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中國文學史考試題庫--六朝文學概論、六朝詩歌單元

三、以下著名文學評論,分別是指哪一個詩人或者作品?請進行連結:
※蘇軾《東坡續集卷三.與蘇轍書》:「(一)其詩質而實綺,臞而實腴,自曹、
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E)陶淵明
※鍾嶸《詩品.下品》評為:「(二)古直,甚有悲凉之句。」(A)曹操
※《南史.顏延之傳》引鮑照言(三)詩:「(三)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F)
謝靈運
※鍾嶸《詩品.卷中》評曰:「(四)但遊仙之作,詞多慷慨,乖遠玄宗。其云:
「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壈詠懷,非列仙之趣也。」
(D)郭璞
※鍾嶸《詩品.卷上》:「(五)《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
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淵放,歸趣難求。」(C)阮籍
※鍾嶸《詩品》評為:「(六)骨氣奇高,辭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
(B)曹植
(A)曹操(B)曹植(C)阮籍(D)郭璞(E)陶淵明(F)謝靈運

四、承上題,以上六則著名文學評論,請任選二則說明之。
1. ※鍾嶸《詩品.下品》評為:「(二)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A)曹操
二、《詩品》所論的範圍主要是五言詩。
三、《詩品》論詩堅決反對用典。堅決反對沈約等人四聲八病的主張。
五、《詩品》論詩往往把詞采放在第一位,很少涉及他們作品的思想成就。
曹操詩最好的多為四言詩,又多用典,而且思想內容雖豐富卻詞采稍欠。這樣
看起來,似乎《詩品》將其詩列為下品理由蠻充分。
《詩品》將曹操詩列為下品的深層次原因。
曹詩被列入下品,評語只有「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這寥寥十字。前人對曹詩
列下品這一現象產生原因的探究,不外乎前面所說的《詩品》論詩的幾個特點。
比如「止乎五言」的說法:曹操四言詩並未全面納入考評範圍,但經典如《觀
滄海》《龜雖壽》等恰均為四言詩。相比之下,曹操五言詩稍顯粗糙,所以被
列為下品。
那些支持《詩品》論述的學者,也是同樣。這類觀點往往源於政治角度的衡量,
不能給予曹詩正面的評價。而鍾嶸所生活的時代南朝對於曹操的主流評價,正
面的少,負面的多。因此,南朝當時文人對曹操的政治形象並不喜歡,鍾嶸對
其詩列為下品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二、時代變遷帶來的詩歌審美觀改變。
南朝詩風衰落已經相當嚴重。鍾嶸在《詩品.序》中說,南朝士族社會已形成以
作詩為時尚的風氣,他品評詩人,往往把詞采放在第一位,很少涉及他們作品
的思想成就。
至唐以後,人們閱讀曹詩時,更加推崇的是曹詩的風骨氣魄、思想內容及其包
含的深刻哲理,而不是其詞采。這正是時代不同帶來詩歌的審美觀不同,詩歌
審美觀的不同則帶來對詩歌的評價和看法不同,如此而已。

「古直」、「悲涼」這兩個批評詞語。
所謂「古」那是指曹公詩作的「高古蒼茫」,那是極具深密況味的讚譽。而
「直」指的是他不同於六朝藻彩的質樸。以他如此充實的寫境經歷,本就是無
需再來經營造境藻飾的了。而鍾嶸之所以將他列為「下品」之因,鍾嶸身處的
六朝,文學風格重「文」、輕「氣」,之所以屈抑曹公,那是他沾染時風,寖
成偏失之故。
使我特別心儀的是曹公的「悲涼」。分析含蘊有三:一是在他的詩作之中多有
悲憫。其二是形成悲涼氣韻的「雄渾」。曹公的詩作氣韻沉雄,力道遒勁,是
他豪情壯志的寫照;也是他氣雄力堅的源頭;更是他襯現悲涼意緒的綿長之力。
第三是他難能可貴,由豐沛經歷所滋生的感傷,形成為悲涼風貌中的骨幹。這
一位大將、主帥,事實上的國君,在他彪炳事功的背後,竟然有著他深沉的自
憐。就因他經歷的不凡,所以形成他與眾不同,難以企及的悲涼風貌。也許後
之來者對此企羨,但若是此生碌碌,缺乏動力氣韻,境界的追求,也將是心餘
力絀的了。

