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3

作家与作品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
书写为线索
贺桂梅

内容提要:本文从作家丁玲主体结构的二元性这一问题意识出发,结
合其文学创作与革命实践的生命历程,探讨丁玲如何塑造出一种将革
命、主体与文学融汇一体的独特辩证法生命哲学。相关讨论以丁玲在
不同历史时期关于瞿秋白、王剑虹的文学书写为线索,尝试对丁玲与
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关系、丁玲为何选择文学道路、丁玲向“左”转的
具体历史内涵、丁玲革命主体结构的形成及其与创作的关系等关键问
题,进行分析性的历史阐释。同时结合《韦护》的初版本分析,对丁
玲的《在黑暗中》《韦护》《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等重要文本做
出新的解读。

关键词:丁玲...主体辩证法...瞿秋白...王剑虹..《韦护》..
DOI:10.16287/j.cnki.cn11-2589/i.2018.05.001
在丁玲研究中,作家主体的二元性矛盾(如文学与革命、作家与党员、文
学与党性、个人主义与集体、知识分子与革命者等)始终是受到关注的焦点问
题。这种矛盾既表现在丁玲从文学到革命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也表现为她持久
而艰难的“自我改造”过程,同时还表现在评论界对于丁玲作为“天才作家”
和“饱受磨难的革命者/政治家”之间张力的争议上。关于这种“二元性”的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讨论,研究界往往采取二元对立的思考框架,强调二者的对抗性,而很少去
追问这种二元性在丁玲那里作为问题如何产生,作家主体的二元性矛盾背后
包含了20世纪中国革命怎样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丁玲在回应这些问题时采取
怎样的主观态度和内在逻辑,特别是她在文学与革命实践中如何表述/表现
这个问题。
本文尝试从丁玲与瞿秋白、王剑虹的交往关系及其文学书写的角度,聚焦
于丁玲作为“作家”与“革命者”的生命主体实践,来展开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 丁玲主体构成的二元性与其 瞿 秋 白 、 王 剑 虹 书 写

丁玲作为“作家”与“革命者”的生命历程,同时可以被视为一种实践性
的主体构造过程,即一个不断改造旧我、构建新我的开放性展开过程。作家的写
作实践与其生命经验既有密切关联,又并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通过文学写作这
一媒介,作家既塑造自我主体,也介入、参与社会革命实践,由此,作家的主体
构成与她的文学、革命实践之间形成了彼此塑造的辩证关系。1942年在《在医院
中》的结尾,丁玲曾将小说的主题概括为“人,是在艰苦中生长”。事实上这也
可以说是丁玲一生的主题。丁玲在20世纪中国革命历史中荣衰毁誉、大起大落的
生命历程,最为典型地显示出其人格主体构成的不断“生长”,从而形成了一种
独特的生命实践哲学。即“在革命的斗争实践中,在与‘艰苦’展开搏斗的生活
经历中,不断地磨砺自身,不断地认知外在世界,并通过实践转化成自我的构成
1
部分,以塑造新我” ;与此同时,这一“自我战斗”的轨迹又在丁玲的文学创
作中有相应的描绘,并最终呈现为文学作品的完整形态。
从这一角度而言,丁玲主体构成的诸种二元性,与其说是一种分裂性、
对抗性存在,莫如说是一种始终处在彼此转换、矫正和提升过程中的一体性内
在精神结构。这种紧张的“自我战斗”,其结果并不是其中的“一元”克服了
“另一元”,而是“二元”之间不断地互相转化,进而形成一个动态的、朝向
外部开放,并通过包容外部而形成更阔大自我的辩证过程。这里包含了三个基
本要素,即作家的革命现实实践、主体人格的塑造及其文学创作形式,而且这
三者处在辩证的互相塑造过程中。探询丁玲这一主体结构,不仅是在作家论意
义上关注一种特殊的精神品格,更因为这种主体结构的开放性而包容了丰富的

·2·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历史内涵,因而可以从作家个案深入到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中来探讨复
杂的文学、思想与政治问题。
在丁玲的生命历程中,在她从“蒋冰之”到“作家丁玲”、从“作家丁
玲”到“革命者丁玲”直至“党员丁玲”的主体实践过程中,她如何理解和书
写瞿秋白和王剑虹这两个在她早年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特别值得
注意。丁玲在自己文学与革命生涯的四个重要时期,都写作了与王剑虹、瞿秋
白相关的作品。这包括1920年代后期初登文坛的第一部小说集《在黑暗中》,
左联时期的中篇小说《韦护》,延安时期的散文《风雨中忆萧红》《与友人论
瞿秋白》《纪念瞿秋白同志被难十一周年》,也包括1980年代的《我所认识的
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等。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表露的思想内容与丁
玲不同时期的生命选择有着密切关系。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如何书写瞿秋白、
王剑虹,是丁玲在不同时期理解和塑造自我主体的一种“镜像”式书写媒介。
她通过写作这两个生命中念念不忘的友人,展示的是自己对文学与革命的具体
理解及其主体实践的生命轨迹。
丁玲为何走上文学道路、参加共产党组织以及如何理解个体在革命政党中
的自我改造问题等,这些关键选择都与她如何理解瞿秋白(包括王剑虹)密切
相关。丁瞿王三人的交往时间不长,但对丁玲的一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在与瞿秋白、王剑虹交往的过程中,丁玲生命中一些基本元素和问题
框架就已经形成了,此后,无论丁玲的文学创作还是革命实践,都是在这一基
础上的推进和展开。瞿王二人能够具有这样的影响力,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曾是
20世纪中国早期激进革命思潮中得风气之先的优秀人物:瞿秋白是第一个将苏
联布尔什维克主义介绍到中国的人,并于1927—1930年间实际担任中国共产党
的领袖;而王剑虹则是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中的活跃分子,正是与她的交
往,使丁玲迅速进入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前沿。丁玲曾
2
称瞿秋白是她“一个最可怀念的导师” ,而王剑虹则是对丁玲早期思想影响
最大的人物之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瞿王二人与丁玲在私人关系上的深厚情
谊。这既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与友情,也是志同道合者的同志之谊。思想与情感
上的深度契合,使瞿王二人在丁玲生命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烙印。
丁玲与瞿秋白、王剑虹的交往关系及其文学书写,得到过研究界的较多关

·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3
注。 不过,这一问题仍有颇多可深入之处。其一,相关研究侧重关注三者的
私人情感关系,并将丁玲的文学书写视为对这种人际关系的印证或曲折反应。
显然,瞿秋白与王剑虹在丁玲人生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丁玲始终对他们怀有深
厚情感,但这种情感关系如果脱离了丁玲的“思想”发展历程,特别是其置身
的20世纪中国革命实践,就不免沦为文坛花边新闻;其二,研究者较多地受制
于文学与政治、作家与革命者的二元对立,偏于强调丁玲与政治(革命)之间
的对抗性张力对其文学创作的压抑性,而大多忽略三人人生遭际所蕴含的丰富
历史内涵,特别是丁玲作为革命者和文学家的主体逻辑中包含的理论、思想意
义;其三,相关研究大多忽略王剑虹存在的意义。在丁玲与王剑虹、丁玲与瞿
秋白的两组关系中,往往潜含着个人与政治、五四与左翼革命等二元对立式,
将王剑虹视为丁玲思想的“前史”。而实际上,如果忽略王剑虹的存在,就无
法理解丁玲的早期思想构成,以及这种思想与她后来向“左”转及回应革命实
践中遇到问题的独特方式之间的关联性。
4
新近出版的丁玲传记,如李向东、王增如的《丁玲传》 很重视三者的关
5
系,特别是蒋祖林的《丁玲传》 提出了丁瞿关系的新史料和新说法,又引起
了学界的颇多关注。这也为更深入地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二 作家丁玲的诞生:《在 黑 暗 中 》 与 王 剑 虹

丁玲成为作家的过程,表面上看起来非常迅速,朋友戏称“一出台就挂头
6
牌” 。她并没有经历过像沈从文、胡也频那样长期艰苦的试笔过程,而是一出
手就极为成熟,并迅速登上文学创作的巅峰。这意味着丁玲在发表作品之前,就
已处在一种前/潜文学状态中。沈从文提及,在发表作品之前丁玲就“偷偷”进
7
行着不公开的写作,并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学天赋。 不过这里所谓“前/潜
文学状态”,更指的是《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所表现的人物精神状
态和叙事情调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过程。“酝酿”并不是说这是为了文学创作
而做的累积和准备,而是反过来,正因为长期处在这样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中不得
解脱,所以才找到“文学”这一表达自我也塑造自我的社会性媒介。
从这个角度来看,丁玲1924年到北京直至1927年底发表《梦珂》的这个时
段极为重要。可以说,正是这四年的北平生活塑造了作为“作家”的丁玲。

·4·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一)“回心”的时刻

这是丁玲因王剑虹之死而极度感伤的时期。沈从文回忆,“那时节这女孩
子感伤气分极重,大约因为几年来在外边飘飘荡荡,人事经验多了一些,少年
8
锐气受了些折磨,加之较好的朋友又死掉了,生活又毫无希望可言” 。
丁玲与王剑虹的交往始于1922年的常德,此后两人成为挚友,同赴上海平
民女子学校读书,不久又一起放弃学业到南京过起了独立的自修生活。在南京期
间,经柯庆施、施存统介绍,她们认识了刚刚从苏联回国、在共产国际领导下参
与中国共产党改组和领导工作的瞿秋白。随即,两人听从瞿秋白的建议,到上海
大学学习。这是丁瞿王三人交往最密切的时期。1924年1月瞿秋白与王剑虹结婚。
这年夏天,丁玲离开上海回到常德,准备不久前往北京寻找生活出路。其间她得
到王剑虹的死讯,旋即到上海办理王剑虹丧事,之后从上海到北京。
王剑虹之死对于早期的丁玲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事件。这首先意味着年轻的
丁玲曾经向往和实践过的浪漫生活理想的巨大幻灭。1922年初,丁玲放弃中学学
业随王剑虹来到上海,对她而言,意味着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自己
决定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的生活理想,也有通过志同道合的小团体生活体会和
感受无政府主义革命思想的具体实践。因此,丁玲与王剑虹的亲密情感,并不能
完全在私人情感意义上被理解,而更是志同道合者的“同盟”之谊。这两个人之
间的紧密关系,正如1928年之前丁玲与胡也频没有性关系的同居生活一样,毋宁
9
说更是基于无政府主义思想而实践新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这一意义上,王
剑虹的死对丁玲而言,既是亲密的姐妹、朋友和亲爱者的死亡,也是理想生活的
幻灭。
关于丁瞿王三人的微妙关系,丁玲在文学书写中讲述过两个不同版本的
“故事”。1929年写作并于次年出版的《韦护》,是以三人关系为原型创作的
10
小说。《韦护》的单行本初版 中,有此后版本删掉的文字,显示出作为王剑
虹原型的丽嘉和作为丁玲原型的珊珊这两个女性,都被韦护(瞿秋白原型)吸
引,并产生了朦胧的感情。当珊珊发现丽嘉也爱上了韦护时,“实在有点不高
兴”,“不知不觉的对那最好的友人也像是有点疏远起来了”。最终她为了友
谊而选择了沉默,成为韦护与丽嘉爱情的见证人。五十年后,在1980年写作的
11
《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 中,丁玲则讲述了一则自己当红娘的故事:王剑

