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2021 年 9 月第 41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 2021 Vol. 41 No.

9 ·1239·

·针灸推拿· DOI:10.13463/j.cnki.jlzyy.2021.09.030

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应用现状
李湛鑫 1,张馨心 1,高显炘 2,谢会慧 1,谢东伶 1,丛德毓 3*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5;3.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摘要: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反射性脊髓活跃增强而引起的一种异常运动模式,是
中风后的主要后遗症。推拿可有效缓解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目前临床中的推拿疗法较多,主要有循经推拿、通督推拿、点穴推拿、拮抗肌推拿及单式推拿等。因此,
本研究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推拿疗法进行了整理,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推拿;中风;痉挛性瘫痪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699(2021)09-1239-05

A study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tatus of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LI Zhanxin1, ZHANG Xinxin1, GAO Xianxin2, XIE Huihui1, XIE Dongling1, CONG Deyu3*
(1.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117, China;
2.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 100105, China;
3.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The post-stroke spastic paralysis, a major sequelae of stroke, is an abnormal motor pattern caused by
the increased reflex spinal cord activity after the upper motor neurons are damaged. Massag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pasticity of patients with the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improve their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massage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 mainly including meridian
massage, governor vessel massage, acupoint massage, antagonistic muscle massage, and single technique massage,
etc. Therefore, this study sorts out the massage therapies for the 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ts futur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Keywords: massage; stroke; spastic paralysis

近年来,随着中风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已逐渐成 痉挛性瘫痪的康复中有良好疗效 [7-9],先前已有循证医


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生活的主要疾病 [1]。而中风发生 学研究文献证明,推拿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
[2]
后,90% 的患者会遗留痉挛性瘫痪症状 ,如未及时 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疗效,且无
治疗可导致肢体肌肉萎缩疼痛,甚至关节变形,继而 不良反应 [10]。因此,本文检索了 CNKI、WF 及 VIP 数
患肢功能难以恢复 [3-4],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据库中有关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文献,
而推拿疗法近年来已渐渐成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康复 对其中的推拿疗法做一综述,为以后的实验及临床研
[5-6]
的主要手段 。大量临床文献证明推拿疗法在中风后 究提供文献参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6002)
作者简介:李湛鑫(1997—),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推拿治疗软伤疾病临床及机理研究
* 通信作者:丛德毓,电话 -15948000820,电子信箱 -congdeyu666@sina.com
·1240· 2021 年 9 月第 41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 2021 Vol. 41 No. 9

