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於中風病人復健之療效

Effects of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doi:10.6200/TCMJ.2008.5.1.01
北市醫學雜誌, 5(1), 2008
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5(1), 2008
作者/Author: 莊國瑋(Kuo-Wei Chuang);王榮俊(Zong-Jing Wang);黃亭韶(Ting-Shao Huang);陳克銘(Ke-Ming
Chen);于瑛輝(Young-Hue Yu);高木榮(Mu-Jung Kao)

頁數/Page: 1-14
出版日期/Publication Date:2008/02

引用本篇文獻時,請提供DOI資訊,並透過DOI永久網址取得最正確的書目資訊。
To cite this Article, please include the DOI name in your reference data.

請使用本篇文獻DOI永久網址進行連結: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6200/TCMJ.2008.5.1.01

DOI是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的簡稱,


是這篇文章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
用於永久連結及引用該篇文章。

若想得知更多DOI使用資訊,
請參考 http://doi.airiti.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doi.airiti.com
專 論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於中風病人復健之療效

莊國瑋1、王榮俊1、黃亭韶1、陳克銘1、于瑛輝1、高木榮1,2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為一種可用於中樞神經復健的


治療方式,尤其是中風病人。它主要是使用一限制物,將病人的健側肢體侷限,以控制其自由
活動時間,並讓病人的患側肢體接受密集性、有計畫性的復健治療,利用如此的治療方式,讓
病人克服因中風後造成的失能。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有兩大理論基礎:「習得廢用」(learned
non-use)現象對動作失能的惡化效應,以及大腦皮質重組(cortical reorganization)對神經
功能恢復的重要。本文回顧運用這樣的機制而發展出短時間內高密度的介入,並達到增進患側
動作能力及生活功能成效的實證文獻。影響治療成效的因素當中,除了患者本身的健康狀況之
外,治療介入的時間點也是影響療效的要因。回顧近年之文獻,目前學者大多建議使用於慢性
期病人,可兼顧安全、經濟(cost-effectiveness)以及治療成效的考量。針對急性期以及亞急
性期病患之成效,目前的文獻中受試者數量較少,以及實驗數據較缺乏,未來尚有很大的探研
空間。

關鍵詞:復健,限制-誘發動作治療,習得廢用,大腦皮質重組
北市醫學雜誌 2008; 5(1):001-014

前 言 有的能力,重回原本的生活環境。這項治療在
文獻中,除了原文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的定義 [1,2]
therapy 之外,還有其他常見的名稱,例如 CI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constraint-induced therapy,以及forced use等。
movement therapy, CIMT )為一種可用於中樞
神經復健的治療方式,尤其是中風病人,它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的發展[3-10]
主要是使用一限制物,將病人的健側肢體限制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為一項發展歷史不
住,控制其自由活動時間,再讓病人的患側肢 長的新治療方式,類似這項治療想法的雛形
體接受密集性、有計畫性的復健治療,利用如 是源自西元 1940 年 Tower 學者對一群椎體路徑
此的治療方式,讓病人可以克服因中風後造成 (pyramidal tract)受損的猴子做觀察,一開始
的失能狀況(Disability),例如:日常生活基 他發現在自然不受干擾的生活環境中,這群猴
本功能(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s)、自 子並不會主動地使用牠們損傷神經支配的肢體
我照顧( self-care ),而達到符合原本年齡應 (主要為上肢),去執行功能或協助牠們欲完
1
臺 北 市 立 聯 合 醫 院 陽 明 院 區 復 健 科 ; 2國 立 陽 明 大 學 復 健 科 技 暨 輔 具 研 究 所
受理日期:2007年7月16日;接受日期:2008年1月20日
通信作者:高木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臺北市士林區雨聲街105號3樓

