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39 卷 第 6 期 电 子 元 件 与 材 料 Vol. 39 No.

6
2020 年 6 月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Jun. 2020

综述与评论

进口元器件自主可控的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勇 ,袁
1 2
廖 圆
( 1. 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36; 2. 成都蓉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6)

摘要: 阐述我国元器件自主可控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选用进口元器件的对外依存度及选用原因。从选用进口元器件和
进行国产化替代两方面识别实现自主可控过程中的风险。探讨自主可控的原则与思路,提出完善制度管理、强化元器件统
型、促进行业合作、加大专项支持、加强替代验证、做好战略储备等方面的自主可控对策建议,有利于推动我国进口元器件
的自主可控进程。
关键词: 自主可控; 进口元器件; 国产化替代; 元器件统型; 风险分析
DOI: 10. 14106 / j. cnki. 1001-2028. 2020. 06. 003
中图分类号: TN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028( 2020) 06-014-05

Risk analysis and counte rme asure of inde pe nde nt controllability


of importe d compone nts
LIAO Yong 1 ,YU AN Yuan 2
( 1. Southwest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quipment,Chengdu 610036,China; 2. Chengdu Rongw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Chengdu 610036,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rim situation faced by China's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lectron components. It then analyses
China's external dependence of imported components and the reason for their selection. The risks of realizing independence and
controllability are identified from the selection of imported components and domestic substitution.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re
discussed to implement the independent controllability.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such as optimizing management
system, components unification, industry cooperation, special support, substitution validation and strategic reserve. These
countermeasures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independent controllable process of imported components in China.
Ke y words: independent controllable; imported components; domestic substitution; components unification; risk analysis

2018 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以中兴、华为 美国对中国企业在高科技核心领域的封锁也难以松


事件为标志,美国对我国实施的出口管制敲响了进 动,自主可控仍然十分紧迫和重要。
口器材全面禁运的警钟。 进口元器件长期以来均存 “自主可控 ” 要求将关键元器件的关键原材料
[1] [2]
在断档和停产风险 , 进口元器件持续升级换代, 和核心研发、 生产技术等方面掌握在自己手中 ,
而国外厂商又时常兼并重组。 在关键领域依赖进口 即通过自主设计研发, 掌握某项产品的核心技术,
元器件就会受制于人, 难以保障相关产品的安全生 达到产品在设计、 研发、 生产、 维护、 升级的全流
产,也难以主导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若想破局求 程可控。对生产厂家和服务提供商而言, 自主可控
解,唯有对进口元器件自主可控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意味着拥有技术能力、 知识产权, 把握产品技术的
进行透彻分析,并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探寻可行的 发展方向; 对主权国家而言, 自主可控要求在关键
对策,方可帮助国内厂家开展自主可控工作, 实现 元器件、 核心技术、 配套软件等方面实现国产化,
国产化替代, 掌握主动权。 即便贸易战不再加剧, 必须使用进口技术产品的领域应风险可控。 电子行

收稿日期: 2020-01-22 通信作者: 廖勇


作者简介: 廖勇( 1966-) ,男,四川遂宁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产品设计、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等相关工作。
第 39 卷 第6期 廖勇等: 进口元器件自主可控的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15

