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薦任

近來臺灣某地發生精神病犯者襲人事件,社會各界對此議論紛紛,要求政府對犯者有所處置
的聲浪不斷。從社會控制偏差與犯罪的方法來看,你認為那種社會控制機制最能有效解決這
個問題?試分別就其內涵及理由目的兩方面說明。
社會控制,意指運用任何社會、文化或是政治的方法,將系統且持續性的「限制」,加諸到
社會行為者身上的一種作為。早期社會學者如涂爾幹,即認為「社會控制」,乃是維持「社
會秩序」的一種關鍵要素,以下茲就題意,就社會控制手段,對於精神疾病與社會控制之間
的關係,分述如下:
精神疾病與隨機傷人事件實例-以 2019 年台鐵攻擊事件為例
2019 年 7 月 3 日,一名鄭姓男子於北上列車中為列車長查獲無票乘車,雙方因補票問
題發生衝突。隨後鐵路警察李承翰上車處理,遭行緒激動的鄭姓男子持隨身攜帶的尖刀刺進
腹部,送醫後仍宣告不治。
2020 年 4 月 30 日,嘉義地方法院察鄭姓男子患有精神疾病,法官經醫院醫師診斷
後,依據刑法 19 條第一項:「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
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判決鄭男無罪,須強制就醫五年。
社會控制的類型
犯罪化觀點下的社會控制:
乃是一種建立在「遏阻」以及「懲罰」之上的觀念。認為所謂的「犯罪行為」,應受到國家
法律的處罰,以使其他社會成員或是犯罪人,在此種處罰之嚴厲性下,不會選擇繼續或是重
複此一行為。
合法化觀點下的社會控制:
即為「除罪化」的觀點─意指倘若某些犯罪或是偏差行為,已被社會通念認為「不會傷
及他人」,且大眾對其的接受程度也已經上升時,所以可採取的社會控制手段。
疾病化觀點下的社會控制:意指以「醫療」、「矯正」代替處罰的社會控制手段,通常
會適用在因藥物成癮、心理異常(如竊盜慣犯)因而從事犯罪之犯罪行為者身上。
福利化觀點下的社會控制:乃是從救助社會弱勢者下手,提升其社會生活條件,以降低
其從事犯罪以及偏差行為之必要的一種社會控制途徑。
修復式司法觀點下的社會控制:乃是一種強調以調解、溝通、同理、共生為基礎的社會控
制模式,亦為修復式司法(Restorative Justice)的具體實踐。此種社會控制模式,強調加
害人、被害者以及社會之間的「修復關係」,並在律師、警察、社區代表以及家人
的陪同之下,互相討論加害者可以如何彌補受害者的損害,並幫助加害者未來可以更有
效地回歸社會。
物理與科技監控觀點下的社會控制:如透過網際網路、大規模監視攝影器以及其他電
子、數位產品對社會的一種控制方式。
對於精神疾病犯罪預防之可能社會控制手段 理論上
理論上,倘以「預防」角度觀之(精神疾病較無法適用社會嚇阻的方式「解決」問題),則
疾病化以及福利化手段,「可能」可以協助改善社會弱勢,或是精神病友的社會處境以及社
會關係網絡,從而達到化解衝突的可能目標。
實務上
實務上,精神疾病犯罪,涉及的往往是「心理疾病-社會」兩者互相交織的複雜問題。概
在心理疾病面向上,當代心理學研究對於心理疾病的成因,目前仍未有明確的定論。面對複
雜難明的心理疾病,僅只用「重建社會關係網絡」或是提升「社會條件與社會關懷」,是否
即能真正解決心理問題(或是做得到),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學無法解答的問題。
再者,多數精神疾病犯罪,亦皆為「衝動型犯罪」。在多數國家基於人身自由保障,多
「不允許」未露出「犯罪」或是「傷人自傷」傾向的患者「強制治療」的前提之下,面對此
種因不明原因,在幾天之內「突然心生歹意」的犯罪行為,實務上根本無法預防與解決。而
此亦為世界各國不論採取甚麼樣的社會控制手段,皆仍無法避免此種因精神疾病而導致的犯
