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論文

探討以西結書神學、文學與末世啟示

呈交予
真道浸信會神學袁
講師
陳達牧師

以滿足
神學學士
舊 約 導 論 MCMS522
課程的部份要求

學生
李品璇
南非
2021 年 2 月 28 日
目錄

目 錄 .................................................................................................... II

第 一 章 、 引 言 ...................................................................................... 1

一 、 研 究 動 機 ............................................................................. 1

二 、 研 究 目 的 與 研 究 問 題 .......................................................... 2

第 二 章 、 以 西 結 書 的 神 學 主 題 ............................................................ 4

一 、 八 個 稱 號 ............................................................................... 4

二 、 神 的 榮 耀 ............................................................................... 6

三 、 神 本 主 義 ............................................................................... 7

四 、 比 較 以 西 結 、 耶 利 米 和 但 以 理 的 神 學 信 息 ........................... 8

第 三 章 、 以 西 結 書 的 文 學 意 象 ............................................................ 9

一 、 結 構 整 齊 內 容 清 晰 的 歷 史 ................................................... 9

二 、 口 傳 詩 體 與 書 寫 散 文 並 存 ................................................. 10

三 、 經 卷 文 本 互 釋 的 解 釋 學 .................................................... 10

四 、 祭 司 傳 統 與 先 知 傳 統 的 連 結 ............................................. 11

五 、 反 映 男 權 主 義 意 識 形 態 .................................................... 12

六 、 先 知 末 世 論 與 天 啓 文 學 之 關 聯 ......................................... 12

第 四 章 、 以 西 結 書 的 末 世 啟 示 .......................................................... 14

一 、 末 世 聖 殿 ............................................................................. 14

二 、 末 世 獻 祭 ............................................................................. 16

三 、 比 較 改 革 宗 與 時 代 派 的 不 同 解 釋 ........................................ 18

第 五 章 、 結 論 .................................................................................... 20

參 考 書 目 ........................................................................................... 22

II
第一章、引言

本論文為筆者修讀陳達牧師「舊約導論」期末報告專題研究針

對《以西結書》神學、文學與末世啟示之探討。本章分為二節,說明

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 研究動機

《以西結書》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經卷,筆者特別被吸引,不僅僅

是因為經文當中包含的出奇的異象、象徵性的行動或奧秘的謎語,更

多是由於書中呈現出敬拜耶和華上帝宗教信仰的以色列人祭祀傳統文

化底蘊,和先知傳言運用的各樣比喻、寓言、詩體格式,及關於末世

敘述奇特的所謂天啓文學。

以西結與耶利米、但以理是同時代的人,以西結和耶利米同是祭

司 之 後 , 耶 利 米 較 他 年 長 約 20 歲 , 他 略 長 於 但 以 理 幾 歲 。 公 元 前 606

年,巴比倫首次攻打猶大,但以理是這第一批從耶路撒冷被擄到巴比

倫 的 囚 犯 之 一 。 公 元 前 597 年 , 巴 比 倫 第 二 次 攻 打 猶 大 , 當 時 以 西 結

約 25 歲,與 約 雅 斤 王 同 被 擄 到 巴 比 倫 去。公 元 592 年,也 就 是 以 西 結

被 擄 後 第 五 年 , 約 30 歲 , 蒙 召 授 職 為 先 知 。 耶 利 米 在 猶 大 地 作 先 知 ,

以西結在巴比倫迦巴魯河畔的猶太擄民集中營中作先知,而但以理則

在巴比倫宮中朝廷作先知。

在公元前八~六世紀這段期間,古代世界普遍經歷了文明的創造

性轉變——佛教創立、孔子奠定儒學、希臘古典哲學繁興,此一時期

1
又 被 稱 作 為 「 軸 心 時 期 」 ( Axial Age) , 而 在 此 時 期 的 以 色 列 人 流 放

時代,對於希伯來宗教和經典的形成,也具有軸心意義。1

流放時期對以色列人的政治命運是一個災難時期,但在宗教和文

化上是一個創造時期,人們更加強烈地轉向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與傳

統來保持他們的身份,因此,流放時期是一個搜集、整理、重釋以色

列的宗教傳統的時期,產生了豐富的文本成就。如申命歷史的編修完

成、以西結的先知傳言,和一些古老的先知傳統如阿摩司先知傳言等

也被重新整理和詮釋,而按照聖經成典研究五經底本說當中的祭祀文

典 (Priestly Work)部 份 也 是 在 這 一 時 期 編 修 完 成 的 。 2

筆者決定關注在《以西結書》的研究,盼望從以西結傳統的神學

信念、歷史詮釋、倫理要求與社會正義,更多了解追溯以色列民族信

仰 為 源 頭 的 人 類 發 展 史、創 世 起 源、和 末 世 預 定 的 基 督 教 神 學 宇 宙 觀。

二、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本論文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究《以西結書》神學主題