北市醫學雜誌 第5卷 第1期,2008 1
2 莊國瑋、王榮俊、黃亭韶、陳克銘、于瑛輝、高木榮

成的動作。接著 Tower 學者就將這群猴子的健 活動,或是睡覺時才移除,患側上肢則進行和


側上肢,利用限制物將其活動侷限住,接著發 原本相同的復健活動,在十四天後的評估結果
現這群猴子漸漸地開始主動使用他們的患側上 中發現,病人患側上肢的功能性能力有顯著進
肢去完成功能性目標。 步,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FMT)的分
Knapp 學者等人在西元 1958 年與 1963 年的 數上有顯著進步,並且分別在一、二、四週,
實驗中,他們將一群猴子的上肢先以體感覺去 以及十二個月後的追蹤評估,原本達到的功能
輸入(somatosensory deafferentiation)的方式 也沒有退步的情況。
處理,這群經過處理的猴子,一開始就表現出 上述的學者只是將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完全忽略患側上肢的樣子,也不會主動使用患 ( CIMT )做初步的試驗,架構也不夠完整,
側,直到讓牠們的好邊上肢穿戴上限制物之 在1993年時,Taub等人則將這一套治療模式更
後,觀察發現牠們在不經教導的情況下,會開 完整地使用於中風病人身上,他們找了九位慢
始主動使用患側上肢進行活動,這項觀察發現 性期中風病人,進行十四天的實驗,實驗過程
也和 Tower 學者相呼應。接著 Taub 學者等人在 中,除了讓病人的健側上肢穿戴限制物持續
西元1975年以及1980年,又觀察了一群體感覺 十四天之外,還利用了特殊的訓練方式,欲加
去輸入的猴子上肢活動的情形,猴子的健側上 強患側上肢的動作功能,這樣的訓練每天進行
肢限制住,觀察其患側上肢的活動情況,結果 六小時,持續了十天,評估結果發現,病人們
發現在穿戴限制物的第三天開始,猴子就出現 分別在Motor Activity Log(MAL)、Arm Motor
主動使用患側上肢的情況。如果限制物連續穿 Ability Test(AMAT)、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戴著持續一至兩個星期,則猴子們對於患側上 (WMFT)這三個評估量表中,分數有顯著的
肢使用的狀況則會持續存在。即使將限制物拿 進步,並具有統計上的意義,而且學者們對這
掉後,牠們還是不會回復到原本完全忽略患側 群病人在實驗的四週後,以及兩年後都有做後
上肢的情況,也就是說這是有長期性效果的。 續追蹤評估,也發現他們的患側上肢動作功能
在 1981 年, Ostendorf 和 Wolf 第一次將限 並沒有退步的現象,也就是說有持續性的維持
制-誘發動作治療( CIMT )的概念應用於人 效果。
體。他們讓一位慢性期的中風病人的健側上肢
穿戴限制物,持續七天,除了會接觸水的活動 理論基礎
以及睡覺之外都穿戴著,對於他的患側上肢並
沒有做特別的訓練,進行和實驗之前相同的物 一般的中風病人大多都會造成半側偏癱
理治療活動,七天後限制物卸下後,學者們發 ( hemiplegia )的現象,他們因而會自行發展
現,這位病人在進行一般日常生活功能時,對 出利用健側肢體代償患側肢體,執行日常生
於患側上肢的使用頻率有明顯地增加,但在動 活上的功能性活動,此現象被稱為「習得廢
作品質的評估上則沒有進步。 用」(learned non-use)。在限制-誘發動作治
在 1989 年, Wolf 等人找了二 十 一位慢性 療( CIMT )中, Taub 等人就是利用如此的現
期中風以及頭部外傷的病人,將他們的健側上 象,發展出幫助病人克服此現象( overcoming
肢持續限制住十四天,只有進行會碰觸到水的 learned non-use)的方法,並同時融入了「大腦

2 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Vol.5 No.1 2008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於中風病人復健之療效 3

皮質的重組能力」(cortical reorganization)的 2. 再來是中間這條路線,神經活性下降


概念,結合運用這項生理機制,達到增進病人 ( depressed CNS and motor activity )之後,
患側肢體動作能力的效果。 病人表現出的動作會很難符合原本預想的要
求(unsuccessful motor attempts),也就是說
習得廢用(learned non-use)之現象 [10]
會表現出不成功的動作模式,這樣的經驗累
首先,先說明「習得廢用」(learned 積有可能造成病人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影
non-use )現象是如何形成的(見圖 1 ),由 響,例如:疼痛、挫折感、不協調感( pain,
最左側的框框開始,一開始病人(或是學者 failure, incoordination),這對病人而言都會造
觀察去輸入覺的猴子)經歷了神經學的損傷 成負向回饋,而導致他們越來越否定自己患側
( neurological injury ),例如:中風之後, 肢體的能力(behavior suppression and masked
雖然神經有自發性恢復的能力( spontaneous ability)。
recovery),但那需要的時間並不一定,而且在 3. 接下來是最底部的路線,在病人利用
損傷之後會導致神經活性下降(depressed CNS 患側肢體表現活動,越來越難達到預想結果時
& motor activity ),這裡可分為三個路徑說 (unsuccessful motor attempts),他們自然就
明: 會想利用健側肢體,來代償患側肢體能力的不
1. 先從圖 1 最上方的路徑進行,神經活性 足(compensatory behavior patterns),執行生
的下降(depressed CNS and motor activity),自 活中的功能,因為這種代償方式,健側肢體在
然會使患側肢體動作減少(less movement), 不受神經損傷影響的情況下,自然表現出的動
動作減少後,就會使得原本負責肢體執行功能 作品質以及成功率都會較高,所以這樣的結果
的大腦皮質區域會有縮減的情況( contraction 對病人而言,就會產生一正向回饋( positive
of cortical representation zones),這樣的變化 reinforcement ),加強他對健側肢體的使用意
就會使得患側肢體的活動越來越不靈活並費力 願,如此一來,對於病人來說,在執行日常生
(movement more effortful)。 活功能時,患側肢體被使用的機率就會越來越

大腦皮質 肢體活動
動作減少
區域縮減 更費力

神經學 疼痛, 習得廢用(正


中樞神經 不成功的 行為及 常下為持續性
損傷, 挫折感,
及運動活 動作模式 動作抑制 的,也可能為
如中風, 不協調感
性下降 可逆的)
去輸入

患側肢體行為
代償的 正向回饋
使用率降低
行為模式 (健側)
(患側)

