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8

第四章 弯曲强度

4.1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

4.2 弯曲正应力

4.3 弯曲切应力

4.4 梁的强度条件与合理强度设计
工程实例
4.1 平面弯曲梁的内力

 平面弯曲的概念
 梁的载荷及计算简图
 剪力与弯矩
 剪力图与弯矩图
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 刚架的内力与内力图
平面弯曲的概念
弯曲变形: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的横向外力或外力偶作用下,其
轴线将由直线弯成曲线,称为弯曲变形,简称弯曲。
梁: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
F F F
F
纵向对称面

轴线

平面弯曲:外力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梁的轴线弯曲后仍
在此对称平面内----平面弯曲或对称弯曲

特点: 轴线的弯曲平面与外力的作用平面重合
梁的载荷及计算简图
梁的简化
(1)梁 :用轴线表示
(2)载荷:分为集中力、分布力,集中力偶、分布力偶

(3)支座:

滑动铰支座 阻止竖向移动

固定铰支座 阻止任何方向移动

固定端 阻止任何移动和转动
固定端约束反力

固定端限制杆端面的位移和转动。从局部细节来看,
墙壁对杆端的约束力是一个平面分布力系,将这个力
系向杆端面的形心处简化,可以得到两个力和一个力
偶,固定端对于杆的约束就以这三个反力来表示。
梁的分类
(1) 按支座情况分为:
简支梁 外伸梁 悬臂梁

(2) 按支座数目分为:
静定梁 超静定梁

(3)按跨数分为:
单跨梁 多跨梁

跨:梁在两支座间的部分 跨长:梁在两支座间的长度
剪力与弯矩

1、内力(剪力和弯矩)的求法

2、符号规定

3、实用法则
求法—截面法
剪力(FS )与横截面的法向垂直的内力
a F1 m F2 b
0
FAy − F1 − FS =
∑Fy = 0:
FS FAy − F1
= A B x
m
任一横截面上的剪力 等于该横截面 x
任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 FAy F By

a F1 F2 b
弯矩(M ) —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 M M

∑M m = 0:
x FS FS
FAy x − F1 ( x − a ) − M =
0 FAy F By

M = FAy x − F1 ( x − a )

任一横截面上的弯矩 等于该横截面任一侧所有外力对横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
内力符号约定

剪力:

剪力:绕“研究体”顺时针转为正
实用法则:
考虑横截面左侧梁段时,向上(下)的外力产生

+(-)剪力,(右侧相反),

代数和结果为 + (-)时,剪力为 + (-)


弯矩:

弯矩:端面由下转向上为正(使梁向呈“上凹”形)
实用法则:

考虑横截面左侧梁段时,顺(逆)针旋转的外力
矩产生 +(-)弯矩,(右侧相反),
代数和结果为 + (-)时,弯矩为 + (-)

注:对任一侧梁段,向上(下)的外力产生 +(-)弯矩
例题:试求图示外伸梁上,A、D左与右邻截面上的FS 和M。

解:1 由梁的整体平衡方程求支反力
5
M B = −qa × a + FAy × 2a + qa 2 + qa × a = 0
2
1 1 7
M A = −qa × a + qa 2 − FBy × 2a + qa × 3a = 0 FAy = qa FBy = qa
2 4 4
1 7
FAy = qa (↑) FBy = qa (↑) 注意:求支座反力不是求内力!!!
4 4
2 求内力
剪力:考虑横截面左侧梁段时,向下的外力产生(-)
A左邻截面:
剪力
FSA左 = −qa
M SA左
弯矩:考虑横截面左侧梁段时,逆针旋转的外力
FSA左 矩产生(-)弯矩
a 1
M A左 =−qa ⋅ =− qa 2
2 2
A右邻截面:

M SA右

FSA右 1 7
FAy FAy = qa FBy = qa
4 4
1 3 a 1
FSA右 =−qa + qa =− qa M A右 = − qa ⋅ = − qa 2
4 4 2 2

注意: M A左 = M A右

D左邻截面:

1 3 a 1 5
FSD左 =−qa + qa =− qa M D左 = −qa ⋅ (a + ) + qa ⋅ a = − qa 2
4 4 2 4 4
D右邻截面:

M SD右 1 7
FAy = qa FBy = qa
4 4
FSD右

FAy

1 3
FSD右 =−qa + qa =− qa
4 4 注意: FSD左 = FSD右

a 1 1
M D右 = −qa ⋅ (a + ) + qa ⋅ a + qa 2 = − qa 2
2 4 4

注意:M D左 + M D集中 = M D右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方程 ——剪力随横截面变化的函数表达式

FS = FS ( x )

弯矩方程 ——弯矩随横截面变化的函数表达式

M = M ( x)
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图 ——剪力随横截面的变化曲线

弯矩图 ——弯矩随横截面的变化曲线

做法:

1.横轴表示横截面位置,纵轴表示剪力或弯矩;
2.剪力正值画在横轴的上方,负值画在横轴的下方;
3.弯矩正值画在横轴的下方,负值画在横轴的上方。

弯矩画在受拉的一侧!!!
作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方法:

(1)列方程法

(2)控制点法

(3)叠加法
列方程法 例题: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解:1 求支反力
1 x
F=
A F=
B ql ql ql
2
2 2

2 列内力方程
ql ql x
FS ( x ) = − qx (0 < x < l ) M ( x )= x − qx ⋅ (0 ≤ x ≤ l )
2 2 2

3 作内力图
FS
x

M
ql2/8
解:1 求支反力 例题: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FA Fb / l=
= , FB Fa / l , FA =
+ FB F

2 列内力方程 x x
Fb Fb
 (0 < x < a ) Fa
 l l l
FS ( x ) = 
 Fb FS
 −F (a < x < l )
l
Fb
 x (0 ≤ x ≤ a )
 l
M (x) = 
 Fb
 x − F ( x − a ) (a ≤ x ≤ l ) x
l

3 作内力图
M
Fab/l
内力图特点: 集中力作用截面,

FS图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大小, M图转折。
解: 1 求支反力 例题: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FA = M e / l (↑), FB = M e / l (↓)

2 列内力方程
x x
M
FS ( x ) = e (0 < x < l ) Me
l Me
l −
l
Me
 x (0 ≤ x < a ) FS
 l
M (x) = 
 M e x − M (a < x ≤ l )
 l e

Meb/l
3 作内力图
x
内力图特点:集中力偶作用截

面,M图突变,突变值等于集
中力偶大小,Fs图不变。
M Mea/l
控制点法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1、FS、M 和 q 之间的微分关系

2、突变条件

3、控制点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FS、M和q之间的微分关系
y F q (x )
Me
规定:q↑为 +
A x
取微段dx为研究对象 B

x dx
由ΣFy = 0:
q(x)
FS ( x ) + q ( x ) dx FS (x)

−  FS ( x ) + dFS ( x )  =
0 M(x) M(x)+dM(x)
FS (x)+dFS (x)
dx
得到
dFS ( x )
= q ( x) 剪力与分布载荷的关系
dx
y F q (x )
由ΣMC = 0: Me

M ( x ) + FS ( x ) dx A x
B
dx
+ q ( x ) dx ⋅ x dx
2
−  M ( x ) + dM ( x )  =
0
q(x)
忽略二阶微量,得到 FS (x)

M(x) C M(x)+dM(x)
dM ( x )
= FS ( x ) FS (x)+dFS (x)
dx dx

弯矩与剪力的关系
梁的平衡微分方程
dFS ( x ) dM ( x )
= q ( x) = FS ( x )
dx dx

d 2 M ( x ) dFS ( x )
由此得到 = 2
= q ( x)
dx dx

即: 剪力图切线斜率=分布载荷集度

弯矩图上X截面处的切线斜率=该截面处的剪力

弯矩图凹凸性取决于该截面处的分布载荷集度
微分关系对应表
q q( x) = 0 q(x) = q = 常量
q图

x
dFS (x) dFS ( x)
dx = 0 dx = q
FS
FS 图 q>0 q<0

x 水平线
斜直线 斜直线
dM(x) 2
d M(x)
dx = FS = =q
常量
dx 2
x FS > 0 FS = 0 FS < 0 q>0 q<0
M图
极小值
M
极大值

斜直线 水平线 斜直线 抛物线 抛物线


突变条件

突变条件对应表

q F Me Me
q图

x F

FS F 图
S
F F
x

x Me
M图 Me
M
控制点法画剪力图与弯矩图主要步骤:

 根据载荷及约束力的作用位置,确定控制点(面)。

 应用截面法确定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数值
(假定剪力和弯矩都为正方向)。

 建立FS-x和M-x坐标系,并将控制点(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
标在相应的坐标系中。

