復
軸力,極易產生彈性挫屈,導致強度漸減及退化,消能性差,且簡易

遲滯迴圈中有明顯的頸縮現象,如圖 2.4 所示, 耐震規範禁止此


種斜撐桿件使用於同心斜撐構架。

(b). 當 95 / Fy < l / r ≤ 200 / F y 時 , 稱 為 中 長 細 型 斜 撐 (Intermediate

10
Bracing)【5】
中長細型斜撐在受拉、壓反復軸力時,其產生非彈性挫屈速度

較緩慢,因此亦可減緩桿件強度遞減及退化之速率,消能性略優
於長細型斜撐,其簡易遲滯迴圈如圖 2.5 所示。國內規範於同心

斜撐構架設計中明訂細長比值 l / r 應小於 190 / F y 【16】,即斜

撐桿件至少需符合中長細型斜撐設計要求。

(c).當 l / r ≤ 95 / F y 時,稱為粗短型斜撐(Stocky Bracing)

粗短型斜撐則具有優良耐震能力, 在受拉、壓反復軸力降伏後,
桿件強度只略為減低,消能性佳,遲滯迴圈如圖 2.6 所示,粗短型

斜撐設計不需考慮軸壓挫屈問題。

有關斜撐桿件之設計,國內規範或 AISC 規範除細長比規定外,尚有

下列重點要求【4,16】:

(a).斷面寬厚比須小於如表 2.1 所列之 λr 值

(b).容許受壓應力 Fas = βFa ,其中


1
β=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kl
1+ r
2C c

Fa = 容許壓應力

(c). V 型及倒 V 型斜撐系統之斜撐桿件強度,至少須達到桿件在地


震載重組合下所需強度之 1.5 倍,藉以增加消能容量。

(d).任一系列斜撐構架在地震力作用下,斜撐桿件所承受總壓力或
拉力之水平分量不得超過該系列斜撐構架所承受地震力之 70%,

但受壓斜撐桿件之容許壓應力 Fa 大於放大地震力下之載重組合

所得之 f a 除外。

2. 樑柱高韌性接頭

11
根據 1994 年加州北嶺地震後相關研究,發現傳統之翼板焊接,腹板
鎖螺栓之抗彎接頭無法可靠地提供耐震需求,因此須採用其他型式接

頭,目前國內或 AISC 規範均有規定,本文針對樑柱高韌性接頭及樑柱


腹板交會區之設計提出重點回顧說明。

(1).樑柱高韌性接頭

(a).設計撓曲強度 M u 【16】

補強式接頭
本法係將樑柱接頭局部加強,並將塑性鉸外移,目前補強式接頭
大部份採用增焊蓋板或垂直肋板方式,提高樑端彎矩容量,避免

樑端先產生彎矩降伏之情況,如圖 2.7 所示,由圖中得知影響蓋


板設計主要參數有兩項,一是樑的長度,二是蓋板提供之彎矩容

量,因此設計時任意改變樑長或蓋板尺寸時,將改變設計彎矩梯
度或樑之彎矩容量容量,則塑性鉸生成位置亦可能發生在樑柱

接頭區,如此補強式接頭將失去其效應。
根據文獻 【27】試驗結果顯示,以三角形蓋板補強於樑翼之上

下,其塑性轉角可達 0.03 弧度, 以三角形蓋板於上樑翼及矩形


蓋板於下樑翼補強,則塑性轉角接近 0.03 弧度,因此補強式接頭

無法穩定的提供 0.03 弧度塑性轉角,其變異性相當大。

樑柱接合處所需之撓曲強度 M u ,為樑臨界斷面產生塑性鉸時對

應之樑端彎矩,惟計算該彎矩時,應考慮臨界斷面部位實際鋼
材材質之變異性及鋼材應變硬化之影響。

減弱式接頭
1990 Plumier 提出等平行對稱性切削樑翼板或予穿洞【5】,以

強迫塑性鉸發生於切削處,此法能將最大應力移離柱面, 並產生

12
一傳統塑性鉸,其行為與補強式接頭類似,但此法中,塑性區圍範
狹小,強度較低,且為確保塑性鉸發生於預先選定之位置,其切削

量高達 30%之翼板寬度 。1993 年陳生金教授及葉禎輝等人研


究【26】,提出樑柱接頭區隨彎矩梯度切削樑翼板,以提供一預

先選定之擴大塑性區範圍來消散地震能量,如圖 2.8 所示,為強


制使塑性區能在目標區發展,將切削區依需求彎矩梯度再折減

5~10%,以實際確保能量吸收效果,並可涵蓋活載重彎矩梯度產
生變化之影響,如樑之設計均能符合耐震設計規範要求,則此種

接頭塑性轉角可達 0.03 弧度,以上,可符合高韌性需求。此法中,


翼板切削量係依照彎矩需求,因此並不因翼板切削而造成接頭

強度大幅下降,根據文獻【26】之實尺寸試驗及分析顯示,其勁
度約折減 3%,因此切削所造成之勁度影響可以忽略。

至於樑柱接合處所需之撓曲強度 M u ,為樑塑性彎矩 M p ;此外銲

接時採用之銲條亦應與母材相稱。

(b).設計剪力強度【16】
接合處之剪力強度須能抵抗由載重組合 1.2 DL + 0.5 LL 造成之剪
力,加上樑臨界斷面處,達斷面塑性彎矩時所造成之剪力。但

所需之剪力強度不須超過由載重組合 1.2 DL + 0.7 LL + 1.4 Fu EQ 計

算所得之剪力。

(c).接合細則

樑柱接頭所需塑性轉角( θP )應以下述三規定之一決定之:
•0.03 弧度【4,16】。

•非線性動力分析所得之最大塑性轉角加上 0.005 弧度【16】。

• θP = 1.1( R − 1.0)θE 【16】 … … … … … … … … … … … … … … … … … (2-6)

13
其中:
R=結構系統韌性容量

θE =在設計地震力 E 作用下之最大層間變位角

AISC 1997 版耐震篇【4】明確指出,當構架之樑柱接頭塑性轉

角達 0.03 弧度時,才可將其視為特殊抗彎構架(SMRF),塑性轉
角達 0.02 弧度時,僅可視為中韌性抗彎構架(IMRF), 塑性轉角

達 0.01 弧度時,視為普通抗彎構架(OMRF)【4】。

(2).樑柱腹板交會區之設計【16】

(a).樑柱腹板交會區剪力強度
樑柱腹板交會區必須具有足夠之剪力強度,以抵抗重力與 1.85

倍地震力組合所造成樑彎矩引致之剪力,但不得小於該接合處

連結於柱翼板之樑總撓曲強度百分之八十(0.8 ∑ M p )所對應之

剪力。樑柱接頭區之剪力強度可依下列公式決定之:
V = 0.55F y d c t 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其中:

t p =樑柱接頭交會區柱腹板總厚度,包括箱型柱兩腹板或 H 型柱

含腹部疊合板時之總厚度。

d c =柱斷面深度

F y =柱腹板與疊合板之標稱降伏強度

(b).樑柱腹板交會區厚度 t z

t z 須符合下式之要求:

d z + wz
t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90

其中:

d z =樑柱腹板交會區柱連續板間之淨深度

14
w z =樑柱腹板交會區柱翼板間之淨寬度

上述 t z 不包含疊合板之厚度;若疊合板以足夠之塞銲接合至柱腹

板,可防止疊合板或腹板之挫屈,則 t z 可包含疊合板之厚度。

(c).樑與 H 型柱接頭區腹部疊合板之銲接
疊合板須緊靠柱腹板,且疊合板除上下端需有足夠強度之銲接

外,尚須使用全滲透銲與柱之翼板相接,以發揮疊合板之剪力
強度。

15
第三章 構架勁度、受力及周期分析

3.1 構架評估項目

結構側向勁度、強度及韌性為耐震設計上之主要考慮參數,然工
程實務上經濟性為一重要考量,因此耐震設計標準尚須與經濟性作整

體配合。為探討隅撐抗彎構架應用於石化廠房建設之耐震行為與可
行性,本研究針對上述參數進行分析,本章先就隅撐對構架勁度、受

力及振動周期進行探討。

3.2 平面構架勁度

本節勁度分析主要針對平面剛架探討,其分析基本理論 【12】,說
明於下:

1.平面剛架特性 :桿件細長比較高,且任一元素受彎矩、軸力及剪力等
之三力素。

2.桿件座標元素勁度矩陣

桿件自由體圖如圖 3.1 所示,桿件座標(Local Coordinate)之元素


力、位移及勁度關係矩陣如下:

 fˆ1 x   AE L 0 0 − AE 0 0  dˆ1x 
   L   
12 EI 3 6 EI − 12 EI 6 EI
 fˆ1 y   0 L L2
0
L3 2 
L  dˆ1 y 
   0 6 EI 4 EI − 6 EI 2 EI   
mˆ1  =  L2 L
0
L2 L φˆ1 

 fˆ  − AE AE   ˆ  (3-1)
0 0 0 0
 2x  L L  d 2 x 
 fˆ2 y   0 − 12 EI 3 − 6 EI 0 12 EI − 6 EI 2  dˆ 
   L L2 L3 L   2y 
 6 EL 2 EI − 6 EI 4 EI  φˆ 
mˆ2   0 L2 L
0
L2 L   2 

[]
上式即為 {fˆ}= kˆ {dˆ}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其中

{fˆ}為桿件座標元素力向量
16
[kˆ]為桿件座標元素勁度矩陣
{dˆ}為桿件座標位移向量
3.整體座標元素勁度矩陣

利用換向原理可將桿件座標(Local Coordinate)之元素力系矩陣
{fˆ},轉換成構架整體座標(Global Coordinate) 之力系矩陣 { f },如圖 3.1
所示。其換向關係可計算如下:

fˆ1x = f 1x cosθ + f 1 y sin θ fˆ2 x = f 2 x cos θ + f 2 y sin θ

fˆ1 y = − f 1x sin θ + f 1 y cos θ fˆ2 y = − f 2 x sin θ + f 2 y cos θ (3-3)

mˆ1 = m1 mˆ2 = m 2

由 3-3 式可得力系換向矩陣

 fˆ1 x 
   cos θ sin θ 0 0 0 0  f 1x 
 
 f 1 y   − sinθ cosθ
ˆ 0 0 0 0  f 1y 
   
 mˆ 1 = 0 0 1 0 0 0  m 1 
 fˆ     … … .. … … … … … … … … (3-4)
0 0 0 cosθ sin θ 0   f 2 x 
 2x 
 fˆ   0 0 0 − sin θ cos θ 0   f 2 y 
 2y   0  
1  m 2 
mˆ2  
0 0 0 0

上式即為 {fˆ}= [T ] {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其中 [T ]為座標換向矩陣。

同理亦可將桿件位移依下式轉換至整體座標之位移矩陣

{dˆ}= [T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將 (3-5) 及 (3-6) 式 代 入 (3-2) 式 整 理 之 , 可 得 構 架 整 體 座 標 (Global
Coordinate)元素力、勁度及位移之關係矩陣

{f } = [T ]T [kˆ] [T ] {d }= [K ] {d }… … … … … … … … … … … … … … … … … … .. (3-7)
其中 [K ] 稱為整體座標(Global Coordinate)元素勁度矩陣,可表示如下

[K ] = [T ]T [kˆ]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17
4.合成(Assemble)及求解

將整體座標(Global Coordinate)之各元素勁度矩陣依下式予以合

成,可求得構架之整體勁度 ∑ [K ]:

∑ [K ]= [K ] + [K ] + [K ] + … … … … … + [K ]
1 2 3 n … … … … … … … ... (3-9)

構架之外作用力、整體勁度及位移之關係式亦可由下式定義之:
{F }= ∑ [K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0)

利用(3-10)式及已知邊界條件及外作用力,可求得位移量,並可

參照此位移量進行相對側向勁度 Kr 評估。並由(3-6)及(3-2)式求得各
桿件之受力。

3.3 構架勁度分析模型與假設

由於影響構架勁度之基本分析參數甚多,如構架大小(跨度多少,

樓層高低)、桿件尺寸、桿件配置及作用力等,為簡化分析,吾人選用
石化廠房常用規模進行研討,藉由分析結果定義隅撐抗彎構架之耐震

表現。
本研究選用下列構架分析:(1)純抗彎構架,(2)單跨度及單樓層

抗彎構架加隅撐,(3)單跨度及多樓層抗彎構架加隅撐,(4)雙跨度及
多樓層抗彎構架加隅撐,分析方法乃先於構架頂層施加單位側力,求

得抗彎構架之側向位移 ∆1 ,並以相同尺寸之抗彎構架佈設不同尺度隅
撐之隅撐抗彎構架求得側向位移 ∆ 2 ,藉由隅撐抗彎構架與抗彎構架

側向勁度比 Kr = ∆1 / ∆ 2 ,分析佈設隅撐後對構架側向勁度之影響及桿
件受力之變化情形,以建立隅撐配置的基本原則。

抗彎構架與隅撐抗彎構架模型(Model)及規模大小,如表 3.1 所示,


構架模型選取原則,依常用之石化廠房尺度而定,詳述如下:

1.單跨度單樓層

18
(1).構架高與寬(h/w)比分別為 1 及 0.75,詳如圖 3.2 至圖 3.7 所示。

(2).隅撐斜率( e c : e b ,垂直偏心量:水平偏心量)為 1:1.5、1:1 及 1.5:1,

其 eb 值分別為主樑長度(w)之 0、 0.1、0.2、 0.3、 0.4、0.5 倍,

並佈設主樑兩端。
(3).為符合耐震設計強柱弱樑要求,針對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 Mpr 分

別為 1. 5、2.0 及 2.5 之構架進行分析,以探討構架相對側向勁度


變化情形。

(4).隅撐之長細比值 l / r ,採用 50~120 之間,即粗短型斜撐或中長型斜


撐。

(5).基於工程實務考慮,為使基礎受力與設計行為單純化,因之鋼柱底
端邊界條件採用鉸支端(Hinge)模擬。

2.單跨度多樓層

本節根據單跨度單樓層之分析結果,推導隅撐對單跨度多樓層構架

勁度之影響,其模型如下所述:
(1).構架樓層高(h1)與寬(w)比為 1.0,詳如圖 3.9 所示。

(2).隅撐斜率為 1:1,且分別佈設在主樑兩端之 0、 0.1、0.2、 0.3、


0.4、0.5 倍構架寬(w)處。

(3).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 Mpr 分別為 1. 5、2.0 及 2.5 之構架進行分


析,以探討構架相對側向勁度變化情形。

(4).隅撐之長細比值 l / r ,採用 50~120 之間,即粗短型斜撐或中長型斜


撐。
(5).柱底端邊界條件採用鉸支端(Hinge)模擬。

3.雙跨度多樓層

(1).構架樓層高(h1)與寬(w1)比為 1.0,詳如圖 3.10 所示。

19
(2).隅撐斜率為 1:1,且分別佈設在主樑兩端之 0、 0.1、0.2、 0.3、
0.4、0.5 倍構架寬(w1)處。

(3).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 Mpr 分別為 1. 5、2.0 及 2.5 之構架進行分


析,以探討構架相對側向勁度變化情形。

(4).隅撐之長細比值 l / r ,採用 50~120 之間,即屬於粗短型斜撐或中細


長型斜撐桿件。

(5).柱底端邊界條件採用鉸支端(Hinge)模擬。

上述模型分析基本假設如下:

1.材料為均質(Homogeneous),且為理想彈塑性材料。

2.樑與柱之節點為剛結點。

3.隅撐與樑及柱之節點為鉸結點。
4.構架只在面內具有垂直、水平及轉角變形,意即以平面剛架模擬分

析(2-D Plane Frame)。

3.4 隅撐與構架相對勁度關係

根據 3.2 章節所述之模型選取原則,首先針對單跨度單樓層構架

於不同高寬比,不同隅撐斜率及不同偏心量 eb 配置進行探討,求得上述
參數與構架相對側向勁度 Kr = ∆1 / ∆ 2 變化之關係,推求適合之隅撐斜

率及尺寸,進而推演單跨度多樓層、雙跨度多樓層構架相對側向勁
度。

1.單跨度單樓層

當 h/w=1 及 e c / e b 比分別為 2/3、1 及 1.5 時, 隅撐抗彎構架與抗彎

20
構架之相對側向勁度圖 3.2 至 3.4 所示,由圖中可發現增設隅撐必能

增加構架側向勁度,當 e c / e b 值固定時隨著 eb / w 值越大,側向勁度增加

比例越大。再者由隅撐斜率 e c / e b 與相對勁度關係得知,當 e c / e b =2/3

時,其相對側向勁度值較低,即表示隅撐斜率越緩時,其提供側向勁度

較低,反之 e c / e b 增加至 1.5 時,其相對側向勁度值較高,即表示隅撐斜

率越陡時,側向勁度之提昇效率較高,至於 eb / ec =1 時,構架勁度之提昇

則介於上述兩者之間。另就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對隅撐抗彎構架勁
度影響探討,由圖 3.2 至 3.4 比較中發現,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由 1.5

