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小组演讲的题目是:

《让信仰成为一种力量》。

历史,总是在特殊年份给人以深刻启示。不知不觉间,我们的

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的第一个百年诞辰。伫立在新时代的浪头前,

不禁追忆起百年以前的中华大地,追忆起那片古老沧桑的大地上

第一代共产党人。光芒,在那最黑暗的时刻迸发。1921 年那个闷

热的七月,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们于各种思潮中坚定选择了马克思

主义,在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基石的同时,也回答了一个积贫积

弱的国度“向何处去”的现实问题。他们的回答,铿锵有力,他们

的身影,何其伟岸,他们驶着一叶小小的红舟开始飘摇前行,冲

破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穿越抗日救国的烽烟战火,渡过激流翻

滚的江河天险,终于将信仰的种子,深深地播撒进了中原大地。

百年前的那个七月一日,嘉兴南湖的天空中,应该有凤鸾长鸣,

不管那天是晴是阴,是风是雨,都贵不可言。

选择了什么样的信仰,就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
烽火 28 年,执政 72 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求索,是一个向着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靠近的壮阔征程。为着这个信仰,中国

共产党将自身的成长壮大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命运

紧密相连,以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发

展与进步,创造一个民族与过往全然不同的历史,不断把中国人民

的自由幸福推向一个个崭新高度。

纵观跌宕起伏的历史潮流中,个人的悲欢离合就是民族兴衰沉

浮的缩影,民心所向,则伟业可成,正是因为没有哪个政党,能比

中国共产党更懂中国的国情,更懂中华民族的渴望,更懂中国人民

的呐喊,所以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扛的起这时代的重担——拯救中

国,复兴华夏。

回首百年,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共产党从登上历史舞台到掌

握全国政权,从执政中国到领航复兴,绝非偶然,也绝非一帆风顺。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同样面对过不少质疑。从新中国诞生时那些认
为“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的

看法,到苏东剧变时那些推测“中国很快也会陷入囹圄”的舆论,

再到一次次危机挑战面前那些“唱衰中国”的调调……

但是,百年之间,中国共产党却不断交出一份份无愧于历史和

人民的答卷,(例子找下)

如此辉煌成绩让不看好中国的人重新了解并尊重中国。昔日法

租界的石库门,已成为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人们一次次踏访的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内,凝固的时光铭记中国共产党人为着初

心和使命的义无反顾。馆外,变迁的画面令人豪情满怀:马克思、

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正在并将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

展现。

而如今,迈步从头越。武夷山下,“樵夫”廖俊波身先士卒、

背石上山,打拼到生命最后一刻。黔北高原,村支书黄大发“绕
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用 36 年凿出遵义的“红旗渠”。江

城武汉,院士钟南山临危受命挂帅出征,大败瘟神,尽显国士无

双……阻击疫情最前沿,脱贫攻坚主战场,抗灾抢险第一线,那

一处里没有中国共产党员的身影呢?

是的,和百年前那些黑暗中希冀光明的先辈们相比,我们这

一代共产党人条件日益优越,但试问当年穿着草鞋爬雪山过草地

的劲头有没有减?制度的笼子越织越密,“为官不为”的情绪会

不会悄然滋生?需谨记的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民族复兴的词典

里,岂能有“懈怠”这两个字眼。因为时代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

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唯有“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才能

在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面前无所畏惧,才能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

业从胜利走向新胜利。

今日之中国,接续昨日的荣光,开启明天的希冀,为着信仰,

为着人民,自我革命,奋斗不息!不忘初心,将初心变为恒心,牢
记使命,把使命视作生命。这样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却恰也是风

华正茂。是什么让每一个党员无怨无悔?归根到底,是共产党人

的信仰追求。“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将信仰化成力量,用精神感染灵魂,用光辉思想振奋社会的

精气神,我们的事业必将无往而不胜。

结尾稍弱,可以看看怎么升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