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1

分类号: 密 级:

学号:107622012210169 单位代码: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2015 届硕士学位论文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
Study of influence on physical qualities and self-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badminton movement

研究生姓名:李义霞
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究方向: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院系、年级:体育学院 2012 级
指导教师:凌静(教授)

新疆师范大学
2015 年 5 月 26 日
新疆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
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新疆师范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
新疆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
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
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同意提交后可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
生浏览。

本人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中文摘要
随着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羽毛球课程。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简单易学,能全面增强参与者体质和增进心理健康。为
了让羽毛球运动在普通高校教学中不断的深入发展,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非体
育专业羽毛球选项课的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测试、
心理测量、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自
尊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确立羽毛球运动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价值,为
今后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提供
动力支撑。
经过研究与分析结果如下:(1)大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上肢力量素
质、速度素质 100 米、耐力素质和灵敏素质有显著提高。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
质指标上,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立定跳远增长,而女生下降;男生羽毛
球掷远的增长极其显著的高于女生。(2)民、汉大学生在耐力素质上具有一定
的民族差异,汉族学生的增长显著高于少数民族。(3)民、汉男生的上肢力量
和灵敏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4)民、汉女生在上肢力量和柔韧素质指标上具有
民族差异,少数民族女生羽毛球掷远的增长显著高于汉族。在坐位体前屈指标
上,少数民族女生增长而汉族下降。(5)大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身体自尊
各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不存在性别差异。(6)民、汉大学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
维度都有提高,不存在民族差异。(7)民、汉男生身体自尊都有提高,不存在民
族差异。(8)民、汉女生身体自尊也都有提高,不存在民族差异。
建议:(1)在羽毛球运动中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应侧重加强速度与力量素质的
训练。(2)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合理安排身体素质练习的运动负荷,制定有效
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3)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水平测
试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
身心特点,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通过
体育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大学生;身体素质;身体自尊

I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adminton sport in China,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fers badminton course for students. The basic technology
of the badminton movement is simple and easy to learn, it can enhance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participan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adminton in academic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ny research
methods was used, such as collect literature, do experiment, testing, make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do comparative analysis, do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n physical quality and self esteem of the non-PE
major sophomore student of badminton movement i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establishing the value of badminton spor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buil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ture of
badminton spor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ing dynamic support of the
stu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ft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College students got
through the badminton movement, the strength of the upper limb, the speed of 100
meters, endurance qual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sensitive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physical strength and endurance of the quality indicators, with a certain
gender differences, boys standing long jump growth, while girls drop; boys
badminton throw away the growth extremely significant than girls. (2) The students
of the Chinese and Han have some differences in endurance quality, and the growth
of the Han nationality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3) The upper limb strength and the sensitive quality of the boys and
Han boy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4) The number of female students in the upper
limb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has national differences, and the number of girls in the
badminton throw far higher than the Han nationality. In sit and reach index, growth
and decline of Han Minority girls. (5)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hysical
self-esteem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badminton, and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 (6) The total scores of physical self-esteem and the dimensions of the
students of the Chinese and Han students are improved, there is no national

II
difference.(7) The physical self-esteem of the male and Han boys has improved,
there is no national difference. (8) The physical self-esteem of the Chinese and the
girls has improved, there is no national difference.
Proposals: (1) In the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of students in badminton sport,
besides emphasize the quality of speed and strength training. (2)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asonable schedule of physical exercise for the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would be organized. The teacher should make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physical quality. (3) Various forms of propaganda of knowledge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regular psychological test and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4)The
teacher should adopt the colorful teach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o impel students to form a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sports
teaching.

Key words: badminton movement; college student; physical quality; Physical


self-esteem

III
目录
1 前言 ............................................................ 1
1.1 选题依据 .................................................... 1
1.2 选题目的 .................................................... 1
1.3 文献综述 .................................................... 2
1.3.1 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
1.3.2 身体素质的研究现状 ..................................... 4
1.3.3 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 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8
2.1 研究对象 ................................................... 8
2.2 研究方法 ................................................... 8
2.2.1 文献资料法 ............................................ 8
2.2.2 心理测量法 ............................................ 8
2.2.3 教学实验法 ............................................ 8
2.2.4 测试法 ............................................... 12
2.2.5 数理统计法 ........................................... 13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4
3.1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差异性比较 ................ 14
3.1.1 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 14
3.1.2 民、汉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 17
3.1.3 民、汉男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 19
3.1.4 民、汉女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 21
3.2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差异性比较 ................ 23
3.2.1 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 24
3.2.2 民、汉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 26
3.2.3 民、汉男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 28
3.2.4 民、汉女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 30

4 结论与建议 .................................................... 33

IV
4.1 结论 ....................................................... 33
4.1.1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33
4.1.2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 33
4.2 建议 ....................................................... 34

参考文献 ........................................................ 35

附 表 ......................................................... 39
附表 1 ......................................................... 3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2

致 谢 ............................................................ 43

V
前言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进入到 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加重,高等学校的学生
都已是 90 后的一代独生子女。由于受到长辈的宠爱,父母的娇惯,在生活上养
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
力弱,遇到一点挫折就备受打击。加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热量食品的摄
取过量,运动的缺乏使他们表现出营养不均衡,身体素质下降,生理机能降低。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应重视改善学生
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中国统计年鉴 2012》的数据表明,2012 年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人数为
2536.56 万人,其数量以绝对优势位居世界榜首。而他们的体质,心理健康状
况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未来。2010 年全国第六次学生体质调查显示,大学
生的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学生的身体素质
并不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相反正在逐渐走下坡路。在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与
日俱增的今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其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大
量的研究表明,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我国教育体
制的改革和社会竞争的激烈,这就要求有着天之骄子称号的大学生们不仅要有
优秀的学习成绩同时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这双重的压力下,大学生呈现
出的心理问题愈来愈多,心理压力急剧上升。
羽毛球运动是集技巧性、智能性和对抗性于一体的全身性隔网对抗性运动
项目,简便易行,变化多样,老少皆宜,充满乐趣,深受广大群众与学生的喜
爱,对于推广全民健身、健心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有必要把羽毛球运动
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的影响进行科学的研究,来指导更多的大学生参
加这项运动,使大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对发展自身身体素质所起的作用;了解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所起的作用;为大学生丰富运动知识和提高身体
素质起到借鉴的目的,推进羽毛球运动的科学教学体系,为今后羽毛球运动在
高校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高校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动力支撑。

1.2 选题目的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的竞技优势项目之一,备受广大群众的关注与青睐。随
着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以及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基础设施的不
断完善,很多学校增加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羽毛球运动在高校快速发展起

第 1 页 共 43 页
前言

来。羽毛球运动具有简便、观赏、娱乐、强身等特点,以及可以培养人的力量、
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对心理素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且其基本技术动作
简单易学,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身体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这样使得更多的
人群参与其中。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青少年的形态发育、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身体素质仍然处于下降阶段。加之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竞争的激烈,
大学生所面临的双重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了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身心健康是当代大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也是国家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让羽毛球运动在普通高校教学中不断的深入发展,本论文以新疆师范
大学非体育专业羽毛球选项课的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羽毛球选项课前对大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进行测试,通过羽毛球教学后,再次对学生的身体
素质指标和身体自尊进行测试并且进行对比,深入地分析经过羽毛球教学后大
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羽毛
球运动前后大学生身心的研究,旨在确立羽毛球运动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
的价值,引起大学生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视,同时为今后羽毛球运动在高校的
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校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动力支撑。

1.3 文献综述

1.3.1 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羽毛球运动起源于民间体育活动,据考证,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期,华夏
大地就有类似羽毛球的游戏活动存在。如,古代基诺人则玩“打鸡毛球”,制球
原理和结构较接近今天的羽毛球。游戏时双方用手拍打,比赛场地画中线为界,
一方打过来的球,另一方必须打回去,球不过中线为输①。
据有关资料记载,现代羽毛球运动最早在英国展开。羽毛球运动于1899年
越出英国走向世界。20世纪初,现代羽毛球运动传入中国,主要是在天津、上
海、广州、厦门等地展开。随后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战
术的同时,创新了一套适合国人特点的打法,赢得了国际羽坛“无冕之王”的
称誉。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在第14、15、16 连续三届汤姆斯杯中夺得冠军,创造
了汤姆斯杯“三连冠”,国际羽坛迎来了“中国时代”。中国女子在第10届尤伯
杯中夺得冠军,第一次成为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冠军。随后连续4届夺取尤伯杯,
创造了尤伯杯设立以来的“五连冠”。