增加至 2.5 時,相對勁度比之變化不大,顯示其並非影響構架勁度比之


主要參數。另為探討隅撐對不同高寬比(h/w) 構架勁度之影響,本研

究針對 h/w 比為 0.75, 隅撐斜率 e c / e b 分別為 2/3、1 及 1.5 時之隅撐

抗彎構架進行分析,分析結果如圖 3.5~3.7 所示,由圖中可發現,若構架

尺寸及隅撐偏心距( eb )不變,則隅撐斜率 e c / e b 增加時,構架之相對勁度

亦隨之提昇,顯示較陡之隅撐對勁度提昇之效率較高,另從其與高寬比

(h/w)為 1 之隅撐抗彎構架比較,可知隅撐對前者之勁度提昇較為有效
如圖 3.8 所示,再從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與構架相對勁度比關係觀之,

柱樑強度之變化,對其相對勁度比影響不大。

由上述分析可知,如隅撐斜率較陡或偏心距( eb )較大時,構架具較

高側向勁度,然其易影響廠房操作 、維修等人員或機具進出,因此為考

慮工程實際需求,本研究建議採用隅撐斜率 e c / e b 為 1 之隅撐作為設

計佈置基準,再者根據圖 3.2~3.7 所示,當 eb / w =0.2 至 0.25 時,相對側

向勁度 Kr 值 即 可 提 高 為 1.5~1.8。 依 工 程 設 計 經 驗 , Kr 值 提 昇 為
1.5~1.8,已為一甚佳之結果,因此後續單跨度多樓層、雙跨度多樓層構

架之隅撐抗彎構架即採 e c / e b 比為 1 進行分析。

2.單跨度多樓層及雙跨度多樓層

21
透過單跨度單樓層構架之初步結論,繼續佈設單跨度及雙跨多樓

層,即採用 e c / e b =1 及 h1/w1=1 情況,如圖 3.9 及 3.10 所示,來探討相

對側向勁度之變化情形,由圖中顯示,相對側向勁度,可獲得有效提

昇。例如 eb / w =0.2 至 0.25 時,單跨度多樓層構架之 Kr 值約為 1.47~1.8,


雙跨度多樓層 Kr 值約為 1.5~1.83,另外隨著構架之總高度(h)與總寬度

(w)比值高之增加,相對側向勁度比 Kr 雖有遞減之趨勢,然其仍可維持
1.4~1.7 之比值顯示隅撐可有效提昇構架之側向勁度。

綜合上述,若桿件尺寸及構架大小相同,且受相同之側力時,抗彎
構架(SMRF)之側位移量大於隅撐抗彎構架系統,若將兩者系統側位

移量依規範限制設計,並令其位移量相等,則隅撐抗彎構架系統可以
較小樑柱桿件尺寸設計之,有效減低結構自重及建造成本,此為隅撐

抗彎構架設計應用之有力驗證 。另外為配合人員操作 、設備維修、

單軌吊車設置及部份主管線出入等空間,隅撐在樑上之偏心距 e b 值,應

儘量小於 0.3 倍構架寬(0.3w),且隅撐斜率 e c / e b 亦建議採用 1。為配

合工程實際需求隅撐斜率可略為調整 , 但其 e c / e b 比值應儘量 介 於

2/3~1.5 之間,因為隅撐斜率太緩或太陡接頭施工或力系傳遞不易,失

去隅撐佈置的意義。

3.5 構架桿件受力之變化

由上節分析可知, 隅撐之施加將大幅提高構架之勁度,為了解構
架是否因勁度變化,引致桿件應力隨之改變,本節針對桿件受力情形進
行探討,並以單位側向力作用於頂層之單跨度二樓層構架分析之。

1.構架受側力情況

軸力:構架所受軸力如圖 3.11 所示,隅撐受力最大,樑端次之,樑之

22
中央段最小。
剪力:構架所受剪力如圖 3.12 所示,柱與隅撐交點最大,樑上各點

次之,但相差不大。
彎矩:構架所受彎矩如圖 3.13 所示,柱與隅撐交點最大,樑與隅撐

交點次之,樑與柱交點最小。
由上述得知, 隅撐抗彎構架系統受側力時,其樑柱接頭點之軸

力、剪力及彎矩均無最大值,尤其彎矩遠小於樑與隅撐交點甚多,因此
抗彎構架耐震設計上最重要之樑柱接頭處之受力情況可獲改善,即將

抗彎構架(SMRF)受力最大之樑柱接頭處移轉至柱與隅撐交點或樑與
隅撐交點處,因此整體構架破壞機構未形成前,可避免樑柱接頭因塑性

轉角能力不足而導致接頭脆性破壞,大幅提昇鋼構架之承載效能。唯
設計時須符合耐震設計強柱弱樑之要求,避免太早發生塑性鉸於柱與

隅撐交點處,致整體構架產生不穩定破壞機構。

2.構架受垂直力作用情況

軸力:構架所受軸力如圖 3.14 所示,隅撐受力最大,柱次之,樑最


小。

剪力:構架所受剪力如圖 3.15 所示,樑與隅撐交點最大,柱與隅撐


交點次之。

彎矩:構架所受彎矩如圖 3.16 所示,柱與隅撐交點最大,樑次之,當


e b 值等於 0.1 倍構架寬度(0.1w)時,樑與隅撐交點處彎矩略

小於樑與柱交點,但是 e b 值大於 0.1 倍構架寬度(0.1w)時,則

樑與隅撐交點處彎矩將大於樑與柱交點處之值。因此設置
隅撐桿件時,為避免柱桿件上發生較大之彎矩, e b 值建議應

不小於 0.1w 為佳。


由上述亦得知,配置隅撐桿件後,樑柱桿件之最大軸力及最大剪力

23
均不再發生於樑柱接頭處,其樑柱接頭點之彎矩部份除了 e b 值等於或

小於 0.1 倍構架寬度(0.1w)外,其他仍然小於樑與隅撐交點, 因此配合


前述章節之構架受側力情況予以載重組合,可以發現樑柱接頭受力情

況,由抗彎構架(SMRF)受力最大之樑柱接頭處將移轉至柱與隅撐交點
或樑與隅撐交點處,因此整體構架破壞機構形成前可避免樑柱接頭脆

性破壞,接頭設計之需求,亦可因此減低。又設計時再配合強柱弱樑關
念,如第二章耐震設計文獻回顧之(2-3)及(2-4 式),使樑與隅撐交點先

產生塑性鉸,提高構架修復之可行性,關於塑性鉸部份將在第四章韌
性分析再探討之。

3.構架一隅撐受軸壓挫屈時桿件安全性評估

當承受地震往覆側向載重時,隅撐桿件若屬於中細長型或細長型

斜撐極易產生軸壓挫屈,其消能性差,如採用粗短型斜撐,則無軸壓挫
屈問題。但為了加強設計安全性,本節針對構架一粗短型隅撐發生挫

屈時,構架之安全性進行探討,由於設計上應考慮無隅撐存在時,樑之
強度須能承受所分擔之靜載重與活載重,因此整體安全性評估之作用

力參數只須考慮側向橫力即可,以評估各桿件受力情況之變化,由於
設計上材料已考慮適當安全係數,因此若桿件受力情形變化,不超過材

料安全係數容許範圍,其應仍屬安全範圍,因此安全性評估中,材料之
安全係數應為一考量之參數。安全度參與考量時,其安全性如何,以下

就單跨度單樓層且高寬比(h/w)分別為 0.5、0.67 及 1.0 之隅撐抗彎構


架進行探討。

(1).柱桿件

軸力:如圖 3.17a、3.17b 所示,當 eb / w =0.2 時,其柱軸拉應力約增

加 1.3~1.4 倍,低於軸拉應力之材料容許安全限度 1.67。

24
如圖 3.18a、3.18b 所示,當 eb / w =0.2 時,其柱軸壓應力約增

加 1.3~1.4 倍, 低 於 軸 壓 應 力 之 材 料 容 許 最 小 安 全 限 度
1.67(一般軸壓應力之材料容許安全值為 1.67~1.92)。

剪力: 如圖 3.19a、3.19b 所示,柱之剪應力均低於之材料容許安


全限度 2.5。

彎矩:如圖 3.20a、3.20b 所示,當 eb / w ≤ 0.25 時,其撓曲應力約增加

1.15~1.67 倍,由圖中可以得知當(1).h/w=0.5 且 eb / w ≤ 0.25

時,(2).h/w=0.67 且 eb / w ≤ 0.25 時,因一隅撐失敗引致之柱撓

曲應力增加之比例約等於材料撓曲應力容許之安全限度

1.67, 考量上述各參數,為確保柱之安全,建議構架 eb / w 比

值應低於或等於 0.25。

(2).樑桿件

軸力:如圖 3.21a、3.21b 所示,軸壓應力最大增加比例為 1.21 倍, 低


於軸壓應力之材料容許最小安全限度 1.67。

剪力: 如圖 3.22a、3.22b 所示,當 eb / w <0.4 時,剪應力均低於材料

之容許安全限度 2.5。

彎矩:如圖 3.23a、3.23b 所示,當 eb / w =0.25 時,其撓曲應力增加比

例約等於材料撓曲應力之容許安全限度 1.67,考量上述各

參數,建議構架 eb / w 之比值應低於或等於 0.25,則樑之安全

性可確保。

(3).隅撐桿件

若 構 架 之 一 隅 撐 失 敗 , 則 另 一 隅 撐 最 大 軸 拉 力 值 變 化如 圖
3.24a、3.24b 所示,其拉應力最大約增加 1.53 倍,仍低於軸拉應力下之
材料容許安全限度 1.67。因此具有相當的安全性。

25
綜合上述, 欲使隅撐抗彎架之設計更具可靠度、安全性, 建議

eb / w 值應小於或等於 0.25 較為適當。若 eb / w =0.25,且 e c / e b =1 時,其

構架側向相對勁度 Kr 約可提高至 1.8 倍左右。

3.6 構架周期分析

由前述分析可了解配置隅撐之構架其整體總勁度將因而提高,因

此其基本振動周期亦會產生相當變化,為避免構架因施加隅撐,導致振
動周期落入較大反應區間,隅撐之佈設須加以探討,因此本節選取單跨

度三樓層及五樓層模型配置不同尺度之隅撐進行探討,其模型佈設情
況如下:

(1).樓層高(h1)與寬(w)比分別為 1 及 0.75 比值。

(2).隅撐斜率 e c / e b 為 1 且佈設在主樑兩端分別為 0、 0.1、0.2、 0.3、

0.4、0.5 倍構架寬(w)處。
(3).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值 Mpr 為 1. 5

(4).隅撐之長細比 ( l / r ),採用介於 50~120 之間,即粗短型斜撐或中


長型斜撐。

(5).柱底端邊界條件為鉸支端(Hinge)。
分析結果如圖 3.25 所示,由圖中可以看出當隅撐斜率為定值時, e b

值越大,則構架基本第一振態周期逐漸減短,此現象透露一重要訊息,

即設計者將可利用調整隅撐之 e b 值來改變構架基本自然振動周期,

避免隅撐構架系統之自然振動周期落在地震反應譜上受力較大的區
域。

26
第四章 構架韌性與強度分析

4.1 構架韌性概述

構架耐震能力之優劣,可由其承受水平地震力 Ph 及對應之側向位

移 ∆ 關係曲線來說明(如圖 4.1 所示),圖中 Ph y 與 ∆ y1 為構架中某一桿件

斷面開始降伏時相對應於構架所承受之側向力與位移 。當構架達到
極限側向力 Ph u ,而位移達 ∆ u ,此時整體構架達極限破壞狀態, ∆ u / ∆ y1

之比值稱為韌性容量 R 【20】。

韌性容量越大,代表結構物的韌性越好,即在強烈地震作用下,結

構體具有充分韌性以產生足夠非彈性變形消散地震能量,確保結構不
致迅速崩塌及避免人員傷亡。

4.2 構架韌性分析方法

鋼構架材料非線性分析中,樑柱元素之處理,大致可區分兩大類,

其一為塑性鉸法(Plastic Hinge Analysis),另一為塑性區法(Plastic Zone


Analysis)或有限區段法(Finite Segment Method) 【22,24】。

塑性區法是將一根桿件切割成若干段,並考慮塑性行為在桿件中
係逐步形成。當區段切分夠細時,其內彎矩之分佈可視為均勻分佈,如

果此彎矩達降伏點時,即對此區段之勁度做折減 。此法在區段切割夠
細的情況下,可以得到相當好的結果,但是其需要可觀的計算量,無法

有效的運用在大型結構分析上。

塑性鉸法在構架分析上,比較實用且普遍,係將每根桿件以一個或
若干個元素模擬,但是此法在端點彎矩達塑性彎矩時,直接以塑性鉸模
擬,不考慮塑性區在斷面上之逐步形成,無法表現出如圖 4.3 所示之降

伏點 1 至完全塑性點 3 間之曲線,分析上通常將其簡化為雙折線式之
27
彈性-完全塑性模式,因此略有高估桿件或構架強度與勁度,但整體而
言,分析結果仍具有可靠性及接受性。

本文分析採用逐步塑鉸法,即以增加側力(Push Over)於構架,使塑
性鉸逐步形成,直至構架達到破壞為止【5,22,24】。茲述其步驟於下:

1.施加側向力進行靜力分析,求塑性鉸產生順序及 ∆u , ∆y ,其步驟如下

所述:

(1).求桿件斷面開始降伏時相對之側位移 ∆y 及強度 Ph y

於構架所受重力載重下,逐步增加側向力 Ph1 並按靜力分析將最小

總橫力豎向分配於構架各層,直到求得出第一個斷面開始達降伏

應力之桿件及位置,此時可得到構架之初始降伏側位移 ∆y 及強度

Ph y 。

(2).求第一個樑柱塑性鉸或軸力桿件挫屈或拉力降伏

先以一適當增量值 ∆Ph 1 當作第一次增量水平力,進行第一次增量

靜力分析,求出各桿件端點力素及位移增量,並與步驟(1)求得各

桿件之端點力素疊加,找出產生第一個樑柱塑性鉸或軸力桿件挫

屈或拉力降伏。

若施加載增量 ∆Ph 1 並疊加後,桿件力素未達塑性彎矩、軸向挫屈

或拉力降伏,則須調整增量 ∆Ph 1 值,其調整原則如下:

(a).桿件端點力素只有彎矩時,使用修正比值 k i 為 (M p i M i ) 乘以 ∆Ph 1 ,

重新進行增量靜力分析,( M pi :桿件塑性彎矩, M i :靜力分析彎矩),

直至找出發生第一個塑性鉸位置。

(b).同時有軸力及彎矩時,塑性彎矩因軸力影響而有所改變,因之使

28
用下式推求修正比值 k i :

P0 + k i P1 M + ki M1
+ 0 = 1 … … … … … … … … … … … . . (4-1)
Py 1.18 M p


  P0 M0 
1 −  Py + 1.18M p 
ki =     … … … … … … … … … … … … . (4-2)
  P1 M1  
  Py + 1 . 18 Mp  
   

其中 P1 , M 1 : ∆Ph 1 水平力作用下,桿件斷面所承受之軸力及彎矩。

P0 , M 0 : 前一階段終了時, 桿件斷面所承受之軸力及彎矩。

Py : 純軸力作用下之降伏軸力即 AF y , ( A : 斷面積, F y :鋼

材降伏應力) 。

M p : 桿件斷面之塑性彎矩。

(c).軸力桿件(如斜撐桿件)發生軸向挫屈或降伏強度時, 則使用修
正值 k i 為  Pu P  乘以 ∆Ph 1 ,重新進行增量靜力分析,其中 Pu 為構
 i

材標稱軸向壓力或拉力強度, Pi 為靜力分析所得之軸向載重壓

力或拉力。

(3).修正結構模型(model)

(a).若樑或柱產生塑性鉸,則結構模型(model)中該節點以鉸支

(Hinge)行為模擬。

(b).若軸力桿件挫屈、降伏或樑桿件轉角超過 3%,則結構模型以取

消桿件來模擬。

(4).重複步驟(2)則可繼續以求得第二個塑性鉸位置、軸向挫屈或拉

29
力降伏桿件及位置,依此類推逐步分析,可以得到每一階段之桿

件力素、位移增量及疊加前一階段結束時之力素,直到整體結構

到達極限破壞狀態,此時位移為 ∆u ,其對應之極限強度為 Ph u 。

(5).計算構架韌性值 R 及強度比值 ρ ,其定義如下:


