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玄奘求法與譯經初探

doi:10.6309/JORP.199710_(12).0013
宗教哲學, (12), 1997
Journal of Religious Philosophy, (12), 1997
作者/Author: 韓廷傑

頁數/Page: 149-158
出版日期/Publication Date:1997/10
引用本篇文獻時,請提供DOI資訊,並透過DOI永久網址取得最正確的書目資訊。
To cite this Article, please include the DOI name in your reference data.

請使用本篇文獻DOI永久網址進行連結:
To link to this Article:

http://dx.doi.org/10.6309/JORP.199710_(12).0013

DOI是數位物件識別碼(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 DOI)的簡稱,


是這篇文章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
用於永久連結及引用該篇文章。

若想得知更多DOI使用資訊,
請參考 http://doi.airiti.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doi.airiti.com
玄裝求法與譯經初探 149

玄英求法與譯經初探

韓廷傑

-、

亦笑(六 00 一六六四)不謹是宗教家,而且是旅行家和翻譯家。 “唐僧

取經"的故事在我國己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唐代的小說(獨異志> '宋代的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元代的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 '明朝的小說〈西遊

記> '都是以玄獎西行取經的故事為題材,這反映了歷代人民對玄笑的景仰和

歌頌,人們歌頌他那堅韌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嚴謹而又刻苦的治學

態度。

- 、

玄笑原姓陳,名禱,洛州喉氏(今河南省僅師縣喉氏鎮)人,他是漢代太

守陳仲弓的後裔,曾祖陳欽是北魏上黨(今山西長治縣)太守,祖父陳康是北

齊的國子博士,父親陳惠曾任江陵縣令。陳惠有四個見子,玄笑排行第四,他

自幼聰明過人,八歲即向父親學習(孝經〉

情埸帝大業年間,玄笑父親陳惠辭職還鄉,潛心儒學,家境轉趨貧寒,玄

獎五歲喪母,十歲喪父,成為孤兒。玄突二哥陳素首先出家法名長捷,往洛陽

淨土寺,他既通佛法內典,又熟讀〈老〉、(莊〉諸書,人稱“釋門棟幹" 。

玄獎經常跟隨他學習佛教經典,十一歲(公元六二 0 年)學(維摩經)、(法

華經〉。十三歲(公元六二二年)在洛陽出家,先向景法師學(涅槃經) ,又

向嚴法師學(攝大乘論〉

情滅唐興,玄笑隨兄長捷由洛陽經長安到四川,住成都空慧寺,聽寶遲講

〈攝大乘論> '聽道基講(雜心> '聽惠震講〈八健度論〉。唐高祖武德五年

(公元六二二年) ,玄英二十一歲的時候在成都受其足戒,並在此學律 。
150 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 1997 年 10 月)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六二四年) ,玄突與兄分手,離開成都,沿江東下
參學,來到荊州天皇寺,在此講〈攝大乘論)和〈昆曇〉各三遍,准海一帶的

