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7

社会学院本科生教学手册

Teaching Manual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chool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2016 Academic Year

目 录
第一章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概况
一、社会学院简介
二、专业及机构设置
三、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
四、师资简介
五、科研与教学条件
六、社会学研讨会与影视社会学茶聚制度
七、访问教授制度
八、实习与服务

第二章 社会学院本科教学方案
一、方案指导思想
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三、课程模块设置与学时分配
四、培养规格与路径
五、各专业具体培养方案

第三章 各专业具体培养方案
一、社会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
二、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方案
三、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
第一章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概况

一、社会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有着悠久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学脉。1928 年,
国立中央大学建立了社会学系,由社会学家孙本文教授担任系主
任;心理学专业源于 1920 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学系;
社会工作专业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 1928 年中央大学社会学
系所设置的社会工作专科,金陵大学更是当时国内社会工作领域
理论和实践的先驱;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虽然为新设研究机构,
但南京大学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同样有过活跃的人类
学研究与教学。1952 年,由原中央大学文理学院和金陵大学文理
学院组成的南京大学,受当时的政治氛围之影响,在院系调整中
停办了社会学系;1956 年后,心理学系也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
的心理学家潘菽教授的带领下,按国家教育研究规划搬迁至北京,
成为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的基础。至此,我们的社会学和心
理学学脉不幸中断。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彻底扭转中国社会的走向、改变 13
亿中国人民命运的同时,也使社会学这样一门在中国被取缔 30
年之久的学科枯木逢春。在中国社会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1983
年,南京大学成立了社会学研究室;1986 年获得社会学硕士授
予权;1988 年,南京大学成立社会学系;1996 年获得社会学博
士学位授予权;2002 年设立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社
会学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06 年成为江
苏省一级重点学科;2007 年社会学学科(二级学科)成为国家
重点学科;2010 年和 2014 年两度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2008 年
成立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等系所在内的社

1
会学院。在教育部学科办主持的全国三次学科评估中,南京大学
社会学一级学科分别名列第五(2004)、第三(2008,与南开大
学、中山大学并列第三)和第三(2012);不断的进步使得我们
逐渐奠定了国内社会学研究和教学的重镇地位。
2010 年 10 月,蒙“中国首善”、福建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
旺先生慨然捐资人民币 2000 万元建设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河仁
楼 ” ; 2012 年 9 月 , 社 会 学 院 整 体 搬 迁 至 仙 林 校 区 河 仁 楼 ,
10500 平米的办公、科研和教学大楼为社会学院的发展开启了新
的阶段。
经过 26 年的发展,社会学院尤其是社会学学科在社会学理
论和方法、应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社会管理和社会政策等七大领域形成了自
己的优势和特色。自 2002 年以来,学院先后与哈佛-燕京学社、
悉尼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系、日本东京
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世界大学联盟(WUN)等机构合作召开了 5
次大规模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 5 次全球
范围内的“中国研究国际暑期班”,在国际中国研究学界和社会
学界产生了相当的社会与学术影响。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水平一直处在国内社会
学学科的领先水平。自 2005 年以来,学院先后有 8 位教师主持承
担了 12 项国家和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或重大攻关项目,
数十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一般项目,以及大量的省部
级研究课题,此外还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际合作研究在内的众多
的横向研究课题,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获
得了诸多省部级奖项。学院教师和学生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
《社会学研究》、 《历史研究》等一流 CSSCI 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
篇,SCI 或 SSCI 论文数十篇,CSSCI 论文逾千篇,出版著作数十
部;先后获得教育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十项,
以及美国《文化人类学》年度“文化视野奖”1 项。2004 年和 2013

2
年,社会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特等奖;
2005 年和 2014 年,社会学院两度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标的中心图案是由三本打开的书籍组成
的“众”字,外圈为绿色的橄榄枝。社会学最早进入中国的时候
被称之为“群学”,因此本院标不仅象征我们的社会学院,而且
具有“社会是一部大书,我们都是它的忠实读者”的寓意;社会
学院的院训为费孝通教授手书的“创造健康社会”;社会学院的
网页为:http://sociology.nju.edu.cn,欢迎浏览。

二、专业及机构设置
社会学院设有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心理学系
和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招收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三个本科
专业;设有社会学专业一级硕士点(含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
三个硕士点)、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硕士点,以及社会工作
专业硕士(MSW)点;社会学专业一级博士点,以及社会学博士
后流动站,形成了社会学学科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的国民高等
教育系列。
社会学院另设有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南京大学城市
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南京大学社
会心理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国际市
场调查所等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MSW)中心。
近来由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与新闻传播学院、政府管理
学院和信息管理学院共同建立了“江苏紫金传媒智库”。这些科
研和教学机构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学校及海外科研项目数
十项,在社会学及相关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分别由以下
人员负责:

3
1、 学院党委

职 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书记(党委工作总负责) 徐 愫 89688989
副书记(学生工作) 沈 晖 89680958-334

2、 学院行政

职 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院长(院务工作总负责) 周晓虹 89682221


副院长(科研与学科建设、博士后管
成伯清 89680958-322
理)
副院长(分管研究生与本科生教学) 吴愈晓 89680958-420
教学秘书 王 波 89680958-354
科研秘书 陈昌凯 89680958-429
外事秘书 刘 柳 89680958-409
博士后流动站秘书 张腾霄 89680958-356

3、 系所行政
(1)社会学系

职 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系主任 翟学伟 89680958-426
副系主任 郑 震 89680958-301

4
(2)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职 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系主任 陈友华 89680958-246
副系主任 郑广怀 89680958-321

(3)心理学系
职 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系主任 周仁来 89680958-418
副系主任 肖承丽 89680958-419

(4)社会人类学研究所
职 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所长 范 可 89680958-318
副所长 杨德睿 89680958-308

4、 行政办公室

职 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主任 蒋海云 89680950

研究生秘书、人事与党务秘书 严 玲 89680952

本科教务员 胡 洁 89680957

研究生教务员 荀 烨 89680956

行政秘书 赵燕霞 89680951

会计 唐来珍 89680958-335

5
技术员 郭 浩 89680958-217

收发员 黄巧玲 89680958-307

资料员 陈 露 89680958-104

成人教育 任爱民 89680955

5、 学工组

职 务 姓 名 办公电话
研究生辅导员 曹慧中 89680954
本科生辅导员 时 昱 89680953
本科生辅导员(兼) 许 琪 89680958-356
本科生辅导员(兼) 郭 未 89680958-354