(二) 歸納《以西結書》表現的文學意象

(三) 研查《以西結書》末世異象的啟示

1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354。

2
同 上 , 372。

2
基於以上陳述之研究目的,擬定主要研究問題如下:

(一) 比較以西結、耶利米和但以理的神學信息。

(二) 以西結書所呈現先知末世論與天啓文學之關聯。

(三) 比較改革宗與時代派對於以西結書末世異象的解釋。

3
第二章、以西結書的神學主題

本章針對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分析相關文獻,探討以西結的神

學主題,並比較在同時空的以西結、耶利米和但以理領受傳言的神學

信息。

一、八個稱號

馬有藻博士在《解開發光的話——舊約困語詮釋》中詳列了以西

結 先 知 的 八 個 稱 號 3, 概 括 說 明 了 以 西 結 先 知 傳 言 的 神 學 內 容 :

(一) 被擄的先知

公 元 前 597 年 巴 比 倫 王 尼 布 甲 尼 撒 第 二 次 攻 打 猶 大 國 後

以西結被擄至巴比倫,在那裡作先知事奉神。

(二) 異象先知

以西結紀錄及看見的異象是眾先知之冠。

(三) 象徵動作先知

以西結蒙神指示,將神給他的信息藉著象徵性動作多

次 指 示 擄 民。如 4:1~ 3 築 城 牆 攻 城、4:4~8 左 右 側 臥 各 40 日

與 390 日、4:9~ 17 以 牛 糞 烤 餅、5:1~ 4 剃 髮 燒 髮 吹 髮、12:1

~ 6 挖 牆 搬 物 、 24:1~ 5 煮 肉 身 湯 、 24:15~ 18 妻 死 不 哭 等 。

3
馬有藻,《解開發光的話——舊約困語詮釋》(加州:華人基督徒培
訓 供 應 中 心 , 2003) , 319~ 319。

4
(四) 聖靈先知

以西結見聖靈的工作比其他先知多,經歷聖靈的帶領也

最 多 。「 靈 」 字 在 《 以 西 結 書 》 中 共 出 現 52 次 , 佔 舊 約 「 聖

靈 」字 的 1/9,舊 約 總 共 有 378 次。在 43:1~ 5 以 西 結 蒙 聖 靈

親自帶領,看見神的榮耀從聖殿的至聖所逐漸挪移,從殿門

至 東 門、至 城 外 的 東 山( 橄 欖 山 ),並 上 升 回 天,又 看 見 神 的

榮耀由天而降,落在新聖殿內。

(五) 個人責任先知

以西結先知強調個人要向神負責、個人敬拜神,個人負

上 行 為 的 責 任 , 18:20 父 親 的 罪 不 追 究 在 子 孫 身 上 。

(六) 新約先知

以 西 結 集 中 預 告 在 新 約 中 「 新 心 」 方 面 , 如 11:19、

36:26。

(七) 末世大戰先知

以 西 結 在 38~ 39 章 詳 盡 預 告 末 世 大 戰 , 使 信 徒 得 以 知

曉有關末世的哈米吉多大戰,尤其有關北方聯軍集體攻擊以

色列的末世大戰。

(八) 聖殿先知

以西結既是祭司,又是先知,集二職於一身,且有兩者

的優點。因他是祭司,故強調聖殿與選民的生死存亡關係,

5
厲言責備選民在聖殿中犯罪。他留意神的榮耀離開聖殿,表

示神暫棄選民國,後來神的榮耀必再回來,充滿聖殿,表示

神將回到選民當中,因神對選民的慈愛永不收回。

先知以西結重視內心和靈性上的更新,強調個人應對己罪負責,

同時預言國家將要復興,重要的神學主題還有「神的榮耀」、「神本

主義」。

二、神的榮耀

在馬有藻博士與張西平博士和著的《舊約導讀》中指出神的榮耀

《 在 以 西 結 書 》 中 有 四 方 面 的 活 動 4:

( 一 ) 向 以 西 結 顯 現 , 呼 召 他 作 先 知 : 1~ 3 章 。

( 二 ) 從 以 色 列 民 中 逐 步 離 開 , 放 棄 犯 罪 之 民 , 降 臨 審 判 : 4~

24 章 。

( 三 ) 神 的 榮 耀 在 列 邦 中 受 辱,故 向 外 邦 國 施 審 判:25~ 32 章。

( 四 ) 神 的 榮 耀 在 禧 年 國 時 復 回,建 立 榮 耀 彌 賽 亞 的 國 度:33~48

章。因 以 西 結 肩 負 祭 司 與 先 知 的 雙 重 任 務,所 以 也 特 別 關 心 聖

殿和聖潔在禧年國的事。

4
馬有藻、張西平,《舊約導讀》(加州: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
1997) , 166。