肖杰等.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第 2 页 共 43 页
前言

二十一世纪,中国羽毛球运动进入顶峰时期。2004年,中国队夺回了国人
期待14年已久的汤姆斯杯,同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队以全新阵容出战,并夺
得3枚金牌,创造了羽坛历史。自2006至2008年两年间世界大赛的金牌共产生20
余枚,中国勇夺15枚金牌,夺冠率达75%以上。2008年, 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上
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创造了历届参赛之最。2009年到2011年,中
国队屡屡夺冠。2012年中国队又夺得了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再次证明了我国羽
毛球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随着我国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强大与发展,加之社会经济、文化、传媒手段
及体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羽毛球运动已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爱好。当今人们
的健康理念和消费观念有了明显转变,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经成为一
种时尚,一种趋势。有关调查结果表明,羽毛球运动是不同年龄体育人口选择
的主要项目,在我国有普遍的群众基础,群众对羽毛球运动的总体评价是持积极
态度的。但是高校在羽毛球课程开设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孙彬①通过对河北省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运动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羽
毛球运动在高校体育院系的普及程度不够,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运动水平
较低;课时数量少,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学模式非常
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羽毛球教师队伍整体不协调,体育院系领导重视程度不
够,专业场地、器材缺乏。王云玲②通过对湖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
及发展对策的研究表明,学生非常喜爱羽毛球运动,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较多。
但是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不合理,场地设施数量及利用率不够。李
洋③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现状进行
分析得出,羽毛球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动机形式多样有待于完善;
学生获得羽毛球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主要集中在电视新闻和网络传播上;师资
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教学经验不足,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薄弱,教师性别配比
有待于完善;场地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器材利用率较低;校际间的
羽毛球比赛与交流相对较少。张守平④通过对新疆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
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新疆大学生进行羽毛球活动的主要场所为校内场地和
社会体育场馆,学校现有的场地无法满足羽毛球的正常教学和爱好者的需求;
绝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羽毛球项目,但是由于羽毛球投入高,场地的租用费用
较高,大多数学生经济不太宽余,导致无法正常进行羽毛球活动;羽毛球教师
职称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不高;领导和体育主管部门对羽毛球

①孙彬.河北省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运动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1.
②王云玲.湖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4.
③李洋.沈阳市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4.
④张守平.新疆普通高校开展羽毛球运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11.29(4).

第 3 页 共 43 页
前言

运动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新疆地区自然环境也是影响新疆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
展的重要因素。王昊①通过对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育现状分析得出,吉林省
高校羽毛球教师的年龄结构整体比较年轻,总体职称结构偏低,转项进行羽毛
球教学的教师较多;场地较少,开放时间较短,不能满足课外练习需求;专业
羽毛球教材较少,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很少;教学方法较为
单一,缺乏创造力和趣味性;课程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
较少,授课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各地区各高校办学特色的不同,使羽毛球
课程在高校的开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3.2 身体素质的研究现状

身体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合理的体育锻炼方式能够促进
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从而增进学生健康。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
敏和柔韧等,体现在人们的生活、劳动、学习和体育锻炼中,通过正确的方法
和适当的锻炼,可以从各个方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人体各项指标均处于一个相对提高的时期,这
个时期学生的生理发育较快,并且心理活动比较复杂,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生
理机能与器官逐步发育成熟,体格发育日臻完善,肌肉力量增强,内脏机能显著
增强,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然而在全国第五、第六次学生健康调研中显示,虽
然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但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
耐力等身体素质均有所下降②。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
在逐渐走下坡路。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选项课已成为高校体育课上的主要教学内
容和运动形式,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选项教学能
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对体育技术动作的掌握,
对大多数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采用不
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现况,这方面的文章相对较多。
阿英嘎、王建卫等人③所做的关于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作
用的研究中指出,通过分析不同选项班的达标成绩,发现足球、篮球和田径选
项课对男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武术、拳击、乒乓球和排球
选项课有助于男大学生爆发力、投掷能力和上肢力量的提高,对于耐力素质的

①王昊.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吉林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5.
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③阿英嘎,王建卫.关于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作用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1998.11.

第 4 页 共 43 页
前言

发展无积极作用。而对于女大学生而言,排球、篮球、艺术体操和乒乓球选项
课对提高投掷能力和腰腹力量有显著作用;排球、篮球和艺术体操选项课对发
展爆发力素质有积极的影响;艺术体操能有效提高女生的耐力素质,但对速度
素质无影响。许为东①通过对不同选项课学生的 100 米、立定跳远、后抛实心球
和 1000 米四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并进行研究得出,经过一年的选项课学习,
武术选项课的学生速度素质和弹跳力都有所下降,同时由于心血管系统得不到
充分的锻炼,有氧活动能力下降,导致耐力素质下降。排球选项课的学生立定
跳远成绩有所提高,而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基本保持不变。乒乓球
选项课的学生四项身体素质都有所下降。与其它选项课相比,足球选项课更有
益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四项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

樊彩霞 的研究表明,体育舞蹈不仅可以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培养良好的
身体姿态,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耐力素质,从而使机体具有较强有氧代谢能力,
同时能消除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李森来③指出,网
球运动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在力量方面,对男
生的上肢力量提高作用较大,对女生的作用则不明显;在速度素质方面,对男
女生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作用;在耐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而男生的
增长明显优于女生。庄静④的研究表明,通过 15 周的太极拳练习,大学生体质
指标总体上没有呈现显著性变化,只有台阶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1 分
钟跳绳指标有显著的增长。在跳绳数目上,女生发生显著提高,而男生无显著
变化。不同频次的太极拳练习对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没有影响。邵艳⑤以北京体育
大学 2009 级跆拳道、田径、羽毛球选项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和数理
统计等方法对实验前后学生体质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跆拳道选项课有
利于大学生体重、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对男大学生仰卧起坐和坐位体
前屈的发展更为有利,对女大学生 50 米、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有积极的促进作
用。田径选项课对大学生体重、台阶试验、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和 50 米有积极
的促进作用。羽毛球选项课有利于男大学生体重、身体机能、仰卧起坐和握力
的良好发展,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坐位体前屈、握力也有良好的发展。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由于不同选项课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教师授
课方式的不同,导致各个项目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所以,我
们有必要去发现羽毛球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影响情况。羽毛球运动

①许为东.高校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04.2.
②樊彩霞.浅析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3.9.
③李森来.网球运动对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2.5.
④庄静.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影响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2.7.
⑤邵艳.不同体育选项课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效果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3.5.

第 5 页 共 43 页
前言

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素质会有怎样的影响,通过羽毛球教学大学生的哪些
身体素质指标会发生变化以及对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影响有无
差异,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以期寻求最佳的
授课方式、授课次数及授课效果,进而完善羽毛球教学。

1.3.3 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

在心理学中,身体自尊是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很多学者早就发
现体育锻炼与心理因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体育锻炼对人们的健心价值便成
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Fox①对大学生进行了连续调查和研究后得出,体育锻炼
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自尊水平。男性在身体价值、运动能力和力量的得分上都
高于女性。季浏②认为,体育锻炼活动能很好的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已经逐渐成
为了人们的共识,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们内心的心理变化,也已成为各国学
者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利用体育学方法和理论,来揭示在运动
过程中人们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各个要素
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董玉福③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
的占 74.1%,其中有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 18.1%;不经常参加体育锻
炼的大学生中,有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 30.1%,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
康问题的占 95.1%,说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叶东
惠④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和身体自尊水平。不同的体育
锻炼方式、运动强度和锻炼频率均能对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孙延林⑤等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促进作用。每周参
加三次以上体育活动和累计一小时的体育活动都会对身体自我描述有明显的提
高作用。男生在身体自我描述的得分上要高于女生。袁玉涛⑥指出,大学生的心
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密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
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效应。
那么,不同的体育选项课对学生身体自尊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有人做过相
应的调查。朱风书⑦的研究表明,中小强度篮球运动对男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及

①Fox & Corbin.The physical-self-perception profile: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Journal of Sports


& Exercise Psychology,1989.11.
②季浏.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休育学院学报,1998,07.
③董玉福.不同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5.03.
④叶东惠.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的研究述评[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4).
⑤孙延林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22-24.
⑥袁玉涛,翟军,赖其均.大学生心理健康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2.6.
⑦朱风书.中小强度篮球和健美操选修课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扬州大学硕士论

第 6 页 共 43 页
前言

心境状态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强度的促进作用优于小强度组。对于健美操
运动而言,中强度锻炼对促进女大学生身体自尊有显著的作用。韩长良①的研究
表明,大学生通过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学习,在身体自我各量表的得分上,女生
均高于男生,且在身体自我价值和运动能力方面明显高于男生。胡玉华②等的研
究表明,大学生经过 34 周的散打锻炼后,身体自尊各维度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
改善。马书军③运用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 400 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得出,慢跑
练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只有对运动技能影响效果不明显。高明
等④的研究表明,骑马舞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自尊总分,对女生身体价值
感、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状况有显著的影响,对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有一定影响,
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闫东玺⑤的研究表明,通过跆拳道练习大学生身体自尊及
各维度都有显著的提高。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会产
生不同的影响,那么,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尊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国
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甚
少,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总之,国内有关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
体自尊的影响研究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

文,2005.5.
①韩长良.体育舞蹈、武术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学业自我的影响[J].丽水学院学报,2007.29(2).
②胡玉华,朱小毛.散打选修课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5(6).
③马书军.慢跑与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2).
④高明等.流行音乐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其心境的影响[J].体育科技,2013.34(4).
⑤闫东玺.跆拳道选项课对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9.

