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单元五 智者言说

一 庖丁解牛 庄子

译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
手之所触, 手所接触的地方,
肩之所倚, 肩膀所倚靠的地方,
足之所履, 脚所踩的地方,
膝之所踦 yǐ , 膝盖所顶的地方,
砉 xū 然向然, 哗哗作响,
奏刀騞 huō 然, 进刀时豁豁地,
莫不中音, 没有不合音律的:
合于桑林之舞, 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
乃中经首之会。  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文惠君日: 梁惠王说:
“善哉! “嘻,好啊!
技盖至此乎?” (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释刀对曰: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 “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
进乎技矣。 (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始臣之解牛之时, 开始我宰牛的时候,
所见无非全牛者。 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
三年之后, 三年以后,
未尝见全牛也。 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
方今之时, 现在,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
官知止而神欲行。 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乎天理, 依照于天然结构,
批大郤, 击入牛体筋骨缝隙,
导大窾 , 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因其固然, 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
技经肯綮 qìng 之未尝, 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
而况大軱 gū 乎! 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良庖岁更刀,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
割也; 割断筋肉;
族庖月更刀, 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

折也。 砍断骨头。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
所解数千牛矣, 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xíng。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彼节者有间,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
而刀刃者无厚。 而刀刃很薄;
以无厚入有间,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
有余地的啊!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
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 虽然是这样,
每至于族, 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吾见其难为, 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
怵 chù 然为戒, 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
视为止, 因为视力集中到一点,
行为迟, 因此动作缓慢下来,
动刀甚微。 动起刀来非常轻。
謋 huò 然己解, 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
如土委地。 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提刀而立, (我)提着刀站立起来,
为之四顾, 为此举目四望,
为之踌躇满志, 为此志得意满,
善刀而藏之。  (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曰: 梁惠王说:
“善哉! “好啊!
吾闻庖丁之言, 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
得养生焉。”  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应掌握的文言知识
虚词用法 词语
为 游刃有余
乎 目无全牛
然 踌躇满志
于 切中肯綮
“为”字
用法 意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都是动词
前一个:解;后一个:作为
视为止,行为迟 两个“为”同义
都是介词:因为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 两个“为”同义
躇满志 都是介词:因为

“乎”字的用法和意义
用法 用意
技盍至此乎? 疑问语气助词:呢
进乎技矣 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依乎天理 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而况大軱乎 疑问语气助词: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词尾,助词,加强语
气,表示强调

“然”字的用法和意义
• 砉然向然(都是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
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 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
• 因其固然(名词词尾,助词……的样子)
•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 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于”字的用法和意义
•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 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

向 “响”,响亮的声音。
盖 “盍”,何;怎样。
善 “缮”,修治;擦拭
通假字

词类应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 “岁”、“月”:名词做状语,每年、每月。
精彩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
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
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
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 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现在指关键。

欣赏“解牛之美”

第 1 自然段:

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在这里作者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
把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写得简直如入化境。
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解牛场面
作了诗意化处理。
解牛时的动作姿态——连用 5 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
后分别是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
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

阅读 1—2 节,思考问题:
1、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致生
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一系列的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反映了庖丁技艺的高超与动
作的娴熟。
2、这自然就引出了什么话题?
(技盖至此乎)

第 1 自然段:
借文惠君的赞叹和提问,过渡下文。

第 2 与 第 3 自然段:
写解牛的三个阶段和良庖、族庖、自己的比较,以及达于道后小心
谨慎的态度。三个阶段体现了只有通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
解牛之“道”。通过对比三者的不同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
的不同,强调“道”的重要。

本文共 3 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
超。
第二部分(第 2 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寓言含义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像
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试分析庖丁的成长经验:解牛之道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
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
—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文惠君听庖丁“解牛之道”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
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 庖丁的“解牛之道”: 完全顺着牛天然的骨节肌理,在空隙
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

• 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养生应顺应自然,不要硬碰困
难,避免身心受到损害。相似之处:顺应自然。

本文的本意是要用故事来说明——养生之道。
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
以解牛之技喻养生之道,以解牛之事喻处世之理告诉人们:在错综
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
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课文练习

1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上面句子中“道”和“技”指的是什么意思?(空 2 行)

2 阅读本文后,填写下表。
庖丁解牛 情况 原因
始解之时 目见全牛,月更刀 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
方今之时

3 你认为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空 4 行)

4 庖丁的刀如何用了十九年仍然锋利如新?
这与“养生”之道有何联系?(空 3 行)

延伸练习
1 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空 2 行)

2 课文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空 2 行)

庖丁解牛从“技”到“道”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3 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境界的?
(空 6 行)

4 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空 7 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