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上游硅料扩产⼀年半⼗⼋个⽉

组件 1GW - ⼀亿
全流程 3 个亿左右,投产周期较短,两三个季度之内

整个⾏业投产周期差,阶段性的供需不平衡。
下游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政府补贴脱坡

80% 硅料国内 20% 国外


国内具有成本优势,4 万⼀线,5 万⼆线,国外 7、8 万
整个⾏业的扩产偏慢。

硅⽚到组件环节的扩产⽐较快,过去隆基等中游⽐较舒服,但是现在竞争格局裂
化,利润率下降严重

Xiexin daquan。tongwei 等 20 万吨左右的量在明年⼀季度投产,明年下半年 40 万


吨左右的投产硅料

国内的硅料产能:55 万吨,国外 20 万吨。今年名义产能 60 万吨

投产爬坡需要⼀个季度,⼆线⼚商需要 4、5 个⽉
对应 0.3wt 对应 1GW
有效产能:需要爬坡,
年底有 200GW 左右
硅料基本满产能

明年底的名义产能 110WT,整个出货⼤概 80WT==260GW(去除爬坡产能)


明年也是紧平衡的状态。下游的扩产速度还是会影响。

过去是硅⽚利润,今年是硅料利润

每年复合增⻓率 20%
2022 年 220GW 新增
2025 年 350GW 每年全球新增

硅⽚、电池、组件都是不缺的

硅料明年还是不⾜。但是价格整体还是往下⾛了。

集中式不到 10GW。

硅⽚环节没有抢料,库存太⾼,卖不动,成本太⾼。未来⼀个⽉硅⽚开始降价

国内需求不振,国外需求仍然有韧性。

终端的刺激?降价能刺激终端装机?集中式可能会停掉⼀些,但是分布式还是有需
求。
1。95-1.80 需求还是能上来的。⽬前⾯临⼀个需求推迟的问题,需求难以延后到明
年年底,央企国企的政治诉求会让他在价格下来之后继续加装。

终端装机结构:

160GW 海外 100-110 国内 50-60


今年户⽤、⼯商业
集中式:过去 2/3

⾮集中式⽬前打平集中式,未来会持续增⻓⾮集中式

组件还能挣钱,电池挣不了钱。

去年上半年⾏业格局转变,隆基中环不太⾏了,⾏业集中度下降

硅⽚ 400GW 明年 500GW 名义产能过剩,实际产能 400GW 左右。

210 中环带队 厚度降不下来,良率差点(优化空间有了)


182 隆基带队 性价⽐⼩⾼

市场⼩偏好 182 30% 210 20%

利润两头分化,整个⾏业趋势是 vertical

P 2 N 的过程中⻰头具有技术优势。

未来硅料价格不会下探过低,超额利润从上往下转移。硅⽚的利润压制,向电池组
件转移。
电池的技术迭代的窗⼝期会有⽐较⾼的 alpha

利润的流向?组件优先,硅⽚恶化。⼀体化是必然⽅向,单⽅向企业的抗压能⼒太

⼤硅⽚有趋势,2025 年 80%+

⾏业格局 deteriorate 之后,硅⽚企业会签⻓协议,已经开始规模性的抱团

HJT 3.5 亿 未来两年 2 亿

理论效率的天花板 HJT 28%


perc 22.5%
P-N 进⼊ IBC HJT TOPCON?

HJT 下⼀代的技术叠加 CaTiO3

TOPCON ⻰头⼚商上的⽐较快
胶膜环节:格局⽐较好,技术壁垒不强,但是运营和管理精细化资⾦优势。⼀个亿
投资 5、6 个亿的管理。现货 EVA 现⾦需求⼤。福斯特利润率好:上游原材料供应优
势,设备⾃研优势(技术优势⼩),资⾦效率。⾏业格局裂化时可能会主动打价格
战。

EVA 主要就是产能爬坡的问题,1GW-1 千万平⽅

2025 年 40 亿平⽅。未来格局供需均衡,今年会缺⼀点,明年不会缺。

超⽩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差不了多少。⾏业搅局者⽐较多

双玻璃组件

去银化,Cu in Ag 以及未来镀铜技术

海外户⽤储能已经开始爆发,国内还待等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