第 7 页 共 43 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 2012 级非体育专业两个羽毛球选项班的 60 名学生


为研究对象,汉族学生 30 名(男女各 15 名),少数民族学生 30 名(男女各 15
名),平均年龄 20.11 岁。选项班的学生均为初学者,没有羽毛球基础。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的需要,分别查阅有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通过互联网、新疆师范大学
网上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优秀硕博论文、新疆师范大学体育
学院阅览室查阅与羽毛球运动身体素质及心理等方面有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
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和研究,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研究的前沿
水平,为本文研究提供构思素材和基础理论支撑。

2.2.2 心理测量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在身体自尊的测量上选用徐霞等人修订的[身体自尊量
表](PSPP)作为测量工具①。PSPP 包括 1 个主量表(整体身体价值感,general
physical self-worth)和 4 个分量表(运动技能,sport competence;身体状
况,physical condition;身体吸引力,body attraction 和身体素质,body
quality)。整个量表共 30 个条目,量表的所有题目都给被试两种陈述,被试选
择其中一种符合自己的陈述,然后决定符合程度“完全符合”或“有些符合”。
此量表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克隆巴赫系数范围从 0.72—0.84 之间,具有
良好的信、效度。分别在选项课前和经过一学期的羽毛球教学后对大学生的身
体自尊进行测量,采用课堂统一发放,统一指导语,被调查者自填量表,统一
回收的方式进行。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60 份,收回 60 份,问卷的回收率为 100%,
有效率为 100%。其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变化情况。

2.2.3 教学实验法

(1)实验时间和实验控制

①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1.

第 8 页 共 43 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

实验从 2013 年 9 月到 2014 年 1 月,在开学第一周和第十七周对羽毛球选


项课 2 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2 个选项班的学生每周都有两节羽
毛球课,时间为 2 学时 90 分钟,教学内容为羽毛球基本技术学习;还利用课外
活动时间加一次羽毛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时间为 45 分钟,在这段时间中教
师要求学生除上课时间外,不能参加其它体育活动,以达到运动监控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测试部分学生的心率对运动强度加以控制。

(2)教学内容

本学期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内容为羽毛球基本技术和结合羽毛球运动特点
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羽毛球基本技术的教学内容包括准备姿势、握拍、正反
手垫球技术、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正手击高远球、吊球、杀球、网
前小球、挑高球、多球及步法练习等。在教学中还对学生进行羽毛球专项身体
素质练习,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体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羽毛
球技术、技能的掌握。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如下:

表 2-1 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练习内容 负荷 备注
单足快速变速跳绳练习 100 次×3 组 速度

原地快慢变速小步跑 1 分钟×3 组 速度

直线进退跑 20 米×3 组 速度

场地四角跑 3 次×2 组 速度
折返跑 3组 速度

表 2-2 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练习内容 负荷 备注
压韧带 8 分钟 柔韧

弓步走 20 米×3 组 柔韧

踢腿练习 20 米×3 组 柔韧

表 2-3 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

练习内容 负荷 备注
全场步法练习 6 次×2 组 速度耐力
冲刺跑加移动步法练习 2组 速度耐力
15 分钟匀速跑 1组 有氧耐力

第 9 页 共 43 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

表 2-4 发展灵敏素质的方法

练习内容 负荷 备注
听信号改变方向跑 3组 灵敏
抛接羽毛球(游戏) 10 次×3 组 灵敏

高抬腿 20 米×3 组 灵敏

各种姿势的跳绳练习 3组 灵敏

表 2-5 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练习内容 负荷 备注
俯卧撑 20 次×3 组 上肢力量
角力 20 次×3 组 上肢力量
支撑爬行 20 米×2 组 上肢力量

高远球挥拍 25 次×3 组 上肢力量


杀球动作挥拍 20 次×3 组 上肢力量
全蹲 20 次×3 组 下肢力量
提踵 20 次×3 组 下肢力量
半蹲跳 20 米×3 组 下肢力量

后蹬跑 20 米×3 组 下肢力量


蛙跳 20 米×3 组 下肢、腰腹力量
收腹双腿跳 15 次×3 组 下肢、腰腹力量
跨步跳 20 米×2 组 下肢、腰腹力量

第 10 页 共 43 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

(3)教学进度表

表 2-6 羽毛球技术练习内容

周次 羽毛球技术练习内容
一 课程选项、身体素质测试
二 学习羽毛球准备姿势、握拍及正反手垫球技术
三 复习握拍及垫球技术、练习羽毛球的挥拍技术、学习正手发高远球技术

四 巩固羽毛球握拍及挥拍技术、巩固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学习正手击高远球技术
五 练习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学习反手发网前球技术、学习挑球技术
六 复习反手发网前球技术、巩固正手击高远球球、学习吊球技术
七 提高吊球技术、步法练习(前场步法)、学习放网前球技术
八 巩固正手击高远球技术、步法练习(中场步法)、练习吊球、挑球技术
九 巩固正手击高远球技术、步法练习(后场步法)、学习杀球技术
十 提高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复习杀球、挑球技术、练习全场步法
十一 练习全场步法、练习高远球技术、学习搓球技术
十二 巩固全场步法练习、复习搓球技术、巩固对拉高远球
十三 巩固对拉高远球、练习杀球、挑球技术、学习勾球技术
十四 复习勾球技术、练习吊球、挑球技术、巩固对拉高远球
十五 复习:正手发高远球、对拉高远球
十六 考试:正手发高远球、对拉高远球
十七 身体素质测试

第 11 页 共 43 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

表 2-7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内容

周次 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内容
一 身体素质测试
二 侧重速度和上肢练习(折返跑、直线进退跑、左右两侧跑、俯卧撑、角力)
三 侧重速度和下肢练习(折返跑、左右两侧跑、后蹬跑、半蹲跳、全蹲、提踵)
四 侧重上肢和速度练习(挥拍练习、俯卧撑、支撑爬行、折返跑、快慢变速小步跑)
五 侧重下肢和灵敏练习(全蹲、提踵、后蹬跑、跨步跳、高抬腿.听信号改变方向跑)
六 侧重上肢和速度练习(俯卧撑、角力、快慢变速小步跑、折返跑、左右两侧跑)
七 侧重下肢和灵敏练习(全蹲、提踵、后蹬跑、跨步跳、高抬腿、听信号改变方向跑)
八 侧重上肢和腰腹练习(俯卧撑、角力、支撑爬行、蛙跳、跨步跳、收腹双腿跳)
九 侧重灵敏和腰腹练习(高抬腿、听信号改变方向跑、蛙跳、后蹬跑、跨步跳)
十 侧重下肢和灵敏练习(全蹲、提踵、后蹬跑、跨步跳、高抬腿、听信号改变方向跑)
十一 侧重灵敏和速度练习(听信号改变方向跑、抛接羽毛球、变速跳绳、场地四角跑)
十二 侧重灵敏和速度练习(高抬腿、抛接羽毛球、听信号跑、变速跳绳、场地四角跑)
十三 侧重耐力和柔韧练习(冲刺跑加移动步法、弓步走、踢腿练习、压韧带)
十四 侧重耐力和柔韧练习(15 分钟匀速跑、弓步走、踢腿练习、压韧带)
十五 侧重耐力和上肢练习(全场步法、高远球挥拍、杀球挥拍、俯卧撑、角力)
十六
zkq 20160118
侧重耐力和柔韧练习(15 分钟匀速跑、弓步走、踢腿练习、压韧带)
十七 身体素质测试

2.2.4 测试法

(1)测试指标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测量与评价》规定的测试方法和测试
指标,以及借鉴羽毛球专项身体素质测量指标与评价的相关研究,选用羽毛球
掷远、后抛实心球和立定跳远作为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素质的评定
指标;选用 30 米和 100 米跑作为速度素质的评价指标;选用 1000 米和 800 米
跑分别作为男、女生耐力素质的评定指标;选用 1 分钟跳绳作为灵敏素质的评
价指标;选用坐位体前屈作为柔韧素质的评价指标。

(2)测试时间和方法

在开学后第一周对 2 个教学班的 60 名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并记录了所


有测试数据。在本学期最后一周以同样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手段对 60 名学生进行
第二次测试并记录所有检测数据。
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统一规定

第 12 页 共 43 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

的《检测细则》进行,测试方法如下:
羽毛球掷远:受试者两脚左右开立,手持羽毛球侧站在起掷线前,脚不得
踩线或过线。然后上体向右下压,左脚和右臂成弓状,左脚用力蹬地带动右脚
同时用力旋转 90 度,做一个上手挥拍动作将羽毛球掷出。球一触地,记录员即
刻记录数值。测试两次,记录最好成绩。
后抛实心球:受试者两脚左右开立,两手持球背站在起掷线前,两脚跟不
得踩线或过线。然后做预摆动作使球经前下方至头额前上方,同时应蹬腿、送
髋,上体后仰,使身体形成反弓状,将球向投掷方向抛出。球一触地,记录员
即刻记录数值。测试两次,记录最好成绩。
1 分钟跳绳:受试者提前将跳绳调整到最佳长度,当听到开始信号后立刻
起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圈计为一次,要求必须为正摇双脚跳绳。若在测试
中遇绳绊脚,继续进行,但对该次不计数。当听到“停”的口令时即刻停止,
测试人员向记录员报数,记录员记录受试者在 1 分钟内的跳绳次数。