名僧聞風來索,六十歲高齡的大德智玫很贊賞他。講完以後,又往趙州向道深

法師學(成實論)。貞觀元年(公元六二 七年) ,玄臭又到長安大覺寺從道岳、

法常 、僧辯、玄會等學習 (俱舍論) <攝大乘論)、(涅槃經〉。玄笑經過多

次學習 、聲譽倍增,僕射蕭璃,請他往莊嚴寺 。玄笑對分派經論尤其是 攝論師、

地論師關於法相的分歧意見,很不滿意。於唐武德九年(公元六二六年)在長

安遇到來自中印度的波頗蜜多羅,他是戒賢的弟子。玄笑聽他說戒賢在那爛陀

寺講〈瑜伽師地論> '非常嚮往,從此立下西行求法的決心。明知征途會遇到

種種艱難險阻,但他以法顯、智嚴為榜樣,深信自己會克服這些困難。

-、

當時出國很難,玄笑第一次申請沒被批准。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九年)因

北方連遭災荒,朝廷允許僧俗人員四出求食。玄笑趁此機會出發,當時有個秦

州(今甘肅省天水縣)僧孝遠,在長安學(涅槃經> '要回秦州,玄獎與之同

往。在秦州住一夜後又結伴經蘭州到涼州、I (今甘肅省武威縣)。玄獎在此應邀

講〈涅槃經〉、(攝大乘論〉和(般若經> '使他名揚西域 。督都李大亮得悉

後,遍令玄獎回長安,但玄獎並未聽從他的命令,繼續西行。有個和尚叫慧威,

他很同情玄槳,派弟子惠琳、道整護送他西行,他們畫伏夜行至瓜州(今甘肅

省安西縣東)。瓜州刺史獨狐達是個佛教徒,堅決支持玄獎取經之行。玄獎在

瓜州買到一匹馬,但苦於無人相引。道整已回敦煌,惠琳已被打發回涼州。此

時有個胡人叫石槃陀,被玄獎收為弟子,他護送玄笑過了翻瓜盧河。剛過河,

膽小怕事的石槃陀就變心了,返回瓜州。從此以後,玄突進入一望無際的大沙
漠 ,他四天五夜,滴水不進,粒米不食,死去活來,但他毫無畏縮,積極進發,

備歷艱辛,終於到達伊吾國境,又過數日,到了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

高昌國王麵文泰遺使迎候,國王由侍人陪同,親自迎接玄獎入後院,住一

重閣寶帳之中,王妃與數十名侍女皆來禮拜。麵文泰還請曾於長安就學,善長

法相教理的高僧象法 師與玄獎相見 。又命年 逾八十的國統王法師規勸玄笑留住 。

但玄裝沒有同意。十幾天以後玄裝直接謝絕麵文泰的挽留,他說: “我來到此
玄裝求法與譯經初探 151

地是為西行求法,今天受到你的阻礙,大王只可留下我的屍骨,我求法的意志

和決心,大玉是留不住的。"後便絕食三天以示抗議。麵文泰被玄獎西行求法

的決心所動,只好放他西行。王與玄裝在王母面前結為兄弟。麵文泰還要求玄

獎從印返國路過高昌國時,留住三年,受王供養。還要求現在講〈仁王經)一

個月,玄獎一一答應。玄笑開講的時候,太妃以下、國王、大臣、統師、庶等

三百餘人前來聽講,國王麵文泰親執香爐並低跪為瞪 ,天天如此 。講完〈仁王

經)以後,讓玄獎度四沙彌,以作侍從。麵文泰還為玄哭製作法服三十其,並

送手套 、鞋襪等,還 送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 、綾、緝等五百匹,夠玄笑往返

二十年所用。還有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給沿途二十四國國王發信,每信

附六綾一匹,以為信物,請沿途各國國王,在玄獎通過時給以關照。

玄笑離開他倍受敬重的高昌國,又踏上萬里征途,歷經艱辛,經過阿書尼、

屈支等國,越陵山到達葉城,和葉護可汗相見,可汗又給沿途各國國王致信關

照玄笑西行求法,並派使者護送,這使玄獎很順利地經過西域鈑赤建等十個國

家,跨越大雪山,一直到達鄰近北印的迦畢試國。