6
三、神本主義

在以西結的神學表達中,不斷出現的格式用語——「就知道我是

耶 和 華 」或「 我 是 耶 和 華 」, 是 神 本 主 義( theocentric)的 集 中 體 現 。

正 如 在 最 初 出 埃 及 事 件 中 , 耶 和 華 上 帝 以 「 我 是 我 所 是 」 ( I am what

I am, 出 3:14) 表 示 祂 自 己 的 神 秘 本 質 , 「 我 是 耶 和 華 」 在 以 西 結 書

中也彰顯出耶和華審判與拯救行為中的神秘而由絕對的本性。5

對於亡國與流放災難的解釋,以西結一方面將原因歸結於耶和

華,即這些災難是一個正義之主、全能之主的安排;另一方面,災難

的直接原因又來自於以色列人深重罪性。因此,神的作為與人的責任

是以西結解釋歷史事件的兩國基本因素。

《 以 西 結 書 》 18 章 關 於 「 個 人 責 任 」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是

希伯來思想的一個分水嶺。在古代以色列社會,人們普遍持有「集體

承 擔 」 (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的 觀 念 , 即 一 人 的 罪 責 由 家 族 來 承

擔,甚至由子孫來承負。最具代表性的集體責任觀念,即耶和華與所

有以色列人立約,以色列整個民族因其所作所為而承受命運之禍福遭

遇。而 以 西 結 將 個 人 責 任 的 原 則 運 用 於 解 釋 生 活,18:26~ 27「 義 人 若

轉離義行而作罪孽死亡,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再者,義人若回頭

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悔改就是個

人主義理論的前提。

《以西結書》中交織著懲罰與拯救、審判與盼望的矛盾主題,一

方面強調「人的責任和人的無能」,另一方面強調「上帝的恩典與主

動 」,並 將 這 對 立 的 兩 極 統 一 在 上 帝 的 神 秘、自 由 又 絕 對 的 行 動 之 中,

5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371。

7
這是以西結先知對悠久的猶太—基督教神學傳統最為深刻的影響與貢

獻。6

四、比較以西結、耶利米和但以理的神學信息

耶利米、以西結和但以理同為猶大亡國時期的先知,耶利米出生

於瑪拿西時代後期的祭司家族,在耶路撒冷作先知,後被帶到埃及。

以西結生於耶利米出生二十年後的約西亞時代的祭司家族,在流亡巴

比倫的猶太人當中作先知。但以理則在以西結出生五年後約西亞時代

猶大王族中出生,終其一生住在巴比倫的宮廷裡任要職,對被擄到巴

比倫的猶太人和外邦國王說預言。

比較耶利米、以西結和但以理三位先知在預告以色列與猶大復興

的信息上,他們關心的皆為上帝永恆之國的降臨與實現,共同期待的

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降臨,也就是千禧年的最後之國。7

《 耶 利 米 書 》23 章 的「 大 衛 的 苗 裔 」與 31 章 的「 新 約 」預 告 復 興

必須奠基於新約——愛祂和守祂的誡命,與好牧人——主耶穌基督的

身份和作為。

《但以理書》9 章吩咐信徒在復興之前必有末世性的大苦難、大

爭戰、大背叛。

《 以 西 結 書 》40~ 48 章 指 向 終 極 復 興 的 新 聖 殿、新 聖 城 與 新 聖 地。

6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371。

7
俄巴底網址提供,《俄巴底行動每月主題——猶亡三傑》,
http://www.obadiah2015.com/issue0731011/feature.htm( 2010 年 11 月 , 第 73
期)。

