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让黑帮去窥探社会

——以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作品为例浅析黑帮类型片

黑帮电影,或称作黑道电影、帮派电影,是与组织犯罪有关的犯罪电影的
次类型。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社会急遽贫富不均,
衍生出社会写实黑帮的争斗故事,通常特别是指黑手党。在早期的黑帮电影中,
相当大的程度与黑色电影有着相同之处。黑帮电影主要是以黑帮犯罪分子为主
人公,以有组织犯罪为主要题材,根据真人真事或小说改编的电影,主要描写
黑帮帮派之间、帮派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以走私、贩毒、抢劫、打
斗、枪战、追车等为主要情节,通过黑帮帮派的发迹与衰落,用艺术的形式反
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
黑帮电影的发展跨越了几大历史时期,从脱胎于早期黑色电影,有声片的
引入催生出许多以暴力色情为导向的粗俗黑帮电影。到旧好莱坞时期时《海斯
法典》与禁酒令的实行让粗俗黑帮片被限制的同时也间接提供给新类型黑帮片
更多的土壤,让创作者去更新黑帮片的叙事与表现方式,进一步完善了黑帮电
影的类型化,期间诞生了诸如《小凯撒》、《国民公敌》、《疤面》等代表作
品。直到二战后新好莱坞时期,随着旧好莱坞制度的解体,以及冷战中风靡的
文化解放运动让现实主义题材迎来生机,黑帮电影随之蓬勃发展,同时作者电
影的发展也让黑帮片展现出不同的个人及社会思考。期间诞生出许多经典作品,
例如《教父》、《好家伙》、《疤面煞星》。最后一直到新千年以来的低谷,
因为社会法治的健全使黑帮电影表现的现实题材趋于匮乏,同时观众的喜好变
化,以及好莱坞其他类型商业电影的蓬勃发展导致传统黑帮电影失去商业地位。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作品主要集中于整个黑帮电影发展的黄金期,同时
其整个创作生涯贯穿了黑帮电影发展的大部分历程,同时也符合黑帮类型电影
所拥有的所有风格特征。因此,以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黑帮电影作品为例子
分析好莱坞黄金期的黑帮类型电影有其合理性。
马丁·斯科塞斯所导演的首部长篇电影作品是 1967 年出品的《谁在敲我的
门》,电影中表现了一位住在纽约皇后区的意大利裔美国青年 JR,出生、成长
于天主教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终日无所事事,借与几个混混街头斗殴、小酒吧
醉酒度日。不同于其时多数年轻人的是,他对性相当保守。某日他在街头结识
当地女孩,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交往中女孩惊诧于他对性的态度,却因此对他
加重爱的分量,但在两人谈婚论嫁时,女孩坦诚曾被强暴的屈辱往事,令他深
陷抉择的痛苦。这个电影已经开始初步展现马丁·斯科塞斯的风格,即用电影
人物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的社会,即便该电影视角较为狭窄,并没有展现太多意
大利黑帮的组织架构和有组织犯罪,叙事也主要集中于社会底层青年的日常生
活,但是影片中通过对主角人物的设置,例如用居住在皇后区的意大利裔青年
来展现美国新移民一代与美国社会之间的矛盾,同时利用主角对性的观念表现
在传统天主教徒与美国社会所流行的新教氛围之间的宗教矛盾,整体上马丁·
斯科塞斯也通过该电影来展现了当时美国社会中新移民一代所遇到的困境和矛
盾,以及当中一些面对矛盾选择进入黑帮的这一类人群的日常生活与困境。由
此可以知晓马丁·斯科塞斯导演所拍摄的早期作品就已经带有黑帮电影的元素
之一,即表现黑帮的日常生活和犯罪行为,这是区别于其他好莱坞电影最明显
的特征。
在经过拍摄《出租车司机》与《愤怒的公牛》等优秀作品后,马丁·斯科
塞斯于 1990 年拍摄了黑帮电影《好家伙》,电影叙述了美国历史上黑帮名人亨
利·希尔与他的朋友在 1955 年至 1980 年期间的兴衰史,主角一行人从一开始
亲密无间共同犯罪到后来因为利益而分道扬镳,最后因为和警察之间的争斗而
互相背叛伤害最后以悲剧收场,真实表现了黑帮内部的架构和权力之间的尔虞
我诈。影片中对黑道人物独特的生活形态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的生动而真实的
表现,相比于《教父》等影片对黑帮的艺术化,可以被称为黑帮生活的“参考
书”,例如人物全部都是按照真实黑帮架构而设置,同时在影片中演员大量使
用现实黑帮的“黑话”和符合现实黑帮的各种作案工具或者车辆,表现出马
丁·斯科塞斯尽可能地在影片中完全复刻现实中黑帮的生活而非此前架构在虚
拟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同时,影片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区别于其他类型电影或者
商业电影常见的“大主角”形象,塑造出许多贴近真实,冷酷无情,平淡而又
戏剧化的银幕形象,例如最后主角为了自己家人的生存不得不和联邦调查局合
作出卖之前自己的同伙,而导致同伙有的最后死在牢狱中有的亡于拘捕路上,
这种冷酷无情的表现也充分还原了现实中的黑帮生活。由此可见,马丁·斯科
塞斯导演在这一时期的黑帮电影相比于其早期黑帮电影有了更丰富的表达,整
体叙事更加复杂,人物更加众多,从此前更多焦距底层人士的视角变成了关注
到黑帮内部更有权力的人士之间的纠葛和矛盾。电影故事也受到时代背景更大