 应用平衡微分方程确定各段控制面之间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的形状,进而画出剪力图与弯矩图。
例题: 梁由一个固定铰支座和一个可动铰支
q 座所支承,但是梁的一端向外伸出,
D 这 种 梁 称 为 外 伸 梁 (overhanging
A B
beam)。
4a a qa
FAy FBy

试画出:其剪力图和弯矩图,并确定剪力和弯矩绝对值的最大值。

解:1 确定约束力

根据梁的整体平衡,由 ∑ M =0, ∑ M =0
A B

9 3
求得A、B 二处的约束力 FAy= qa , FBy= qa
4 4
C D 2 确定控制面
A B

4a a 由于AB段上作用有连续分布
qa
FAy FBy 载荷,故A、B两个截面为控
FS 制面,约束力FBy 右侧的C截
x 面,以及集中力qa左侧的D
O 截面,也都是控制面。

x
O
3 建立坐标系
建立FS-x和M-x坐标系
M
q
C D
A B
4 确定控制面上的剪力
4a a qa
FAy FBy 和弯矩值,并将其标
FS 在 FS-x 和 M-x 坐 标 系
A
9qa/4
qa qa x 中。
O C d
B 7qa/4

A x
O qa2
D
B,C

M
q
D
5 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
A B

4a a qa 对于剪力图:在AB段,因有
FAy FBy
均布载荷作用,剪力图为一斜
FS
A
9qa/4 直线,于是连接A、B两点,
qa qa x
O C
即得这一段的剪力图;在CD
D
B 7qa/4 段,因无分布载荷作用,故剪
A x 力图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由
O qa2
D
连接C、D二点而得,或者由
B,C
其中任一点作平行于x轴的直
M
线而得。
6 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
q
D 对于弯矩图:在AB段,因有均布
A E B
载荷作用,图形为二次抛物线。
4a a qa
FAy FBy 又因为q向下为负,弯矩图为凸
FS 向M坐标正方向的抛物线。于是,
A
9qa/4
E qa qa x AB段内弯矩图的形状便大致确定。
O C D 为了确定曲线的位置,除AB段上
B 7qa/4
两个控制面上弯矩数值外,还需
A x
O D 确定在这一段内二次抛物线有没
qa2
B,C 有极值点,以及极值点的位置和
E

M 极值点的弯矩数值。从剪力图上
可以看出,在E点剪力为零。
q 7 确定弯矩图极值点的
D 位置。
A E B
q
4a a qa
FAy FBy A E
FS xE
A
9qa/4 9
FAy= qa
E qa qa x 4
O C D
B 7qa/4 9
∑ Fy=0,4
qa − qxE=0
A x
qxE2
O qa2
D ∑ M=0, M E − 2 =0
B,C
E 9
xE= a
M 4
1 81
M E= qxE2= qa 2
2 32
q 8 确定剪力与弯矩的最大绝
D 对值
A E B

4a a qa
FAy FBy 从图中不难得到剪力
FS 与弯矩的绝对值的最
A
9qa/4
大值分别为
E qa qa x
O C D
B 7qa/4 9
FS max = qa
A x 4
O D 81 2
qa2 M max = qa
E
B,C 32
M
q
D
A E B
注意到在B支座处,由于约
4a a qa
FAy FBy 束力的作用,该处剪力图有

FS 突变(支座两侧截面剪力不
A
9qa/4 等)弯矩图在该处出现折点
E qa qa x
O C (弯矩图的曲线段在该处的
D
B 7qa/4
切线斜率不等于斜直线CD的
A x
斜率)。
O qa2
D
B,C
E

M
利用剪力、弯矩与分布荷载间积分关系定值

积分关系:

dFs ( x ) dM ( x )
 = q ( x)  = Fs ( x )
dx dx
∴ dFs ( x) =
q ( x)dx ∴ dM ( x ) =
Fs ( x)dx
x2 x2 x2 x2

∫x1
dFs ( x) = ∫ q ( x)dx
x1
∫x1
dM ( x) = ∫ Fs ( x)dx
x1

x2 x2

∫ q( x)dx
∴ Fs2 − Fs1 =
x1
∫ Fs ( x)dx
∴ M 2 − M1 =
x1

梁上任意两截面的剪力差 梁上任意两截面的弯矩差
等于两截面间载荷图所包 等于两截面间剪力图所包
围的面积 围的面积
q
D
A E B

4a a qa
FAy FBy
FS 4a
A
9qa/4 FS A + ∫ −qdx =
FSB 左 = 9qa / 4 − 4qa =
−7qa / 4
0
E qa qa x
O C D
B 7qa/4