罪行為的主因。
綜上所述,現行社會控制手段,顯然無法真正解決精神疾病導致之犯罪的問題。而如何尋找
到新的社會控制途徑解決問題,或許是社會學以及相關研究領域需繼續發展、研究的重要主
題。
出生於坦尚尼亞的小說家古納(Abdulrazak Gurnah),擅長後殖民寫作以及非洲、加勒比海
和印度等地的低度發展相關論述,摘下本屆諾貝爾文學獎桂冠。流行於 1970 年代的依賴
理論(dependency theory),即常被學者用來解釋第三世界的低度發展,試從低度發展的
形成、持續、難突破及其突破可能性等方面,說明這個理論的共通假定和主張。
依賴理論為 1960 年代,由中南美洲新馬克思主義學者 R. Prebisch 所研發出來的一套政
治理
論。以下茲就題意,分述如下:
依賴理論的意涵-兼論低度發展的形成、持續與難以突破現狀的原因 核心與邊陲區塊
依賴理論將世界區分為「核心」及「邊陲」兩個區塊,並指出,核心國家(西方先進國家)
的繁榮,實際上乃是建立在其對於「邊陲」國家的剝削之上;而「邊陲」國家由於長期受到
「核心國家」的剝削,因此也長期處於一種貧困且腐敗的狀況。該派學者亦進一步指出,該
種剝削關係也具體呈現在全球「南北」的貧富差距之上。
核心國家的「價值輸出」與弱勢國家的「貧窮依賴」
「核心」國家為了強化其「支配」的正當性,亦會不斷的「輸出」相關資源及價值予「邊
陲」國家,意圖使其相信「核心國家乃是自己夥伴」,以及「己身的貧困乃是源自於落後的
政治、社會與經濟制度所導致」。因此,當「邊陲」國家越依賴「核心」國家的支援(那怕
僅是政治上的支援),則其將越擺脫不掉窮困與腐敗的命運。
依賴理論的解釋力
依賴理論運用在分析「1970 年代」,西方社會遭遇到的經濟大蕭條的面向上,具有很高的解
釋力(中南美洲經濟起飛,導致歐洲各國無法繼續取得廉價的金屬礦產)。
「擺脫依賴」的可能解決方法 依賴理論觀點
依賴理論支持者指出,唯一能使「邊陲」國家擺脫這種「貧窮依賴」的方法,就是發展自主
的進出口貿易,並發展出符合自身屬性的民主價值。尤其反對國家以此做為干涉內政的藉
口,以破壞長久以來的「依賴連結」。
世界體系論的觀點
世界體系論沿用依賴理論之「核心─邊陲」觀念,並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每經過一段時間(通
常為 40~50 年)即會開始出現重整的現象,而「核心─邊陲」的分界也將會隨之改變。
「世界體系論」的關注焦點,在於探討「世界體系」當中各個單元體如何發展自主產業、節
制外資,並拒絕西方民主國家所「輸出」的資源及價值,自然也包含西方多核心或邊陲之間
的互動及衝突,並用以解釋社會的變遷。
依賴理論的反思
1980 年後,隨著亞洲四小龍與日本的經濟發展,一種主張「邊陲國家與核心國家妥善合
作,一樣可以產生高度經濟發展」結論的發展國家理論興起。而依賴理論學者對於上述現象
也提出了解釋:
三角聯盟關係
新馬克思認為開發中國家,只要能夠有效的結合「國家」(利用國家的威權特質促進經濟發
展)、「本土資本家」(國家經濟發展的來源)及「國際資本家」(會提供豐厚的外來資金)的
力量,形成一種有利的「三角聯盟」;且國家在本土企業以及國際企業亦可以保持一種「相
對自主性」(時而保護本土企業,時而討好國際企業)時,則可以保有高度的經濟發展。
依賴性發展
上述發展又稱為是「依賴性的發展」,新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雖然上述國家循此路徑,經濟
仍能夠有所發展。但因為其主要的發展趨力以及資源仍然還是來自於已開發國家。因此仍然
無法與已開發國家平起平坐,最終仍然無法避免發展停滯的結果。除此之外,此種路徑通常
與「核心國家」的「恩賜」有關。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可能根本不具有讓核心國家「另眼
