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論仁 論君子

論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H0MyuswCg

孔子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H0MtYR9AE

生活態度(貧富)( 1 、 3 )
待人的態度 ( 2 、 6 )
對生死的抉擇( 7 )
行仁的總綱和條目( 5 )
仁與其它德行的比較( 1 、 4 )
智者、仁者不論處身順境或逆境都能安於
仁德。
1 、子曰:「不仁者, 孔子說:「沒有仁德
不可以久處約,不可 的人,不可以長期處
以長處樂。仁者安仁 身窮困的環境,不可
,知者利仁。」〈里 以長期過安樂的生活。
仁〉第四 有仁德的人安於仁德
,有智慧的人實行仁
德 。」

寫作方法:反面對比
仁者對人的好惡是公正的。
2 、子曰:「唯仁者, 孔子說:「衹有仁者
能好人,能惡人。」 能正確地愛人,正確
〈里仁〉第四 地恨人。」
仁者對貧富的態度,不用不正當的方法得
到富貴或擺脫貧賤,時刻堅持。
3 、子曰:「富與貴, 孔子說:「富有和顯貴,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這是人人盼望的;如果不
是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
其道得之,不處也。
便不接受。貧困和微賤,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 這是人人厭惡的;如果不
也;不以其道得之, 是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它,
不去也。君子去仁, 便不避。君子拋棄了仁德
惡乎成名?君子無終 ,怎樣成就君子的聲名呢
食之間違仁,造次必 ?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
離棄仁德,就算在倉卒、
於是,顛沛必於
匆忙的時候也必定堅守仁
是。」〈里仁〉第四
反問 德,在窮困、受挫折的時
候也必定堅守仁德。」
1 、對待貧富的準則

A. 不用不正當的方法 --- 爭取富貴,擺脫貧窮

B. 不能改變時,泰然處之 --- 安貧樂道,富而有德

2 、如何堅守仁德

A. 時間 : 時時刻刻

B. 環境 : 不論順逆
説明智者、仁者和勇者的德性。
4 、子曰:「知者不惑, 孔子說:「有智慧的人
仁者不憂,勇者不 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
懼。」(《論語・子罕 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
第九》) 會畏懼。」

智者:明辨事理,不主觀,面對謠言不疑惑
仁者:公平無私,樂天無憂慮
勇者:不計禍福,不為生命安危而懼怕

正面對比、排比
説明仁為綱領是克己復禮,並說明克己復
禮的意義和條目。
5 、顏淵問仁。子曰: 顏淵問怎樣實行仁。孔子道
:「約束自我 ,使言語行為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
都合於禮,就是仁。一旦做
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到這樣,天下間的人都會讚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 許他是仁人。實行仁德要靠
哉?」顏淵曰:「請問 自己,難道靠別人嗎?」顏
淵道:「請告訴我一些實行
其目。」子曰:「非禮
仁德的條目。」孔子道:
勿視,非禮勿聽,非禮 「不合禮的事不去看 ,不合
勿言,非禮勿動。」顏 禮的話不去聽,不合禮的話
淵曰:「回雖不敏,請 不去說,不合禮的事不去

反問、排比
做。」顏淵道:「我雖然遲
事斯語矣。」〈顏淵〉
鈍,請允許我去實行這番
第十二 話。」
行仁的總綱:克己復禮
克制私欲,以禮約束人的行爲
細目:
四非禮 ---- 視聽言動

好處:
天下人稱許自己為仁者

人與禮的關係:
禮是約束人的行爲工具
按禮行事便是仁者
6 、何處行仁德
日常生活 端正莊重(居處恭)

工作 認真專一(執事敬)

待人 忠誠無欺(與人忠)

任何環境 夷狄落後之地
仁者待人接物的態度:恭敬忠誠
6 、樊遲問仁。子曰: 樊遲問仁。孔子說:
「居處恭,執事敬,與 「在家守規矩、工作上
人忠。雖之夷狄,不可 一絲不苟,待人忠心耿
棄也。」 (《論語・子 耿,即使到了愚昧之地
路第十三》) ,也不可背棄這個做人
的準則。」

借代、排比
樊遲性格
平庸、領悟力差、專問農事,拘於小節

孔子教學法
因材施教,分三層指出如何行仁,
仁者堅持仁德,能為仁德犧牲。
7 、子曰:「志士仁人 孔子說:「有節操的
,無求生以害仁,有 人和有仁德的人,不
殺身以成仁。」〈衛 因為貪生而損害仁義
靈公〉第十五 ,只有犧牲自己的生
命來成全仁義。」

正面對比、對偶
論君子

君子
貴族
統治者
才德兼備的人
君子在儀表、處世、交友、改過等各方面
應具備的條件。
1 、子 曰 : 「 君 子 不 重 , 則 不 威 , 學
則 不 固 。 主 忠 信 。 無 友 不 如 己 者 。
過 則 勿 憚 改 。」 ( 《 學 而 》第 一 )