1 经络推拿 经推拿组优于常规推拿组(P < 0.05)。


[11]
1.1 通督推拿法 董赟等 认为肢体活动是由阳气 林建忠等 [16] 纳入了 60 例脑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患
所统摄,而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中风发 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
生后机体阴阳失衡造成了上肢阳缓阴急和下肢阴缓阳 护理加康复训练的干预疗法,而治疗组则以疏通周身
急的临床表现。据此采用了通督推拿手法,调节机体 气机、平衡机体阴阳为原则,以手足阳明经为主,运
阴阳平衡,激发阳气达到缓解痉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用滚法、点按法、揉法和擦法等手法进行向心性施术。
的目的。将 60 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疗程结束后采用 Fugl-Meyer 量表和 Berg 平衡量表进行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采用通督推拿法, 疗效评价,结果显示 2 组治疗后评定指数均高于治疗
以按揉背部督脉和膀胱经腧穴为主,后加以颈、胸 、 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吴雪兰等 [17]
腰椎的左右复位扳法。结束后用改良 Ashworth 量表和 将 70 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循
Fugl-Meyer 量表对患者肢体肌张力及活动情况进行评 经推拿组。常规康复组采用良肢位摆放及主被活动训
定,结果通督推拿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评定指标具有统 练等,循经推拿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拿法、按法、揉法
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显著(P < 0.05)。 按手足三阴三阳经循行进行治疗。经 2 周治疗后,采
[12]
刘丽秋 通过施点、按揉等手法于督脉对中风后 用改良 Ashworth 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循经推拿
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操作为医生用拇指或 组优于常规康复组(P < 0.05)。方洁淼等 [18] 以 140
掌根从大椎到长强按揉督脉,在穴位处可反复操作,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推拿组和
以施术部位有温热感为度,同时配合四肢关节的被动 疏经推拿组,前者采用拿、按、揉等手法对瘫痪肢体
活动。本法可通督调气、舒经活络,最终可达到阴阳 进行放松,后者在手足少阴少阳经加以点、按等重刺
平衡、气血通畅的目的,临床观察证明疗效确切。 激手法。通过改良 Ashworth 量表、简化 Fugl-Meyer 量
[13]
潘化平 研究了疏经通督推拿法对中风后偏瘫患 表和 Barthel 量表进行疗效评定,显示疏经推拿组疗效
者的康复疗效,将 120 例患者分为疏经通督推拿组、 优于常规放松推拿组,2 组评定指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传统推拿组和康复训练组。该套推拿治疗方案以整体 2 穴、点推拿
观念为基础,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先在头面四肢进行 2.1 经穴推拿法 陈峰等 [19] 将 40 位中风后上肢痉挛
放松,再沿督脉和背俞穴进行手法治疗,以畅达督脉 患者分为 2 组,对照组采用抗痉挛神经促进术,治疗
气机,调理脏腑功能,平衡机体阴阳,达到抑制共同 组在此之上加用点、按、揉的复合推拿法施术于上肢
运动,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目的。治疗结束后采 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阳经腧穴进行治疗。
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肌张力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评定、 12 周后通过 Ashworth 量表和 Fugl-Meyer 量表对患者上
日常生活活动力评定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疏经 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2 组有效率具有
通督推拿组疗效均优于其他组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显著性差异,证明治疗组在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及运
[14]
1.2 循经推拿法 杨冬梅等 把 100 例中风后上肢 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雷迈等 [20] 将 87 例中风后偏
痉挛性瘫痪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 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 组均予以常规内科药
理疏导、良肢位摆放、抗痉挛体位等,治疗组则采 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此外,对照组采取神经促通技术
用推拿手法向心性施术于手臂三阴经。结束后使用 (定时换体位、偏瘫肢体被动运动、床上主动运动等),
Ashworth、Fugl-Meyer、Barthel 量表分别对患者痉挛程 治疗组运用点、按、揉刺激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
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显 上廉、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丘墟等腧穴。经
示 2 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个月治疗后,通过改良 Ashworth 量表和 Fugl-Meyer
[15]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于兆华 以 260 例中风偏 量表评定,结果显示点穴推拿组的两个量表改善指数
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阳经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 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詹蕾等 [21] 将 40 例中风后
阳经推拿组选取四肢及背部阳经腧穴进行推拿治疗, 上肢痉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神经
常规推拿组运用点、按揉手法施术于痉挛局部肌肉。 肌肉促进术中的抗痉挛技术进行干预,治疗组加以点、
治疗后阳经推拿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总有效率为 按、揉手法重刺激臑会、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
98.46%,常规推拿组为 69.23%,且 Barthel 评分显示阳 等阳经腧穴,配以轻刺激曲泽、少海、肩前等阴经腧穴。
2021 年 9 月第 41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 2021 Vol. 41 No. 9 ·1241·

