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4

第二章 平面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 或称平面一般力系 ) :各力


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叫平面任意
力系。 简称平面力系。

F1
F2

y
Fn F3
x
基本概念

力系分为:平面力系 (planar force system)


空间力系 (space force system)

① 汇交力系 (planar concurrent force system)


( 重点 ) 平面力系 ②平行力系 ( 平面力偶系是其中的特殊情况 )
(planar parallel force system)
③ 一般力系 ( 平面任意力系 )
(planar general force system)

① 汇交力系
空间力系 ②平行力系 ( 空间力偶系是其中的特殊情况 )
③ 一般力系 ( 空间任意力系 )
简单力系:指的是汇交力系、力偶系。
§2-1 平面汇交力系

各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可分为空间汇交
力系和平面汇交力系。
一、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力多边形规则
  
FR1  F1  F2
   3
FR 2  FR 1  FR 3   Fi
i 1

 n  
FR   Fi   Fi
i 1

力多边形

力多边形规则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FR F3 FR F3
F2 F2
1 2 F4 F4
F1 FR F1
A A FR

力多边形法则:共点力系可合成为一通过汇交点的合
力多边形法则
力,其大小和方向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 ( 几何和 ) 。

FR=F1+ F2 + +Fn =Fi ( i=1,2,  ,n )


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通过汇交点的合
力FR,其大小和方向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
( 几何和 ) ,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即: n
FR  F1  F2    Fn   Fi (2 —1)
i1

简写为
FR : F (2 —1)

多个力汇交于一点,如果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
换,此力称为合力。简言之:如果一个力与某
一力系等效,则称此力为该力系的合力。
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平衡条件  Fi  0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力多边形规则求合力和平衡的几
何条件适用于任意汇交力系。
例 2-1
已知: P  20 kN, R  0.6 m, h  0.08 m
求:

1. 水平拉力 F  5 kN
时,碾子对地面及障碍物的压力?

2. 欲将碾子拉过障碍物,水平拉力 F 至少多大?
 
3. 力 F沿什么方向拉动碾子最省力,及此时力 多大??
F
解 : 1. 取碾子,画受力图 . 用几何法,按比例画封闭力四边形

Rh
θ  arccos  30 
R F A  11.4kN
FB sin θ  F FB  10kN
FA  FB cos θ  P
2. 碾子拉过障碍物, 应有 FA  0

用几何法解得 F  P t anθ = 11. 55kN

3. 解得 Fmin  P  sin θ  10 kN
例 2-2
已知: AC  CB, F  10各杆自重不计;
kN
求: CD杆及铰链 A
的受力 .
解: CD 为二力杆,取 AB杆,画受力图 .

用几何法,画封闭力三角形 .

按比例量得 FC  28 . 3 kN , F A  22 . 4 kN
三、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合力 FR在 x 轴, y 轴投影分别为

F R x  F R cos 

FRy  FR c o s 
合力等于各力矢量和
 
FR   Fi

由合矢量投影定理,得合力投影定理

FR x   Fix FR y   Fiy
由图可看出,各分力在 x 轴和在 y 轴投影的和分别为:

y y

F4 Fy4 F4
FRy F
FR R
F3 Fy3  F3

Fy1 Fy2
F1 F1 F2
F2
FRx
O x O Fx4 x
Fx1
Fx2
合力的大小为:
F R  FR x  FR y
2 2

方向为:
   Fix    Fiy
cos( FR , i )  cos( FR , j ) 
FR FR
作用点为力的汇交点 .

四、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衡条件 FR  0

平衡方程
 Fx 0  Fy 0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必要和充分条件
是 : 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为
零。

 Fx 0
 Fy 0

上式有两个独立平衡方程,只能求出两个未知数。

计算结果为正值,表明未知力的假设方向与实际方
向相同。反之为负。
例 2-3 已知:图示平面共点力系 F, 1  200 N , F2  300 N
,
F3  100 N , F4  250 N. 求:此力系的合力 .
解: 用解析法
F R x   F ix  F1 cos 30   F 2 cos 60   F3 cos 45   F 4 cos 45   129 . 3 N
F R y   F iy  F1 sin 30   F 2 sin 60   F 3 sin 45   F 4 sin 45   112 . 3 N

FR  F R2x  F R2y  171 . 3 N

FRx
cos θ   0.7548
FR
FRy
cos β   0 .6556
FR

θ  40 . 99  , β  49 . 01 
例 2-4

已知:系统如图,不计杆、轮自重,忽略滑轮大小,
P=20kN ;

求:系统平衡时,杆 AB , BC 受力 .
解: AB 、 BC 杆为二力杆,取滑轮 B

(或点 B ),画受力图 . 建图示


坐标系

F x 0  F B A  F1 cos 60   F 2 cos 30   0

F y  0 F  F cos 30   F cos 60   0
BC 1 2

F1  F2  P

F BA   7 . 321kN F BC  27 . 32 kN
选取合适的坐标系 x—y ,使得平衡方程里只含
有一个未知量,求解带来方便。

F’BA
P=F2
B
60o
30o F1 = P
F’CB
x
例 2-5

已知: F=3kN, l=1500mm, h=200mm ,忽略自重;


求:平衡时,压块 C 对工件与地面的压力, AB 杆受力 .

