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國立台灣大學

普通物理學實驗報告

實驗四
流體的黏滯性

組別:21
系級:機械一
學號:B06502153
姓名:郭律佑

指導教授:趙治宇
助教:蔡書逸、蔡孟憲

實驗日期:2017.10.11

一、實驗目的

由水在毛細管中的流速去推算水的黏滯係數。
二、實驗原理

(一)液體的黏滯係數
受剪應力作用下會產生連續且永久變形之物質稱為流體,本實驗中的流體是選用水作為實驗
流體。現時現實生活中,液體多是非理想溶液,因此本身總是會有一定黏度使得液體,並無法排除
流體之間、流體與容器之間的摩擦阻力,而本實驗就是要測量水所受的阻力,也就是側向應力,再
將數據帶入黏滯係數的公式中求水的黏滯係數。
流體在容器中,靠近容器壁處流速較慢,是因為容器壁施予液體一個類似於摩擦力的側向應
力。以下圖為例:
在裝滿水的固體平板中,假設只有上面那塊平板以 V0 的速度平行向右移、黏滯系數為η ,則
所需的力 F 恰反比於板間距離 d、正比於平板的面積 A 與移動速度 V0。因此可以得出以下方程式:

F V0

A d

將流體劃分成極為微小的長方塊小流體,方程式可以寫成:

ΔF dV0

ΔA d (d )

d V0
其中 為側向應變的變化率,正比於側向應力。
d (d )

(二)黏滯性與流速
如果讓流體緩慢流經固定不動的毛細管,由於流體貼近容器處受側向剪應力影響,流速較管
心慢。為了讓管中每一處都以相同的流速流動,因此必須施以一個大小固定的力推動流體,減小管
壁剪應力與與阻力對流速穩定性的影響。
利用毛細管端的壓力差,我們可以得出水柱所受合力:
2
(P1−P2 )π r

其中水柱半徑為 r、兩端壓力分別為 P1與 P2。側向應力為一阻止水順利流動的力,為了使流


體速度固定,在此讓其恰與壓力和抵銷:

dV dV
側向應力=ηA =η(2 πrL)
dr dr

2 dV
(P1−P2 )π r +η(2 πrL) =0
dr

整理再積分後可得:
0
P1 −P2 R
−∫ dV ( r)= ∫ r dr
v 2ηL r

P1 −P 2 2 2
V (r )= (R −r )
4 ηL

其中 R 為毛細管半徑。由於貼近容器壁處流速為 0,V ( R)=0(積分常數為 0)。由 V(r)可看


出管中流速為二次函數,稱作「拋物面狀速度分佈的層流」。

(三)黏滯性與流量
接著求單位時間內流經毛細管的流量 Q:
R
Q=∫ V (r )∙ dA
0

P1 −P 2 2 2
其中 dA=2 πrdr 、V (r )= ( R −r )
4 ηL
R
P1−P 2 2 2
則 Q=∫ (R −r )2 πrdr
0 4 ηL

π (P ¿ ¿1−P2) R 2 2
¿
2ηL
∫ ( R −r ) rdr ¿
0

π R (P ¿ ¿ 1−P2 )
4
¿ ¿
8 η L

此關係式稱作帕醉定律(Poiseuillef’s law)。其中 P1、P2、R 與 L 為實驗控制變因,因此只要


測出 Q 值就可算出黏滯係數η :

π 4 ΔP 1
黏滯係數 η= ∙ R ∙ ∙ (Poise)
8 L Q

黏滯係數受溫度高低影響,液體黏滯係數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氣體則反之。

三、實驗裝置圖
(一)整體裝置
入水口

温度計

壓力計

定高容器

燒杯

毛細管

(二)定高容器裝置

定高容器設

連接壓力 連接毛細管
四、實驗步驟 計
(一)實驗 A:固定高 流入燒杯 度差,改變測量時間
測毛細管的長度,加水至定高容器內的臨界高度。並測量水的温度。

把兩個定高容器調至不同的高度,打開點滴,至入水量和出水量大至平衡。

看壓力計的數值並記錄下來算出壓力差。

計時,在一定時間內,讓水由高處流到低的定容器,最後流入燒杯內。

開始計時的同時,把弄乾的量筒直接放在低水位的定容器的下方,接收水滴。(改良之處)