2. ※鍾嶸《詩品.卷上》:「(五)《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
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淵放,歸趣難求。」(C)阮籍

關於阮籍的詠懷詩,前人有許多批評、讚美的話。如鍾嶸的《詩品》中就曾說:
「《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
乎會於風雅。」阮籍的詠懷詩因為題目是抒寫懷抱的,什麼感情都可以寫進去,
可以陶冶我們的性靈,可以發抒我們內心的幽微的情思。其言語字句所寫的景
物好像就在我們耳目之前一樣,而它其中所蘊含的情意,真是寄託得像八荒一
樣的遙遠。《詩品》又說:「厥旨淵放,歸趣難求。」 「厥旨」,就是其中的
意旨。其詩中的意旨真是非常淵深,非常遙遠,它最後的歸趣究竟何在?主旨
究竟是什麼?真是難以確切地指明。

鐘嶸的意思,是說阮籍的《詠懷》詩雖然也抒寫所見所聞,陳說人間之事,但
詩人之情感、理想,乃在於天地之外,高遠超邁。

阮籍生當亂世,內心痛苦,遂於幻想中超凡脫俗,追求自由解脫。 阮籍的詩寄
託深遠,而其志氣狂放、縱逸,幽微、深隱,藴藉深厚,在痛苦無人可訴的時
候,把零亂、悲苦的內心感情用詩文表現出來。
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 八荒之表: 比喻極遠的地方。 意思是:說話通
過耳朵能聽到, 寫作通過眼睛能看到, 但情感卻寄寓在極遠的地方, 不是一下子能
夠把握到的。這句話主要表達阮籍的詩「旨」深遠,意蘊深邃。

阮籍是中國詩史上第一個大力創作五言詩的詩人,對五言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他的詩或借古喻今,或托意神仙,或以史出意,用典興感,給人一種情不定發,
興寄無端又意態朦朧的藝術感受,形成了旨趣遙深,高古清奇的藝術風格。

阮籍這類詩自然流暢,毫無矯柔造作之感。在魏晉易代那樣一個矛盾空前的社
會環境中,像阮籍這種極為敏感、極度清醒的詩人,自然日日時時都處於喜怒
哀樂的熬煎之中;這喜怒哀樂的情感自然也就泊泊流露在那類「情感多哀樂同
時而發」的詩中。阮籍從「得意忘言」的原則出發,將他那亦喜亦哀、亦怒亦
樂的情感毫無遮攔地在詩中淋灕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五、劉勰《文心雕龍.才略》評價曹丕、植兄弟時曰:「文帝以位尊減才,思
王以勢窘益價。」此語何意?二曹的詩歌特色分別為何?試說明之。

譯:魏文帝曹丕因為地位尊貴削減了自己的文學才能,陳思王曹植因為權勢窘
迫而增加了他的文學價值。
語出劉勰《文心雕龍 才略篇》,劉勰認為,曹丕雖為帝王,但其文學才能是旺
盛而清麗的,過去的評論貶低他,認為他比曹植相差千里,是世俗之情、隨聲
附和的結果,並不是準確的論斷。
劉勰認為曹丕(文帝)與曹植(思王)的詩文各有長處,然而之前的評者多褒
揚曹植而貶低曹丕,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評者看到曹丕在宮廷鬥爭中勝利了,當
上了皇帝;而曹植被貶「勢窘」,就傾向於同情鬱鬱不得志的才子曹植,而貶
低曹丕的文學水平,而其他人也紛紛應和已有的定評,遂成了「公論」。

曹丕詩歌特色:曹丕的詩工於言情,詩風以「委婉哀怨」為基調,質樸流暢,
清麗和柔。體裁上,樂府詩、古體詩各半。七言詩最多,五言、四言次之。而
題材方面,有宮廷宴飲、征夫思婦到個人心志都有涉獵。
曹植詩歌特色:曹植的詩歌以「悲憤激昂」為主調,文筆以華麗為主色。前期
較寫宮廷宴樂和有關個人報負、熱情之詩;後期則是多書寫有關遭受政治迫害
之悲痛、以棄婦自比孤臣之心以及遊仙之作。