(3)测试人员

测试人员包括: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2 人)和参加过国家体质抽
测工作的 2012 级研究生(12 人),共计 14 人。 在正式测试之前,统一测试
器材和测试手段,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同一性和准确性。
zkq 20160118
2.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 EXCEL 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以及运用
SPSS16.0 软件开发包取平均数、标准差、进行样本 t 检验来统计分析和处理。
统计显著性标准选择 p<0.05,统计非常显著性标准选择 p<0.01,统计极其显著
性标准选择 p<0.001。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来检查实验
前后各项数据是否变化。

第 13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差异性比较

羽毛球运动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体质的人群参加,具有竞技
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它属于小球类运动,能使人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体质得
到增强,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代表着祖国的
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关乎到一个国家乃至民族的兴盛与未
来,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国防力量建设。体育锻炼能改善大学生的身
体素质,羽毛球技、战术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素质的强弱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
身体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掌握复杂、先进的羽毛球技、战术。身体素质作为决定
羽毛球运动成绩的四大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心理的承受能力。对于大
学生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作为羽毛球运动的基本保障,学生就会对
羽毛球运动失去信心,从而降低参与兴趣。身体素质能力强,能够加强抗疲劳
程度,有效避免和减少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3.1.1 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zkq 20160118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安全从事体育活动的基础,体育锻炼可以从不同层次上
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羽毛球是一种具有全方位运动特点的体育项目,学生在
运动中反复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有助于改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

表 3-1 实验前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60)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6.70±1.15 7.51±1.56 -7.029 .000***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9.12±3.30 9.12±3.24 0.012 .990

立定跳远 2.06±0.31 2.07±0.34 -0.444 .658

速度素质 30 米 5.11±0.71 5.15±0.68 -0.612 .543

100 米 17.18±3.03 16.60±2.86 4.657 .000***

耐力素质 800 米 257.1±22.48 248.4±28.60 5.357 .000***

1000 米 259.3±22.67 244.6±29.84 6.635 .000***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101±28.41 120±28.74 -8.236 .000***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7.80±4.51 18.73±4.92 -2.472 .016*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第 14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表 3-1 可以看到,实验后大学生的羽毛球掷远、100 米、女生 800 米和


男生 1000 米以及 1 分钟跳绳有极其显著的增长(p<0.001),坐位体前屈有显著
增长(p<0.05)。而立定跳远略有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30 米略有下降,但是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1)男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

从表 3-2 可以看到,实验后男生的羽毛球掷远、100 米、1000 米和 1 分钟


跳绳有极其显著的增长(p<0.001),立定跳远有非常显著的增长(p<0.01)。30
米和坐位体前屈略有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后抛实心球略
有下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 3-2 实验前后男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30)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7.46±0.97 8.75±1.03 -8.608 .000***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12.15±1.91 12.07±1.92 0.670 .507

立定跳远 2.31±0.23 2.37±0.21 -2.880 .007**


zkq 20160118
速度素质 30 米 4.69±0.45 4.67±0.33 0.244 .809

100 米 14.53±0.82 14.18±0.98 3.987 .000***

耐力素质 1000 米 259.3±22.67 244.6±29.84 6.635 .000***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98±29.21 117±30.46 -6.404 .000***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8.06±5.20 18.79±5.42 -1.324 .194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2)女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

从表 3-3 可以看到,实验后女生的 100 米、800 米和 1 分钟跳绳有极其显


著的增长(p<0.001),羽毛球掷远和坐位体前屈有显著的增长(p<0.05)。后抛
实心球略有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立定跳远和 30 米略有
下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第 15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3 实验前后女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30)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5.98±0.80 6.35±0.95 -2.665 .011*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6.24±0.87 6.31±0.91 -1.115 .272

立定跳远 1.83±0.14 1.79±0.13 1.932 .061

速度素质 30 米 5.51±0.69 5.58±0.62 -1.031 .309

100 米 19.68±2.07 18.90±2.05 3.676 .000***

耐力素质 800 米 257.1±22.48 248.4±28.60 5.357 .000***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103±27.36 122±26.78 -5.507 .000***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7.55±3.74 18.67±4.41 -2.275 .029*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3)身体素质的性别差异比较

从表 3-4 可以看到,在力量素质指标上,男生立定跳远增长,而女生下降,
两者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t 值为 3.262,p=0.002<0.01),男生羽毛球掷远的
zkq 20160118
增长极其显著的高于女生(p<0.001)。在耐力素质上,男生的增长显著高于女
生(p<0.05)。男女生在 100 米、1 分钟跳绳和坐位体前屈指标上的变化方向一
致,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在后抛实心球和 30 米指标上的变化方
向不一致,但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 3-4 身体素质的性别差异性检验

男生(n=30) 女生(n=30)
项目 t p
x s x s

羽毛球掷远 1.29 0.91 0.37 0.87 4.400 .000***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0.08 0.73 0.07 0.39 -1.130 .262

立定跳远 0.05 0.12 -0.04 0.13 3.262 .002**

30米 -0.02 0.41 0.08 0.46 -0.897 .373


速度素质
100米 -0.35 0.54 -0.79 1.37 1.762 .082

耐力素质 800/1000米 -14.74 13.14 -8.73 9.91 -2.199 .031*

灵敏素质 1分钟跳绳 19.31 18.36 18.78 21.49 0.112 .911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0.73 3.35 1.12 3.16 -0.512 .610

第 16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知,大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上肢力量、速度素质 100
米、耐力素质和灵敏素质都有显著提高。这是由于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
项目,具有不确定的特点,是各项身体素质的一个综合体现,学生在练习中不
停地反复快速跑动击球贯穿于整个运动中,对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羽毛球运动在学生下肢力量指标的影响上具有性别差异,这是由于羽毛球
运动具有多变和不确定的运动特点,选手要具备在场上全方位出击的能力,必
须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将球击向对方场区,这有益于选手下
肢爆发力的增强。所以,男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有显著提高。而女生参与锻炼的
积极性较弱,倾向于对形体美的追求,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怕累、怕晒、怕嘲
笑的心理特征,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羽毛球运动中,以至于运动强度不够,不
能很好的改善下肢力量,致使立定跳远成绩有所下降。

3.1.2 民、汉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学生体质的强弱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生活,而且关系到民
族的整体健康素质和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羽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项目,
zkq 20160118
具有娱乐性、简便性、瞬息万变的特点,能够提高身体机能,强健体魄。适合
不同种族、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参与。不同民族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
这不但与遗传因素有关,还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与营养状况和体育锻炼有密
切联系。羽毛球运动对不同民族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具有不同效应。

(1)少数民族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

从表 3-5 可以看到,实验后少数民族学生的羽毛球掷远有极其显著的增长
(p<0.001),100 米、800 米(女生)和 1 分钟跳绳有非常显著的增长(p<0.01),
1000 米(男生)和坐位体前屈有显著的增长(p<0.05)。立定跳远和 30 米略有
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后抛实心球略有下降,但是没有达
到显著水平(p>0.05)。

第 17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5 实验前后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30)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6.49±1.28 7.76±1.46 -5.167 .000***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8.99±2.94 8.81±2.63 0.732 .478
立定跳远 2.07±0.22 2.11±0.25 -1.292 .221
速度素质 30 米 5.33±0.57 5.27±0.53 0.458 .656
100 米 16.69±1.99 15.92±1.75 3.938 .002**
耐力素质 800 米 239.3±8.12 226.3±8.06 4.864 .003**
1000 米 249.7±18.17 240.3±21.29 3.004 .024*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90±32.28 113±28.11 -3.643 .003**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8.48±3.44 20.23±4.17 -2.388 .034*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2)汉族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

从表 3-6 可以看到,实验后汉族学生的 1000 米(男生)有极其显著的增长


(p<0.001),羽毛球掷远和 100 米有非常显著的增长(p<0.01),800 米(女生)
和 1 分钟跳绳有显著的增长(p<0.05)。后抛实心球、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略
有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 30 米略有下降,但是没有达到
显著水平(p>0.05)。

表 3-6 实验前后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30)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6.78±1.11 7.53±1.20 -3.341 .006**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9.43±3.10 9.52±2.94 -0.809 .434

立定跳远 2.14±0.28 2.15±0.28 -0.763 .460

速度素质 30 米 4.91±0.69 5.01±0.61 -0.785 .449

100 米 16.25±2.35 15.69±2.06 3.475 .005**

耐力素质 800 米 252.5±20.95 242.0±28.04 3.413 .014*

1000 米 250.8±20.13 223.5±18.16 14.496 .000***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110±26.10 127±29.29 -2.771 .017*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6.30±3.21 16.43±4.56 -0.128 .900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

第 18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极其显著性差异。

(3)身体素质的民族差异比较

从表 3-7 可以看到,在耐力素质上,汉族学生的增长显著高于少数民族
(p<0.05)。民、汉学生在羽毛球掷远、立定跳远、100 米、1 分钟跳绳和坐位
体前屈指标上的变化方向一致,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在后抛实心
球和 30 米指标上的变化方向不一致,但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 3-7 身体素质的民族差异性检验