玄笑從迦畢試國到達北印的濫波國,再往南行,經那揭羅喝國 到鍵陀羅國,

那羅延、無著、世親、法救、如意、勝尊者等佛教論師都出生在這裡。玄獎在

這裡把麵文泰送給他的金、銀等物分送給各大寺院。 他從體陀羅國往東南行,

經阻叉始羅等國,到達迦濕彌羅國,玄失在此向一位年近七十的老法師學習

〈俱舍論) 、 (順正理論)、因明、聲明等。他在這裡停留兩年,把第四次佛

教結集的三十萬經論全部學完。

玄笑離開迦濕彌羅國以後,來到碟迦國,在此停留一月,學習〈經百論〉

(廣百論〉。又輾轉來到至那僕底國,玄裝在這裡住了十四個月 ,學習 (對法

論〉、(顯宗論〉、〈理門論〉等 。還 調查桃和梨是怎樣從中國傳入印度的。

迦膩色迦王時代,河西的中國少數民族將其子弟送來為質,迦膩色迦王特意安

排他們在一處過冬,這就是在那僕底國( Cinabhakti )的起源,意謂“漢封" 。

這些中國人把桃、梨帶到印度來。桃子的梵文是至那瀰( Cinani )意譯“漢持來

'梨的梵文是至那羅闇弗咀羅( Cinarajaputra) ,意譯“漢王子" 。玄突離開


至那僕底國以後來到闇爛達那國,在此停留四個月,學習(眾事分昆婆沙〉。

還曾到過祿勒那國,在此停留一冬半春,學習〈經部昆婆沙〉。還曾到過株底

補羅國,在此停留半春一夏,學習薩婆多部的〈但捶三弟蝶論> '意譯(辯真
152 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 1997 年 10 月 )

論> '二萬五千頌,作者德光 。還在此學習(隨發智論〉等。玄笑還曾到過羯

若鞠闇國,在跋達邏昆訶羅寺居住三個月,向昆離耶犀那三藏法師學習〈昆婆

沙〉

玄英在北印遊歷了十多個國家,於貞觀五年(公元六三一年)來到中印度。
他在中印度遊歷了三十多個國家,沿途向名僧學習佛教經論。

對玄獎影響最大的是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這是印度佛教界的最高學府,

位於今比哈爾邦巴特那東南的巴臘貢村。在此大小乘並舉,以大乘為主。當時

印度第一流的佛教學者都在這裡進行過教學和佛教研究工作,如大乘空宗的月

稱,有宗的無著、世親、真諦、德慧、陳那、商羯羅主、護法、法稱、戒賢、

寂護、蓮花生等。除印度本國的學生以外,還有中國、日本、朝鮮等國的留學

生。我國的法顯、玄獎都曾在此學習 。這 裡不僅傳授佛教知識,還傳授{吠陀〉、

因明、聲明、醫方明等。

在玄笑留學期間,那;囑陀寺能容納一萬名學生和一千五百名教師。其中通

二十部經論者共一千餘人;通三十部者,多至五百餘人;通五十部者,稱為“

三藏法師包括玄失在內共十名。僧侶們靠國王恩賜給寺院的一百個村莊的

稅收維持生活。那十名通五十部經論的“三藏法師"所得的生活供應是“日得

膽布羅果一百二十枚,檳榔子二十顆,豆蓮二十顆,龍腦香一兩,供大人米一
升... ...月給油 三升(斗) ,酥、乳等隨日取足。" (註 CD) 在這些供應品中,

最突出的是“供大人米這種米“大如烏豆,飯香百步是專供國王和多

聞大德吃的。玄英能吃到“供大人米可見他在那爛陀寺地位之高。玄失在

那爛陀寺期間,拜年過百歲的老住持戒賢為師,向他學習唯識教義。

那爛陀右寺,是二百多年前笈多王朝創立的,是當時印度佛教文化中心,

也是玄獎的目的地,他在這裡住的時間最久,主要從戒賢大師受學。他在此聽

〈瑜伽師地論〉三遍,聽(順正理論〉一遍,聽〈顯揚聖教論〉 、 (對法論)

各一遍,聽〈因明〉、(聲明)、(集量〉等論各二遍,聽(中論)、(百論〉

各三遍。還有〈俱舍〉、(六足)、(阿昆曇)等,他曾於迦濕彌羅等國聽籠,

至此尋讀決疑而已。除佛教經典以外,他還在此學習印度梵書(記論)