六、試以魏晉南北朝詩歌為例,說明政治上的鬥爭,對於當時文人及其文學現
象所產生的影響。
政局昏亂、在司馬氏的陰影下不安(控制政權)、文人惴惴不安。
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代,內憂外患,相繼而至。在權臣篡位、政冶鬥爭激烈的
情形下,文士往往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大量遭受屠殺。所以魏晉文人,或
飲酒求仙,佯狂避世﹔或遊山玩水,隱跡田園﹔或清談玄學,講論佛老。在這
種風氣下,文學的風格也自然隨之而轉變了。

為鞏固地位,司馬氏大量殺戮忠於曹魏政權和反對司馬家族的人,所以除了司
馬氏的親信外,其他文士大都感到朝不保夕,生命無常。

在這恐怖的政治氣氛下,崇尚虛無、逃避現實的思想便迅速發展。這時期的詩
人以阮籍、嵇康為代表。阮、嵇二人的作品,一方面以隱晦曲折的方式揭露司
馬氏的恐怖統治,表現出憤世嫉俗的感情,另一面又流露出韜光養晦、逃世避
禍的思想,成為「正始詩風」的獨特風格。

正始詩風的代表作家有嵇康和阮籍,他們兩位在後世最著名的評價即是「嵇志
清峻,阮旨遙深」。曹氏與司馬氏的明爭暗鬥到時當時政局動盪且黑暗,詩人
們多是敢想不敢言,形成了沉痛委婉的批判風格,所以此時是個多是詩人們如
履薄凍的憂生之嗟,並且由於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失望,轉而追求一種理想的人
生境界;正始詩人多崇尚老莊,他們提倡玄風,所以他們在追求自然心與道冥的
同時又將老莊的人生理想帶入詩中,另一方面,玄學導致了此時創作的哲理化
傾向。所以從整體風貌上看,正始詩歌以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憂生之嘆為主題。
也只因如此,阮籍之詩才會達到一般人無法理解的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七、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
唯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此語何意?是以文學史的觀點解釋之。
到正始年間,道家思想流行,於是詩歌裡邊也夾雜這種思想進來。像何晏等人,
作品大都比較淺薄。只有嵇康的詩尚能表現出清高嚴肅的情志,阮籍的詩還有
一些深遠的意旨;因此,他們的成就就比同時詩人為高。

阮籍屬魏正始時期,當時社會動盪,故文學特色是企圖解決自我生命哀慟。
當時文壇以老莊玄學為主流,即文心雕龍明詩篇所謂:「正始明道,詩雜
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非主
流的嵇康、阮籍反而成為當時文學特色代表。同是解決生命哀慟,何晏虛
無避世、嵇康剛直明世,阮籍則介於其間。雖非主流,阮籍詩中「上與松
子遊」的願望仍可看出「詩雜仙心」,但玄風要不流於浮淺、受後世喜好
淵雅之輩如鍾嶸的推崇,使用比、興是必要的。此時期社會動盪,故寫作
上常以蒼涼的自然之景起興,語言淺近不雕飾。刺譏「孔聖惜逝」的儒家,
嚮往不為來去所困的佛家、與仙人同壽的道家、或通達儒與道的漁父「歌
滄浪」的人生觀,多方嘗試,可見因憂生而企圖解決哀慟,又因憂生而文
多隱避。