少数民族(n=30) 汉族(n=30)
项目 t p
x s x s

羽毛球掷远 0.88 0.87 0.78 1.07 0.429 .669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0.16 0.70 0.07 0.51 -0.202 .720

立定跳远 0.03 0.09 0.01 0.14 -1.402 .165

30米 -0.05 0.50 0.10 0.41 -0.326 .745


速度素质
100米 -0.87 1.55 -0.41 0.61 -1.775 .080

耐力素质 800/1000米 -7.58 10.75 -13.96 12.02 2.245 .028*

灵敏素质 1分钟跳绳 23.12 21.29 16.74 18.91 1.313 .193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87 3.15 0.40 3.19 1.883 .064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知,民、汉大学生实验后上肢力量、速度素质 100 米、耐力


素质和灵敏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这是由于学生在练习中为了很好地完成各种
技术动作,要根据场上的形势快速跨步、跳跃、奔跑,这种持续动作贯穿于整
个运动中,长时间的练习对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3.1.3 民、汉男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1)少数民族男生身体素质的比较

从表 3-8 可以看到,实验后少数民族男生的羽毛球掷远有极其显著的增长
(p<0.001),1 分钟跳绳有显著的增长(p<0.05),100 米的增长接近显著水平
(p=0.054>0.05)。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30 米和 1000 米略有增长,但是没
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后抛实心球略有下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p>0.05)。

第 19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8 实验前后少数民族男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15)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7.36±0.90 9.22±0.90 -28.350 .000***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12.22±1.43 11.68±1.38 0.925 .407
立定跳远 2.24±0.14 2.27±0.18 -0.429 .690
速度素质 30 米 5.11±0.40 4.91±0.36 1.201 .296
100 米 14.93±0.96 14.44±0.98 2.706 .054
耐力素质 1000 米 251.2±21.86 244.2±23.83 2.012 .114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93±34.05 119±19.93 -2.968 .041*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8.92±1.55 19.92±3.92 -0.731 .505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2)汉族男生身体素质的比较

从表 3-9 可以看到,实验后汉族男生的羽毛球掷远有极其显著的增长
(p<0.001),立定跳远、100 米、1000 米和 1 分钟跳绳有非常显著的增长
(p<0.01),坐位体前屈略有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 30 米
略有下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 3-9 实验前后汉族男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15)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7.47±1.00 8.67±1.06 -6.871 .000***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12.14±2.03 12.14±2.04 0.031 .975

立定跳远 2.32±0.24 2.38±0.22 -2.861 .008**

速度素质 30 米 4.63±0.43 4.64±0.32 -0.165 .870

100 米 14.47±0.81 14.14±1.01 3.226 .003**

耐力素质 1000 米 260.7±22.87 244.7±31.08 6.501 .001**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99±29.41 117±32.63 -5.452 .001**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7.92±5.67 18.60±5.75 -1.087 .286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3)民、汉男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比较

第 20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表 3-10 可以看到,民、汉男生身体素质之间的变化都没有显著差异
(p>0.05)。但从差值变化上看,在力量素质指标上,少数民族男生羽毛球掷远
的增长高于汉族,而汉族男生立定跳远的增长高于少数民族。在速度素质指标
上,少数民族男生 100 米增长也高于汉族。在耐力素质上,汉族的增长高于少
数民族。在灵敏和柔韧素质上,少数民族的增长都高于汉族。

表 3-10 民、汉男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检验

民男(n=15) 汉男(n=15)
项目 t p
x s x s

羽毛球掷远 1.86 0.15 1.20 0.955 1.520 .138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0.54 1.31 0.00 0.585 -1.561 .128

立定跳远 0.03 0.14 0.06 0.114 -0.592 .558

30米 -0.19 0.36 0.01 0.420 -1.026 .313


速度素质
100米 -0.49 0.41 -0.33 0.560 -0.611 .545

耐力素质 1000米 -7.00 7.78 -16.03 13.497 1.445 .158

灵敏素质 1分钟跳绳 25.40 19.14 18.30 18.363 0.796 .432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00 3.06 0.68 3.443 0.193 .848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知,民、汉男生的灵敏素质和上肢力量都有显著的提高。这
是因为羽毛球运动大多数技术动作都需要上、下肢协调配合来完成,对上、下
肢及手腕的灵活性要求很高,学生在教学中进行的网前小球技术和持拍绕环、
各种姿势的跳绳练习等对锻炼灵敏素质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在打羽毛球过程
中,学生要手持羽毛球拍完成各种击球动作,长时间的负重练习有利于上肢、
手腕、手指力量的增强。

3.1.4 民、汉女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1)少数民族女生身体素质的比较

从表 3-11 可以看到,实验后少数民族女生的 1 分钟跳绳有极其显著的增长


(p<0.001),羽毛球掷远、800 米和坐位体前屈有非常显著的增长(p<0.01),
100 米有显著的增长(p<0.05)。后抛实心球略有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p>0.05)。而立定跳远和 30 米略有下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第 21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11 实验前后少数民族女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15)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5.94±0.84 6.59±0.79 -3.708 .001**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6.12±0.71 6.24±0.75 -1.233 .232
立定跳远 1.81±0.12 1.77±0.14 1.889 .073
速度素质 30 米 5.44±0.60 5.56±0.54 -0.989 .335
100 米 19.86±2.02 18.90±1.62 2.566 .018*
耐力素质 800 米 258.5±21.05 250.8±28.07 3.074 .006**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96±24.41 119±18.37 -4.665 .000***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7.44±3.73 19.51±3.72 -2.961 .008**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2)汉族女生身体素质的比较

从表 3-12 可以看到,实验后汉族女生的 100 米和 800 米有非常显著的增长


(p<0.01),1 分钟跳绳有显著的增长(p<0.05)。后抛实心球略有增长,但是
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羽毛球掷远、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 30 米
略有下降,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 3-12 实验前后汉族女生的身体素质及相关项目指标的比较( x ±s,n=15)

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羽毛球掷远 6.03±0.78 6.02±1.09 0.036 .972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6.40±1.07 6.42±1.13 -0.227 .824

立定跳远 1.86±0.17 1.81±0.13 1.071 .301

速度素质 30 米 5.60±0.83 5.63±0.76 -0.303 .766

100 米 19.45±2.24 18.88±2.63 3.249 .005**

耐力素质 800 米 255.3±24.81 245.3±29.89 5.364 .001**

灵敏素质 1 分钟跳绳 113±29.44 127±35.69 -2.739 .015*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17.69±3.98 17.56±5.21 0.195 .848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3)民、汉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比较

第 22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表 3-13 可以看到,在力量素质指标上,少数民族女生羽毛球掷远的增长
显著高于汉族(p<0.05)。在柔韧素质指标上,少数民族女生坐位体前屈增长,
而汉族下降,两者间有显著的差异(t 值为 2.216,p=0.033<0.05)。其它各指
标两者间的变化方向都一致,但是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 3-13 民、汉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检验

民女(n=15) 汉女(n=15)
项目 t p
x s x s

羽毛球掷远 0.65 0.81 0.00 0.83 2.442 .020*

力量素质 后抛实心球 0.12 0.43 0.02 0.33 0.749 .459

立定跳远 -0.03 0.08 -0.05 0.17 0.315 .755

30米 0.11 0.52 0.03 0.39 0.534 .597


速度素质
100米 -0.96 1.71 -0.57 0.69 -0.864 .394

耐力素质 800/1000米 -7.71 11.49 -10.06 7.50 0.709 .483

灵敏素质 1分钟跳绳 22.57 22.17 13.81 20.17 1.237 .224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 2.08 3.21 -0.13 2.69 2.216 .033*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知,羽毛球运动对民、汉女生的灵敏素质、速度素质 100 米
和耐力素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羽毛球运动具有不确定的特点,学
生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外界条件下,随着场上的形势做出快速回应,这有利于灵
敏素质的提高。在练习中不停地快速起动、急停、奔跑等持续快速耐力贯穿于
整个运动中,对速度和耐力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民、汉女生上肢力量和柔韧素质具有民族差异,影响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
方面的,这可能与学生参与羽毛球锻炼的积极性、学习动机等因素有关,具体
原因还有待研究者们再进一步深入研究。

3.2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差异性比较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一方面对大学生的知识
文化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在面临更多机遇和挑
战时需要学会承受巨大的心理问题。大学生所面临的众多压力阻碍了其身心的
健康发展。羽毛球运动可以作为一种发泄口,是使大学生释放压力的有效途径
之一。学生可在活动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磨练性格,

第 23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锻炼意志,从而使心理得到平衡,增进心理健康。

3.2.1 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身体是自尊的载体。身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自
我评价时的一种情绪体验,它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
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①。
从表 3-14 可知,大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身体自尊各维度都显著高于
运动前。身体自尊 PSPP 总分由实验前的 72.38 提高到 77.92,出现了极其显著
性差异(t 值为-6.657,p=0.000<0.001)。具体到每个维度,则是在分量表“运
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上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t 值分别为-5.640 和-6.326,
p<0.001),在主量表“身体自我价值感”以及分量表“身体状况”和“身体吸
引力”上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t 值分别为-3.626、-3.141 和-3.347,p<0.01)。

表 3-14 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检验(n=60)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4.07±2.62 15.21±2.46 -3.626 .001**

运动能力 13.83±2.59 15.10±2.43 -5.640 .000***

身体状况 14.99±2.93 15.89±2.98 -3.141 .002**

身体吸引力 14.58±2.71 15.54±2.50 -3.347 .001**

身体素质 14.90±2.62 16.18±2.50 -6.326 .000***

PSPP 总分 72.38±10.66 77.92±9.99 -6.657 .000***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1)男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

从表 3-15 可以看出,实验后男生身体自尊各维度都显著高于实验前。PSPP
总分由实验前的 73.34 提高到 79.23,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具体
到每个维度,则是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维度上有极其显著的提高
(p<0.001),在“身体吸引力”维度上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在“身体
自我价值感”和“身体状况”维度上有显著提高(p<0.05)。

①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1.

