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3

哲学的生活方式与叔本华的悲观

主义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and Schopenhauer’s pessimism

易知
2022.12.10
导论与概览
哲学作为一个家族相似概念: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元哲学,它们对哲学本身是什么,及其目标、方
法等等持有不同的理解。
皮埃尔 · 阿多( Pierre Hadot )将古代哲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思想为当代哲学提供了一种不同
的元哲学选择。根据这种元哲学方案,哲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于世界中的模
式”。
1.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我将阿多的观点置于近期关于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讨
论中,并综合库柏 (John Cooper) 的观点提出一个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的最小理论模型;
2.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我将讨论叔本华的哲学悲观主义,强调其作为哲学理论而非纯粹的
个人生活态度的一面;
3. 叔本华论救赎之路与哲学的生活方式:我将介绍叔本华对其悲观主义哲学的回应,并论证叔
本华的哲学是哲学作为生活方式这一元哲学方案在现代哲学 (modern philosophy) 中的表达,
以回应库柏的批评,揭示这一方案超出古代哲学语境的潜力。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将哲学视作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点与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史学家皮埃尔 · 阿多 (Pierre
Hadot) 对古代哲学的诠释是分不开的。简而言之,阿多认为,哲学在古代是以
生活方式的形式存在的,它是一种“存在于世界的模式,它必须在每个瞬间进
行实践,而其目标是改变个人的整个生活” (Hadot, 1995, p. 265) 。
在本节中我将根据阿多和其他相关哲学家的观点提供一个将哲学理解为生活方
式的理论模型。我将哲学的生活方式分析为两个要素:生活方式要素和哲学要
素。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本节中我将根据阿多和其他相关哲学家的观点提供一个将哲学理解为生活方
式的理论模型。我将哲学的生活方式分析为两个要素:
1. 生活方式要素
2. 哲学要素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生活方式要素

阿多对生活方式要素的解读主要可以被总结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 生命转化与哲学的目标
2. 精神练习 ( spiritual exercise )

3. 生存选择( existential choice )


A. 生活方式要素( i ):生命转化与哲学的目标

1.

1.

1. 根据阿多的说法,在古代,哲学涉及生命的哲学转化。在哲学实践中,“哲学家发展了他的灵
魂力量 , 改变了他的内在气象 , 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 , 最终也改变了他的整个存在” (Hadot,
1995, p. 102) 。
2. 生命的哲学转化涉及古代哲学家对哲学本身和 “哲学话语”的区分。 至少从斯多葛派和伊壁
鸠鲁派开始 , 哲学话语就是由辩证法(或逻辑理论)、形而上学(或物理学理论)和伦理学构成
的。这似乎与今天的学术哲学差异不大。但是与今天的哲学相比 , 在古代 , 不仅伦理学而且整个
哲学话语(包括形而上学和辩证法)都旨在为生活提供指导 (Cooper, 2012, pp. 5, 16) 。 然而 ,
对生活的指导并不是生活本身。相应的,哲学话语也不是(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本身。 哲学
本身必然涉及一种生命的哲学转化或者说必然是一种哲学生活。
3. 这种对哲学目标的实践层面的强调 , 并不代表阿多对古代哲学的诠释里没有真理和知识的地位。
只是他认为,在古代哲学中,对真理和知识的寻求不能脱离对自己生活的哲学转化来理解。
A. 生活方式要素( i ):生命转化与哲学的目标
1.

“ 哲学的生活方式不再是被分割成几个部分的理论,而是一个统一的行
动,它包括活的逻辑、物理和伦理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再研究逻辑
理论(也即妥善言谈与妥善思考的理论)我们本身就要妥善言谈和思考。
我们不再涉入有关物理世界的理论,而是直接沉思宇宙。我们不再对道德
行动进行理论研究,而是以正确和公正的方式行事。”
(Hadot, 1995, p. 267)
1.

因此,哲学论述或理论仅当能够服务于哲学生活时才有意义 , 对知识和真
理的寻求必须被置于对生命的哲学转化的语境中。最终,哲学的目标在于
构建一种哲学生活。
A. 生活方式要素( ii ): 精神练习 ( spiritual exercise )

1.