圖 1. 習得廢用(learned non-use)現象之發展過程,源自參考文獻[10]。

北市醫學雜誌 第5卷 第1期,2008 3
4 莊國瑋、王榮俊、黃亭韶、陳克銘、于瑛輝、高木榮

小了(less effective behavior strengthened)。 由治療師以及照顧者的大量鼓勵,增加病人使


以上這三種路線最終的結果,都會對病人 用患側肢體的動機( increased motivation ),
的「習得廢用」(learned non-use)現象造成正 接著他就會更願意使用患側肢體(affected limb
向加強的作用,並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這現象 use ),治療師再藉由對於訓練方式的調整,
並非不可逆反應,但如果不以外力加以改變, 提高病人在訓練過程中對於目標的成功率,並
則這現象就會持續存在,所以學者才會想利用 隨時給予口語上的支持,增加病人的正向回饋
幫助病人克服此現象(overcoming learned non- (positive reinforcement),也大量增加了訓練
use),來達到增進其動作功能的目的。 時間(further practice & reinforcement),也因
為大量增加患側肢體的使用時間,而提供了病
「克服習得廢用」(overcoming learned 人在大腦皮質上的生理機制的變化,產生重組
non-use)之現象 [10]
現象(use-dependent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中風病人在經過上述的「習得廢用」 再配合著練習的增加(further practice &
( learned non-use )現象之後,如果不經特別 reinforcement ),繼續增強大腦皮質的重組現
提醒或調整,這樣的情況將會一直存在於病 象( use-dependent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
人身上,而在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CIMT ) 如此一來病人就能漸漸地克服「習得廢用」
中,學者們欲利用讓病人克服此現象,幫助他 (learned non-use)現象。
們的患側肢體在日常生活功能中有更多的使用
機會以及表現出更好的動作品質。克服的過 大腦皮質重組(cortical reorganization)[1,11-15]
程中(見圖 2 ),一開始從病人自己否認患側 大腦皮質早就已經被證實有重組的能力,
肢體能力的存在開始 (learned non-use; masked Nudo 等人在 1996 年的實驗中,對一群有腦血
recovery of limb use)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管阻塞(infarction)現象的猴子做觀察,牠們
( CIMT )提供了四個有利條件,一開始是藉 因為大腦損傷,導致半側肢體癱瘓,學者們

克服習得廢用現象 (CIMT)

學習-不 增加 使用 正向回饋 更進一步


使用,否 使用患側 患側肢體 的練習
認患側肢 肢體 與回饋 克服習得廢用
體能力 的動機 現象,患側肢
體使用於日常
活動中

大腦 更進一步 繼續增強
皮質重整 練習 大腦
與回饋 皮質重整

圖 2. 克服習得廢用(overcoming learned non-use)之過程,源自參考文獻[10]。

4 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Vol.5 No.1 2008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於中風病人復健之療效 5

對於牠們的患側上肢進行較密集性的訓練時 過程中,Taub也提到了他的看法,他認為幫助
後,結果利用了皮質內部微刺激(intracortical 病人學習如何克服「習得廢用」(learned non-
microstimulation)顯影術發現,在原本損傷的 use )的現象,以及大腦皮質所能發揮的重組
大腦皮質周圍的區域,會開始參與支配患側上 效果,兩者相輔相成,可造就病人增加使用
肢的功能,因而更證實了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患側肢體進行功能性動作,成為永久性的效
(CIMT)的概念,運用於生物體時可產生的生 果( use-dependent brain reorganization )。但
理效應。 反之,如果病人在中風之後,就已經形成「習
接著在1998及2000年,Liepert等人對人體 得廢用」( learned non-use )的現象,那也會
進行實驗,他們發現一群慢性期的中風病人, 使得原本損傷的大腦皮質活化現象越來越低
在進行過限制-誘發動作治療(CIMT)的療程 落(disuse-dependent brain reorganization),
之後,再以局部磁波造影術(focal transcranial 就更增加了中風後所造成的失能程度
magnetic stimulation, FTMS),可以顯示出同 (disability)。
一條肌肉動作時大腦皮質活化區域大小,結
果發現在大腦皮質,同樣支配外展拇指短肌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abductor policis brevis)動作的區域明顯變大
了。 適用之病患標準(patient criteria)[15-20]
在更後期的研究中,Levy在2001年, 自從八零年代,學者們開始陸續將限制-
及Miltner在2004年時,都分別利用了功能 誘發動作治療(CIMT)的概念使用人體身上,
性磁振造影(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而且大多都是以慢性期中風病人居多,隨著
imaging, fMRI )來顯示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學者們想法的延展,實驗架構也漸趨完整,所
( CIMT )是否造成大腦皮質重組( cortical 以,也逐漸整理歸納出適用此項治療模式的病
reorganization)的現象,fMRI是以腦部神經活 人的選取條件,分別有以下幾項:
動產生的局部血流量變化為基礎的造影技術, 1. 平衡條件(balance): 因為進行此治療
藉此觀察進行認知作業時活化的腦部區域,活 時,病人的健側上肢必須穿戴限制物,持續一
化區域的血流量增加,超過了氧的消耗量使得 段時間,因此在這段過程中,我們必須確保病
血液中去氧血紅素的比例降低,由於去氧血紅 人不會發生危險,所以在一開始的評估中,必
素是順磁性物質會干擾局部磁場,去氧血紅素 須確保病人有能力可以獨立並安全地轉位至廁
的比例減少可使得影像強度增強,因此去氧血 所如廁,也能獨自並安全地完成由坐到站,還
紅素被稱為內生性的對比增強劑且是fMRI訊號 能再回至坐姿,並且病人還能夠在無論是否有
的來源,是為 fMRI 技術的生理基礎。實驗結 健側上肢的支持,都能維持站立姿勢至少兩分
果發現,在接受療程之後,病人患側肢體進行 鐘。
同一項動作時,原本損傷的皮質區域周圍,以 2. 高動作功能群組(higher functioning
及其他未損傷的皮質區域,都增加了活化的現 group): 主動動作功能的高低分別,是有關
象。 於之後治療師對於病人的治療內容作調整的依
在進行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CIMT )的 據,高動作功能群組中,必須評估病人患側