A x 9a / 4
O D ME = ∫ Fs ( x)dx
qa2 0
B,C
E

M
例题: 试画出图示有中间铰C的梁AB 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F=50kN q=20kN/m
Me=5kN·m
B
A E C D K
1m 1m 3m 1m
0.5m
解: 整体分析梁的受力如图。
F q =20kN/m
MA Me=5kN·m
A C
FAx B
E D K
FAy FBy

未知支反力: 4个 整体独立平衡方程:3个
关键在于中间铰不能传递力矩的特性,因而不论AC段或CB段均有

∑M C =0
F=50kN q=20kN/m Me=5kN·m
B
A E C D K
1m 1m 3m 1m
0.5m
50kN FCy'
MA
A C
∑M C =0
E FCx'
FAx FAy
q =20kN/m Me=5kN·m
C
FCx D K
FCy FBy

∑MC = 0 − (20 × 103 × 3 × 2.5) + 5 × 103 + FBy × 5 = 0


FBy = 29 kN
MA F q =20kN/m Me=5kN·m
A C
FAx B
E D K
FBy
FAy 1m 1m 3m 1m
0.5m

∑F x =0 FAx = 0

∑F y =0 − FAy + 50 + (20 × 3) − 29 = 0

FAy 81 kN ( ↑ )
=
∑M A =0

M A − 50 × 103 × 1 + 5 × 103 − 20 × 103 × 4 × 3 = 0

M A 96.5 kN ⋅ m
=
带有中间铰的梁的受力特点:

FCy'
MA
A C
E FCx'
FAx FAy
q =20kN/m Me=5kN·m
C
B
FCx D K
FCy FBy

CB梁段上的荷载会传递到梁的AC段,称为副梁;

AC段上的荷载不会传递到梁的CB段,称为基本梁(或主梁)。
F q =20kN/m
MA Me=5kN·m
A C
FAx B
E D K
FAy FBy
1m 1m 3m 1m
81 0.5m

Fs图(kN)
31
1.45 m

29
96.5

M图(kN·m)

15.5

5
31 34
55
下面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有无错误,请改正。

qa
q q

qa a a 2qa
3a
qa
参考答案: q q

qa a a 2qa
3a

Q
qa qa +
+
qa x
叠加法作弯矩图
FS ( x ) = F − qx + M e ⋅ 0
1
M ( x) = Fx − qx 2 + M e x
2
可见: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都是载荷
F、q和Me的线性函数

x
叠加原理:
由几个外力同时作用时所引起的构件内
x
的某一参数(内力、应力或位移等)
= 由各个外力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构件
内的该一参数的矢量和或代数和 x
例题:试用叠加法作图示简支梁的弯矩图

1.作出F单独作用时的弯矩图

2.作出Me单独作用时的弯矩图
3.叠加上述两图,得到F和Me同时作用时的弯矩图
1
Me = 4 Fl
F

l l
l
2 2

Fl/4



Fl/4
Fl/8
Fl/4
例题:试用叠加法作图示简支梁的弯矩图

1.作出q单独作用时的弯矩图

2.作出Me单独作用时的弯矩图
3.叠加上述两图
1 2 1 2
M e = 8 ql M e = ql
q q 8

l l l

ql2/8 ql2/8


9ql2/128 ql2/8
刚架的内力与内力图

刚架概念

刚架 刚架 桁架

刚架—其组成各杆采用刚性固定联结,确保各杆接头处受力后无相对
角度改变。

桁架—若干杆件有铰接联结。受力后节点可以角度改变。当外力作
用在节点时,桁架仅仅产生轴向力N。

刚架无论受何种外力,其杆件横截面上将有FN,FS,M产生的可
能,且M为主要内力。
刚架内力图的画法

(1) 无需建立坐标系;
(2) 控制点法;
(3) 弯矩图画在刚架变形受拉的一侧;

(4) 轴力、剪力图画在里侧和外侧均可,但
需标出正负号;