把水倒入量筒中,測量筒水量,並計出流的總體積。再求出水的黏滯系數。

重複以上步驟

(二)實驗 B:改變高度差,固定測量時間

調整兩個定容的高度差,重複以上步驟,並記錄下來。

可試把毛細管傾斜,兩個定高容器固定高度差,看同壓力下,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

五、實驗數據

黏滯係數實驗控制變因:
毛細管 長度 L(cm) 44.2
內半徑 R( cm) 0.075
水溫 ¿) 23.8
水的黏滯係數標準值 η( Poise) 0.0091

(一)實驗 A(改變測量時間):
高度 h1 ( cm) 20.30
高度 h2 ( cm) 13.70
高度差 Δ h=|h1−h 2|(cm) 6.60
−1 −2
平均值
壓力差 Δ P( g ∙ c m ∙ s ) 6468
水流時間 t(s) 90 180 270 360 450
3
水流體積 V(cm ) 16.8 34.0 51.5 68.5 84.9
流量 Q = V / t(cm3∙s-1) 0.1867 0.1889 0.1907 0.1902 0.1887 0.1890
黏滯性係數 η (Poise) 0.00979 0.00963 0.00953 0.00956 0.00964 0.00963
誤差(%) 6.89% 5.65% 4.65% 4.94% 5.76% 5.71%
從以上的圖表可以看出,R2 非常接近 1,也就是說,水流體積跟時間成正比關係。這也可以
V π 4 ΔP
從公式中看到 Q= , 黏滯係數η = R 。黏滯係數在環境下是定值,在用相同的管子下,
t 8 L・ Q
R、L 是定值,所以只有壓力差跟 Δ P 和流量 Q 是變量。
實驗 A 中沒有改變壓力差跟 Δ P ,黏滯係數η 在牛頓流體中是定值,因此 Q 不變。 Q・t=V,
故 V ∝t 。另外,雖然圖中數據沒有特別突出的一點,表示隨機誤差並不大,然而平均誤差竟然高達
5.71%,顯示當中必有系統誤差。

(二)實驗 B(改變兩定高容器的高度差):
水流時間 t (s ) 60
高度 h1 ( cm) 27.05 25.98 24.00 22.15 20.77
高度 h2 (cm) 14.00 14.00 14.00 14.00 14.00
高度差 Δ h(cm) 13.05 11.98 10.00 8.15 6.77 平均值
壓力差 Δ P(g ∙ c m−1 ∙ s−2) 12789 11740 9800 7987 6635
3
水流體積 V (c m ) 23.2 21.2 17.8 14.2 12.1
3 −1
流量 Q=V / t( c m ∙ s ) 0.3867 0.3533 0.2967 0.2367 0.2017
黏滯係數 η( Poise) 0.00929 0.00935 0.00928 0.00949 0.00925 0.00933
誤差 (%) 2.04% 2.61% 1.84% 4.11% 1.49% 2.36%
實驗 B 中,黏滯係數 η 是定值,只有壓力差 ΔP 和 流量 Q 是變量。△P=△h・d・g 其中 d = 1
ΔP
( g ∙ c m ) 、g = 980(cm ∙ s ) 皆是定值,△P 正比於△h,因此 η ∝
−3 −2
= k ,△P = k・Q,△h = k’・
Q
Q。

六、誤差討論

(一)實驗 A(改變量測時間):由數據中可看出,整體數據黏滯係數 η 都大於水溫在 23.8 ℃ 時的


係數標準值 0.0091(Poise), 其中必有系統誤差。而標準差 σ =9.01 ×10−5,隨機誤差也存在。

1. 系統誤差
(1)水溫:也許是因為在做實驗的過程因為降雨使環境溫度整體下降的緣故,導致測得
的黏滯係數皆大於標準值。水溫必須要低至 21.6 ℃ ,誤差能小至 0.10%。
(2) 毛細管內半徑 R:內半徑 R 為 0.075cm,或許此內半徑值比實際半徑值大,而經過
公式 R4 的放大作用,使得算出的數據皆大於標準值。若是 R = 0.074cm ,黏滯係數數
據平均值對標準值的誤差可小至 0.33%。
(3) 水質:水並非純淨蒸餾水,而且容器壁也有雜質,可能會混進水中,影響毛細管
流動順暢度與黏滯係數,使測量單位時間內流過的水體積 Q 小於理論值,黏滯係數因
此偏大。
2. 隨機誤差
(1) 時間 t:用手機計時器量測時間停止時間不統一,然而可能性與影響力並不大,因
為水是一滴一滴慢慢落入容器,因此不容易多滴或少滴一滴。
(2) 量筒:量筒內水在接下一次實驗的水滴前未甩乾容器,使得容器壁有諸多殘留水
滴,使得實驗量出的水量過多,算出的黏滯係數會偏小。