社会学院由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副书记和各系(所)主
任(所长)组成院务委员会(主任周晓虹、副主任徐愫、秘书蒋
海云),管理学院的日常工作、拟定发展计划;社会学院另设有
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晓虹、副主任风笑天、秘书陈昌凯)、学位委
员会(主任成伯清、副主任翟学伟、秘书严玲)、教学委员会(主
任吴愈晓、副主任沈晖、秘书王波)、评聘委员会(主任周晓虹、
副主任徐愫、秘书严玲)、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秘书张腾霄),
分别受理相关的学术、学位、教学以及岗位评聘业务。

四、师资简介: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师资精良,经过 26 年的努力,本院的师
资力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全职教师 49 人,其中教授 19 人
(博士研究生导师 15 人),副教授 23 人(博士生导师 1 人),

6
讲师 7 人;48 位全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 19 人具有美国、
英国、日本、德国、法国、香港等海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另有兼职
访问教授 1 人、兼职教授(含讲座教授) 2 人;专职科研人员
(助理教授)4 人。在上述全职及兼职教师中,1 人为国务院社会
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 人担任教育部社会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1 人为国家级教学名师、1 人为教育部“海外教学名
师”、2 人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 人为南京大学特聘教授、
1 人为南京大学赵世良讲座教授、1 人为南京大学宜兴讲座教授、3
人为“马工程”首席专家、5 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5 位教授
和副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3 人为南京大学登峰
计划入选者(A 类人才 1 人,B 类人才 2 人)。

7
全职教师(姓名后打*者为博士生导师,排名以姓氏拼音为序):

性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电子信箱

社会统计学、婚姻人口学、 人口社会学、社会统计分析软 89680958-246


陈友华* 男 教授 博士
计量经济学及社会保障 件(SPSS)、社会政策研究 chenyouhua@yahoo.com

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89680958-429
陈昌凯 男 讲师 博士 基础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cck@nju.edu.cn

社会学高级定量方法、社会 社会学高级定量分析、 因果 89680958-242


陈云松 男 副教授 博士
网与社会资本 推断 yunsong2000@gmail.com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情感 89680958-322
成伯清* 男 教授 博士 西方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 bqcheng@nju.edu.cn

社会人类学、经济人类学、 89680958-305
褚建芳 男 副教授 博士 经济人类学、宗教与仪式研究
仪式研究 chujianfang@nju.edu.cn

8
性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电子信箱

社会人类学理论与历史、人类 89680958-318
范 可* 男 教授 博士 社会人类学
学与中国社会 fankanthr@gmail.com

社会分层与流动 89680958-244
方长春 男 副教授 博士 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分层
社会研究方法 njuccf@nju.edu.cn

南京大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家庭与人 89680958-304


风笑天* 男 博士 社会学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
特聘教授 口问题、中国独生子女研究 xtfeng@nju.edu.cn

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咨 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 89680958-310


耿柳娜* 女 教授 博士
询、人力资源 理学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 gengliuna@nju.edu.cn

社会人口学、青少年行为与 社会研究方法、应用人口学、 89680958-354


郭 未 男 副教授 博士 社会工作评估 weiguo@nju.edu.cn
健康、老龄健康与社会保障

89680958-315
何安娜 女 副教授 博士 临床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hillerschen@nju.edu.cn

9
性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电子信箱

教育社会学、社会学定性研究 89680958-314
贺晓星 男 教授 博士 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
方法 xxhe62@nju.edu.cn

城市研究、社会政策分析、社 社会政策概论、社会公益理 89680958-225


胡小武 男 副教授 博士
会公益理论、社会营销战略 论、城市社会学、企业社会学 huxiaowu@nju.edu.cn

奖赏和决策、人的社会行为、 89680958-319
李岩松 男 副教授 博士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神经科学 63455587@qq.com

Globalization &
89680958-425
李晟台 男 副教授 博士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学说史 Culture , Sociology of
sungtae@nju.edu.cn
Knowledge

心理测量与统计、人事测评、 心理测量、人事测评、情绪与 89680958-415


李中权 男 副教授 博士
情绪与决策 决策研究专题 zqli@nju.edu.cn

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政治社 社会工作行政、社区工作、社会 89680958-323


梁 莹* 女 副教授 博士
会学 工作项目评估、社会政策研究 njulucy@163.com

10
性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电子信箱
89680958-428
刘林平* 男 教授 硕士 劳工研究 劳工研究、组织社会学
linpingl@163.com

矫治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理论、 89680958-409
刘 柳 女 讲师 博士 社会工作、犯罪学
影视文本与社会工作 liuliu@nju.edu.cn

89680958-417
刘阳阳 男 副教授 博士 生物学、心理学 生物与遗传、生理心理学 liuyangyang@nju.edu.cn

89680958-343
陆 远 男 讲师 博士 中国社会学史 历史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史
luyuan@nju.edu.cn

环境社会学、社会生态学、社
环境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89680958-234
马道明 男 副教授 博士 会生态规划与设计、社会福利
生态规划与设计 greenlove@nju.edu.cn
项目评估

SPSS 统计分析、都市人类学、 89680958-232


闵学勤 女 教授 博士 城市社会学、社会统计
精神健康、国外社会工作 minxueqin@nju.edu.cn

11
性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电子信箱

福利社会学、高级社会工作实
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社 89680958-421
彭华民* 女 教授 博士 务、服务学习、社会保障与社会
会政策、消费社会学 penghm@nju.edu.cn
福利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实务、心
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学 89680958-424
桑志芹* 女 教授 博士 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团体心理咨
与临床心理学 zqsang@nju.edu.cn
询、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等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医疗人类学、 89680958-312
邵 京 男 教授 博士 人类学
语言学人类学 shaojing@hotmail.com

医务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社 89680958-334
沈 晖 女 副教授 博士 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
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工作概论 Shenhui@nju.edu.cn

心理与教育统计、工程心理学、 89680958-303
唐日新 男 副教授 博士 工程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高级认知工效学 trxtrx518@nju.edu.cn

12
性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电子信箱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家庭社 89680958-313
田 蓉 女 讲师 博士 社会工作
会工作、MSW 社会工作实习 tianrong.prema@gmail.com

