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科目 微生物 No.

05
授課日期 20200318 授課老師 王淑鶯
共筆組 第九組 共筆長 蔡同軒
組員 黃葶芸、蔡孟秦、黃顗庭、王景玉

Corynebacterium, Listeria & Erysipelothrix


目錄
壹、 Corynebacterium, Listeria & Erysipelothrix 比較 ............................................................................. 2
貳、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 3
參、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豬丹毒桿菌 ............................................................................................ 6
肆、 Corynebacterium diptheriae 白喉桿菌 ................................................................................................. 7
伍、 考古題 ..................................................................................................................................................... 7

黃葶芸負責壹、貳、排版
王景玉負責貳
蔡孟秦、黃顗庭負責參、肆、伍

未讀先累小故事 XD
李斯特菌是 1926 年英國南非裔科學家穆里在病死兔子體內首次發
現的。該菌的名字來源於是英國外科醫生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他受另一位偉大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Paul Ehrlich)(巴氏
消毒法發明人)的啟發,發明了外科消毒法(phenol),拯救了無數人
的生命。為紀念這位近代消毒手術之父,1940 年第三屆國際微生物學
大會將這種細菌命名為李斯特菌。

1
壹、Corynebacterium, Listeria & Erysipelothrix 比較
一、 pathogen
1. human pathogen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單核球增生李斯特菌 引起食物中毒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 白喉桿菌 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分為呼吸道
白喉、皮膚表皮白喉
2. animal pathogen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豬丹毒桿菌 人畜共通,宿主大多為豬,
只有特定人身上
(vet、有和 poultry 接觸的人)才有
3. Opportunistic pathogen(正常菌群與宿主之間,維持著良好的生存平衡。當這種平衡關係被打
破,原來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細菌可成為致病菌,稱這種細菌為機會性致病菌)
Corynebacterium jeikeium 傑氏棒狀桿菌 常見於 immunocompromised 的病人
Corynebacterium urealyticum 溶尿棒狀桿菌 常見於 immunocompromised 的病人

二、論細菌

二名法

毒性

傳染媒介

2
貳、Listeria monocytogenes 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ㄧ、簡介
1. Gram+,兼性厭氧非孢子桿菌
2. 短桿狀,可單獨、成對或成短鏈狀存在
(有時會被誤認為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肺炎鏈球菌)
3. 生長溫度範圍甚廣(1-45 OC),特別可以在 4-6OC 的低溫繁殖,並可以在
4OC 冷藏中生存數月,且也可在高鹽、pH5.5-9.5 的環境下生存。
培養:cold enrichment
4. 於室溫下具鞭毛,表現出具特徵性的翻滾運動(tumbling motility),但在 37OC 不具運動性。
5. 此菌生長在 BAP (Blood agar plate) 上呈現 β 型溶血 (完全溶血)。(上圖右)

二、毒力因子與致病機轉
1. 此菌藉由其表面蛋白 Internalin A (Inl A, 結合宿主細胞表面醣蛋白接收位)或 Internalin B(Inl B,
辨認宿主細胞多重位點),活化下游訊號,將細胞骨架重塑而將菌內吞。

2. 被周圍吞噬體吞噬並酸化後, Listeriolysin O(LLO)、PLCA 及 PLCB 破壞囊泡使菌逃逸至細胞


質,並開始於宿主細胞中生長。
註:
1. Listeriolysin O (李斯特溶解素 O):為細胞內重要的毒力因子,可導致膜內離子濃度異常,造成膜
穿孔,使細菌逃離 Phagolysosome,至宿主細胞內生長。
2. PLCA , PLCB : Phospholipase C 跟 LLO 類似,可以幫助細菌細菌逃離 Phagolysosome,至宿主細
胞內生長。

3. 肌動蛋白組合誘導蛋白(Actin assembly-inducing protein, ActA)促進肌動蛋白聚合,形成彗尾產生推


力而前進,並可形成偽足入侵至鄰近細胞。

3
三、流行病學
1. 高風險:新生兒、孕婦(生出早產兒或死胎)、老人、免疫抑制病人(特別是細胞免疫缺失)。
因為李斯特菌能在宿主細胞內&細胞外生長,若是胞外生長,可利用體液免疫的抗體或是巨噬細
胞對付此菌;但若是在胞內生長的李斯特菌則較難清除,因為本身這些病人的 cell- mediated
immunity 就受影響而無法有效殺菌。
2. 傳染途徑:
食物汙染(可在胃酸、蛋白酶、膽鹽中生存)→
由腸道上皮細胞 or Peyer patches 的 M cell 入侵→
經血液循環→
轉移到肝、腦(meningitis) (因此菌由於具有特殊的表面蛋白,能夠辨識 blood-brain barrier 與
fetal- placental barrier)(一般沙門氏桿菌只會有腸胃道的症狀)
四、臨床疾病