·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虹爱上了瞿秋白又不愿失去尊严地表白,因而向丁玲提出离开上海回家乡去。
丁玲在疑惑中发现王剑虹藏在垫被底下写给瞿秋白的情诗,才明白王剑虹的心
思。她将这些诗句拿给瞿秋白看,告诉他“剑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忍心她回
老家……你们将是一对最好的爱人,我愿意你们幸福”,由此促成了瞿王的爱
情。在这篇以“我”为主要叙述人的回忆散文中,丁玲并没有明确写到自己对瞿
秋白持何种态度,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不仅对于王剑虹也对于瞿秋白的深刻情感。
在2016年出版的《丁玲传》中,蒋祖林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1977年,他到
山西长治老嶂头村探望母亲时,丁玲曾给他讲述三人关系的往事,并提到瞿秋白
12
那时“更钟情于”自己。 李美皆于近期发表的长文《丁玲与瞿秋白》,则力图
索解丁玲隐晦的内心活动,强调丁玲一生对革命强大的情感驱力源自她“暗恋”
13
瞿秋白。 这些无论由丁玲讲述还是研究者索解的不同故事版本,都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可以说,丁瞿王三人之间有着极其亲密的情感,而且其中任何两人的关
系都是深厚的。但需要意识到,这种关系与其说是三角恋式的暧昧情感,莫如说
更是那个激进年代所特有的精神和情感生活的单纯与高贵之处。
不过,在三人关系中,无论实质性的情感状态如何,丁玲都注定是那个会
感受到更多伤害的人:她是瞿王爱情生活中的“客人”,而曾经志同道合的王
剑虹,此时“只是秋白的爱人”。那种“共同流浪天涯”的豪情因为同伴的缺
失,而郁积为越来越深的找不到社会出路的茫然和莫名所以的失落感。这是丁
玲在决定离开瞿王二人之前就已郁积的心结。而接下来的王剑虹之死,特别是
王剑虹尚未入土、棺木停在四川会馆,瞿秋白就跑到广州开会去了,这种“薄
14
情” 更成为对丁玲情感的巨创。瞿秋白的出现,瓦解了王剑虹与丁玲的同盟
关系,而瞿秋白居然并不珍惜这个对她而言“世界上最珍贵的人”,这使丁玲
内心充满了对瞿秋白的怨恨。如果考虑到瞿秋白曾在丁玲心中的巨大分量,这
里的怨恨既有对王剑虹及与其共同分享的理想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瞿秋白这位
显然在思想和生活上成熟与“高明”得多的导师的失望。死去的王剑虹因此而
成为北京时期丁玲双重失望的载体,既昭示着过去同盟生活的热血和青春的幻
灭,也表达着没有了同伴和前路的现实生活的茫然。
竹内好曾将鲁迅登上新文学文坛之前,坐在北平一间槐树院屋子里抄古碑
的那段生活,称为鲁迅精神构成的“回心”时期。“回心”这一佛学用语显示

·6·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的是领悟“空”与“无”之终极存在的时刻。对鲁迅而言,那是辛亥革命热望
幻灭后的绝望和彷徨,是深刻地体味到的生命的虚无与黑暗。这种生命体验,
构成了鲁迅精神生活中本体性的、以“无”的方式存在的核心,并造就了后来
15
作为文学家和启蒙者的鲁迅。 借鉴这样的思路,同样也可以说,北京四年生
活也是丁玲的“回心”时期:青春的热情和无所畏惧的生活理想已经幻灭了,
而现实中的每一种选择都显示此路不通。低回于绝望与茫然中的丁玲此时爱
16
读鲁迅的作品,“他成了唯一安慰我的人” ,也就绝非偶然:她体味与认同
的,不是“呐喊的鲁迅”,而是“彷徨的鲁迅”,或许正是那个欣赏阿尔志跋
绥夫的“个人的无治主义”的鲁迅。
北京四年的感伤生活塑造了丁玲内在的颓废情绪基调以及她对社会的文学
感知方式。这是她第一部小说集《在黑暗中》的叙事基调,其中的四篇小说都
隐约透露出当时丁玲对自己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的理解方式。这个时期的写作
中,王剑虹无疑在丁玲的精神中占据了中心位置,女性主人公的形象或隐或显
地携带着王剑虹的影子,以及因王剑虹之死和瞿丁王三人关系的理解而来的感
伤情绪。可以说,缺少对三人关系背景的了解,就难以索解这一时期丁玲的写
作主题和叙事情调。
蒋祖林提及,丁玲成为作家之前,更理想的职业是做一个“革命的活动
17
家” 。丁玲与王剑虹在上海平民女子大学及南京的自修生活中,这两个人看
起来更像是热衷于艺术的无政府主义激进青年。是瞿秋白的出现,使“文学”
成为丁玲越来越自觉的选择:“他不同我们讲哲学,只讲文学”,“他是一个
文学家,他的气质,他的爱好都是文学的”,“他希望我,希望剑虹都走文学
的路,都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正是瞿秋白的鼓励,使上海时期年轻的丁玲
18
“决定了自己的主张” 。瞿秋白的这种引导,带有很大的个人特色和文化革
命策略的独特思考。正如蒋祖林在传记中提到,当时的共产党团体和左翼激
进青年更偏重社会实践,而普遍轻视文学创作。丁玲所谓“决定了自己的主
张”,不仅意味着对文学的重视,也意味着在加入共产党组织而参与社会实
践,与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文学写作者之间的选择。但即便如此,丁玲在北京
期间,也仍未想过要成为专业的作家,她是在求学、学美术、当演员等诸种选
择失败之后,在“寂寞中”开始了写作。而这或许也得益于胡也频、沈从文、

·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19
徐霞村等“无须社”文学小圈子的存在与影响。 但有意味的是,丁玲并不直
接参与“无须社”的活动,也不与他们交流自己的文学创作,“形式上我很平
20
安,不大讲话,或者只像是一个热情诗人的爱人或妻子” 。她把文学视为一
种个人性的抒发寂寞内心情绪的媒介,一种赋予内在精神生活以“形状”和
“形式”的行动实践方式。这也正是“作家丁玲”的诞生。

(二)王剑虹与作为问题的无政府主义

在这种表征了“时代灵魂”的个人内在精神生活中,王剑虹占据了中心位
置:她是丁玲塑造自我镜像时的投射,也是承载她感伤情绪的想象中的读者。
研究者多会意识到丁玲第一部小说主人公梦珂的名字,正是瞿秋白对王剑虹的
法文昵称,但很少讨论的是,正是这个有着瞿秋白、王剑虹浓郁私人纪念意味
的名字,构成了丁玲文学创作的起点。也可以说,丁玲是以对作为瞿秋白(也
是丁玲)之“梦珂”的想象性书写,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转换为对象化的文学写
作。梦珂的酉阳家乡,正是王剑虹的故乡;而梦珂学绘画、谈恋爱、当演员的
遭遇,则投射着丁玲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遭遇。这里真正有意味的,是丁
玲在文学书写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始终脱不去王剑虹的影子,以及在文学
想象中将自我与王剑虹的混同。在几乎是一气呵成写出的《莎菲女士的日记》
中,可以读出更多王剑虹的身影。这篇丁玲的成名之作,以“日记”这一文体
形式所突出的“私人性”书写,其想象中的理想读者正是莎菲的“蕴姊”:
她的爱情,她的死,都会使人联想到王剑虹,而那个使蕴姊致死的“白脸男
人”,则无疑有着瞿秋白的影子。
《在黑暗中》参照其他五四小说而言,是极度激进的,因为这并不是在与
“封建”、“传统”的对抗中书写“现代性”(制度、欲望、主体),而是要写
出“现代性”本身的幻灭。从具体内容看,这些小说总是包含了对女性主体欲
21
望镜像的召唤和这种镜像的破灭这样一种双重叙事过程。正如罗岗的解读 ,
《梦珂》是一部充满着视觉观看媒介的小说:绘画、恋爱、当演员,都包含了资
本主义化现代都市社会一整套对于女性的合法观看体制。但丁玲的更深刻之处在
于,她既写出了梦珂对现代社会所构造的女性欲望镜像的认同(正如她坐在影
院看《茶花女》时,“简直爱上那幕上的女伶”,这也是她后来去做电影演员
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小说也揭示出了这种主体欲望镜像的幻灭,因为正是