北市醫學雜誌 第5卷 第1期,2008 5
6 莊國瑋、王榮俊、黃亭韶、陳克銘、于瑛輝、高木榮

上肢動作的能力,他們至少要具有腕關節 20 者的監督、提醒及鼓勵,才能在短時間的密集
度伸直的動作( wrist extension ),和 10 度的 訓練中,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與病人及照顧
掌指關節伸直動作(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s 者之間的共識很重要,還有因為此治療需要讓
extension),以及10度的指骨間關節伸直動作 病人的健側上肢長時間穿戴限制物,所以也必
(interphalangeal joints extension)。 須考慮病人的皮膚狀況,以免造成次發性傷害
3. 低動作功能群組(lower functioning (secondary injury)。
group): 在低動作功能群組中,病人的患側
上肢必須要具備至少腕關節 10 度伸直的動作 治療內容與模式[15,17,18,19]
(wrist extension ),和大拇指以及另外任兩隻 (見圖3)限制-誘發動作治療(CIMT)
手指,有至少10度的外展(abduction)及伸直 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讓病人的健側上肢穿
(extension)動作,並且這些動作都能在一分 戴限制物(constraint of the unaffected limb),
鐘內執行三次以上。 二是對於病人的患側上肢做密集性訓練
4. 被動關節動作角度:為了避免病人因 (intensive training of the affected limb),訓練
為骨骼肌肉的問題,造成治療成效的降低, 的方式及內容,則是由專業治療師經由評估後
因此學者們認為,病人的患側至少需有 90 度 設計,主要是以功能性活動為目標,以下是針
的肩膀外展和彎曲動作( shoulder abduction 對此種治療內容的說明:
and flexion ),以及至少有 45 度的肩膀外轉 1. 健側肢體的限制(constraint of the
(shoulder external rotation)和前臂旋後、旋前 unaffected limb): 在進行限制-誘發動作
(forearm supination and pronation)的動作。 治療( CIMT )時,常使用來限制健側上肢的
5. 其他系統問題:在進行這項治療之前,治 物品,像是懸吊帶( sling )、棉質棒球手套
療師也必須確認病人其他系統的疾病,應當要 (padded mitt)、一般手套(half-glove)等,
在穩定控制的情況下,例如:高血壓、糖尿病 多半是屬於柔軟材質,又具有通風性,如此
等。
6. 認知能力: 因為此項治療需要病人具有
良好溝通能力,所以治療師的評估中,也必須
確認病人沒有認知、記憶,以及語言溝通上的
問題,但在這方面,還沒有一定的標準評估方
式,不像在動作能力上的限制那麼清楚,其中
有的文獻中學者提到可以利用「簡明心智狀
態測驗」(The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進行評分,主張病人必須具備總分24
分以上的能力,才能進行此治療方式。 圖 3. 限 制 - 誘 發 動 作 治 療 ( C I M T ) : 健
7. 意願及耐受度:因為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側上肢穿戴限制物 (constraint of the
( CIMT )是一項不同於一般傳統復健治療的 unaffected limb),持續長時間訓練患側上
方法,它需要的不只是病人的配合,還有照顧 肢(intensive training of the affected limb)

6 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Vol.5 No.1 2008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於中風病人復健之療效 7

較不容易引起病人的不適,以及皮膚過敏的問 為評估中風病人動作功能的指標,有些針對上
題。限制時間則是幾乎佔了整個療程的 90% , 肢,有些針對下肢,而有些則是針對病人在日
只有在病人睡覺、可能碰觸水的活動,或是極 常生活中功能( ADL )的表現,可視病人狀
需要健側上肢來協助安全的時候,才能將限制 況而有所不同,但這些評估工具的共通點,則
物卸下。 是可以利用一較客觀的表達方式,讓醫療團隊
2. 患側肢體的密集性訓練(intensive training 中的各個成員具有溝通的管道,也能更瞭解病
of the affected limb):在進行限制-誘發動作 人的狀況。而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CIMT )
治療(CIMT)時,對於病人的患側上肢,會進 為一項較新的介入方式,它的效果也是大家樂
行的訓練方式主要有兩種: 於討論的,所以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文獻,欲比
(1) General task practice:此方式就是讓病 較此項治療與傳統治療的效果,或是病人本身
人直接練習日常生活中功能性活動,例如:打 進步的程度是否具有意義,因此這次的專題報
電話、進食、折衣服、泡咖啡等,一個目的性 告也會介紹一下常見用於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活動都包含了許多步驟才能完成。 (CIMT)的評估方式,內容都是針對上肢的功
(2) Shaping:行為塑造是將一個功能性活 能性活動,主要有下列的幾項評估工具:
動劃分成好多個步驟,這幾個步驟間的難易度 1. Motor Activity Log (MAL)
差距較小,治療師會視病人動作功能的狀態去 這是一項可由病人本身,或是貼身照顧
做調整,讓病人在逐漸增加活動難度下,慢慢 者進行的評估,主要是評估當病人在真實生活
去練習完成它。 環境中( real-world ),當他執行量表中的生
一般而言,Taub等人在遵照限制-誘發動 活功能時,患側上肢對於活動的參與度( how
作治療(CIMT)的概念之下,以及實驗中觀察 often),以及表現的樣子(how well),所以
的結果,認為行為塑造的方式對於病人而言, 為一個較主觀性的自我評估,內容包含二十項
為較佳的選擇,因為在訓練過程中,每個步驟 功能性活動,例如:梳頭髮、用刀叉吃東西、
間的難易度很接近,病人的表現成功機率較 拿起牙刷並刷牙、利用鑰匙開門、拿筆寫信或
高,治療師也能給予較多的正向回饋,如此病 打字等。評分方式為零到五分( 6-point rating
人的自信心及動機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對於 scale),對於參與度而言(how-often scale),
治療效果會較有幫助。 零分表示執行功能性活動時,患側完全沒有動
3. 常見之介入模式:在目前的文獻中,病人 作,毫無參與;一分表示患側的參與度非常
如果接受限制-誘發動作治療(CIMT),療程 少,只有出現一些細微的主動動作,但目的並
一次約為兩週(14天),也就是說健側上肢的 非幫助完成活動;兩分表示患側的參與度佔了
限制物,需連續穿戴兩週,在這兩週中,因為 四分之一,也就是說患側協助完成目標活動的
經過兩次週休二日,所以對患側上肢的訓練時 百分之二十五;之後則依此類推,三分表示患
間總共10天,每天連續六小時。 側協助完成目標活動的百分之五十;四分表示
協助完成百分之七十五;五分則是介於百分之
[16,17,22,23,24,25]
療後常見評估指標 七十五至百分之百,畢竟患側上肢經歷過中樞
目前有許多的評估量表,都可以被拿來作 神經損傷,故在這範圍內即可給滿分。在動作