相待」(如地緣位置)的條件。
綜上所述,邊陲國家在國家治理上,如何可以取得真正的發展,乃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學問
題。而到了 21 世紀的今天,隨著歐美國家力量的衰弱,以及第三世界國家力量的崛起,核
心國家與邊陲國家未來將如何相處,即會是未來社會學的重要觀察指標之一。
社會學研究可以區分為巨視社會學與微視社會學兩個取向,試至少各舉例 1 個社會學理論

觀點,說明其各自的內涵並比較分析其差異。
巨視社會學與微視社會學,乃是社會學觀察社會現象,並發展出具體社會理論的兩種不同觀
點。以下茲就題意,分述如下:
巨視社會學 意涵
巨視社會學分析相較於微視社會學分析,處理的是較為普遍的、結構性的問題,命題範圍較
廣,構成微觀社會學分析的基礎。如社會系統論、某某社會某某行為的「起源」研究等等。
理論實例-以衝突論為例
衝突學派,最早可追溯自 19 世紀社會學者馬克思的「階級衝突」觀點。馬克思指出,不論
是那一種形式以及特徵的人類社會,其本質皆是由「統治階級」以及「被統治階級」此兩種
立場以及處境的團體所構成。而統治階級透過對於「生產工具」的掌握,亦可以在不同的時
代背景當中,掌有對於「被統治階級」的「統治權力」。換言之,「生產工具」本身,即可被
視為是「權力」的來源所在。而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及「衝突」,即為
推動人類社會發展轉變的重要動能。
微視社會學 意涵
主要是強調對具體行為機制的解釋,也就是要說明,當行為主體面臨幾種選擇的時候,
為什麼會選擇所選擇的行為。
理論實例
理性選擇理論為經濟學重要的研究途徑之一。其立論基礎建立於「經濟學」的「理性人」人
假設之上,認為人類都是「理性且自利的」,人類的行為亦受到理性及自利(目的)所主
導。在理性選擇學派研究者的眼中,所謂的人的理性,即為一種思考方式,代表人在做出某
種行為前,會先進行合理的「思考」。所謂合理的思考,必須對應行為者單一行為所希望達
成的目的。思考那一種「方式或是方法」是達成目標最有利的方式,即為合理的思考。而人
的目標大多是從「個人自利」的角度發展出來的,對於理性選擇學派的研究者而言,「為他
人犧牲」也可以被視為一種自我滿足(自利)行為的展現。
兩者觀點比較
「結構」與「個人選擇」觀點
巨視研究,往往將「個人選擇」的意志,化約至結構的影響層面之下。換言之,在巨視研究
當中,個人的行為往往會受結構制約,其選擇空間極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微視研究,
則更重視行為者在具體情境中(哪怕受到結構限制),其可能可以做出甚麼樣的選擇,並從
而分析出各種不同的行動路徑。換言之,在微視研究中,行為者的選擇空間,以及因行為者
不同選擇而產生的差異,是可以被承認並且被觀察研究的主題。
「歸因」角度不同
巨視研究,往往會將具體社會現象的成因,規則到結構面向上。正如馬克思所說:「我
絕不用玫瑰色描述資本家跟地主的面貌。不過這裡涉及的人,只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
定階級關係和利益的承擔者…同其他任何觀點比起來,我的觀點是更不能要個人對這些關係
負責的。」;而微視研究,則會將部分社會現象的成因,歸責則到行為者自身的選擇、條
件、性格以及稟賦之上。
從歷年在貧窮線以下人口的比率來觀察,臺灣自 1980 年以來貧窮率持續增加,呈現所得差
距拉大的現象,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試問貧窮線是什麼?而臺灣的貧窮線標準是如
何訂定的?又,什麼是造成臺灣貧窮率持續增加的主要因素?