玄失在那爛陀寺的學習已相當豐富,但他並不以此為滿足,在那爛陀寺學

習五年以後,又到處去遊學,遊歷數十個國家,虛心向名師請教。他曾到伊爛

擎國,在此停留一年,學習{昆婆沙〉、{順正理〉等。又曾到南僑薩羅國,
玄裝求法與譯經初探 153

在此停留一個多月,學習因明名著(集量論〉。又曾到歐那羯碟國,在此遇見

兩位名僧,一是蘇部底,二是蘇利耶。他們善解大眾部三藏,玄獎在此停留數

月,學習大眾部的(根本阿昆達磨〉等論,並學大乘諸論。曾在僻伐多圈,在

此停留二年,學習正量部的〈根本阿昆達磨〉和{攝正法論}、(教實論〉等。

此後,玄哭又回到那爛陀寺,向他的老師戒賢匯報他的學習情況,受到戒

賢的贊賞。以後又向低羅擇迦寺的般若跋陀羅學習兩個月,又去杖林山向勝軍

居七學唯識、因明兩年。於唐貞觀十五年(公元六四一年)回到那爛陀寺,戒

賢讓他講(攝大乘論)等。

以清辨為代表的大乘空宗和以護法為代表的大乘有宗進行過激烈爭論。玄

獎的老師戒賢是護法的門徒,屬有宗;師子光是清辨的門徒,屬空宗。玄獎在

那爛陀寺留學期間,師子光首先發難,挑起空、有兩宗的爭論。師子光在那爛

陀寺宣講大乘空宗的重要經典(中論〉、(百論〉等,攻擊大乘有宗。玄失為

了調和空、有兩宗的矛盾著(會宗論> '靖邁著〈古今譯經圖記)稱為(會中

論> '共三千頌。玄槃熟悉空宗的(中論〉和(百論> '又精通唯識教義,所

以他具有和會二宗的資本。玄突認為:釋迦牟尼佛進行說教,因人而異,所說

教義並無矛盾,不明白的人不能融會貫通,認為佛的教法互相矛盾。其過失在

於弘傳佛法的人,哪能是佛法本身的問題呢? <會宗論〉講到<中論}和

〈百論〉只不破斥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師子光不懂得這個道理,認為(中論〉

和〈百論〉把大乘有宗的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都破除掉了。玄獎的(會宗論〉

寫成以後,給他的老師戒賢和其他人看,獲得廣大僧眾的一致稱贊,使師子光

在那爛陀寺失掉市場,遷住菩提寺。

南印度摩臘婆國國王灌頂的老師般若趨多 (prajnagupta '意譯慧藏)是小乘

佛教正量部論師,南印度羅羅國人,安慧的弟子,曾為三代帝王師。般若趨多

用正量部教義寫了一部〈破大乘論) ,共七百頌,北印度烏荼國的小乘佛教徒

把這部論當作向大乘佛教進攻的有力武器,呈給中印度摩揭陀國的戒日玉。戒

日王把這部論轉給那爛陀寺住持戒賢,讓他選派高僧去烏荼國與小乘佛教徒辯

論。戒賢選中玄英、海慧、智光、師子光四人。海慧等三名印僧都不敢去,玄

笑對他們說: “小乘諸部之藏,玄裝在本國及入迦濕彌羅以來,遍皆學寵,具

悉其宗,若欲將其教旨能破大乘義,終無此理。英雖學淺智微,當之必了。願

諸德不煩憂也。若其有負,自是支那國僧,無關此事。(註@)玄獎有信心戰
154 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 1997 年 10 月)