(i)

一个人如何才能实现生活的哲学转变?根据阿多的说法 , 古代哲学家的答案是“精神练习”。 阿多所


说的“精神( spiritual )” , 意味着这种练习不仅关乎道德、智力 , 而且必须关乎“个人的整个心灵”
(Hadot, 1995, p. 82) 。

这个术语指的可以是身体上的 [ 练习 ], 如饮食制度,或涉及话语的 , 如对话和沉思冥想,或直觉上


的,如想象。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在实行它们的主体中产生一种改变和转化。 (Hadot, 2002, p. 6)

例如,有一种被称为噩兆冥想 (praemeditatio malorum or pre-meditation about the bad) 的斯多葛派


精神练习。这种练习需要人们反复想象自己身处贫困、痛苦和死亡从而对超出预期的意外做好准
备。
伊壁鸠鲁派也有自己的冥想练习 , 这种练习要求人们冥思“简短的箴言或总结“,这将使基本教条
保持 “在手状态”。例如,著名的四重治疗公式( tetrapharmakos, or four-fold healing formula ) :
上帝无需恐惧,死亡无需忧虑,善是容易实现的,恶是容易忍受的。伊壁鸠鲁派的学员需要反复
记诵这些箴言,以使其成为自身的心理习惯,从而改变其面对生活和世界的方式。
A. 生活方式要素( ii ): 精神练习 ( spiritual exercise )

1.

像其它各式各样的练习(比如乐器练习,体育运动练习)一样,精神练习需
要反复重复,以将特定的哲学教条形成心理习惯从而自然地贯彻于生活中,
进而改变其整个心灵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正如阿多所说,精神练习是 “自
愿的、个体的实践 , 旨在实现个体的转化 , 自我的转化 " ( Hadot, 2011, p.
87 )。简而言之 , 精神练习是实现人的哲学转化必不可少的手段。
A. 生活方式要素( iii ):生存选择( existential choice )

生存选择涉及“一个人的整个存在的转变,以及最终以某种方式存在和生活
的愿望” (Hadot, 2002, p. 3) 。做出生存选择,就是采纳某种哲学学说(如
斯多葛主义学说)并且笃定地追寻该哲学学派的理想。而哲学话语的主要目
的是证明生存选择的合理性。正如阿多所说:“因此,理论哲学话语诞生于
这种最初的生存选择,并且也回到这种生存选择” (Hadot, 2002, p. 3) 。
此外,阿多认为生存选择不是“位于哲学活动进程的末端……相反,它位于
起点……” (Hadot, 2002, p. 3) 。换句话说,一个人首先做出生存选择,接
受某一学派的哲学,并以一种符合其哲学教义的方式生活,然后再尝试在哲
学话语中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因此,哲学始于对生活方式的生存选择。
生存选择的非理性成分是否和哲学生活的哲学要素冲突?下文将进一步讨
论。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哲学的生活方式的两个要素:
1. 生活方式要素
2. 哲学要素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哲学要素

什么使生活成为一种哲学的生活?什么能使哲学的生活方式区别于其它生活
方式,比如德国人的生活方式或古代雅典的生活方式?很明显,哲学的生活
方式不能只由某些地理和历史条件以及文化习俗构成。

古代道德哲学文本因其理性的形式而独特,它提出正确行动问题的方
式完全区别于古代东方、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提问方式 : 它以论证
的方式讨论诸多立场,而不诉诸于传统或权威。 (Horn, 1998)
简而言之,哲学的生活方式包含一个根本特征:哲学是理性奠基的或基于理
性的 (reason-based) 。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哲学要素

哲学生活的理性奠基特征:

在过这样的【哲学】生活时,你不能像在过宗教信仰的生活那样,接
受所有你所认定的权威告诉你的生活方式,只是因为你认为它是神圣
的。纯粹的对某种生活方式的坚信的感觉是不充分的,例如通过祈祷
获得的感觉或与某种高于人类的力量建立了个人关系的感觉。
(Cooper, 2012, p. 18)
对这些思想家【古代哲学家】来说,只有理性,以及理性能够发现并
确立为真理的东西,才能成为最终可接受的生活基础。 (Cooper,
2012, p. 6)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我认为,基于理性或理性奠基构成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要素。就
哲学生活来说,

一方面,这一理性特征必须体现在对哲学话语的研究和创造中;
另一方面,哲学的生活必须由理性来构造,上文关于生活要素的讨论
中提及的生存选择和精神练习也要以理性为基础。
因此,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是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哲学要素),
它以精神练习和生存选择来实现永不停息的哲学式的自我转化(生活方式要
素)。
A. 库柏对阿多的哲学生活方式的宽泛理解的批评

批评 1- 生存选择与哲学的理性要求:如果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理性的,那么阿
多关于生存选择的想法似乎就是有问题的。

如果生存选择出现在哲学生活的起点,那它就不可能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决定,因
为此时人们还没有足够的哲学能力对一种哲学生活方式做出理性评估。换句话
说,一个人不能以对某些哲学学说的生存选择开始哲学生活,因为这种生存选择
本身就是非理性、因而也是非哲学的。
与阿多的生存选择观念相反,库珀认为哲学的生活方式中“唯一涉及生存选择的
是对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基本承诺,即在哲学理性的基础上生活” (Cooper, 2012, p.
19) 。
我在以下方面同意库柏:在我看来,对任何哲学教义的最终承诺都必须以理性和理性反
思为基础,对某些教义的不加反思的信仰将使得哲学生活将与宗教生活方式无异。
A. 库柏对阿多的哲学生活方式的宽泛理解的批评