貧窮,乃是社會學中,最重要的研究議題之一,以下茲就題意,分述如下:
貧窮的意涵與標準 貧窮的意涵
貧窮,乃是指一個社會成員,相對於其他社會成員,在主觀感覺或是客觀生活上,感到自己
不論是在資源或是社會價值上,皆比其他成員更為匱乏的一種狀態。一般而言,貧窮一詞較
常被使用在「經濟資源較為匱乏」之社會成員的情境之中。
貧窮線的界定標準
絕對貧窮線:意指一種低過於「僅足生存」(Subsistence)標準的貧窮狀態。該種貧窮評
量標準乃是建立在對於「維持生計之財貨」的市場價格計算之上(標準制定以後對於各國的
衡量皆是固定的、客觀的)。換言之,低於此標準之貧窮者,將無法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條
件。
相對貧窮線:意指一種低過於「合理生活水平」標準的貧窮狀態。通常家庭累計收入
少於等價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的 50%,就會被定義為「相對貧窮」的狀態。
台灣的貧窮標準
台灣目前經濟發展已達已開發國家之經濟標準,因此界定貧窮的標準,應依上述「相對
貧窮」的標準為之。
台灣貧窮率持續增加的主因
台灣貧窮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與我國於上世紀 80 年代工業化停滯後,出現的「貧富差距」
拉大直接相關。而造成我國貧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被歸類為以下五種原因:
核心產業「科技業」相較於「傳產」無法提供較大規模的就業機會:20 世紀中晚期,臺
灣在美國的支持下進入了產業轉型的階段。於此同時,「電子科技代工業」趁勢興起,並開
始逐漸取代原本「成衣製造業」的核心產業地位。然而,相對於「成衣業」高勞力需求以及
大量生產的特質,科技產業較著重於技術特質,因此其所雇用之勞工不但在「專業」上較為
侷限,且其所能夠提供之就業機會亦相對較少。而此現象即造就部分「就業真空」的現象,
並提升失業率以及貧窮比例。
產成本提高與產業外移:再者,受到臺灣社會普遍富裕的影響,企業的生產成本逐漸升
高。而另一方面,中國大陸自 1990 年代開始主動對臺灣開放市場,亦致使臺灣企業受到對
岸低廉勞力的吸引,而開始出現「產業及資本外移」的現象,而此亦造就臺灣就業緊縮以及
貧窮率上升的結果。
生新興產業未見成果且大多未具有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不論是科技產業,抑或是其他
由民間或是政府所扶植的新興產業,在過去的產業發展中,由於較缺國際競爭的經驗,因此
亦出現缺少國際競爭力的問題,並無法進一步提升其產業規模,最終導致該些產業從業者薪
資停滯,與核心產業之間的財富差率進一步擴大。
普設大學與學歷貶值─無法與社會技能接軌的高等教育:除此之外,臺灣失敗的教育改
革,亦為青年人就業困難的主因。普設大學以及教育學程的作為,最終導致「學歷貶值」以
及「流浪教師」的結果。而大學落後的教育內容,亦往往無法與就業環境接軌,最終導致學
歷無法與就業力適當轉化,並形成「企業找不到人才、青年人找不到工作」的窘迫困境。
全球化與全球人口增長:最後,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世界經濟的整腳步亦日漸緊密。1990
年代中期,亞洲金融風暴爆發,臺灣雖僥倖躲過一劫,但卻仍難免遭受亞洲金融重創的影
響。除此之外,21 世紀以後全球爆發的各種金融海嘯、經濟不景氣的現象,亦皆對臺灣的
經濟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全球人口過剩的問題也更進一步加深全球的就業困難,而此亦為
就業率攀升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貧富差距持續拉大,乃是一個社會不穩定,以及爆發可能衝突的重要訊號,應
特別注意。
調查局
全球疫情的發展下,迫使我們須進一步思考科技社會各項技術發展可能衍生出的相關風險。

代社會的風險有那些特性?(10 分)並可以透過那些方式得以避免這些風險?