八、試舉三位兩晉詩人,簡述其為人及作品之特色。
左思
左思出身寒門、其貌不揚,雖有很高的文學才華,卻在當時的門閥制度下屢不
得志,只好在詩中表述自己的抱負和對權貴的蔑視,歌頌隱士的清高。《三都
賦》與《詠史》詩是其代表作。
郭璞
郭璞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説他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其
作品雖多涉及玄理,然詞采絢麗,境界擴大,坎壈詠懷,與當時玄言詩絕不相
同,通過對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現憂生避禍的心情。其中以《遊仙詩》為主要
代表。
陶潛
陶詩風格平和淡遠,渾然天成,語言平易流暢,較少雕飾造作,代表作有《歸
園田居》、《飲酒》其五等。陶詩往往以隱逸生活和人生苦短為主題,善於歌
詠田園生活,所寫田園風景閑靜和穆,超塵脫俗,幾乎「篇篇有酒」。思想上
陶淵明服膺儒術,外儒而內道,堅守儒家倫理,又受道家愛好自由,順從自然
的想法影響。處世上陶淵明達觀孤高,形象高潔脫俗,以隱逸詩人見稱。陶淵
明作品對後世影響巨大,在文學史上地位崇高,深受士人重視和敬仰。陶淵明
為山水田園詩派的先驅,有「田園詩之祖」的美譽。
九、何謂「永明體」?有哪些代表作家?對後世詩歌有何影響?
永明體,亦名新體詩,為中國南朝齊齊武帝永明年間竟陵八友推行的的一種詩
體。詩體要求實行四聲說,以及去除沈約等所提出的八病,合稱「四聲八病」,
強調聲韻格律。該詩體以清新簡易為主,糾正了晉宋以來文人詩的語言過於艱
澀的弊病,文風轉向自然通暢,對「近體詩」的形成產生了空前影響。

第一,講求聲律,用韻已相當考究。

第二,詩的篇幅已大大縮短,句式漸趨於定型。

第三,講求寫作技巧,講求駢偶、對仗。

第四,追求流轉圓美和寫景抒情。

第五,講求詩首尾的完整性,講求構思的巧妙,追求詩的意境。

代表作家:謝朓、沈約、王融、蕭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合稱竟陵八
友)
後世影響:文學史發展的事實證明,四聲的發現和永明體的產生,使詩人具有
了掌握和運用聲律的自覺意識,它對於增加詩歌藝術形式的美感、增強詩歌的
藝術效果,是有積極意義的。總之,永明體的產生,標誌著中國古典詩歌的一
大進步。經過許多詩人的不斷探索,在詩的格律聲韻、對仗排偶、遣詞用句以
及構思、意境等方面,都較古體詩更為工巧華美、嚴整精練。不過他們的優秀
之作,畢竟為當時的詩壇注入了新的氣息,樹立了新的美學風範;他們所積累
的豐富的藝術經驗,也為後來律詩的成熟及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唐代以後,形成了律詩和絕句,稱為“近體詩”,亦稱“今體詩”。這是同“
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而這“近
體詩”的雛形,就是“新體詩”,即“永明體”詩。“永明體”的出現,標誌
著古體詩已暫告一段落,預示著“近體詩”的即將出現。因此,即使後人對“
永明體”詩提出了這樣那樣的批評,“永明體”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應
該予以肯定,並給予恰當的評價的。
十、陶淵明、謝靈運均以描寫自然著稱,然兩人作品風格截然不同,其原因何
在?
「田園山水詩」是詩歌中常見的一類。透過自然景物呈現作者內心的情趣和各
種寄託,而陶淵明的田園詩、謝靈運的山水詩,兩人並稱為陶謝,不過風格是
大不相同的。
陶淵明的田園寫作上是偏重描寫自然景物,如植物、歸鳥、孤雲等物象來敘述
一些個人懷抱和理想,是會給讀者更輕鬆的閱讀體驗,融合大自然的文字,是
更能體認出大自然和生活的順化。至於謝靈運

