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关于三治融合治理经验的工作简报

2013 年 9 月,我市出台“德治、法治、自治”建设实施意见》,构建“一
约两会三团”治理载体——村规民约,百姓议事会、乡贤参事会,百事服务团、
法律服务团、道德评判团等,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
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被列入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经验如下:
加强自治。创新百姓议事会等治理载体并形成品牌,推进民事民议、民办、
民管,减少矛盾,增强活力;健全自治制度,加强组织保障,厘清自治组织职责,
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原则,建立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机制,梳理自
治组织事项清单,同时将适合市场及社会组织承担的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组织承
担,形成社区队伍品牌。
法治下沉止纠纷。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市、镇、村三级法律服
务团制度,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相关人员和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
实现城乡全覆盖;创新设立诉调对接“双向派驻”机制,在乡镇司法所建立法官工
作室,在法庭建立驻庭人民调解工作室;培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打造一站
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推出普惠型金融产品,助推德治。与银行联合启动“三治信农贷”试点工作,
创新贷前信用评定机制,让有创业创新意愿的农村群众凭借好口碑、好家风等就
能获得纯信用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对村民做好人、行善举的肯定和鼓励,让有
德者有得。

二、 中心论点:在“力”上下足功夫 助推共同富裕
分论点:
实现共同富裕,要有尽力为人的进取精神,尽最大努力,保持恒心耐力谋民
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实现共同富裕,要有量力而行的务实作风,实事求是,科学施策,切实解决
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

实现共同富裕,要充分把握尽力与量力之间的平衡,既不能盲目提高标准,
陷入福利陷阱,也要切实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