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在双循环中助力发展速度,尽显大国担

当》
5 月 1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
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
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格局”。这 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必然选
择,而且必将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尽显
大国担当。
国内外局势瞬息万变,唯有构建国内
国际双循环体系,于变局中开创新局,才
能转危为机,行稳致远。
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
界经济低迷,政治形势复杂性、不稳定性
不确定性上升以及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
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面临着国
内发展迫切,国际环境复杂的双重局面。
唯有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
新挑战,主动求变,才能为中国向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新阶段赋能
助力。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中央不失时机
地提出构建双循环格局中“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题”,是为了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
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众所周知,我国已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更加凸显,国内需求潜力巨大,这也为以
国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提供了前提。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外贸业遭遇“屋漏
偏逢连夜雨”。面对国内消费不足和出口
受阻,扩大国内需求势在必行。 同时,任
何一个大国经济或大型经济体都是以国内
需求、国内市场为主体的,外部需求和国
际市场只是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的延伸和
补充,由此双循环格局中以国内循环为主
的必要性可见一斑。
从国内外形势出发,我国劳动力丰富,
但资金、技术相对缺乏,与发达国家的经
济互补性很强,通过加入国际大循环进而
带动国内经济循环,可以很好地发挥我们
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同时,经济全球
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
赢是长期趋势。从我国发展看,我国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
放。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中国开放
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由此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必要性也不言而
喻。
从科技发展角度来看,我国以突破关
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关键核
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自
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创新,而要善于利用两
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探索构建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这不仅要
求我国自身加强综合实力,也要求与国际
前沿科技接轨,更考验着我们是否具有构
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前瞻性眼光和实践
的勇气。
总体而言,内循环是国内经济持续发
展根本的、主要的动力来源,能够提升中
国经济总量。外循环带来质的提升,要求
我们持续学习,让中国科技走向世界,最
终做大做强。二者辩证统一,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从全球来看,维护和参与国际循环是
中国的大国担当,也是我们给予世界的承
诺。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提
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始终坚持和平
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在自身飞速发展的
同时,也为世界经济恢复做出贡献。所以
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提出,是中国作为
世界大国的必然选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