(二)實驗 B(改變兩定高容器高度差):數據誤差皆比實驗 A 小,然而一樣數據皆呈正偏差,因


此其中可能也有系統誤差。
1. 系統誤差
(1) 水溫:由於實驗 B 是接續於實驗 A 做的,著手進行時已經過了一個半小時,水溫
極可能已非 23.8℃ 。當水溫是 23℃ 時,數據平均誤差可小至 0.08%。
(2) 毛細管內半徑 R:此毛細管看氣來頗為老舊,也許管內已經積有水垢使得管徑小
於 0.075cm,內半徑系統誤差的影響甚大,些微的大於實際值對於誤差的傳播是 4 次
方傳遞。
(3) 水質:水並非純淨蒸餾水,而且容器壁也有雜質,可能會混進水中,影響毛細管
流動順暢度與黏滯係數,使測量單位時間內流過的水體積 Q 小於理論值,黏滯係數因
此偏大。
2. 隨機誤差
(1) 時間 t:用手機計時器量測時間停止時間不統一,然而可能性與影響力並不大,因
為水是一滴一滴慢慢落入容器,因此不容易多滴或少滴一滴。
(2) 量筒:量筒內水在接下一次實驗的水滴前未甩乾容器,使得容器壁有諸多殘留水
滴,使得實驗量出的水量過多,算出的黏滯係數會偏小。
(3)第四組數據:五組數據中,第四組數據誤差特別大,達到 4.11%,可能是不經意的
情況之下,讀高了高度 h1 值,導致隨機誤差的產生。

實驗 A 的誤差來源與實驗 B 的誤差來源大多相似,最主要的系統誤差來源我們認為是來自溫
度的浮動與毛細管內半徑 R 不準確。半徑 R 的準確值無法控制,因此實驗應該更去注意溫度的記錄,
下一次不能忘記每隔一小段時間都去讀取溫度值,並記錄下溫度的浮動值,再去對應做實驗時的溫
度準確值,也許可以大幅減小系統誤差。

七、思考問題

(一)試著分析牛頓流體與非牛頓流體的差異為何?
牛頓流體的應力會正比於應變速率,並且在一定大小的溫度與壓力之下,牛頓流體內分子間
的摩擦阻力保持為一定值。牛頓流體符合基本方程式:

du
τ =μ
dy

du
其中τ 是流體所受剪應力、 μ是流體的黏度、 為流體速度梯度。由公式可看出不論牛頓流體
dy
受多大的剪應力,流體仍能流動。
非牛頓流體不但與目前的運動狀態有關外還受液體過去的運動狀態影響,而且非牛頓流體受
過大的摩擦力後有可能會停止流動,或者速度變化不穩定。

(二)若實驗選用的流體改為人體的血液,試著分析討論對於實驗的影響?
由於人體血液為非牛頓流體,因此血液在一定大小的溫度與壓力之下,摩擦阻力仍與當下與
過去的運動狀態相關,阻力與黏滯係數並非定值,因此本實驗所量測出的「單位時間流過的水流體
積」Q 數據大小時大時小,並不會趨近於某一流量數值,算不出黏滯係數。
另外,血液中也血小板等具有凝血因子與更多大分子混合雜質,因此容易堵塞毛細管,使得
血液根本流不過去。

(三)試著分析討論毛細管粗細對於實驗的影響?內徑選用的極限?
毛細管不宜選用內徑過大或過小,否則所量測到的數據誤差不易控制,或甚至根本無法測量:
π 4 ΔP 1
η= ∙ R ∙ ∙
8 L Q

1. 內徑過粗:R 過粗會使得「拋物面狀速度分佈」靠近毛細管管壁的速度隨 r 變化過快,且容


器壁對水中心的阻力影響大幅減弱,再加上重力會將過重的水往下拉,使得拋物面變形,測
量變因增加,實驗誤差更大。
2. 內徑過細:R 過細會使得水流體積 V ∝Q 也過小,量筒數值不易精確讀取,容易增加隨機
誤差,對實驗精準度沒助益。

