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数 码 设 计

智慧课堂 PEAK DATA SCIENC


·147·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176

浅析古诗文中的中国园林
黄乐靖(南京市第九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借助优美的斟字酌句来表达不同的胸怀,同样的很多优美的古诗文,也常于园林设计上彰显意境。
关键词:古诗文;意境;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0-0147-01
Abstract: from ancient times to present, many literati send their feelings to the landscape, with the help of beautiful words and phrases to express different hearts, the
same many beautiful ancient poems, also often in garden design to highlight the mood.
Key words: ancient poetry;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Garden design

自步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领域不断创新,但是 例如位于江苏省的苏州市地区的苏州狮子林其匾额“暗香疏影楼”就是取


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类对所处的人文环境要求也相应的不断 自于宋代诗人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再比如位于江苏
提高。众所周知,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影响人生。所以,不论我们身居何处, 省的苏州市地区的苏州沧浪亭,其石柱上就石刻得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
都会被一个环境所包围,这种环境包括人文环境、空间环境,其环境的优劣 水远山皆有情,分别取自于两位诗人的佳作,前半句是来源于欧阳修的《沧浪
会对我们以往的认知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亭》一诗中的“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而后半句则是来源于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最具有诗意的民族,我们的前辈及其喜欢将自 舜钦的《过苏州》一诗中的“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4]。
己园林以古诗文命名的有很多,之所以要设计园林,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园林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实物表现,也可以为虚实体现。比如:
这些理想的园林景观无法由自然形成,而人类又希望可以有一方理想的天 利用实物的形态、造型来进行空间艺术的设计,进而体现出特定精神、信念。
地,能够寄托、追求与实现一些胸中的抱负。以人的主观意愿所设计的中国 总之,多样性的空间艺术表现形式,最终都以人类需求出发,为人类创建舒
园林,本身就具有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再择以贴切的古诗文加点缀,更 适美好的人文环境为目的。所以选择古诗文修饰园林,不仅使园林在被宣传
加丰富了单纯的自然景观设计;亦或是用优美的古诗文赋予园林以生命力。 时可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精炼工整,还可以借景抒情,表达园林
因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古诗文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 的意境,使游园者感受到园林设计者的初衷。
1 园名与古诗文 3 通过古诗文解读园林
《红楼梦》中有段特别简明扼要的诠释了园名的特点,具体是这样的: 中国园林的发展经历很长的时期,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园林在设计上
“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 也有所差异。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已经由起初的台、囿、园圃、皇家园林、
能生色”,大致可以理解为园名是园林的点睛之笔,类似于现代人的身份证, 私家园林…….逐渐的演变与发展,大多数的古典园林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韵
一旦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园名,即便拥有再幽美的环境,也是枉然[1]。 味,而更多地是增添了现代化的气息[5]。随着现代科技材料的不断革新,我
园林景观的设计,受到被设计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地域条件、 们的内心的需求更加丰富、细致,从而对空间艺术形式的追求也产生了不同
人文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园林设计的相关人员始终怀揣最初的信念,利 层次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结合深层次的理念寓意与多层次的空间表
用空间艺术的设计方法,将有限的环境打造成为无界限的自然审美景观。园 现形式,形成对文化概念的转型。
名的字幅虽然寥寥无几,但是取得贴切的话,就可以将活色生香的优美风景 利用古诗文来解读中国园林,比较典型的是辋川别业,古代诗人王维写
通过字词来诠释意境,为游园的人提供观赏的价值,文学性可以赋予园林景 了一篇《辋川集》来解读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中国园林的设计意境,同时将这
观一种神秘感,引导游园的人去探索与感受。 座园林的景观设置要点、空间艺术的特点与游园人的游园情怀。
我国现有的很多园林的园名都是来源于古诗文,其中大部分的中国园林 此外,通过古诗文解读中国园林,还能够为修复园林提供方向,将抽象
都是位于江苏省的。比如说“沧浪亭”,位于江苏省的苏州市地区。“沧浪” 的意境具体化。例如成都的杜甫草堂,就是根据杜甫的诗篇与参考当时历史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诗人苏舜钦,由于自己感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 背景的特点,重新塑造了杜甫在诗篇中所描绘的“舍南舍北皆春水”、“清
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所作诗文;“寄畅园”,同样位于江苏 江一曲抱村流”、“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等景象[6]。
省的无锡市,则是来源于王羲之的《答许椽》著名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
山水阴”;“寄啸山庄”,也是位于江苏省的扬州市,则是取自于东晋著名 参考文献
诗人陶渊明的诗句“倚南窗以寄傲, 登东皋以舒啸”;此外还有“拙政”、 [1] 陈 从 周 . 中 国 诗 文 与 中 国 园 林 艺 术 [J]. 扬 州 师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网师”等等很多园名都是取自于古诗文,简明扼要的表达了园林设计者设 版).1985(03)
计园林的初衷与想要表达的意境[2]。 [2]赵建学.古诗文鉴赏中“景”与“情”的简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8(03)
2 匾额、楹联与古诗文 [3]单琳琳.浅析传统文化对园林艺术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6(07)
匾额作为横置在园林门头或月洞门上,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是多为景点 [4]李小奇.唐诗对宋代园林空间艺术建构的影响——以宋代园记散文为
的名称或对景色的称颂;与匾额相互配合的则是楹联,楹联的位置设置比较 考察中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随意,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是树立在门旁,也可以是悬挂在厅、堂、亭、 [5]丁俊清.中国古典园林与古诗词[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榭的楹柱上面,但是楹联在内容上比较讲究,需要研究词性、对仗、音韵、 版).1991(01)
平仄、意境情趣等,所以楹联基本都是参考于古诗文[3]。 [6]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J].名作欣赏.2004(06)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177