经济社会学、新经济社会学的 89680958-320
汪和建* 男 教授 博士 经济社会学及制度分析
中国研究、制度分析基础 hjwang@nju.edu.cn

社会分层与流动、教育社会 社会统计学与定量数据分 89680958-420


吴愈晓* 男 教授 博士
学、定量研究方法 析、社会分层与流动 yxwu2013@nju.edu.cn

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史、空间 89680958-419


肖承丽 女 副教授 博士
虚拟现实与空间认知 认知研究专题 xiaocl@nju.edu.cn

团体工作、成长小组、学校社
社会工作实务、儿童青少年 89680958-427
肖 萍 女 副教授 博士 会工作、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福利、社区工作与社区管理 xiaoping@nju.edu.cn
社会福利研究专题

13
性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电子信箱

社会人类学、宗教研究、社 社会人类学、宗教研究、社会 89680958-423


谢燕清 男 副教授 博士
会学定性研究方法 、民俗学 学定性研究方法、民俗学 xieyanqing@nju.edu.cn

人口学、社会统计学、家庭 社会统计学、人口社会学、家庭 89688989


徐 愫 女 副教授 博士
社会学 社会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xusunju@nju.edu.cn

89680958-308
杨德睿 男 副教授 博士 宗教人类学、政治人类学 宗教人类学、政治人类学
yangdr@nju.edu.cn

社会人类学、象征人类学、 89680958-346
杨渝东 男 讲师 博士 法律人类学、象征人类学
法律人类学 yangyudong@nju.edu.cn

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实 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 89680958-317


翟 进 男 讲师 博士
务、个案社会工作 论、老年社会工作 zhaijin@nju.edu.cn

姓名 性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办公电话与

14
别 电子信箱

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社会心 中国社会、中国社会学史、学
长江学者 89680958-426
翟学伟* 男 博士 理学、本土社会心理学及方 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国人社
特聘教授 zhaixw@nju.edu.cn
法论 会行为分析

89680958-411
张 洪 女 副教授 博士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
vivianzh@nju.edu.cn

城市社会学、社区理论、城 城市社会学、现代社区理论、
赵世良 89680958-238
张鸿雁* 男 博士 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和企业 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企业策划
讲座教授 zhanghy@nju.edu.cn
策划 与企业发展

89680958-316
张玉林 男 教授 博士 农村社会学、乡村人类学 农村社会学、中国社会史
yulinzhang@nju.edu.cn

身体与实践问题,西方社会 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思想 89680958-301


郑 震 男 副教授 博士
学理论,文化研究 史、西方社会学理论 zhzh54@nju.edu.cn

姓名 性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办公电话与

15
别 电子信箱

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概
89680958-321
郑广怀 男 副教授 博士 社会工作、劳工研究 论、社会福利理论、社会工作
Zhenggh01@163.com
原著选读、社会工作伦理

传播与社会研究、文化研 89680958-344
周培勤 女 副教授 博士 传播与社会研究、女性研究
究、女性研究 PeiqinZhou@nju.edu.cn

89680958-418
周仁来* 男 教授 博士 认知神经科学、情绪研究 认知心理学
rlzhou@bnu.edu.cn

长江学者 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 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 89682221


周晓虹* 男 博士
特聘教授 当代中国研究 学、当代中国研究 xhzhou@nju.edu.cn

地域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89680958-413
朱安新 男 讲师 博士 家庭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社会学调查 zhuanxin@nju.edu.cn

16
性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电子信箱

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理论、 89680958-326
朱 力* 男 教授 博士 社会问题、应用社会学
社会问题 njsocio@sina.com.cn

访问教授
性 学 办公电话与
姓名 职称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别 位 电子信箱

当代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专题、
硕 89680958-366
金一虹 女 访问教授 性别社会学、家庭社会学 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婚姻、家庭
士 jinyihong@163.com
与社会性别

17
兼职教授

办公电话与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电子信箱

兼职教授/
David 89680958-350
男 教育部海外 博士 中国研究 Social Change in China
Goodman david.goodman@xjtlu.edu.cn
教学名师

社会分层与流动、经济 社会研究中的统计学、高级
宜兴 89680958-350
吴晓刚 男 博士 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定量分析、中国当代社会研
讲座教授 sowu@ust.hk
定量研究方法 究、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

专职研究员及其他教师:

18
办公电话与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位 专业特长 教学领域
电子信箱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89680958-362


纪莺莺 女 助理研究员 博士 比较个案研究方法 比较个案研究方法 jiyingying12@126.com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哲学心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89680958-354
王 波 男 助理研究员 博士 理学、马克思主义心理学、批判心
哲学心理学 herschelwang@gmail.com
理学、历史认识论

心理健康、颜色心理学、发展心理 89680958-356
张腾霄 男 助理研究员 博士 发展心理学
学 psyztx@163.com

89680958-356
许 琪 男 助理研究员 博士 Stata 统计软件、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方法
xuqi@nju.edu.cn

19
五、科研与教学条件
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学院多年来奉行稳定规模、提升质量的
策略,并努力通过制度性安排来保证和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为
了保证学术薪火的有效传承,从 2001 年起,我们开始深入改革,
建立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首先根据专业的需要,全
面充实、完善了社会学教学计划;自 2001 年秋季开始,连续十多
年印制了《研究生教学手册》和《本科生教学手册》,使学生能够
对他们未来 4 年(本科)甚至 10 年(本科-博士)的学术训练
有所了解。
设立了“访问教授”制度,邀请名家开设“孙本文社会学论
坛”(含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等学科领域)、“乔启明人
口学论坛”、“潘菽心理学论坛”以及“人类学谋思谈”,在激
发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想象力方面作用巨大。自 2002 年来,我们先
后邀请了百余位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心理学名家前来讲学,
为学生开设了学分性课程几十余门,不但扩展了青年学生的学术
视野,也促进了青年教师与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在本科生的培
养方面,学生内部刊物《视野》主要由社会学专业同学担任编辑;
心理学专业的“朋辈咨询”;社会工作专业的“扬帆”成长小组,
使得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形成各自特色。学院的社会学专
业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2005,2014)、江苏
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和一等奖(2005)各一项、国家级精
品课程二项(2004)、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一项、余天休优
秀博士论文奖两项、三人获得“宝钢教师奖”(特等一项、优秀
奖两项)、一人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09)。
我们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拥有 25 部 IPP 电话和 25 台电脑的