陶淵明田園詩的內要主要包括對田園優美的自然風光的描繪、對自己勞動生產
的體驗和閑居交遊、讀書飲酒等三方面,而他描寫田園自然風光為主的作品有
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將田園自然風光看成是一種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看成
一種與黑暗現實、混濁官場完全對立的另一理想境界,使田園與自我精神融匯
為一。
陶詩通過樸素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寫出來,其詩歌雖然平淡,
卻不淺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詩歌語言是經過高度藝術提煉,又
含有豐富的形象,無論是自然風光,或是社會生活,都有著深厚的現實生活基
礎,另外,還善於補捉那些能表現自我、表現個性的景物來增強詩的內涵。詩
中常提到孤松、秋菊、白雲、歸鳥,這些都帶有象徵自己孤高傲岸、不拘世俗
的品質與情懷,這是對楚亂的比興的吸取和發展。
        謝靈運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對山水景物的成功刻畫上,其詩作大多作於
出任永嘉太守之後,而在這些詩中,他帶著一種高門士人的閑散情調,並用富
麗精工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謝靈運在藝術上有自己的特色,他以自然山水
為獨立、客觀的描寫對象,而不是將它作為主觀感情的載體,故很難見出內心
的思想感情。在藝術表現上看,謝詩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尤擅長寫靜態畫面,
對於景物力求形似逼真,偏於寫實,而致情影多不免割裂,也因語言上過分雕
琢,追求新奇、對偶和用典,所以存在冗繁生僻的弊病。他的山水詩雖然能夠
描繪一些外界景物,但當詩中涉及思想時,他總是借一些玄言佛理的詞句來裝
點門面,故雖多名句,卻少佳篇。 
  總歸而言,陶淵明的田園與謝靈運的山水詩均有意使詩歌脫離玄學,走向
自然,但陶淵明偏重過園生活及農村情調,山水景物僅居其次,以主觀詠之,
精神與景物合一,以達物我合一之境也;謝靈運則是偏重山水景緻,其詩刻劃
駢儷,競尚巧似,以客觀寫實之態度寫詩,景物僅供賞玩而不入,我於物外,
為詠物詩的代表。

唐代文學、宋代文學
一、試論唐代文學興盛的外緣因素與內緣因素。
• 外緣
1. 政治:開疆拓土、國勢壯大。昂揚自信的精神(尤其盛唐詩)
2. 經濟:穩定交通貿易、繁榮。宴飲之風帶動詞之發展。
3. 宗教:佛道興盛。唐傳奇一類宗教色彩濃厚(例:杜子春)
4. 文化:南北胡漢融合。促進詞之發展。

• 內緣(文學本身的發展)
1. 詩歌:
題材:萬題具備(玄、遊、田、山、宮)。形式:六朝唯美文學(詞藻、
修辭、聲律)。風格:多樣展現、民歌融入。
2. 散文:六朝駢文→中唐韓愈古文運動(文以載道)
3. 小說:先秦諸子散文寓言→六朝筆記小說(志人+有意識的、志怪+虛構
的⟹變成中唐傳奇)

二、論者咸以「興象玲瓏」稱謂「盛唐氣象」,此為何意?試申論之。
(興象)玲瓏:盛唐絕句,興象玲瓏,句意深婉,無工可見,無跡可尋。
興象玲瓏,指詩歌意境渾然天成,語言清新自然,詩味雋永。
但應該看到盛唐詩的自然是一種審美追求,是一種高端的語言境界,是大巧之
朴,是絕非民歌似的天然質純。厚重深遠,言盛唐詩內容厚重,意境悠遠,興
象玲瓏。
"興象"強調藝術形象應具有興的托物言志和喻情的作用,指詩人的情感、精神
對物象的統攝,使之和詩人心靈的顫動融為一體,從而獲得生命、具有個性和
活力。從形象生成的角度看,興象指的主要是形象蘊涵的更為深遠的意旨,或
者說是形象能夠引發的超出形象本身的更為深遠的情蘊。

興象是唐詩,尤其是盛唐詩歌特有的美學境界,是唐詩藝術上完全成熟的標志。
興象的“興”是從比興中的“興”發展衍化而來的,但又與“比興”的“興”
不同,它具有另外層含意,指的是一種含蓄、委婉的詩歌風味。

① 盛唐詩歌內容豐富,思想深刻,體制大備,藝術精湛,思想和藝術都超越前
代而臻於唐五代詩的頂峰。
② 欣欣向榮的時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開闊、抱負遠大、熱情開朗、樂觀自信的
精神風貌,也激起了他們入世與出世、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③ 從而在內容方面形成盛唐詩歌所特有的理想主義、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
藝術上則表現出清新自然、雄健高華、興象超妙、聲律圓融的鮮明特色。