現代社會的風險特性
現代社會之風險龐大而難以衡量與控制
當前乃身處於 Beck 所言之「風險社會」(risk society),與過去差異在於昔日社會乃是面
臨外部風險(external risk),固有意外但仍可計算,故可藉「保險」制度來防範,但隨現
代化進程,吾人高度仰賴科技理性,使得吾人需面臨內部風險,即科技社會所製造出的
風險(manufactured risk),其特徵乃於龐雜而難以衡量、計算與控制。如核四、地球暖
化、基改食品、COVID-19 等議題。
常民被排除於風險決策之外
揆諸風險社會中,科技專家、技術官僚乃至媒介皆可能壟斷風險定義權,透過由上而下
的「風險建構」,影響廣大常民對於風險的認知與評估;如近來美牛美豬進口涉及的萊
克多巴胺報導,便反映主流媒體的風險再現(representation),亦影響民眾對瘦肉精風險程
度的認知與評估。另一方面,常民風險認知與專家的風險計算兩者存有明顯差距,如據
此詮釋爲常民不理性,可能讓常民意見排除在風險決策之外,產生 Habermas 的「扭曲
溝通」(distorted communication)現象,無異剝奪常民「理性批判」的空間。
風險社會帶來「回力鏢效果」(boomerang effect)
Beck 提出回力鏢效果(boomerang effect)說明風險的附帶效果會回過頭來影響製造他們的
中心,尤其風險的製造者們,如現代性的施為者或能動者(agent)本身,都會陷入他們所
釋放或從中得利的風險漩渦之中,所以人人都暴露在風險之下,而無關乎階級、年齡或
性別等因素。
避免風險的方法
強化公民參與風險治理
為扭轉風險治理決策過程獨尊專家政治與科學理性的霸權,可能邊緣化民眾參與並了解
當前風險治理作為,讓風險評估淪為專家獨佔的領域,故可透過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的參與具體、「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方式,解決風險施政治理上可能的
「偏聽」,並由公民參與並反映當前的風險感知,並非一味由官方定義、左右風險,藉
此解決「公共領域再封建化」(refeudalization of public sphere)的問題。
批判風險「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之宣稱
專家風險分析即便以機率形式呈現,也並非表示風險就是客觀中立的事實;量化風險是
以可能發生的意外作為計算的基礎,這背後預設「技術的可管理性」,亦即排除了無法
計算的風險,該評估也無法含括各種實際狀況,此種專家的取捨也反映出風險無法計算
的「不確定性」,尤其專家進行風險界定的方式與過程,難以脫離其所屬的社會脈絡,
都說明了風險評估的侷限性所在。
重視「反身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
現代社會發展亦帶來「反身性」,表現於個體日漸增高的自我意識,社會結構對個人的
限制已不若已往。亦即處身於高度現代性社會中,施為者已逐漸脫離了結構性的限制,
因此可對自我以及自身生活的「風險社會」進行反思。
從性別平等到性別正義的發展脈絡下,臺灣婦女在整體社會及勞動參與過程中存在那些困境?
