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語譯

據楊伯峻:《論語譯註》(香港:中華書局,1984 年)

〈論仁〉

1.1 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 孔子說:
「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地居於窮困中,
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也不可以長久地居於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於
(《里仁》第四) 仁[實行仁德便心安,不實行仁德心便不安];
聰明的 人利用 仁[他認 識到仁 德對他 長遠 而巨
大的利益,他便實行仁德]。」

1.2 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孔子說:
「發大財,做大官,這是人人所盼望的;
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 不用正當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貧窮
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 和下賤,這是人人所厭惡的;不用正當的方法
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 去拋掉它,君子不擺脫。君子拋棄了仁德,怎
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樣去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完一餐飯
(《里仁》第四) 的時間離開仁德,就是 在倉卒匆忙的時候一定
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一定和仁
德同在。」

1.3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 顏淵問仁德。孔子說:
「抑制自己,使言語行動
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焉。為仁由己, 都合於禮節,就是仁。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
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 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踐仁德,全憑自己,
子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 還憑別人嗎?」顏淵道:「請問行動的綱領。」
言,非禮勿動。」顏淵曰:
「回雖不敏, 孔子道:
「不合禮的事 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
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 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顏淵說:
「我雖然遲鈍,也要實行您這話。」

1.4 子曰: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 孔子說 :「志 士仁 人 , 不貪生 怕死因 而損 害仁
殺身以成仁。」(《衞靈公》第十五) 德,只勇於犧牲來成全仁德。」

〈論孝〉

2.1 孟懿子問孝。子曰:
「無違。」樊遲御, 孟懿子 向孔子 問孝 道。 孔子說 :「不 要違 背 禮
子告之曰: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 節。」不久,樊遲替孔 子趕車,孔子便告訴他
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 說:
「孟孫向我問孝道,我答覆說:不要違背禮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 節。」樊遲說:
「這是什麽意思?」孔子說:
「父
禮。」(《為政》第二) 母活著,依規定的禮節侍奉他們;死了,依規
定的禮節埋葬,祭祀他們。」
2.2 子游問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謂能 子游問孝道。孔子說:
「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
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 能夠養活爹娘便行了。對於狗馬都能得到飼
以別乎?」(《為政》第二) 養;若不存心嚴肅地孝順父母時,那養活爹娘
和飼養狗馬怎樣去分別呢?」

2.3 子曰: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 孔 子 說 :「 侍 奉 父 母 , [如 果 他 們 有 不 對 的 地
不違,勞而不怨。」(《里仁》第四) 方,]得輕微委婉地勸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沒有
被聽從,仍然恭敬地不觸犯他們,雖然憂傷,
但不怨恨。」

2.4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 孔子說:
「父母的年紀不能不時時記在心裏:一
以喜,一則以懼。」(《里仁》第四) 方面因[其高壽]而喜歡,一方面又因[其壽高]
而恐懼。」

〈論君子〉

3.1 子曰: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孔子說:
「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 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要以忠和信兩種
改。」(《學而》第一) 道德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
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3.2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孔子說:


「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局促
(《述而》第七) 憂愁。」

3.3 司 馬牛 問 君 子。 子 曰 :「 君子 不 憂 不 司馬牛問怎樣去做一個君子。孔子道:
「君子不
懼。」曰:
「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 憂愁,不恐懼。」司馬牛道:
「不憂愁,不恐懼,
乎 ?」 子 曰 :「 內 省 不 疚 ,夫 何 憂 何 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道:
「自己問
懼?」(《顏淵》第十二) 心無愧,有什麼何以憂愁和恐懼呢?」

3.4 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孔子說: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
小人反是。」(《顏淵》第十二) 壞事。小人卻和這相反。」

3.5 子曰: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憲 孔子說:「說得多,做得少,君子以為恥。」
問》第十四)

3.6 子曰: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 孔子說:
「君子[對於事業],以合宜為原則,依
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衞 禮節實行它,用謙遜的言語說出它,用誠實的
靈公》第十五) 態度完成它。真是位君子呀!」

3.7 子曰: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 孔子說:
「君子只慚愧自己沒有能力,不怨恨別
知也。」(《衞靈公》第十五) 人不知道自己。」

3.8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說:「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別人。」


(《衞靈公》第十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