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五十章 耶氏菌症

Yersinosis
ICD-9 008.44; ICD-10 A04.6

蔡睦宗 /黃樹樺 /梁修豪 陳宜君


一、病原特性

小 腸 結 腸 耶 氏 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及 假 性 結 核 耶 氏 菌(Y.

pseudotuberculosis)屬於多形性、革蘭氏陰性、腸內細菌科。非蔗糖發酵, 章
尿素 陽性病原,可生長於廣範圍溫度(-1℃-45℃),於 25℃具運動性,此
2 菌種可於室溫及 37℃生長於 BHI、MacConkey 和 SS 等培養基發育及 4℃ 耶
生長於飽和生理鹽水。本菌能在 4℃生長,顯示冷藏肉類可為良好之感染源。 氏
鐵為其必需生長因子,因為此菌缺乏攜鐵蛋白(siderophores)。此二菌產 菌
生 V-W 及 Yops 抗原,為毒力所需;和外膜蛋白質(稱入侵素),與吸附及 症
入侵細胞有關;許多小腸結腸耶氏菌菌株產生熱穩定腸毒素;此二菌產生脂
多醣內毒素與其他革蘭氏陰性菌所產生內毒素生物特性相似;耶氏菌菌種間
由第三型分泌系統 (T3SSs) 所傳遞兩種已知作用蛋白 (effector proteins) 為
Yops ( 已 知 至 少 6 種 ) 和 Ysps ( 至 少 8 種 )。小 腸 結 腸 耶 氏 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根據 O 和 H 抗原,有超過 60 種血清型 (serotype) 和 6 種生物
型別 (biotype),病患多數菌株屬於血清型 O:3, O:5,27, O:8 和 O:9 和生物型
2,3,4;此菌最常涉及全世界人類疾病血清型為 O:3 和幾乎多數屬於生物型 4,
其他有關感染人類之生物型包括 1B ( 血清型 O:8 和 O4)、生物型 2 (O:9 和 O:
5,27)、生物型 3 (O:5,27 和 O1,2,3) 和生物型 5 (O2,3),而生物型包括 1A 通
常 被 視 為 無 毒 性 株,雖 然 可 能 為 機 緣 性 病 菌。假 性 結 核 耶 氏 菌(Y.
pseudotuberculosis)亦根據菌體抗原,有 6 種血清型(I-VI)和 4 種亞型,
O-group I 約佔 80%人病例。耶氏菌屬共有 12 菌種,其中 3 菌種鼠疫桿菌 (Y.
pestis)、假性結核耶氏菌以及小腸結腸耶氏菌之特性已較明瞭,其他 9 株菌
種通常被認為無病原性,但也可能致病。
217
二、流行病學
小腸結腸耶氏菌到處存在世界各地,可從多種環境來源分離,包括生水、
污染食品 ( 肉類、牛奶和蔬菜 )、廣泛野生及家畜動物。於美國為較不常引起
下痢和腹痛發生病因,但相對較常發生於斯堪地那維亞和北歐,感染已記載
於世界其他地方,包括南美、非洲和亞洲;但未被認為是熱帶地區下痢重要
病因。北歐多數分離株血清型為 O:3 和 O:9,而多數加拿大和美國分離株分
別為血清型 O:3 和 O:8。小孩和成人,兩性皆有感受性,但小孩較成人較常
感染。多數小腸結腸炎症候病例發生於 1 至 4 歲年齡群,而腸系膜淋巴腺炎
和終末迴腸炎較常發生較大小孩和年輕成人。人主要藉由污染動物製品如豬
第 肉和牛奶,有時輸血傳播,很少靠人與人之間糞便-口腔途徑傳播;有些病例

與狗貓糞便接觸傳染有關;有數次醫院內感染爆發小腸結腸耶氏菌記載。人

因免疫系統障礙有較高危險性成為敗血症和局限化轉移感染;已知前置因子

為糖尿病、惡性腫瘤、免疫抑制治療、慢性肝臟疾病、酗酒、營養不良、老

耶 年、溶血性貧血( 包括地中海貧血症)和鐵過度負荷。

氏 假性結核耶氏菌感染於耶氏菌症中最少發生,雖然感染為全世界分佈,
菌 但歐洲、蘇俄遠東區和日本病例較多。病患年齡約 5-14 歲小孩,男性感染較
症 女性多 3 倍,多數病患於冬天發病。傳染主要途徑被認為是糞便-口腔途徑感
染,從接觸感染野生和飼養動物或動物污染環境或經由家庭食物或水污染。
然而人很少感染。豬為本菌具病原性株之重要儲存宿主。

三、傳染窩
小腸結腸耶氏菌(Y. enterocolitica)主要宿主是嚙齒類、兔子、綿羊、
豬、山羊、牛、馬、狗及貓。假性結核耶氏菌(Y. pseudotuberculosis)本菌
儲存宿主為囓齒類、兔子、豬、鹿、農場動物、爬蟲類和鳥類 ( 包括火雞、
鴨、鵝、鴿子、雉雞和金絲雀 )。
小腸結腸耶氏菌,血清型 O2、O3、O5、O8、O9 與農場動物及人類感
染有關,其他血清型較無病原性。假性結核耶氏菌,血清型 I、II、III 對農場
動物及人類具有病原性。