20
“电话访问中心”,2003 年 SARS 期间组织研究生进行了全国 5
大城市 2000 户居民的“SARS 流行的公众反应和社会后果调查”
2006 年则与本校新闻传播学院合作,组织了有 130 位师生参加
的规模浩大的全国 10 大名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为
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了解普通百姓提供各种便利。坐落于南京大
学仙林校区的社会与行为科学实验中心,约近千平方米,投资近
百万元,建成包括行为观察室、心理咨询室、教学实验室、普通及
实验心理学实验室、认知实验室、心理测评室和可用性测评室等
在内的心理学实验室;建成包括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室、小组社会
工作实验室、社区社会工作实验室等在内的社会工作实验室。今
后社会与行为科学实验中心的功能将逐步完善,目前正在筹建社
会心理学综合实验室、脑神经与认知科学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
室、大数据与行为研究实验室和社会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验
室等。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是全国 33 家首批开展社会
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之一,为此我们成立了社会工作硕士
(MSW)教育中心,并邀请了民政部、信访局、社保局、妇联等部
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社会工作兼职导师和实习督导,
实行双导师制。重视社会工作硕士学生的能力培养,建立了 800-
1000 小时实习制度,建立了南都公益基金会、南京儿童福利院、
南京市救助站等 20 多个实习基地。力求摸索出一套适合专业学位
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计划,为相关机构输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2013 年 5 月 3 日,民政部发布《关于确定首批民政部社会
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的通知》,我院(与江苏省民政干部学校
联合申报)获批成为民政部首批 37 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

21
地之一。我院成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进一
步优化完善了我院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了高级社
会工作人才培养为主、专业人才培训为辅的多元发展格局。

六、社会学研讨会与影视社会学茶聚制度
2001 年 7 月起,为提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学术品质,开
展积极的学术交流,激励教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学与
人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推行定期规范的
“社会学研讨会”(Sociology Seminar)制度,邀请海内外学
者及本系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发布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印制标
准的工作论文。拟参加研讨会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教师和博士研
究 生 请 与 成 伯 清 教 授 联 系 , 并 通 过 电 子 信 箱
(bqcheng@nju.edu.cn)提交论文文本。
另外,社会学院还设有定期举行的“影视社会学茶聚”
(Tea Party)制度。由本系及其它教师播放具有社会学或人类
学价值的影视片,并进行相关的学术讨论,以期在推动影视社会
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同时,增进师生间的了解和友谊。需要举办影
视茶聚的教师请与周培勤博士(peiqinzhou@nju.edu.cn)联系,
学生也可以向主持人推荐影片。

七、访问教授制度
2001 年 9 月起,同样为提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学术品质,
与国内外社会学人类学界展开积极的学术交流,进一步开拓我系
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使其能够了解中外社会学人类学
界的最新动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在校内及国内社会学系率先推

22
行“访问教授”(Visiting Professor)制度,邀请中外社会学
家和人类学家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开设正规
学分课程(一般为 40 学时)。北京大学马戎教授、王铭铭教授、
张静教授、陈向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教
授和渠敬东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
会学系李路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应星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社
会学系西原和久教授、韩国国立大学金光亿教授、美国纽约大学
Hamond 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 Bryan Turner 教授、英国伦敦经济
学 院 Charles Stafford 教 授 、 英 国 利 兹 大 学 Flemming
Christiansen 教授等已先后来系担任访问教授。
为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社会学人的联系,2015 年社会学院正
式设立“贝杉社会学人访问计划”,入选 6 位国内其他社会学机
构的教授、副教授,将每人来学院从事为期一个月的访问研究。

八、实习与服务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重建以来,学院教师们一直关注现实社会
问题和社会进步,诸多教授在坚持学术理想的同时,关注中国社
会的改革和开放事业,并且积极为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出谋划策,贡献良多,不断践行“合力共建求创新、市校
合作谋发展”的理念,成为政府和社会的智库。我们建立了严格
实习制度,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供不同专业的同学实习。
依托社会学院原有力量, 2010 年成立的城市科学研究院,
秉承学以致用的经世信念和道德情怀,以探究完全的城市发展模
式、倡导文化资本化的城市创新理念为己任,寻解城市化进程中
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2010 年成立了河仁社会慈善学院,

23
致力于中外慈善政策、慈善文化、慈善捐赠的教学、培训与调查研
究工作,意图开高校在中国慈善研究领域的先河;2011 年与中
共南京市委建设工作委员会合作成立的社会建设研究院,努力打
造南京市社会建设与社会形态分析的权威机构;先后与多家省市
行政部门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为地方发展谋篇布局。
社会学院的教师们都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伟大
的转型和变革时代,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方面社会变
迁在形成中国社会多方面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日益严重的
社会问题,这向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
迅疾的社会变迁也为我们提出新的理论、思考新的问题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良机。我们应当将所学、所思、所想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
设更好地进行结合。如果真的如人所说,中国的社会学正在面临
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社会学的春天已经来临,那么我们
自然应该加倍努力、与时俱进,以精进之学术,助腾飞之民族!

24
第二章 社会学院本科教学方案

一、 方案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领,坚持“适度扩大规模、着力提升内
涵”的办学思路和“以学科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
为根本”的办学理念,贯彻“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
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
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个性化、多
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
际视野的各类高级人才。
社会学院的发展一向秉承费孝通先生所题的“创造健康社
会”的理念。从宏观的角度而言,我们的目标是造就社会的有用
之材,为实现一个健康社会而奋斗;从微观的角度而言,我们希
望为社会学院的师生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教师
的科研提供一方广阔天地。
社会学院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
导向、以实践为手段、以成长为目标”。为了使学生在经过四年的
本科学习之后成为有用之材,我院从多个角度入手,既注重提高
学生的学术素养,使得学生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结构合理,
同时又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际
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在面临就业竞争的时候能够彰显一定优势。
我院本科教学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起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教学工作首先必
须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此我院一方面大力引进人才,特别

25
是具有海外学术训练背景的学者,一方面内部挖潜,优化师资队
伍结构,为课程开设、指导学生科研、带领学生实践提供了坚实
的基础。
2、“重点”:培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采取这些措施:一是调整改善课程设置,鼓励老师进行教学
改革;二是积极进行本科生实践教学的改革,确保每个专业的学
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实践机会;三是开办“社会学研讨会”、“社
会学、人类学影视茶座”,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培养人才;四是支
持学生自办学术刊物,成立学生社团,让他们为展现自己的创新
能力提供舞台。我院“社会学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项
目,曾经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高等
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亮点”: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
今天,办学的国际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我们力争培养出视野开阔、适应 21 世纪新形势的人才。在这方面,
我院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相应采取了大量举措,请进来、
走出去,国际化水准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学工作,也促进了科研
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一)培养目标
社会学系 1988 年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社会学专业以
科研带动教学,培养在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上,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本科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主要培养
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动手能力,