R = ∆u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Ph u
ρ= Ph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4.3 鋼材應力- 應變關係

結構用鋼材在標準拉力試驗下的典型應力-應變關係,如圖 4.2 所

示,可分為四個區域(1).彈性區(Elastic Range),(2).塑性平台區(Plastic
Plateau),(3).應變硬化區 (Strain Hardening Range),(4).頸縮區(Necking

Range)。為簡化構架韌性分析,材料假設為雙折線式之彈性-完全塑性
行為,如圖 4.3 所示並說明於下:

(1).當應力達到降伏應力後忽略應變硬化的效應,材料進入完全塑性
(Perfectly Plastic)後,不再具有抵抗外力的能力。

(2).當應力未達到降伏應力時,材料均呈線彈性行為。

4.4 桿件降伏條件及狀態

針對構架韌性之分析,本文採用之桿件挫屈、降伏、塑性鉸等條
件及狀態,定義及說明分述於下:

1.軸壓力挫屈

30
當長細比( Kl / r )大於臨界長細比( Cc ),桿件所受應力仍在彈性

範圍內發生挫屈(Buckling),則屬於長柱效應。當長細比小於臨界
長細比,桿件在非彈性範圍內挫屈,則屬於短柱效應。軸壓挫屈公

式如下【6】:

(1).臨界挫屈長細比 Cc

由歐拉(Euler)公式,臨界應力 Fcr 可表示如下:

π 2E
Fcr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l / r ) 2

1
AISC 假設彈性挫屈上限係定於平均應力等於 Fy ,並將此值
2

代入(4-5)式,

π2E π2E 1
Fcr = = = F y … … … … … … … … … … … … . (4-6)
( l / r) 2 Cc 2 2

因此彈性與非彈性挫屈之臨界值 Cc 可推求如下:

2π 2 E
Cc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Fy

Kl
(2).彈性挫屈,即 > Cc
r

π 2E 1
Fcr = 2
< Fy … … … . … … … . . … … … … … … … … (4-8)
 Kl  2
 
 r 

Fcr 23
容許壓應力 Fa = , S.F = … … … … … … … … … … … … (4-9)
S .F 12

Kl
(3).非彈性挫屈,即 < Cc
r

 1  Kl  2  1
Fcr = 1 −    Fy > Fy … … … … … … … … … … . . (4-10)
 2  rCc   2

31
3
F 5 3  Kl  1  Kl 
容許壓應力 Fa = cr , S . F = +   −   … (4-11)
S .F 3 8  rCc  8  rCc 

受軸壓應力大於挫屈應力 Fcr 時,則柱桿件產生挫屈損壞,再者

由第二章 2.2 節耐震設計文獻得知【15】,斜撐構材長細比之 l r

應小於 190 / F y ,其值小於臨界長細比 Cc ,屬於短柱效應之非彈性

挫屈行為,因此依規範設計之斜撐構架,若其斜撐桿件受軸壓應力
達挫屈損壞時,則其應為非彈性挫屈。

2.軸拉力降伏

鋼結構桿件受拉時,不需考慮挫屈破壞只要其具足夠的斷面積

來承受拉力即可,因此於構架韌性分析時,強度達(4-12)式所列之
值,則定義桿件已達拉力降伏【6】。

Put = AF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2)

3.剪力降伏

桿件剪力主要來源:(1).重力載重, (2).在強烈地震下,結構因側

向力作用,引致桿件兩端產生巨大剪力, AISC 依據 Von Mises 理

論,材料剪力強度 τ y 為其拉力強度之 φ 1 3 倍( τ y = Fy / 3 = 0.577 Fy ),

並考慮在剪力降伏時桿件有效深度約為總深度之 0.95 倍【5】,

因此 AISC 定義【6】當桿件斷面所受剪應力大於 0.55Fy 時,則全

斷面已達剪力降伏狀態,詳如下列所示:

Fy
Vu = × 0.95 = 0.55F y dt w … … … … … … … … … … … … . (4-13)
3

4.軸力-彎矩降伏

32
當桿件承受彎矩大於塑性彎矩時,則該點可視為已形成塑性鉸
狀態,而塑性彎矩會因軸力不同而改變,如圖 4.4 所示。

(1).桿件僅承受彎矩時

(a).翼緣初始降伏

當桿件受力情況 (M ) 達(4-14)式時,則斷面翼緣開始降伏。

M = M y = SFy … … … … … … … … … … … … … … … … … … . (4-14)

其中 S :斷面模數, Fy :鋼材降伏強度

(b).全斷面完全降伏

當桿件受力情況達(4-15)式時,則全斷面完全降伏並呈塑性
鉸狀態。

M = M p = ZFy … … … … … … … … … … … … … … … … … … (4-15)

其中 Z :塑性斷面模數

(2).桿件承受軸力及彎矩聯合作用時

(a).翼緣初始降伏

當桿件承受軸力及彎矩共同作用,其受力情況達(4-16)或(4-17)
式時,則斷面翼緣開始降伏,即結構已達到彈性極限狀態【20】。

P M
+ = F y … … … … … … … … … … … … … … … … … … … . (4-16)
A S

P M
即 + = 1 … … … … … … … … … … … … … … … … … … … (4-17)
Py M y

其中 Py :鋼材降服應力乘以型鋼斷面積( Fy A ), M y :鋼材降服應

力乘以型鋼斷面模數( Fy S ), P 及 M 分別為實際所承受之軸力及

彎矩。

33
(b).全斷面完全降伏

1982 年 Orbision 和 McGuire【13】建立了工字型斷面極限

曲線:

2 2 2 2
 P       M 
1.15  +  M  + 3.67 P    = 1 … … … … … . (4-18)
P  M  P  M 
 y   p  y   p 

另於 1989 年 Duan 和 Chen【14】提出 P-M 關係知極限曲線:

1.3
 P  M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4-19)
P  Mp
 y 

本文則採用美國鋼構協會(AISC) 建議之極限曲線作為分析

理論基礎:

P M
+ = 1 … … … … … … … … … … … … … … … … … … (4-20)
Py 1.18M p

上述之各種建議曲線其值相當接近,如圖 4.5 所示【22】。

茲將 AISC 建議之極限曲線說明如下:

當桿件受軸力情況 P 小於 0.15Py ,可不考慮軸力影響(如圖 4.4),

因此桿件所承受之彎矩 M = M p 時(如 4-15 式),則全斷面完全降

伏並呈塑性鉸行為。

當桿件受軸力情況 P 大於 0.15Py ,需考慮塑性彎矩因軸力互制

影響而有所改變(如圖 4.4),因此桿件承受之彎矩達到(4-21)或(4-
22)式時,則全斷面完全降伏呈塑性鉸狀態。

P
M pc = 1.18M p (1 − ) … … … … … … … … … … … … … … ... (4-21)
Py

P M
即 + = 1 … … … … … … … … … … … … … … … … … (4-22)
Py 1.18M p

34
採用圖 4.4 雖為一近似值法,但其誤差值小於 5%【8】,因此
對極限強度評估影響可忽略之。

4.5 構架破壞定義

一般而言,當構架受作用力達極限狀態時,其破壞情況可分為桿件

局部破壞及整體構架產生機構破壞(Mechanism Failure)兩種。本節針
對上述兩種破壞模式進行探討,若構架達到下列情況時,則視為構架破

壞,可停止分析。

1.柱之軸向壓力大於 Fcr 。

2.構架產生不穩定之機構破壞(Mechanism Failure),例如任何一層樓所

有柱上下兩端均產生塑性鉸。

3.樑柱接頭塑性轉角(Plastic Rotation)達 0.03 弧度:

由參考過去相關接頭試驗研究可知【5,23,24】,其破壞時塑性轉
角約為 0.01~0.04 弧度之間,鑑於 AISC 及國內鋼構耐震設計規範

【15】對韌性抗彎構架(SMRF)均要求樑柱接頭之塑性轉角須達
0.03 弧度以上,因此本文以塑性轉角達 0.03 弧度以上視為接頭破

壞,當足夠之接頭破壞致構架產生不穩定機構時,則可判定構架達
極限破壞狀態。

4.6 構架韌性分析模型與假設

影響隅撐抗彎構架系統韌性容量 R( ∆ u / ∆ y ) 之相關參數繁多,為簡

化分析模型(Model),本研究參照石化廠常用規模大小及根據第三章勁

度分析所得結論,選取適當之構架模型(Model)進行構架韌性分析,詳
表 4.1 所示,並將結構參數分述於下:

35
(1).單跨度三樓層且構架高寬比分別為 1 及 0.75。

(2).隅撐斜率 ec e b 為 1,且佈設在主樑兩端分別為 0、0.15、 0.2 及 0.25

倍構架寬處。

(3).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 Mpr 分別為 1. 5、2.0 及 2.5

(4).柱底端邊界條件為鉸支端(Hinge)。

構架及桿件並以下列合理假設,以簡化分析:

(1).材質具均質、等向性。

(2).樑為等斷面,變形前後斷面均維持平面。

(3).鋼材材質之應力-應變關係為彈性-完全塑性之雙折線模式。

(4).樑與柱之節點為剛結點,隅撐與樑及柱之節點為鉸結點。
(6).不考慮局部挫屈及殘餘應力。

(7).構架只在面內具有垂直、水平及轉角變形,而面外(垂直構架方向)
假設無勁度,即平面剛架分析(2-D Plane Frame)。

(8).樑每 1/3 處設有一側向支撐點。柱弱軸方向只每一樓層位置設有


一側向支撐點,樓層間無任何支撐。

(9).為簡化分析僅考慮施加側力於頂樓層且僅作用在節點上。

4.7 隅撐抗彎構架韌性分析結果

構架韌性之推求,係將作用於構架頂端之側力,逐次增加推求其對
應之側位移,以迄構架達破壞。透過單跨度三樓層隅撐抗彎構架分析

可得其總側力(Lateral Displacement)與位移關係如下所述:
(1).構架跨度 w 為 6m、樓層高 h1 為 6m 及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 Mpr

分別為 1.5、2.0 及 2.5 時,分析模型及桿件尺寸如表 4.1 及 4.2 所


示,分析結果如表 4.3 及圖 4.6 至圖 4.8 所示,由圖中可看出隅撐

36
抗彎構架之側力-位移曲線均位於抗彎構架上方,顯示前者具有較

佳之承載性能,另由圖 4.9 可發現當 eb = 0 時,即為抗彎構架系統

(SMRF),塑性鉸均發生在每層樑之端點,其塑性鉸形成順序,如圖

中所示。當 eb > 0 時, 即為隅撐抗彎構架系統(KBRF),當 e b 大於

0.15w 且逐漸增加時,則韌性容量 R 值亦逐漸提高,當 e b 為 0.25w 時

R 值達最高 , 另 外 M pr 值較大時 ,則 韌 性 容 量 高 且 穩 定。唯 當

M pr = 1.5 、 eb = 0.25w 時,其塑性鉸逐步發生於第一樓層及第二樓

層的樑與隅撐交點之樑上,隨後則發生於第一層的柱與隅撐交點
之柱上,由於柱底之邊界條件為鉸支端,因此整體構架不穩定而

形成破壞機構,未能像其他構架均係於每一樓層的樑與隅撐交點
之樑上產生破壞機構, 此現象說明隅撐抗彎 構架若 h1 / w 等 於

1, M pr 值低或於 1.5 且 e b 大於 0.2w 時,無法獲得優良韌性。因此設

計時如配置 h1 / w ≥ 1 及 eb > 0.2 w 時,除了符合規範之柱及樑彎矩強

度和比 ∑ M pr ∑M pc
)之要求外,建議外柱部份需考慮單柱
∑M
(
pb

M pc
與單樑之塑性彎矩強度比 M pr ( M pb
)應大於 1.5,以提高構架

韌性容量。綜合上述隅撐抗彎構架具有甚佳的韌性容量,如圖
4.14 及 4.15 所示,甚至優於抗彎構架。

關於構架強度,由表 4.3 及圖 4.6 至圖 4.8 得知,在相同構架大小


及桿件尺寸情況下,於抗彎構架增加少數隅撐,即可獲得優異之
側向強度。隅撐之偏心距( e b )由 0 增加至 0.25w 時,構架初始降伏

強度及極限強度以抗彎構架最低,隅撐抗彎構架較高,其中以 e b 為

0.25w 時最高,隅撐抗彎構架與抗彎構架之初始降伏強度比約為

1.25 至 1.70。此二構架系統之極限強度仍以隅撐抗彎構架較高,
抗彎構架最低,其比值約為 1.20 至 1.60 ,因此足以顯示隅撐抗彎

37
構架之側向強度優於抗彎構架。
(2).構架跨度 w 為 8m、高 h1 為 6m 及 Mpr 分別為 1.5、2.0 及 2.5

時, 分析時之模型及桿件尺寸如表 4.1 及 4.2 所示,於分析結果如


表 4.4 及圖 4.10 至圖 4.12 所示。各構架塑性鉸均發生在每層樑

之端點(抗彎構架)或樑與隅撐交點上(隅撐抗彎構架),其塑性鉸

形成順序,如圖 4.13 所示。當 e b 大於 0 時,隨著 e b 值增加,韌性容量

R 值亦逐漸昇高,當 e b 等於 0.25w 時 R 值最高;另外 M pr 值較大時,則

韌性容量高且穩定,且所有構架塑性鉸所形成之破壞機構均為每

一樓層樑與隅撐交點,由上述比較得知,不論構架之高寬比大或
小,配置隅撐之抗彎構架均具備優異能量消散機制。且可藉由隅

撐之調整與佈設,使其韌性優於抗彎構架。
至於構架強度,由表 4.4 及圖 4.10 至圖 4.12 得知,在相同構架大

小及桿件尺寸情況下。構架之初始降伏強度及極限強度仍以抗

彎構架值最低,隅撐抗彎構架較高,其中以 e b 為 0.25w 時最高, 隅

撐抗彎構架與抗彎構架之初始降伏強度比值約為 1.25 至 1.75。


此二構架系統之極限強度仍以隅撐抗彎構架較高,抗彎構架值最

低,其比值約為 1.20 至 1.65 ,顯示隅撐抗彎構架之側向強度優於


抗彎構架。

綜合上述結果,可知當隅撐位置介於 0.15w < e b ≤ 0.25w 時,隅撐抗彎構

架應具有優於抗彎構架之韌性與強度,柱樑塑性彎矩強度比 M pr 大於

1.5 時,構架具相當穩定之韌性值。唯本研究建議儘可能避免 h1 / w ≥ 1 、

M pr ≤ 1.5 且 eb > 0.2 w 之配置,俾利整體構架破壞機構逐步發生於每一層

樓的樑與隅撐交點之樑上,而非發生於柱與隅撐交點之柱上,以避免
破壞機構過早產生而減低其韌性。

38
第五章 經濟性及工程實例分析比較

5.1 經濟性評估

根據第三章勁度分析結果可以得知,在符合規範側位移限制下,抗

彎構架(SMRF)側向勁度低於相同大小及桿件尺寸之隅撐抗彎構架系
統,換言之隅撐抗彎構架系統可以較小樑柱尺寸,求得與抗彎構架

(SMRF)相等側向位移勁度及相當韌性值之設計。因此隅撐抗彎構架
應較抗彎構架具更佳之經濟性,為進一步評估隅撐抗彎構架之經濟效

益,本章進行工程分析比較。首先選取兩組不同尺度之平面構架,每組
包含一抗彎構架(SMRF)及一隅撐抗彎構架系統以相同承載載重比較

鋼料數量,其中第一組為雙跨五樓層,其承受載重如圖 5.1a 及 5.1b 所


示,第二組為四跨五樓層,其承受載重如圖 5.2a 及 5.2b 所示。構架分

析與桿件設計規範採用國內鋼構規範(容許應力設計法)【 16】及 AISC


ASD 9th Edition【6】等規範,地震力計算參照“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