8
第三章、以西結書的文學意象

先知以西結時一個信仰堅定和想像力豐富的人。他的文筆極為優

美,用各種題材表達,如寓言、表號、異象、箴言、詩歌、引喻、摹

擬等,把以色列之罪行陳明出來,使之無所遁形、無可推諉。神藉著

異象向先知表達啟示,他的信息也多以象徵性的行動顯示出來,旨在

更完整地將神的信息清楚有效地傳給他事奉的對象。8

本章歸納分析《以西結書》的文學意象,分為六小節,概述以西

結書的歷史性、文體、解釋學、文化傳統、社會意識形態,及其呈現

的末世論與天啓文學之關聯。

一、 結構整齊內容清晰的歷史

以西結是第一個以耶路撒冷淪陷、聖殿被毀、聖約之民被流放到

巴 比 倫 作 為 核 心 歷 史 事 實 的 先 知。
《 以 西 結 書 》結 構 整 齊、按 時 間 順 序

排列,覆蓋了以色列歷史上最困苦的時期:從第一次流放,耶和華離

開聖殿、耶路撒冷淪陷,第二次流放,到耶路撒冷在懲罰中被潔淨,

結束於對耶和華重回錫安的描述,以及錫安重新作為上帝聖民和新天

新地的中心。

8
馬 有 藻 , 《 舊 約 神 學 》 ( 台 北 : 天 恩 出 版 社 , 2019) , 353~ 355。

9
二、 口傳詩體與書寫散文並存

《以西結書》表明由先知以西結本人書寫甚至編輯大部分的先知

文 獻,代 表 到 了 以 西 結 時 代 先 知 傳 言 不 僅 是 一 個 口 頭 演 講 的 行 為( oral

phenomenon), 而 且 是 一 個 書 面 寫 作 的 行 為( literary phenomenon)。

在早期的先知講道中,並不存在著「經」或「書」的觀念,即便是那

些冠名的先知書,如第一個被冠以書名的阿摩司先知所傳述的上帝啟

示,首先也只是以口頭的方式在民間流傳。隨著文字和書寫技術的進

一步發展,這些口頭信息被物質性地用經卷保存下來後,才開始有了

「神啟之書」。9

三、 經卷文本互釋的解釋學

按 照 W. Zimmerli 1 0 的 研 究,首 先 是 有 以 西 結 先 知 的 口 頭 傳 言 (oral

statements),接 著 是 以 西 結 本 人 利 用 已 有 的 神 話、傳 說 以 及 祭 祀 或 律 法

文獻(如《利未記》中的聖潔法典等)進行寫作,並編修先知文獻。

然後,以西結的弟子或傳人們又對這些文獻進行編修。因此,那些基

本文獻被先知本人和他的弟子們納入到一個解釋學的過程中,不斷地

改寫,也就是在先知文獻的形成過程中,存在著一個「聖經內文本的

解 釋 學 」 (inner-biblical exegesis)。 因 此 , 聖 經 成 典 本 身 , 就 是 文 本 之

間 的 解 釋 學 互 動 的 產 物 。 11

9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3

10
Walther Zimmerli, 1907 年 1 月 20 日 ~ 1983 年 12 月 4 日 , 瑞 士 神 學
家,改革宗舊約學者。

11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10
《 以 西 結 書 》把 以 西 結 描 繪 成 “迷 狂 先 知 ”( ecstatic prophet)與 “祭