北市醫學雜誌 第5卷 第1期,2008 7
8 莊國瑋、王榮俊、黃亭韶、陳克銘、于瑛輝、高木榮

表現方面( how-well scale ),零分表示執行 開門、折毛巾等,評估方式與 AAUT 類似,先


功能性活動時,患側完全沒動作,毫無參與; 以攝影機拍攝病人施測時的狀況,再請專業人
一分表示患側有出現些微主動動作,但無法對 員進行評估,需要評估的內容是病人的患側動
目標活動有任何幫助( no use );兩分表示患 作能力(functional ability),以及在執行每一
側有協助完成目標的能力,但大部分仍為健 項目標活動時的表現( quality ),一樣是利用
側完成,而且患側動作非常緩慢、吃力且困難 零到五分的評分方式(6-point rating scale)來
( poor );三分表示患側有協助完成目標,動 評估,還有其中的十五項活動需要測量時間,
作依然緩慢,但吃力程度較少( fair );四分 評估病人完成活動的速度,但如果活動超過兩
表示患側的動作在活動中已經可以協物完成大 分鐘( 120 秒)還未完成,就不需列入施測結
部分,但在速度及精確度上,還是略顯不足 果計算,另一項則是需要測量病人的力量表現
(almost normal);五分則表示和健側比較起 (grip strength)。
來,患側已經可以表現出符合病人年齡應有的 4. Arm Motor Ability Test (AMAT)
能力了(normal)。 此評估量表包含 十 三項較複雜的功能性
2. Actual Amount of Use Test (AAUT) 活動,例如:切肉、利用湯匙進食、梳頭髮、
此評估量表進行的方式,是讓病人處在 使用電話等,每一項活動都再被細分為一至三
一個獨立的空間中,先告知病人他必須完成的 個部分,進行方式和 WMFT 一樣,讓病人在
活動,總共二十一項,例如:扣鈕釦、轉開門 獨立不受干擾的環境下去嘗試量表的活動內
把、在衣服上別上別針、拿下別針、還有規定 容,先以攝影機拍攝,事後再評估,這個量表
別針的方向等。在執行活動過程中,利用攝影 的每個活動都需要以碼表計時,測量完成活動
機拍錄下來,事後再由專業人員進行評估, 的速度;還有患側在每一項活動中的動作表現
此量表需要評估的內容和Motor Activity Log類 ( quality ),一樣是使用零到五分的評分方式
似,有患側上肢的使用頻率(frequency),及 (6-point rating scale)。
動作品質( quality );在頻率方面,只有零到
兩分,零分表示病人完全沒有利用患側動作,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CIMT)對於各時期
去協助完成目標活動;一分表示他有使用患 中風病人臨床運用之成效
側,但對活動內容的幫助可能不大;兩分是 雖然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CIMT )於一
表示他有使用患側真正地協助目標活動的完 開始發展時,都是運用於慢性期的中風病人,
成,至於是否有表現出符合年紀的能力,則 但隨著越來越多學者投入這項研究,大家認為
無所謂。在動作品質的評分上,則是利用與 或許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畢竟此項治療方式還
Motor Activity Log一樣的方式(6-point rating 尚未普遍運用於臨床復健上,以下就利用學者
scale)。 們近年來的實驗,針對不同時期的中風病人,
3.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WMFT) 討論此項治療所能發揮的成效。
此量表為Wolf等人所設定的,內容有十六
項簡單的日常生活功能性活動,例如:用手去 急性期(acute stage)中風病人[2,26]
碰觸前方盒子、拿起罐頭、修剪紙張、用鑰匙 1. 2000年時,Dromerick等人篩選了二十三

8 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Vol.5 No.1 2008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於中風病人復健之療效 9