解說”【17】,本節兩組平面構架之地震條件假設為震甲區 Z=0.33,用
途係數 I=1.5,且位於第三類地盤(軟弱地盤) , 抗彎構架(SMRF)韌性容

量 R=4.8, 隅撐抗彎構架系統韌性容量則採用二元系統之 R=4.4,因此


每組之水平地震力稍有不同,另外為簡化計算,將垂直地震力併入活載

重計算,活載重=1.4 t m ,靜載重=0.6 t m ,各設備所產生集中重量如圖


5.1a,5.1b 及 5.2a,5.2b 所示。經靜力分析設計結果,桿 件 尺 寸 如 圖

5.3a,5.3b 及 5.4a,5.4b 所示,鋼材重量比較表如表 5.1 所示。

由圖 5.3a,5.3b 及 5.4a,5.4b 中可以得知,隅撐抗彎構架系統樑柱尺


寸較小,但增加隅撐桿件材料量,再由表 5.1 比較,第一組構架中, 隅撐
抗彎構架較抗彎構架材料量少 9%,第二組構架中,二構架使用之材料

量約有 11.2%差距,平均差距為 10%;一般而言石化廠房鋼結構預製與

39
安裝工程費採用重量方式計價,因此重量較輕者,則工程造價較低,由
上述分析得知,隅撐抗彎構架系統之經濟性應優於抗彎構架。

5.2 工程設計實例分析

為進一步探討隅撐應用於真實結構之可行性,參酌前述勁度、強

度、韌性及經濟性等分析結果,本節針對一兩跨度四樓層之三維結構
工 程 實 例 進 行 分 析, 分 別 採 用抗 彎 構 架(SMRF) 及 隅 撐 抗 彎 構 架

(KBRF)兩系統,進行構架之勁度、強度、韌性及經濟性評估,驗證分
析理論之合理性及實用性。

1. 設計準則

(1).設備佈置:相關設備位置如圖 5.5a~5.5d 所示。

(2).幾何尺寸 :平面尺寸如圖 5.6a~5.6d,立面尺寸如圖 5.7a~5.7c、


5.8a~5.8c 及 5.9a~5.9c 所示。

(3).結構系統:結構系統 A,柱強軸方向為抗彎構架,柱弱軸方向為倒 V
型斜撐構架,如圖 5.7a~5.7c 及 5.9a~5.9c 所示。

結構系統 B,柱強軸方向為隅撐抗彎構架系統,柱弱軸
方向為倒 V 型斜撐構架,如圖 5.8a~5.8c 及 5.9a~5.9c

所示。
(4)設計規範: (a).鋼構造建築物鋼結構設計規範,

(b).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
(c).AISC “Manual of Steel Construction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Ninth Edition,1989。
(5).鋼材降伏應力:採用 JIS A36 材質型鋼, f y =2520 kg cm 2 。

(6).地 震 要 求 : 震 甲 區 Z=0.33, 第 三 類 地 盤 ( 軟 弱 地 盤 ),用 途 係 數

40
I=1.5(第二類建築物) 。
(7).載 重:

(a).設備載重:含空重 E(E)、操作重 E(O)、試水重 E(T)及尺寸如


表 5.2~5.5 所示,

(b).樓板靜載重: 100 kg m 2 ,(DL)


(c).管線載重:50 kg m 2 ,(PL)

(d).樓板活載重: 375 kg m 2 ,(LL)


(e).桿件自重以程式自動計算。
(f).水平地震力(EQ H)及垂直地震力(EQ V),透過反應譜動力分析計

算,再與靜力分析比較調整。
(g)風力(WL):初步分析判斷風力小於地震力甚多,因此不考慮風

力之載重組合。
(8).載重組合:
(a) DL+LL+PL+E(O)
(b) 0.75〔DL+LL+PL+E(O)±EQ H±0.3*EQ V〕
(c) 0.75〔DL+LL+PL+E(O)±0.3*EQ H±EQ V〕

(d) 0.75〔DL+ E(E)±EQ H±0.3*EQ V〕


(e) 0.75〔DL+ E(E)±0.3*EQ H±EQ V〕

(f) 1.0〔DL+ PL+E(O)〕+0.7 LL±1.4Fu〔EQ H〕


(g) 0.85〔DL+ PL+E(O)〕±1.0Fu〔EQ H〕

(9).結構分析: 採用反應譜動力分析法。
(a).反應譜計算如表 5.6~5.9 所示
(b).由表 5.6~5.9 計算所得之值,繪於圖 5.10 至圖 5.12,圖中所示為

ZIg ZIgFu C 
水平向調整係數 或 與輸入反應譜   乘積與周期
1.4αy 3.5α y  Fu  m

41
Z v Ig
T 之關係曲線, 圖 5.13 所示為垂直向調整係數 與輸入反
1.4α y

 Cv 
應譜   乘積與周期 T 之關係曲線, g 為重力加速度。

 Fu v m

C 
關於   之計算略不同於目前已公佈之耐震設計規範【17】,
 Fu m

本文參酌蔡益超教授最新研究資料,其對垂直地震力亦有詳細說

明與要求。原耐震條文之 C F 對短周期建築物而論,因 C 值變大,


u

Fu 值變小而增大,可能難以設計,再者考慮短周期建築物與土壤互

C 
制後,阻尼比較高,故對 C F 設定上限值,即   ≤ 1 。唯結構阻尼
u
 Fu  m

比 土 壤 互 制 考 慮 一 上 限 值 , 譬 如 30%, 應 用 阻 尼 修 正 係 數
1.5
CD = + 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40ξ + 1

則 C D = 0.615 ,因此 C F 最多只能折減 0.615 。綜合上述結果修正值


u

C 
  ,如下所示:
 Fu m

C C
; ≤ 1.0
Fu Fu

C  C
  = 1.0 ; 1.0 ≤ ≤ 1.63 … … … … … … … … … … … … … . (5-2)
 Fu m Fu

C C
0.615 ; ≥ 1.63
Fu Fu

上述修正值適用於水平與垂直地震力之計算。

關於垂直地震力反應譜之 C v 、 Fuv 值,其中 C v 值已明訂於規範

【17】,而 Fuv 值並未詳細訂定,因此參酌益超教授研究結果後,得


到結論如表 5.9 之公式。

42
(10).柱底端型式:採鉸支端(Hinge Type)。
(11).使用程式:GT-STRUDL,本工程實例採用 3-D 分析設計。

5.3 工程實例構架分析補充說明

1.逐步塑鉸法

由於工程實例採用反應譜線性動力分析,由分析結果可得知最大

基底剪力 H s (Base Shear)及各層間水平力豎向分配係數與層剪力,

依此結果再進行分析及設計桿件尺寸,其流程如表 5.11 及 5.12 所

示。逐步塑鉸法之逐步施加側力增量之各層側力分配係數,係與反
應譜動力分析結果之豎向分配係數相同,其餘分析步驟則與第四章

之 4.2 節所述相同。
2. 構架破壞定義

在工程實例之韌性分析,對構架破壞標準,須進一步給予定義,本
工程實例除考慮第四章之 4.5 節破壞定義規定外,另外再考慮規範對

結構總側位移及層間轉角要求。因此當構架分析達到下列情況時,亦
可視為構架破壞,並停止分析。

(1).在相關規範中常採總側位移量及最大層間相對位移量作為結構
破壞依據,本文則參考由 “SEAOC”所發表之「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Vision 2000”」中對結構物行為


「接近崩塌(Near Collapse)」時的破壞標準【15】,其定義為結構

物即將崩塌時,所允許的最大永久層間位移量為千分之二十五,即
規 範 允 許 之 層 間 傾 斜 變 位 角 位 移 (5/1000) 或 容 許 總 側 位 移 量
(5H/1000)之五倍,其中 H 為結構物總高度。

(2).任何一層柱抗剪強度和小於該層之剪力時。

43
5.4 工程實例分析結果與討論

根據上述之設計準則及破壞標準,分別對抗彎構架(SMRF)與隅

撐抗彎構架構架系統,進行 3-D 整體構架反應譜線性動力分析與韌性


分析,由於載重及結構均非對稱,因此分別針對構架承受正向及反向側

力之反應進行分析,其分析結果比較,如表 5.13 所示,並說明如下:

1.桿件尺寸

抗彎構架(SMRF)與隅撐抗彎構架(KBRF)系統之柱強軸方向桿件
尺寸比較如表 5.14 所示,可以發現隅撐抗彎構架系統之樑柱尺寸略小

於抗彎構架(SMRF);柱弱軸方向兩系統均為倒 V 型斜撐系統,因此此
方向除了柱以外,其樑及斜撐桿件尺寸均相同,如圖 5.9a~5.9c 所示。

2.最大側位移

抗彎構架與隅撐抗彎構架系統最大側位移均發生在頂層,由表 5.13

得知最大位移亦相同為 8.4 公分,小於容許側位移 5H/1000=12 公分,


經校核各樓層之層間相對側位移亦小於 5/1000,因此兩系統側位移均

符合規範要求。另外隅撐抗彎構架系統桿件尺寸小於抗彎構架,因此
第三章勁度分析中所述,隅撐抗彎 構架系統可以設計較小之樑柱桿件

尺寸,使其側向位移量等於抗彎構架可獲驗證,此結論亦適用於三維
構架分析。

3.構架周期

兩系統之第一振態(First Mode)周期分別為 1.08 及 1.04 秒,顯示兩


者差距有限,均落在中周期而避開短周期,代表兩系統構架均具有相當
韌性,不致於像短周期構架,未發揮其韌性而先行發生無預警性脆性破

壞倒塌。

44
4.構架強度

考慮構架受地震力往復作用,因此強度與韌性分析均考慮正向及反

向作用,由表 5.13 中得知。抗彎構架之初始降伏側向強度之平均值為


161 ton,稍大於隅撐抗彎構架系統之 159.6 ton。但其極限強度平均值

則較隅撐抗彎構架低 29.6 ton,顯示隅撐構架系統具備較佳之側向強


度。

5.構架韌性

韌性分析採用逐步塑鉸法,並採用 3-D 進行結構分析模擬,於每階

段透過程式分析力素,並直接傳輸至計算表格自動計算,而得到塑性鉸
位置,再藉由逐步加側力增量值,尋找下一階段塑性鉸,整體而言,作業

量相當龐大,耗時甚久。

(1).抗彎構架系統

塑性鉸形成順序如圖 5.14 及 5.15 所示,由圖中可以發現塑性鉸


均發生於樑柱交點附近之樑端,構架破壞係因達到總位移量為千分

之二十五之定義,即總位移達到 5H/1000(12 公分)之五倍為 60 公


分時,其他破壞定義則尚未達到。因此構架達極限強度時之正反向

平均側位移 ∆ u 為 60 公分,另由表 5.12 並配合圖 5.18、圖 5.19 之總

側力(Lateral Force)與位移(Displacement)曲線,得知構架達初始降

伏強度時之正反向平均側位移 ∆ y 為 14.95 公分,因此其韌性容量

R (∆ u ∆ ) 為 4.01,其結果較規範規定之韌性容量 R = 4.8 略低,探討


y

其原因為構架靜不定度較少之故。

(2). 隅撐抗彎構架系統

45
塑性鉸發生順序如圖 5.16 及 5.17 所示,由圖中可以發現塑性鉸
(a).大部份發生於樑與隅撐交點之樑上,遠離樑柱交會區。

(b).少數(2~3)處發生於柱線 A 與 B 支撐重型設備位置之柱與隅撐
交 點 之 柱 , 其 主 樑 H900*300*16*18 乃 為 配 合 支 撐 設 備 小 樑

H900*300*16*18 之接頭穩定性(Stability)與易於施工之故,並非應
力需求,原設計只需用 H588*300*12*20 即可,雖然柱設計已符合柱

樑彎矩強度比,但塑性鉸仍有 2~3 處於發生在柱上,唯構架破壞機


構尚未形成,仍呈穩定狀態,另檢視層間位移及側位移量之情況,均

非常穩定的發展,無位移量迅速增加致加速構架破壞崩塌現象,因
此柱雖有極少數塑性鉸的產生,然基本上無損於隅撐抗彎構架非彈

性行為的發展。

(c).另有 4 處塑性鉸發生在柱線 B 第一層樓樑柱交會區,探討其原

因 , 除 了 (b) 項 原 因 外 , 隅 撐 桿 件 (H250*250) 軸 向 勁 度 遠 低 於 樑
(H900*300)軸向勁度,因此吾人試修正隅撐桿件尺寸為 H400*400,

則塑性鉸會轉移至樑與隅撐交點之樑上,遠離樑柱交會區。因此設
計隅撐桿件不僅需符合應力要求外,亦須考慮軸向勁度不可與樑軸

向勁度相差太大。其如何修正原則可藉由分析桿件力素結果研判,
若發現載重組合及純受側向橫力情況作用下,樑桿件端點力素大於

樑與隅撐交點時,則應調整隅撐桿件尺寸,使樑桿件之最大力素發
生在樑與隅撐交點,則塑性鉸不會發生在樑柱交會處。

此系統構架破壞係先達到總位移量為千分之二十五之破壞標準,
即總位移達到 5H/1000(12 公分)之五倍為 60 公分時,則視破壞機

制已形成 。 依 此 定 義 構 架 達 極 限 強 度 時 之 正 反 向 平 均 側 位 移

∆ u = 60 公分,另由表 5.12 並配合圖 5.20、圖 5.21 之總側力與位移

46
曲線得知構架達初始降伏強度時之正反向平均側位移 ∆ y 為 14.25 公

分,因此其韌性容量 R (∆ u ∆ ) 為 4.21,其結果較抗彎構架之韌性容
y

量 (R) 4.01 略高,根據此結果,再度證明只要設計適當, 隅撐抗彎構


架系統應具有不遜於抗彎構架之高韌性, ,但為保守起見,相對應於

國內耐震規範之韌性容量 R 值, 本研究建議選取與二元系統相同
之韌性容量 (R) 4.4。

6.經濟性

由表 5.13 得知,隅撐抗彎構架系統之樑柱尺寸略小於抗彎構架

(SMRF),經計算結果,隅撐抗彎構架系統總鋼材重量為 51.8 ton,抗彎構


架系統為 57.6 ton,兩者相差 5.8 ton,約節省 10.06%,由此可見隅撐抗彎

構架系統之建造成本較低,具經濟性及競爭力。

以上為隅撐應用於石化廠房之工程實例分析探討,綜觀隅撐抗彎構

架系統反應,大致上均能與預期的結論相符,雖然仍有設計上之缺失,
如塑性鉸發生於樑柱接頭,但可透過初步分析之結果,修正或調整相關

尺寸等,提高韌性,促使構架系統可藉由樑與隅撐交點之樑上產生塑性
鉸,來消散整體構架的地震能量。另外塑性鉸位置 95%以上遠離樑端

點,可避免因傳統式樑柱接頭無法滿足耐震塑性轉角要求,發生接頭脆
性破壞,而導致整體結構物崩塌,此為隅撐應用於抗彎構架之重要效

益。

47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6.1 結論

本文探討隅撐應用在石化廠房開放式構架(Open Frame)之耐震行
為,較不適用受空間限制之一般建築物,研究目的主要利用抗彎構架

(SMRF)具有高韌性之優點,然存在側位移過大缺點之特性,於抗彎構
架加隅撐(Knee Bracing)系統,以提高側向勁度及韌性。隅撐抗彎構架

系統之勁度、韌性、強度及經濟性等項,經分析評估均能獲得令人滿
意的結果,茲將總体結論分述於下,作為設計之參考:

1.抗彎構架之側位移較大,加設隅撐後,隨著 e b 值增加而提高其側向勁

度,建議隅撐儘可能採用 1:1 斜率,為配合實務不得已情況時,其斜率

( e c e b )仍以不小於 2/3 或大於 1.5 為宜,當斜率為 2/3 時,即隅撐斜率

較緩,所能提供側向勁度較低,當斜率( e c e b )為 1.5 時,即隅撐斜率較

陡峭,所能提供側向勁度相對較高,但同時樓層可利用空間相對減

小。

2.構架勁度之基本分析參數有構架大小、桿件尺寸 、桿件配置等,相

當複雜,因 此 從 石 化 廠 房 常 用 規 模 分 析 研 判,可 了 解 當 隅 撐 斜 率
( e c e b )為 1 時,且 e b 值為 0.15 至 0.25 倍構架寬度時,如圖 3.9 及 3.10
所示,可以提高側向勁度約 1.3~1.8 倍。換言之,若抗彎構架已符合