勝般若趨多,萬一辯論失敗,由玄突這個中國留學生承擔一切責任,與印僧無

關。"大家聽了都很高興,同意前往與般若趨多辯論。

玄獎等四人後來又得到戒日王的通知,因故取消與般若趨多的當面辯論。

但玄笑並未放棄對般若趨多的批判,他寫的〈制惡見論> '就是批判〈破大乘

論〉的。玄臭的(制惡見論〉雖是針對般若趨多的(破大乘論> '但不限於這

方面的內容,靖邁著(古今譯經圖記〉卷四說這部論破斥十八部小乘和九十五

種外道。可見玄臭的〈制惡見論〉是對小乘和外道的總答辯,內容極其廣泛。

所謂“惡見"是指外道和小乘的錯誤見解。

玄獎的〈制惡見論〉深受戒日王的賞識,又因為玄裝沒能和般若趨多當面

辯論,所以戒日王安排玄失為五年一度的典女城無遮大會的論主。這次大會開

得非常隆重,參加這次大會的有十八國的國王和各國著名的大、小乘佛教學者,

及外道學者。把玄裝的(制惡見論)懸掛在大門口,玄笑聲稱有能破一偈者,

則截舌以謝。意思是說:只要有一頌詩被破,就說明我玄笑是胡說八道,要這

胡說八道的舌頭幹什麼?所以要截舌。靖邁著(古今譯經圖記〉載,十八日竟

無人應戰,戒日王宣布玄獎獲勝,讓玄失騎象繞場一周,接受與會群眾的致禮,

這次大會使玄獎獲得極大聲譽,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稱贊,大乘佛教徒

贈給他“大乘天"的稱號,小乘佛教徒贈給他“解脫天"的稱號。

玄臭又應戒日王之邀,參加了歷時七十五天的施捨大會以後,不顧戒日王

的再三挽留,啟程回國。

玄笑返回的消息傳開以後,戒日王千方百計地挽留他,迦摩縷波國的鳩摩

羅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要為他造一百座寺院。這些優厚待遇沒有動搖他

回國的決心,戒日王只好同意他回國。戒日王派官員四人持信護送玄笑路經各

國,讓沿途各國派員護送,直至中國邊境。玄笑啟程那天,鳩摩羅王、戒日王

及當地群眾送數十里,灑淚告別,可見玄裝在印度影響之深。玄笑赴印時,曾

答應高昌國王麵文泰,返國時留住三年,但此時高且國已被唐太宗所滅,麵文

泰己病故,玄哭無須履行自己的諾言。由於戒日王等的關照,玄獎反程比較順

利。

四、
玄裝求法與譯經初探 155

玄笑於唐貞觀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回到長安,此時他五十歲了。從王

舍城至長安,行程五萬餘里。京城留守左僕射梁閻公、房玄齡等聽說玄笑帶佛

經像歸國,就派遣右武侯大將軍侯莫、陳實、雍州司馬李叔慎、長安縣令李乾

佑奉迎,歡迎人群水洩不通。翠日在朱雀街之南陳列玄裝帶來的佛經佛像。玄

笑從印度帶回的佛教經典如下:大乘經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論一百九十二部、

上座部經律論一十五部、大眾部經律論一十五部、三彌底部經律論一十五部、

彌沙塞經律論二十二部、迦葉臂耶部經律論一十七部、法密部經律論四十二夾、

說一切有部經律論六十七部、因明論三十六部、聲論一十三部,共五百二十夾,

六百五十七部,用二十匹馬歇來。可見玄獎帶固的佛教經典是相當豐富的,可

情快失太多。玄獎帶回的佛像主要如下:摩揭陀國的金佛像一軀、鹿野苑初轉

法輪像一軀、於驚峰山說(法華經)等大乘經的金佛像一軀等。後將這些陣列

物品送弘福寺儲存,從朱雀街至弘福寺門前,沿路兩旁官僚、庶民於道旁瞻仰

而立。

貞觀十八年(公元六四四年)玄哭一回到于聞,即上表唐太宗,告訴他自

己回國的消息太宗立刻回信答覆: “可即速來,與朕相見。"二月,唐太宗

李世民在洛陽宮會見玄笑,然後又謂見於儀鷺殿。唐太宗勸玄笑還俗作官,被

拒絕了。唐太宗又讓玄失跟隨他去攻打高麗,也被拒絕了。太宗問玄獎西行求

法的所見所聞,玄獎對答如流,太宗大悅,勸他著書。於是由玄獎口述,由其

弟子辯機執筆撰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載他親自經歷及所聞一百三十八

個國家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班超侯所未遠,張驀望而非博,令所記述,

有異前聞。" (註@)這本書是研究西域及印巴次大陸的重要典籍,被翻譯成

英、法、日等外國文字,受到國際學者的重視。完成〈大唐西域記〉的寫作之

後,玄獎還奉唐太宗之命,把(老子〉譯成梵文,並將中國人偽造的〈大乘起

信論〉譯成梵文,使這兩本書流傳於印度。

五、

玄獎向唐太宗要求組織譯場,翻譯佛經。開始玄笑要求去少林寺翻譯佛經,

唐太宗安排他去弘福寺,玄笑欣然同意。

參加玄英譯場的證義大德十二人:京師弘福寺沙門靈潤、京師弘福寺沙門
156 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 1997 年 10 月)