26
能够应用社会学理论、社会学调查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知识综合地
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各部门对本科毕业生有较强的需要,
毕业生去向主要是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传媒、社区工作部
门、调查公司和企业中的创意策划部门。
社会工作教研室成立于 2001 年 5 月,教育部于 2002 年 3 月
批准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2002 年 9 月开始招收社会工
作专业本科生,2008 年 10 月成立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社会
工作专业以科研带动教学、实习,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
练的社会工作技能和社会调查能力,能在教育、民政、劳动、社会
保障和卫生部门,以及工会、青少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
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
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
级专门人才。社会各部门对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需要,毕业生
去向主要是政府部门、第三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
教育部于 2004 年 9 月批准南京大学设立心理学专业,2005
年 9 月开始招收心理学专业本科生,2008 年 10 月成立心理学系。
心理学专业以科研带动教学、实习,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和知识
基础,熟练的心理调查研究技能和心理辅导、咨询能力,能在政
府机构、企业、教科文卫组织、工会、青少年、妇女等社会团体及其
他公益团体、部门从事心理研究、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心理评估、
心理辅导、处理集团性心理风险危机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思路
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人才培养的系统和
实施方案进行系统思考,依据系统科学观对人才培养系统进行科
学设计。同时,要与学校整体的办学指导思想相符合,坚持“适

27
度扩大规模、着力提升内涵”的本科办学理念。考虑社会学院本
科培养主要以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心理学专业为基础,我院的本
科人才培养拟按以下示意图进行设计。

学校通识课程体系

大类培养阶

学院学科平台课程

两个学期后分流

专业培养阶 社会学专业 社会工作专 心理学专业


段 课程设置 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多元培养阶 专业学术类 交叉复合类 就业创业类


本专业升学 跨专业升学 本专业就业


毕业去向 或就业创业 创业

三、 课程模块设置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模块设置

28
课程模块按通识通修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开放选
修课程模块、其他环节课程模块四大类来设计。各个系总学分不
超过 150 个学分,学分分配因各专业而稍有不同。

29
通识通修课程模块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其他环节模块

(1) 通 识教育课 (新 (1) 专业选修课


生研讨课) (1) 学科平台课 (2) 跨专业选修课 (1) 学年论文
(2) 思政课 (2) 专业核心课 (3) 公共选修课 (2) 毕业论文
(3) 军事课 (4) 第二课堂 (3) 毕业实习
(4) 分层次通修课

30
 通识通修课程:通识教育课、思政课、军事课、分层次通
修课、新生研讨课、高年级研讨课、交叉复合类课程、就业创业课

本院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有:
1、服务学习,主讲老师:彭华民
2、探究社会世界的方法,主讲老师:风笑天
3、想象力:教育与社会,主讲老师:贺晓星
4、从“心”解读健康,主讲老师:耿柳娜

本院开设的高年级研讨课有:
社会热点问题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主讲老师:闵学勤
劳工研究与企业社会工作,主讲老师:刘林平、郑广怀

本院开设的通识课程有:
社会心理学 主讲教师:周晓虹
青年与社会 主讲教师: 风笑天
如何理解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主讲教师: 翟学伟
环境与社会 主讲教师:张玉林 教授
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研究 主讲教师:彭华民 徐愫 刘柳

 学科专业课程:院学科平台课(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
概论、普通心理学)、各专业核心课;

 各专业开放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公
共选修课、第二课堂;

31
 其他环节课程: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其中,
学年论文贯穿大三一年,大三上开始布置,大三下完成,当年 5
月 30 日前提交终稿给指导老师。毕业论文一般大四上开始布置,
大四下完成,当年 5 月 30 日前提交终稿给指导老师,通过后方
可参加答辩。

(二)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科学生四年共修 150 个学分,其中通识通修课、学科专业
课程、开放选修课程及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所占学分见各
系按照学校要求所确立的具体培养方案。

四、 培养规格与路径
(1)分流机制
学院的本科生第一阶段将按照院级大类培养方案进行课程
选择和学习,即选择学校通识通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和院专业
平台课程;第二阶段分流进入专业培养阶段。
 分流时间:全院统一在第二学期末,分流出社会学、社
会工作和心理学三个专业;
 分流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尊重学生志愿,兼
顾院各专业协调发展。

(2)专业准入准出标准
学院各专业除接受本院分流学生外,还接受其他院系的转入
学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每个专业的准入准出要求也有所差
异。各个专业准入准出信息请见各个专业教学方案。准入准处标

32
准根据各个年级的情况会有微调,具体内容可参见南京大学教务
处网页。

33
第三章 各专业具体培养方案
第一节 社会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

一、专业简况及培养目标
南京大学于 1983 年成立了社会学研究室,随后于 1986 年被
批准建立社会学硕士点,成为国内第一批恢复社会学的综合性大
学之一。1988 年 10 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成立,1996 年获得社
会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 年设立社会学博士流动站。2007 年 7
月,南京大学社会学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社会学专业多年来
一直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既注重提高
学生的学术素养,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又结合就业需要,
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际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应用社
会学理论、社会学调查方法和社会统计学知识综合分析社会问题
的能力。近年来,社会各部门对社会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较强
的需要,毕业生中相当比例的学生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
博士,另外一部分学生分别进入政府部门、企业、文化传媒机构、
社会调查公司等就职。本专业为法学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
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社会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总学分为 150 学分,共分四大课
程模块,分别为:
1、通识通修课程模块 56 学分(占 37%);

34
2、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44 学分(占 29%);
3、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40 学分(占 27% );
4、其他(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实习)10 学分,占 7% 。

三、专业开放课程目录及容量
社会学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均对外
开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开放人数为班级人数的 30%,专业
选修课开放人数为班级人数的 20%。

四、专业准入、准出要求
1、专业准入标准

(1)本院学生完成 3 门学院平台课,取得相应的 9 个学分。


(2)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完成“社会学概论”的学习,
取得相应的 3 个学分。