结束后对患者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肌张力进行 者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各项评价指标均
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肌 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筋经节点推拿法
肉张力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在上肢肌张力和上肢 对上肢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更加良好。梅
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 < 0.05)。 荣军等 [28] 共纳入 25 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采用推
此外,邹苗 [22] 以 76 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拿肩结点 1-4、肘结点 1-4、腕结点 1-4 及拇指结点 1-4
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运动训练、平衡训 作为推拿治疗的主要部位。运用推、揉等轻手法放松
练及关节活动训练等疗法,治疗组在此之上选取上肢 关节,后以点、按、弹拨等手法重点刺激各个经筋结点,
合谷、手三里、天府、外关及内关,下肢环跳、阳陵泉、 最后活动上肢关节结束。治疗 4 周后对患者上肢痉挛
足三里、血海、昆仑和太冲等穴位,运用点法、按法、 状态和肌张力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显效 12 例、好
揉法等进行治疗。经治疗后 2 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肢 转 6 例、有效 5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达 72%,提
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远优 示推拿经筋节点结合关节活动可有效改善中风后上肢
[23]
于对照组(P < 0.05)。安小涛 将 70 例中风后偏瘫 痉挛状态。
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 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康 3 单式手法推拿
复训练。治疗组选取曲池、合谷、手三里、足三里、 李惠兰等 [29] 对 54 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分为
三阴交、血海等穴位施以点、按手法,并配合肢体拔 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研究,2 组均以现代康复的 PT、
伸进行治疗。观察 2 组痉挛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改 OP 训练为基础干预手段。在此之上,对照组使用按揉
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57%,对照组 局部肌肉的推拿疗法,治疗组在痉挛肌肉处采用颤法
[24]
为 87.14%,具有显著性差异。邱娅等 选取了 208 例 治疗。结果,经 Ashworth、Fugl-Meyer 及 ADL 量表评
中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 组患者均采 价后,颤法缓解上、下肢痉挛状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用关节主被、动活动结合的康复疗法。治疗组首先以 60% 和 65%,而对照组均为 37.5%。
重手法刺激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三 潘广喜等 [30] 将 50 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
阴交、风市、阳陵泉等穴,后分别在上、下肢进行轻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和针刺的中医疗法干预,
柔放松手法,最后以四肢各关节的拔伸结束治疗。利 治疗组在此之上加用擦手足三阴三阳经的推拿疗法进
用 Fugl-Meyer 量表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结 行治疗。结束后利用《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 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而对照
[25]
2.2 头穴推拿法 陆筱安 认为中风病因本在脑神, 组为 90%,2 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何育风等 [31] 从整体
并对本病分 3 期治疗。初期以通调头部经气为主,中 观念出发,也采用擦法为主作用于头面、躯干、四肢,
期以改善关节活动度为主,后期以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利用温和的热刺激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为主。在 3 个治疗周期中,以指针刺激头部运动区和 且根据不同证型进行穴位加减,效果令人满意。
感觉区的推拿疗法贯穿始终,经临床检验,疗效显著。 4 拮抗肌推拿法
[26]
田端亮 将 7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偏瘫患者分为治疗 周宏杰等 [32] 认为肢体痉挛是因为屈伸肌群的张
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背部膀胱经和四肢常规推 力失衡所致,故运用加强拮抗肌,抑制痉挛肌的调筋
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推法、擦法、抹法、揉法 解痉推拿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进行治疗。结
等在头部运动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进行治疗。经 果在痉挛状态、张力等级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的疗效均
Baethel 量表、Fugl-Meyer 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 优于单纯康复运动组。杨波等 [33] 将 60 例中风偏瘫患
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躯体推拿组, 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 组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
头穴推拿结合躯体推拿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和 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以拮抗肌取穴为主的推
活动功能有较好疗效。 拿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第 15 天、第 30 天进行 Fugel-
[27]
2.3 经筋结点推拿法 王永亮 以 50 例中风后上 Meyer 量表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拮抗肌组穴推拿治
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 2 组对比常规推拿疗法和 疗后第 15 天和第 30 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
筋经节点推拿法的临床疗效。通过 Fugl-Meyer 量表、 郝建波等 [34] 将 80 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分为
Barthel 量表、Ashworth 量表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定对患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中的 Bobath 训
·1242· 2021 年 9 月第 41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 2021 Vol. 41 No. 9

练法,治疗组在此之上加用拮抗肌推拿法。主以点按 ADL 指数、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水平量表及《脑