解: AB 、 BC 杆为二力杆 .

取销钉 B.

F x  0 F B A cos θ  F B C cos θ  0
F BA  F BC
F y  0 F BA sin θ  F BC sin θ  F  0

F BA  F BC  11 . 35 kN
选压块 C

F x 0 FCB cos θ  FCx  0

F Fl
FCx  cotθ   11.25kN
2 2h

F y 0 F CB sin   F C y  0

F C y  1 .5 k N
例题 井架起重装置简图如图所示,重物通过卷扬机 D 由绕过滑轮 B
的钢索起吊。起重臂的 A 端支承可简化为固定铰支座, B 端用钢索 BC
支承。设重物 E 重 G=20KN ,起重臂的重量、滑轮的大小和重量索及钢
的重量均不计。求当重物 E 匀速上升时起重臂 AB 和钢索 BC 所受的力。

600 B
150
C B
TBD=G
300 TBC1515
0 0
300
E TBD
D A
FAB E
G
解: 1 、取滑轮连同重物 E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
2 、取汇交点 B 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
3 、列平衡方程并求解:
 Fx = 0 - TBC cos300 - TBD cos450 + FAB cos600= 0
 Fy = 0 - TBC cos600 - TBD cos450 + FAB cos300-G= 0
FAB = 45 kN TBC = 9.65 kN

600 B
150
C B x
30 0
0
300 TBC15150 0 TBD=G
30
D E TBD
A
FAB E
G
解二:  Fy = 0 - TBD sin150+ FAB sin300-Gsin600= 0
FAB = 45 kN
 Fx = 0 - TBC - TBD cos15 0
+ FAB cos30 0
-Gcos60 0
=0
TBC = 9.65 kN
y
x
600 B B
150
C
TBC1515
0 0
TBD=G
300
300
TBD
D E
A FAB E
G
[ 例 ] 已知 P=2kN 求 SCD , RA

解:①研究 AB 杆

② 画出受力图

③ 列平衡方程
 Fy  0 , RA  cos   SCD  cos 450  0

 Fy  0,  P  RA  sin   SCD  sin 450  0

④ 解平衡方程 由 EB=BC=0.4m , 
EB 0.4 1
tg   
解得: AB 1.2 3
P cos 45 0
S CD   4 .24 kN; R A  S CD   3 . 16 kN
sin 45  cos 45  tg 
0 0
cos
[ 例 ] 图示吊车架,已知 P ,求各杆受力大小。
解:1 、研究对象:整体 或铰链 A

S AB A

60°

 P
2 、几何法: S AC

S AB SAC=P/sin600

S AC
SAB=P×ctg600
60° P

 S AB
S AC
[ 例 ] 图示连杆机构,已知 Q 、 R ,求图示位置平衡时, Q
与 R 的关系。
解: 1 、研究对象:
A铰 B
 铰
S BA B
A 45° 
 S AB 30°
SCA 90° 
Q  60° S
R DB


结构 
SCA 
S AB
A
 

S BA
S1 B
设杆受拉力,则力背离铰链,
受压力,则力指向铰链,
讨论: 取 AB 为研究对象

y x ∑X=0
30°60° Qcos450+ SCA cos450 - Rcos300 = 0
45°  S DB
R
 90° Q
SCA ∑Y=0

-Qsin450+ SCA sin450 - Rsin300 - SDB = 0


A 铰 B 铰 2 、平衡方
y y 程 A铰

S BA B
A 45°  x ∑X=0 Q - SBA cos450 = 0
S AB 30°
 90° Q  60° S  S BA  Q/cos450  2 Q
SCA R
x DB
B

讨论: ∑Y=0 SAB - R cos30 = 0
0
取 AB 为研究对象
3
 S AB  R cos30 
0
R
y 2
x
∵ SBA=SAB
 
 R S DB 3
 Q Q : R  : 2  0.612
SCA 2

[ 例 ] 已知如图 P 、 Q , 求平衡时 = ? 地面的反力
N= ?
解:研究球受力如图,
选投影轴列方程为

 X 0 T2 cos T1  0 ①
Y 0T2 sin  Q  N D  0

由①得
cos  T1  P  1   6 0 0
T2 2P 2

由②得
N D  Q - T2 sin   Q - 2 P sin 6 0  Q  3 P
0
解题技巧及说明:

1 、一般地,对于只受三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

特殊时用几何法(解力三角形)比较简便。

2 、一般对于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不特殊或

特殊,都用解析法。

3 、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
只有一个未知数。
4 、对力的方向判定不准的,一般用解析法。

5 、解析法解题时,力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如果求出

负值,说明力方向与假设相反。对于二力构件,

一般先设为拉力,如果求出负值,说明物体受压

力。

作业: 2-1 ,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