(5) 注意节点处的平衡关系。
节点处的平衡关系
M
FN

M
B FS

FS FS

FN
FS M

M
FN FN
例题:已知平面刚架上的均布载荷集度q,长度l。试画出刚架
的内力图。
B" C
B' B 解:1 求支座反力
ql 2 确定控制面,确定控制面上的内力
2
考察立柱AB的平衡
A
ql
∑F x = 0 , ql − ql + FS ( B′ ) = 0 ⇒ FS ( B′ ) = 0
ql FN(B') ql ql
2
M(B')
∑ Fy = 0 , FN ( B′) − 2
= 0 ⇒ FN ( B ) =

2
l
FS(B') B B' ∑ B′ ( )
M
= F 0 , M ( )
B ′ − ql × l
= + ql ×
2
0

ql 2
⇒ M ( B′ ) =
2
A ql
A FS ( A ) = ql FN ( A ) = M ( A) = 0
2
考察横梁BC的平衡

M(B") =∑ Fx 0=
FN ( B′′ ) 0
B" C ql
FN(B") B ∑ y
=F 0 , F S( B ′′
= ) +
2
0

ql
FS ( B′′ ) = −
FS(B") 2
ql
∑ B′′
M =( F ) 0 ,
2
× l − M (=
B′′ ) 0

ql 2
M ( B′′ ) =
2
FS ( C ) = −ql / 2 FN ( C ) = 0 M (C ) = 0
ql
3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2 ql
B' - 2

将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分别标在FS 和 B" C
M图中。 FS

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 A ql
2
ql
剪力图标上正负号。 2
B'
C
弯矩图画在受拉的一侧。 ql 2
2 B"
4 画轴力图。 M
将控制面上的轴力标在FN坐标中。 A

连图线。 ql
2
B" C
根据轴力的拉、压性质,在图上
B'
标上正负号。
=FS ( B ) 0=
, FN ( B ) ql / 2=
' '
, M ( B ) ql / 2 ' 2


FS ( A ) ql=
= , FN ( A ) ql / =
2 , M ( A) 0 FNx

( )
FS B'' = ( )
−ql / 2 , FN B'' = ( )
ql 2 / 2 A
0 , M B'' =
ql
FS ( C ) =
−ql / 2 , FN ( C ) =
M (C ) =
0 2
ql
2 ql
可取刚性结点B为分离体,
B" C B' - 2
B 考察该结点是否满足平衡条
B' 件来校核内力图的正误。 B" C
ql FS

2 A ql
2
ql
A 2
ql B'
ql 2
C
ql 2 B"
2
M
FS B'
= ( )
, FN B'
0= ( )
, M B'
ql / 2= ql 2 / 2 ( ) A
ql
2
FS ( A ) ql=
= , FN ( A ) ql / =
2 , M ( A) 0 B" C
B'

( )
FS B'' =
−ql / 2 , FN B'' = ( ) ( )
ql 2 / 2
0 , M B'' = +
FNx

A
FS ( C ) =
−ql / 2 , FN ( C ) =
M (C ) =
0 ql
2
附录A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A.1 静矩、惯性矩与惯性积

A.2 平行移轴公式

A.3 转轴公式 主惯性轴与主惯性矩


静矩(静面矩)
ydA—微面积dA对x轴的静矩
定义: x
xdA—微面积dA对y轴的静矩 dA
xC C
整个图形A对x轴的静矩:S x = ∫ A
ydA
y
yC
整个图形A对y轴的静矩: S y =∫ xdA
A

单位:m3

形心 xC = ∫ xdA / A
A

yC = ∫ ydA / A
A

Sy
S y= ∫ xdA= A ⋅ xC xC =
A

A

Sx
S x= ∫ ydA=
A
A ⋅ yC yC =
A
y
组合图形的静矩和形心 如:

xC C
组合图形
由几个简单图形(如矩形、圆形等) yC
组成的平面图形
x
O
静矩
n n n
S x = ∫ ydA = ∫A ++ A ydA = ∑ ∫ ydA = ∑ S xi = ∑ Ai yCi = A ⋅ yC
A 1 A n i
i =1 i =1 i =1

n n
S y = ∑ S yi = ∑ Ai xCi = A ⋅ xC
i =1 i =1

n n

形心 ∑Ax i Ci ∑Ay i Ci

xC = i =1
yC = i =1

A A
静矩的性质
yC

形心轴——通过图形形心的坐标轴

S=x A ⋅ yC = 0 yC = 0 C xC


S y= A ⋅ xC = 0 xC = 0

性质1:

图形对形心轴的静矩为零
反之,图形对某轴的静矩为零,则该轴必为形心轴
200
例题: 确定形心坐标 y
30
C
取参考坐标系 xy
200 yC
30
S x A1 y1 + A2 y2
yC = =
A A1 + A2 x
O
200 × 30 × 215 + 200 × 30 ×100
= mm
200 × 30 × 2

= 157.5 mm
惯性矩与惯性积
x
惯性矩 dA
y2dA—微面积dA对x轴的惯性矩
定义:
x2dA—微面积dA对y轴的惯性矩 y

整个图形A对x、y轴的惯性矩
单位:m4
I x = ∫ y dA
2
I y = ∫ x dA
2
A A 其值:+
惯性积

假设:x轴和y轴为一对相互垂直坐标轴
定义:xydA—微面积dA对x轴和y轴的惯性积

整个图形A对x轴和y轴的惯性积 I xy = ∫A xydA
单位:m4 其值:+、-、0
惯性矩与极惯性矩的关系

若x、y轴为一对正交坐标轴
x

∫ (x + y 2 ) dA
dA
I p = ∫ ρ 2=
dA 2
A A

ρ
= ∫
A
x 2 dA + ∫ y 2 dA
A y

即: I=
p I y + Ix

性质2:
平面图形对任意一点的极惯性矩等于该图形对通过
该点的任意一对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的惯性矩之和
y
常用图形的惯性矩: dy
h
矩形截面 2 dA y
h2 bh 3 x
I x = ∫ y dA ∫− h 2
2
= 2
y ⋅ bd y = C y
A 12 h
3
hb 2
Iy = O x1
12 b b
3
I x1 = ∫ y 2=
dA
h bh 2 2
A ∫ 0
y 2 ⋅ bdy =
3
y
圆形截面
π D4 1 π D4
Ix + I y =
Ip = I x = I y = Ip = x
32 2 64 O

环形截面
1 π ( D4 − d 4 ) π D4 d
I=
x I=
y
2
I=
p
=
64 64
(1 − α 4 ) D
y
惯性积的性质
x x
当x、y轴中有一轴为对称轴
∆A ∆A
I xy = ∫ xydA y y
A
2n
= lim
∆Ai → 0
∑ x y ∆A
i =1
i i i
O
x

n
= lim
∆Ai → 0
∑  x y ∆A + ( − x ) y ∆A 
i =1
i i i i i i
=0

性质3:
在一对正交轴中,只要有一个对称轴,则该图形
对该对正交轴的惯性积为零。
特别指出:惯性矩——对某一轴而言
极惯性矩——对某一点而言
惯性积——对某一对正交轴而言
惯性半径

在力学计算中,有时把惯性矩写成

I x= A ⋅ ix2 I y= A ⋅ i y2

Ix
即: ix = —图形对x轴的惯性半径
A

Iy
iy = —图形对y轴的惯性半径
A

单位: m
yC
平行移轴定理
x
定理推导 xC
b
x xC + b
=
dA
C yC
y yC + a
= xC
a y

I x = ∫ y= ∫ ( yC + a ) 2 dA
2
dA
A A

∫ C ∫ C ∫ dA
2 2
= y d A + 2 a y d A + a
A A A

= I xC +0 +a2 A

2
即: I=
x I x + a A
C
yC
I=
x I xc + a 2 A
x
xC
2 b
I=
y I yC + b A dA
同理
I xy I xC yC + abA
= C yC
xC
a y
--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平行轴定理

显然:I x ≥ I xC
I y ≥ I yC

性质4:
在平面图形对所有相互平行的坐标轴的惯性
矩中,以对形心轴的惯性矩为最小。
例题:求Iyc和Ixc
200
yC
Ι ΙΙ
I=
yc I yc + I yc 30 II xC 2
C a2
200 × 303 30 × 2003
= + = 2.05 ×107 mm 4 xC
12 12 a1
200 xC1
Ι Ι 2 157.5 30
I= I
xc xc1 + a A1
1

30 × 2003 I
= =
+57.52 × 200 × 30 mm 4
2.03 ×107 mm 4 O x
12
ΙΙ ΙΙ 2
I=
xc I xc 2 + a2A =
2 3.98 ×107 mm 4

Ι ΙΙ
I=
xc I xc + I=xc 6.01×107 mm 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