孔子說:「君子不穩重就不會有威嚴,經常學習就不
會固執,一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
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論君子在儀表 ( 修己 ) 、待人、交友、改過四方面應
具備的態度:
儀表:儀表要莊重,否則便欠缺威嚴,所學習的知識
亦不能穩固地掌握。
待人:誠實不欺,盡心待人。
交友:與在仁德修養方面比自己優勝的人交朋友,可
藉此幫助改善自己的修養。
改過:勇於承擔過失,不怕改過。
指出實踐重於空談,應慎言力行

2 、子 貢 問 君 子 , 子貢問君子,孔子說
子曰 : 「 先 行 其 :「先將要說的做出
言 , 而 後 從 之 來,然後再說。」
。」 ( 《 為 政
》 第 二 )

論君子在言行上的表現是:君子絕不空談
,他們必定先把事情做妥然後才說出來。
君子與小人對義利的態度。
3 、子 曰 : 「 君 子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
喻 於 義 , 小 人 喻 義,小人通曉私利。」
於 利 。」 ( 《 里
仁 》 第 四 )

對比
論君子與小人在價值觀上的差異:
君子追求和看重的是義(做事應有的原
則)故心境常保舒泰。
小人追求和看重的是利,故常感患得患失

君子與小人心境的不同。
4 、子 曰 : 「 君 子 孔子說:「君子總是胸
坦 蕩 蕩 , 小 人 長 懷寬廣,小人總是憂愁
戚 戚 。] ( 《 述 而 悲傷。」
》 第 七 )
對偶 對比
論君子與小人在心境上的差異:
君子行事為人以義為原則,而能問心無愧,故
心境舒泰、胸襟坦然寬廣。
小人只求利益,常感患得患失,心境自然焦慮
不妥。
君子問心無愧,能無憂無懼。
5 、司 馬 牛 問 君 子 。 司馬牛問君子。孔子說:
子 曰 : 「 君 子 不 憂 「君子不憂不懼。」問:
不 懼 。] 曰 : 「 不 憂 「不憂不懼,就能叫做君
不 懼 , 斯 謂 之 君 子 子嗎?」孔子說:「問心
已 乎 ? 子 曰 : 「 內 無愧,何來憂懼?」
省 不 疚 , 夫 何 憂 何
懼 ?」
( 《
顏 淵 》 第 十 二 )
反問
論君子在心境上的表現:
不憂不懼;君子行事合乎禮義,常自我反省,能問
心無愧,故感到不懼不憂。
6 、子 曰 : 「 君 子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
成 人 之 美 , 不 成 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
人 之 惡 。 小 人 反 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
是 。」 ( 《 顏 淵 相反。”
》 第 十 二 )

論君子與小人在待人行事上的不同:
君子助人為善,小人存心不仁,破壞別人
好事,慫恿他人行惡。
對比
論君子在言行上的表現:

7 、子 曰 : 「 君 子 孔子說:「君子認為
恥 其 言 而 過 其 行 說到而沒做到很可
。」 ( 《 憲 問 》 恥。」
第 十 四 )

君子注重實踐,不尚空談,對於言過
其實的行為感到羞恥。
君子做事的原則與態度
8 、子 曰 : 「 君 孔子說:「崇尚道義、
子 義 以 為 質 , 遵紀守法、說話謙遜、
禮 以 行 之 , 孫 做事守信,就是君子
以 出 之 , 信 以 了!」
成 之 。 君 子 哉
!」 ( 《 衛 靈
公 》 第 十 五 )

排比
論君子行事的大原則及在待人處事上的具體表現:

君子的本質:君子行事為人皆以義為原則。

君子的具體行為表現 :
行事必合乎禮,不任意妄行。
說話謙遜,不言過其實。
待人忠信,言出必行。
君子勇於責己,並不介意別人不賞識自己

9 、子 曰 : 「 君 子 孔子說:“君子只怕自
病 無 能 焉 , 不 病 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
人 之 不 己 知 也 不知道自己。”
。」 ( 《 衛 靈 公
》 第 十 五 )

論君子對自己的要求:
君子只怕沒有能力實踐仁義,從不怕別人不賞
識自己,故從沒有懷才不遇的怨懟。
君子與小人對自己要求的不同
10 、子 曰 : 「 君 子 孔子說:“君子要求自
求 諸 己 , 小 人 求 己,小人苛求別人。”
諸 人 。」 ( 《 衛
靈 公 》 第 十 五 )

論君子與小人在責任感上的差異:
•君子勇於承擔責任,對自己要求嚴格,力求改
進;小人只會委過於人,從不自我檢討。

對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