业的自主可控要求在整机设备生产过程中使用国产
元器件代替进口元器件, 整机单位牵引元器件单位
研制或元器件单位充分调研整机单位需求后主动研
制,国产化元器件通过系列替代验证后用于整机设
备,以规避禁运停产风险对产品设备生产、 使用与
维护的不利影响。
对进口元器件的依赖使我国相关行业面临诸多
风险,本文将进一步分析选用进口元器件的对外依
存度及具体的选用原因, 识别选用进口元器件和进
行国产化替代两方面的诸多风险点。 在探讨自主可
控的原则与思路后, 根据行业现状提出了加强管理
制度、元器件统型、 行业合作、 专项支持、 替代验 图1 进口元器件对外依存度排序
证、战略储备等方面的自主可控对策建议 。 Fig. 1 The sequence of the external dependence
of imported components
1 自主可控现状
欧美大国均十分重视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 如 针对以上九大类元器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后发
美国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不仅在移动互联 现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制约了各类电子设备在研发
网发展中领先,还拥有极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与高端 生产中选用国产元器件。
制造能 力, 在 芯 片 技 术、 航 空 航 天 等 领 域 实 力 强 1) 没有类似国产产品
劲。并且其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十分透彻, 据 该类产品如 FPGA、SRAM 等可编程器件或存
美国国防部国防研究与工程署的评估, 微电子器件 储器等集成电路、 电源模块及部分基础管芯等。 国
及相关技术可在短期内翻倍设备的信息处理能力, 内厂家在 FPGA 可编程器件和大容量存储器等集成
将电子系统与设备的成本、 功耗和重量降低一半; 电路方面受限于国内材料工艺等, 国产化水平比较
从中期效果看,可使电子系统或装备的探测距离和 低。对于电源模块, 如 Vicor 系列, 其模块功率密
分辨率等技术指标翻倍, 降低九成功耗和重量; 从 度大,采用变频体制, 与国内电路拓普等技术路线
[3]
长期效果看,可使其探测范围提高一个数量级 。 差别较大。
我国在通用电子元器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如阻 2) 国产类似产品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
容感等基础电子元件已大量国产化, 但在高端器件 该类 产 品 如 单 片 放 大 器、VCO、 锁 相 环 等 器
领域存在差距, 英特尔、 高通、IBM 、 苹果等国外 件。目前国内厂家具有类似产品可以进行替代, 但
科技巨头仍占领着高端芯 片 及 配 套 产 品 的 主 要 市 国内厂家生产的元器件与进口器件在个别指标上还
场。我国集成电路市场需求接近全球的 1 /3, 但国 有一定差距,如带宽、 噪声系数、 噪声基底、 传输
内产值却不足全球的 7%, 虽然近年来我国集成电 速率等技术参数无法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
路自给率有所提升,但总体仍然偏低,2016 年的自 3) 国产类似产品可靠性指标达不到要求
给率仅为 36%,仍依赖进口。 该类产 品 如 低 端 FPGA 及 驱 动 电 路 等 集 成 电
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各类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 路。这类集成电路国内厂家已有仿制产品或仿制能
器件供货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研制和 力,但国内仿制型号在环境试验中的稳定性和对程
生产。通过分析国内外电子元器件研制生产现状, 序的兼容性等可靠性方面存在不足 。
可知国内电子设备选用的进口元器件主要包括集成 4) 国产类似产品体积 / 重量指标达不到要求
电路、微波器件、半导体分立器件等九大类。 根据 该类产品如部分电路及高密度连接器等。 如表
某单位研发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进口元器件进行统 贴的衰减器、 高速 AD, 国内该类器件多为直插封
计分析,九大类进口元器件的对外依存度如图 1 所 装或尺寸较大的表贴类型, 无法满足系统小型化的
示。对外依存度是指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中对进口 苛刻要求。
元器件的依赖程度, 进口元器件使用频率高、 数量 我国的自主可控发展一直备受政府重视, 目前
大代表对外依存度高。 已通过开展核高基工程等项目, 形成了自主可控的
Vol. 39 No. 6
16 廖勇等: 进口元器件自主可控的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Jun. 2020