規範側位移限制時,則可藉著加設隅撐減小樑柱尺寸,使其側向位移
量等於抗彎構架。

3.透過桿件受力情況分析,得知欲提高整體構架安全性及增加可利用
空間供人員操作、設備維修、單軌吊車設置及部份主管線出入等機

制,建議 e b 值須小於 0.25 倍之構架寬度。

48
4.透過構架受力情況及工程實例分析得知隅撐之配置可將抗彎構架
受力最大之樑柱接頭處,移至樑與隅撐交點處或極少部份在柱與隅

撐交點處,整體構架破壞機構未形成前,可避免樑柱傳統式抗彎接頭
因塑性轉角能力不足導致脆性破壞,致整體構架不穩定 。再者設計

時注意規範之樑柱彎矩強度比值,應可使塑性鉸大部份產生於樑與
隅撐交點處之樑上。由上述可知,整體構架主要靠塑性鉸產生於樑

與隅撐交點處之非線性變形,以消散地震能量。

5.配合工程實際需求,可將抗彎構架某些跨度適當的配置隅撐,來提高

至所需之側向勁度。

6.可利用調整隅撐之 e b 值改變構架基本自然振動周期,並可藉此一方

法,避免構架之自然振動周期落於地震反應譜上受力較大的區域。

7.透過逐步塑鉸法分析韌性 ,發現當隅撐抗彎構架系統之 e b 值介於

0.15w 與 0.25w 間,則其具有高於抗彎構架之勁度及韌性。唯當隅撐抗

彎構架之 h1 / w ≥ 1 、 M pr ≤ 1.5 且 eb > 0.2 w 時,除了需符合規範之柱及樑

塑性彎矩強度和比 ∑ M pr (∑
M pc
) 要求外,建議外柱部份應考
∑M pb

M pc
慮單柱與單樑之塑性彎矩強度比 M pr ( M pb
)應大於 1.5,則可提高

隅撐抗彎構架之韌性容量。又透過工程實例分析可知隅撐抗彎構架

之韌性容量大於或等於 抗彎構架之韌性值,因此基本上可使用規範

所定抗彎構架韌性容量 (R) 4.8 ,來進行地震力分析,然如前所述,為保


守起見,本研究採用韌性容量 R = 4.4 ,以提高設計安全度。

8.在極限強度方面,隅撐抗彎構架系統高於抗彎構架。工程實例分析
亦顯示相同結果,因此隅撐抗彎構架系統具有較高耐震能力。

49
9. 建議隅撐應使用粗短型斜撐( l / r ≤ 95 / F y )確保構架在受反覆側力

時, 隅撐桿件不產生彈性挫屈。另外隅撐與樑柱之接合以採用螺栓

接頭或接合板為宜,避免產生複雜之應力組合。

10.為設計上安全,樑應考慮無隅撐時,其強度須能承受所分擔之靜載

重與活載重。隅撐設計強度則需至少使用一般載重組合下所需強度
的 1.5 倍。

11.由工程實例分析得知,當隅撐軸向勁度低於樑軸向勁度甚多時,則
可調整隅撐桿件尺寸。其調整原則係 藉由分析桿件力素來研判,若

發現載重組合及純受側向橫力情況下,樑端點力素大於樑與隅撐交
點時,則須調整隅撐桿件尺寸, 將使樑端之最大力素移至樑與隅撐交

點,確保塑性鉸形成將遠離樑端。

12.以少量隅撐可換取構架勁度提高及優良韌性,並可減少鋼材用量,

因此隅撐構架統較為經濟,依本文採用之實例構架進行評估,其結果
可節省鋼料 9%~11%。

13.石化廠房之開放式結構(設備支撐結構),基本上用來支撐設備及管
線,因此具有質量不規則之特性,建議需進行動力分析,以確實反應

動態扭矩現象。另外動力分析所得之總橫力如低於靜力分析計算值
時,則總橫力應調整至靜力分析所得之最小設計總橫力。

6.2 未來展望

本文主要以分析基礎進行研究,受限時間之故,未能進行試驗以驗

證,因此建議未來應繼續進行下列研究,得以提供更完整設計準則:

1.縮小模型尺寸,進行震動台反覆載重試驗,以驗證結構系統行為與分

50
析的ㄧ致性。以確認隅撐抗彎構架系統之吸能與消能機制。

2.隅撐與樑柱接頭開發與試驗,俾符合分析模型之鉸接行為。

3.分析之柱邊界條件採用鉸支(Hinge Type)行為,未來進一步探討固定
端(Fix Type)整體行為又如何?

4.由於設備支撐結構主樑常為配合支撐重型設備大尺寸小樑,其為維
持接頭穩定性,因此主樑有時不得不採用與小樑相同或略小之尺寸,

由於主樑設計並不是受應力條件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塑性鉸可能發
生於柱中,如何確保塑性鉸不發生於柱上,仍待進一步探討。

51
參考文獻
1 .Krawinkler, H.,“Shear in Beam-Column Joint in Seismic Design of
Steel Frames ” ,Engineering Journal,AISC,Vol.15,No.3,pp.82-
91,1978.

2 .Tasi, K.C. and Popov, E.P.,“Seismic Panel Zone on Elastic Story


Drift in Steel Moment Resistance Frames ”,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ASCE,Vol.116,No.12, Dec.1990。

3 .Bungale S. Taranath., “Structural Analysis & Design of Tall Building”,


McGraw-Hill 100 years,1988。

4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 Inc. (AISC), “Seismic


Provisions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 April 15,1997。

5 .Michel Bruneau,Chia-Ming Uang and Andrew Whittaker, “Ductile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McGraw-Hill Company,1998。

6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 Inc. (AISC), “Manual of


Steel Construction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Ninth Edition,1989。

7 .Task Committee on Seismic Evaluation and Design of Petrochemical


Facilities of the Petrochemical Committee of the Energy Division of
the America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SCE), “ Guidelines for
Seismic Evaluation and Design of Petrochemical Facilities”, 1997。

8 .Beedle, L. S. “Plastic Design of Steel Frame”, John Wiley,New


York,1958。

9 .ASCE 7-88 and 7-92, “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Inc., New
York,NY,1988 and 1992。

10.Krawinkler, H., Bertero, V.V. and Popv, E.P., “Hysteresis Behavior of


Steel Columns”, Report No. UCB/EERC-75/11,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A,1975 。

11.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 Inc. (AISC), “Manual of


Steel Construction ,Loading Rsistance Factor Design”, First
Edition,1989。

52
12.Daryl L. Logan “A First Course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Using
Algor” PW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13.Orbison, J.G. McGuire, W. and Abel, J.F., “Yield Surface Aplication


in Nonlinear Steel Frame Analysis”, Comp. Meth. In Appl. Mech.
Engineering, Vol.33, pp.557-573,1982

14.Duan, L.,and Chen, W.F., “Design Interaction Equation for Steel


Beam-Columns”, J.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Vol.115, No.5,
pp.1225-1241, May,1989

15. Structural Engineers Association of California “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April 3,1995

16.內政部, “鋼構造建築物鋼結構設計技術規範,鋼結構容許應力設計
法規範及解說”, 民國 88 年 1 月。

17.內政部, “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 民國 86 年 6 月。

18.蔡克銓、蔡益超、邱昌平, “鋼結構韌性設計規範研究”, 結構工程,


第七卷第三期,民國 81 年 9 月。

19.翁正強, “鋼骨特殊抗彎構架(SMRF)行為原理與耐震設計”,結構工
程,第九卷第三期,民國 83 年 9 月。

20.翁正強, “高層鋼骨建築偏心斜撐構架(EBF)耐震設計:行為與原理”,
結構工程,第十一卷第二期,民國 85 年 6 月。

21.蔡益超, “建築物韌性與耐震”, 結構工程,第八卷第三期,民國 82 年


9 月。

22.陳生金、陳舜田、葉禎輝、周作隆, “強裂地震下鋼骨樑柱接頭
之破壞及高韌性接頭之開發”, 結構工程,第十一卷第四期,民國 85
年 12 月。

23.王寶璽、葉志浩、黃世霖,“剛架塑性分析方法比較(上)(下)”,結
構工程,第十一卷第三、四期,民國 85 年 9 月、12 月。

24.廖源輔, “考慮接頭非線性之多層鋼構架歷時動力分析之研究”,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陳清泉教授指導,民國 77 年 6
月。

53
25.吳明興, “含偏心斜撐構架之非線性分析及韌性行為研究”,台灣大
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邱昌平教授指導,民國 81 年 6 月。

26.葉禎輝, “高性能鋼骨抗彎構架系統之開發-樑柱接頭之研究”,國立
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生金教授指
導,民國 82 年 6 月。

27.陳嘉有, “韌性鋼骨樑柱接頭行為研究”,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


士論文,蔡克銓教授指導,民國 84 年 6 月。

28. 內政部, “建築技術規則”, 民國 88 年 1 月。

54
表 2.1 受壓肢之寬厚比限制表【13】
寬厚比限制表
構 材 寬厚比
λPd λP λr

受撓曲之熱軋 I 型樑和槽型鋼之翼板 b/t 14/ Fy 17/ Fy 25/ Fy

受撓曲之 I 型混合樑和焊接樑之翼板 [a] b/t 14/ Fy 17/ Fy


25/ Fy / k c
未 [b]

受純壓力 I 型斷面之翼板,受壓桿件之突肢,雙
加 b/t 14/ Fy 16/ Fy 25/ Fy
角鋼之突肢, 受純壓力槽型鋼之翼板

受純壓力組合斷面之翼板 25/ Fy / k c
b/t 14/ Fy 16/ Fy
肢 [b]

材 單角鋼支撐或隔墊之雙角鋼支撐之突肢;未加勁 b/t 14/ Fy 16/ Fy 20/ Fy


構件(即緊沿單邊有支撐)

T 型鋼之腹板 d/t 14/ Fy 16/ Fy 34/ Fy

矩形或方形中空斷面等厚度之翼板受撓曲或壓
力, 翼板之蓋板及兩邊有連續螺栓或焊接之隔 b/t 30/ Fy 50/ Fy 63/ Fy

全滲透焊組合箱型柱等厚度之翼板受撓曲或壓
b/t 45/ Fy 50/ Fy 63/ Fy

半天滲透焊組合箱型柱等厚度之翼板受撓曲或
b/t NA 43/ Fy 63/ Fy
純壓力
加 受撓曲壓應力之腹板 [a] hc/tw 138/ Fy 170/ Fy 200/ Fy
fa fa
勁 受撓曲及壓應力之腹板 when ≤ 0.16 when ≤ 0.16
Fy Fy
138 fa 170 f
( 1−3.17 ); ( 1−3.74 a );
肢 Fy Fy Fy Fy
hc/tw 200/ Fy
材 when
fa
> 0.16 when
fa
> 0.16
Fy Fy
68 68
Fy Fy

其他兩端有支撐且受均勻應力之肢材 b/t
hc/tw 68/ Fy 68/ Fy 68/ Fy

圓形中空斷面受軸壓力 D/t 90 / Fy 145 / Fy 232 / Fy

圓形中空斷面受撓曲 D/t 90 / Fy 145 / Fy 630 / Fy

[a] 混合斷面,取翼板之 Fy
4.05
[b] Kc = 當 h/t > 70 ; Kc=1.0 當 h/t ≤ 70
(h / t) 0.46

55
表 3.1 單跨度單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model)表

跨度(w) 樓層高度(h) eb
模型編號 Mpr e c /eb
(m) (m) (m)
1B1F0SA1 0
1B1F1SA1 0.1w=0.6
1B1F2SA1 0.2w=1.2
6 6 1.5 2/3
1B1F3SA1 0.3w=1.5
1B1F4SA1 0.4w=2.4
1B1F5SA1 0.5w=3.0

1B1F0SB1 0
1B1F1SB1 0.1w=0.6
1B1F2SB1 0.2w=1.2
6 6 2.0 2/3
1B1F3SB1 0.3w=1.5
1B1F4SB1 0.4w=2.4
1B1F5SB1 0.5w=3.0

1B1F0SC1 0
1B1F1SC1 0.1w=0.6
1B1F2SC1 0.2w=1.2
6 6 2.5 2/3
1B1F3SC1 0.3w=1.5
1B1F4SC1 0.4w=2.4
1B1F5SC1 0.5w=3.0

1B1F0SA2 0
1B1F1SA2 0.1w=0.6
1B1F2SA2 0.2w=1.2
6 6 1.5 1
1B1F3SA2 0.3w=1.5
1B1F4SA2 0.4w=2.4
1B1F5SA2 0.5w=3.0

1B1F0SB2 0
1B1F0SB2 0.1w=0.6
1B1F0SB2 0.2w=1.2
6 6 2.0 1
1B1F0SB2 0.3w=1.5
1B1F0SB2 0.4w=2.4
1B1F0SB2 0.5w=3.0

56
表 3.1(續)單跨度單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model)表

跨度(w) 構架高度(h) eb
模型編號 Mpr e c /eb
(m) (m) (m)
1B1F0SC2 0
1B1F1SC2 0.1w=0.6
1B1F2SC2 0.2w=1.2
6 6 2.5 1
1B1F3SC2 0.3w=1.5
1B1F4SC2 0.4w=2.4
1B1F5SC2 0.5w=3.0

1B1F0SA3 0
1B1F1SA3 0.1w=0.6
1B1F2SA3 0.2w=1.2
6 6 1.5 1.5
1B1F3SA3 0.3w=1.5
1B1F4SA3 0.4w=2.4
1B1F5SA3 0.5w=3.0

1B1F0SB3 0
1B1F1SB3 0.1w=0.6
1B1F2SB3 0.2w=1.2
6 6 2.0 1.5
1B1F3SB3 0.3w=1.5
1B1F4SB3 0.4w=2.4
1B1F5SB3 0.5w=3.0

1B1F0SC3 0
1B1F1SC3 0.1w=0.6
1B1F2SC3 0.2w=1.2
6 6 2.5 1.5
1B1F3SC3 0.3w=1.5
1B1F4SC3 0.4w=2.4
1B1F5SC3 0.5w=3.0

1B1F0SA4 0
1B1F0SA4 0.1w=0.8
1B1F0SA4 0.2w=1.6
8 6 1.5 2/3
1B1F0SA4 0.3w=2.4
1B1F0SA4 0.4w=3.2
1B1F0SA4 0.5w=4.0

57
表 3.1(續)單跨度單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model)表

跨度(w) 構架高度(h) eb
模型編號 Mpr e c /eb
(m) (m) (m)
1B1F0SB4 0
1B1F1SB4 0.1w=0.8
1B1F2SB4 0.2w=1.6
8 6 2.0 2/3
1B1F3SB4 0.3w=2.4
1B1F4SB4 0.4w=3.2
1B1F5SB4 0.5w=4.0

1B1F0SC4 0
1B1F1SC4 0.1w=0.8
1B1F2SC4 0.2w=1.6
8 6 2.5 2/3
1B1F3SC4 0.3w=2.4
1B1F4SC4 0.4w=3.2
1B1F5SC4 0.5w=4.0

1B1F0SA5 0
1B1F1SA5 0.1w=0.8
1B1F2SA5 0.2w=1.6
8 6 1.5 1
1B1F3SA5 0.3w=2.4
1B1F4SA5 0.4w=3.2
1B1F5SA5 0.5w=4.0

1B1F0SB5 0
1B1F1SB5 0.1w=0.8
1B1F2SB5 0.2w=1.6
8 6 2.0 1
1B1F3SB5 0.3w=2.4
1B1F4SB5 0.4w=3.2
1B1F5SB5 0.5w=4.0

1B1F0SC5 0
1B1F0SC5 0.1w=0.8
1B1F0SC5 0.2w=1.6
8 6 2.5 1
1B1F0SC5 0.3w=2.4
1B1F0SC5 0.4w=3.2
1B1F0SC5 0.5w=4.0

58
表 3.1(續)單跨度單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model)表

跨度(w) 構架高度(h) eb
模型編號 Mpr e c /eb
(m) (m) (m)
1B1F0SA6 0
1B1F1SA6 0.1w=0.8
1B1F2SA6 0.2w=1.6
8 6 1.5 1.5
1B1F3SA6 0.3w=2.4
1B1F4SA6 0.4w=3.2
1B1F5SA6 0.5w=4.0

1B1F0SB6 0
1B1F1SB6 0.1w=0.8
1B1F2SB6 0.2w=1.6
8 6 2.0 1.5
1B1F3SB6 0.3w=2.4
1B1F4SB6 0.4w=3.2
1B1F5SB6 0.5w=4.0

1B1F0SC6 0
1B1F1SC6 0.1w=0.8
1B1F2SC6 0.2w=1.6
8 6 2.5 1.5
1B1F3SC6 0.3w=2.4
1B1F4SC6 0.4w=3.2
1B1F5SC6 0.5w=4.0

59
表 3.2 單跨度多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model)表

跨度(w) 樓層高度(h1) 構架總高度(h) eb


模型編號 Mpr e c /eb
(m) (m) (m) (m)
1B3F0SA1 0
1B3F1SA1 0.1w=0.6
1B3F2SA1 18m 0.2w=1.2
6 6 1.5 1
1B3F3SA1 (三樓層) 0.3w=1.8
1B3F4SA1 0.4w=2.4
1B3F5SA1 0.5w=3.0