·8·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在做演员的过程中,梦珂真切地体味到这是怎样一种纯商业的肉体买卖。《阿
毛姑娘》虽然主人公是一个乡下姑娘,但她对城市布尔乔亚浪漫爱情生活的向
往,以及目睹一对城市夫妇的生活现实而感到幻灭时,她经历的是与梦珂同样
的精神历程。《莎菲女士的日记》也包含了同样的双重叙事过程:莎菲对凌吉
士的身体之爱,无疑也是现代爱情话语对女性欲望塑造的结果,她对凌吉士的
爱慕之情、欲迎还拒的恋爱技巧以及无法自控的爱欲,都是五四时期自诩为
“新人”的青年们的现代之举。从这一面而言,莎菲是“modern girl”(现代
女性)的化身。但小说同时写出的是这种“爱情”神话的幻灭——外表美貌的
凌吉士,内心是个地道的市侩,而且是由莎菲亲手戳破了这个幻象:她吻了凌
吉士,由此而知道这完全不像她想象中那样令人神魂颠倒。在这个过程中,莎
菲对“爱情”镜像的认同与这种镜像破灭后的绝望,都是同样深刻的,因而这
是一种置身于现代性最核心的、对现代性本身的绝望。这与那种在“封建”与
“反封建”对抗关系中确立自身合法性的启蒙理性话语拉开了极大的距离。
与其说《在黑暗中》表现的是一种作为五四新文化主流思想的人道主义话
语,莫如说这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个人话语。
早期丁玲与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关系,是丁玲研究中一个受到关注但不够深
22
入的话题。 丁玲早期交往的,许多都是无政府主义思想史上的人物。这既包
括常德、长沙时期丁玲母亲于曼贞所交往的向警予、陶斯咏等新民学会成员,
23
他们在1919年转向共产主义之前,还都是无政府主义者 ;包括丁玲在上海时
期与王剑虹及其交往的茅盾、施存统以及瞿秋白等,都处在从无政府主义向共
产主义的思想转换过程中;也包括1924年丁玲到达北京后朋友圈中的周敦祜、
朱谦之、杨没累、左恭、曹孟君等,都是无政府主义者。而在这些人中,王剑
虹是最重要的一个:“我从认识她以后,在思想兴趣方面受过她很大的影响,
24
那都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对人生的狂想,对世俗的鄙视。” 这里的“社会
主义”也是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想的特点。关于王剑虹的史料不多,史料涉及
25
她的地方,都强调她作为无政府主义者的特点。 在丁玲留下的关于她的文字
中,也可以读出较为浓郁的无政府主义者气息。特别明确的是,在1929年以王
剑虹和瞿秋白为原型创作的小说《韦护》初版本中,丽嘉正是一个“安那其主
义者”(Anarchism,无政府主义者的音译)。王剑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疑深

·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刻地影响了早期的丁玲。在丁玲1930年代向“左”转期间,胡也频写作的小说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里,留下了他与丁玲思想分歧的影子,其中女主人公白
华同样是一个“信仰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者。
但由于1920年代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间的紧张关系,特别是此后无政
府主义的蜕化与污名化,使得研究界的相关研究和探讨并不深入。对这一问题
的讨论,有许多需要厘清的地方。比如到底如何理解无政府主义,它是否就是
“无组织无纪律”的散漫个人主义?或者,无政府主义到底是一种“主义”还
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乃至思想意识?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在《中国
26
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 一书中,对这一问题做了细致的考辨。其中重要的,
一是“无政府主义”并不如其汉语的字面意义那样,仅仅是“没有政府”,而是
“无统治”即“要废除一般意义上的权力”特别是“无强权”的含义。并且无政
府主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主义”,强调“互助”和“知识与劳动的结合”
是其更重要特点;其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者都经历了
一个从无政府主义到共产主义(或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转换过程,而在此之前,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事实上是由被称之为“无政府主义者”的群体传播
的;其三,尽管无政府主义思想在1920—1930年代从马克思主义话语中被清理出
去,但它仍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中国“革命话语的内在环节”;其四,五四时
期,无政府主义事实上是当时激进革命话语的核心,它在青年中的影响更表现为
一种“态度”与“生活实践”,而非总是以“思想”与“主义”的形态出现。丁
玲、王剑虹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也表现出这样的复杂性。
这与其说是关于丁玲与无政府主义关系的结论,毋宁说正是需要在丁玲
的文学实践中予以细致辨析的问题。这里只是强调,丁玲早期受到无政府主义
思想影响,这种影响与王剑虹密切相关。如果不理解早期中国无政府主义的
观念形态与实践影响,就难以理解丁玲在文学创作中书写激进个人、“modern
girl”、反叛家庭等思想资源的来处。
《在黑暗中》的叙事情调和风格,也可以读出浓郁的无政府主义文学的影
27
响。有研究者从《梦珂》与《阿毛姑娘》读出了《包法利夫人》的影响 ,或许
就丁玲所接触的文学资源而言,应该说更有阿尔志跋绥夫的影响。那种厌世的颓
废的情调,那种深刻的绝望带来的虚无主义感伤姿态,对性与欲望无所顾忌的书

·10·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写,以及蔑视庸俗的精英心态等,都是以阿尔志跋绥夫为代表的1920—1930年
28
代“无政府主义文学”的标签式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韦护》初版
本中,韦护用欣赏的口吻向丽嘉介绍阿尔志跋绥夫。初版本中有这样一段韦护
对丽嘉说的话:“你读过翻译本的《灰色马》吗?你起了些什么感想?这是本
29
好书。如若你高兴,我可以为你翻译一本我最喜欢的,那是《沙宁》。” 阿
尔志跋绥夫是1905年俄国革命到1917年十月革命之间俄罗斯影响最大的无政府
主义作家,并曾对鲁迅产生过重要影响。《沙宁》(也译《萨宁》)、《灰色
马》都是他的作品。韦护的这种推荐,无疑是瞿秋白向丁玲、王剑虹介绍苏俄
文学时的某种真实写照。可以说,正是从瞿秋白或王剑虹这里,丁玲了解了这
个作家,并以她在北京时期的感伤心态深深地体认过阿尔志跋绥夫式的“世纪
末”情绪。莎菲女士毋宁是中国版的“阿尔志跋绥夫青年”。

(三)“Modern Girl”与五四现代性的耗尽

《在黑暗中》对现代性的书写方式,可以说是丁玲基于无政府主义思想意
识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召唤出来的现代主体想象的穷尽与追问。其中,女性
人物及其相关的性别问题占据了核心位置。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被评论界称为
“Modern Girl”。
1932年丁玲这样写道:“在我过去的小说中,主人公常常是女人,这自然
30
因为我自己是女人,对于女人的弱点,比较明了一些。” 丁玲此时的个人经
验中,女性问题的追问离不开王剑虹的影响和对其遭遇的困惑。王剑虹之死显
然是丁玲心中巨大的谜团,而作为“无职业”都市青年女性的种种社会遭际,
也使她有许多机会和经验来思考“新女性”的可能出路和困境。在王剑虹短暂
的生命中,留下的是上海平民女校期间在《妇女声》杂志上发表的几篇与妇女
运动相关的文章,其提出的妇女解放思想与无政府主义思潮关系密切。无政府
主义所反对的“强权”机构中,“家庭制度”是最重要的一种。五四运动前后
青年中流行的个性自由、废姓、非孝、反婚姻的同伴关系乃至“新村生活”等
实践,更多地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而非五四人道主义的启蒙理性思
31
潮。 丁玲早期作品在女性问题上的敏感和深刻,很大程度源自这种思想的影
32
响。这里的无政府主义,“首先意味着一种态度而不是理论” ,即作为一种
态度、意识和生活方式,无政府主义成为五四激进青年革命话语的核心。丁玲

·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早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普遍表现出了对“家庭”的游离态度,对“爱情”、
“恋爱”、“布尔乔亚的婚姻生活”等幻象的瓦解,正是丁玲区别于五四前期
女作家冰心、庐隐、冯沅君等人的关键所在。《暑假中》里的七个年轻女教师
的小团体生活,既有丁玲与王剑虹等六位女性共居上海平民女子学校的生活经
验,也有丁玲母亲的七姐妹结拜这种带有无政府主义互助小组特色的生活的影
子。但即便在书写这种游离于权力体制之外、实践新生活方式的小说,丁玲也没
有将其表现为女性共同体的小乌托邦,而更深入地写到了其间情感的暧昧性与不
确定性。梦珂、莎菲、阿毛的故事,则更穷尽了现代都市社会所能为女性提供的
诸种主体幻象,如做艺术家、恋爱、性欲、婚姻、布尔乔亚浪漫生活等等。
可以说,丁玲一开始就是站在五四现代性的尽头而写作的:她洞察到了
“摩登”生活中心的空洞与虚无,她写出的是“modern girl”的苦闷灵魂;这种
苦闷并非仅是个人的,也是五四现代性话语许诺的神话的幻灭,特别是女性神
话的幻灭。这正是她在这个时段因为王剑虹的离去、因为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
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出路,而感到的深刻“黑暗”。
五十年后,在《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一文结尾处,丁玲提及瞿秋白对
她的评价:“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丁玲并没有说明瞿秋白何时说过
这样的话,但第一部小说集的命名“在黑暗中”,也许并非偶然地关联着瞿秋
白的这句评语。“黑暗”是一种精神体认、一种情绪状态和一种感知社会的方
式,但丁玲或许始终意识到的是:正因为曾经历过并相信“火”与“光”的存
在,黑暗才成其为“黑暗”;而当现实被指认为“黑暗”时,也就意味着要打
破这黑暗而寻找“火”的强大驱动力。在这种黑暗中,王剑虹是隐没的光源一
样的存在。可以说,以文学写作的方式,纪念并“复活”死去的王剑虹,特别
是曾与王剑虹共同分享过的无政府主义生活实践的记忆,也成为丁玲实践自我
的一种“自发”媒介。同时,王剑虹的死也并非实写,而是对生命的虚无与绝
望的深刻体验,是一种颓废情调的源头,象征着在黑暗中的沉溺。但因为相信
“光”的存在,“黑暗”才成为可以感知和书写的对象。
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无论在她艰难的“自我战斗”的延安时期、新中国
时期,还是在知识界普遍强调“回到五四”的1980年代“新时期”,丁玲都从
未简单地从“革命”退回到“五四”。一则因为她是以洞察了五四现代性中心

·12·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的空洞与虚无而开始其文学创作道路的,另一则因为从无政府主义式的个人革
命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的转向,成为丁玲走出黑暗期的克服方式。