新常态。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级集成电路产 随设备系统检测,无法预检和预筛,影响设备的使用
业投资资金的推动之下, 在核心芯片领域形成了处 可靠性和稳定性。进口元器件质量一旦发生问题将严
理器、交换芯片、显示芯片等国产芯片产品, 部分 重影响相关设备的研制、生产及使用。
产品性能接近近年国外主流产品水平。 如以 M IPS、 2. 2 国产化替代的风险
SPARC、ARM 、ALPHA 等架构为代表的系列化处 使用进口元器件无法全面保障高端设备的研制
[4]
理器产品,产品主频普遍为 1. 0 ~ 1. 5 GHz 。 华为 生产,势必逐步进行国产化替代, 减少进口依赖,
作为国内优秀的科技企业, 研发出移动端的麒麟系 保障工业、信息产业、 国防事业安全。 我国自主可
列芯 片, 为 我 国 在 芯 片 领 域 的 自 主 可 控 做 出 了 控在国家牵引的工程项目支持下已取得一定成效,
贡献。 但是技术水平存在客观差距, 使用国产元器件仍有
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2 自主可控风险
1) 工艺设计问题
2. 1 选用进口元器件的风险 我国电子元器件的研制生产一直在追赶西方先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整机设备的可 进水平, 目 前 仍 然 在 原 材 料、 生 产 设 备、 专 业 技
靠性,局部元器件问题可能在整体设备中放大, 而 术、专业人才、知识产权等各方面落后。 元器件选
在电子设备中选用进口元器件会面临安全、 保障、 用一般要求国产元器件与进口元器件全兼容, 但由
质量等方面的风险。 于设计、工艺、原材料等原因, 有些国产元器件难
[7]
1) 安全风险 以与进 口 元 器 件 全 兼 容 。 在 设 备 小 型 化、 轻 量
由于部分进口元器件功能复杂、 大规模集成度 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下, 仅仅是封装工艺的差距
高,国内缺乏检验手段, 难以对此类进口元器件进 就会让国产元器件难以兼容替代。 为减少技术风险
行全面检验,可能存在未知漏洞, 容易被恶意软件 和换型对设备的研制进度的影响, 整机单位在选用
攻击,造成系统故障甚至瘫痪。 若原厂刻意向芯片 国产元器件时多倾向原位替代。 在国产化元器件的
中植入木马 程 序, 使 用 方 就 可 能 被 盗 取 数 据 与 机 替代验证中各单位也着重于检验性能指标, 难以觉
密。2005 年,美国 13 个汽车厂感染蠕虫病毒, 车 察工艺细节差异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影响 。
厂被迫关门,5 万生产线工人被迫停工, 经济损失 2) 验证体系问题
超过 140 万美元; 2011 年,美国伊利诺斯州斯普林 当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国产化替代的系统性指导
菲尔德市的一家水厂被黑客入侵控制系统, 黑客通 文件和国产元器件数据库, 无法帮助研制单位规范
过快速开关水泵造成水泵损坏, 影响了数千户居民 电子元器件新研工作和文件资料, 研制单位各自摸
[5]
的供水保障 。实现核心元器件和高端通用芯片的 索前进,遭遇普遍性问题时缺乏国内行业合作的标
自主可控无 疑 是 增 加 工 业 安 全、 信 息 安 全 的 必 由 准化解决方案。验证体系正是如此, 新研的复杂元
之路。 器件由于现有指标测试体系不完善, 需要结合组件
2) 保障风险 或整机检验, 无法系统全面地验证元器件的性能,
进口元器件存在断档、 停产、 禁运等多方面的 尤其是不同外部环境和不同配套设备下的稳定性与
保障风险。 技术发达国家为保护自身的领先地位, 一致性。国产化元器件交付批量少、 用户少, 即使
在出口方面大量限制高科 技 零 件 与 产 品 的 对 外 出 测试结果显示合格, 仍可能存在缺陷, 导致不同用
[8]
口。如美国的商务部通过制定商品管制清单, 明令 户使用时技术状态不稳定 。
禁止 向 某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出 口 清 单 内 的 电 子 元 器 3) 整体方案问题
[6]
件 。若发生断档、 停产、 禁运时国内没有可替代 国外厂商供应核心元器件时还提供外围接口以
品,无疑将严重影响我国电子设备的研发与生产 。 及扩展升级等解决方案, 系列产品和迭代产品也有
3) 质量风险 良好的兼容 性, 这 些 整 体 方 案 构 成 了 产 品 的 生 态
因无法采购到高端进口元器件,某些高可靠设 圈,构筑了较为坚实的壁垒。 国内厂商大多只是针
备中被迫选用部分工业级进口元器件。此类通过代理 对元器件进 行 单 点 设 计 研 制, 容 易 出 现 不 兼 容 现
商采购的元器件质量无法保证,很多没有质量证明, 象。如果不能从整体上进行设计优化, 并逐渐形成
甚至是翻新件,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检验。部分芯片在 国产元器件和配套方案的生态圈, 很难达到全面可
国内没有有效的检测方案,只能将其安装到设备上, 靠的自主可控状态。
第 39 卷 第6期 廖勇等: 进口元器件自主可控的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17