(四)依照你的實驗數據,分析游標尺與螺旋測微器量測紙厚度的優缺點。何者量測的效果較能代
表一張紙的厚度?寫下你的推論。
1. 游標尺:
(1) 優點:操作簡易、準確度較高。
(2) 缺點:紙堆易變形,用游標尺量測易因手的壓力不一而令所測量的數值不準。紙
張之間的細縫因力的壓力不同而造成不一,但比螺旋測微器的細縫來得小。
2. 螺旋測微器:
(1) 優點:因為有固定的壓力,所以測量所得數據可以使得標準差較小、精密度較高。
(2) 缺點:操作較費時。紙張之間的細縫大,但因為壓力固定,所以細縫的間距相對
固定,所造成的誤差也固定。

根據以上兩種量測工具的優缺點比較可知,若要測量紙張厚度,用游標尺較適合,因為游標
尺反而能藉由手的力氣壓出紙縫間的空氣,量測平均厚度較接近實際的紙張厚度。

(五)溫度的基本量測中,試著比較液體溫度計與電子溫度計(熱電偶)的優缺點。又液體溫度計
的校準溫度與電子溫度計的量測溫度何者較為準確,寫下你的理論。
1. 液體溫度計:
(1) 優點:沒有電力不足的問題。
(2) 缺點:反應時間比較慢,有上限和下限,易因老化而要重新校準。
2. 電子溫度計:
(1) 優點:反應靈敏,精度較高,較能表示出當下溫度。
(2) 缺點:頭重腳輕、電池電力不足亦會影響實驗。

電子溫度計較精準,原因是液體溫度計在校準時亦會產生誤差,且本身反應時間較電子溫度
計慢。

(六)量測十張紙(1 次)的厚度,再由計算得到一張紙的平均厚度,與一張紙量測 10 次,再藉由計算


得到一張紙的平均厚度,試著比較其優缺點?
1. 量測十張紙 1 次:
(1) 優點:對工具的精度要求不大。
(2) 缺點:容易把紙間的縫隙一起算進去,造成系統誤差;且因為只量測一次,隨機
誤差對數據的產生影響的機會也較大。
2. 量測一張紙 10 次:
(1) 優點:所量到的數值就是紙張的數值,而且量十次可以取平均值。
(2) 缺點:易因精度不足的測量工具而量出來的數值不準。

整體而言, 如果有精度高的工具,比較適合用「量測一張紙 10 次」的方法。


(七)請查閱文獻或學術網路資訊,舉述你認為對物理史最具關鍵意義的實驗,並說明選擇該實驗
原因,及描述其物理設計巧思與對實驗學習的意義。

卡文迪什實驗:
1798 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測出了萬有引力常數G值,並且推算出地球的質
量與密度。因為卡文迪什此精準的實驗,後人才得以將萬有引力從地球推廣到其他天體,甚至是一
切有質量者,對後人的物理研究之貢獻功不可沒。此實驗最困難處在於實驗背景為 18 世紀末,一個
沒有電腦計算輔助、沒有精密實驗儀器的環境,然而卡文迪什仍能幾近完全去除環境干擾因子,設
計出一套能非常精準算出G值的實驗,大大加快了物理領域的腳步。
實驗是先藉由萬有引力力矩 r 與懸掛繫繩扭轉力矩(為了測出繫繩力矩,他還做了一個小實驗
測出扭轉係數)的等式求出萬有引力後,再分別將大球、小球、距離帶入 得出G。其中卡文迪什所
用的大球質量與小球質量分別為 158 公斤與 0.73 公斤的鉛球,引力之小約在 1.74 10-7 N,要能測出精
準的實驗數據需要的不只是精密的儀器,反而是一版一眼的實驗態度更能促成他的成功。
(八)依照有效位數的運算規則,將量筒體積量測的所有數據重新整理(含計算體積、誤差、標準
差等)。

