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支持任務進⾏的患側上肢的使用:介⼊的建議

主動參與功能性活動

最新動作控制的研究支持在特定情境下執⾏任務

功能性的活動包含需要像是上肢承重以提供姿勢穩定、伸取、移東西、抬東

西、抓及操作小物品的職能

相對於⼀般的運動,這些融⼊職能的介⼊成為重點

中風後最有效的介⼊包括:特定任務、重複性⾼、強度⾜夠、主動參與、實證

基礎且以功能為基礎。

更進⼀步,特定任務應該要跟個案(有意義)或情境有相關,需要重複且如果

可以的話包含整體任務完整的練習

「任務為導向的訓練應該要作為針對中風後有動作障礙的族群在改善職能表現的介入基礎」

任務導向的 reaching 和 manipulation

為自主動作做引導的活動(往前伸取拿⼀杯⽔)包含多個複雜的步驟

第⼀步:辨認出杯⼦在空間中的位置。需要視覺和知覺。

第⼆步:選擇把杯⼦拿到嘴巴的動作計畫。需要評估杯⼦位置、和身體及⼿的

相對位置。這些資訊可以讓動作系統去決定出⼿的最佳路徑。

第三步:動作反應的執⾏。多個命令被發送到運動神經元,指定肌⾁活化的時

間順序、要發的⼒道、關節角度的變化、適合拿起杯⼦的⼿的⽅向,以及肩部

與遠端⼿臂的協調確保杯⼦在接觸時立即被抓住。
兩個上肢功能要素

1. transportation:⼿臂在起始位置和物體之間的軌跡。

2. manipulation:⼿臂運動過程中,⼤拇指和食指合併的動作形成抓握。

左側偏癱 reaching 缺陷的研究:使用運動分析和肌電圖紀錄自主⼿臂運動的損

傷。分析中呈現,與未受損的⼿臂相比,受損⼿臂的平穩和協調能⼒顯著降

低。在 reaching 活動中,連續性動作策略消失,動作時間更長、速度峰值提早

出現且存在無⼒的跡象。

在後續的追蹤研究紀錄了受試者 reaching ability 的進步,結果指出:峰值速度

的幅度隨著時間進步、肌⾁活動的層級沒有進步、動作的不連續性減少

→提出假設:某些病⼈需要重新學習感覺與運動之間關係的治療。「這些受試

者的肌⾁活動層級和模式取決於任務的⽣物⼒學要求,⽽非肌⾁間任何刻板

(stereotyped)的神經連結。」

研究結論:以目標為導向的伸取活動比起直接在空間中來回做伸取動作,可以

讓中風個案可以表現出正常⼈去伸取拿物品的模式特點。這些發現支持了在功

能性情境中使用物品來增進協調動作的治療⽅式。但使用的物品的材質還需要

更多研究。
Van Vliet 及其同事在中風後的最初幾個月研究了受試者:受試者能夠在 3 到

4 週的時間內改善他們的 reaching 的運動;朝著正常表現前進。為受試者提供

有意義的任務(例如,從杯⼦裡喝⽔)幫助他們進⾏ reach-to-grasp 動作。

Jeannerod111 表示:“在抓握實際物體的動作過程中,⼿指抓握的形成涉及兩個

主要的功能要求,滿⾜這兩個要求將決定抓握的質量。(1)首先,抓握必須適應

被抓物體的⼤小、形狀和用途。(2)其次,⼿指運動的相對時間必須與⼿被傳送

到物體空間位置的其他抓握部分的時間相協調。” Jeannerod 觀察到,⼿指的姿

勢預示著真正的抓握,並發⽣在⼿的移動過程中。這種⼿的形狀是⼀種獨立於

操作本身的機制。如果要設計專屬於改善上肢功能的治療⽅案,必須包括具有

不同形狀、⼤小和紋理的各種常見物體,以影響 reaching。

Exner 將⼿部操作定義為調整⼿中所握物體的過程,開發了⼀個分類系統來幫

助治療師選擇活動,儘管該系統沒有針對中風倖存者進⾏標準化(表格 21-1

概述了 Exner 分類系統以及來自 Motor Assessment Scale(運動評估量表)的⼿部

和⾼級進階活動項目。)

Wu、Trombly 和 Lin217 指出:使用 material-based 的 occupation(例如,拿

起筆並準備寫⼀個⼈的名字)比 imagery-based 的 occupation(例如,假裝拿起

筆並準備簽名)或是訓練(例如,向前移動⼿臂)更能提⾼運動表現的品質。
他們的數據表明,material-based 的 occupation 減少了反應時間、運動時間和運