第 24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15 实验前后男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n=30)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4.00±2.76 15.11±2.34 -2.324 .026*

运动能力 14.11±1.97 15.34±1.93 -4.997 .000***

身体状况 15.23±2.34 16.29±2.49 -2.497 .017*

身体吸引力 14.69±2.49 15.77±2.37 -2.915 .006**

身体素质 15.31±2.21 16.71±2.25 -4.911 .000***

PSPP 总分 73.34±8.86 79.23±8.23 -5.009 .000***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2)女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

从表 3-16 可以看出,实验后女生的 PSPP 总分由实验前的 71.46 提高到


76.68,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具体到每个维度,则是在“身体素质”
维度上有极其显著的提高(p<0.001),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运动能力”
维度上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而在“身体状况”和“身体吸引力”维度
上略有提高,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 3-16 实验前后女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n=30)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4.14±2.47 15.30±2.56 -2.879 .007**

运动能力 13.57±3.04 14.86±2.80 -3.550 .001**

身体状况 14.76±3.38 15.51±3.33 -1.973 .056

身体吸引力 14.49±2.89 15.32±2.60 -1.967 .057

身体素质 14.51±2.89 15.68±2.62 -4.136 .000***

PSPP 总分 71.46±12.04 76.68±11.28 -4.494 .000***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3)身体自尊的性别差异比较

从表 3-17 可以看出,男女生实验后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都有提高,但他
们之间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从分值变化上看,男生在 PSPP 总

第 25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分和“身体状况”、
“身体吸引力”以及“身体素质”维度上的提高都高于女生,
而女生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运动能力”维度上的提高略高于男生。

表 3-17 身体自尊的性别差异性检验

男生(n=30) 女生(n=30)
变量 t p
x s x s

身体自我价值感 1.11 2.92 1.16 2.52 -0.075 .941

运动能力 1.23 1.50 1.30 2.28 -0.150 .881

身体状况 1.06 2.58 0.76 2.40 0.512 .610

身体吸引力 1.09 2.27 0.84 2.66 0.424 .673

身体素质 1.40 1.74 1.16 1.76 0.578 .565

PSPP 总分 5.89 7.15 5.22 7.25 0.394 .695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知,大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身体自尊总分和“身体自
我价值感”、“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都显著高于运动前。这是由于羽毛
球运动是一项无氧与有氧相结合,对参与者耐力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羽
毛球一旦发出,参与者就要不停地来回跑动、转体、跨步、跳跃、挥拍击球。
长期练习有助于运动能力和体能的提高,久而久之练习者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
一种满意和自豪感,这对个体的身体自尊会产生积极影响。体育运动可以使个
体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能有效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心理等健康方
面的认识,对身体自尊有积极的作用。

3.2.2 民、汉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1)少数民族学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

从表 3-18 可以看出,实验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自尊各维度都显著高于实
验前。PSPP 总分由实验前的 73.93 提高到 79.37,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p<0.001)。具体到每个维度,则是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维度上有
极其显著的提高(p<0.001),在“身体自我价值感”维度上有非常显著的提高
(p<0.01),在“身体状况”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有显著提高(p<0.05)。

第 26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18 实验前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n=30)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4.24±2.37 15.41±2.40 -3.247 .002**


运动能力 14.07±2.32 15.37±2.03 -4.786 .000***
身体状况 15.43±2.37 16.33±2.72 -2.457 .018*
身体吸引力 14.96±2.42 15.83±2.42 -2.310 .026*
身体素质 15.24±2.35 16.43±2.34 -5.112 .000***

PSPP 总分 73.93±8.42 79.37±8.94 -5.547 .000***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2)汉族学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

从表 3-19 可以看出,实验后汉族大学生的 PSPP 总分由实验前的 69.62 提


高到 75.35,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体到每个维度,则是在“运动
能力”和“身体素质”维度上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在“身体吸引力”
维度上有显著提高(p<0.05)。而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状况”维度上
略有提高,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 3-19 实验前后汉族大学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n=30)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3.77±3.08 14.85±2.60 -1.744 .093

运动能力 13.42±3.05 14.62±3.03 -2.898 .008**

身体状况 14.19±3.69 15.12±3.35 -1.850 .076

身体吸引力 13.92±3.14 15.04±2.66 -2.433 .022*

身体素质 14.31±3.03 15.73±2.81 -3.622 .001**

PSPP 总分 69.62±13.68 75.35±11.54 -3.594 .001**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3)身体自尊的民族差异比较

从表 3-20 可以看出,民、汉大学生实验后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都有提高,
但他们之间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从分值变化上看,汉族学生在
PSPP 总分和“身体状况”、
“身体吸引力”以及“身体素质”维度上的提高都高

第 27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于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运动能力”维度上提高略
高于汉族。

表 3-20 身体自尊的民族差异性检验

少数民族(n=30) 汉族(n=30)
变量 t p
x s x s

身体自我价值感 1.17 2.45 1.08 3.15 -0.145 .885

运动能力 1.30 1.85 1.19 2.10 -0.235 .815

身体状况 0.89 2.46 0.92 2.54 0.052 .959

身体吸引力 0.87 2.55 1.12 2.34 0.404 .687

身体素质 1.20 1.59 1.42 2.00 0.531 .597

PSPP 总分 5.43 6.65 5.73 8.13 0.167 .868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


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知,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不同民族学生的身体自尊总分和
“运动能力”、
“身体吸引力”
“身体素质”都有提高。这是由于羽毛球运动是一
项全身运动项目,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满足个人心理需求。羽毛球运动对大学
生身心健康起积极影响,能唤起学生良好精神面貌,培养运动兴趣,有利于提
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运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自身身体的认识,这对个
体的身体自尊会产生积极影响。

3.2.3 民、汉男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1)少数民族男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从表 3-21 可以看出,实验后少数民族男生除“身体状况”维度外,PSPP
总分和其它各维度都显著高于实验前。PSPP 总分由实验前的 74.10 提高到
79.50,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具体到每个维度,则是在“运动能力”
和“身体素质”维度上有极其显著的提高(p<0.001),在“身体自我价值感”
和“身体吸引力”维度上有显著提高(p<0.05)。

第 28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21 实验前后少数民族男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n=15)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4.27±2.53 15.27±2.46 -2.086 .046*

运动能力 14.10±2.07 15.33±2.01 -4.570 .000***

身体状况 15.33±2.47 16.10±2.58 -1.594 .122

身体吸引力 14.90±2.51 15.97±2.51 -2.536 .017*

身体素质 15.50±2.33 16.83±2.42 -4.325 .000***

PSPP 总分 74.10±8.99 79.50±8.82 -4.467 .000***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2)汉族男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从表 3-22 可以看出,实验后汉族男生 PSPP 总分有显著提高(p<0.05)。具


体到每个维度,则是在“身体状况”维度上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
而在其它各维度上都略有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 3-22 实验前后汉族男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n=15)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2.40±4.04 14.20±1.64 -0.864 .436

运动能力 14.20±1.64 15.40±1.82 -1.500 .208

身体状况 14.60±1.82 17.40±2.07 -4.802 .009**

身体吸引力 13.40±2.51 14.60±1.14 -1.177 .305

身体素质 14.20±1.30 16.00±1.00 -1.857 .137

PSPP 总分 68.80±8.35 77.60±7.98 -4.023 .011*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3)民、汉男生身体自尊的差异比较

从表 3-23 可以看出,民、汉男生实验后身体自尊都有提高,但他们之间的
变化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从分值变化上看,汉族男生在 PSPP 总分和
“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以及“身体素质”维度上的
提高都高于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在“运动能力”维度上提高略高于汉族。

第 29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23 民、汉男生身体自尊的差异性检验

民男(n=15) 汉男(n=15)
变量 t p
x s x s

身体自我价值感 1.00 2.63 1.80 4.66 0.562 .578

运动能力 1.23 1.48 1.20 1.79 -0.045 .964

身体状况 0.77 2.64 2.80 1.30 1.676 .103

身体吸引力 1.07 2.30 1.20 2.28 0.120 .905

身体素质 1.33 1.69 1.80 2.17 0.551 .585

PSPP 总分 5.40 6.62 8.80 10.23 0.984 .332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知,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民、汉男生的身体自尊总分都有
显著提高,这是由于羽毛球运动有着很强的娱乐性,能够让参与者的精神生活
得到很好的充实。学生在运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练习兴趣,锻炼态度较为积极。
经常从事该项运动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改善身体状况,提高身体
吸引力,从而有效提高参与者的身体自尊水平。