浅析《鼠疫》中的人物形象
陈可欣(徐州市第一中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鼠疫》这篇小说是描写人在逆境中的生存状态,和面对事情时力所能及的状态,以及人们在面对磨难、死亡、和生存时的所思所想。这篇小说有张力
的地方是人类反抗姿态与荒诞处境之间的对比,提醒人们要准确定位自我,科学合理的找到自己爱的信仰。
关键词:加缪;鼠疫;荒诞;反抗
中图分类号:I565.07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0-0147-02
Abstract: "plague" this novel is to describe people in adversity in the state of existence, and in the face of things within the capacity of the state, as well as people in the
face of suffering, death, and survival of the thinking. The tension of this novel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uman resistance and absurdity, reminding people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mselve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ind their own faith in love.
Key words: Camus; Plague; Absurdity; revolt

1 《鼠疫》的创作背景 纳粹党蹂躏和欺侮的法国,以传染性极强的鼠疫代替战争的恐怖,这种比喻
法国作家加缪( Albert Camus, 1913 1960)耗时六年创造了《鼠疫》这部 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读下来,小说整体把握,结构严谨,
作品。《鼠疫》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始于战争,早年德国法西斯横行霸道, 贴近生活,主要以鲜明的人物与肆虐鼠疫之间的搏斗情节、情感人物间的生
在 1940 年时侵占巴黎,黎民百姓民不聊生,除了少数人民参与反抗运动, 离死别、鲜明人物的爱情与友情的珍贵、以及美丽的地中海风景为串联的故
大多数人处于恐慌和被拘禁的状态中。加缪的这部作品,以小城奥兰代替被 事情节,无一不在强烈的宣扬艺术魅力。其中主要讲述了面鼠疫的灾难蔓延
数 码 设 计
·148·
PEAK DATA SCIENC
智慧课堂