Neonates Early onset disease:


1. 藉由胎盤從母體傳染給嬰兒
2. 疾病:granulomatosis infantiseptica(嬰兒膿毒性肉芽腫)
在身體多處器官出現囊腫
Late onset disease:
1. 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遭感染
2. 疾病:meningitis(腦膜炎)或 meningoencephalitis(腦膜
腦炎)搭配 septicemia(有症狀的菌血症),這些疾病都
與 group B sreptococci 所引起的症狀類似
Adults Healthy people:
1. 可能完全沒有症狀
2. 輕微像是流感的症狀
3. 腸胃道症狀

4
Immunocompromised people:
1. meningitis(腦膜炎) :通常是進行器官移植、癌症病患、
孕婦有比較高的機會產生腦膜炎
2. Primary bacteremia(找不到源發感染病灶的菌血症)
:發
寒、高燒、低血壓等症狀,可能致死。

五、檢驗
1. 抽取的檢體:腦脊髓液及血液,但是腦脊髓液中的細菌濃度較低,所以經常檢測不出 Listeria
monocytogenes 的存在。
2. 因為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可以在低溫的環境下生長,所以可以藉由低溫培養將其他細菌排
除。
3. 具有 β 溶血的特質,只是溶血能力較 group B streptococci 弱。
4. 在 semisolid media 中可以觀察到他的 motobility。
5. 可以藉由脈衝式電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診斷:將 DNA 以限制酶切成小片
段,並透過交替改變電場,讓 DNA 分子跑向三種不同方向。每一種細菌都有自己獨特的
pattern。
六、治療、預防及控制
Listeria monocytogenes 造的食物中毒(Listerosis)的實際例子
曾經因為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存在於哈密瓜、火腿、冷凍雞肉、金針菇等食物上,而造成 Listeria
monocytogenes outbreak。因為 Listeria monocytogenes 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因此較難去將此細菌根
除,預防及控制工作也較不容易。
1. 目前的治療方式:主要是以抗生素為主。以 gentamicin 搭配 penicillin 或 ampicillin 為主要治
療藥物。
2. 預防方式:盡量不要吃沒有煮熟的食物,處理食物之前務必確實清洗食物表面(哈密瓜
outbreak)。

5
參、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豬丹毒桿菌
一、簡介
1. 名字解釋:(110 共筆,課堂沒提。)
Ery:紅色。
Sipel:皮膚上引起丹毒。
2. 特性:革蘭氏陽性菌、microaerophilic 微量需氧性細菌、傾向形成絲狀。
3. 不會移動,無莢膜。
二、毒力因子(110 共筆,課堂沒提。)
目前研究尚未明瞭,推測其表面的 neuraminidase(神經氨酸酶)協助附著並入侵 epithelial cells,
有類多糖莢膜保護避免被吞噬。
三、流行病學
1. 常見於野生動物與家畜,尤其是 swine(豬)。病原菌常在動物扁桃腺 tonsils 與消化道 Gl tract
發現。很少造成人類疾病,僅常接觸野生動物、家畜者具風險。
2. 為 zoonotic 人畜共通(重要),常由傷口、皮膚接觸感染。
四、臨床症狀
1. Localized skin infection:Erysipeloid(類丹毒),1~4 天的潛伏期,皮膚出現紅腫、塊疹,紫
紅色的斑邊緣界限明顯且凸起,會癢、痛,不會化膿。
2. Generalized cutaneous(皮膚的) disease:少發生,瀰漫性的皮膚感染,常會伴隨發燒和關
節疼痛。
3. Septicemia(敗血症):少發生,常伴隨 endocarditis(心內膜炎)。
⚫ 注:人類因感染此菌所患的相應病症稱為 Erysipeloid 類丹毒,而大部分 Erysipelas 丹毒病例
是由化膿性鏈球菌引起,類丹毒是感染人的,豬丹毒是感染豬。