尽管如此,我认为不应该完全放弃阿多关于生存选择的观念。除了生存选择之外,阿多还提到
了另一个相关概念:生存态度 (existential attitude) (Hadot, 1995, p. 104, 2020, p. 34) 。我把生存
态度理解为个人对生活和世界的直觉理解和基本感受,它为个人如何在世生存定下基调。需要
注意的是,不同于系统的哲学思考,每个人对她的生活和世界都持有某种生存态度,无论她是
否致力于哲学生活。这种生存态度源于一个人的全部个人经验,它可能是非反思性的和非哲学
的。在哲学生活开始时对一个哲学流派的生存选择就是这种非哲学的生存态度的表现。
关键在于,生存态度和基于这种态度的选择不一定是不可改变的。在采纳了某些哲学学说之
后,人们仍然可以对其进行反思,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哲学话语来理解和辩护自己的生存态度,
但也可以基于理性反思而拒绝这些曾被接受的学说。这也与库柏对历史事实的描述相对应,他
说:“他们中的许多人【古代哲学学者】在雅典的多个学派中同时或先后学习,然后最终在一
个或另一个哲学环境中定居下来” (Cooper, 2012, p. 19) 。
因此,在哲学生活之初的生存态度和选择可以不是基于理性的,但这并不一定违背我们的理性
奠基原则,因为真正会违背哲学理性的不是哲学生活开始时的生存态度,而是对未经理性省察
和论证的教条的最终接受。
A. 库柏对阿多的哲学生活方式的宽泛理解的批评

批评 2- 库柏不同意阿多将古代哲学模式扩展到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做法。

阿多认为,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不应局限于古代。古代哲学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精神从未消失过,它隐秘地延续在整个西方哲学
史中。他认为许多哲学家(从蒙田、笛卡尔、康德到叔本华、克尔凯
郭尔和尼采、维特根斯坦以及其他一些人)” 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受
到古代的哲学模型的影响,并将哲学不仅视为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
而且视为对我们栖身和感知世界的方式的一种改造 " (Hadot, 2002, p.
270) 。在这个意义上,阿多对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解可以说是
一种宽泛的理解。
A. 库柏对阿多的哲学生活方式的宽泛理解的批评

库柏批评了这种宽泛理解,他认为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古代的可能性是基于三个哲学假设,这些假设
是中世纪、现代和当代哲学缺乏或是拒绝的。这一批评对本文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不能适用于现代和当代的哲学家,那么把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没有意义。哲学作为生活方式
也不再是适用于当代的元哲学选项。这三个哲学预设分别是:

(1) 理性具有充分自足的内在力量,能够给符合特定哲学的行动提供充足的动机,能直接推动这些行
动 (Cooper, 2012, p. 11) ;

(2) 哲学是唯一可以使理性变得完美,从而可以获得知识或真理的艺术或技术 (Cooper, 2012, p. 12) ;

(3) 真理或知识是获得良好生活的充分必要条件 (Cooper, 2012, p. 14) 。


我认为阿多是对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延续到了后世。要论证这一点,就需要说明库珀所谓的哲学生活
方式的三个预设要么对哲学生活来说并不必要,要么能以某种方式在后世的哲学中继续存在,我将先初步
讨论预设( 1 )然后在后文参照叔本华的哲学来进一步讨论这三个预设。
A. 库柏对阿多的哲学生活方式的宽泛理解的批评

(1) 理性具有充分自足的内在力量,能够给符合特定哲学的行动提供充足的动机,能直接推动这些行
动 (Cooper, 2012, p. 11) ;
值得注意的是,库珀否定了阿多关于精神练习是哲学的生活方式的必要构成部分的想法
(Cooper, 2012, p. 22) 。 这并不奇怪,这其实是库柏认定预设( 1 )的结果。如果理性本身就
能促使一个人以符合她的哲学知识的方式行动和生活,那么精神练习对于哲学生活来说就是多
余的。
换句话说,精神练习的必要性正在于单靠理性不能保证行动与理性及其基础上的哲学知识相一
致。或者说其必要性正在与理性没有充分的内在力量。因此,阿多对精神练习的强调彰显了他
与库柏关于古代哲学中行动与理性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对他来说,在理性和行动之间,精神练
习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中介作用。我同意阿多的说法,因为精神练习在古代所得到的广泛重视,
已经可以作为反驳( 1 )的证据,古代哲学并不完全默认理性可以直接推动行动 所以精神练 ,