1B5F0SA2 0
1B5F1SA2 0.1w=0.6
1B5F2SA2 30m 0.2w=1.2
6 6 1.5 1
1B5F3SA2 (五樓層) 0.3w=1.8
1B5F4SA2 0.4w=2.4
1B5F5SA2 0.5w=3.0

1B7F0SA3 0
1B7F1SA3 0.1w=0.6
1B7F2SA3 42m 0.2w=1.2
6 6 1.5 1
1B7F3SA3 (七樓層) 0.3w=1.8
1B7F4SA3 0.4w=2.4
1B7F5SA3 0.5w=3.0

1B9F0SA4 0
1B9F1SA4 0.1w=0.6
1B9F2SA4 54m 0.2w=1.2
6 6 1.5 1
1B9F3SA4 (九樓層) 0.3w=1.8
1B9F4SA4 0.4w=2.4
1B9F5SA4 0.5w=3.0

60
表 3.3 雙跨度多樓層側向勁度分析模型(model)表

跨度(w) 樓層高度(h1) 構架總高度(h) eb


模型編號 Mpr e c /eb
(m) (m) (m) (m)
2B1F0SA1 0
2B1F1SA1 0.1w=0.6
2B1F2SA1 6m 0.2w=1.2
6 6 1.5 1
2B1F3SA1 (一樓層) 0.3w=1.8
2B1F4SA1 0.4w=2.4
2B1F5SA1 0.5w=3.0

2B3F0SA2 0
2B3F1SA2 0.1w=0.6
2B3F2SA2 18m 0.2w=1.2
6 6 1.5 1
2B3F3SA2 (三樓層) 0.3w=1.8
2B3F4SA2 0.4w=2.4
2B3F5SA2 0.5w=3.0

2B5F0SA3 0
2B5F1SA3 0.1w=0.6
2B5F2SA3 30m 0.2w=1.2
6 6 1.5 1
2B5F3SA3 (五樓層) 0.3w=1.8
2B5F4SA3 0.4w=2.4
2B5F5SA3 0.5w=3.0

2B7F0SA4 0
2B7F1SA4 0.1w=0.6
2B7F2SA4 42m 0.2w=1.2
6 6 1.5 1
2B7F3SA4 (七樓層) 0.3w=1.8
2B7F4SA4 0.4w=2.4
2B7F5SA4 0.5w=3.0

2B9F0SA5 0
2B9F1SA5 0.1w=0.6
2B9F2SA5 54m 0.2w=1.2
6 6 1.5 1
2B9F3SA5 (九樓層) 0.3w=1.8
2B9F4SA5 0.4w=2.4
2B9F5SA5 0.5w=3.0

61
表 4.1 單跨度三樓層強度與韌性分析模型(model)

跨度(w) 樓層高度(h1) 構架總高度(h) eb


模型編號 Mpr e c /eb
(m) (m) (m) (m)
D00SA1 0
D15SA1 18 0.15w=0.9
6 6 1.5 1
D20SA1 0.2w=1.2
D25SA1 0.25w=1.5

D00SA2 0
D15SA2 0.15w=0.9
6 6 18 2.0 1
D20SA2 0.2w=1.2
D25SA2 0.25w=1.5

D00SA3 0
D15SA3 0.15w=0.9
6 6 18 2.5 1
D20SA3 0.2w=1.2
D25SA3 0.25w=1.5

D00SB1 0
D15SB1 0.15w=1.2
8 6 18 1.5 1
D20SB1 0.2w=1.6
D25SB1 0.25w=2.0

D00SB2 0
D15SB2 0.15w=1.2
8 6 18 2.0 1
D20SB2 0.2w=1.6
D25SB2 0.25w=2.0

D00SB3 0
D15SB3 0.15w=1.2
8 6 18 2.5 1
D20SB3 0.2w=1.6
D25SB3 0.25w=2.0

62
表 4.2 單跨三樓層強度與韌性分析桿件尺寸表

柱樑塑性強度比
Mpr=1.5 Mpr=2.0 Mpr=2.5
項 目

1st FL. W21*132 W21*166 W21*201

柱 2nd FL. W21*132 W21*166 W21*201

3rd FL. W18*76 W18*119 W18*158

1st FL. W21*93 W21*93 W21*93

樑 2nd FL. W21*93 W21*93 W21*93

3rd FL. W18*55 W18*65 W18*71

1st FL. W8*31 W8*31 W8*31

隅撐 2nd FL. W8*31 W8*31 W8*31

3rd FL. W8*31 W8*31 W8*31

63
表 4.3 單跨三樓層、h1/w=1.0 及 Mpr=1.5~2.5 強度及韌性表

Mpr=1.5 Mpr=2.0 Mpr=2.5


柱樑塑性強度比

e=0

e=0.15w

e=0.2w

e=0.25w

e=0

e=0.15w

e=0.2w

e=0.25w

e=0

e=0.15w

e=0.2w

e=0.25w
項 目

構架初始降伏強度 Ph y (噸) 20.5 26.0 30.0 35.0 21.0 27.0 30.0 36.0 21.0 27.0 31.0 36.0

構架極限強度 Ph u (噸) 35.5 42.8 49.5 57.0 40.0 48.3 54.5 64.0 40.3 49.0 55.5 65.5

構架極限與降伏強度比
P 1.73 1.62 1.65 1.63 1.90 1.79 1.82 1.78 1.91 1.81 1.79 1.82
( α = hu P )
hy

構架相對初始降伏強度比值
KBRF Ph y - 1.27 1.46 1.70 - 1.29 1.43 1.71 - 1.29 1.48 1.71
( ρy = )
SMRF Phy

構架相對極限強度比值
KBRF Ph u - 1.21 1.39 1.60 - 1.21 1.36 1.60 - 1.22 1.38 1.62
( ρu = SMRF Ph u )

構架達初始降伏時之側位移
11.7 11.9 11.6 11.2 10.5 10.9 10.2 10.0 9.9 10.0 9.7 9.10
∆ y 1 (公分)

構架達極限強度時之側位移
35.3 36.7 37.8 28.9 48.1 47.0 47.9 47.9 42.0 42.2 41.8 44.4
∆ u (公分)

韌性值( R = ∆ u )
∆ y1 3.03 3.08 3.25 2.58 4.58 4.31 4.70 4.79 4.24 4.22 4.30 4.88

相對韌性比( Rr = R 2 R )
1 - 1.02 1.07 0.85 - 0.94 1.02 1.11 - 0.99 1.01 1.15

64
表 4.4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1.5~2.5 強度及韌性表

Mpr=1.5 Mpr=2.0 Mpr=2.5


柱樑塑性強度比

e=0

e=0.15w

e=0.2w

e=0.25w

e=0

e=0.15w

e=0.2w

e=0.25w

e=0

e=0.15w

e=0.2w

e=0.25w
項 目

構架初始降伏強度 Ph y (噸) 21.0 27.0 31.0 37.0 21.5 27.0 31.5 37 22.0 28 32 37.5

構架極限強度 Ph u (噸) 36.5 44.0 50.5 60.0 40.0 48.0 55.5 65.5 40.5 49.5 56.5 67.5

構架極限與降伏強度比
P 1.74 1.63 1.63 1.62 1.86 1.78 1.76 1.77 1.84 1.77 1.77 1.80
( α = hu P )
hy

構架相對初始降伏強度比值
KBRF Ph y - 1.29 1.48 1.76 - 1.26 1.44 1.72 - 1.27 1.46 1.68
( ρy = )
SMRF Phy

構架相對極限強度比值
KBRF Ph u - 1.20 1.38 1.64 - 1.20 1.39 1.64 - 1.22 1.40 1.67
( ρu = SMRF Ph u )

構架達初始降伏時之側位移
13.7 12.8 11.7 10.7 12.6 11.5 10.7 9.6 12.0 11.1 10.1 9.0
∆ y 1 (公分)

構架達極限強度時之側位移
39.8 35.3 33.7 31.2 50.7 46.8 45.2 44.7 45.5 42.2 39.9 40.7
∆ u (公分)

韌性值( R = ∆ u )
∆ y1 2.90 2.76 2.88 2.92 4.00 4.07 4.22 4.65 3.79 3.80 3.95 4.52

相對韌性比( Rr = R 2 R )
1 - 0.95 0.99 1.01 - 1.02 1.04 1.16 - 1.0 1.04 1.19

65
表 5.1 兩組構架材料重量比較表

組 別 鋼材重量(噸) 備 註

抗彎構架 26.20-23.85=2.35
26.20
第一組 隅撐抗彎構架較節
隅撐抗彎構架 23.85 省 9.0%鋼料

抗彎構架 50.27-44.65=5.62
50.27
第二組 隅撐抗彎構架較節
隅撐抗彎構架 44.65 省 11.2%鋼料

表 5.2 設備尺寸及重量表(一)

單位:長度(mm),重量(Ton)
設備 設備外徑 SKIRT 操作
A B C B.C.D. N BD 空重 試水重
編號 (I.D.+2T) O.D. 重

R-1001 3066 3000 8500 1100 3200 3500 16 M60 50 170 195

66
表 5.3 設備尺寸及重量表(二)
單位:長度(mm),重量(Ton)
設備內徑
設備編號 A B C Θ H 空重 操作重 試水重
(ID+2T)

E-1001A~D 1538 1100 3000 7000 120 。 2000 15 30 35

E-1002A~D 1538 1100 3000 6700 120 。 2000 12 28 33

5.4 設備尺寸及重量表(三)

單位:長度(mm),重量(Ton)
設備外徑
設備編號 A C E F G 空重 操作重 試水重
(ID+2T)

D-1003 1564 3000 6000 2000 4 M30 22 42 35

67
5.5 設備尺寸及重量表(四)

單位:長度(mm),重量(Ton)

設備編號 設備外徑 H L tb B.C.D N BD 空重 操作重 試水重

TK-1001A/B 3018 3000 2800 10 3500 6 M27 5 22 25

68
表 5.6 水平向反應譜計算表(抗彎構架、第三類第盤、Z=0.33、
R=4.8、I=1.5、αy=1.2)
ZIg(C/Fu)m
MINIMUM LATERAL SEISMIC FORCE FACTOR IN X-DIR(柱強軸方向)
1.4αy
R −1 或
Ra= 1 + =2.9 ZIg(C/Fu)m
2 ZIgFu(C/Fu)m ZIgFu(C/Fu)m
1.4αy
3.5αy 3.5αy
T C Fu C/Fu (C/Fu)m 取大值
0.010 1.000 1.000 1.000 1.000 3.465 4.024 4.024
0.030 1.000 1.000 1.000 1.000 3.465 4.024 4.024
0.050 1.212 1.140 1.063 1.000 3.465 4.024 4.024
0.100 1.747 1.490 1.172 1.000 3.465 4.024 4.024
0.150 2.326 1.841 1.264 1.000 3.465 4.024 4.024
0.200 2.950 2.191 1.346 1.000 3.465 4.024 4.024
0.300 2.950 2.191 1.346 1.000 3.465 4.024 4.024
0.406 2.950 2.191 1.346 1.000 3.465 4.024 4.024
0.500 2.950 2.516 1.172 1.000 3.465 4.024 4.024
0.611 2.950 2.900 1.017 1.000 3.465 4.024 4.024
0.700 2.694 2.900 0.929 0.929 3.219 3.738 3.738
0.800 2.465 2.900 0.850 0.850 2.945 3.420 3.420
0.900 2.279 2.900 0.786 0.786 2.722 3.161 3.161
1.000 2.124 2.900 0.732 0.732 2.538 2.947 2.947
1.100 1.993 2.900 0.687 0.687 2.382 2.765 2.765
1.200 1.881 2.900 0.649 0.649 2.247 2.610 2.610
1.300 1.783 2.900 0.615 0.615 2.131 2.474 2.474
1.400 1.697 2.900 0.585 0.585 2.028 2.355 2.355
1.500 1.621 2.900 0.559 0.559 1.937 2.249 2.249
1.600 1.553 2.900 0.535 0.535 1.855 2.154 2.154
1.700 1.491 2.900 0.514 0.514 1.782 2.069 2.069
1.800 1.435 2.900 0.495 0.495 1.715 1.991 1.991
1.900 1.385 2.900 0.477 0.477 1.654 1.921 1.921
2.000 1.338 2.900 0.461 0.461 1.599 1.856 1.856
2.100 1.295 2.900 0.447 0.447 1.548 1.797 1.797
2.200 1.256 2.900 0.433 0.433 1.500 1.742 1.742
2.300 1.219 2.900 0.420 0.420 1.456 1.691 1.691
2.415 1.180 2.900 0.407 0.407 1.410 1.637 1.637
3.500 1.180 2.900 0.407 0.407 1.410 1.637 1.637
5.000 1.180 2.900 0.407 0.407 1.410 1.637 1.637

69
表 5.7 水平向反應譜計算表(隅撐抗彎構架系統、第三類地盤、
Z=0.33、R=4.4、I=1.5、αy=1.2)
MINIMUM LATERAL SEISMIC FORCE FACTOR X-DIR(柱強軸方向) ZIg(C/Fu)m
1.4αy
R −1 或
Ra= 1 + =2.7
2 ZIg(C/Fu)m ZIgFu(C/Fu)m ZIgFu(C/Fu)m
1.4αy 3.5αy 3.5αy
T C Fu C/Fu (C/Fu)m 取大值
0.010 1.000 1.000 1.000 1.000 3.465 3.746 3.746
0.030 1.000 1.000 1.000 1.000 3.465 3.746 3.746
0.050 1.212 1.129 1.073 1.000 3.465 3.746 3.746
0.100 1.747 1.452 1.203 1.000 3.465 3.746 3.746
0.150 2.326 1.775 1.311 1.000 3.465 3.746 3.746
0.200 2.950 2.098 1.406 1.000 3.465 3.746 3.746
0.300 2.950 2.098 1.406 1.000 3.465 3.746 3.746
0.406 2.950 2.098 1.406 1.000 3.465 3.746 3.746
0.500 2.950 2.374 1.243 1.000 3.465 3.746 3.746
0.611 2.950 2.700 1.093 1.000 3.465 3.746 3.746
0.700 2.694 2.700 0.998 0.998 3.457 3.738 3.738
0.800 2.465 2.700 0.913 0.913 3.163 3.420 3.420
0.900 2.279 2.700 0.844 0.844 2.924 3.161 3.161
1.000 2.124 2.700 0.787 0.787 2.726 2.947 2.947
1.100 1.993 2.700 0.738 0.738 2.558 2.765 2.765
1.200 1.881 2.700 0.697 0.697 2.414 2.610 2.610
1.300 1.783 2.700 0.660 0.660 2.288 2.474 2.474
1.400 1.697 2.700 0.629 0.629 2.178 2.355 2.355
1.500 1.621 2.700 0.600 0.600 2.080 2.249 2.249
1.600 1.553 2.700 0.575 0.575 1.993 2.154 2.154
1.700 1.491 2.700 0.552 0.552 1.914 2.069 2.069
1.800 1.435 2.700 0.532 0.532 1.842 1.991 1.991
1.900 1.385 2.700 0.513 0.513 1.777 1.921 1.921
2.000 1.338 2.700 0.496 0.496 1.717 1.856 1.856
2.100 1.295 2.700 0.480 0.480 1.662 1.797 1.797
2.200 1.256 2.700 0.465 0.465 1.611 1.742 1.742
2.300 1.219 2.700 0.451 0.451 1.564 1.691 1.691
2.415 1.180 2.700 0.437 0.437 1.514 1.637 1.637
3.500 1.180 2.700 0.437 0.437 1.514 1.637 1.637
5.000 1.180 2.700 0.437 0.437 1.514 1.637 1.637