位,發作天數少於十四天的缺血性中風病 只有限制-誘發動作治療組出現強烈的相關性
人,並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為傳統控制組 (strong correlation)。
( control group ),這組病人接受了一般物理
治療的訓練內容,為期兩週,每週五天,一 亞急性期(subacute stage)中風病人[14,27,28]
天兩小時;另一組則為實驗組( experimental 1. 1999 年時, Blanton 等人在一個發生缺
group ),因為學者們考慮到病人都處於急性 血性中風四個月的病人身上進行實驗,病人
期,耐受度可能較不足,故這組病人就進行 的健側上肢穿戴限制物持續 十 四天,對於患
類似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CIMT )的訓練內 側上肢進行功能性活動訓練,每天六小時,
容,但健側上肢穿戴限制物的時間只限定每天 共 十 天,在治療效果方面,學者們利用 Motor
至少 6 小時,為期兩週,患側上肢的訓練時間 Activity Log ( MAL )來評估病人對患側上肢
則是與控制組一樣,治療前後,學者們分別利 的使用量( amount of use )和動作品質( how
用了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RA), Barthel well limb use),利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Index(BI)和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WMFT)來評估病人在執行功能性活動時的
( FIM )三種量表,來評估病人在功能性動作 速度是否有加快,無論是MAL或WMFT,都發
上是否有進步,結果顯示,兩個組別皆有分數 現除了在治療後有明顯進步之外,在治療後三
上的進步,但都不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 個月的追蹤(follow-up),效果仍持續。
因此治療效果仍有待驗證。 2. 2001 年時, Levy 等人找了兩位分別是
2. 2004 年時, Grotta 等人篩選了八位,發 已發生三個月和四個半月的出血性中風病人進
作小於十四天的缺血性中風病人,將他們分為 行實驗,兩位病人都接受了為期兩週的限制-
兩組,一組為傳統控制組( control group ), 誘發動作治療,健側上肢持續穿戴限制物,患
這組病人接受了一般物理治療的訓練內容,為 側上肢接受每週五天,每天六小時的訓練;實
期兩週,每週五天,每天三小時;另一組為限 驗後再使用Motor Activity Log(MAL)和Wolf
制-誘發動作治療組(CIMT group),他們的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進行評估,發現
健側上肢被穿戴限制物持續 90% 的治療時間, 他們在治療後皆有顯著進步,以及三個月的後
患側上肢則是接受行為塑造的訓練,總共進行 續追蹤(follow -up),效果仍持續。
治療訓練的時間和傳統控制組一樣,實驗使用 3. 2001年時,Page等人募集了六位中風剛
的評估量表分別為 Motor Activity Log (MAL), 發生在二到六個月之間的病人,他們總共被分
Grooved Pegboard ( GPB ) Test 和 Fugl-Meyer 成三組,兩兩一組,一組為調整過的限制-
(FM)Test,以及配合局部磁波照影術(TMS 誘發組(modified CIT group),他們接受共十
mapping ),來評估接受治療後的成效,在 週,每週五天的療程,健側上肢每天穿戴限
MAL 中,兩組在治療前後皆沒有任何進步, 制物五小時,患側上肢每天只接受三 十 分鐘
但是限制-誘發動作治療組在 GPB Test 和 FM 的訓練活動;第二組則是進行 十 週的傳統物
中的評估結果,治療後及三個月後的後續追蹤 理治療,每週五天,每天三 十 分鐘;最後一
(follow-up)皆有明顯的進步,傳統控制組則 組則是完全不進行治療;此實驗學者們利用
沒有;而且在結合TMS mapping的結果中,也 了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RA), Fugl-Meyer

北市醫學雜誌 第5卷 第1期,2008 9
10 莊國瑋、王榮俊、黃亭韶、陳克銘、于瑛輝、高木榮

Assessment(FMA),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分數比較,並沒有退步,也就是說有維持的效


(WMFT), Motor Activity Log(MAL)四種量表 果。
評估成效,結果發現,只有第一組( modified 3. 2006 年時, Richards 等人比較的限制-
CIT group)在這幾個量表的分數於治療前後有 誘發動作治療組(包含一小時治療師指導下的
顯著進步,以及統計學上的差異。 訓練合併五小時的居家自行訓練),作者選取
三 十 九位慢性期中風合併單側肢體偏癱的患
慢性期(chronic stage)中風病人[10,29,30,31,32] 者,使用WMFT與MAL來評估動作技能與動作
1. 1993年時,Taub等人篩選了九位慢性期 的品質。結果發現在治療兩週後,兩組病人在
中風人,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限制- 動作技能的增進是沒有差異的,而且在六個月
誘發組( CIMT group ),他們接受了為期兩 後的追蹤發現動作技能的改善並無法維持。而
週的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清醒時間健側上肢 在肢體使用的頻率及動作的品質,傳統組會優
都穿戴限制物,患側上肢接受共十天的訓練, 於另一組,但在六個月後追蹤發現兩組並沒有
每天六小時;另一組則是比較組( attention- 顯著差異。
comparison group ),他們進行一樣時間的傳 4. 2007 年時, Wu 等人選取四 十 七位中風
統物理治療,不限制健側,但治療師會利用口 後三週至三十七個月的患者,比較限制-誘發
頭上的提醒,希望病人多將注意力放在患側上 動作治療與傳統復健治療對於患側上肢動作表
肢。在實驗後的及時評估,都發現了限制- 現的成效,治療成效以運動學分析(kinematic
誘發組無論在Motor Activity Log (MAL), Wolf analysis),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
Motor Function Test(WMFT)或是Arm Motor Motor Activity Log(MAL)來評估,結果顯示
Ability Test ( AMAT )的評估結果,分數都較 接受限制-誘發動作治療的患者在運動學與臨
比較組高,治療前後的進步程度也較多,並且 床的分析上,患側運動表現與動作控制都有較
在兩年後做的後續追蹤(follow-up),只有限 佳的表現。
制-誘發組( CIMT group )進步的成效還存 5. 2007 年時, Wu 等人選取二 十 六位中風
在,顯示有維持的效果,而比較組的成效則已 後半個月至三十七個月的患者,比較接受三週
經消失。 調整過的限制-誘發動作治療(mCIMT)組與
2. 1999 年時, Miltner 等人篩選了 十 五位 接受傳統治療組,利用Fugl-Meyer Assessment
慢性期的中風病人(平均五年),讓他們全部 (FMA) ,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都參與限制-誘發動作治療,為期十二天,健 (FIM) , Motor Activity Log (MAL) ,和 Stroke
側上肢持續穿戴限制物,患側上肢接受共八 Impact Scale (SIS) 來評估,結果顯示在改善動
天,一天七小時的訓練;治療成效利用 Motor 作功能,日常功能與生活品質上,接受mCIMT
Activity Log ( MAL )和 Wolf Motor Function 的患者都有較佳的效果。
Test ( WMFT )兩個評估工具,結果在治療後 針對上述中風病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
的及時評估中發現,分數有顯著的進步,並具 性期對於CIMT的治療成效,發現急性期的患者
有統計學上的差異,而且在四週和六個月後的 在治療成效及效果的持續追蹤上都尚有爭議,
後續追蹤(follow-up)的結果中,與治療後的 而亞急性期的患者在治療效果及治療效果的維