习才那么重要。只有通过精神练习,生活才真的能够符合哲学或者成为哲学的体现。这一点也
符合现代人的常识,心理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塑造需要依靠持之以恒的练习来实现。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最小模型

根据阿多和库柏对古代哲学生活的阐释,我提出一个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的最小模型,它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

1. 转化性特征
2. 实践导向特征
3. 理性奠基特征
4. 生存态度特征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最小模型

1. 转化性特征:哲学的目标不是,或者至少不只是,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哲学不仅是哲学话语。
哲学话语和理论只有在为哲学生活方式的最终目标服务时才有意义,这一目标即对自我和生活的
转化。
2. 实践导向特征:实践导向是指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中,实践的层面至关重要,甚至引领着理论
层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
1.

1.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将自我和自我的生活的转化视为目标,这不是任何纯粹的理论成
就。
2. 哲学理论最终服务于实践性的目的,即以具体哲学学说所构想的理想的生活方式引领生活。
3. 由于理性不具备单独推动行动力量,为了按照哲学理论的洞见行动、转化自我和生活,精神
练习作为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应该构成一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最小模型

1. 转化性特征
2. 实践导向特征
3. 理性奠基特征:哲学生活方式之所以能与宗教等其他生活方式区分开来,是因为哲
学总是以理性为基础。人们必须能用理性给自己的生活方式提供理由,并为它辩
护。而这一辩护的前提是,哲学生活被自觉地建立在理性探究获得的真理或知识的
基础上。并且,用来实现哲学生活的自我转化的哲学实践及练习都必须以理性和基
于理性的对世界和现实的认识为基础。 以幻想和纯粹的直觉为基础的练习是盲目
的。从这个角度看,说哲学是理性奠基的,就是说理性是求取知识的力量,而哲学
必须要建立在理性知识的基础上。
4. 生存态度特征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最小模型
1.

1. 生存态度特征:这一要素是对阿多生存选择的修改。生存态度是基于个人全部经验的对生活和世界的直
觉理解和基本感受,它为个人如何在世生存定下起始基调。生存态度本身并非必然是哲学的,但其必然
是个人的,将生存态度特征纳入哲学生活的模型,意在强调哲学生活的个体性,它与个人的气质、性
格、生活经历紧密纠缠。而为了使生存态度成为哲学生活的一部分,生存态度必须由理性来检验甚至修
正。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生存态度和哲学的理性奠基特征才是相容的。从生存态度的角度看,哲学作为
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生存态度的哲学化。
1. 一方面,强调生存态度是为了强调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由纯粹的理论活动构成的,而是由
一个人对世界的基本感受和直觉理解所驱动的,并试图回答关于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
上的大问题。换句话说,生存态度特征强调了生活方式的哲学和个体活生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生
态度之间的紧密联系。
2. 另一方面,生存态度和哲学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生存态度为哲学理性提供了最初的中心主题和
起步方向,但它既可能得到哲学提供的理性的阐明和辩护,也可能在哲学理性的审查中反过来被
哲学理性所渗透和改变。总得来说,哲学的生活方式是在哲学理论和哲学实践的引导和塑造中产
生的哲学化了的生存态度。而这只是在重复阿多所说的哲学生活是一种“存在于世界的模式”。
A.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最小模型

哲学生活的最小模型:如果一种哲学满足以下四个特征,则可被当作作为生活方
式的哲学。
1.

1. 转化性特征:哲学的最终目的是生命和生活的转化。
2. 实践导向特征: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中实践的部分占据主导地位,理论服
务于实践。
3. 理性奠基特征:上述哲学生活及其实践方式(如精神练习)必须以凭借理
性获得的知识和真理为基础。
4. 生存态度特征:哲学生活必须和个体生命紧密相连,哲学生活最终是生活
态度的理性化、哲学化。
概览
1.

1.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2.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我将讨论叔本华的哲学悲观主义,强调其作为哲学
理论而非纯粹的个人生活态度的一面;
3. 叔本华论救赎之路与哲学的生活方式
A.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自然世界悲观主义:生命意志的形而上学
个体生命悲观主义:欲求的动力学
A.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叔本华被称为“悲观主义的哲学家 (Der Philosoph des Pessimismus)”(Fisher,


1987) , 悲观主义是他哲学的中心主题之一。然而,正如 Joshua Dienstag 所
注意到的,悲观主义常常被认为是 " 一种倾向 " , " 一种心理状态,而不是
一种哲学或哲学取向 " (Dienstag, 2009, pp. 4–5)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叔本
华的悲观主义有时被认为只是源于他的不良性格,甚至被 " 严格地从病理
学的角度来解释,好像它们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的、悲伤的人格的症状 "
(Beiser, 2016, p. 46) 。
A.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根据我们对生存态度的讨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是个人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悲观主义反映了叔本华的个人性格和经历,是他对生活和世界
的基本生存态度。正如叔本华在一份未发表的笔记中写道: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 ...... 我被生活的苦难和悲惨所影响 ...... 。这个世界清楚而响亮地宣扬的真