亦請分析如何協助婦女突破這些困境
婦女面對的社會與勞動參與困境
女性多居於「次級勞動市場」
從雙元勞動市場理論(dual labor market theory)出發,女性常棲身於次級勞動市場
(secondary labor market),其職場特性乃低薪資、不安全、低技能和低流動性,帶來「貧
窮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poverty)問題外,且該等職場領域多伴隨情緒勞動(emotional
labor)特質,而與初級勞動市場(primary labor market)以男性為主之高技能、安全、薪資
佳、較佳職業展望以及追求自我實現等特性有別,凸顯女性於勞動市場的困境。
女性升遷「玻璃天花板」與家務勞動「第二班」現象
女性職場領域升遷存在各種隱形阻隔,形成「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現象,此不啻
阻礙女性的社會向上流動(upward mobility),甚或存在著「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此皆影
響女性於勞動職場之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並造成「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此外,學者 Hochschild 提出「第二班」(the second shift)概念,說明女性即便
進入職場,卻仍須肩負家務勞動,產生職業與家庭兩頭燒問題,凸顯婦女在整體社會及
勞動參與過程中的困境。
社會結構中性別關係「客體化」困境
女性於社會結構的性別關係(gender relations)中,包括權力關係、生產關係、情感關係與
符號關係,相較男性的主體地位,女性被迫從屬於其下而有客體化的窠臼,此種性別關
係實踐所形成的性別秩序,牢牢鑲嵌於社會結構的性別角色文本之中。
如何協助婦女突破上述困境
推動法律改革爭取平權
從「自由女性主義」(liberal feminism)視角出發,可藉由壓力團體(pressure group)策略,
推動法律改革以爭取男女平權(equal right),以建制化的明文規則確保女性的法律權益與
保障。例如性別工作平等法對於育嬰留停的規定便是例證。
家事勞動重分配以打破性別分工
自社會主義女性主義(socialist feminism)的視角出發,也主張透過重新分配家事勞動、打
破性別分工的方式,改變既定的兩性不平等之性別權力關係,扭轉男女在家務、職場工
作的不對等結構關係外,也可據此改革社會性別不平等的根源,避免複製既有的性別秩
序。
強化女性培力(empowerment)
為改善女性於社會結構中之權力關係、生產關係、情感關係與符號關係的客體化地位,
可透過教育賦權培力之方式,讓遭受宰制的客體可以擁有解構眼前霸權的自主性,反思
強調「霸權陽剛」(hegemonic masculinity)特質的父權體制,並藉「女力」的增能賦權,
或有助於解決「貧窮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poverty)等問題。
臺灣在全球化經濟危機的過程中,從吉尼係數及十等分位組的數值分析,皆暴露出國內貧富

距逐漸擴張的社會問題。請分析造成社會中貧富差距擴張的主要因素可能有那些?在政策作

上可以有那些因應的對策?
貧富差距擴張的主因
總體因素
經濟結構變化差距
後工業時代後,經濟結構與勞動市場產生鉅變,全球資通科技崛起,使得高獲利科技
產業與傳統製造業各自形成兩種不同的勞動市場,增加職業間的薪資差距,進而擴大
社會整體貧富差距。
結構空位鍊稀缺
結構「空位鍊」(vacancy chain)隨著社會結構的僵固而逐漸稀缺,因社會流動的機會,
與社會結構中空位數目變化密切相關,結構空位鍊數目越高,越能帶來高度社會流動
而降低貧富差距,反之則惡化貧富差距。
個體因素
個體資本之代間轉移
因個人擁有之資本累積優勢不同,如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可透過代間移轉方式,形成世襲資本主義,讓貧富差距持續難以扭轉,所得格
差持續不均,產生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Mathew effect)。
個人人力資本之因素
隨高等教育普遍化後,產生學歷普遍「貶值」的現象,而讓人力資本存量即便增加,
隨因文憑識別度下降,反映出「地位不一致」(status inconsistency)現象,說明資源的
不平等分配(Inequal Distribution)問題。如我國 90 年代廣設高中大學之後,亦出現此種
現象。
政策上的因應對策
政府所得重分配調整
政府可藉由合理稅改、土地政策、賦稅措施,達成社會福利與所得移轉重分配,避免稅
改不正義問題。具體如累進稅率級距的調整、最低基本工資的調漲等,都是此類措施之
具體實踐。
強化家庭、社區與教育功能
強化家庭與社區功能,避免貧窮文化理論或貧窮情境理論的發酵,並協助個人取得第二
專長或第三專長,以取得個人求職就業所需之技能,並可透過完善職前訓練提升個人於
正規教育可能不足之處。
人才培育之調整
重新調整教育政策與產業研發體制,打破學科壁壘與獨尊科技的安排,在人才培育上,
除了縮短「學、訓、用」的落差,更可透過落實多面向、跨領域知識與涵養的教育,解
決文憑貶值之問題。
輔導產業轉型
因應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之後福特主義(post-Fordism)生產模式特性,戮力
於扶植品牌、推動開放式創新並發展知識經濟,藉此推動產業轉型,以因應經濟結構與
勞動市場鉅變問題。
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
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