三 “向左转”:《韦护》与 瞿 秋 白 的 辩 证 法 难 题

如同丁玲以王剑虹的昵称开始其第一篇文学创作,丁玲的第一部“普罗文
学”作品则是以瞿秋白为原型的写作。《韦护》在丁玲1920—1930年代之交向
“左”转的创作与思想转变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既带有前一时
33
期的“浪漫蒂克”情调,又开启了此后左翼文学的写作脉络。 丁玲显然感受
到了这一时期涌动在上海和中国的普遍激进氛围。1930年夏天,上海是“很热
34
闹”的 ,刚成立不久的左联组织了许多活动,共产党在上海发动的工人运动
进入高潮期。“1930年春上海”这样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空间感觉,表明丁玲终
于结束了她文学创作上的“黑暗”时期,而开始步入“社会”与“历史”中。
这一时期的丁玲作品都有人物从室内走向“外面”的情节,这也是一种时代性
的心理象征。用冯雪峰的说法,这是丁玲所走的“从离社会,向‘向社会’,
35
从个人主义的虚无,向工农大众的革命”这条“进步的路”的起点和开端。
到1930年代,曾是最时髦女作家的丁玲,成为了左翼青年心目中“革命”的化
身,孙犁回忆道:“丁玲在30年代的出现,她的名望,她的影响,她的吸引
力,对当时的文学青年来说,是能使万人空巷的,举国若狂的。这不只因为她
36
写小说,更因为她献身革命。”
但是,从“个人”到“社会”再到“工农大众的革命”这之间并没有必
然的连接,毋宁说这是一个“三级跳”式的转换过程。丁玲对此是清楚的。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固然是一个大的跳跃,但从《韦护》到
《水》,她还有同样多的问题要解决。丁玲当时并不认为《韦护》是“普罗文
学”,她说:“因为写文章的态度,我自己对作品的要求也不同,我没有想把
37
韦护写成英雄,也没有想写革命,只想写出五卅前的几个人物。” 她选择写
的“几个人物”,第一个是瞿秋白,“我想写秋白、写剑虹,已有许久了”。
另一个是她的母亲,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母亲》尚未写完,丁玲即遭国民党
秘密拘禁。而《一九三零年春上海》的系列作品,也只完成了两部。可以说,
《韦护》是这一时期丁玲最完整的作品。就小说结构的安排和叙事层次的推

·1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进、呈现人物心理的细腻和文字表达上的圆熟来看,应该说这也是一部超越或
到达了《在黑暗中》巅峰状态的作品。
值得讨论的是,虽然写了“革命者”,但丁玲并没有从左翼革命的内部
逻辑来表现这些人物,历史视野的进入或许意味着,她试图站在更高的位置而
做一种宏阔的时代性记录。这种“写文章的态度”,与胡也频形成了颇有意味
38
的参照——“我常说他是‘左’倾幼稚病” 。“光明”是直接出现在胡也频
小说标题里的(《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但丁玲的小说并没有这样明显的意
象。同一时期出现的同样有瞿秋白原型的蒋光慈小说《短裤党》(1927年),
也表现出了与《韦护》几乎截然不同的叙事情调和内容。丁玲提及,为了《韦
护》的写作,她与胡也频有过激烈的争吵:“他说:太不行了,必须重写!后
39
来我们就为此大吵特吵起来。结果,我又重写一遍。” 看来,在如何表现革
命者特别是以瞿秋白为原型的革命者这一问题上,丁玲与胡也频当时存在着不
小的分歧。对于如何理解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如何表现革命者及其革命的逻辑
等问题,此时的丁玲有她独特的思考。她曾说,在向“左”转的过程中,胡也
频是“飞跃着前进的”,而她自己却是“爬着前进”。丁玲的犹疑包含了怎样
的具体内容?她不想也不能跳过的到底是什么?而她最终克服这些犹疑终于走
到“工农革命”道路上的动力又包含着怎样的逻辑?对于这些问题,《韦护》
提供了许多值得解读的内涵。

(一)“韦护”的两张面孔

小说以“韦护”为名,既是丁玲对瞿秋白态度的转变,也包含了她对瞿
秋白的基本理解方式。从《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以王剑虹为中心,到
《韦护》以瞿秋白为中心的写作,对丁玲而言,是很大的态度上的转变。至
少,她开始试图正面去理解作为“革命者”的瞿秋白。丁玲初到北京时,瞿秋
白曾给她写过十多封信,也曾有过见面的机会,但都没有解释清王剑虹之死留
40
在丁玲心头的谜团。 关键的变化发生在丁玲本人身上。她由一个流浪的文艺
女青年,变成了“有名的作家”。1928年结识冯雪峰之后,也开始经历了思想
的转变。冯雪峰的出现及胡也频的迅速“左”转,改变着丁玲对于左翼革命的
看法。但应该说,丁玲此时或许仍旧秉持着瞿秋白曾鼓励她的主张,“走文学
的路”。当她受到时代氛围的鼓动而尝试写“革命者”时,瞿秋白是她心目中

·14·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印象深刻的最佳人选。此时的瞿秋白已是中共著名领袖,但丁玲在将他写入作
品时,仍旧用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去写作,她更要写出的是自己心中对瞿王恋情
的理解、王剑虹在这个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最终的悲剧性结局因何发生:
“我每天只在沉思默想:假使我是书中的女人时,应怎样对付?我又想用更好的
41
方法写它,用辩证法写它,但不知怎样写。” 不知道此时丁玲所理解的“辩证
法”是否就是冯雪峰所说的“站在工农大众利益上,看到工农劳苦大众的力量及
42
其出路” 的那种“唯物辩证法”。但事实上丁玲写出来的只是韦护的爱情,
他的“革命”在小说中几乎是缺失的,这里只有“德瓦利斯”(俄语“同志”的
音译)之间的会议、争吵和近乎乏味的工作(写作、编稿、教书)。在小说对韦
护的心理呈现中,“革命”更像是一种外在的“义务”,而缺乏内在的热情与感
召力。因此,小说选择“韦护”这个瞿秋白的笔名作为标题是极富意味的。“韦
护是韦陀菩萨的名字,他最是嫉恶如仇,他看见人间的许多不平就要生气,就要
下凡去惩罚坏人,所以韦陀菩萨的神像历来不朝外,而是面朝着如来佛,只让他
看佛面”——这也就是说,“韦护”包含了两张面孔即“人间”与“佛面”的分
裂。从“外面”看,他是菩萨,是见义勇为、“为人间抱不平”的救世英雄;而
他真实的面孔,却是朝向“佛面”而无法让众人看清的。丁玲选择这个笔名作为
主人公的名字,是要强调瞿秋白的革命信仰是利他的、菩萨般的救世之举,同时
也要用韦护的两面性来形容瞿秋白的二元人格,他在革命与文学、绅士风度与先
锋党领袖、文人的多感与革命者的雷厉风行等之间的矛盾。更特别的是,这个韦
护远离了人间的悲苦与不平,似乎只是一个浪漫的文人与恋人。这里写的是革命
者的“内面”,就如同那个“不朝外”的韦陀菩萨的另一张面孔。
瞿秋白本人使用这个笔名的深意已无从了解。在母亲自杀、家庭离散之
后,瞿秋白曾流浪到湖北黄陂,在那里研读佛学。之后到北京,进入俄文专修
43 44
馆学习。 那时,他称自己是一个“托尔斯泰式的无政府主义者” 。因此使
用“屈维它”这样佛学意味的笔名,对瞿秋白并非偶然。1921年,瞿秋白作为
《北京晨报》记者前往刚刚成立不久的苏维埃,并经历了他人生最大的转变:他
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了一个布尔什维克主义者。虽然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
知识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响,但对于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真实情
况,人们所知并不多。最早欢呼“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的李大钊,“1918年后期

·1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45
写的与十月革命相关的文章里大量使用了无政府主义词汇” 。正是历史的风
云际会,使瞿秋白成为国际共运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第一个将十月
革命后的苏联社会和列宁主义理论介绍到中国的知识分子,同时也是依托第三国
46
际、完成中国共产党在组织方式上的布尔什维克化这个关键阶段的核心人物。
瞿秋白的经历中,一是他在苏联革命、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实践之间扮
演的先行者、盗火者的媒介性角色,另一是他经历的从无政府主义到布尔什维
克主义(列宁主义)的自我转变,都具有意味深长的两面性特点。他早期发表
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可以读出文艺青年的浓郁感伤心态。但1923年
回到中国后,他写作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政治运动与智识阶级》,提出“新
的智识阶级”应当与进步政治主力军劳动平民结合在一起,充当他们的“喉
舌”,并毫不犹豫地写道:“智识阶级始终只是社会的喉舌,无论如何做不到
47
主体。” 这也是从1905年二月革命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激进转变过程中,在
苏维埃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列宁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袖
权”(“领导权”)和“先锋党”的核心理论表述。瞿秋白是较早强调“文化
48
革命”在争夺无产阶级“领袖权”过程中重要意义的革命理论家 ,他的观点
不仅启示了后来毛泽东思想的中国革命道路,在国际共运史与世界马克思主义
理论史上,也有难以取代的地位。有论者将瞿秋白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49
葛兰西相提并论,也并不为过。
但就瞿秋白的主体体验而言,他从感伤的无政府主义“东方稚子”到坚
定的布尔什维克者之间的主体转变与断裂的心理历程,却不再有得到表达的机
会。相当有意味的是,瞿秋白遭遇的内在主体二元性问题,正是丁玲在《韦
护》中做了最早的公开表达。在1935年于狱中写就的《多余的话》中,瞿秋白
称自己是“脆弱的二元人物”,拥有“二元化的人格”:一边是“马克思主
义”的“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一边是“潜伏的绅士意识,中国式的
士大夫意识,以及后来蜕变出来的小资产阶级或者市侩式的意识”,这两种意
识在他内心“不断的斗争”,“得时时刻刻压制自己的绅士和游民式的情感,极
50
勉强的用我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理智来创造新的情感,新的感觉方法” 。丁
玲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是1930年代后期的延安。当时许多人认为这篇文章是
国民党的伪造,丁玲却确信出自瞿秋白之手:“那些语言,那种心情,我是多

·16·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么地熟悉啊!我一下就联想到他过去写给我的那一束谜似的信。”1924年丁玲
到北京之后,瞿秋白曾给她写过十多封信,解释自己与王剑虹的关系,更多地
51
剖析自己的心态。这些书信后来遗失了。 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说自己从
未披露过自己关于“二元化的人格”的苦恼,即便对他称为“我生命的伴侣”
的杨之华也是如此。或许给丁玲的那一束信是唯一的一次。这也正是丁玲借以
写作《韦护》、理解瞿秋白的重要依据吧。