五、檢驗(參考,課堂沒提。)
1. 因此細菌為 microaerophilic,位於傷口較深處,取檢體需較深入。
2. 菌的培養環境要控制在 5~10%的 CO2(2~3 天)。
六、治療預防
1. 抗生素使用 penicillin 治療。
2. 有給豬的疫苗可有效控制疾病。
3. 若與野生動物、家畜接觸,可以戴手套避免接觸病原。

6
肆、Corynebacterium diptheriae 白喉桿菌
一、 簡介
1.不規則桿狀(coryneform、club shaped)常見 V 字形,革蘭氏陽性菌,
好氧,有些菌需要脂質以利生長。
2. 含有 Metachromatic granules 異染顆粒,以甲苯藍 methylene blue 染色
呈現粉紅色,因此有明顯 beaded(珠) appearance。
3. 可將醣類發酵。
4. 不會移動、沒有莢膜。
⚫ Metachromatic granules 異染顆粒:為 energy storage sites,貯藏磷元素和能量。
二、毒力因子
1. Diphtheria toxin(白喉毒素):A-B toxin,包含 A、B 兩個 subunits,共有 3 個功能區。
(1) A subunit:催化作用區(Catalytic domain,下圖中的 A),使 elongation factor(EF-2)失
去活性,阻止宿主細胞 mRNA 轉譯蛋白質。
(2) B subunit(包含兩個功能區):
i. 受體結合區(Receptor-binding domain,下圖中的 B),辨識並與目標細胞的
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受體結合,經 endocytosis 進入宿主細胞。
ii. 轉位區(Translocation domain,下圖中的 T),插入 endosome membrane,使 A
subunit 移入細胞質中作用。
(3) 毒素受體:真核細胞表面的 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尤其心臟與神經細
胞表面常見此受體。
2. 致病機轉1
B subunit 的 Receptor-binding domain(左圖中的
B)辨認細胞表面的 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後被 endocytosis

酸性環境使 A-B toxin 構型改變,Translocation
domain(圖中的 T)露出,並插入 endosome
membrane

A subunit 移到細胞質,使 EF-2 失活,宿主細胞
停止蛋白質的合成

(注:因為 EF-2 分子的替換率低,所以每個核醣


體大約只會有一個 EF-2 分子,因此只需要一個
外毒素分子就能使一個細胞無法製造蛋白質)

3.細菌在黏膜生長,其分泌的毒素通過血液散播,產生全身性白喉症狀,但白喉桿菌不須進入
血液就能產生疾病。(課本 P.223)
4. A-B toxin 所產生的抗體是 protective antibody,可製作成 antitoxin。
三、流行病學
1. 傳染途徑:飛沫 droplet,或直接接觸傳染(direct contact)。
2. 宿主:人類是白喉桿菌唯一已知的宿主。主要感染兒童,但也會感染老年人。
7
3. 白喉桿菌藉由無症狀感染者和感染患者散佈於全球。
4. 現已有疫苗可以施打,有主動疫苗施打計畫的國家,白喉變罕見。
5. 對此菌免疫力不夠的人,到白喉流行的國家旅遊時可能會被感染。
四、臨床症狀
(感染途徑:呼吸道、有傷口的皮膚)
1. Respiratory diphtheria
(1) Local toxigenic effects:感染咽喉,細菌在附近的上皮細胞繁殖,所分泌的外毒素造成局
部損傷、發炎,引起喉嚨痛、滲出性喉炎(exudative pharyngitis) ,當黏膜細胞發炎壞死,
滲出物逐漸形成 pseudo-membrane(含有細菌、免疫細胞、纖維蛋白、死細胞等等) ,會
導致呼吸困難。(課本 P.223)
(2) Systemic toxigenic effects:嚴重者可能發生心臟、神經系統等全身性併發症(如:心肌
壞死、神經病變等等)
(3) 致死原因可能為 asphyxia(窒息)或 heart failure。
2. Cutaneous diphtheria(可能會與炭疽病(anthrax)搞混)
(1) 皮膚有傷口又接觸到細菌而感染
(2) 初期症狀:丘疹(papule)→演變為慢性不癒的潰瘍(ulcer) ,傷口表面有時會覆蓋一層
灰色的膜
(3) 傷口內經常發現其他細菌
五、檢驗
因為白喉桿菌的實驗室診斷需時較久,所以通常臨床診斷結果疑似是白喉症狀,在確定是白喉桿
菌之前,就會給予治療。
1. 顯微鏡:無特異性,因此不使用。(甲基藍染色後可看到白喉桿菌中的異染顆粒,但因為在
其他棒狀桿菌中也能看到,所以沒辦法用來判斷是否為白喉桿菌)
2. 初步鑑定:有表現 cystinase 但沒有表現 pyrazinamidas,需要再由進一步的生化檢測或菌種
專一性基因的核酸序列分析來做確認。
3. 培養
(1) 檢體從鼻咽及喉頭兩部位取得
(2) 培養於 cysteine-tellurite blood agar plate (CTBA,是 selective medium,會抑制上呼吸道
細菌及革蘭氏陰性桿菌的生長,但較不影響白喉桿菌的生長)。分解 tellurite 並在 plate
上形成黑棕色菌落。且由於白喉桿菌有 cystinase,可水解 cysteine,產生 H2S 並和 tellurite
salt 反應產生褐色暈圈