理 ...... 是这个世界不可能是一个全能的、无限美好的存在所创造出来的,而是一个魔鬼【所创
造的】 ...... 就所能见到的事情来说,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 (Schopenhauer, 1990, p. 119 转引自
Young 2013, p.79)
然而,在另一个层面,即哲学层面,悲观主义不仅仅是 “一种心理状态 " 或个人气质,而是一种
基于理性的哲学论题。拜塞尔( Frederick Beiser )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说: " 是叔本华使悲观主义
成为一种系统的哲学,是他把悲观主义从一种个人态度转变为一种形而上学和世界观 " (Beiser,
2016, p. 13) 。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其个人生活经验和人格气质的
哲学化,换句话说,是其生存态度的哲学化。
A.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 自然世界悲观主义

意志与个体化:人的认知条件(空间、时间和因果)构成了个体化原则,就像一
个万花筒,将作为单一整体的意志分割或个体化为构成现象世界的个体对象的洪
流。从另一个角度看,充斥着多种多样个体对象的世界是意志作为一个单一的、
统一的存在的显像或对象化、个体化。在这个意义上,世界上所有事物的个体性
都是意志的个体化或对象化的结果。因此,所有人类个体也都是意志的对象
化。”意志作为物自身,构成了人的内在的、真实的和不可毁灭的本质” 
(Schopenhauer, 1986b, p. 259) 。
它【意志】在一棵橡树上和在几百万棵橡树上一样完全地揭示了自己。它们的数
量,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倍增,对意志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而只是对那些在空
间和时间中认知着的、自己也在其中倍增和分散的个体有意义,但其实这些多样
的个体本身也只涉及意志的显像,而不是意志。 (Schopenhauer, 1986b, p. 194)
A.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 自然世界悲观主义

作为世界本体的意志是一种混乱而盲目的生命意志( Der Wille zum


Leben )。我们在对身体的直接体验中体验到的是盲目的干渴、饥饿、
性欲等为了自我保存和繁殖而存在的身体欲望,也体验到在身体欲望基
础上更复杂的欲求。而这些纷繁复杂又充满强制力的欲求不是别的,就
是作为世界本体的生命意志在我们对自己身体的直观中的赤裸呈现。
意志把自己客体化为一个囊括了不同对象类型的等级系统,其中从无机
物到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命意志的不同等级的对象化或个体化。盲目
求生的生命意志使得整个自然界充满了为抵抗死亡和满足欲望而挣扎的
单个个体。
A.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 自然世界悲观主义

叔本华对自然持有彻底悲观的看法。而人类也不可避免地要被囊括进这一
恐怖的自然图景中:
1

因此,我们在自然界中到处可以看到纷争,斗争……意志对象化的每
个等级都会将其它等级的对象所占据的物质、时间、空间据为己有。
这种普遍的斗争在动物世界中最为明显,它以植物世界为食。在这个
世界中,每一个动物本身都成为另一个动物的猎物和食物。因此,生
命意志在不断地消耗自己,并以各种形式成为自己的养料,直到最
后,人类因为压倒了所有其他对象等级,而把自然界看成是供自己使
用的产品…… . (Schopenhauer, 1986a, p. 218)
A.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 个体生命悲观主义

个体生命悲观主义

就个人的生活而言,每一部生活史都是一部痛苦的历史,因为通常来说,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连串大大小小的不幸事件……在一个人类的生命将
要结束时,如果他是真诚而审慎的,那么他不会愿意再次经历他的人生。
与其如此,他更愿意选择完全不存在。 (Schopenhauer, 1986a, p. 445)
生活绝不呈现为一种可以享受的礼物,而是呈现为需要努力完成的一种任
务、一种苦差事。据此,我们看到,无论在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都有
普遍的需求、不安的努力、持续的压力、无休止的争斗、被迫的活动,这
些都伴随着身体和精神力量的极端消耗。 (Schopenhauer, 1986b, p. 462)
A. 个体生命悲观主义 : 欲求的动力学
1 欲求:匮乏
个体生命悲观主义 = 痛苦