(二)瞿秋白的“辩证法”难题

瞿秋白主体二元性生成的关键原因,在于对“革命”与“革命者”关系的
理解。革命者之革命并非出于个人的诉求,而是“为人间抱不平”,而同时,
革命之于革命者也仿佛仅出于信仰和道义而去承担一项确定的目标,这之间不
存在辩证的、互相转化的关系,由此形成了信仰与自我、道义与热情之前的分
裂,进而变成旧我与新我、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冲突。丁玲在小说中,用韦护与
丽嘉的爱情以及他在革命之我与爱情之我间的巨大矛盾,突出了韦护主体的二
元性。这种缺少辩证性的看待知识分子与革命关系的方式,事实上正隐含在瞿
秋白关于“智识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和功能的理解中。他把革命知识分子理
解为劳动大众的“喉舌”,一种“媒介”性存在,而不是主体性存在(“无论
如何做不到主体”)。在后来关于列宁和革命党领袖功能的阐释中,他进一
步提出了“历史的工具”说,认为历史的本质与规律是确定的,而革命领袖的
52
功能在于自觉地充当历史的“工具” 。这背后包含了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
题,涉及革命知识分子在布尔什维克革命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也涉及布尔什
维克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关于革命策略的基本分歧。
如果说在1922年共产党组织布尔什维克化之前,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与马
克思主义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分歧,都倾向于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主义新社会的
话,那么正是列宁主义和先锋党理论的出现,使这两种思潮分化开来。尼尔·
哈丁认为列宁主义的出现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之上,即“整个历史时代,
生活方式和文明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失去其历史权利”,由此构建出了关
53
于新社会的“一个完整的替代方案” 。列宁主义与此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
差别,在于提出了新的革命策略,即建立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先锋党和保留“无
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以作为实践一个没有权力等级、没有国家的理想社

·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54
会的手段。 在这一革命策略的实践过程中,有机知识分子事实上居于核心地
位:在争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过程中,革命的知识分子成为组织并领导无产阶
级先锋党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革命策略的不同也是中国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
义分化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无政府主义(特别是工团主义与共产主义)可以
与马克思主义分享共同的乌托邦新社会构想,但并不认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组
织策略,认为用中央集权的先锋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态实践社会主义的
55
过程,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异化。 但布尔什维克主义强调的,则是
“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辩证法转换。
对此,瞿秋白有过明确的思考。《多余的话》写下了这样一段:

记得当时懂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社会同样是无阶级、无政府、无国家
的最自由的社会,心上就很安慰了,因为这同我当初的无政府主义,和平博
爱世界的幻想没有冲突了。所不同的是手段,马克思主义告诉我要达到这样
的最终目的,客观上无论如何也逃不了最尖锐的阶级斗争,以至无产阶级专
政——也就是无产阶级统治一个国家的阶段。为着要消灭“国家”,一定要
组织一时期的新式国家,为着要实现最彻底的民权主义(也就是无所谓民权
的社会),一定要先实行无产阶级的民权。这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际上
很有道理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所谓辩证法——使我觉得很有趣。

显然,瞿秋白在这里谈论的正是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争的关键问
题。他的“二元人格”也正是在这种“目的”与“手段”的矛盾关系中产生
的,但他并没有更深入地讨论在这个“辩证法”的过程中,革命者的自我如何
在实践中不断生成,而停留于“历史的误会”这样的慨叹。值得提及的是,德
里克在探讨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革命话语中的独特位置时,概括出这样一种“革
命的辩证法”——“无政府主义者拒绝将目的和手段、革命目标和用来实现这
些目标的手段区别开来,革命必须在自己的进程中创造出一个包含着未来社会
胚胎的机构,这些机构反过来又会为个体的改变和他们的社会意识提供空间,
56
并因而能保障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这与其说是当时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想
法,莫如说更多是德里克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思考。而在瞿秋白这里,
“辩证法”始终是一个难题。当他强调智识阶级“无论如何做不到主体”时,

·18·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一方面认为知识阶层并不是具有自身主体性的独立社会力量,而是将劳动大众
创造为主力军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封锁了从有机知识分子的主体视野角度来探
讨革命者在充当“喉舌”的过程如何辩证地生成自身主体的讨论空间。《多余
的话》或许是提出这一问题的开端。他明知道自己“二元人格”的“斗争心
路”是“何必说”的,但还是说了出来,既有对自己的反省和批判,也如同他
建议捐出自己的肺病躯壳作为医学校的实验之用,是以自己作为病例范本来提
出革命实践过程中革命者的主体生成这一问题吧。
丁玲从瞿秋白写给她的那一束信中最早了解到瞿秋白的这种内心斗争,
并将这一点作为塑造韦护这一革命者形象的核心内容。她之写韦护,并不像胡
也频那样写革命高潮期的热情,也不写韦护的革命活动,毋宁更关注的是革命
者韦护的“内面”:他的文学爱好,他的浪漫蒂克情调,他的“说不出来的倜
傥”,他的多情和感伤,他在爱情与革命工作之间的苦苦挣扎……正是这些,
使韦护区别于那些“只有一个社会科学头脑的”“简单的革命家”。但是,这
些“内面”如何能够与“革命”真正地连接起来,如何成为革命家的有机构成
部分,而不是简单地舍弃、抛掉的部分,《韦护》并没有写出来。丁玲曾设
想过的“辩证法”大概也考虑过这样的可能性吧。但此时丁玲还“不知怎样
写”。她既然不能写真实的王剑虹之死,也只好让韦护在两种力量的致命撕扯
中抛弃他的恋人而专注于革命。

(三)“安那其主义者”与“康敏尼斯特”

在小说《韦护》中,以王剑虹为原型的丽嘉得到了正面且生动的展现。
在叙述视点的占有上,丽嘉与韦护这两个人物旗鼓相当,《韦护》并没有因为
要写韦护这个“革命者”而弱化对丽嘉的表现。但常常被人们忽略的是,丽嘉
的行为逻辑不仅仅有爱情逻辑,同时还有作为一个“安那其主义者”的信仰
57
逻辑。这一点在小说初版本中有十分明确的表述。 丽嘉与韦护的爱情,不仅
是一个多情的女人和一个“倜傥”的男人的故事,同时还是一个共产主义者
(Communist,音译为“康敏尼斯特”)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Anarchism,音
译为安那其主义者)的恋情。这是一种更切近当时丁玲写作心态的叙事。
在《韦护》初版本中,丽嘉作为“安那其主义者”与韦护作为“康敏尼
斯特”的政治信仰的分歧是明显的,但这并没有构成对两人爱情的威胁。可以

·1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说,这是一场超信仰的爱情。丁玲虽然在《韦护》中写出了“第一个革命者”
形象,但她并没有让韦护的信仰战胜丽嘉的信仰,使丽嘉从一个“安那其主义
者”转变为“康敏尼斯特”,这一点同样意味深长。构成参照的,是在丁玲写
作《韦护》的同一时间,胡也频创作的《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上海春秋书店
1930年10月初版)。后者所表现的,正是共产主义信仰者刘希坚如何使他的爱
人、安那其主义者白华转变信仰而变成同一阵营的“德瓦利斯”。这大概也是
丁玲与胡也频关于如何写作《韦护》时争论的具体内容。韦护与丽嘉的爱情故
事发生的时间,丁玲、胡也频写作的时间,正是中国革命史上无政府主义与布
尔什维克主义激烈论战并分道扬镳的时期。这是丁玲1920—1930年代之交“向
左转”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历史背景。
丁玲的向“左”转,并非从“不革命”转向“革命”,在她看来,无政
府主义同样是革命的,只是所选择的革命方式不同。“过去曾经不想入党,只
要革命就可以了;后来认为,做一个左翼作家也就够了;现在感到,只做党的
58
同路人是不行的。我愿意做革命、做党的一颗螺丝钉” ——她在1980年写下
的这段话,仍有相当大的真实性。从“革命”到“左翼作家”再到“党的螺丝
钉”,是丁玲理解革命的内在逻辑。她在是否加入左联和是否入党这两件事情
上的犹疑,构成了这种转变的实质性内容,而这背后正包含着无政府主义革命
与布尔什维克主义革命的关键分别。但丁玲并没有如同《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那样,在《韦护》中轻易地让布尔什维克主义战胜无政府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韦护》如何表现韦护与丽嘉的不同信仰。小说一开篇,出
现的是“穿一件蓝布工人服”的韦护,他的这身打扮以及他的信仰,遭到了丽
嘉们的嘲讽——“看你这身,你的手,你脸皮,与你的胸脯不称的衣服,及你
这可爱的朋友,便知道你是很自谓的社会革命者”。所谓“自谓的革命者”,
正因为“安那其主义者”丽嘉也自认是“革命者”,也参与女工运动,也愿意
“将热血洒遍了人间”。丽嘉第一次见到韦护后对珊珊说:“我只不喜欢他一
样,他是一个康敏尼斯特。”而韦护也很在意这一点。他与女生们第一次聊天
时,小说这样写他的心理:“她们是很误解马克斯(即马克思——笔者注),
是无疑,因此韦护在这些地方,总常常留心,不愿太偏袒自己在政治上、社
会上的主张。”这里透露出来的无政府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的紧张关系是明显

·20·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的。相当有意味的是,如果说穿“蓝布工人服”的韦护曾受到丽嘉嘲笑,那么
正是穿“新洋装”的韦护折服了丽嘉——“丽嘉端详他半天,她那惯于嘲讽的
嘴,已失去了效用”。韦护与丽嘉互相走近,并非源自信仰的沟通,而是韦护
在他的共产主义“德瓦利斯”那里感受到的无聊和苦闷,和丽嘉在无政府主义
“同志们”那里感受到的失望和不满,使得他们在情绪和情感上接近起来。而
这彼此接触的媒介,就是“文学”。韦护第一次拜访女生们,就用他对苏俄文
学的高明见解打动了她们,使她们觉得“很合她们的胃口”。两人相爱以后,
在那间封闭而极乐的小房间里,除了爱情和谈论各自的过去,就是读诗。他们
对文学艺术的共同爱好和敏感,是互相接近的前提和媒介。
初版本中,当韦护深陷于革命与爱情、双重人格的紧张挣扎中时,曾问丽
嘉:“你不是很讨厌康敏尼斯特吗?为什么你又要爱我?”丽嘉如此回答:“那
是你误解了。我固然也有过一点莫名其妙的反感,那只是我那时受了一点别的影
响,还有,也因为你那些同志太不使人爱了……是的,我曾喜欢过一些无政府主
义青年,但是他们太荒谬和自私了。我很失望。……韦护,我只敬重你!我还敬
重一个人,便是孙九先生(小说中的无政府主义领袖人物——笔者注),他纯粹
是一个理智的人,却不是一个无感情的人。我只钦佩他,却永不能爱他……而你
呢,你一切都完全!”在这里,丽嘉是将共产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相提并论的,并
认为两种信仰的关键在于人格的完整,即信仰与爱的统一。这背后包含的“浪漫
59
自我” 的想象方式,与其说是“康敏尼斯特”的,毋宁说是“安那其主义者”
的。在如何理解“爱情”上,两种“主义”其实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四)“恋爱”表象后的两种“革命”