70
表 5.8 水平向反應譜計算表(倒 V 同心斜撐構架、Z=0.33、R=3.6、
I=1.5、αy=1.2)
MINIMUM LATERAL SEISMIC FORCE FACTOR IN Z-DIR(柱弱軸方向) ZIg(C/Fu)m
1.4αy
R −1 或
Ra= 1 + =2.3
2 ZIg(C/Fu)m ZIgFu(C/Fu)m ZIgFu(C/Fu)m
1.4αy 3.5αy 3.5αy
T C Fu C/Fu (C/Fu)m 取大值
0.010 1.000 1.000 1.000 1.000 3.469 2.914 3.469
0.030 1.000 1.000 1.000 1.000 3.469 2.914 3.469
0.050 1.212 1.106 1.096 1.000 3.469 2.914 3.469
0.100 1.747 1.370 1.276 1.000 3.469 2.914 3.469
0.150 2.326 1.633 1.424 1.000 3.469 2.914 3.469
0.200 2.950 1.897 1.555 1.000 3.469 2.914 3.469
0.300 2.950 1.897 1.555 1.000 3.469 2.914 3.469
0.406 2.950 1.897 1.555 1.000 3.469 2.914 3.469
0.500 2.950 2.082 1.417 1.000 3.469 2.914 3.469
0.611 2.950 2.300 1.283 1.000 3.469 2.914 3.469
0.700 2.694 2.300 1.171 1.000 3.469 2.914 3.469
0.800 2.465 2.300 1.072 1.000 3.469 2.914 3.469
0.900 2.279 2.300 0.991 0.991 3.436 2.886 3.436
1.000 2.124 2.300 0.923 0.923 3.203 2.691 3.203
1.100 1.993 2.300 0.867 0.867 3.006 2.525 3.006
1.200 1.881 2.300 0.818 0.818 2.837 2.383 2.837
1.300 1.783 2.300 0.775 0.775 2.689 2.259 2.689
1.400 1.697 2.300 0.738 0.738 2.557 2.150 2.557
1.500 1.621 2.300 0.705 0.705 2.444 2.053 2.444
1.600 1.553 2.300 0.675 0.675 2.341 1.967 2.341
1.700 1.491 2.300 0.648 0.648 2.249 1.889 2.249
1.800 1.435 2.300 0.624 0.624 2.165 1.818 2.165
1.900 1.385 2.300 0.602 0.602 2.088 1.754 2.088
2.000 1.338 2.300 0.582 0.582 2.018 1.695 2.018
2.100 1.295 2.300 0.563 0.563 1.953 1.641 1.953
2.200 1.256 2.300 0.546 0.546 1.894 1.591 1.894
2.300 1.219 2.300 0.530 0.530 1.838 1.544 1.838
2.415 1.180 2.300 0.513 0.513 1.779 1.495 1.779
3.500 1.180 2.300 0.513 0.513 1.780 1.495 1.780
5.000 1.180 2.300 0.513 0.513 1.780 1.495 1.780

71
表 5.9 垂直向反應譜計算(第三類地盤、Zv=0.33*2/3、R=3.0、I=1.5、
αy=1.2)

RESPONSE SPECTRA ACC-TIME PERIOD Y-DIR (垂直方向)


R −1 ZvIg(C/Fu)m
Ra= 1 + = 2.00
2 1.4αy
T C Fu C/Fu (C/Fu)m
0.010 1.000 1.000 1.000 1.000 1.926
0.030 1.000 1.000 1.000 1.000 1.926
0.050 1.545 1.209 1.278 1.000 1.926
0.100 2.750 1.732 1.588 1.000 1.926
0.150 2.750 1.732 1.588 1.000 1.926
0.200 2.750 1.732 1.588 1.000 1.926
0.250 2.750 1.732 1.588 1.000 1.926
0.315 2.750 1.732 1.588 1.000 1.926
0.350 2.750 1.776 1.549 1.000 1.926
0.400 2.750 1.838 1.496 1.000 1.926
0.450 2.750 1.900 1.447 1.000 1.926
0.500 2.750 1.963 1.401 1.000 1.926
0.530 2.750 2.000 1.375 1.000 1.926
0.600 2.986 2.000 1.493 1.000 1.926
0.700 2.694 2.000 1.347 1.000 1.926
0.800 2.465 2.000 1.232 1.000 1.926
0.900 2.279 2.000 1.139 1.000 1.926
1.000 2.124 2.000 1.062 1.000 1.926
1.100 1.993 2.000 0.997 0.997 1.919
1.200 1.881 2.000 0.940 0.940 1.811
1.300 1.783 2.000 0.892 0.892 1.717
1.400 1.697 2.000 0.849 0.849 1.634
1.500 1.621 2.000 0.810 0.810 1.561
1.600 1.553 2.000 0.776 0.776 1.495
1.700 1.491 2.000 0.746 0.746 1.436
1.800 1.435 2.000 0.718 0.718 1.382
1.900 1.385 2.000 0.692 0.692 1.333
2.093 1.298 2.000 0.649 0.649 1.250
3.000 1.298 2.000 0.649 0.649 1.250
4.000 1.298 2.000 0.649 0.649 1.250
5.000 1.298 2.000 0.649 0.649 1.250

72
表 5.10 垂直地震力各種地 Fu、Ra 及 T 關係表

1.第一類地盤(堅實地盤)

Fu = Ra T ≥ 0.288 秒
(T − 0.914 )
Fu = 2 R a − 1 + ( R a − 2 R a − 1) 0.914 秒 ≤ T ≤ 0.288 秒
0.094

Fu = 2 Ra − 1 0.1 秒 ≤ T ≤ 0.194 秒

(T − 0.1)
Fu = 2 R a − 1 + ( 2 R a − 1 − 1) 0.03 秒 ≤ T ≤ 0.1 秒
0.07

Fu = 1.0 T ≤ 0.03 秒

2.第二類地盤(普通地盤)

Fu = Ra T ≥ 0.403 秒

(T − 0.2515)
Fu = 2 R a − 1 + ( R a − 2 Ra − 1) 0.2515 秒 ≤ T ≤ 0.403 秒
0.1515

Fu = 2 Ra − 1 0.1 秒 ≤ T ≤ 0.2515 秒

(T − 0.1)
Fu = 2 R a − 1 + ( 2 R a − 1 − 1) 0.03 秒 ≤ T ≤ 0.1 秒
0.07

Fu = 1.0 T ≤ 0.03 秒

3.第三類地盤(軟弱地盤)

Fu = Ra T ≥ 0.530 秒

(T − 0.315)
Fu = 2 R a − 1 + ( R a − 2 R a − 1) 0.315 秒 ≤ T ≤ 0.53 秒
0.215

Fu = 2 Ra − 1 0.1 秒 ≤ T ≤ 0.315 秒

(T − 0.1)
Fu = 2 R a − 1 + ( 2 R a − 1 − 1) 0.03 秒 ≤ T ≤ 0.1 秒
0.07

73
Fu = 1.0 T ≤ 0.03 秒

4.台北盆地地區

Fu = Ra T ≥ 1.32 秒

(T − 0.71)
Fu = 2 R a − 1 + ( R a − 2R a − 1) 0.71 秒 ≤ T ≤ 1.32 秒
0.61

Fu = 2 Ra − 1 0.1 秒 ≤ T ≤ 0.71 秒

(T − 0.1)
Fu = 2 R a − 1 + ( 2 R a − 1 − 1) 0.03 秒 ≤ T ≤ 0.1 秒
0.07

Fu = 1.0 T ≤ 0.03 秒

74
表 5.11 反應譜法分析設計總流程表

設計資料蒐集及整理

草擬結構佈設

結構佈設審核


準備分析載重資料

檢核結構地震力 否
是否須動力分析


載 是
重 分析流程 動力分析法 靜力分析法
靜 詳表 5.12 (反應譜分析法)


載重組合

結構分析設計及繪圖


圖面及計算書校核

設計批准出圖

75
表 5.12 反應譜法分析流程表

反應譜分析法

動 既 質 阻
態 矩 量 尼
自 陣 設 參
由 濃 定 數
度 縮 設
選 定

振態瀕率
輸出
解特徵值 振態形狀

檢驗振態有效質量
輸入
反應譜 反應譜分析

振態數目之選取及組合

產生擬靜態地震力載重

地震總橫力調整

地震動力分析完成

76
表 5.13 工程實例分析綜合比較表

構架系統
抗彎構架系統 隅撐抗彎構架系統 備註
項 目

頂層最大側位移
8.4 8.4 K r = 1.0
∆ d (公分)

構架周期(秒) 1.08 1.04

正向 163.0 159.6
構架初始降伏強度 Ph y (噸) 161.0 159.6
反向 159.0 159.6
正向 280.0 310.6
構架極限強度 Ph u (噸) 281.0 310.6
反向 282.0 310.5
構架極限與初始降伏強度比值 正向 1.71 1.95
P 1.74 1.95
(α = h u P ) 反向 1.77 1.95
hy

構架相對初始降伏強度比值 正向 0.98
KBRF Ph y - - 0.99
( ρy = SMRF Ph y ) 反向 1.00
構架相對極限強度比值 正向 1.11
KBRF Ph u - - 1.11
( ρu = SMRF Ph u ) 反向 1.10

構架達初始降伏時之側位移 正向 15.3 14.28


14.95 14.25
∆ y 1 (公分)
反向 14.59 14.22

構架達極限強度時之側位移 正向 60 60
60 60
∆ u (公分)
反向 60 60

韌性容量( R = ∆ u ∆ ) 正向 3.92 4.2


y1 4.01 4.21
反向 4.11 4.22

相對韌性比( R r = R 2 R ) - 1.05
1

隅撐抗彎
構架系統
構架重量(噸) 57.6 51.8 較抗彎構
架系統節
省 10.07%

77
表 5.14 工程實例抗彎構架與隅撐抗彎構架系統桿件尺寸比較表

結構系統
抗彎構架系統 隅撐抗彎構架系統
項 目
H400*400*13*21 H440*300*11*18
EL.300~8000 BH924*310*19*32 BH924*310*19*32
BH924*310*19*32 H900*300*16*28

H400*400*13*21 H440*300*11*18
柱 EL.8000~24000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H450*200*9*14 H450*200*9*14
EL.6000
H900*300*16*28 H900*300*16*28
線 H340*250*9*14 H400*200*8*13
EL.12000
H340*250*9*14 H400*200*8*13

H294*200*8*12 H350*175*7*11
EL.18000
H294*200*8*12 H350*175*7*11
A H350*175*7*11 H300*150*6.5*9
EL.24000
H440*300*11*18 H400*200*8*13
NONE H150*150*7*10
EL.300~6000
隅撐 NONE H250*250*9*14
EL6000~24000 NONE H150*150*7*10
BH924*310*19*32 H900*300*16*28
EL.300~8000 BH900*400*16*36 BH924*310*19*32
BH924*310*19*32 BH924*310*19*32

柱 H700*300*13*24 H588*300*12*20
EL.8000~24000 H900*300*16*28 H900*300*16*28
H700*300*13*24 H588*300*12*20
H900*300*16*28 H700*300*13*24
線 EL.6000
H900*300*16*28 H900*300*16*28
H488*300*11*18 H440*300*11*18
EL.12000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B EL.18000
H440*300*11*18 H440*300*11*18
H340*250*9*14 H400*200*8*13
EL.24000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NONE H150*150*7*10
EL.300~6000
隅撐 NONE H250*250*9*14
EL6000~24000 NONE H150*150*7*10

78
表 5.14 工程實例結構系統 A 與 B 桿件尺寸比較表(續)

結構系統
抗彎構架系統 隅撐抗彎構架系統
項 目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EL.300~8000 H900*300*16*28 H800*300*14*26
H900*300*16*28 H800*300*14*26

H488*300*11*18 H440*300*11*18
柱 EL.8000~24000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H488*300*11*18 H440*300*11*18
EL.6000
H588*300*12*20 H440*300*11*18
線 H440*300*11*18 H340*250*9*14
EL.12000
H440*300*11*18 H340*250*9*14

H294*200*8*12 H350*175*7*11
EL.18000
H294*200*8*12 H350*175*7*11
C H340*250*9*14 H350*175*7*11
EL.24000
H340*250*9*14 H350*175*7*11
NONE H150*150*7*10
EL.300~6000
隅撐 NONE H150*150*7*10
EL6000~24000 NONE H150*150*7*10

79
石化廠景(一)

石化廠景(二)

圖 1.1 石化廠房

80
圖 1.2 設備支撐結構(Equipment Support Structure)

圖 1.3 管架結構(Pipe Rack)

81
圖 1.4 房屋結構(Building)

圖 1.5 鋼棚結構(Steel Shelter)

82
圖 2.1 同心斜撐構架系統圖【5】

圖 2.2 對角斜撐桿件之遲滯迴圈(H 斷面,λ=8.2)【11】

83
圖 2.3 V 型斜撐桿件之遲滯迴圈【16】

( l / r = 167 / F y ; λ = 34 / F y )

圖 2.4 細長型斜撐桿件簡易遲滯迴圈【5】

84
圖 2.5 中細長型斜撐桿件簡易遲滯迴圈【5】

圖 2.6 粗短型斜撐之簡易遲滯迴圈【5】

85
圖 2.7 蓋板補強式接頭塑性區生成圖【26】

圖 2.8 隨彎矩梯度切削式接頭塑性區生成圖【26】

86
圖 3.1 平面剛架桿件自由體圖

87
10
eb
9 Ph=1 Mpr=2.5
ec Mpr=2.0
8 1.5
1
Mpr=1.5
h
7
相對側向勁度

6
w
5
4
3
2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2單跨單樓層e c /e b=2/3及h/w =1, 相對側向勁度比

10
9 eb
Ph=1
8 ec
M pr=2.5
1
7 1 M pr=2.0
相對側向勁度

h
M pr=1.5
6
5 w
4
3
2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3單跨單樓層e c/ e b=1及h/w =1, 相對側向勁度比

88
11
eb
10 Ph=1
9 ec 1.5
1

相對側向勁度 8 h

7
6 w
5
4
3 Mpr=2.5
2 Mpr=2.0
Mpr=1.5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4單跨單樓層ec/eb=1.5及h/w=1,相對側向勁度比

10
9 eb
Ph=1
8 ec
Mpr=2.5
1
7 1.5 Mpr=2.0
相對側向勁度

h
Mpr=1.5
6
5 w
4
3
2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5單跨一層樓ec/eb=2/3及h/w=0.75,相對側向勁度比

89
11
eb
10 Ph=1
ec
9 1
1
相對側向勁度 8 h
7
6 w
5
4
3 Mpr=2.5
2 Mpr=2.0
Mpr=1.5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6單跨單樓層ec/eb=1及h/w=0.75,相對側向勁度比

10
9 eb
Ph=1
8 ec 1.5
1
7
相對側向勁度

h
6
5 w
4
3 Mpr=2.5
2 Mpr=2.0

1 Mpr=1.5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7單跨單樓層ec/eb=1.5及h/w=0.75,相對側向勁度比

90
10
9
8 h/w=1

相對側向勁度
7 h/w=0.75
6
5
4
3
2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隅撐斜率ec/eb為2/3時

10
9 h/w=1
8
相對側向勁度

h/w=0.75
7
6
5
4
3
隅撐斜率ec/eb為1時
2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隅撐斜率ec/eb為1時

10
9
8
相對側向勁度

7
h/w=1
6
h/w=0.75
5
4
3
2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隅撐斜率ec/eb為1.5時

圖3.8 單跨單樓層之Mpr=2.0時,h/w為1及0.75側向勁度提昇比較

91
6
h/w=9 (9 STORIES)
h/w=7 (7STORIES)
5
h/w=5 (5 STORIES)
h/w=3 (3 STORIES)
4
相對側向勁度

h/w=1 (1 STORY)

0
0 0.1 0.2 0.3 0.4 0.5
eb/w

nth FL
Ph=1

h1

h1

2nd FL
h

h1
eb
1st FL
ec
1
1
h1

w1

圖3.9 單跨多樓層Mpr=1.5,ec/eb=1及h1/w=1,相對側向勁度比

92
6
h/w=4.5 (9 STORIES)
h/w=3.5 (7 STORIES)
5
h/w=2.5 (5 STORIES)
h/w=1.5 (3 STORIES)
4 h/w=0.5 (1 STORY)
相對側向勁度

0
0 0.1 0.2 0.3 0.4 0.5
eb/w

nth FL
Ph=1

h1

h1

2nd FL
h
h1
eb
st
1 FL
ec 1
1
h1

w1 w1
w

圖3.10雙跨多樓層, Mpr=1.5,ec/eb=1及h1/w=1,相對側向勁度比

93
構架受側力情況

圖 3.11 構架受側力時之軸力分佈示意圖

圖 3.12 構架受側力時之剪力分佈示意圖

94
圖 3.13 構架受側力時之彎矩分佈示意圖

構架受垂直載重力情況

圖 3.14 構架受垂直載重時之軸力分佈示意圖

95
圖 3.15 構架受垂直載重時之剪力分佈示意圖

圖 3.16 構架受垂直載重時之彎矩分佈示意圖

96
eb eb
PH=1 PH=1
ec ec 1
1 1
1

h h
柱1 柱2 柱1 柱2

w w
構架A 構架B

3
h/w=1,構架A
h/w=1,構架B
2.5
h/w=0.67,構架A
h/w=0.67,構架B
2 h/w=0.5,構架A
柱軸拉力值

h/w=0.5,構架B

1.5
1.4
1.25

1 1 1 1
0.92
1 1 1
0.82
0.67 0.67 0.67 0.67 0.67 0.67
0.6
0.5 0.5 0.5 0.5 0.5 0.5 0.5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17a 在單位側力作用下,一隅撐挫屈,柱軸拉應力變化