法 施术于上肢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太冲、昆仑、 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对患者神
三阴交、殷门、承山等拮抗肌穴位,并配合拿法、揉 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为
法进行肢体放松。治疗 30 d 后运用改良 Ashworth 量表 85.29%。雷龙鸣等 [40] 观察了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在中风
进行肌张力评定,运用简化 Fugl-Meyer 量表进行运动 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选取肾、输尿管、膀胱、头、
功能评定,运用 ADL 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结 额窦、小脑与脑干、脑垂体等反射区,以屈食指点按
果 2 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 法为主,配以推、摩、掐、刮等法刺激上述反射区,
[35]
于对照组(P < 0.05)。周波等 用拮抗肌推拿配合 力度以病人出现较强的酸、胀、麻感为宜。结果证明足
康复训练治疗 35 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采用物理疗 部反射区按摩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法结合作业疗法为基础,在此之上先以点、揉、一指禅、 6 小结
擦法等施术于患侧肢体的拮抗肌部位,并弹拨上肢伸 综上所述,随着中风在我国发病率的逐年上升,
肌腱的起止点,最后点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等 其带来的痉挛性瘫痪也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造
拮抗肌穴位。采用 Fugl-Meyer 量表、Bathel 指数进行 成了越来越沉重的负担。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对于中
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肢体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 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推拿疗法可有效缓解病人肢
均有显著改善。 体的痉挛程度,恢复肢体活动功能,从而提升患者的
5 其他推拿疗法 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本病的推拿疗法众多,除了传统
除上述推拿疗法外,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 的经、穴推拿法外,新兴的拮抗肌推拿、头穴推拿、
中还有两步十法推拿、截断推拿、电推拿、太极推拿 经筋结点推拿等疗法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且均取得良
和足底反射区推拿等方法。 好效果。除确切的疗效优势外,作为一种无痛、无创
彭进 [36] 将 100 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分为 2 组, 的外治法,推拿还具有极大的疗法兼容性,可与其他
其中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物理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 疗法充分结合,形成推拿治疗为主,多学科融合的干
练及作业疗法为干预手段,治疗组以舒筋通络,行气 预模式,更全面、更综合地开展临床治疗,如推拿结
活血为原则,运用“两步十法”推拿法对患者进行推 合中药和针灸疗法、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推拿结
拿治疗。其中包括背腰及下肢推拿和头面及上肢推拿 合心理疗法等。由此可见,推拿以其独特的疗法优势
两个步骤,手法包括按揉法、掌揉法、滚法、提拿法、 将成为未来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康复中不可或缺的治疗
点揉法、搓法、揉法、被动活动手法和头面手法。利 手段。
用改良 Ashworth 量表评分后,结果提示单纯康复组与 随着推拿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康复治疗中地位的
两步十法推拿结合康复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提升,形成统一的、可重复的规范化干预方案应是未
但后者优于前者(P < 0.05)。杨少峰等 [37] 沿脊柱运 来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接下来应进一步对目
用节段性推拿法逐节进行推拿,并结合肩胛外缘、肩
前的临床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研究,探索推拿治疗中风
胛周围、肋间隙和臀部的手法治疗。手法顺序为推摩法、
后痉挛性瘫痪的手法和腧穴配伍规律,总结出优选的
移动法、推摩法、钻法、推摩法、锯法、推摩法、牵
推拿手法和腧穴处方,促进推拿疗法在中风后痉挛性
拉法、振颤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后患者偏瘫肢
瘫痪康复治疗中的标准化研究。
体的痉挛状态有较大改善。屈金康 [38] 纳入 100 例中风
参考文献:
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调压器通过连接线接通 2 根 [1] 甘勇 , 杨婷婷 , 刘建新 , 等 . 国内外脑卒中流行趋势及影响
铜棒,一根握于医生手中,另一根由助手帮助患者握 因素研究进展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 2019, 20(2):139-144.
于患肢手中,通电后医生用右手在患肢及头部进行推 [2]MOZAFFARIAN D, BENJAMIN E J, GO A S, et al. Heart
拿治疗。治疗 10 次后对患者肢体痉挛状态、肢体运动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6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16, 133(4):e38-
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愈 48 例、显效 32
360.
例、进步 18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8%。余韵扬 [39] [3]WISSEL J, VERRIER M, SIMPSON D M, et al. Post-stroke
采用太极推拿法中的头枕部和肢体手法结合康复训练 spasticity: predictors of early development and considerations
在中风 14 d 内进行介入治疗,利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J]. Pm & R the Journal of Injury
2021 年 9 月第 41 卷第 9 期 Jili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Sept. 2021 Vol. 41 No. 9 ·1243·

Function & Rehabilitation, 2015, 7(1):60-67. 29(3):201-203.