专业接受学生原则上按照学生入学当年本专业的计划招生人
数,根据具体情况上下浮动 20%。

2、专业准出

(1)完成学校规定的 14 个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
(2)完成社会学专业的通识通修类课程 56 个学分。
(3)修完社会学院的学科平台课和所有社会学专业课程的
44 个学分。
(4)总学分数达到 150 个。

35
3、多元培养

在达到专业准出标准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个性化
模块实行多元培养,培养模式分为本专业学术类人才、 交叉复
合类人才、就业创业类人才三类。
(1)本专业学术类人才

至少选修社会学专业选修课 28 学分,社会学专业一级学科
选修课 4 学分。
(2)交叉复合类人才

至少选修社会学专业选修课 14 学分,社会学专业一级学科
选修课 2 学分,其他学科专业核心课 8 学分,其他学科专业选修
课 8 学分。
(3)就业创业类人才

至少在学校所有的学科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中选修课程 16 学
分,从学校所有的专业选修课中选修课程不低于 16 学分。

五、社会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36
社会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 课 周 学生毕业
程 课程 程 修读 准入/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理论/实践 应修总学
模 性质 学 学期 准出
时 分构成
块 分
通 通识教育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 14 个学分
识 通 英 通修 00020010A 大学英语(一) 4 4 一   理论
通 修 语 通修 00020010B 大学英语(二) 4 4 二   理论
修 课 数
程 通修 00010013 简明微积分 4 4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3 四   理论+实践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 二   理论+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思 通修 00000030A 3 3 五   理论
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想 本模块应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暑假
政 通修 00000030B 3 3   实践 修学分总
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 三
治 数:56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四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通修 00040010A 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
体 通修 00040010B 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
育 通修 00040010C 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
通修 00040010D 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
军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事 通修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计 通修 0003001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二) 2 3 一 理论
算 通修 00030021 大学计算机应用(一) 2 2 一 理论
机 通修 00030062 Visual Fox Pro 程序设计(层 3 7 二 理论
37
次二)
平台 08000010 社会学概论 3 3 一 准入 理论
学科平台 平台 08000020 社会工作概论 3 3 二 准入 理论
平台 08000030 普通心理学 3 3 二 准入 理论
核心 08010030 社会心理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040A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 3 3 三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050 初级社会统计学 3 3 三 准出 理论
学 核心 08010060 社会调查方法 3 3 四 准出 理论 本模块应
科 核心 08010040B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 3 3 四 准出 理论 修学分总

核心 08010080 高级社会统计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数:44
业 专业核心
核心 08010070 中国社会思想史 3 3 三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090 定性研究方法 3 3 五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430 组织社会学 2 2 四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100 经济社会学 3 3 五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120 农村社会学 3 3 六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130 城市社会学 3 3 七 准出 理论
选修 08010150 家庭社会学 2 2 三   理论
开 选修 08010140 社会问题 2 2 六   理论
放 选修 08010160 当代中国家族研究 2 2 三   理论
选 选修 08010010 人类学概论 2 2 三   理论
修 选修 08010180 传播社会学 2 2 四   理论
选修 08010190 环境社会学 2 2 三   理论
选修 08010200 Sociology of Knowledge 2 2 四   理论
选修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2 2 五   理论
08010110 本模块应
专业选修 选修 08010210 文化社会学 2 2 五   理论 修学分总
选修 08010220 教育社会学 2 2 五   理论 数:40
选修 08010230 社会分层与流动 2 2 五   理论
选修 08010260 社会生态学 2 2 五   理论

38
选修 08010270 社区概论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10280 女性研究导论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10290 越轨社会学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10310 宗教社会学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10320 西方社会学原著选读 2 2 七   理论
选修 08010340 Globalization & Culture 2 2 五   理论
选修 08020140A 成长小组(初级) 2 2 一   理论
选修 08010350 文化人类学 2 2 三   理论
选修 08010360 民俗学 2 2 五   理论
选修 08010370 人口社会学 2 2 五   理论
选修 08010380 人类学实地考察与写作 2 2 七   理论
选修 08010410 历史社会学 2 2 四   理论
选修 08010420 中国社会学史 2 2 三   理论
选修 08010520 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研究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10470 应用 STATA 做数据分析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10510 犯罪学导论 2 2 四 六 理论
选修 08010490 中国社会变迁 2 2 五 理论
社会热点问题的定量研究方法
选修 91080010 2 2 五 理论
及应用
选修 91080020 劳工研究与企业社会工作 2 2 三 理论
跨专业选 选修 可选修全校各专业开放选修课程

就业创业 选修 可选修全校就业创业课程
课程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 08010440 学年论文 2 2 六   实践 毕业论文
— 08010450 毕业实习 2 2 八   实践 /设计学
毕业论文/设计 分总数:
— 08010460 毕业论文 6 6 八   实践 10
学分总计 150
39
注:“暑期一”为第一学年末的暑期;“暑期二”为第二学年末的暑期;“暑期三”为第三学年末的暑期。

40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方案

一、社会工作专业介绍
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 1928 年中央
大学社会学系所设置的社会工作专科,金陵大学更是当时国内社
会工作领域理论和实践的重镇。2001 年 5 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成立社会工作教研室。2002 年在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
作专业之后,即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2008 年 10 月成
立 社 会 工 作 与 社 会 政 策 系 。 2009 年 设 立 社 会 工 作 专 业 硕 士
(MSW)教育中心。2011 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社会工作博士点 。
2013 年获民政部批准建立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社
会工作与政策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有四位分别获得香
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博士学位。社会工作专业强调以科研带动
教学、实习,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和
社会调查能力,能在教育、民政、劳动、社会保障、体育、计划生育、
文化、卫生部门,以及共青团、工会、青少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
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福利与保障、社
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
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社会各部门对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强
的需要,毕业生去向主要是政府部门、企业、第三部门和各类中
外调查咨询机构。

41
二、培养目标与思路
本专业为法学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将贯彻“学科
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
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人才
培养思路,旨在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而言,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为学生的
发展设计出“专业学术类人才”、“交叉复合类人才”和“就业
创业类人才”三大类方向,实现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三、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
社会工作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总学分为 150 学分,共分四大
课程模块,分别为:
1、通识通修课程模块 56 学分(占 37%);
2、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42 学分(占 28%);
3、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42 学分(占 28%);
4、其他(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实习)10 学分,占 7% 。