2.1 满足:无聊 = 痛苦
生存当然应该被视为一个错误……事实上,我们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知道我们不
3 存在会更好。
开始新的欲求 : 匮乏 = 1986b, p. 775)
(Schopenhauer,
痛苦
就个人的生活而言,每一部生活史都是一部痛苦的历史,因为通常来说,每一个
人的生活都是一连串大大小小的不幸事件……在一个人类的生命将要结束时,如
2.2 不满足:匮乏 = 痛苦
果他是真诚而审慎的,那么他不会愿意再次经历他的人生。与其如此,他更愿意
选择完全不存在。 (Schopenhauer, 1986a, p. 445)
3 开始新的欲求: 匮乏 =
痛苦
生活绝不呈现为一种可以享受的礼物,而是呈现为需要努力完成的一种任务、一
种苦差事。据此,我们看到,无论在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都有普遍的需求、
不安的努力、持续的压力、无休止的争斗、被迫的活动,这些都伴随着身体和精
神力量的极端消耗。 (Schopenhauer, 1986b, p. 462)
A.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自然世界悲观主义:生命意志的形而上学
个体生命悲观主义:欲求的动力学
概览
1.

1. 何谓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2.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3. 叔本华论救赎之路与哲学的生活方式:我将介绍叔本华对其悲观主义哲学的
回应,并论证叔本华的哲学是哲学作为生活方式这一元哲学方案在现代哲学
(modern philosophy) 中的表达,以揭示这一方案超出古代哲学语境的潜力。
A. 叔本华论救赎之路与哲学的生活方式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超越个体性原则
1. 审美经验
2. 美德与苦修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A.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 - 审美经验

在审美经验中认识柏拉图式的理念
意志的客体化有 " 许多明确的等级 " 。而叔本华还认为, " 在一些特定等级
中,我们认识到柏拉图式的理念 ...... 即这些等级只对应明确的种类,或所有
有机或无机的自然物体的原初不变的形式和属性 "(Schopenhauer, 1986a, p.
245) 。
理念不是我们可以凭借个体化(时空,因果)原则来表征的东西,叔本华
说:
理念不进入该原则;因此,杂多性和变化都不属于它。虽然理念借助无数个
体以表达自身,并且这些个体不断地生成和消失,但理念恒久不变、始终如
一,充足理由律对它没有意义。 (Schopenhauer, 1986a, p. 245)
A.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 - 审美经验

如果理念不属于充足理由律的范畴,我们怎么能将其作为对象来认识呢?叔本
华对这个问题的表述和回答如下
...... 就主体是作为个体来进行认识而言,由于这一原则【个体化原则】是主
体的所有知识的形式,理念将完全处于主体的知识范围之外。因此,如果理
念要成为知识的对象,这只能通过废除认识主体的个体性来实现。
(Schopenhauer, 1986a, p. 246)
A. I)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 - 审美经验

换句话说,只有当认识主体超越了其个体性才能达到与理念对等的等级,从而
认识理念。而叔本华还认为,认识主体的个体性的废除可以发生在审美经验
中,因为在审美经验中:
用一个意味深长的德语习语来说,我们在对象中完全失去了自己( sich
gänzlich in diesen Gegenstand verliert );换句话说,我们忘记了我们的个体
性,我们的意志,只继续作为纯粹的主体存在,作为对象的清晰的镜子;这
样就好像对象单独存在,没有人去感知它,我们因此不再能够把直观者和直
观【对象】分开,两者已经融为一体,因为整个意识都被一个唯一的直观图
像完全填充和占据…… (Schopenhauer, 1986a, p. 257)
A. I)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 - 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与对个体性的超越:

虽然意志是同一个意志,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求和欲望。可以说,
个体性形成了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利己主义( Egoismus ),是痛苦的
来源。如果取消了个体性,意志就不能将自己转化为个人具体的欲
望。叔本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主体不再被设想为个体,因为个
体在这样的认知中【审美经验】已经失去了自我;相反,它是一个纯
粹的、无意志的、无痛苦的、永恒的知识主体……” 
(Schopenhauer, 1986a, p. 257)
A. I)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 - 审美经验

叔本华的美学研究的核心目标即揭示一条通往救赎的道路。 有趣的是,正
如许多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那样 , 叔本华也非常重视心灵的平静或安宁。这
种对心灵安宁的追求可以看作是古代的哲学生活方式的核心理想之一,而它
也在叔本华的哲学中得到了延续。
而审美安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涉及到一个认知或知识的维度( cognitive
or epistemic dimension )。在审美经验中,主体是一个 “知识的主体 " ,她
能认知到柏拉图式的理念。心灵的宁静是在获得对理念的知识的过程中实现
的。我将在最后比较叔本华的哲学与哲学的生活方式时回到这一点。
A. I)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 - 美德与苦修