将元器件国产化工作纳入相关单位的型号研制
3 自主可控对策
流程,在立项、研制、 定型等各阶段落实元器件国
国产化替代是实现自主可控的主要对策和有效 产化工作。将器材的替代换型纳入计划考核, 梳理
途径。我国通过开展核高基工程等项目来推动自主 分析重点装备的进口器材选用情况和国产器材研制
可控,帮助相关企事业单位在重点领域实现自主研 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 由专职人员分
发设计的国产化任务。 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 应把 解任务下发和监控。 制定实时更新器材国产化信息
握好自主可控的原则, 按照自主可控的主要思路建 的物资选用目录, 引导控制设计师进行器材选用,
立专项团队、制定相关政策, 多方面保障落实自主 若选用新的进口器材则需要多方分析评审。 将新研
可控任务的实现。 设备和自主可控指标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表彰在自
3. 1 自主可控的原则与思路 主可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效的团队及个人 。
自主可控的工作开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1) 国产 2) 强化优选统型
产品性能优于进口产品或与进口产品相当的, 必须 针对暂无国产化产品的进口元器件, 通过优选
坚决使用; 2) 国产产品性能不如国外产品的, 通过 统型压缩元器件品种, 提高通用和关键元器件的复
整机设计优化积极探索使用; 3) 确实无法满足设备 用率。整机单位在设备研发时应聚焦共性需求, 优
性能要求而暂时选用进口元器件的, 应执行负面清 化解决方案,基于共性通用模块开展系统设计, 在
单管理。 源头上控制系统对元器件的需求, 根据统型器材的
自主可控应按以下思路推动工作: 1) 不能降低 国产化可行性对研制单位提出国产化需求。 引导研
设备系统的各项技战性能指标; 2) 若国内有类似元 制单位对主流的通用元器件和系统关键元器件进行
器件,其功能、 性能满足需求, 已具备批产能力, 国产化攻关,可有效减轻国内厂家的开发压力, 降
[9]
应直接使用国产型号 , 在国内已完成实际定型的 低使用非主流元器件的保障风险 。
元器件,可分阶段在整机产品中逐步完成替代; 3) 3) 促进行业合作
对于存在停产、 断档、 禁运、 安全等各种风险的元 站在未来谋现在, 主动推进国产化。 促进行业
器件,若在国内无可替代的元器件, 应创造条件尽 内整机单位与元器件单位的合作交流, 由整机单位
快国产化或采取更改设计等手段, 以规避风险; 4) 积极牵引元器件单位以重点型号开展产品新研甚至
国内暂无类似产品但有能力研制的, 应提出新品进 开展联合研制,开展应用验证。 某单位在近几年引
[9]
行研制,在设备出厂前完成替代工作 ; 5) 对于确 导国内供应商进行进口器材的替代研发, 取得了一
定国产化替代的元器件, 应按照替代换型验证程序 定成效,如表 1 所示。 实现表 1 案例中的元器件国
实施,邀请用 户 参 与 换 型 方 案 评 审 及 验 证 试 验 监 产化后, 经 测 算, 预 计 可 增 加 整 机 设 备 国 产 化 率
督,在按照换型方案完成全部验证后, 再经过评审 10% 左右( 整机设备国产化率是指设备中使用的国
总结方可实施替代换型。 产化元器件占全部使用元器件的百分比 ) 。 由于国
3. 2 自主可控的对策建议 产替代元器件还未实现规模化生产, 加之国内用户
为实现自主可控目标, 保障进口元器件成功完 提出的实验条件高, 导致国产替代元器件初期成本
成国产化替代,建议实施以下对策: 大幅提高,需通过艰苦努力实现降本增效。
1) 完善制度管理
表1 国产化案例
Tab. 1 Some cases of domestic substitution