这一点特别表现在小说革命+恋爱的叙事格局中,两者在能指形态上形成
的极有意味的互相指涉关系。丁玲曾说,自己在写作时“人非常兴奋”,直到
小说发表出来后重读,才“很厉害的懊恼着”,因为发现自己“陷入恋爱与革
60
命的冲突的光赤式的阱里去了” 。也就是说,丁玲起始并没有想要写革命与
恋爱的冲突,而结果却写出了这样一个“庸俗的故事”。
这一时期,左翼文坛流行着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其始作俑者是蒋光
慈,代表作家有茅盾、洪灵菲、华汉等人。这种叙事模式的流行,是从五四文
学革命向左翼的革命文学转换过程中携带着丰富历史内涵的时代精神症候的呈

·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61
现。 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善写这一模式的左翼作家,都曾有过无政府主
义信仰的经历。考虑到这样的思想史内涵,事实上应该说,这里的“恋爱”其
实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理想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文学式呈现,而“革命”的进入
与并置,既意味着无政府主义与共产主义共享的社会理想,也意味着两者之
间的分化与扬弃。茅盾曾概括出革命+恋爱的几种情节模式:第一类是“为了
革命而牺牲恋爱”,第二类是“革命决定了恋爱”,第三类是“革命产生了恋
62
爱” 。关键或许不在于“革命”是否应当超越“恋爱”,而在“革命”为什
么离不开“恋爱”叙事?从革命者主体构成的角度,“恋爱”是欲望、情感、
情绪状态高涨且饱满的精神象征,是乌托邦实践的力比多动力。在早期中国的
革命话语中,无政府主义能够成为激进思想的核心,正在于它提供了最丰富的
乌托邦想象。而“革命”毋宁乃是为了实现这种乌托邦理想而采取的现实的策
略和手段。这又是“目的”和“手段”的辩证法了。
别有意味的是,丁玲早期小说虽然总以恋爱作为叙述主题,但从没有写
过一次完满的爱情,唯有在《韦护》中才写出了一个性爱和谐的“爱情乌托
邦”。这既是因为“革命”的出现赋予了爱情以一种充满希望的新世界视野,
同时也可以说,唯有在恋爱中,革命者才体会到真正的乌托邦激情。小说中,
当房东说恋爱后的韦护几乎像变了一个人时,韦护如此回答:“我仍然是我,
不过我从前只将我的一面,虚伪的一面给人看。现在呢,我是赤裸的,毫无粉
饰的了。这因为我早先虽有一个躯壳,然而却没有心……唉,就是说只是一个
市侩呢。现在呢,我有了丽嘉,我为我们的爱情的享受而生活,我忘记对人的
63
一切机智了。” 只有在恋爱中,韦护才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同样在
现实生活中,瞿秋白写给王剑虹的信中,留下了这样的段落:“……你偏偏爱
我,我偏偏爱你——这是冤家,这是‘幸福’。……恋爱生成是先天的……这
是人间何等高尚的感觉!我现在或者可以算是半个‘人’了。”另一封信则这
样写:“我们要一个共同生活相亲相爱的社会,不是要一所机器栈房啊。这一
点爱苗是人类将来的希望。要爱,我们大家都要爱——是不是?——没有爱便
64
没有生命;谁怕爱,谁躲避爱,他不是自由人,他不是自由花魂。” 这和韦
护是同样的口声,同样的逻辑。
从这样的逻辑里,革命与恋爱都是为了建构一个“相亲相爱的社会”,而

·22·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恋爱毋宁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社会的当下实现。不过矛盾在于,恋爱是个人的,
而革命的理想社会却是“人间”普遍的,因此,韦护为了“人间”而放弃了个
人的幸福。这是丁玲所说的“菩萨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丁玲让韦护舍弃
爱情,并非因为安那其主义或爱情是有缺陷的,而是一种借恋爱这一能指而对
革命乌托邦的书写方式:如果没有恋爱,革命者所欲创造的理想社会也无从显
现;或者倒过来,正是恋爱中的完满人格与人性,显示出革命者之乌托邦激情
的情感驱力。在1920年代的安布论战中,无政府主义者如此抨击布尔什维克主
义,“如果我们把布尔什维克主义作为从现存社会到无政府主义社会的过渡阶
段,那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进行两次革命,一次实现布尔什维克主义,一次
65
实现无政府主义。这难道不是巨大的牺牲” ,就相当有意味地将两者分别置
于“现实”与“理想”、“手段”与“目标”的矛盾关系之中。
丁玲在《韦护》中始终没有否定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理想。胡也频的《光
明在我们的前面》在叙述共产主义者刘希坚与安那其主义者白华的信仰转变
时,也有着同样的“革命”加“恋爱”关系模式,但有两点不同:其一是指认
出了安那其主义“社会主义”设想的空想性和不切实际。正是在“五卅运动”
的实践考验中,安那其主义者毫无效率和主张,而共产主义者则有效地引导着
整个运动的进程,从而决定了两种主义的高下之分。对“五卅运动”的关注和
历史场景的热情呈现,是《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相对于《韦护》的最大突破。
茅盾曾指出,《韦护》“那时候(大约是一九二三—二四年罢)的社会情形没
66
有真切的描写也是一个缺点” 。韦护与丽嘉的爱情都是在封闭的房间里完成
的,这充其量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性爱小乌托邦,缺少的是真正如同《一九三零
年春上海》那样的宏阔历史视野。在个人与社会、爱情与革命之间,丁玲意识
到了“辩证法”的存在,但却没有真正到达。尽管如此,她却以《韦护》的写
作,走出了“黑暗”时期,并打开了全新的社会与历史视野。
《光明在我们前面》与《韦护》的另一不同,是胡也频小说中安那其主义
者的不道德形象。那个“自由人无我”设计的“新村图案”所描画的“恋爱的
天堂”,完全是一种性泛滥的猥亵群居生活。这种对于无政府主义者的道德指
斥,无疑有着两种主义论战的历史回响。而丁玲更关注的是两种主义的彼此完
成:正是在革命者的乌托邦热望中,丁玲才写出了她前所未有的唯一一次完满的

·2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爱情乌托邦,从这一意义上说,是革命成就了爱情;而同时,革命者的乌托邦激
情,也正是借爱情书写表达了出来,从这一意义上说,是爱情表达了革命。
事实上,这样的互相指涉在《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中也是同样存在的。如果
没有白华的爱情,刘希坚的革命显然缺少相应的乌托邦激情。差别只在于革
命的策略和方式有所不同。胡也频的“革命”是布尔什维克的历史革命,一
种步入全新时代的乌托邦激情是以“一种伟大的无边际的光明展开在他们的
前面”这样的句子来表达的。在这样的“黄金世界”的想象中,个人消失在
“无边际的光明”里。而丁玲的“革命”毋宁更瞩目于历史中的“个人”,
是以感性个体的生命体验所表达的激情。这也是丁玲在理解自我与历史关系
时的基本站位:她不愿意抽空自我体验而直接进入到对理想、未来的抽象体
验中。与其说这时丁玲仍旧是无政府主义的,不如说她已经摈弃了莎菲式封
闭自我主体,而开始朝向“外面”。但“社会视野”的缺失,表明的是这个
新的自我尚未寻找到在“历史”中的真正位置。此后,“一九三零年春上
海”这样的写作,正是一个摸索着进入历史的过程。
丁玲的真正转变,与她参与社会现实实践密切相关。一则因为胡也频在山
东的经历而意识到组织与群体的重要,回上海不久即加入左联;而她入党,则
是胡也频牺牲之后的第二年。在这一生命实践的过程中,丁玲挣脱革命与恋爱
二元张力的文学写作标志,是1931年发表的《水》,这也被视为整个左翼文坛
67
“对革命的浪漫蒂克的清算” 。但《水》的写作仍旧没有摆脱二元性的张力
与矛盾,因为这里主要显示的是一种从写“知识分子”到写“大众”的转移。
而“大众”,在此时的丁玲心目中,还带有极大的他者性与陌生感。以群像的
方式出现在小说中的“工农大众”,其面孔是模糊的“一团”,其内在的革命
意识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呈现。关键或许在于,她并没有找到能够统合与超越
这种分裂性主体体验的文学表达形式。而这一点直到1948年丁玲创作出《太阳
照在桑干河上》时才真正完成。

四 从延安到北京:“我的整个 生 涯 是 否 能 安 慰 你 ”

(一)“走进去,送出来”

从1936年到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到1946年离开延安并于1948年完成《太