動單位。雖然這項研究是在正常受試者上進⾏的,但仍可以推斷,material-

based occupation 可用於引發⾼效且經濟的預先編程運動以執⾏任務。

在⼀項精細運動協調訓練的研究中,Neis tadt 評估了在⼀組腦部損傷男性中建

構拼圖和進⾏廚房活動對精細運動協調的影響。

結果表明:與桌面拼圖活動組的受試者相比,功能性餐點準備組的受試者在慣

用⼿靈巧度(用於拾取小物件)⽅面表現出顯著改善。

研究結果表支持:給腦部損傷的精細運動協調訓練,功能性活動比桌面活動更

有效(更不用說更有意義)。

Sietsema 及其同事 研究了參與鍛煉任務和融⼊職能的任務(例如,伸出⼿來

控制電腦遊戲)的腦損傷患者。受試者在評估時是“輕度到中度的痙攣”。

結果表明:遊戲在 reach 模式中 ROM 顯著增加了。

研究支持了這樣的假設:融⼊職能的介⼊可以提⾼表現。作者假設那個遊戲提

供了鼓勵性的反饋,從⽽提⾼了表現。

在這⼀點上,研究已經證實,任務的要求和目標會影響動作的輸出。 例如,在

廚房中搬運的物品特性會影響⼈的移動速度、使用⼀隻⼿還是兩隻⼿握住物

體、物體離身體有多近,⼿臂握得有多穩定。
在日常⽣活中,也有許多活動受到環境的影響(例如,移動空的冰托盤或滿托

盤、半杯酒或⼀杯咖啡、⼀個紙盤或⼀疊瓷盤)。

Rosenbaum 和 Jorgensen 證明任務的目標會影響運動輸出:

受試者被要求伸⼿去拿⼀個圓柱體,並將它的⼀端或另⼀端站立。根據任務的

目標(例如,他們將圓柱體立在哪⼀側),受試者會以 pronation 或 supination

的抓握模式伸取。(21-2 提供了用於重新訓練 reaching pattern 的活動。)

Weight Bearing to Support Function

承重:

(1) 抑制⾼張:身體靠著遠端往近端移動

(2) 在 protective response(保護性反應)姿勢下刺激上肢 extension

Brouwer 和 Ambury41 得出結論:上肢承重促進中風患者運動單位的皮質脊髓

正常化。他們假設:產⽣這樣結果的機制是透過增強的輸⼊訊息去持續增加運

動皮層的興奮性

M指出:如果上肢作為 postural support(在承重時),在整個上肢承重和其他

姿勢擾動中,另⼀⼿臂動作的 postural response 會產⽣。他們的論⽂還表明,

三頭肌的姿勢反應只發⽣在⼿與堅硬物體接觸時。
上肢承重仍是中風後提供功能性表現的治療目標。像是在如廁活動期間自⼰處

理衣服部分的時候,使用患⼿參與更多承重及作為姿勢的 support。或加強對

IADL 的參與(例如,在需要站立的活動(例如洗衣服或準備飯菜)期間使用

患側的肢體作為姿勢支撐)。)

治療師還可以使用負重活動來針對⼲擾功能的 impairment。

Long flexor 中軟組織縮短的問題,可以透過在伸出⼿指、讓⼿腕伸直承重來維

持或增加組織長度來防⽌或逆轉。

如果評估結果顯示四肢無⼒對功能有受限的影響,如果承重活動以適當的

alignment 進⾏並且承重模式在活動期間保持活躍,治療師可以使用伸直⼿臂

(arm extension)的負重活動來加強三頭肌和肩胛骨肌⾁組織。

為確保適當的 alignment,治療師應避免患者嚴重的內旋、強迫肘部伸展和完全

不活動的軀幹。在負重活動期間,維持⼿掌弓對於保持 biomechanical

alignment 和增強活動模式很重要。負重面和⼿之間的接觸點包括魚際肌、小魚

際肌、掌骨頭和指骨的掌面。 注意應該保持掌弓形狀,以便治療師可以將⼿指

塞⼊虎⼝和第⼀個掌骨之間,直到碰到小魚際肌。

雖然患側的⼿臂處於負重位置,但好側的肢體應參與促進重⼼向各個⽅向轉

移的活動(圖 215)。根據任務的需求和可及的運動控制 level,可以做前臂或

伸展⼿臂的承重活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