在北非奥兰的小城里所发生的故事。作者以自己的视角,笔触细腻的描写了 《鼠疫》这篇小说中的瘟疫里面包含了好多意思,并非是一种疾病的象
人们在鼠疫时代生活的艰难状态,当时的人们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得到了非人 征。它从离别、没有女性和死亡三个方面着手,主要表达生活境况不好和生
的待遇,同时也表达了人们渴望和平生活,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通过读作 活的苦难。第一是离别,它包括亲属的分离、夫妻的分离、情人的分离等等,
者笔下的《鼠疫》,就会被他这种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的文字所感染,被他的 这些分离让人与人之间忍受着隔离、封闭、囚禁的痛苦,也让鼠疫肆虐的奥
死亡和生存的思想观念所折服,文章简洁,却有很大内涵。 兰城成为一座孤城。小说形象生动地描述着生离死别的现象,其内容真实感
2 浅析里厄医生的形象 人,贴近生活。第二是小说没有任何一个女性,生活失衡、畸形、苦涩,没
里厄医生在《鼠疫》中的角色相对来说很冷酷,他常常请求警察的帮忙不 有生机,没有激情,没有希望,没有未来都是没有女性造成的。通过强烈的
顾亲友之间的生离死别,强行带走病人,实施隔离的办法。因为他知道,一名 对比,干枯的生活状态和美丽的事物之间的对比,生活没有欢乐,显得枯燥
医生应该有的责任和理智的头脑,需要让自己的心肠变硬,在鼠疫的病情中, 无味。第三种是性生活境况的死亡, 它意味着极致的痛苦,完全的黑暗和
它需要更好的完成工作,不被宗教观念束缚和不被道德观念绑架,需要理智面 彻底的毁灭。显然,在这三种境况中,死亡,他的恶体现在无辜孩子的死亡,
对灾难。里厄医生从始自终都很理智的看待这场灾难,他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 让人处于荒诞之外的状态。
脑,甚至在面对生存、死亡、亲情、友情缺失的情况下,他仍然没有变现的很 死亡其实处处存在我们生活之中,他与我们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息息
悲伤,反而把它当做是一种慰藉和回忆,一切表现的都那么淡然。这种情况下, 相关,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好也会产生麻烦和意外,有时甚至产生灭顶
当他面对自己妻子死亡的时候,他并没有很痛苦,甚至成生离死别的样子,他 之灾,所以需要我们能够面对环境的黑暗和生活的痛苦。通过作者的描写,
把这种爱隐藏起来,或者可以说 ,爱是永远无法确切表达出来的。 处于荒诞的社会,我们需要有勇气生活下去,能够面对生活中苦和难,造就
3 浅析塔鲁的形象 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既需要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又不失一个善良
塔鲁在《鼠疫》中扮演一个从道德方面对鼠疫理解的角色。 鼠疫刚开 和同情的心,做事有底线,有原则,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即使没有结果,我
始蔓延的时候,塔鲁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 我只考虑一件事 ,就是求得 们应该做的是享受过程和自己完整的人生。鼠疫是人类不能战胜的,但文中
内心宁静。”而这一追求就是塔鲁之后一切所作所为的动力。塔鲁人生的转 仍然有人积极面对它,并参与这个斗争,心无旁骛的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折点发生在他十七岁的时候,那时他看见作为代理检察长的父亲判了一个罪 情,无愧于心就好。
犯死刑的事件。这个事情让他的内心不再平静,于是他想去外地来找回这种 5 《鼠疫》的创作意义和引申意义
内心的平静。他不但要与这种夺取个体生命现象的势力作斗争,还要尽力维 《鼠疫》的创作贴近于生活也来源于生活,在以生活故事为背景的前提
持自己内心的平静。所以他才会向里厄如此诉说心声:“凡是使人死亡的事, 下将人生的苦难、死亡、存在变现的淋漓尽致,以及人们生活艰难的处境拿
凡是为这种事进行的辩护,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不管有理还是无理, 捏的很到位,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不可预知的事
我一概拒绝接受。”总的来说,塔鲁的态度更多是基于道德,他不能理智对 情,用荒诞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进行描写。另一个方面来说,作者的隐含意义
待生命的逝去,他不能像里厄那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无视死亡。鼠疫高发 在于无论生活有多么痛苦和艰难,我们要善于拿起反抗的武器去捍卫自己的
时期,塔鲁不顾个人安危,参与鼠疫的斗争,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做一个 权利,这样才不会被人牵着走。尽管小说荒诞,但不缺乏内涵,细节拿捏得
有道德的圣人,造福社会。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与鼠疫进行斗争,希望能挽救 体,情感又很真挚,这种细腻生活的描写才能打动读者和作者自己。这就是
更多的人。为此,他参加了医疗队伍救治活动,冒着自己的生命安全去与鼠 荒诞与反抗之间所展 现的现代人真实贴切的极限处境下的抉择,活出自我
疫作斗争,里面既有自己个人英雄主义,又有对崇高道德的崇拜思想。但是 的风采。或许, 这就是加缪及其鼠疫的现代意义。
作者并不是很欣赏这种行为,他说:“如果对高尚的行为过于夸张,最后会
变成对罪恶的间接而有力的歌颂。”这里面隐含的意思是个人英雄主义在鼠 参考文献
疫中其实是冷漠和罪恶的根源。 [1]加缪.鼠疫[M].加缪全集:第 1 卷.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 从鼠疫看人生百态 [2]加缪.西西弗神话[M].加缪全集:第 3 卷.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178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薛翠明(江门市新会会城华侨中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品德教育对一个人而言具有重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刚刚进入新的教学阶段,处于人生迷茫期和好奇期的高中生来讲。品德教育有利于这个时期的高中