·24·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可以称为丁玲的延安时期。这个时期丁玲仍有多篇文章
涉及瞿秋白,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笔法。《风雨中忆萧红》和《与友人论瞿秋
68
白》 中,她瞩目的是瞿秋白的“内面”,即革命者在革命政党组织中的困惑
和矛盾;而1946年完成的《纪念瞿秋白同志被难十一周年》写的则是瞿秋白的
“外面”,侧重的是他作为“最可纪念的导师”的形象和关于文艺大众化的具
体提倡。在这个过程中,丁玲本人经历了延安整风运动“脱胎换骨”的改造,
因此可以说,从“内面”到“外面”的瞿秋白书写,也是丁玲本人思想改造的
一种镜像式表达。
不过相当有意味的是,在写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最重要作品时,
丁玲并没有采取瞿秋白倡导的大众化写作方式,而更多地接纳并实践了冯雪峰
69
在长信中提出的写法。 这种写法在冯雪峰1947年为编辑《丁玲文集》而写的
后记中做了明确的概括,认为革命作家应当表现的是革命意识的成长史,并提
出这样三个层面:“从意识或思想上说,一个革命者必须见诸实践,才能证明
他的世界观上的改造和到达。从实践上说,一个革命者必须有思想意识的真实
的改造和成长,才能证明他的实践的真实。从艺术创作上说,一个革命作家必
70
须有艺术的实践成绩,才能证明他的改造和成长是真实的。” 意识、实践与
艺术的三位一体,意味着一种以写作者精神主体塑造为核心,连接革命实践与
文学创作的所谓“走进去,送出来”的写作方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完
成,意味着丁玲的生命实践、革命实践与她的文学创作得到了真正的统一。这
也可以视为丁玲超越并克服瞿秋白的“二元性”而形成属于她个人独特的主体
辩证法,并在创作上真正完成的标志。
但这一主体辩证结构的统一并不是一经完成就不再改变的,毋宁说这本身
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构体。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社会革命的实践总是处在不
间断的展开过程中,并要求作家主体不断地调整自己以形成新的主体意识和创
作形式。1949年之后,丁玲一方面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功及其对新中
国文艺体制的积极参与,而获得了极其辉煌的社会地位;但另一方面,如何塑
造出超越《太阳》的创作形式,始终是丁玲苦恼的问题。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表
现在《在严寒的日子里》这部终其一生也未能完成的小说写作的艰难。更严重
的问题是,丁玲深深地卷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体制实践的不稳定性及其严

·2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酷的现实斗争中,并在1958年被排斥出文坛,作为“反党集团”的成员和“右
派分子”,在北大荒、秦城监狱、山西长治农村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78年才
重新回到文坛。在这段严酷的岁月里,丁玲几乎完全丧失了写作的权利,因而
无法让我们窥见她内在的精神历程。不过从其复出后的作品来看,可以说经历
20年磨难之后,丁玲关于革命与文学的生命辩证法并没有改变。也正是这个时
期,丁玲开始再次谈论瞿秋白与王剑虹。

(二)重写瞿秋白与王剑虹

1980年代,丁玲写作了关于瞿秋白的重要文章《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
回忆与随想》,并陆续发表了同时涉及王剑虹的《韦护精神》《早年生活片断》
《早年生活二三事》等短文或回忆录。
这个时期丁玲关于瞿秋白、王剑虹书写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是瞿秋白
形象具有不再分裂的完整性。丁玲不仅书写了作为共产党领袖的瞿秋白,也第
一次细致地披露了瞿秋白与王剑虹的爱情以及自己与瞿秋白、王剑虹的私人交
往。《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的写作是在重读两个文本(即《韦护》的修
71
订重版和《多余的话》的平反)的基础上完成的。 丁玲对瞿秋白形象的“完
整”呈现,获益于“新时期”的开放语境,也得益于这两个文本的参照。这是
晚年丁玲“最富于才情”的文章,也是丁玲在写作一系列关于革命者(如向警
予、胡也频、冯雪峰、柯仲平、史沫特莱等)的回忆文章中,心态最为开放、
触及从革命者主体的内在视野来呈现革命史的一篇。瞿秋白形象的“完整性”
和丁玲对于瞿秋白克服“历史二元人物”的“正确结论”的阐发,凸显了丁玲
记忆与革命史书写中许多被回避的丰富细节,比如与瞿王的交往过程,比如自
己暧昧复杂的心态等。这是一种在新的主体高度对革命内部“真实”的展示,
只是这种“内部性”常常被有意回避或不能无所顾忌地表达出来。牛汉曾这样
写道:“丁玲从‘五四’以来一直到解放初期,一直是站在中国历史的最前
头,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她作为一个作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是没有人可比的。……我对她说,你把你对历史、对革命、对世界的真实看法
72
都写出来。她说她不敢。” 这里所谓“不敢”,或许仍旧显示的是党性与个
人性、文学性之间的紧张角逐,也或许是丁玲仍在继续摸索一种新的统合文
学、革命、主体三者的时代性书写方式。

·26·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在这个时期的相关回忆文章中,王剑虹占据了重要位置。丁玲曾说,对
73
于王剑虹这个早年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不写她,自己心里“过意不去” 。经
历1920—1930年代之交的向“左”转之后,论及瞿秋白的地方,丁玲不再提及
王剑虹,一则因为王剑虹并非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另一则因为她的无政府
主义者色彩。因此,瞿秋白在狱中写就、附在《多余的话》后的“记忆中的日
期”仍提及他与王剑虹的婚姻,才使丁玲触动如此之深。王剑虹在丁玲文学书
写中的重新出现,意味着在“新时期”召唤“五四复归”的大时代背景下,丁
玲有了重新叙述王剑虹及自己早年精神生活的合法性,这也是1980年代对五四
历史与记忆重构的独特方式之一种。
但在相关书写中,丁玲仍旧回避了王剑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和倾向,而
统统以“社会主义”名之。这也是一种历史事实。中国革命史上,苏俄布尔什
维克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前,有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激进革命话语在当时
思想界都被笼统地理解为“无政府主义”。李大钊等早期共产主义者最初正是
用无政府主义的思想阐释俄国十月革命。特别是,共产党早期创立者中,“除
了陈独秀之外,其他所有人在1920—1921年转向马克思主义之前都经历了一个
74
无政府主义阶段” 。这些人包括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新民学会成员,
包括参与法国工读计划的周恩来、邓小平,当然也包括瞿秋白。人们关于“无
政府主义”的理解并不统一,而包含着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
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的种种分别,但其基本特点则是强调在确立个人主
体性基础上的社会革命。在起点——独立自主的个人,和终点——“乌托邦式
的互助、知识与劳动结合的理想社会”这两点上,无政府主义无疑始终是中国
革命话语的“内在环节”。它与马克思主义(更准确的说法应是“布尔什维克
主义”或“列宁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先锋党”、“无产阶级专政”理
论和社会革命的策略。丁玲早期接受的“社会主义”思想,无疑与她从母亲
(通过向警予而接受的新思想),特别是王剑虹那里接受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密
切相关。但从1922年开始,无政府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主义展开论战并分裂出去
后,“无政府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禁忌。丁玲在1920—1930年代之交向
“左”转的确切涵义,正是她清算自身的“无政府主义”倾向而接纳布尔什维
克主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韦护的革命与恋爱之两难选择,也是丁玲克服

·2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王剑虹式无政府主义倾向的思想呈现。此后,王剑虹在丁玲的文学书写中消失
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80年。
正如德里克所说:“因为共产党的许多创始人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都
经历了一个无政府主义的阶段,尽管共产党一次次试图消除自身的无政府主义
75
根源,但它还是如一棵石缝间的小草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无政府主义作为
“革命话语的内在环节”在20世纪中国革命实践中有多种繁复的“残留”式再
现形态,包括“互助组”、“人民公社”乃至“文革”中的“直接民主”等。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新时期”思想解放与新启蒙思潮中的“五四复归”、
“第二个五四时代”对新文化运动的重构,有关“个人”、“社会”的基本理
解,并不限于人道主义与启蒙主义话语,同时也包含了与社会主义乌托邦话语
密切相关的早期中国式无政府主义思想。在80年代,探讨革命史、现代文学史
上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也成为思想界与文学研究界一个不小的热潮。王剑虹在
丁玲文学书写中的再次浮现,包含了同样丰富的历史内涵。
在《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中,王剑虹在丁玲情感记忆中的风采,实则
并非一般五四记忆中的“反封建”女性,而是一个充满着无政府主义乌托邦激
情的强大个体形象——“她像一团烈火,一把利剑,一只无所畏惧、勇猛直前
的队伍的尖兵”,“我们决定自己学习,自己遨游世界,不管它是天堂或是地
域……但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理想去读书,去生活,自己安排自己在世界上所占
的位置”,“我从认识她以后,在思想兴趣方面受过很大的影响,那都是对社
会主义的追求,对人生的狂想,对世俗的鄙视”。一般关于五四记忆的书写,
大致停留于启蒙理性话语的范围,主要涉及“反封建”、“民主与科学”、
“个性独立”和“恋爱自由”等,而在王剑虹的形象里,则更深地涉及“废
姓”、“反家庭”、“小团体互助生活”等被称为“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内容。
如德里克所说:“到五四运动前夕,无政府主义词汇已经成为中国激进主义话语
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变成了无政府主义者。……归根
结底最重要的是无政府主义思想进入了那些严格说来根本不能被称作无政府主义
76
者的人的语言中。无政府主义成了革命话语的核心。” 如果说丁玲超越了五四
早期冰心、庐隐、冯沅君等女作家的“新女性”话语,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个人
主义激进现代性,那么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正源自她与王剑虹分享的这种无政府

·28·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主义个人主义的革命话语。而“新时期”的丁玲在记忆中重新书写五四时代的
王剑虹形象时,则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征。
从《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的相关叙述来看,丁玲之选择离开王剑虹,
也并非源于(或仅仅源于)情感上的三角关系,而有着思想上开始出现的分
歧:“我们之间,原来总是一致的,现在,虽然没有什么分歧,但她完全只是
秋白的爱人,而这不是我理想的”,“我向往着广阔的世界,我怀念起另外的
旧友。我常常有一些新的计划”。“沉沦在爱情中”的王剑虹,显然不再拥有
“遨游世界”的激情。与其说此时的王剑虹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无政府主义者,
莫如说只是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而这不是丁玲“理想的”。她相信了秋
白的话,“按你喜欢的去学,去干,飞吧,飞得越高越好,越远越好”。可以
说,虽然丁玲是在王剑虹的引导下接触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但此时她比王剑
虹更彻底地实践了无政府主义的生活主张,并由此塑造出了比王剑虹更强大的
个人主义自我和作为作家的“丁玲”(相对于“蒋冰之”这个本名)。这是丁
玲1920—1930年代向“左”转的基础,也构成了她精神结构的基本底色。

(三)“不断突破自己生活的旧圈子”