「盛唐氣象」所蘊藉的精神內涵和風格特徵唯盛唐詩配當之,唐之其他階段均
不能與之相比。

五、吧啦吧啦的解釋,二曹特色
魏文帝曹丕因位高權重而消減才能,陳思王曹植則因爲權勢窘迫而文采
飛揚。歷史上總是放大曹植的文學地位比曹丕來得高,只因為許多人憐
憫曹植的境遇,而去盲目順從,進而認為曹丕文學涵養不高,其實並不
然,這都是因印象而立下的結論。
曹丕在詩歌的表現上是工於言情,以委婉哀怨作為基調,質樸流暢、清
麗和柔。而在體裁上,樂府詩和古體詩各半,大多是七言詩,五言、四
言詩次之。體裁方面則是有宮廷宴飲、征夫思婦到個人心志都有。
而曹植在詩歌上的表現則是較為悲憤激昂,文筆華麗,前期寫宮廷宴樂
和個人抱負、熱情之詩,而後期多數寫遭政治迫害,以棄婦自比孤臣之
心和遊仙之作。

六、魏晉南北朝因政治鬥爭對當時文人的影響
因為政局昏亂,在司馬氏的陰影下文人是惴惴不安的。東漢末年至魏晉,
內憂外患相繼而至,在權臣篡位、政治鬥爭激烈的情況下文人便會成為
犧牲品,因此魏晉文人都是飲酒求仙,遊山玩水,清談玄學,文學風格
也逐漸轉變。
在這樣恐怖的政治風氣下,崇尚虛無、逃避現實的思想迅速發展,這時
期的詩人以嵇康、阮籍為代表,他們二人的作品以隱晦曲折的方式揭露
司馬氏的恐怖統治,成為「正始詩歌」的獨特風格。
代表作家即是嵇康和阮籍,後世著名評價即是「嵇志清竣,阮旨遙深」
因為曹氏和司馬氏的明爭暗鬥使詩人們是敢想不敢言,也因為他們對於
現實世界的失望,就轉而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正始詩人多崇尚老莊、
提倡玄風,追求自然也將老莊的思想帶入詩中,正始詩歌以對人生哲理
的思考和憂生感嘆為主軸,因此阮籍之詩才會達到常人無法理解的境界。

八、三位魏晉詩人並說明其作品特色
1.左思:左思出身寒門、其貌不揚,不過文學素養非常之高,在當時的門
閥制度下屢不得志,只好在詩中表述自己的抱負以及對權貴的蔑視。代
表作品有《三都賦》、《詠史》。
2.郭僕:是一位厲害的方術士,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作品多
涉及玄理,不過詞藻華麗、意境遠大,與當時的玄言詩不同,他通過對
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現憂生避禍的心情,其中以《遊仙詩》為主要代表
作品
3.陶潛:陶詩風格平和淡遠、渾然天成,語言平易流暢,較少雕飾造作。
陶詩往往以隱逸生活和人生苦短作為主題,善於歌詠田園生活,寫田園
風景的閑靜,超塵脫俗,幾乎篇篇有酒。思想上則是外儒而內道,堅守
儒家倫理,又像道家般愛自由、順從自然。他的形象超凡脫俗、高潔孤
高,以隱逸詩人見稱,他是田園山水詩派的先驅,有著田園詩之祖的美
稱。代表作有《歸園田居》、《飲酒》。