文備 、京師羅漢 寺沙門慧貴 、京師實際寺 沙門明玫 、京師弘福寺沙門法禪、京

師寶昌寺沙門普賢、京師靜法寺沙門神防、廓州法講寺沙門道深、沖州演覺寺

沙門玄光 、蒲州普救寺沙門神泰、綿州振響寺 沙門敬明 、益州多寶寺沙門道因 。

綴文大德九人 :京師普光寺沙門柚玄、京師弘福寺 沙門明溶 、京師會昌寺

沙門辯機、終南山豐德寺沙門道宣 、簡州福男友寺沙門靜邁、蒲州普救寺沙門行

友 、薄州棲嚴寺沙門道卓、幽州照仁寺沙門慧立、洛州天官寺 沙門玄則 、

還有宗學大德一人,即京師大總持寺沙門玄應。又有證梵語梵文大德一人,
即京師大興善寺沙門玄暮。

譯經第一年,即唐貞觀十九年(公元六四五年)譯成(大菩薩藏經〉十二

卷、〈佛地經)一卷、(六門陀羅尼經}一卷、(顯揚聖教論)二十卷。第二

年(公元六四六年)譯成(大乘阿昆達磨雜集論〉十六卷,並開始翻譯(瑜伽

師地論〉。第三年,即貞觀二十一年(公元六四七年) ,玄笑又翻譯了〈解深

密經〉五卷、(因明入正理論〉一卷等。

第四年,即貞觀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春天,玄獎譯完(瑜伽師地論)

一百卷。唐太宗又一次規勸玄笑還俗作官,又一次遭到拒絕。唐太宗寫了一篇

(大唐三藏聖教序} ,長達七百八十一個字,讚揚玄獎西遊。這一年玄笑還翻

譯了〈能斷金剛般若經〉一卷、無性著(攝大乘論釋〉十卷、世親著{攝大乘
論}十卷 、 (緣起聖道經〉一卷 、 (百法明門論〉一卷 、 (唯識三十論〉一卷

等。這一年十二月玄笑移居慈恩寺,住慈恩寺上座,在 此度僧 三百,別請五十

大德。
永徽二年(公元六五一年) ,玄裝在京為瀛州刺史賈敦頤、蒲州刺史李道

裕 、谷州刺史杜正倫、桓州刺史肖銳因授菩薩戒,並為他們廣說菩薩行法。

唐永徽三年(公元六五二年) ,玄獎在慈恩寺西院建大雁塔,塔底屬南門

兩側廠有著名書法家褚遂良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作的序文。第

二年始譯(阿昆達磨順正理論> '唐永徽五年(公元六五四年)譯畢,共八十

卷。
玄失回國後,和印度名僧一直保持著聯繫,這一年中印度摩訶菩提寺的智

光、慧天等致書玄槳,稱玄笑為“摩訶支那國於無量經律論妙盡精微木叉阿遮
利耶意謂“善解諸經律論的中國大師玄笑一一覆信。

永徽五年(公元六五四年)玄獎譯(難提蜜多羅所說法經住記〉一卷、
玄裝求法與譯經初探 157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一卷等。

永徽六年(公元六五五年) ,曾於貞觀二十一年(公元六四七年)在弘福
寺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八正理論〉。這部論譯出後,在中國發生巨大影響,