5
h/w=1
h/w=0.67
4
柱軸拉應力增加比例

h/w=0.5
S.F.L=1.67
3

2 安全係數(S.F.L)=1.67

1.25 1.4
1.2 1.34
1 1 1 1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3.17b 構架A與構架B柱之軸拉應力增加比例

97
eb eb
PH=1 PH=1
ec ec 1
1 1
1

h h
柱1 柱2 柱1 柱2

w w
構架A 構架B

3
h/w=1,構架A
h/w=1,構架B
2.5 h/w=0.67,構架A
h/w=0.67,構架B
h/w=0.5,構架A
2
柱軸壓力值

h/w=0.5,構架B

1.5
1.4
1.25

1 1 1 1
0.92
1 1 1
0.82
0.67 0.67 0.67 0.67 0.67 0.67
0.6
0.5 0.5 0.5 0.5 0.5 0.5 0.5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18a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柱軸壓應力變化

5
h/w=1
h/w=0.67
4
柱軸壓應力增加比例

h/w=0.5
S.F.L=1.67
3

2 最小安全係數(S.F.L)=1.67

1.25 1.4
1.2 1.34
1 1 1 1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18b 構架A與構架B柱之軸壓應力增加比例

98
eb eb
PH=1 PH=1
ec ec
1 1
1 1

h h
柱1 柱2 柱1 柱2

w w
構架A 構架B
3
h/w=1,構架A
h/w=1,構架B
2.5
h/w=0.67,構架A
h/w=0.67,構架B
2 h/w=0.5,構架A
柱最大剪力值

1.73 1.84 h/w=0.5,構架B


1.7 1.65
1.5 1.48

1.18
1.12
0.99 1.03
1 0.93 0.84
0.97 0.8
0.61 0.76 0.67 0.72
0.62 0.62 0.6 0.71
0.66
0.5 0.5 0.58 0.5
0.56 0.5 0.5

0
0 0.1 0.2
eb/w 0.3 0.4 0.5

圖3.19a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柱剪應力變化
5
h/w=1
h/w=0.67
4 h/w=0.5
柱剪應力增加比例

S.F.L=2.5

3
安全係數(S.F.L)=2.5

2
1.68
1.27 1.4
1.02 1.12 1.25 1.42
1 1 1.24 1.32
1.11
0.95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19b 構架A與構架B柱之剪應力增加比例

99
1 eb eb
PH=1 PH=1
ec ec 1
1
1 1

h h
柱1 柱2 柱1 柱2

w w
構架A 構架B

3 3
2.92 h/w=1,構架A
2.77 2.67
2.68
2.66 2.54
h/w=1,構架B柱1
2.5
2.4 2.38 2.36 h/w=1,構架B柱2
2.1 2.12
2 2
2.07 h/w=0.67,構架A
1.94
柱最大彎矩值

1.75 1.76 1.8 1.75 h/w=0.67,構架B柱1


1.7
1.57 1.55 h/w=0.67,構架B柱2
1.5 1.5 1.45 1.5
1.4 1.35
1.24 1.33
1.31 1.15 h/w=0.5,構架A
1.2 1.07 1.13
1 1 1.1
1 h/w=0.5,構架B柱1
0.9 0.87
0.8
0.74 0.72 h/w=0.5,構架B柱2
0.5 0.6 0.5
0.4
0.3

0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20a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柱撓曲應力變化
5
h/w=1

4 h/w=0.67
h/w=0.5
柱撓曲應力增加比例

3.56

S.F.L=1.67
3

2.26
2 安全係數((S.F.L)=1.67 1.90
1.45 1.66
1.21 1.41 1.41
1.25 1.31
1.14
1 1
1.09 1.11 1.21

0
0 0.1 0.2 0.25 0.3 0.4 0.5
eb/w

圖3.20b 構架A與構架B柱之撓曲應力增加比例

100
eb eb
PH=1 PH=1
ec 1 ec
1 1
1
h h
柱1 柱2 柱1 柱2

w w

構架A 構架B

3 2.84
2.75 2.78
2.64
2.5 2.48

2 2.18 2.12
1.97
2
樑最大軸壓力值

1.94 1.9 1.79 1.84


1.76
1.61 1.59 1.59
1.5 1.57 1.53 1.4
1.5 1.51
1.33 1.31
h/w=1,構架A 1.3 1.19 1.14
1 h/w=1,構架B 1.09 1.04
h/w=0.67,構架A 0.95
h/w=0.67,構架B
0.5 0.5
h/w=0.5,構架A
h/w=0.5,構架B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21a 在單位側力作用下,一隅撐挫屈,樑軸壓力變化

h/w=1
4
h/w=0.67
樑軸壓應力增加比例

h/w=0.5
3 S.F.L=1.67

2 最小安全係數(S.F.L)=1.67

1.14 1.18 1.21


1 1.03 1.05
1 1.04 1.08 1.09 1.1
1 1.02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21b 構架A與構架B樑之軸壓應力增加比例

101
eb eb
PH=1 PH=1
ec ec
1 1
1 1
h h
柱1 柱2 柱1 柱2

w w
構架A 構架B

3
h/w=1,構架A
h/w=1,構架B
2.5
h/w=0.67,構架A
h/w=0.67,構架B
2 h/w=0.5,構架A
樑剪力值

h/w=0.5,構架B
1.5
1.25 1.4
1.2 1.17 1.08
1 1 1 1 1
0.82 0.92
0.8 0.82 0.67
0.67 0.61 0.67 0.71 0.67 0.67
0.5 0.5 0.6 0.61 0.51 0.5
0.5 0.5
0.5

0 0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22a 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樑剪應力變化

5
h/w=1
h/w=0.67
4 h/w=0.5
樑剪應力增加比例

S.F.L=1.375

3
安全係數(S.F.L)=2.5

1.04 1.2 1.08


1 1
1.02 1.1 1.02
1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22b 構架A與構架B樑之剪應力增加比例

102
eb eb
PH=1 PH=1
ec ec
1 1
1 1
h h
柱1 柱2 柱1 柱2

w w

構架A 構架B

3 3
2.92 h/w=1,構架A
2.61 h/w=1,構架B
2.5
2.41
2.32 h/w=0.67,構架A
2 2 2.07 h/w=0.67,構架B
1.94
樑彎矩值

1.8 1.75
1.72 h/w=0.5,構架A
1.6 1.53
1.5 1.5 1.45 h/w=0.5,構架B
1.29 1.33
1.2 1.2 1.2
1.14 1.11
1 1
0.9 0.87
0.8
0.6 0.6
0.5
0.4
0.3

0 0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23a在單位側力下,一隅撐挫屈,樑撓屈應力變化

h/w=1
4
樑彎曲應力增加比例

h/w=0.67
3.45
h/w=0.5
S.F.L=1.67 3.33
3

2 安全係數(S.F.L)=1.67 1.93
1.90
1.45
1.21 1.43
1 1

0
0 0.1 0.2 0.25 0.3 0.4 0.5
eb/w

圖3.23b 構架A與構架B樑之彎曲應力增加比例

103
eb eb
PH=1 PH=1
ec 1 ec 1
1 1
h h
柱1 柱2 柱1 柱2

w w

構架A 構架B

3.5
0.2
0.1
3.07 3.03
3 0.3
隅撐最大軸拉力值

2.5 0.4
2.37
0.5
2
1.82

1.5 構架A
1.42
構架B

0.5

0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0.5
eb/w

圖3.24a 在單位側力作用下,一隅撐挫屈,一隅撐軸拉應力變化

h/w=1
4
隅撐軸拉應力增加比例

h/w=0.67
h/w=0.5
3 S.F.L=1.67

2
安全係數(S.F.L)=1.67
1.53
1.12 1.24 1.38
1 1.04

0
0.1 0.2 0.3 0.4 0.5
eb/w

圖3.24b 構架A與構架B隅撐之軸拉應力增加比例

104
1.8

1.6 h/w=5,w=6m

h/w=5,w=8m h1
1.4
h/w=3,w=6m
1.2
h/w=3,w=8m
周期(T)

1
h1
0.8 h
0.6
eb h1
0.4
ec 1s
0.2 1
1
0
h1
0 0.1 0.2 0.3 0.4 0.5

eb/w w

圖 3.25 隅撐位置變化對構架周期影響

105
P hu

P hy

Lateral Force
R= Δ u / Δ y1

Δ y1 Δ y2 Δu

Displacement

圖 4.1 構架側力與位移曲線

圖 4.2 鋼材典型應力-應變關係圖【5】

106
圖 4.3 鋼材彈性-完全塑性行為曲線

107
圖 4.4 AISC 建議之軸力-彎矩互制圖【8】

圖 4.5 極限曲線比較圖【20】

108
60

50

Lateral Force (ton)


40

30
eb=0.0

20 eb=0.15w

eb=0.2w
10 eb=0.25w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Displacement Δ(cm)

圖 4.6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1.5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70

60

50
Lateral Force (ton)

40

30 eb=0.0

eb=0.15w
20
eb=0.2w

10 eb=0.25w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Displacement Δ(cm)

圖 4.7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2.0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109
70

60

50
Lateral Force (ton)
40

30 eb=0.0

eb=0.15w
20
eb=0.2w

10 eb=0.25w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Displacement Δ(cm)

圖 4.8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2.5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圖 4.9 單跨三樓層、h1/w=1 及 Mpr=1.5~2.5 塑性鉸發生順序

110
70

60

50
Lateral Force (ton)
40

30
eb=0.0

20 eb=0.15w

eb=0.2w
10
eb=0.25w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Displacement Δ(cm)

圖 4.10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1.5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70

60

50
Lateral Force (ton)

40

30
eb=0.0

20 eb=0.15w

eb=0.2w
10
eb=0.25w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Displacement Δ(cm)

圖 4.11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2.0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111
80

70

60
Lateral Force (ton)
50

40

30 eb=0.0

eb=0.15w
20
eb=0.2w
10 eb=0.25w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Displacement Δ(cm)

圖 4.12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2.5 之側力與位移曲線

圖 4.13 單跨三樓層、h1/w=0.75 及 Mpr=1.5~2.5 塑性鉸發生順序

112
6.0

Mpr=1.5
4.88
5.0 4.70 4.79
Mpr=2.0 4.58
4.31 4.30
4.24 4.22
Mpr=2.5
4.0
韌性容量R
3.25
3.03 3.08
3.0
2.58

2.0

1.0

0.0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韌性分析模型組
圖中之[1]表示 eb=0, [2]為 eb=0.15w, [3]為 eb=0.2w, [4]為 eb=0.25w

圖 4.14 單跨度三樓層、h1/w=1 韌性容量分析成果

5.0
4.65
4.52
4.5 Mpr=1.5
4.22
4.07
4.00 3.95
4.0 Mpr=2.0 3.79 3.80

3.5 Mpr=2.5
韌性容量R

3.0 2.90 2.88 2.92


2.76

2.5

2.0

1.5

1.0

0.5

0.0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韌性分析模型組
圖中之[1]表示 eb=0, [2]為 eb=0.15w, [3]為 eb=0.2w, [4]為 eb=0.25w

圖 4.15 單跨度三樓層、h1/w=0.75 韌性容量分析成果

113
圖 5.1a 構架(一):抗彎構架載重情況

圖 5.1b 構架(二):隅撐抗彎構架載重情況

114
圖 5.2a 構架(三):抗彎構架載重情況

圖 5.2b 構架(三): 隅撐抗彎構架載重情況

115
圖 5.3a 構架(一): 抗彎構架桿件尺寸

圖 5.3b 構架(二): 隅撐抗彎構架桿件尺寸

116
圖 5.4a 構架(三): 抗彎構架桿件尺寸

圖 5.4b 構架(四): 隅撐抗彎構架桿件尺寸

117
圖 5.5a 高程 EL6000(2ND FL)設備位置平面圖

118
圖 5.5b 高程 EL12000(3RDFL)設備位置平面圖

119
圖 5.6c 高程 EL18000(4T HFL)結構平面圖

124
圖 5.6d 高程 EL24000(5T HFL)結構平面圖

125
圖 5.7a 實例抗彎構架柱線 A 立面圖

126
圖 5.7b 實例抗彎構架柱線 B 立面圖

127
圖 5.7c 實例抗彎構架柱線 C 立面圖

128
圖 5.8a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柱線 A 立面圖

129
圖 5.8b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柱線 B 立面圖

130
圖 5.8c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柱線 C 立面圖

131
圖 5.9a 實例倒 V 型斜撐構架柱線 1 立面圖
備註: 桿件無括號者( ),表示柱之強軸方向為抗彎構架

桿件有括號者( ),表示柱之強軸方向為隅撐構架

132
圖 5.9b 實例倒 V 型斜撐構架柱線 2 立面圖
備註: 桿件無括號者( ),表示柱之強軸方向為抗彎構架

桿件有括號者( ),表示柱之強軸方向為隅撐構架

133
圖 5.9c 實例倒 V 型斜撐構架柱線 3 立面圖
備註: 桿件無括號者( ),表示柱之強軸方向為抗彎構架

桿件有括號者( ),表示柱之強軸方向為隅撐構架

134
4.50

4.00

調整係數與輸入反應譜乘積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0.01
0.05
0.15
0.25
0.35
0.45
0.53
0.70
0.90
1.10
1.30
1.50
1.70
1.90
3.00
周期 T (SEC)

圖 5.10 水平調整係數與輸入反應譜乘積與周期 T 之關係圖


(抗彎構架、第三類地盤、Z=0.33、R=4.8、I=1.5、 α y = 1.2 )

4.00

3.50
調整係數與輸入反應譜乘積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0.01
0.05
0.15
0.25
0.35
0.45
0.53
0.70
0.90
1.10
1.30
1.50
1.70
1.90
3.00

周期 T (SEC)

圖 5.11 水平調整係數與輸入反應譜乘積與周期 T 之關係圖


(隅撐構架、第三類地盤、Z=0.33、R=4.4、I=1.5、 α y = 1.2 )

135
4.00

3.50

調整係數與輸入反應譜乘積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0.01
0.05
0.15
0.25
0.35
0.45
0.53
0.70
0.90
1.10
1.30
1.50
1.70
1.90
3.00
周期 T (SEC)

圖 5.12 水平調整係數與輸入反應譜乘積與周期 T 之關係圖


(倒 V 型同心斜撐、第三類地盤、Z=0.33、R=3.6、I=1.5、 α y = 1.2 )

1.80

1.60
調整係數與輸入反應譜乘積

1.40

1.20

1.00

0.80

0.60

0.40

0.20

0.00
0.01
0.05

0.15
0.25
0.35
0.45
0.53

0.70
0.90
1.10

1.30
1.50
1.70
1.90
3.00

5.00

周期 (SEC)

圖 5.13 垂直調整係數與輸入反應譜乘積與周期 T 之關係圖

136
圖 5.14 實例抗彎構架受正向力時,塑性鉸形成順序
137
圖 5.15 實例抗彎構架受反向力時,塑性鉸形成順序

138
圖 5.16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受正向力時,塑性鉸形成順序
139
圖 5.17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受反向力時,塑性鉸形成順序
140
300

250

Total Lateral Force (ton)


200

150

100

5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Displacement (cm)

圖 5.18 實例抗彎構架受正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300

250
Total Lateral Force (ton)

200

150

100

5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Displacement (cm)

圖 5.19 實例抗彎構架受反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141
300

250

Total Lateral Force (ton) 200

150

100

5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isplacement (cm)

圖 5.20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受正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300

250
Total Lateral Force (ton)

200

150

100

5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Displacement (cm)

圖 5.21 實例隅撐抗彎構架受反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142
300
Total Lateral Force (ton)

250 KBRF
SMRF
200

KBRF受反向力
150
KBRF受正向力
100
SMRF受正向力

50
SMRF受反向力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Displacement (cm)

圖 5.22 實例抗彎與隅撐抗彎構架受正反向力時,總側力與位移曲線

4.5 SMRF(正向)
4.11 4.20 4.22
3.92
SMRF(反向)
4
KBRF(正向)
3.5
KBRF(反向)
韌性容量R值

2.5

1.5

0.5

0
韌性分析組數

圖 5.23 實例抗彎構架與隅撐抗彎構架韌性容量比較圖

143
92
77
Ⅱ-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