四、臨床診斷及鑑別
人因接觸污染之動物產製品(如豬肉、水和牛奶)或輸血後,而出現發
218
燒、下痢、右下腹痛似闌尾炎,持續 1~3 週、嘔吐、結節性紅斑、敗血症、
咽喉炎及慢性關節炎等症狀時,應懷疑而加以鑑別診斷。
小腸結腸耶氏菌引起大小腸炎之鑑別診斷,應包括沙門氏桿菌、彎形菌、
腸侵犯性大腸桿菌及志賀氏菌。淋巴結感染之鑑別診斷包括假性結核耶氏菌、
沙門氏桿菌、弓形蟲症、貓抓病及 EB 病毒。終段迴腸炎之鑑別診斷包括類
傷寒、腸道型兔熱病、布氏桿菌病、腸結核病、假性結核病及 Crohn's 病。
假性結核耶氏菌引起之腸繫膜淋巴結炎及相關病灶之鑑別診斷包括腸結核病。

五、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耶氏菌症多數病人例行性實驗室檢測結果無特異性,白血球通常正常或 第
稍微上升,經常有適量核左轉。耶氏菌依據臨床症候可能從糞便、腸系膜淋 五
巴、咽喉滲出液、腹腔液、血液、腦脊髓液和膿瘍分離出來。使用耶氏菌選 十
擇性培養基(如 CIN 培養基)、鹼處理和低溫增菌法,從糞便和其他肉眼汙

染樣品可增加此菌分離。

血清學試驗結果能作為輔助診斷;凝集試驗或 ELISA 試驗最常被使用,

免疫墨點試驗亦曾使用。其他技術如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IHC)、DNA 探針、

DNA 雜合試驗、基因型別鑑定技術(如 PFGE, Ribotyping,MEE 適合作流 症
行病學調查及菌株與菌種間基因相關性決定)和 PCR,目前有些仍屬實驗性
質。
病人經歷反應性關節炎症候有紅血球沉降速率上升,但常缺乏風濕性因
子和抗核抗體。

六、治療及預後
目前還不知道那一種抗生素是真正地對耶氏菌症有效,大部分的病患都
會自己痊癒,而治療方法以症狀治療與支持療法為主。大體而言,抗生素可
以保留至(一)有菌血症、(二)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三)有嚴重
的 腸 炎 的 時 候 再 使 用。小 腸 耶 氏 菌 於 實 驗 室 通 常 對 胺 基 配 醣 體
(aminoglycoside)、氯黴素、四環素、磺胺類的藥物、第三代頭孢子素及
Floroquinolone 類等抗生素敏感,而假性結核耶氏菌於實驗室通常對安比西
林、四環素、氯黴素、頭孢子素及胺基配醣體等抗生素敏感;至於劑量及使
用的期間到目前都還沒有定論,不過若是有涉及到腸道之外的感染,通常治
療至少需要 3 個星期。若是發生反應性關節炎,則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劑 219
(NSAID)、關節內注射類固醇或者是物理治療都會有效。即使經過治療,
耶氏菌症死亡率大約 10%左右。

七、預防與感染控制
豬是小腸結腸耶氏菌最常見之宿主,豬的咽喉則為主要帶菌處。主要傳
染途徑為糞-口傳染,經由污染的食物和水或接觸已感染之動物或人而感染,
尤其是未經處理或未冷藏之豬肉或其製品。有腸胃道症狀者亦可經由捐血傳
染給受血者而發生院內感染。因此,加強手部衛生、注重飲用水安全及食品
衛生、避免生食豬肉和未經處理之乳製品是首要預防之道。
第 病人、接觸者及周圍環境之處理:(一)隔離:腸胃道隔離。有腹瀉症
五 狀者應暫停餐飲工作、照顧病患和嬰幼兒。(二)消毒:除非醫療院所之污
十 物處理池符合環保局規定,否則病人之糞便需行消毒後再沖入馬桶。醫療器
章 械設備按一般醫院規定處理即可。(三)檢疫:不需要。(四)接觸者及感
染源調查:無疫苗預防注射或口服。調查確定病例先前的接觸者有無類似症

狀,是否有共同之暴露源。(五)防護措施:施予標準防護措施、接觸防護

措施。戴手套處理病人之腹瀉排泄物或嘔吐物,如有噴濺或污染之虞,應加

症 穿防水隔離衣。加強洗手感控措施。(六)大流行之監測:如有發燒、腹瀉、
嘔吐等腸胃道感染群聚發生時,必須調查個案之飲食內容、動物接觸史(如
貓、狗)、職業等資料,找尋共同感染源。(七)病例屍體處理:人體無特
定規範要求。感染致死、病剖之動物予以火化或掩埋處理。

八、通報方式及時限
非現行法定傳染病,必要時可於「傳染病個案(含疑似病例)報告單」
中「其他傳染病」項下勾選「其他」欄通報,並須註明病名。

2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