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出了在当时美国表面上的社会历史事件与黑帮之间千丝万
缕的关系。这一时期的好莱坞黑帮电影能够有这般长足的发展,无不是得益于
美国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可以表明一个观点,即社会其
他领域反映在电影领域便是黑帮电影为首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黑帮电影便
是西方社会发展形态的一种反应。
新千年以后黑帮电影开始失去商业地位,黑帮题材电影迎来低谷,自此以
来,好莱坞所出品的黑帮电影数量或质量都乏善可陈,市场上的黑帮电影也更
加偏向于独立制片出品而非原来的制片厂出品,马丁·斯科塞斯在 2019 年导演
了黑帮电影《爱尔兰人》可以说是黑帮类型片的一次总结与集大成之作,故事
讲述货车司机弗兰克·希兰逐渐在黑帮打拼中成为一名黑帮杀手,并与黑帮罗
素·布法利诺和他的布法利诺犯罪家族有牵连,包括为有势力的国际货车司机
兄弟会主席吉米·霍法工作。影片重点讲述了两条故事线,第一个故事线即以
弗兰克为主角视角,讲述弗兰克如何从一开始的货车司机受到罗素赏识进行工
作,再到后来受罗素牵头帮助黑帮家族除掉竞争者和叛徒,一步步成为黑帮内
部的职业杀手,然而自己的家庭却一步步分崩离析直到最后自己孤独一生而老
去。另外一条故事线则重点表现了全美卡车司机工会主席吉米如何涉猎政治与
黑帮家族的关系,然后一步步进入黑帮家族背后的政治利益之间的纠葛,最后
让自己陷入了被杀害的结局。影片将这两条故事线作为主线,在其间插入或者
映射了许多当时的真实历史事件,例如肯尼迪家族的兴衰以及肯尼迪兄弟刺杀
案,黑帮家族谋杀案,工会主席吉米·霍法失踪案和尼克松水门事件等当时重
大的社会事件。
《爱尔兰人》中出现了大量人物,其中许多都是以现实原型作为基础进行
改编,其中各位主角所在的社会阶层和其背后所代表的派系利益纠葛,就成为
故事的主要推进力,主角弗拉克代表在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后裔的底层,通过自
己的努力一步步爬到高层,而罗素和吉米所代表的黑帮家族和受牵扯的社会团
体和工会也代表着社会中光明和阴暗面,使影片呈现了上世纪美国完整的黑帮
生态圈,影片中蕴含的大量信息和故事共同串起了上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的整
体发展历程,表现了美国社会中各种正面或者背后的权力之间的纠葛。
除此以外,影片在艺术手法的表现上也具有许多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独
特风格,例如影片中出现了许多次“死亡凝视”,除了一些角色行为上的“凝
视”行动,片中还有不少片段,是喝酒聊天等没有任何台词的静止片段,这些
画面,会此消彼长掉影片的进展节奏,然而却让影片带有了史诗感的独特风格,
让观众好似在审阅一部纪录片,片中表现的场景犹如真实的历史场景,尤其是
《爱尔兰人》的最后四十分钟,也就是所谓的电影大结局部分,影片出乎意料
是全片节奏和叙事最缓的一章节,但这样的结尾却升华了影片的人物和心境,
让影片超出传统的黑帮犯罪类型,回归到人内心深处的救赎。
从《爱尔兰人》中可以分析到黑帮片这一类型电影的几大特征,第一即影
片必须要表现黑帮体系的形成和权力的架构,通常这一点也要反映到现实社会
可见的权力体系,例如黑帮之间的斗争影响了美国总统大选的竞争。第二便是
要重点表现黑帮成员的犯罪行为,影片背景设置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之中,但其
故事线与人物发展或情感又相对区别于现实,提供给导演编剧一定的创作空间,
导演与编剧便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表现黑帮的犯罪行为和方式。第三即黑
帮电影要蕴含黑帮的运行逻辑,即所谓的道义,例如表现出卖朋友的黑帮成员
受到了报复抑或是内心遭到永久的挣扎。这一特征也是黑帮电影通常所蕴含的
类型特征,即通过表现黑帮人物的沉浮与内心纠葛来反思整个社会现行体制下
一些人物不得不面对的困境,由小见大反思社会体系所有的缺陷,以此反映到
观众观影体验中,引发针对社会与个人的思考。
通过总结马丁·斯科塞斯导演所拍摄的系列黑帮电影,可以窥探一二黑帮
电影所具有的现实主义意义。黑帮电影之中常表现的黑手党代表的是一种行为
准则,它存在的目的只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统治阶级的权力以及社会环境的
稳定。黑帮电影中反应的黑道生活,实际上展现出游走在法治社会边缘人物的
一类形象,以及他们所维系的、区别于普通人所理解的道德准则与内部秩序,
他们的存在是补全整个社会运行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而黑帮电影这一类型电
影则是直接让社会中其他人能了解这些人生活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社会发展趋
于法治和稳定的情况下,黑帮的存在自然就受到了挑战和转化,同时依赖现实
题材的黑帮电影也失去了创作的土壤,新千年前后黑帮电影走向衰落就是证明。
最后,在好莱坞黑帮电影这一类型之中,以马丁斯科塞斯导演为首所创作
的影片,通过将影片的故事架构在真实背景之上,对真实故事加以一定虚构和
改编,创作出了独特的具有强烈时代色彩的黑帮类型电影,蕴含了针对许多社
会问题的描写和思考,其中一些影片对真实历史事件的改编甚至是颠覆解读都
充满导演个人对历史的戏谑调侃和独到理解。好似在用电影这一艺术方式去与
整个社会做沟通,也不失为可以让观众参与思考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