「性別主流化」乃係針對社會結構存有之父系霸權、異性戀霸權之性別刻板印象,透過公
共事務的設計規劃、資源分配、立法修訂乃至教育政策等方式,有助於女性與 LGBTQ 族
群「去汙名化」(de-stigmatization),避免特定的標籤化(labelling),並讓女性與 LGBTQ 團
體能肯認自我,達成「肯認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差異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之理念的落實。
工作貧窮(Working Poor)
工作貧窮指涉受僱者雖持續賺取薪資,惟該等收入卻無法維持日常生計的現象,如「非典
型工作者」便是具體的樣態,而當前社會通稱之「窮忙族」,亦為工作貧窮現象的例證。
工作貧窮因素有結構性與個人性,前者如
勞動市場或工作機會結構的轉變,具體有彈性工時、產業外移引起的社會排除(social
exclusion)現象。後者如個人人力資本存量限制,致使於就業市場處於較為弱勢之位置。
責任倫理(Ethic of Responsibility)
社會學家韋伯(Weber)所提出的概念。相對於傳統宗教強調的「信念倫理」步入式微,韋伯
認為當前受到官僚理性主宰的現代社會中,已無法單憑信念倫理行事,而需秉持責任倫理
行動,如藉由熱情(passion)、責任(sense of responsibility)以及判斷力(judgement),突破現代
社會工具理性、科技理性至上之枷鎖,以避免讓社會陷入鐵籠(iron cage)般的困境。
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
社會互動會形成新的社會關係,而一個人擁有的社會關係網稱爲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社會網絡是由若干程度各異的親近性與關係性所組成,有的關係相當親密與重
要,如摯友的強連繫(strong ties),有的則非屬親密之弱連繫(weak ties)樣態,此些構成個人
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反映出一個人的社會支援與人脈網絡資源
高考
馬克思用疏離或異化(alienation)的概念來解釋資本主義的勞動特徵,包括那四種主要層
次,請分析處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社工人員符合上述那 些異化的現象?
異化概念解釋資本主義的勞動特徵:
勞動雙元性、剩餘價值與資本積累:馬克思的唯物論提醒人類的勞動具有類存在、可帶
來創意與滿足感等迥異於動物勞動的特質,然而資本主義誘發人類內心追求利潤的狼
性,加以搭配特殊設計的生產架構,建構出剝削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生產體制。這樣的
剝削體制,依據馬克思古典勞動經濟學概念,卻是源自於兼具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的勞
動商品特性,成為資本主義建構剝削體制的基礎。這種勞動雙元性、剩餘價值與資本積
累體制,帶來了工人異化的體驗。
異化概念與四種主要層次:異化是一種與自己意識相違背,產生和周遭社會陌生、疏離
的情形。異化觀點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中,對於資本主義中的貨幣制度、勞動、生產
等關係建立起來的觀點。按照馬克思 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指出異化解釋資本主義的勞
動具備四種特徵:
工人對自身勞動產品的異化:是勞動力成為一種商品,人們運用利潤帶動經濟發展
時,造成勞工為了獲取工資而付出勞力,讓勞工與產品沒有關聯。
工人在勞動過程中的異化:是生產過程中勞工僅負責商品的一部分,造成個體無法了
解工作的意義與價值。
工人與他人相異化:是一種與他人的異化,當個人進入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自身除
了被異化外,也用功利式的角度與他人互動,從生產商品、利潤的角度看待對方,造
成與周遭他人的異化。
工人與人本身作為類存在物相異化:是一種將人類回歸動物生產的情形。資本主義的
生產讓人們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讓工人欠缺計畫與思考。
異化解釋受理社會救助申請的社工人員:
與受救助者疏離:從勞動產品異化可知,社工人員在體制中,只為了獲取微薄薪資,對
於每日所受理繁多的社會救助案件未能全然理解案情,只得在民代壓力中慌忙決定,而
與案家產生疏離。
與案家審查作業疏離:依據勞動過程的異化可知,社工人員遭遇龐大的案件時效壓力,
逐案審查耗盡心力,甚至因為案家的特殊性,對於社會救助法未符社會變遷修正的陳
疴,產生在審查的勞動過程疏離現象。
與民間夥伴的疏離:投入社會治療的社會工作人員,在面臨法規與行政體制的束縛、甚
至時刻來自司法圖利罪的威脅與監察體制的指責,往往顧不得民間非營利夥伴的殷殷期
盼,產生與過去民間團體疏離的感受。
與自身懸壺濟世初心疏離:從異化的自我疏離面向可知,社工人員面對行政科層、案家
的負面回饋、民間夥伴的不信任,往往在深埋公文堆的同時產生自我存在感的質疑。
結論:馬克思說商品做為價值只是人類勞動的凝結。作為剝削體制中的社工人員,面對異
化的勞動體制,除了時刻調整柔順身體符合外界期待外,更須兼顧良好心理建設,以提升
案家的福祉為目標。
請說明何謂社會運動資源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及新社會運動理論(New
Social Movement Theory)。臺灣近年來興起的同志運動展現那些社會運動特性?
