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教案示例 11

高中歷史 中四級
課題 日本在二次大戰後的重建和發展
課節 2 堂 (每堂 35 分鐘)
學習目標
知識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面對的問題
理解  戰後日本天皇地位轉變的原因
技能  分析美國在戰後重建日本的角色
適異教學工具/策略
適異教學工具  表格 A 及 B (附件 1)
 均衡器 (附件 2)
適異教學策略  圖形組織表
 思考點
這策略運用骰子的六面設計題目,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和分析概念或議題。
*可參考動畫短片第 3 集。
 塗鴉活動
這工具/策略由學生在課室張貼的海報上寫下自己的想法及評論其他組別的意見。教
師透過小組協作進行前測或課堂活動,可以評估學生的準備程度。
 Jigsaw
這是彈性分組的策略,學生先後組成討論組及專家組,待專家組成員返回所屬組
別後,討論組內的不同專家報告他們負責研究的範圍。
*可參考動畫短片第 3 集。
學與教材料
活動物資  三張 A3 海報及三種顏色筆
前測  圖形組織表 (附件 3)
課堂習作  塗鴉活動海報 (附件 4)
 思考點分層工作紙 (附件 5)
閱讀材料  圖片及文字資料 (附件 6)
學生作品  塗鴉活動海報 (附件 7)
教學流程
時間 教學步驟 學與教活動 適異教學元素 / 策略
課堂前 前測: - 學生在課前完成圖形組 表格 A 及 B 數據顯示,大部
日本二次大戰後面
對什麼問題? 織表。 分學生喜愛透過短片、小組活
動學習歷史。部分喜歡角色扮
- 教師按學生前測的結 演。 (附件 1)
果,掌握他們對這課題 調適成果
的準備程度,然後補充 教師按學生準備程度在成果方
資料及回應部分學生的 面作調適。
答案。
均衡器 (附件 2)
(由結構型到開放型)

預習工作紙:圖形組織表
(附件 3)
透過圖形組織表,讓學生總
結二次大戰後日本在政治、
經濟、社會、外交等方面所面
對的問題,以便下一堂學生
可以按照日本面對的問題了
解日本戰後發展。

第一堂及第二堂
20 分鐘 活動一 分組活動 1:日本要什麼 塗鴉活動海報 (附件 4)
條件/方法才可以重建和 在課堂展示同學的成果。為
發展國家呢? 確保每位組員都有參與,每
- 在課室 3 個地點張貼 次只可派出一位組員書寫一
海報,每組用一種顏 個答案,然後由其餘組員輪
色代表。 流書寫。

- 限時完成後,各組輪 老師從學生海報中即時歸納
流前往其他組用代號 彼此相同的觀點,以及分析
在他們的海報上給予 同學不明白或不同意的觀
評價。 點,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
進度,同時掌握學習難點,
從而調適課堂教授的內容和
重點。
10 分鐘 老師講授 - 老師講解二次大戰 (由基礎性到轉換性)

後,盟軍接管日本的
情況。

30 分鐘 活動二 分組活動 2:盟軍佔領日 思考點分層工作紙


本時期對日本帶來什麼影 (附件 5 及 6)
響? 運用思考點的教學策略:
- 各組閱讀相關時期的 共分三組,其中一組準備程
資料,然後回答六個 度較高
不同類型的問題。
設定兩套問題 (層次 1 及
- 組員擲骰子決定選答 2)。準備程度較高的學生將
哪一面題目。學生個 做層次 2 的題目。
別約有 5 分鐘閱讀時
間。 ( 由單方面到多方面 )

- 教師以 Jigsaw 形式
將同一任務的人安排
一起完成任務。

- 最後請各組同學匯
報。

10 分鐘 總結 - 老師總結:你同意盟 學生作品(附件 7)

軍在佔領日本時期為

日本戰後發展奠下基

礎嗎?
附件 1
表格 A 所得數據

表格 B 所得數據
閱讀水平 寫作水平 小組 興趣 視覺(V) 明辨性思 協作能力 創造力
R(1-3) W(1-3) (G)/個 聽覺(A) 考能力 C2(1-3) C3(1-3)
人(S) 動態(K) C1(1-3)

R1: 11% W1: 17% S: 17% 上網: 28% V/A: 61% C1-1: 28% C2-1: 17% C3-1: 33%
R2: 61% W2: 61% G: 61% 玩手機: 28% V/K: 33% C1-2: 56% C2-2: 44% C3-2: 61%
R3: 28% W3: 22% S/G: 電腦遊戲: 11% K: 6% C1-3: 16% C2-3: 39% C3-3: 6%
22% 看歷史書: 6%
其他:27%