司 ”(priest)的 雙 重 形 象,並 同 時 存 在 詩 體 “神 諭 ”的 口 傳 特 點 和 敘 述 散 文

的 書 寫 特 點 這 兩 種 文 學 形 式 , 根 據 正 典 評 斷 學 (Canonical Criticism)研

究學者的分析推測,那些口傳神諭可能是以西結先知的真作,而散文

體以祭祀禮制和律例為主要內容的部份,則可能是晚期人們為了以祭

祀為基礎重建流放的以色列群體,而形成與以西結先知聯繫在一起的

解 釋 傳 統 。 12

四、 祭司傳統與先知傳統的連結

以西結本人是一位祭司,他大量運用祭司傳統的思想資源,來

敘述他的先知呼召經歷、建構他的先知傳言,表現在使用的術語與形

像 ( metaphor) , 與 深 層 的 思 想 結 構 中 。 1 3

祭司傳統術語——「耶和華的榮耀」,表示耶和華在以色列人

中 的 臨 在 ( 結 11 章 ) 。

「為潔淨而在祭壇上奉上的犧牲」——希伯來宗教的祭祀制度

規定個人奉上犧牲給祭司,以贖自己所犯的罪行,表示以色列人遭受

的歷史苦難是為了贖罪。

「清水潔淨罪行」的儀式動作——象徵耶和華潔淨以色列人的

罪 , 重 建 神 人 之 間 的 聖 約 關 係 (結 36 章 )。

版 社 , 2007) , 361。

12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360。

13
同 上 , 364~ 365。

11
五、 反映男權主義意識形態

以社會學研究觀點,定義「宗教」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宗

教反映的是某一類群體的社會主張和利益訴求。

在 《 以 西 結 書 》 23 章 , 阿 荷 拉 與 阿 荷 利 巴 兩 姐 妹 被 輪 姦 的 形 像 ,

隱喻南北兩國因爲不忠不信而遭遇歷史懲罰。所暗含的假設,是正如

兩國之遭懲罰是罪有應得一樣,淫亂的女性在以色列社會中遭到那樣

的懲罰也是理所當然的。

女 性 主 義 釋 經 研 究 者 稱 這 樣 的 聖 經 文 本 是「 對 女 性 的 恐 怖 」或「 放

逐 夏 娃 女 兒 」 …等 。 女 性 主 義 者 從 女 性 的 視 角 注 意 被 邊 緣 化 的 舊 約 聖

經文本,正視其中的問題,指出舊約時代傳統男性對女性的壓制,是

對 於 男 權 主 義 意 識 形 態 之 反 思 。 14

六、 先知末世論與天啓文學之關聯

天啓文學在舊約聖經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部份,其文體表現在神

話、異象、宇宙論圖式,將歷史劃分為幾個輪替的階段、對歷史的消

極態度、二元論,以及將「此時」與「彼時」絕對對立起來、並包含

數 字 神 秘 主 義、傳 講 異 象 之 人 所 陷 入 的 迷 狂 狀 態 等 因 素 1 5。由 於 天 啓 文

學 與 先 知 傳 統 一 樣,談 論 的 也 是 末 世( Last Day)的 事 情,因 此 又 常 被

稱 作 「 天 啓 末 世 論 」( apocalyptic eschatology ), 與 「 先 知 末 世 論 」

( prophetic eschatology) 區 分 開 來 。

14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28。

15
同 上 , 538。

12
「 天 啟 」( apocalyptic) 一 詞 來 源 於 新 約 《 啟 示 錄 》 之 起 首 「 耶 穌

基 督 的 啟 示 」, 故 其 卷 名 為 「 啟 示 錄 」。 人 們 把 與 《 啟 示 錄 》 風 格 相 同

的 經 卷 歸 為 一 種 文 體,稱 之 為「 啟 示 文 學 」,然 而,為 了 與 希 伯 來 宗 教

之普遍概念「啟示」區分開來,游斌在其《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

與 思 想 世 界 》 一 書 中 特 別 說 明 將 此 類 文 體 譯 名 為 「 天 啓 文 學 」。

天啓文學通常採取敘事文體,而非先知傳言的詩體。其內容是由

某天使向某位奇人揭示屬天的超越實在——將人間歷史的末世實現出

來,存 在 於 另 一 個 超 自 然 的 世 界 之 中。對 於 歷 史 的 目 的 性 不 是 往 後 看,

歷史的意義在於未來,先知傳統稱歷史的最高峰為「耶和華的日子」

(Day of YHWH), 天 啓 文 學 則 稱 為「 末 期 」( the End), 在 歷 史 終 點 處 是

耶和華為世界之王的理想狀態。

《 以 西 結 書 》40~ 48 章 中 代 神 傳 言 的 幾 個 突 出 的 文 學 形 式 , 可 說

是 「 天 啓 文 學 的 拂 曉 」 (the dawn of apocalyptic), 說 明 後 來 先 知 文 學 向

天 啓 文 學 的 轉 變。例 如,用 眾 多 的 象 徵 行 為 意 義 解 釋 格 式 來 傳 講 神 言、

用大量的隱喻性語言來傳達神言,以及用耶和華的身份證明語式

( proof of identity)— —「 你 們 就 知 道 我 是 耶 和 華 」來 總 結 聖 言 單 元。

以西結先知傳言的這血新形式,一方面說明流放時期的先知傳言受到

巴比倫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有助於人們理解後來先知文學向天啓文

學 的 轉 變 過 程 。 16

16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363。

13
第四章、以西結書的末世啟示

《 以 西 結 書 》 40~ 48 章 是 以 西 結 末 世 論 的 中 心 主 題 , 其 中 提 及

聖殿重建完成,祭司任職和獻祭禮儀均如摩西律法一般,是經學家在

釋經上爭辯頗為熱烈的部份。

本章查究各派聖經學者們對於以西結書中末世聖殿與獻祭的不

同解釋觀點,並比較改革宗與時代派對於以西結書末世異象的解釋。

一、末世聖殿

游斌在《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中說到《以西結

書 》著 名 的 40~ 48 章 重 建 盼 望 中,潔 淨 的 聖 殿 是 以 色 列 眾 支 派 重 建 新

群體的中心,也是新天新地的世界核心,所描述的是對理想的統一的

大衛王朝的回歸,也是對錫安神學的中心原則——「聖殿是宇宙的中

心 , 是 耶 和 華 上 帝 在 世 上 的 居 所 」 的 回 歸 。 17

一般學者們對聖殿的解釋,可分為以下三種不同觀點:

( 一 ) 先 知 以 西 結 指 的 是 所 羅 巴 伯 帶 領 歸 回 時 代 的 聖 殿 及 祭 禮 的 情 況。

(二)先知以西結預言會應驗在教會的身上。

(三)先知以西結預告的是彌賽亞在地上執掌王權的情形。

在這九章中所預寫的聖殿,不論是與所羅門、所羅巴伯或希律時

代聖殿的體積、長寬全然不符合,這表示此段經文在歷史上還沒有應

驗。並且,這段經文描述的獻祭系統,不合舊約時代或新約時代的獻

祭方式,因此,上述第一個觀點很難成立。

17
同 上 , 365。

14
第二個觀點假說多為無千禧年派之主張,認為此處經文應驗在教

會時代,藉著聖殿的敬拜禮儀預表教會之敬拜生活,先知用理想聖殿

來 比 喻 理 想 之 民 或 新 天 新 地 的 情 況 18。 然 而 , 此 派 觀 點 屬 於 個 人 的 主

觀解釋,神的使者讓先知仔細寫下這聖殿的結構、大小、樣式和禮節

等細節,有其實體存在的意義,不應忽略這些經文啟示之描述,而將

之概括靈解為教會群體。

第三個觀點可靠,是因為在聖經中有不少書卷經文都預指將來有

彌 賽 亞 聖 殿,如 以 賽 亞 書 2:3、60:13,耶 利 米 書 33:18,約 珥 書 3:18,

彌 迦 書 4:2, 撒 該 利 亞 書 2:7~ 9, 亞 6:12~ 15、 14:16、 20~ 21。 先 知

以西結本是祭司,對祭司來說聖殿與選民的存亡有相連之關係。他經

歷 聖 殿 被 毀 、 選 民 被 擄 (597BC), 在 以 西 結 書 37 章 見 谷 中 骸 骨 復 活 ,

第 38~ 39 章 彌 賽 亞 召 集 選 民 歸 回 故 土 牧 養 — — 選 民 的 仇 敵 皆 殲 滅 ,

選民在自己的地方安然居住,不再受外敵的驚嚇,更能享受應許地的

豐 富,聖 所 將 在 選 民 中 間 直 到 永 遠。聖 殿 重 建 的 藍 圖 在 第 40~ 48 章 顯

現神的榮耀原本離開了選民,又回到選民當中,是一個重建的末世聖

殿,神的生命河水復現人間,直到永遠。因此,這聖殿建立必發生在

末世彌賽亞的國度,而非在歷史的某個時段。

18
馬有藻,《解開發光的話——舊約困語詮釋》(加州:華人基督徒培
訓 供 應 中 心 , 2003) , 334~ 335。

15
二、末世獻祭

在 《 以 西 結 書 》 43~ 46 章 描 述 千 禧 年 殿 內 獻 祭 與 奉 獻 的 景 況 ,

按照以西結的預言,以動物獻祭是無法避免,然而,基督已在十架上

為人類的罪而犧牲,永遠替代了利未人的獻祭,何須再獻燔祭、平安

祭、贖罪祭?對於末世獻祭的爭論,各派解經家的主張如下:

(一)拒絕千禧年獻祭的解經家,通常也是拒絕千禧年國度的無

千禧年派或後千禧年派,也就是主張寓意解經法的非字義解經

家。如美國改革宗神學家伯特納所說:「惟有字義解經家會認

為重建獻祭制度與聖殿儀式是有意義的。對後千禧年派或無千

禧 年 派 而 言 , 這 太 過 於 強 調 物 質 主 義 了 。 」 19

無 論 在 舊 約、現 世 或 國 度 時 代,動 物 獻 祭 永 遠 都 不 能 除 罪,

祭 物 的 血 絕 不 是 神 所 預 定 可 以 有 效 的 贖 罪 成 就 救 恩( 來 10:1-~

2) 。

(二)前千禧年派人士相信舊約中的獻祭將要在千禧年時重新

恢復,以一個更榮耀的形式存在,並具有更完全的意義。此派

認為,獻祭之說不僅是以西結的預言,在舊約中也有其他先知

預 言 此 時 , 例 如 以 賽 亞 書 56:6~ 7、 60:7, 撒 迦 利 亞 書 14:16~

21, 和 耶 利 米 書 15 章 ~ 18 章 也 有 相 同 的 預 言 。 而 先 知 耶 利 米

在討論大衛之約裡獻祭之事時,將獻祭制度放在比以西結更強

19
Loraine Boettner, 伯 特 納 是 二 十 世 紀 中 期 美 國 改 革 宗 最 重 要 的 神 學 家
之一。改革宗預定論的教義經常受到人的誤解,在教會歷史上也引發許多的
論戰,伯特納在其《基督教預定論》中條理分明地為預定論的教義辯護,為
讀 者 介 紹 加 爾 文 主 義 五 要 點 TULP 鬱 金 香 教 義 內 涵 , 並 回 應 反 對 者 的 看 法 。

16
的根據上。舊約的獻祭是有功效的,千禧年的獻祭亦同樣有功

效 。 20

(三)主張在目前的教會時代與千禧年時代藉著獻祭儀式來紀

念耶穌的完全,如同藉著主最後晚餐的餅與酒的聖餐(主餐)