九、試論永明體為何?代表作家?後世影響?
永明體又稱為新體詩,是南朝齊齊舞帝永明年間,由「竟陵八友」所推
行的一種詩體,其詩體要求四聲說並去除沈約所提出的八病,則是四聲
八病,強調聲韻和格律,也講求駢偶和對仗。詩體以清新簡易為主、篇
幅縮短,糾正前朝以來文人詩的語言過於艱澀、文風轉成自然流暢,也
追求流轉圓美和寫景抒情,對「近體詩」有極大的影響。
代表作家有謝眺、沈約、王融、蕭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八人,
合稱竟陵八友。
對後世的影響最深的絕對是四聲的發現和永明體的產生,使後世詩人更
能掌握和運用聲律,增加了詩歌在藝術形式上的美感以及藝術效果。永
明體的產生是標誌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進步,透過詩人不斷地雕琢和探
索,讓格律聲韻、對仗排偶、遣詞用句,甚至是在構思和意境方面,都
較古體詩華美。為當時的詩壇注入新氣息,也為後來的近體詩立下基礎,
使得後來的律詩成熟、唐詩能夠繁盛。
十、陶淵明謝靈運比較
「田園山水詩」是詩歌中常見的一類,透過自然景物呈現作者內心情趣
和各種寄託,而陶淵明的田園詩、謝靈運的山水詩,雖兩人並稱為陶謝,
不過風格是大不相同的。
陶淵明的田園寫作上是偏重描寫自然景物的,像是植物、歸鳥、孤雲的
物象來敘述個人懷抱與理想,也包括了田園自然風光的描繪和自己勞動
生產的體驗以及飲酒方面,他將田園生活看作與現實、黑暗官場對立的
一理想境界,使田園和自我精神融匯為一。陶詩透過樸素語言、白描手
法來抒寫詩歌,雖平淡卻有極高的藝術涵養,又有豐富的形象,能捕捉
許多自然物象甚至是能表現個性的景物藉其抒發懷抱。
而謝靈運則是表現在對山水景物的刻畫,他將這些自然山水視為獨立、
客觀的描寫對象,而不是作為主觀意識的載體,所以不易看出他內心的
思想感情。謝靈運善於抓住景物特徵,尤其是靜態畫面,在詩作中是逼
真寫實的,不過也過於雕琢、追求新奇,使自己的詩作淪於冗繁,一旦
涉及思想則會借玄言佛理來衝其數,故多名句卻少佳篇。
陶淵明和謝靈運的山水詩都有意脫離玄學走向自然,不過陶淵明偏重田
園生活及鄉村清調,達物我合一;而謝靈運則是過於刻畫駢儷,以客觀
寫實作詩,我於物外。

一、唐代興盛的外緣內緣
外緣因素有四點:
一、在政治上則是因為開疆拓土、國勢壯大,使該國有昂揚自信的精神,
盛唐詩更是如此。
二、經濟方面也是穩定了交通貿易,使其繁榮,也因宴飲之風帶動了詞
之發展。
三、而在宗教方面,佛、道興盛,在唐傳奇一類書籍的宗教色彩極為濃
厚。
四、文化方面也是因為南北胡漢融合、更促進了詞的發展。

再者,內緣則是與文學本身的發展有關聯,以下分為三項:
第一、詩歌方面是因萬題具備,每個題材都有詩人去發展它,包括了田
園詩、山水詩、玄言詩、遊仙詩、宮體詩。在形式上也受到六朝唯美文
學的影響,在詞藻、修辭、聲律上都是有不錯的表現。風格也是因為民
歌的融入,有更多樣的展現。
第二、在散文則是由六朝駢文到中唐時期韓愈的古文運動,正所謂的
「文以載道」。
第三,在小說方面,是從先秦諸子散文寓言再到六朝筆記小說,到後來
有志人或志怪的中唐傳奇。

二、盛唐氣象/興象玲瓏
「興象玲瓏」是指詩歌的意境渾然天成,語言清新自然、詩味雋永。盛
唐詩的自然是一種審美追求、一種高端的語言境界,絕非民歌那樣的天
然質純。厚重深遠,盛唐詩的內容厚重,意境悠遠,「興象玲瓏」。
「興象」所強調的藝術形象具有托物言志和諭情的作用,指詩人的情感、
精神對物象的統攝,使之和詩人融為一體,獲得生命、個性和活力。主
要是指形象蘊含的更為深遠的意旨,或者是說形象能引發超出形象本身
更深遠的情蘊。
正因為盛唐詩歌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藝術精湛,都超越了前朝而成為
唐五代詩的頂峰。也因國勢壯大,史人們胸襟開闊、抱負遠大、熱情開
朗、樂觀自信。也形成了盛唐所特有的理想主義、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
在藝術上也表現出清新自然、聲韻圓融的鮮明特色。
「盛唐氣象」所蘊藉的精神內涵和風格特徵只有盛唐詩能與其相配,其
他階段不得相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