对瞿秋白与王剑虹的回忆与重新书写,启动的也是丁玲独特的情感逻辑与
生命哲学实践。在她作为“革命者”的大我中,始终没有抹去小我的记忆,情
感逻辑既是个人之间的,也是基于共同的理想主义热望而共有的。丁玲这一时
77
期关注“生活”、“创作”与“时代灵魂”关系的文学理论问题 ,也可以说
是再次回到她独特的革命与文学的辩证法。
丁玲在《杜晚香》创作中尝试表达的是一种更高、更广阔的生命辩证法逻
辑。她这样说道:“作者要使自己创作的人物进占读者的心灵,自己首先要进驻
人物的内心,了解他,熟悉他,体会他,也就是要向他学习,把自己的感情提
高,否则你就不能写。我这里说提高,也就是说要突破自己生活的旧圈子,要不
78
断突破自己的生活旧圈子。” 杜晚香并非知识分子,但丁玲在写作中注入了许
多她自己的心理体认,这使杜晚香这个形象带有浓郁的丁玲气息。作为丁玲生命
晚期创作的最突出的革命者形象,杜晚香并非轰轰烈烈的英雄,而只是一个“平
凡”的普通人,她“没有慷慨激昂,有的只是亲切细致”;她关于革命的理解,
也并非“引经据典”,而坚持“照着自己准备的,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何谓革

·2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命。小说中一再强调的这种“慷慨激昂”与“亲切细致”的对比,强调杜晚香要
用“自己理解的字词”来讲述革命,也可以说是另一种丁玲式的“革命的辩证
法”:革命是一种平凡的生活实践,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革命者一方面用坚韧
和耐心来改造自我,也用自己的行为慢慢改造这个世界。而革命者成熟的标志,
不仅在其行为,更在其意识和思想上形成自己的主体性表述。对于杜晚香而言,
“自己的语言”意味着作为革命者的真正成熟;对于丁玲而言,写出杜晚香这个
形象就是一个不仅提高自己的“思想”也提高自己的“感情”的过程。
丁玲试图用《杜晚香》来表达的,远不是一种文学实践,莫如说更是对自
我的生命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解。这里依旧包含了三重要素:革命实践、实践
主体的改造和“自己的语言”。与其说这是对主流话语的复述,莫如说是经历
了20年磨难的丁玲对于“革命”的重新理解。或许没有什么比“道成肉身”这
个词能更准确地描绘杜晚香/丁玲的革命辩证法了。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自我
战斗”的过程。在超越了那些小我的文人式脆弱、矛盾与感伤之后,丁玲肯定
了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得出的“正确的结论”:“要磨练自己,要有非常
巨大的毅力,去克服一切种种‘异己的’意识以至最微细的‘异己的’情感,
然后才能从‘异己的’阶级里完全跳出来,而在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里站稳自
己的脚步。”或许,这也是丁玲在50年后对“韦护”难题的真正超越。
结合这样的主体视野,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丁玲在《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
志》最后的那一句——“我的整个生涯是否能安慰你和曾是你的心,在你临就
义前还珍重留了一笔的剑虹呢?”在这个历经磨难而未改初衷的“回忆与随
想”的时刻,面对着终于拥有重新步入革命行列权利的“新时期”,此时写作
的丁玲,是一个相信自己在漫长而艰苦的自我战斗中已然超越了“时代的悲
剧”的“欣悦的灵魂”。书写瞿秋白与王剑虹,既是对自己革命生涯的回顾,
也是对逝去的革命同伴的深切怀念和告慰:她背负着他们的希望和信仰而活在
“这可爱的美好的人世”,并且“代替”、“代表”他们,用自己的整个生命
实践着共有的革命理想。

注释:
1 贺桂梅:《丁玲的逻辑》,《读书》2015年第5期。

·30·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2 丁玲:《纪念瞿秋白同志被难十一周年》(1946),《丁玲全集》第5卷,河北人民出
版社2001年版。
3 如秦林芳:《论丁玲的“瞿秋白书写”》,《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张志忠:
《关于“韦护”的几种叙述——现代作家创作发生学研究之一》,《长城》2007年第
6期;徐秀慧:《中国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的路径——从韦护形象与丁玲的瞿秋白论谈
起》,《文学评论》2015年第2期;李美皆:《丁玲与瞿秋白》,《作品》2017年第2
期等。
4 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年版。
5 蒋祖林:《丁玲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
6 施蛰存:《丁玲的傲气》,《新民晚报》1986年7月。
7 8 沈从文:《记丁玲》,收入《沈从文全集》第1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
75~76、67~68页。
9 19 71 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第53~55、47、644~645页。
10 丁玲:《韦护》,上海大江书铺1930年版。
11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文汇增刊》1980年第2期。
其时,中纪委正在为瞿秋白平反。论者称“这是丁玲晚年最精彩的文章,极富才
情……”(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第645页。)
12 17 蒋祖林:《丁玲传》,第50~74、46页。
13 李美皆:《丁玲与瞿秋白》,《作品》2017年第2期。
14 蒋祖林的《丁玲传》中提到,1977年丁玲讲述瞿王往事时,几次用到“薄幸”这个词
来评价瞿秋白(第68页)。
15 [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151页。
16 丁玲:《鲁迅先生于我》(1981年),收入《丁玲全集》第6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18 24 40 51 58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文汇增刊》1980年第2期。
20 34 38 丁玲:《一个真实人的一生——记胡也频》,收入《丁玲全集》第9卷,河北人民出版
社2001年版,第67、70、68页。
21 罗岗:《视觉“互文”、身体想象和凝视的政治——丁玲的〈梦珂〉与后五四都市图
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
22 较为详细的考辨,参见张全之《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中的第
十二章《丁玲与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及第十三章《信仰的转换:论胡也频的〈光明
在我们的前面〉》,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3 参见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一卷关于“新民学会”的史料,三联书店1979年版。
25 参见刘小中、丁言模编著《瞿秋白年谱详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陈铁健:
《瞿秋白传》,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卫华、化夷:《瞿秋白传》,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4年版。

·3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5期

26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6年版。
27 [日]北冈正子:《丁玲早期文学与〈包法利夫人〉的关系》,收入《丁玲研究在国
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8~218页。
28 [俄]阿尔志跋绥夫:《绝境》,王榭堂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鲁迅曾在《〈幸
福〉译者附记》(《鲁迅全集》第8卷《译文序跋集》)中称阿尔志跋绥夫为“厌世
的,主我的,而且每每带着肉的气息”。另见伍寅《鲁迅眼中的阿尔志跋绥夫》,
《中共桂林市党校学报》第2卷第3期,2002年9月。
29 63 丁玲:《韦护》,上海大江书铺1930年版,第138、454页。
30 丁玲:《我的创作经验》(1932),收入《丁玲研究资料》,袁良骏编,天津人民出
版社1982年版,第106页。
31 刘禾、瑞贝卡·卡尔、高彦颐:《一个现代思想的先声:论何殷震对跨国女权主义理
论的贡献》,陈燕谷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5期。
32 张全之:《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无政府主义思潮》,第12页。
33 59 徐秀慧:《中国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的路径——从韦护形象与丁玲的瞿秋白论谈
起》,《文学评论》2015年第2期。
35 42 何丹仁(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北斗》1932
年第2卷第1期。
36 孙犁:《关于丁玲》,《人民日报》1986年3月7日。
37 60 丁玲:《我的创作生活》(1933),收入《丁玲研究资料》,第110页。
39 41 丁玲:《我的自白——在光华大学的讲演》(1933),收入《丁玲研究资料》,
第100页。
43 陈铁健编《瞿秋白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4~45页。
44 瞿秋白:《多余的话》,收入《瞿秋白卷》,陈铁健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版;《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5 55 56 65 74 75 76 [德]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第166、171、
171、209、183、6、140页。
46 张秋实:《解密档案材料中的瞿秋白》,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
47 秋白(瞿秋白):《政治运动与智识阶级》,《向导》第18期,1923年1月31日。
48 更深入论述参见杨慧《思想的行走——瞿秋白“文化革命”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
2012年版。
49 刘康:《瞿秋白与葛兰西:未相会的战友》,《读书》1995年第10期;张历君:《现
代君主与有机知识分子——论瞿秋白、葛兰西与“领袖权”理论的形成》,《现代中
文学刊》2010年第1期。
50 瞿秋白:《多余的话》,收入《瞿秋白卷》,陈铁健编。
52 张历君:《现代君主与有机知识分子——论瞿秋白、葛兰西与“领袖权”理论的形

·32·
丁玲主体辩证法的生成:以瞿秋白、王剑虹书写为线索

成》;瞿秋白:《历史的工具——列宁》《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等文章(均收入陈
铁健编《瞿秋白卷》)。
53 [英]尼尔·哈丁:《列宁主义》,张传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54 [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第三卷),唐少杰等
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7 1930年9月上海大江书铺的初版本中,韦护作为“康敏尼斯特”和丽嘉作为“安那其
主义者”的身份特点是小说叙述的重要内容。到1932年版中,“安那其主义”、“康
敏尼斯特”等都被删除,相关内容则改写成与性相关的表述,韦护与丽嘉的矛盾成为
一个“玩弄女性的轻薄者”与一个纯情女人之间的问题,所有“俄苏”字样也都改成
“德国”。这种版本的修改显然与1932年国民党的政治审查有关。而到80年代丁玲审
定和修改的最后版本中,则主要删掉了所有涉及丽嘉是“安那其主义”的表述,也删
掉了珊珊的两大段心理描写。这种修改,既与“无政府主义”的被污名化相关,同时
也微妙地显示出丁玲对作为自己原型的珊珊书写时的复杂心态。这里主要据以分析的
是1930年大江书铺的初版本。
61 贺桂梅:《性/政治的转换与张力——早期普罗小说中的“革命+恋爱”模式解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62 67 何籁(茅盾):《“革命”与“恋爱”的公式》,《文学》第4卷第1号,1935年1
月1日。
64 刘小中、丁言模编《瞿秋白年谱详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144页。
66 茅盾:《女作家丁玲》,《文艺月报》第1卷第2期,1932年7月15日。
68 刘涛:《丁玲论瞿秋白的一篇佚文》,《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4期。
69 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第352~358页;吴长华:《冯雪峰的传奇人生》,文
汇出版社2011年版,第229~230页。
70 冯雪峰:《从〈梦珂〉到〈夜〉——〈丁玲文集〉后记》,《中国作家》1948年第1卷
第1期。
72 王增如:《丁玲办〈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3页。
73 丁玲:《早年生活片断》,收入《丁玲全集》第10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
295页。
77 丁玲:《生活·创作·时代灵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8 丁玲:《关于〈杜晚香〉——在北京图书馆组织的与读者见面会上的谈话》,收入
《丁玲近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6~167页。

[贺桂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 邮编 100871]

·3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