8
4. Toxigenicity test(產毒性測試):要確認所分離出的白喉桿菌是否會產生 A-B toxin
(1) Elek test:使用含有 antitoxin 的試紙,經過培養,如果有產生 A-B toxin,就會出現斜 45O
的 precipitin line

(2) 用 PCR 偵測編碼 A-B toxin 的基因(tox 基因)


*補充自課本 P.224:即使菌株沒有表現 tox 基因(可能是因為白喉毒素抑制子(diphtheria
toxin repressor, DTxR)表現所造成),沒有分泌外毒素,仍可能與其他症狀相關(例如:
敗血症、心內膜炎等等)
六、治療預防
1. 在感染早期,看到疑似白喉時,就要在細菌毒素尚未與宿主細胞結合之前使用 diphtheria
antitoxin 來中和外毒素,並使用 antibiotics (penicillin, erythromycin)來消除白喉桿菌、終止毒
素生產,避免神經與心臟的傷害
2.針對 Respiratory diphtheria 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暢
3.利用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s,確保所使用的抗生素能夠治療成功,避免產生抗藥性
4.若與白喉確診病患接觸且有感染的疑慮時,必須取其鼻咽檢體進行培養確認,並立即給予預
防性抗生素治療
5. 三合一疫苗(DPT vaccine,重要!)
(1) 針對①Diphtheria(D)白喉、②Pertussis(P)百日咳、③Tetanus(T)破傷風的疫苗
(2) 小孩在第 2、4、6、15~18 個月和 4~6 歲時各要接受一次接種。每隔十年再接種白
喉跟破傷風二合一疫苗以維持抗體濃度。
七、其他 Corynebacterium species(老師課堂上完全沒提)
普遍存在於動植物中,是伺機性感染的病原菌,可能感染 immunocompromised 的病人。以下舉
幾個為例,所引發的臨床症狀可自行參考 PPT 內容
1. C. jeikeium(傑氏棒狀桿菌)
2. C. urealyticum(溶尿棒狀桿菌)
3. C. psedotuberculosis(假性結合棒狀桿菌) and C. ulcerans(潰瘍棒狀桿菌)

9
伍、考古題
一、110 考古題(和 109 考古題相同)
1.Which surgeon first introduced carbolic acid to sterilize surgical instrument?
(A) Louis Pasteur
(B) Alexander Flemming
(C) Joseph Lister
(D) Paul Ehrlich
(E) Edward Jenner

2.What the statement regarding the infection of Corynebacterium diptheriae is correct?


(A) Human is the only reservoir of Corynebacterium diptheriae
(B) The bacteria are mainly transmitted by ingestion of contaminated food
(C) The major syndrome caused by Corynebacterium diptheriae is diarrhea
(D) Adult are the group with highest incidence of Corynebacterium diptheriae infection
(E) The disease caused by Corynebacterium diptheriae only found in tropical area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regarding the diphtheria A-B toxin?


(A) The A subunit inhibits the nucleic acid synthesis of the host cell
(B) The B subuni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binding to the host receptor
(C) The A subunit inhibits the protein synthesis of the host cells
(D) A and B
(E) B and C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bacteria will result in food-borne infection disease?


(A) Staphylococcus aureus
(B) Streptococcus pyogenes
(C) Nesseria gonohorre
(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uses typically the zoonotic disease?


(A) Staphylococcus aureus
(B) Neisseria meningitidis
(C) 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 Legionella pneumophila

速速對答案:
CAEDC
梗圖解答:
武漢肺炎(五漢廢言 XD)

1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