10 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Vol.5 No.1 2008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於中風病人復健之療效 11

持上,多數的研究皆顯示具顯著效果,但由於 能影響療效的一大主因,有的學者認為,為了
相關的研究數量與研究的受試者數量皆明顯過 避免中風進入慢性期後,失能( disability )的
少,此外傳統觀念上對於中風患者急性期與亞 程度增加,所以應該利用此治療早期介入,
急性期的治療重點也較不著重在復健治療上, 但在急性期以及亞急性期時,病人的治療重
以上這些因素皆是未來研究上需要克服的問 點可能較不著重在復健,因此這也是受限制
題,而針對慢性期患者治療效果的相關研究數 的地方,而且目前在這方面的實驗數據也較缺
量與受試者的數量明顯多於前兩者,結果顯示 乏,選取的受試者數量過少,足以說服大眾的
接受CIMT的慢性期中風患者在治療效果及後續 力量也就較不足;如果針對慢性期的中風病人
成效的維持上多數具有顯著成效,尤其在患側 來說,因為他們的動作功能已經進入平原期
運動表現、動作功能、動作控制、日常生活技 (plateau stage),進行傳統復健治療可以進步
能與生活品質上皆有顯著改善,因此目前學者 的空間已到達瓶頸,而且因為限制-誘發動作
對於CIMT於慢性期中風病人的復健治療效果上 治療(CIMT)所需的治療人力及精神較多,所
多表肯定,此外為了避免中風患者後續的失能 以在花費上也較昂貴,還有目前的文獻中,針
狀況加重,復健治療之早期介入是必要的,隨 對慢性期的病人所做的實驗,受試者的數量較
著復健治療介入的時間點提前,相信未來CIMT 多,結果數據也比較足以採信,因此目前學者
對於急性期與亞急性期中風患者的相關研究數 們大多比較建議使用於慢性期中風病人身上,
量與研究受試者數目上會有所增加,期望可提 可兼顧安全、經濟( cost-effectiveness )及成
高研究結果的可信度。 效,未來研究值得分析此療法裡各組成要素的
相對重要性,及治療對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及
結 論 生活品質的成效。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 CIMT )主要的兩 參考文獻


大主張,「習得廢用」(learned non-use)的克
服及大腦皮質重組(cortical reorganization), 1. Taub E: Harnessing brain plasticity through
都與中風後日常生活失能( disability )的復原 behavioral techniques to produce new
有關,而學者們就是想運用這樣的機制,發 treatments in neurorehabilitation. Am Psychol
展出短時間內,利用高密度的介入,達到可 2004; 59(8): 692-704.
以增進病人患側動作能力,及生活功能的效 2. Dromerick AW, Edwards DF, Hahn M:
果。但也因為這項治療的方式較為特別,必須 Does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aint-induced
在病患健側穿戴限制物,對於患側進行密集 movement therapy during acute rehabilitation
性的訓練,所以學者們也經由實驗的經驗, reduce arm impairment after ischemic stroke.
漸漸整理一套適用於此治療的病患的選取方 Stroke 2000; 31(12): 2984-2988.
式(inclusion criteria),不僅以安全為第一考 3. Tower SS: Pyramidal lesions in the monkey.
量,並且也能發揮最大的治療成效。除了病人 Brain 1940; 63: 36-90.
本身的條件之外,本治療介入的時間點也是可 4. Knapp HD, Taub E, Berman AJ: Effects of

北市醫學雜誌 第5卷 第1期,2008 11
12 莊國瑋、王榮俊、黃亭韶、陳克銘、于瑛輝、高木榮

deafferentation on a conditioned avoidance Neurosci Lett 1998; 250(1): 5-8.