儀式,來紀念基督的獻祭。表示在壇上的獻祭全是回顧性,彌

賽 亞 已 來 將 自 己 獻 作 了 更 美 的 祭 物( 來 10:12),因 此,此 處 所

論的獻祭制度並非如舊約時的獻祭,而是末世時的「回顧獻祭

制 度 」 。 21

(四)千禧年獻祭是作為基督獻祭的紀念,但並不是純粹的紀

念性質,而是和神權統治下的生活有關。

在 以 西 結 書 45 章 的 聖 殿 異 象 中,有 一 塊「 聖 供 地 」,是「 全

地的一份聖地,要歸與供聖所職事的祭司,就是親近侍奉耶和

華的,作為他們房屋之地與聖所之聖地」,而歸王之地,則是

在「聖供地和屬城之地的兩旁」。這種空間上的結構,也反映

了他對於重建的以色列群體的政治結構的理解,即世俗權力要

次於、並服從於神聖權力,世俗之君王要次於親近事奉耶和華

的 祭 司 。 22

千禧年國度是神權制度的恢復,在神治社會,世俗權力應

20
曠野書庫提供,《預言解釋》,
http://shu.kyhs.net/files/article/fulltext/0/161.html( 2021 年 2 月 28 日 ) 。

21
馬有藻,《解開發光的話——舊約困語詮釋》(加州:華人基督徒培
訓 供 應 中 心 , 2003) , 336。

22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384。

17
服從神聖權力,強調崇拜生活在以色列社群中的首要意義,祭

祀 禮 制 是 以 色 列 之 為 一 個 「 聖 約 群 體 」、「 耶 和 華 的 民 」 的 首 要

內 涵 。 23因 此 , 以 西 結 預 言 , 在 千 禧 年 聖 殿 中 獻 祭 是 聖 殿 的 準

則,要維護千禧年中神聖的敬拜,並且承認在千禧年聖殿裡是

以神所揀選的子民為中心。

三、比較改革宗與時代派的不同解釋

改 革 宗 神 學 ( Reformed theology ) 又 稱 為 聖 約 神 學 ( Covenant

theology), 此 神 學 體 系 發 展 自 宗 教 改 革 之 後 的 加 爾 文 主 義 , 主 張 神 與

( Covenant of Works)
人 的 關 係 注 重「 工 作 之 約 」 、「 恩 典 之 約 」(Covenant

of Grace)和 「 救 贖 之 約 」( Covenant of Redemption), 所 有 的 時 代 、 所

有 的 人 和 所 有 的 救 恩 是 依 據 與 神 的 這 三 個 約 。 24

改革宗傳統聖約學者一般接受字面和象徵性的解經和以經解經

( 信 心 的 類 比 analogy of faith), 都 是 無 千 禧 年 派 , 主 張 教 會 是 上 帝 的

國度,少數有前千禧年派或後千禧年派,極少有災前被提論者。

時 代 論 神 學 系 統 (Dispensationalism) 的 特 色 在 於 看 世 界 是 神 所 管

治的一個家,主張神在不同時代,或不同的管治體系裡,用不同的方

法待人。因此,很多時代論者都建議將人類歷史分成七個時代:無罪

23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 384。

24
馬六甲福音堂提供,《再思“歸正神學”(三):聖約神學的危
險》,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7/02/%E5%86%8D%E6%80%9D%E5%BD%92%
E6%AD%A3%E7%A5%9E%E5%AD%A6%E4%B8%89/( 2016 年 10~ 12 月 份 , 第
111 期 ) 。

18
時代、良知是時代、人治時代、應許時代、摩西律法時代、恩典時代

與 千 禧 年 時 代 。 25

時代論學者強調字面解經,並將字面意義的解經應用到所有神學

範疇,包含末世論研究。時代論者堅持,聖經中預言雖然都是用象徵

性 語 言 寫 成,但 需 按 字 面 意 義 去 詮 釋。原 因 是 基 督 第 一 次 降 臨 的 預 言,

都是按著字面意義應驗的。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和按照一貫性的

原則相信,有關基督第二次降臨的經文也是按著字面意義而應驗的。
26
一般不接受以經解經,

比較這兩派神學對於《以西結書》的末世異象看法,改革宗聖約

神學主張預言是指屬靈的以色列,即教會。上帝主要關心的是基督,

之後是他的教會,教會是上帝永恆救贖計劃的頂峰,教會是上帝的國

度,獻祭系統已在基督裡被成全並永遠廢除了,基督已成全了亞伯拉

罕之約。有些聖約神學者相信以色列民族的復興,但大部分不相信。

唯有基督坐在寶座上,聖徒在基督權下治理。

時代論神學解經家的看法則是主張舊約中一切關於「以色列」的

預 言 都 是 指 字 面 意 義 上 的「 以 色 列 民 族 」
,而 不 是 教 會。上 帝 主 要 關 心

的是以色列民族,教會在上帝永恆的計劃裡只是一個插曲。千禧年是

上帝的國度,獻祭行為將在千禧年時期恢復。千禧年會成全亞伯拉罕

之 約 , 以 色 列 將 有 復 興 。 大 衛 將 在 耶 路 撒 冷 坐 在 千 禧 年 寶 座 上 。 27

25
殷保羅,《慕迪神學手冊》,
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Special/Dispensationalism.htm( 2021 年 2
月 28 日 ) 。