序号 进口元器件系列 国外厂家 国产化厂家 国产化进展 备注


D20BU 系列 成都 宏 明 电 子、中 国 振 华 集 完成验证, D20BU151K5PX
1 Dielectic Laboratories,Inc.
芯片电容 团云科电子等 已实现替代 等 30 余种
LFCN 系列 深圳 振 华 富 电 子、贵 州 顺 络 完成验证, LFCN-5000 等 20
2 M ini-Circuits,Inc.
滤波器 迅达电子等 已实现替代 余种
HM C 系列 完成验证,
3 Hittite M icrow ave Corp 河北博威电子等 HMC141 等 20 余种
微波芯片 已实现替代
Vol. 39 No. 6
18 廖勇等: 进口元器件自主可控的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Jun. 2020

同时整机单位可通过 梳 理 各 个 专 业 的 统 型 器
4 结束语
材,形成元器件优选目录以约束型号选用, 使较长
时间内需求和选用相对稳定, 增强国内元器件单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发展转型阶段, 必须提
进行国产化研制的市场信心。 升科研、验证、生产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和知识产权
4) 加大专项支持 才能突破技术封锁, 实现自主可控。 本文从选用进
积极引导国内厂家进行替代器材的研制: 原位 口元器件和国产化替代两方面进行了风险分析, 在
替代、功能替代、 兼容替代、 更新设计。 因为进口 明确自主可控的原则与思路后提出了一系列自主可
器材的 国 产 化 受 设 备、 工 艺、 原 材 料 等 方 面 的 制 控的对策建议。欧美国家对我国越来越严的禁运政
约,对于性能简单、 价值高、 用量大的产品国内厂 策和长期的技术封锁是来自外部的挑战; 而国内供
家有积极性进行研发, 实现国产化的可能性相对较 应链上下游单位间能否精诚合作, 形成科学规范的
大。但对于性能复杂、 价值低、 用量小的产品国内 国产化替代的合作模式 是 我 国 自 主 可 控 的 内 部 挑
厂家相对缺乏积极性, 实现国产化困难, 一方面需 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有足够的能力和办法走
要企业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国家经费的支持。 出内忧外患的时局。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越
5) 加强替代验证与评估 来越多的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单位也在积极努力,
由技术团队策划统筹, 定期梳理需要尽快实现 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不断探索前进, 一定能达成
国产化替代验证的器材, 替代换型验证程序如图 2 自主可控的伟大目标。
所示。通过验证程序明确国产器材的性能指标和质
参考文献:
量状况,为全面使用国产器材奠定基础。 为避免后
期对设备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 验证完成后需使用 [1] 朱小英,夏克强,沈鸿. 航空航天装备电子元器件国产化
三个批次且达到半年以上方可更改设计图纸 。 替代质量控制探讨 [J]. 质量与可靠性,2016( 4) : 28-30.
[2] 朱旭斌,付琬月,靖连天,等. 航天元器件自主可控工
程风险管控技术研究 [J]. 质量与可靠性,2015,180
( 6) : 43-47.
[3] 粟栗,郭晓利,周茜,等. 舰船电子元器件自主可控现
状与发 展 需 求 研 究 [J]. 舰 船 科 学 技 术,2017,39
( 7) : 153-157.
[4] 胡志强. 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国产化替代综述 [J]. 网
络空间安全,2018,9( 8) : 94-101.
图2 替代换型验证程序 [5] 王毅凡,宋志慧,周密. 美国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建
Fig. 2 The procedure of substitution validation 设的主要举措探究 [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4
( 6) : 48-53.

6) 做好战略储备 [6] 毕锦栋,郑丽香,周军连,等. 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替代


工作探讨 [J]. 质量与可靠性,2015( 3) : 35-40.
根据进口元器件供货情况及用量预测进行战略
[7] 肖凤娟,赵艳涛. 航天型号元器件自主可控工作的实践
储备,为实现国产化替代赢得时间。 企业的需求评
与思考 [J]. 航天工业管理,2013( 4) : 23-26.
估难以避免误差,由企业进行进口元器件的储备可
[8] 董涛,刘敏. 武器装备元器件自主可控工作分析及对策
能导致企业库存加重或用料短缺。 建议协商由代理 [J]. 中国科技投资,2018( 6) : 279.
商代为储备, 代理商可统筹多家企业的用量需求, [9] 朱旭斌,张伟,张皓东. 航天关键元器件自主可控需求
方便与国外厂商协商退货。 工作思考 [J]. 航天标准化,2013( 3) : 26-2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