四、专业准入与准出
1、专业准入:

(1)本院学生完成 3 门学院平台课,取得相应的 9 个学分。


(3)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对准入课程学分不作要求,
但需认同社会工作价值,热爱社会工作事业。
专业接受学生人数原则上按照学生入学当年本专业的计划招

42
生人数,根据具体情况上下浮动 20%。
2、专业准出:

(1)完成学校规定的 14 个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
(2)完成社会学专业的通识通修类课程 56 个学分。
(3)修完社会学院的学科平台课和所有社会学专业课程的
42 个学分。
(4)总学分数达到 150 个。
3、多元培养:

在达到专业准出要求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个性化模块实行
多元培养,培养模式分为专业学术类人才、 交叉复合类人才、就
业创业类人才三类。

(1)专业学术类人才:
在“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中任选 33 学分,同
时选修第二课堂学术方向的 6 学分,共 39 学分。
(2)交叉复合类人才:
在“跨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中任选 33 学分,同时
选修第二课堂学术方向的 6 学分,共 39 学分。
(3)就业创业型人才:
在“专业选修课”、 “跨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中
任意选修 33 学分,同时选修第二课堂实践方向的 6 学分,共 39
学分。

五、专业开放课程目录及容量
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均对

43
外开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开放人数为班级人数的 30%,专
业选修课开放人数为班级人数的 20%。

六、社会工作本科教学计划

44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课 课 周 学生毕业
程 课程 程 学 修读 准入/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理论/实践 应修总学
模 性质 学 时 学期 准出 分构成
块 分
通 通识教育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 14 个学分 本模块应
识 通 英 通修 00020010A 大学英语(一) 4 4 一   理论 修学分总
通 修 语 通修 00020010B 大学英语(二) 4 4 二   理论 数:56
修 课 数
程 通修 00010013 简明微积分 4 4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3 四   理论+实践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 二   理论+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思 通修 00000030A 3 3 五   理论
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暑假
政 通修 00000030B 3 3   实践
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 三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四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通修 00040010A 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
体 通修 00040010B 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
育 通修 00040010C 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
通修 00040010D 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
军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事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45
通修 0003001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二) 2 3 一 准入 理论
计 通修 00030021 大学计算机应用(一) 2 2 一 准入 理论

机 Visual Fox Pro 程序设计(层
通修 00030062 3 7 二 准入 理论
次二)
平台 08000010 社会学概论 3 3 一 准入 理论
学科平台 平台 08000020 社会工作概论 3 3 二 准入 理论
平台 08000030 普通心理学 3 3 二 准入 理论
核心 08020010 社会政策概论 3 3 二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050 初级社会统计学 3 3 三 准出 理论
学 核心 08020260 社会福利思想 3 3 三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20020 个案工作 3 3 四 准出 理论 本模块应
科 修学分总
专 核心 08020030 团体工作 3 3 四 准出 理论 数:42
业 专业核心 核心 08010060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3 3 四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10080 高级社会统计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20060 社会工作行政 3 3 五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20070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3 3 五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20040 社区工作 3 3 六 准出 理论
核心 08020050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3 3 六 准出 理论
开 专业选修 选修 08020090 家庭社会工作 2 2 六   理论 本模块应
放 选修 08020100 矫治社会工作 2 2 三   理论 修学分总
选 选修 08020110 学校社会工作 2 2 五   理论 数:42
修 选修 08020120 医务社会工作 2 2 三   理论
选修 08020130 老年社会工作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20140A 成长小组(初级) 2 2 一   理论
选修 08020140B 成长小组(高级) 2 2 五   理论
选修 08020170 社会工作理论 2 2 三   理论
选修 08020180 社会工作评估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20200 社会营销学 2 2 五   理论
选修 08010140 社会问题 2 2 六   理论

46
选修 08010030 社会心理学 3 3 四   理论
选修 08010040A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 3 3 三   理论
选修 08010040B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 3 3 四   理论
选修 8010010 人类学概论 2 2 三   理论
选修 08010100 经济社会学 3 3 五   理论
选修 08010370 人口社会学 2 2 五   理论
选修 08010130 城市社会学 3 3 七   理论
选修 08010150 家庭社会学 2 2 三   理论
选修 08010290 越轨社会学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10470 应用 STATA 做数据分析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20160 国外社会政策 2 2 六 理论
选修 08010510 犯罪学导论 2 2 四、六 理论
选修 08010430 组织社会学 2 2 四 理论
选修 08010490 中国社会变迁 2 2 五 理论
社会热点问题的定量研究方法
选修 91080010 2 2 五 理论
及应用
选修 08010110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2 2 五 理论
选修 91080020 劳工研究与企业社会工作 2 2 三 理论
跨专业选 选修 可选修全校各专业开放选修课程

就业创业 选修 可选修全校就业创业课程
课程
公共选修 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 08010440 学年论文 2 2 六   实践
—  08010450 毕业实习 2 2 八   实践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设计学
— 08010460 毕业论文 6 6 八   实践 分总数:
10
学分总计 150  
注:“暑期一”为第一学年末的暑期;“暑期二”为第二学年末的暑期;“暑期三”为第三学年末的暑期。
47
第三节 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

一、专业简况及培养目标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前身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成立
于 1993 年,附属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5 年正式招收应用心
理学专业本科生,2007 年拥有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硕士学
位授予权。2008 年 10 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正式成立 。
2011 年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即将设立“心理
学的社会与生物医学基础”交叉学科博士点。
本着“以学科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
的本科办学理念,贯彻“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
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
人融通”的“四个融通”人才培养思路,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
心”,旨在培养基础知识结构全面、心理学科专业知识过硬,具
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实际需
要,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
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
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交叉人才。我们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
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为学生的发展设计出“专业学术类人才”、
“交叉复合类人才”和“就业创业类人才”三大类方向,实现人
才培养体系的创新。
本专业为教育学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
位。

48
二、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心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准以毕业总学分为 150 学分,其中:
(1)通识通修课程 62 学分,占 41%;
(2)学科专业课程 45 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 30%;
(3)开放选修课程 33 学分,占 22%;
(4)其他(毕业论文等)10 学分,占 7%。

三、专业开放课程目录及容量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均
对外开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开放人数为班级人数的 30%,
专业选修课开放人数为班级人数的 20%。