26
同上。

27
改革宗初學者提供,《時代論與聖約神學對比》,
http://www.reformedbeginner.net/dispensationalism-vs-covenant-theology/( 2021 年
2 月 28 日 ) 。

19
第五章、結論

神賜力量的被擄先知以西結,是位盡忠職守、上帝榮耀的守望

者。他的身分特質兼具理性(祭司)與感性(先知)、思想(文筆修

辭 ) 與 行 動 ( 傳 言 表 現 ) , 他 的 EQ 情 商 ( 愛 妻 過 世 ) 與 IQ 智 商

(指引擄民)展露出堅強的韌性與模範。

《以西結書》神學信息豐富,無法全部逐一詳究,以西結的信息

大大影響後來猶太教的崇拜觀念,其中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建立會堂

的基礎,強調不朽的生命、復活和禮儀的律法,因此被稱為「猶太教

之 父 」 。 28

筆者在本文中僅查考了《以西結書》在舊約成典歷史中承先啟

後的重要意義,文體呈現出先知末世文學過渡到天啓文學的轉變,探

討了文本中傳統男權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意象,並摘錄了與以西結生

活在同時空的耶利米和但以理先知對於以色列復興信息重點,分析當

代基督教各家學派對於本書末世異象的詮釋。

對 於 改 革 宗 聖 約 神 學 與 時 代 論 神 學 解 釋 《 以 西 結 書 》 40~ 48 章

的千禧年新聖殿、新聖城、新聖地的觀點,筆者較認同時代論神學的

主 張 。 因 為 筆 者 相 信 神 在 創 世 記 12:3 與 亞 伯 拉 罕 立 約 說 : 「 地 上 的

萬族都要因你得福。」,身為華人,也包括在「萬族」之中。

聖 經 是 藉 猶 太 人 而 寫 成 的 , 在 約 翰 福 音 4:22「 救 恩 是 從 猶 太 人

出來的。」並且,主耶穌的肉身世系是猶太人,十二使徒也是猶太

人,初期教會是猶太人的教會。筆者認為,就在信徒相信生而為猶太

人的救贖主時,也就進入相信神作啟示的恩典和救贖目的的行列,因

28
以 斯 拉 培 訓 網 路 提 供 , 《 以 西 結 ( EZEKIEL) 》 ,
http://www.equiptoserve.org/eruditecity/entrance/bus/people.aspx?num=32。

20
此,站在神面前,從神的眼中看,我們與猶太人和以色列的關係是分

不開的。我們不能違背聖經的教導,不能不關心猶太人和以色列人。
29
聖經的教導以及神的應許,都在呼喚我們要以信心站立、以期待禱

告、以承諾支持以色列,並向猶太人傳福音。

29
王永信等,《神眼中的瞳人》,
http://www.globalmissiology.org/gcci/pdf/God's%20chosen.pdf( 大 使 命 中 心 出
版 ) , 44。

21
參考書目

改革宗初學者提供。《時代論與聖約神學對比》。
http://www.reformedbeginner.net/dispensationalism-vs-covenant-
theology/。 2021 年 2 月 28 日 。

以 斯 拉 培 訓 網 路 提 供 。 《 以 西 結 ( EZEKIEL) 》 。
http://www.equiptoserve.org/eruditecity/entrance/bus/people.aspx?n
um=32。

曠野書庫提供。《預言解釋》。
http://shu.kyhs.net/files/article/fulltext/0/161.html。 2021 年 2 月
28 日 。

馬六甲福音堂提供。《再思“歸正神學”(三):聖約神學的危
險》。
http://malaccagospelhall.org.my/2017/02/%E5%86%8D%E6%80%9D
%E5%BD%92%E6%AD%A3%E7%A5%9E%E5%AD%A6%E4%B8%
89/。 2016 年 10~ 12 月 份 , 第 111 期 。

馬有藻。《解開發光的話——舊約困語詮釋》。加州:華人基督徒培
訓 供 應 中 心 , 2003。

王永信等。《神眼中的瞳人》。
http://www.globalmissiology.org/gcci/pdf/God's%20chosen.pdf, 。
大 使 命 中 心 出 版 , 44。

殷保羅。《慕迪神學手冊》。
http://www.pcchong.com/mydictionary/Special/Dispensationalism.ht
m。 2021 年 2 月 28 日 。

游斌。《希伯來聖經的文本、歷史與思想世界》。北京:宗教文化出
版 社 , 2007。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