美德与超越个体性

根据我们对审美沉思的讨论,废除个体性是实现心灵安宁和从意志中得到救
赎的途径,因为个体性是所有具体的意愿和欲求的基础。换句话说,要想得
到救赎,人们必须以某种方式得到提升,以超越个体性原则。
叔本华认为这是美德的形而上学基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 " 对所有生命在形
而上学层面的一体性有直接和直观知识的人 " (Schopenhauer, 1986a, p. 426) 。
当他们知道最终的现实是一个统一的存在,那么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限和区
别就消失了。 他们不因自己的欲望而行动,从而从意志的奴役中解脱出
来。他们不再是符合人类的自然态度的利己主义者,而会成为利他主义者。
如何获得这种“直接和直观知识”?
A. I)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 - 美德与苦修

美德,同情与苦修

同情与想象:“我们不是因为自己的苦难,而是因为别人的苦难而流泪,这
发生在以下方面 : 要么在想象中我们把自己生动地放在受苦者的位置上,要
么我们在他的命运中看到整个人类的命运,因此也是我们自己的命运。”
(Schopenhauer, 1986a, pp. 512–513)
苦修:一个有美德的人将凭直觉体会到不可改变的、悲惨的人类命运和无尽
的、盲目的生命意志。这将引导她走向通往救赎的最终目标的道路。这条路
就是禁欲苦修:人把所有的欲求和对快乐的欲望降到最低,过着 " 贫穷、艰
苦和不愉快 " 的生活, " 因为他们能看到自己真正的最终幸福 " 
(Schopenhauer, 1986b, p. 819) 。 意志从不可能自己停止欲求,而苦修是对生
命意志的决然否定。
A. I) 从意志中获得救赎 - 美德与苦修

这样的人,在与自己的本性进行了多次痛苦的斗争后,终于完全克服了自己
的本性,只剩下一个纯粹的认知着的存在,作为世界的一面无遮蔽的镜子。
再也没有什么能吓到他,没有什么能打动他:因为他已经切断了所有让我们
被世界束缚的千丝万缕的意欲,正是它们使我们在欲望、恐惧、嫉妒、愤
怒、不断的痛苦中来回撕裂。他现在平静地、微笑地回望这个世界的海市蜃
楼…… (Schopenhauer, 1986a, pp. 530–531)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救赎的苦修主体仍然是一个像审美主体一样的 " 认识
着的存在 " 。换句话说,在这条救赎之路上,认识或知识的维度从未消失
过。最终,心灵的安宁必须伴随着对世界的纯粹认知。我将在下一节再回到
这一点。
A. II)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上文中我引入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特征,即转化性特征、实践导向特征、理性奠基特征、
生存态度特征。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可以被理解为他悲观的生存态度的哲学体现。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以
证明他个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悲观感受。从这个角度看,叔本华的哲学体现了生存态度特征和理性奠基特征。
叔本华哲学的转化性特征也很明显,《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三和第四卷是对一个人应该如何在残酷的
世界中生活这一问题的研究。他的哲学目标不仅仅是提供理论知识,而是转化人的生活及其对世界的态度。
而相应的转化方法(或救赎)又奠基在其理性论证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比如,救赎必须建立在对个体性的
超越基础上,而这是因为个体性正是意志的化身。这一部分不仅仅是一种点缀或附属品,而是占据了其哲学
的核心位置。
此外,他还认为,哲学洞见必须体现在生活实践或行动中。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哲学具有实践导向的特征。

真正的善性、无私的美德和纯洁的高尚… 来自于这样一种知识,正因为它不是抽象的,所以不能被传
达,而是必须在每个人自己身上出现,因此它不能在语言中找到适当的充分表达,而只能在行动中,
在人的生活过程中找到。 (Schopenhauer, 1986a, pp. 503–504)
A. II)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接着,让我们回顾一下库柏对阿多的哲学生活方式的宽泛理解的批评,他认
为古代哲学具备以下三个后世哲学并不支持的预设: (1) 理性具有自身充足
的内在力量,能够给符合特定哲学的行动提供充足的动机,能直接推动这些
行动; (2) 哲学是唯一可以使理性变得完美,从而可以获得知识或真理的
艺术或技术; (3) 知识和真理是获得良好生活的充分必要条件。它们和叔
本华的哲学关系如何?

以下我将以叔本华为例证明后世的哲学可以支持 3 ,而 1 和 2 对哲学
生活是不必要的。
A. II)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1) 理性具有内在的力量,能够给符合特定哲学的行动提供充足的动机,能直接推动这些行动

我已经论证了古代哲学并不承诺预设( 1 ),现在我将根据叔本华的哲学对这一预设和哲学生活方式的
关系做进一步的澄清。
我们已经看到,当他谈到道德意识时,他强调了同情和想象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同情心、对他人
感受的想象和对感情的诉求都不是理论哲学的典型方法,也不是人类理性的功能,正如叔本华所说,
这是 " 一种直接的、直观的知识,不能通过推理而得出,也不能通过推理而到达;一种知识,正因为它
不是抽象的,所以不能被传达 ......" (Schopenhauer, 1986a, p. 503) 。这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一些哲学实践和
精神练习,如阿多所提到的:

特别是对物理学基本教条的哲学冥想,例如伊壁鸠鲁派对无限虚空中世界起源的沉思,或斯多葛派
对宇宙事件的合理和必要展开的沉思,可以导致一种想象力的锻炼,其中人类事物在浩瀚的空间和
时间中显得微不足道。 (Hadot, 1995, p. 59)

... 想象力和感性在这些练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Hadot, 1995, p. 88)


A. II)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预设 (1) 理性具有内在的力量,能够给符合特定哲学的行动提供充足的动
机,能直接推动这些行动

叔本华和一些古代哲学家都强调想象力和感性的力量,这不是一个巧
合。他们都承认理性的局限性。虽然叔本华没有像他的希腊前辈那样
强调具体的实践方法,但很明显,同情心、想象力的实践和禁欲苦修
的实践对救赎很重要。这种对理性局限性的清楚认知显然是精神练习
的动机之一。因此,对叔本华来说,理性也并不是做出符合哲学理论
的行动的充分动力。这也显示了叔本华哲学的实践导向性。
A. II)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预设 (3) 知识和真理对于美好生活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

实际上,这一点并没有在后来的哲学中完全消失,它也反映在了叔本华的哲学中。正
如我们在叔本华的美学中所看到的,审美宁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涉及到一个认知或
知识论的层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是一个 " 知识的主体( Erkenntnissubjekt ) " ,她
能知道理念。而在叔本华关于救赎的讨论中,救赎的主体也仍然是一个 " 认知着的存
在 ( erkennendes Wesen )”。
因此,至少知识的维度总是出现在叔本华关于心灵安宁的思想中。一旦获得真正关于
世界本性的知识,心灵的安宁就会出现。至少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认为,只要我们
认为心灵的宁静对美好生活至关重要,那么,对世界的真正认识对美好生活就有必不
可少的意义。心灵宁静与美好生活之间的这种联系,无疑也是叔本华和古代哲学家共
享的生活理想的核心 ( 见 Hadot, 2002, pp. 106–161) 。因此,这种知识与美好生活之间
的联系对于叔本华的哲学也很重要,美好生活依赖于来自于审美与苦修的真正知识。
A. II)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预设 (2) 哲学是唯一可以使理性变得完美,从而可以获得知识或真理的艺术或技术 。

叔本华花了很多时间讨论佛教、婆罗门教和其他宗教。他当然认为,这些宗教与
真理和知识有关。而苦修的生活也主要存在于宗教生活中。并且,叔本华对他那
个时代的自然科学也非常熟悉。他甚至写了一本书(《论自然界的意志》 (Über
den Willen in der Natur) ),为他的哲学提供自然科学支持。因此,我认为,叔本
华可能不会同意这个假设 (因为宗教和科学都可能达到知识和真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库珀对阿多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宽泛理解的批评是合
理的。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假设对于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必要的。即使
古代哲学家确实将哲学当作最重要的知识来源,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观念
本身并不需要声称哲学是知识和真理的唯一来源,或者能提供唯一正确和最有价
值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对于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当代构想尤为重要。
A. II)
A. II)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自然科学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在当代这是一个不可辩
驳的常识。人们广泛地寻求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其它自然科学来理
解和引导自己的生活。我认为,叔本华向我们展示了面对自然科学的生活指
引作用这一事实的正确态度。
在当代,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可能、也不应该与科学知识相对立。广泛
地吸收科学知识作为我们哲学生活方式的理性基础的一部分才是正确的态
度,正如叔本华试图吸收科学知识来辩护他的哲学时所做的那样。
A. II)
A. II)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叔本华的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只有以这种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科学知识,当代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被看作是
真正基于理性的。

因为,无论是今天还是叔本华的时代,自然科学都无疑是知识的深刻而重要来源之一。
这使得故意忽视自然科学是不理性的,因此也是非哲学的。
所以,预设( 2 )并不是哲学的生活方式所必须的,无论是对叔本华还是对我们来说,哲学不应该
是知识和真理的唯一来源。与此相反,在科学时代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的理性基础不仅需要从哲学
思考中获得,而且需要整合自然科学提供给我们的知识。实际上,这与古代哲学家们以哲学为知识
和真理的唯一来源的预设并不冲突,因为在他们语境中哲学的研究对象显然包括了今天被视为自然
科学研究对象的东西(比如各个学派的物理学)。
综上所述,我认为库珀的批评是错误的,所谓的古代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的预设要么仍然可以留存于
后世,要么并非必要的预设。因此,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非局限于古代哲学,而叔本华的哲学
可以被看作是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现代范例。
感谢观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