四、专业准入、准出
1、专业准入标准

(1)本院学生完成 6 门学院平台课,取得相应的 16 个学
分。
(2)外院系申请准入的学生,取得“普通心理学”3 个学
分,根据“大学英语+普通心理学”综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数学作为录取参考分数。(由于心理学专业涉及较多数学内容,
建议数学成绩较差者慎重选择本专业。)
专业接受学生人数原则上按照学生入学当年本专业的计划
招生人数,根据具体情况上下浮动 20%。

2、专业准出标准

(1)完成学校规定的 14 个学分的通识教育课程。

49
(2)完成社会学专业的通识通修类课程 62 个学分。
(3)修完社会学院的学科平台课和所有社会学专业课程的
45 个学分。
(4)总学分数达到 150 个。

3、多元培养:

在达到专业准出要求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个性化模块实行
多元培养,培养模式分为“专业学术类人才”、“交叉复合类人
才”和“就业创业类人才”三类。
A. 专业学术类人才
选修心理学专业开放选修课 20 学分以上,同时可以选修研
究生阶段相关课程,加强科研训练。
B. 交叉复合类人才
选修心理学专业选修课 9 学分以上,主要选修跨专业核心课、
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等。
C. 就业创业类人才
选修第二课堂实践方向 9 学分以上,学生可选择任意开放选
修课程,主要加强实习与实践。

五、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50
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Co We
ur Cours cr ek 理论/实践 学生毕业
se e ed ly semes 准入/
课程分类 课程编号 Course title Theory/ 应修总学
mo natur it ho ter 准出 practice 分构成
du e ur
le s
Ge 通识教育 通识 可选修全校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不少于 14 个学分 本模块应
ne Ge eng 通修 00020010A 大学英语(一) 4 4 一   理论 修学分总
ra ne lis 数:62
l ra h 通修 00020010B 大学英语(二) 4 4 二   理论
st l 通修 00010012A 微积分 I(第二层次) 5 5 一   理论
ud co mat
ie ur h 通修 00010012B 5 6 二   理论
微积分 II 与线性代数
s se 通修 00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3 四   理论+实践
通修 00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 二   理论+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通修 00000030A 3 3 五   理论
pol 义理论体系概论(理论部分)
iti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暑假
cal 通修 00000030B 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部分) 3 3 三   实践
通修 00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四   理论
通修 00000050A 形势与政策(上) 1 1 一   理论
通修 00000050B 形势与政策(下) 1 1 二   理论
通修 00040010A 体育(一) 1 2 一   理论+实践
Phy 通修 00040010B 体育(二) 1 2 二   理论+实践
sic 通修 00040010C 体育(三) 1 2 三   理论+实践
al 通修 00040010D 体育(四) 1 2 四   理论+实践
edu
51
cat
Mil 通修 00050010 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 2 2 二   理论
ita
ry
cou 通修 00050020 军训 1 1 一   实践
rse
s
通修 00030012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二) 2 3 一 准入 理论
com 通修 00030021 大学计算机应用(一) 2 2 一 准入 理论
put
er Visual Fox Pro 程序设计(层
通修 00030062 3 7 二 准入 理论
次二)
学 社会学概论 本模块应
学科平台 平台 08000010 3 3 一 准入 理论
科 Intro to socio 修学分总
专 社会工作概论 数:45
业 平台 08000020 3 3 二 准入 理论
Intro to social work
普通心理学
平台 08000030 3 3 二 准入 理论
General psy
专业核心 心理统计
核心 08030010 3 3 三 准出 理论
Psy statistics
发展心理学
核心 08030020 3 3 三 准出 理论
Developmental psy
实验心理学(上)
核心 08030030A 2 2 四 准出 理论
Experimental psy
核心 08030030B 实验心理学(下) 2 2 五 准出 理论
心理测量
核心 08030040 3 3 四 准出 理论
psychometric
生理心理学
核心 08030050 3 3 四 准出 理论
Psychological psy
核心 08010030 社会心理学 3 3 四 准出 理论
social psy
52
人格心理学 p
核心 08030060 3 3 六 准出 理论
ersonality psy
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
核心 08030110 3 3 五 准出 理论
counseling theory
认知心理学
核心 08030070 3 3 五 准出 理论
Cognitive psy
心理学史
核心 08030080 3 3 四 准出 理论
History of psy
变态心理学
核心 08030090 3 3 六 准出 理论
Abnormal psy
教育心理学
核心 08030100 2 2 六 准出 理论
Educational psy
专业选修 普通心理学研究 本模块应
选修 08030240 3 3 三   理论
General psy research 修学分总
工程心理学 数:33
选修 08030160 2 2 四   理论
Engeneering psy
SPSS 软件应用
选修 08030250 2 2 六   理论
Spss software application
跨文化心理学
选修 08030170 3 3 五   理论
Cross cultural psy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选修 Academic research and paper 2 2 五   理论
08010110 wtiting
心理学研究方法
选修 08030180 Psychological research 3 3 五   理论
methods
人事测评
选修 08030200 2 2 六   理论
Personnel evaluation
选修 08030220 消费心理学 2 2 七   理论
Consumer psychology
选修 08030390 情绪心理学 3 3 六 理论
53
Emotional psychology
空间认知与空间思维
Spatial cognition and
选修 08030370 2 2 六 理论
thinking

进化心理学
选修 08030380 2 2 六 理论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中国社会变迁
选修 08010490 2 2 五 理论
Chinese social changes
民俗学
选修 08010360 2 2 五 理论
folklore
人口社会学
选修 08010370 2 2 五 理论
Population psychology
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选修 08030360 Theoretical of basic 2 2 三 理论
psychology
选修 08020140A Growth group 2 2 一 理论
跨专业选

Interpro 可选修全校各专业开放选修课程
fessiona 选修 Optional open elective courses for all majors in the school
l
elective
s
就业创业 选修 可选修全校就业创业课程
课程 Optional school-wide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Employme
nt and
Entrepre
neurship
Course
54
公共选修 可选修全校公共选修课程
Public 选修 Optional school-wide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elective
学年论文
— 08010440 2 2 六   实践
Academic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实习 /设计学
— 08010450 2 2 八   实践
design Gradiation internship 分总数:
毕业论文 10
— 08010460 6 6 八   实践
Graduation thesis
学分总计:150  
注:“暑期一”为第一学年末的暑期;“暑期二”为第二学年末的暑期;“暑期三”为第三学年末的暑期。

5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