改編自:Carol Ann Tomlinson, Leading and Managing a Differentiated Classroom,


ASCD, 2011, 頁 156-157
附件 2

均衡器:用作調適過程和成果的工具
課題:日本在二次大戰後的重建和發展 (中四級)
結構型 開放型
列舉二次大戰後日本面對的 你認為二次大戰後日本面對最
問題。 嚴峻的是什麼問題?
基礎性 轉換性
說明二次大戰後美國在日本 分析美國對另一戰敗國(德國)
的政策。 的處理方法與日本有何不同。

單方面 多方面
分析盟軍佔領日本時期天皇 綜合各界對盟軍佔領日本時期
地位的轉變。 的不同看法。

改 編 自 : Carol Ann Tomlinson, How to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 in mixed-ability classrooms,


Pearson Education, 2005, 頁 47
附件 3

二次大戰後日本面對的問題 預習工作紙
在圖形組織表內,列舉二次大戰後日本面對的問題。

政治
經濟

日本二戰後
面對的問題

社會 軍事/外交

填寫上表後,你認為二次大戰後日本面對最嚴峻的是什麼問題?解釋你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 4
活動一:分組活動
日本要甚麼條件/方法才何以重建和發展國家呢?
在課室 3 個地點貼有 A3 海報,每組每次只可派出一位組員使用一種顏色筆書寫一個
答案,然後由其餘組員輪流書寫。完成後,各組輪流前往其他組用代號 在他們的海報
上給予評價。

!=新 意見 X=我 們有相 同意見 ?=不明白 或不同意

附件 5
(分層工作紙 - 層次 1)
活動二: 分組活動 2
盟軍佔領日本時期對日本帶來甚麼影響?
各組閱讀附件 6 的相關 資料 ,然後回答以下問題 。

轉變 角色 目的

你 認 為 二 次 大 戰 後 天 盟軍佔領期間麥克亞瑟 你認為照片及文字材
皇 的 角 色 有 何 轉 變 ? 在日本擔當了甚麼角 料(資料 A、B、C 及 D)的
(參考資料 A 及 B) 色?試引用資料 C 一項 目的是什麼?試解釋
線索, 支持你的答案。 你的答案。


 
  

比較 用處 局限
資料 C 及 D 如何有助你 就理解盟軍佔領日本
試比較資料 C 及 D 作者
了 解 盟 軍 佔 領 日 本 時 時期協助日本的重建
在日本重建一事上看
期 協 助 日 本 的 重 建 工 工作而言,你認為資
法有何差異。
作? 嘗試列出 1-2 點作 料 C 及 D 有何不足的地
解釋。 方?

  

 

 

(分層工作紙 - 層次 2)
活動二: 分組活動 2
盟軍佔領日本時期對日本帶來甚麼影響?

各組閱讀附件 6 的相關資料,然後回答以下問題 。

轉變 角色 目的
天皇的地位有何改變?
細 閱 資 料 C 及 D, 哪 一 嘗試為各項資料(A、B、C
你能解釋這個轉變背後
項 資 料 對 麥 克 阿 瑟 有 及 D)設定一個標題,並
的原因嗎?
正面的看法?試解釋你 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資料 A 及 B)
的答案。

 
 

比較 用處 局限
就理解美國在日本重 參考資料 C 及 D,你較
在日本戰後重建一事
建的角色方面, 指出並 認同哪一個資料對日
上日本人自己的重要
解釋資料 C 及 D 最有用 本戰後重建及發展的
性而言, 資料 C 及 D
的地方。 評價?你能夠舉出其
是否持相同看法?試
他資料來支持自己的
參考資料 C 及 D,解釋
立場嗎?
你的答案。

  

 

 

資料來源:獲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批准,角色(層次 1)及比較(層次 2)的題目引用

2013 年香港中學文憑歷史科卷一試題 2(a)及 2(b)。

附件 6
(圖片及文字資料)
活動二:分組活動 2
組員按所 擲骰子 , 閱讀 相關 圖片 ( 資料 A /B )及/或文字資料 ( 資料 C /D ), 然後回答附件 5 的問題。 最後由
各組 匯報重點。

資料 A:天皇裕仁在 1940 年初 資料 B:照片拍攝於 1945 年 9 月 27 日


閱兵時的照片。 東京美國大使館。麥克阿瑟將
軍首次與天皇裕仁見面。

資料 C 及 D:參考 2013 年香港中學文憑歷史科卷一試題

附件 7
學生作品

塗鴉活動海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