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传统的品德教育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学生在这种形势下学习,不仅觉得枯燥无味还难以理解应用。所以高中
教师要积极响应新课改,做出改善,面向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0-0148-02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a person, especially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have just entered the new teaching stage and are in the period of life
mystery and curiosity. Moral education helps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is period form a correct world 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However,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attaches too much importance to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and students not only find it boring but als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apply it. Therefore,
high school teachers should respond positively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ake improvements, oriented towards students,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classroom, to form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
Key words: high school class;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引言 2 设置系列化的德育活动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符合新课改基本精神要求,为塑 在德育工作中,学校要对德育课程进行重新建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道
造学生健康人格提供重要动力支持。如何利用教学优势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德认知发展水平及高中三年德育培养的总体目标设置系列化的德育活动。在
形成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度。 高一新生入学时,主要通过开展感悟军旅生活—新生军训、《中学生日常规
1 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潜在能力与特长 范》和《中学生守则》主题班会、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高中生的年龄多是 16—19 岁,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状况尤其复杂,独 学习方法谈主题班会。使新生从初中生时代迅速转化为高中生,思想上更成
立性增强且极具叛逆心理,这段时间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 熟,行为上有自律观念,能为他人着想,能为学校争荣。学习上更认真,能
期,他们不再像小学、初中一样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 爱护公物,尊敬他人,团结同学,为构建和谐校园而热爱集体。当学生进入
这给高中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这时候就应扮 高二时,主要通过开展对照《规范》自我反省、青春主题班会,人生最宝贵
演起心理医生的角色,走进学生内心深处的世界,常常给予必要的关注、多 的年华演讲比赛、集体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演讲比赛、
多聆听他们的困扰、时刻观察他们的神情。然后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采取 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能力,为自己的
不同的方法,给予他们引导。如何更详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这就需要班 未来而确定奋斗目标,规划学习计划,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健全自己的品行,
主任走到学生中,多多亲近学生,聆听学生的困扰,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 提高自己的修养。高三阶段,主要开展学习与高考,高考与人生价值的主题
然后根据掌握的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对症下药,朱熹曾 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与考试的正确观念,高考成功与否并不代表人生的全
说:“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可以让班集 部。上大学是人成才的一条途径,但不是人生有成就的唯一出路。在适当时
体充满活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动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发展其 机,要给学生进行讲座与班会:高三学生心理调适与考试焦虑的克服心理辅
自身的潜在能力和特长。 导讲座,人生的目标与奋斗—高三理想、目标和措施的制定主题班会、学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