3.2.4 民、汉女生实验前后身体自尊的比较分析

(1)少数民族女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从表 3-24 可以看出,实验后少数民族女生除“身体吸引力”维度外,PSPP
总分和其它各维度都显著高于实验前。PSPP 总分由实验前的 73.62 提高到
79.12,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体到每个维度,则是“身体自我价
值感”维度上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1),在“运动能力”、
“身体状况”和“身
体素质”维度上有显著提高(p<0.05)。

第 30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 3-24 实验前后少数民族女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n=15)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4.19±2.04 15.69±2.26 -3.000 .008**

运动能力 14.00±2.72 15.44±2.06 -2.500 .024*

身体状况 15.62±2.18 16.75±2.91 -2.222 .041*

身体吸引力 15.06±2.25 15.56±2.21 -0.707 .490

身体素质 14.75±2.31 15.69±1.96 -2.874 .011*

PSPP 总分 73.62±7.24 79.12±9.14 -3.390 .004**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极其显著性差异。

(2)汉族女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从表 3-25 可以看出,实验后汉族女生 PSPP 总分有非常显著的提高


(p<0.01)。具体到每个维度,则是在“身体素质”维度上有非常显著的提高
(p<0.01),在“运动能力”、“身体吸引力”维度上有显著提高(p<0.05),
而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状况”维度上略有增长,但是没有达到显著
水平(p>0.05)。

表 3-25 实验前后汉族女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的差异性比较(n=15)

变量 实验前(x±s) 实验后(x±s) t p

身体自我价值感 14.10±2.83 15.00±2.79 -1.476 .156

运动能力 13.24±3.30 14.43±3.27 -2.474 .022*

身体状况 14.10±4.03 14.57±3.40 -0.845 .408

身体吸引力 14.05±3.31 15.14±2.92 -2.086 .049*

身体素质 14.33±3.34 15.67±3.10 -3.042 .006**

PSPP 总分 69.81±14.83 74.81±12.65 -2.988 .007**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


极其显著性差异。

(3)民、汉女生身体自尊的差异比较

从表 3-26 可以看出,民、汉女生实验后身体自尊都有提高,但他们之间的
变化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从分值变化上看,少数民族女生在 PSPP 总

第 31 页 共 43 页
研究结果与分析

分和“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维度上的提高都高于
汉族,而汉族在“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维度上提高略高于少数民族。

表 3-26 民、汉女生身体自尊的差异性检验

民女(n=15) 汉女(n=15)
变量 t p
x s x s

身体自我价值感 1.50 2.13 0.90 2.81 -0.706 .485

运动能力 1.44 2.45 1.19 2.21 -0.322 .749

身体状况 1.12 2.16 0.48 2.58 -0.812 .422

身体吸引力 0.50 3.01 1.10 2.41 0.669 .508

身体素质 0.94 1.39 1.33 2.01 0.674 .505

PSPP 总分 5.50 6.91 5.00 7.67 -0.205 .839

注:“*”为 p<0.05,显著性差异;“**”为 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为 p<0.001,


极其显著性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知,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民、汉女生的身体自尊总分、
“运
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有显著提高。这是由于羽毛球运动是集竞技与娱乐
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使参与者内心感到欢快与兴奋,
从而能提高学生对自身身体及心理的认识,对身体自尊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在
练习中击打了一个好球,可以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成功感,从而对个体自尊也能
产生积极影响。

第 32 页 共 43 页
结论与建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1)大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上肢力量素质、速度素质 100 米、耐力


素质和灵敏素质有显著提高。表现腰腹力量的后抛实心球和下肢力量的立定跳
远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而速度素质 30 米呈现微微下降的趋势。在力量素质
和耐力素质指标上,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生立定跳远增长,而女生下降;
男生羽毛球掷远的增长极其显著的高于女生。男生耐力素质的增长也显著高于
女生。
(2)民、汉大学生的上肢力量、速度素质 100 米、耐力素质和灵敏素质都
有显著的提高。在耐力素质上,两者具有一定的民族差异,汉族学生的增长显
著高于少数民族。
(3)民、汉男生的上肢力量和灵敏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
(4)民、汉女生的速度素质 100 米、耐力素质和灵敏素质都有显著的提高。
在上肢力量和柔韧素质指标上具有民族差异,少数民族女生羽毛球掷远的增长
显著高于汉族。在坐位体前屈指标上,少数民族女生增长而汉族下降。

4.1.2 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1)大学生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身体自尊各方面都有显著性提高,不存在
性别差异。但从分值变化上看,男生在 PSPP 总分和“身体状况”、
“身体吸引力”
以及“身体素质”维度上的提高都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
“运动能力”维度上提高略高于男生。
(2)民、汉大学生身体自尊总分及各维度都有提高,不存在民族差异。但
从分值变化上看,汉族学生在 PSPP 总分和“身体状况”、
“身体吸引力”以及“身
体素质”维度上的提高都高于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
“运动能力”维度上提高略高于汉族。
(3)民、汉男生身体自尊都有提高,不存在民族差异。但从分值变化上看,
汉族男生在 PSPP 总分和“身体自我价值感”、
“身体状况”、
“身体吸引力”以及
“身体素质”维度上的提高都高于少数民族。
(4)民、汉女生身体自尊也都有提高,不存在民族差异。但从分值变化上
看,少数民族女生在 PSPP 总分和“身体自我价值感”、
“运动能力”以及“身体
状况”维度上的提高都高于汉族。

第 33 页 共 43 页
结论与建议

4.2 建议

(1)在羽毛球运动中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应注重加强速度素质与
力量素质的训练。
(2)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合理安排身体素质练习的运动负荷。建议在其
它选项课教学中推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专项技能的同时提高身
体素质。
(3)学校应大力改善教学环境,增加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学生能从事形
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4)学校应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水平测
试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
制定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通过体育教学来提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 34 页 共 43 页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肖杰等.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2005.
[2]孙彬.河北省高校体育院系羽毛球运动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9.11.
[3]王云玲.湖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
学硕士论文,2008.4.
[4]李洋.沈阳市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
论文,2011.4.
[5]张守平.新疆普通高校开展羽毛球运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昌吉学院
学报,2011.29(4).
[6]王昊.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吉林体育学院硕士
论文,2011.5.
[7]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8]阿英嘎,王建卫.关于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作用的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11.
[9]许为东.高校不同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
2004.2.
[10]樊彩霞.浅析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体育世界,2013.9.
[11]李森来.网球运动对山东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山东大学
硕士论文,2012.5.
[12]庄静.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影响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硕
士论文,2012.7.
[13]邵艳.不同体育选项课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效果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
大学硕士论文,2013.5.
[14]Fox & Corbin.The physical-self-perception profile: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validation.Journal of Sports & Exercise Psychology,1989.11.
[15]季浏.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休育学院学报,1998.7.
[16]董玉福.不同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5.03.
[17]叶东惠.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的研究述评[J].浙江体育科
学,2007.29(4).
[18]孙延林等.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
学报,2004,19(1):22-24.

第 35 页 共 43 页
参考文献

[19]袁玉涛,翟军,赖其均.大学生心理健康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
科学,2002.6.
[20]朱风书.中小强度篮球和健美操选修课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心境及其心理健
康的影响.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5.
[21]韩长良.体育舞蹈、武术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学业自我的影响[J].丽水学院
学报,2007.29(2).
[22]胡玉华,朱小毛.散打选修课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南林
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
[23]马书军.慢跑与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13.27(2).
[24]高明等.流行音乐舞蹈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及其心境的影响[J].体育科
技,2013.34(4).
[25]闫东玺.跆拳道选项课对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自尊的影响.辽宁师范
大学硕士论文,2011.9.
[26]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
学,2001,21(2):78-81.
[27]邓茗丹.瑜伽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3.5.
[28]吴亮.江苏地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
学报,2007.3.
[29]Landers,D.M.,& Arent,S.M.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C].In
Singer,R.N.,Hausenblas,H.A.,Janelle,C.M.(Eds).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Second Edition) [M].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2001:740-765.
[30]刘宇晔.不同项目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对女大学生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
响.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4.
[31]陈刚,江宇.不同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
院学报,2008.27(6).
[32]章晓俊.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的影响[J].吉林体育
学院学报,2011.27(3).
[33]杨晓东.羽毛球专项训练对身体素质及相关因素影响的分析与研究.辽宁师
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4.
[34]孙庆祝.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5]国家体育总局乓羽中心.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办法.1992:1-9.
[36]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社,2004.
[37]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1):353.