response. Science 1958; 128: 842-843. 13. Liepert J, Bauder H, Miltner WH, Taub
5. Knapp HD, Taub E, Berman AJ: Movements E, Weiller C: Treatment-induced cortical
in monkeys with deafferented forelimbs. Exp reorganization after stroke in humans. Stroke
Neurol 1963; 7: 305-315. 2000; 31(6): 1210-1216.
6. Taub E, Goldberg IA, Taub P: Deafferentation 14. Levy CE, Nichols DS, Schmalbrock PM,
in monkeys: pointing at a target without visual Keller P, Chakeres DW: Functional MRI
feedback. Exp Neurol 1975; 46(1): 178-186. evidence of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in upper-
7. Taub E: Somatosensory deafferentation limb stroke hemiplegia treated with constraint-
research with monkeys: implications for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Am J Phys Me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n: Ince LP, editor. Rehabil 2001; 80(1): 4-12.
Behavioral Psychology in Rehabilitation 15. Wolf SL, Blanton S, Baer H, Breshears J,
Medicine: Clinical Applications. Baltimore: Butler AJ: Repetitive task practice: a critical
Williams and Wilkins; 1980; p. 371-401. review of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8. Ostendorf CG, Wolf SL: Effect of forced use therapy in stroke. Neurologist 2002; 8(6):
of the upper extremity of a hemiplegic patient 325-338.
on changes in function. A single-case design. 16. K u n k e l A , K o p p B , G u d r u n M , e t a l :
Phys Ther 1981; 61(7): 1022-1028.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for
9. Wolf SL, Lecraw DE, Barton LA, Jann BB: motor recovery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Arch
Forced use of hemiplegic upper extremities Phys Med Rehabil 1999; 80(6): 624-628.
to reverse the effect of learned nonuse among 17. Stevenson T, Thalman: A modified constraint-
chronic stroke and head-injured patients. Exp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regimen for
Neurol 1989; 104(2): 125-132. individuals with upper extremity hemiplegia.
10. Taub E, Miller NE, Novack TA, et al: Can J Occup Ther 2007; 74(2): 115-124.
Technique to improve chronic motor deficit 18. Yen JG, Wang RY, Chen HH, Hong CT:
after stroke.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3; Effectiveness of 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74(4): 347-354. movement therapy on upper limb function in
11. Nudo RJ, Wise BM, Sifuentes F, Milliken stroke subjects. - Acta Neurol Taiwan 2005;
GW: Neural substrates for the effects of 14(1): 16-20.
rehabilitative training on motor recovery 19. Morris DM, Crago JE, DeLuca SC, Pidikiti
following ischemic infarct. Science 1996; 272: RD, Taub E: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1791-1794. therapy for motor recovery after stroke.
12. Liepert J, Bauder H, Sommer M, et al: Motor NeuroRehabilitation 1997; 9: 29-43.
cortex plasticity during constraint-induced 20. Winstein CJ, Miller P, Blanton S, et al: Method
movement therapy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for a multisite randomized trial to investigate

12 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Vol.5 No.1 2008


限制-誘發動作治療於中風病人復健之療效 13

the effects of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Suppl 1): 2699-2701.


therapy in improving upper extremity 27. Page SJ, Sisto SA, Levine P, Johnston MV,
function among adults recovering from a Hughes M: Modified constraint induced
cerebrovascular stroke. Neurorehabil Neural therapy: a randomized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Repair 2003; 17(3): 137-152. study. J Rehabil Res Dev 2001; 38(5): 583-590.
21. van der Lee JH, Beckerman H, Knol DL, de 28. Blanton S, Wolf SL: An application of upper-
Vet HC, Bouter LM: Clinimetric properties of extremity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 Motor Activity Log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subacute stroke. Phys
arm use in hemiparetic patients. Stroke 2004; Ther 1999; 79(9): 847-853.
35(6): 1410-1414. 29. Miltner WH, Bauder H, Sommer M, Dettmers
22. Hakkennes S, Keating JL: Constraint- C, Taub E: Effects of constraint-induced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following stroke: movement therapy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motor deficits after stroke: a replication. Stroke
trials. Aust J Physiother 2005; 51(4): 221-231. 1999; 30(3): 586-592.
23. Fritz SL, George SZ, Wolf SL, Light KE: 30. Richardsons L, Gonzalez Rothi LJ, Davis S,
Participant perception of recovery as criterion Wu SS, Nadeau SE : Limited dose response
to establish importance of improvement for to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in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outcome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 Clin Rehabil
measures: a preliminary study. Phys Ther 2006; 20(12): 1066-1074.
2007; 87(2): 170-178. 31. Wu CY, Chen CL, Tang SF, Lin KC, Huang
24. Taub E, Ramey SL, DeLuca S, Echols K: YY: Kinematic and clinical analyses of upper-
Efficacy of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extremity movements after constraint-induced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ith moveme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asymmetric motor impairment. Pediatric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rch Phys Med
2004; 113(2): 305-312. Rehabil 2007;88(8):964-70.
25. Chae J, Labatia I, Yang G: Upper limb motor 32. Wu CY, Chen CL, Tsai WC, Lin KC, Chou
function in hemiparesis: concurrent validity of S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odified
the Arm Motor Ability Test. Am J Phys M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for
Rehabil 2003; 82(1): 1-7. elderly stroke survivors: changes in motor
26. Grotta JC, Noser EA, Ro T, et al: Constraint- impairment, daily functioning, and quality of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Stroke 2004; 35(11 life. Arch Phys Med Rehabil.2007;88(3):273-8.

北市醫學雜誌 第5卷 第1期,2008 13
Special Article

Effects of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for Stroke Rehabilitation
Kuo-Wei Chuang, M.D.1, Zong-Jing Wang M.D.1, Ting-Shao Huang, B.S.1,
Ke-Ming Chen, M.D.1, Young-Hue Yu, M.D.1, Mu-Jung Kao, M.D., M.H.A.1,2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is a use and promote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This paper
therapeutic technique used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viewed the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effects.
rehabilitation, especially for stroke. Movements of the Among th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reatment success,
less affected limb were constrained with a restraint the time that intervention was initiated is one of the
mitt. The affected limb received frequent, well-planned important factors. The published clinical trials reported
rehabilitative movement therapy. Such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s well
regimen was used to improve motor and functional as subacute stroke. Further research based on larger
disability after stroke.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sampl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subacute stroke is
therapy was developed to overcome learned non- needed. (Full Text in Chinese)

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learned non-use,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Taipei City Med J 2008; 5(1):001-014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Taipei City Hospital, Yangmin branch; 2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Received: 16 July 2007; Accepted: 20 January 2008
Correspondence to: Mu-Jung Kao, 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Taipei City Hospital, Yangmin branch.
3rd floor, No.105, Yusheng Street, Shilin District, Taipei 111, Taiwan

14 Taipei City Medical Journal Vol.5 No.1 200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