1 N
1. 平均值公式: x= ∑x
N i=1 i

平均值 x (有效位數取至小數後兩位)
內徑(mm) 11.85+ 11.9 0+11.95+11.9 0+12.00
=11.92
5
外徑(mm) 13.40+13.40+13.35+13.40+13.45
=13.45
5
深度 1(mm) 44.80+ 45.40+45.20+ 45.30+44.65
=45.07
5
深度 2(mm) 35.55+35.45+35.30+35.05+35.30
=35.33
5
深度 3(mm) 9.25+9.95+ 9.90+ 10.25+9.35
=9.74
5

2. 標準差公式: σ =
√ 1 N
∑ ¿¿
N i=1

標準差 σ (有效位數取四位)


2 2 2 2 2
內 (11.85−11.92) +(11.90−11.92) +(11.95−11.92) +(11.90−11.92) +(12.00−11.92)
徑 5

mm

) =0.05700877≃ 0.05701


2 2 2 2 2
外 (13.40−13.45) +(13.40−13.45) +(13.35−13.45) +(13.40−13.45) +(13.45−13.45)
徑 5

mm

) =0.03535534≃ 0.03536

2 2 2 2 2
深 (44.80−45.07) +( 45.40−45.07) +(45.20−45.07) +(45.30−45.07) +(44.65−45.07)
度 5
1


mm

=0.32710854≃ 0.3271


2 2 2 2 2
深 (35.55−35.33) +(35.45−35.33) +(35.30−35.33) +(35.05−35.33) +(35.30−35.33)
度 5
2


mm

=0.18907670≃ 0.1891


2 2 2 2 2
深 (9.25−9.74) +( 9.95−9.74) +(9.90−9.74) +(10.25−9.74) +(9.35−9.74)
度 5
3


mm

=0.42485292≃ 0.4249

原本量筒體積 :V= π ¿ = π ¿11025 (mm3)

2
11.92
依照有效位數的運算規則:( ) = 35.5216 ≃35.5⇒有效位數取三位
2
35.5 ×9.88 × π = 1102.699021 ≃ 1100 (mm3)⇒ 有效位數取三位

量筒體積 V=1100(mm3)× 10(格) = 11000(mm3)

11000−10000
百分比誤差 = × 100 % = 10.000% = 10.0%⇒有效位數取三位
10000

量筒體積量測數據整理總表:
平均值 x 標準差 σ 百分誤差
內徑 11.92 0.05701
外徑 13.45 0.03536
45.07 0.3271 10.0%
深度 1
深度 2 35.33 0.1891
深度 3 9.74 0.4249

八、實驗心得

大學普物實驗三堂課卻只有一學分,在許多學生眼裡是一堂很「不划算」的課程,然而透過
親手做實驗的過程,所經過的心路歷程與所學習到的實驗技巧卻對成長與未來工作可能會有莫大的
關聯,因此若不單從學分數去當作衡量這門課的標準去看,其實普物實驗在我眼裡算是一門比較有
趣而內容豐富的課程。在「流體的黏滯性」中,為了搞懂黏製係數的推導過程,我花上許多時間接
觸積分與公式的物理涵義;在求「誤差」與算「有效位數」時,雖然統計意涵仍不了解,但是至少
我知道如何將數據記錄得更精準;在「熱的傳導」裡,我更進一步去研究數據誤差大最後得出的值
何以誤差反而變小……實驗的一切好像一方面是我在實作的壓力之下自主學習,另一方面是對於減
小實驗誤差的渴求下完成,這的確是一門少數非考試取向的必修課程。
九、實驗原始數據

(一)基本物理量測(實驗一)
(二)流體的黏滯性(實驗四):
(三)熱的傳導(實驗五):
(四)固體的線性熱膨脹係數(實驗七):
十、參考資料
(一)台大物理系普通物理實驗教學研究委員會(2009)。國立台灣大學普通物理實驗(一〇六學
年度)。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二)維基百科 Tigerzeng(2017,8 月 7 日)。卡文迪什實驗 2017 年 10 月 31 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
a.org/wiki/卡文迪什實驗。
(三)高中物理微课堂(2016, 5 月 28 日)。最美丽的物理实验系列:卡文迪许扭矩实验 2017 年 10
月 31 日取自 https://www.wenji8.com/p/112l60I.html。
(四)維基百科(2017, 10 月 22 日)。非牛頓流體 2017 年 11 月 2 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非
牛頓流體。
(五)維基百科(2017, 2 月 11 日)。牛頓流體 2017 年 11 月 2 日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牛顿
流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