第 36 页 共 43 页
参考文献

[38]林建成.论羽毛球运动员的全面身体训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7,
(3):20—23.
[39]田俊宁.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7,11:
57-58.
[40]陈莉林.羽毛球运动员步法与力量灵敏素质的关系[J].体育科学研
究,1998,1:21—23.
[41]林建成等.羽毛球技、战术训练与运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2]薛林峰,徐金尧.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29(7):916-920.
[43]魏杭庆.羽毛球运动对残疾人抑郁情绪形态机能的康复作用[J].现代康复,
2001.4.
[44]沃建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
[45]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33(5):442
-447.
[46]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7]邓树勋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8]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9]赵忠伟,王晓松.大学本科生体质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3,26(5).
[50]杨启伦.足球专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12.
[51]顾德伟,仇军.大学乒乓球、排球专项课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影
响[J].苏州大学学报,1995.10.
[52]牛志宁.高校太极拳选修课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华
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
[53]李晓东,张力为.自尊及其与体育运动关系的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7.30(5).
[54]尤双从,马乃欣.我国身体自尊问题的研究综述[J].体育世界,2007,(3).
[55]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143.
[56]库德热提·阿不里米提.新疆民族体育[M].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
[57]Thomas V.Pipes.Strength Training&Fiber Types.Coach.1994.33:65—72.
[58]Mero&Komi EMG.Force and power analysis of sprint—specific strength
exercises.JBiomech.23(1):23-24.
[59]James.W.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第 37 页 共 43 页
参考文献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90),1983,p.296.


[60]Weinberg Rs,Jackson,Kolodny K.The relationship of massage and exercise to
mood enhancement.The Sport Psychologist,1988,2:202-22.
[61]Diener E.Emmons R.A.Larsen R.J.Griffin S.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85,49:71-75.

第 38 页 共 43 页
附表

附 表

附表 1

PSPP(身体自尊)
学校: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 年龄:________ 民族:______
我是怎样的人?下面是一些人们描述自我的句子,这里没有对或错,请根
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回答。首先,请在下面黑体字的两种陈述中决定哪一种情况
最适合您;接下来,请在您所选得一方根据选项的符合程度:
“有些符合我”或
“完全符合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一项,并在括号内打√。例如:
完全 有些 我具有强的 我并不具有很 有些 完全

符合我 符合我 竞争性 强的竞争性 符合我 符合我
(√) ( ) ( ) ( )
注意:请记住在四个括号内仅选择一个打√。不要漏选。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参加体育运动时,我觉 我觉得自己能胜任每
1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得自己并不很优秀。 项体育运动。
( ) ( ) ( ) ( )
完全 有些 我总自信自己能保持 有些 完全
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
2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极好的身体状况和体 符合我 符合我
和体质水平并不自信。
( ) ( ) 质。 ( ) ( )
完全 有些 与多数人相比我的身 有些 完全
与多数人相比我拥有
3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体并没有很强的吸引 符合我 符合我
富有吸引力的身体。
( ) ( ) 力。 ( ) ( )
完全 有些 我的身体并不比同性 有些 完全
我的身体比同性别大
4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别大多数人都要强壮 符合我 符合我
多数人都要强壮得多。
( ) ( ) 得多。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我对自己的体型和身 有时我对自己的体型
5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体能力感到无比自豪。 和体能并不感到自豪。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涉及到运动能力时,我 涉及到运动能力时,我
6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属于最优秀者之列。 并不在最优秀者之列。
( ) ( ) ( ) ( )
完全 有些 我很少花功夫去保持 有些 完全
我确信能经常参加有
7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有活力的身体锻炼活 符合我 符合我
活力的身体锻炼活动。
( ) ( ) 动。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我觉得自己很难保持 我觉得我很容易使身
8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富有吸引力的身体。 体保持得富有吸引力。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与同性别多数人相比, 与同性别多数人相比,
9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我跑得速度更快。 我跑得速度要更慢。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我有时并不满意自己 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或
10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的身体状态或体能。 体能,我总感到满意。
( ) ( ) ( ) ( )
完全 有些 当参加体育运动时,我 当参加体育运动时,我 有些 完全
11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并不感到十分自信。 是最自信的人之一。 符合我 符合我

第 39 页 共 43 页
附表

( ) ( ) ( ) ( )
完全 有些 与多数人相比,我的精 有些 完全
与多数人相比我不常
12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力和体质总能保持得 符合我 符合我
有较好的精力和体质。
( ) ( ) 很好。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当穿得很少时我感到 当穿得很少时我感到
13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很不自在。 非常自在。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当涉及到身体速度时, 当涉及到身体速度时,
14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我信心十足。 我总是望而却步。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我对自己的身体方面 我对自己的身体方面
15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并不感到非常自信。 感到信心十足。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当参加运动时我总是 当参加运动时我不是
16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最优秀的人之一。 最优秀的人之一。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在健身和锻炼环境中, 我对健身和锻炼环境
17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我觉得有些不自在。 一直感到自信和轻松。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别人总羡慕我因为我 我觉得别人很少羡慕
18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有出众的体格或身材。 我的身体形象。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当涉及到身体力量时, 当涉及到身体力量时,
19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我感到缺乏信心。 我感到信心十足。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对自己的身体我总有 我有时对自己的身体
20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积极体验,如满意等。 并没有积极的体验。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学习新动作时我有时 学习新动作时我总是
21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比别人要慢一些。 最先学会者之一。
( ) ( ) ( ) ( )
完全 有些 我对自己保持经常性 我对自己保持经常性 有些 完全
22 符合我 符合我 体 育 锻 炼 和 身 体 状 况 或 体育锻炼和身体状况 符合我 符合我
( ) ( ) 的能力感到信心十足。 的能力不是很有信心。 ( ) ( )
完全 有些 与多数人相比我的体 有些 完全
与多数人相比我的体
23 符合我 符合我 型看上去并不是最好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型看上去是最好的。
( ) ( ) 的。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与同性别多数人相比, 与同性别多数人相比,
24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我的爆发力要好得多。 我的爆发力要差得多。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我希望能更关心自己 我总是对自己的身体
25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的身体一些。 倍加关心。
( ) ( )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只要有机会,我总是最 我有时会迟疑不定,不
26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先参加运动的人。 会最先参加运动。
( ) ( ) ( ) ( )
完全 有些 与多数人相比,我总保 与多数人相比,我的身 有些 完全
27 符合我 符合我 持 高 水 平 的 身 体 健 康 或 体状况水平并不总是 符合我 符合我
( ) ( ) 状况。 很高。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我对自己的身体外表 我很少意识到自己的
28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感到信心十足。 身体外表。
( ) ( ) ( ) ( )
29 完全 有些 当 在 需 要 身 体 力 量 的 或 当在需要身体力量的 有些 完全

第 40 页 共 43 页
附表

符合我 符合我 情境中,我感到自己没 情境中,我感到自己是 符合我 符合我


( ) ( ) 有别人优秀。 最优秀者之一。 ( ) ( )
完全 有些 有些 完全
我对自己身体所属的 我对自己身体所属的
30 符合我 符合我 或 符合我 符合我
类型感到十分满意。 类型感到不满。
( ) ( ) ( ) ( )

评分方法:

《身体自尊量表》(PSPP)计分

分量表名称 分量表题号
1.身体自我价值感(主量表) (5),(10),(15),(20),(25),(30)
2.运动能力(分量表) (1),(6),(11),(16),(21),(26)
3.身体状况(分量表) (2),(7),(12),(17),(22),(27)
4.身体吸引力(分量表) (3),(8),(13),(18),(23),(28)
5.身体素质(分量表) (4),(9),(14),(19),(24),(29)

该量表评分有正向计分和反向计分:
分量表题号 1、2、8、10、11、12、13、15、17、19、21、23、25、29 均为
正向计分,即从 1—4 分计;
分量表题号 3、4、5、6、7、9、14、16、18、20、22、24、26、27、28、30
均为负向计分,即从 4—1 分计。

第 41 页 共 43 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李义霞.甘肃省体育考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研究[J].体育时空,2013.6.
[2]李义霞.比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
技,2013.12.
[3] 李 义 霞 . 体 育游 戏法 在 普 通 高 校 羽毛 球教 学 中 的 运 用 研究 [J]. 剑 南 文
学,2014.2.

第 42 页 共 43 页
致谢

致 谢

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我最尊敬的导师——凌静教授的悉心指导和
大力支持。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深厚的知识,睿智豁达的为人风范,使
我受益匪浅。从选题到开题答辩,再到最终完成,她始终给予我认真指导和不
懈支持,不仅在学业上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而且在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
关怀。感谢导师在我最困难时给予我的鼓励以及对我的信任,在此谨向凌静老
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马嵘教授、庞辉教授、杨俊敏教授、彭立群教授、马业康博士的言传
身教、耐心辅导和建议,还有体育学院器材室的李若木老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黄春梅老师在统计方法中给予我的耐心指导和大力帮助。没有您们的启发
和谆谆教诲,论文的完成不会如此顺利。感谢三年来所有关心和支持过我的老
师,是您们大力帮助和支持才使我能够顺利度过这三年。
感谢研究生同学刘栋、张鑫、杨鑫、李旭、邓钧戈等同学在身体素质测试
中给予我的大力帮助,感谢丁亚芝、刘仕芳、聂婷婷室友对我学习上的鼎力相
助和生活上的细心关照,以及我的好朋友王志瑞和杜晶的无私友情和温暖的关
怀。
感谢我的父母和妹妹给予我精神和经济的支持。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尽自
己所能去报答你们。

第 43 页 共 43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