呂才(六 00 一六六五)曾著〈因明註解立破義圖) ,對因明進行批評,與慧

立,明俊展開爭論,請玄獎評定,當年玄獎還譯(瑜伽師地論釋〉一卷。

顯慶二年(公元六五七年) ,玄笑續譯(大昆婆沙論) ,始譯〈阿昆達磨

發智論) ,又譯(觀所緣緣論)一卷。

顯慶三年(公元六五八年) ,玄獎移居西明寺,續譯(大昆婆沙論)和

〈發智論) ,又譯(入阿昆達磨論}三卷。後入玉華宮,完成(大昆婆沙論〉

二百卷的翻譯工作。翠年譯(成唯識論}十卷、(法蘊足論} 十二卷。(成唯

識論)是注釋〈唯識三十頌)的。註解世親的(唯識三十頌〉者共有十家,稱

為十大論師:親勝、火辨、德慧、安慧、難陀、淨月、護法、勝友、勝子、智

月。玄英譯完(唯識三十頌)以後,本想把十大論師的注釋一一譯出。弟子窺

基說: “十大論師的觀點不盡一致,如果把十大論師的注釋一一譯出,便不知

所從。"他主張以護法的觀點為主,揉譯其他九師的觀點。玄獎採納窺基的建

議,譯為(成唯識論〉

顯慶五年(公元六六 0 年) ,玄突除始譯(大般若經〉以外,又完成(發
智論〉二十卷的翻譯,又譯(品類足論〉十八卷。

龍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 ,玄獎除續譯(大般若經〉以外,始譯(集異
門足論) ,又譯(辨中邊論〉三卷、(唯識二十論〉一卷、〈緣起經〉一卷。

龍朔二年(公元六六二年) ,除續譯(集異門足論)以外,又譯(異部宗輪論〉

一卷。龍朔三年(公元六六三年) ,玄裝完成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翻譯,又
完成二十卷〈集異門足論〉的翻譯,並譯〈界身足論}三卷等。

唐麟德六年(公元六六四年) ,他開始翻譯〈大寶積經) ,剛開始不久就

逝世於玉華寺 。在安葬 玄突那天,有一百多萬人送葬,三萬多人露宿墓旁。

玄笑一生共譯佛教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無論是翻譯數量,還

是質量,都是空前的。他以前的翻譯稱為舊譯,他創立了新譯。舊譯以其諦和
158 宗教哲學第三卷第四期( 1997 年 10 月)

鳩摩羅什為代表,新譯以玄獎和義淨為代表。舊譯者多為外國人,因不通漢語,

有的過於強調意譯而失原旨,有的過於強調直譯,使中國人難以理解。玄獎既

精通梵文,又精通漢語,所譯經典既不失原旨,又通順流暢,便於中國人閱讀。

玄裝的譯場分為十種人:付譯主,總負責人;已證義,譯主的助手;臼證

文,核對譯主宣讀的梵文;四書寫,寫出梵文音譯; (西筆受,翻梵為漢;的綴

文,按照漢文語法整理譯文;的參譯,校勘原文,並將譯文返譯成梵文,再和

原文核對;的刊定 ,使譯文精煉 ;ω 潤文,對譯文潤色;的梵頓,唱誦梵音,

修正音韻。

玄笑還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則:付秘密的不翻,如陀羅尼 (Dharani '咒)

。多含的不翻,如薄伽梵含六義的不翻。薄伽梵是梵文 Bhagavat 的音譯, <翻譯

名義集〉第一篇稱: “新去薄伽梵,名具六義, <佛地論〉曰 : ‘薄伽梵,依

六轉:一 、自在,二、熾盛,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頌

曰:自在熾盛與端嚴 ,名稱吉祥與尊貴 。'如是六德義圓滿,是故彰薄伽梵。

其義云何?謂如來永不係屬諸煩惱故,其自在意。猛燄智火所燒煉的,其熾盛

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裝飾的,具端嚴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無不知的,

具名稱義。一切世間 親近供養,成稱讚故,具吉祥義。其一切德,常起方便,

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其尊貴義。"已此無故不翻。中國沒有的東

西,只取音譯,不取意譯;的順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 (Anuttarasamy aksambodhi) 之略,完全可以意譯為“無上正等覺" 。但自迦


葉摩騰以來 , 一直採取音譯,故取音譯,不取意譯 ;目生善故不翻 。如般若是

梵文 prajna的音譯,可以意譯為“智慧但般若尊重,智慧輕淺。般若令人生

敬,所以取音譯,而不取意譯。

附 吉主

註 CD: <大正藏〉卷五十,第二三七頁。

註@: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傅〉卷四, <大正藏〉卷五。第二四四頁。

註@: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 , <大正藏〉卷五,第二五四頁。

(本文作者韓廷傑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