[4]YABLON S A, BRIN M F, VANDENBURGH A M, et al. [22] 邹苗 . 经穴推拿对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研究 [J]. 实
Dose response with onabotulinumtoxinA for post-stroke 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 2017, 2(44):55, 62.
spasticity:A pooled data analysis[J]. Movement Disorders, [23] 安小涛 . 推拿对中风偏瘫康复作用的临床应用 [J]. 临床医
2011, 26(2):209-215. 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7, 4(18):3409-3410.
[5] 朱医明 , 朱莉莉 .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推拿及康复治 [24] 邱娅 , 李瑞娟 , 张静 . 穴位推拿治疗中风偏瘫 106 例 [J].
疗现状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2018, 6(28):31- 陕西中医 , 2014, 35(5):594-595.
32. [25] 陆筱安 . 按摩与导引在中风康复临床上的应用 [J]. 按摩与
[6] 付露 , 潘文宇 .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推拿及康复治疗 导引 , 2007, 24(2):32-33.
现状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6, 25(10):1137-1140. [26] 田端亮 . 头部运动区推拿配合肢体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
[7] 李子康 , 鲍治君 , 陈彩容 , 等 . 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半身不遂的临床研究 [D]. 济南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2007.
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J]. 新中医 , [27] 王永亮 . 推拿经筋结点结合关节活动治疗中风偏瘫上肢
2020, 52(15):144-147. 痉挛的临床观察 [D]. 哈尔滨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011.
[8] 赵鑫 . 推拿结合 Bobath 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 [28] 梅荣军 , 王永亮 . 推拿经筋结点结合关节活动治疗中风偏
效观察 [J]. 人人健康 , 2017(18):111. 瘫上肢痉挛 25 例 [J]. 中医药信息 , 2011, 28(2):82-83.
[9] 陈海萍 , 周须宏 , 胡佳亮 , 等 . 推拿治疗对改善中风后偏瘫 [29] 李惠兰 , 徐基民 , 卢虎英 , 等 . 中医推拿颤法结合现代康
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 [J].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7, 8(4):31- 复技术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的影响 [A]. 中国康复研究中
33. 心 . 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神经康复分论坛论文
[10] 范江华 , 黄永 , 王开龙 , 等 . 从循证医学角度分析推拿治 集 [C]//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编
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辑部 , 2011:3.
2016, 22(2):242-248, 260. [30] 潘广喜 , 雷龙鸣 , 张建福 , 等 . 以擦法为主的推拿疗法在
[11] 董赟 , 郝盼富 , 王二争 , 等 . 通督推拿法治疗脑卒中痉挛 中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按摩与康复医学 ,
性瘫痪临床研究 [J].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3, 25(6):480- 2019, 10(11):28-29.
482. [31] 何育风 , 雷龙鸣 . 内功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 68 例临床观
[12] 刘丽秋 . 调整督脉法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体会 [J]. 针灸临 察 [J]. 按摩与导引 , 2006, 22(1):13-14.
床杂志 , 2005, 21(10):43. [32] 周宏杰 , 张艺 , 赵波 . 平衡调筋解痉推拿法配合康复训
[13] 潘化平 . 疏经通督推拿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 练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J]. 江苏中医药 ,
的临床研究 [D].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12. 2018, 50(2):60-62.
[14] 杨冬梅 . 手臂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 [33] 杨波 , 邢雪梅 , 刘佳 , 等 . 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肩
察及护理 [J]. 护士进修杂志 , 2009, 24(22):2052-2053. 痛的疗效观察 [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2014, 36(3):135-
[15] 于兆华 . 脑卒中后痉挛阳经推拿干预的临床评价 [J]. 中华 138.
健康管理学杂志 , 2010, 4(4):227-228. [34] 郝建波 , 王云翠 . 拮抗肌推拿结合 Bobath 疗法治疗中风
[16] 林建忠 , 郑文贤 , 陈建乐 , 等 . 循经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 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6,
脑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J]. 世界中 18(3):98-100.
医药 , 2017, 12(4):899-902. [35] 周波 , 郑欢 , 王伊莞 , 等 . 拮抗肌推拿配合康复训练治疗
[17] 吴雪兰 , 孙绍静 , 尹光侠 . 循经按摩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 脑卒中后上肢屈曲痉挛 35 例 [J]. 浙江中医杂志 , 2015,
偏瘫临床观察 [J].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8, 30(10):1920- 50(10):741-742.
1922. [36] 彭进 . 两步十法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
[18] 方洁淼 , 莫巧明 , 胡庆 , 等 . 枢经推拿治疗中风偏瘫肢体 态患者的疗效观察 [D]. 北京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13.
疼痛 70 例疗效观察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8, 39(12): [37] 杨少峰 , 李军 , 丁乙夫 . 节段性按摩法治疗脑出血偏瘫患
50-52. 者 30 例初探 [J]. 中国临床康复 , 2002, 6(13):1993.
[19] 陈峰 , 苏庆军 . 穴位推拿结合抗痉挛技术对脑卒中后上 [38] 屈金康 . 电推拿治疗中风偏瘫 100 例疗效分析 [J]. 工企医
肢肌痉挛改善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刊 , 2007, 20(2):44-45.
2011, 14(1):74-75. [39] 余韵扬 . 早期介入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20] 雷迈 , 吕泽平 , 谭威 , 等 . 推拿点穴联合康复治疗对脑 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D]. 武汉 : 湖北中医药大学 , 2018.
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广西医学 , 2012, [40] 雷龙鸣 , 庞军 , 黄锦军 , 等 . 按摩足反射区对中风偏瘫康
34(12):1613-1615, 1618. 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J]. 四川中医 , 2006, 24(5):99-101.
[21] 詹蕾 , 吴璇 , 廖阳 . 穴位推拿结合抗痉挛技术抑制脑卒
中患者上肢肌痉挛疗效观察 [J]. 新乡医学院学报 , 2012, (责任编辑:姜文君 收稿日期:2020 - 11 - 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