資源動員論與新社會運動理論:
社會運動的特性:依據學者 James Q. Wilson 的定義,社會運動是一種長期性、有目標
的集體行為,其目的在抗拒或促進社會變遷。社會運動也是一種解放的政治。
資源動員論觀點:是以經濟學的方式思考社會運動的論點,將社會運動組織類比為個別
公司,以推銷成功的社會運動為市場的理論,該論點強調社會運動的專業化、資源運用
與領袖角色的重要,認為社會運動的議題,是由議題企業家(issue entrepreneurs)所
設定,又因社會富裕化、高教與專業人士增加、職業利他者(如退休老師)增多、政府
政策支持與新傳播技術,讓社會資源取得更加容易,在透過資源的導入後引發社會運
動。
新社會運動論觀點:係一種解釋後工業社會中,民間社會對於國家與市場力量所營造出
來的新主流價值之不滿,而進行文化性反抗運動的理論。是一種超越過去從階級、社會
主義觀點出發的社會運動理論。新社會運動注重運動本身的社會文化性,強調議題與集
體認同。
臺灣社會的同志運動:受到美國同志運動的啟發與臺灣本土民主化、多元化過程的時代
發展,臺灣社會同志運動從過去 70 年代「櫃內」隱晦的邊緣零星運動、反愛滋運動的初
試啼聲到近年多元成家挑戰以民法作為異性戀霸權體制象徵的成功,同志運動成為當代
臺灣社會重要特色,其象徵不只是每年街頭六色彩虹旗嘉年華式街頭展演外,國內同志
人權益、LGBT 議題、女性同志、同居伴侶權益等路線,也成為同志運動的觀察議題。
同志運動所展現的社會運動特性:
同志運動長期爭取同志人權的目標:從早年大學同志社團提供同志傾向者互動聯繫的管
道開始,到祈家威爭取戶所登記同性婚姻以來,同志運動長期爭取在台社會同志者與異
性戀者相同的基本權益為目標。
同志運動組織化:同志運動從早年的地下集會,到近年的聚集發展,各式各樣的同志組
織如臺灣性別人權協會等的出現,提供社會運動成員動員結構的來源。
反對異性戀霸權迫害的意識形態:同志運動強調與一般異性戀者擁有相同的工作權、身
體權、結婚權、教育權等權利,不應其身分而有所偏見與歧視,致力於對抗異性戀霸權
意識形態的壓迫。
作為臺灣社會變遷與解放政治的象徵:在同志運動多年透過街頭抗爭、展演並與政治體
制的衝撞,同志議題逐漸為臺灣社會所不排斥,近年更因司法院大法官第 748 號解釋
文,與民法同性婚姻的修正,讓多元成家在臺灣出現,作為一種解放政治,同志運動成
為臺灣社會變遷的重要象徵。
結論:從社會運動定義的各項特性來看,臺灣同志運動自戰後以來,即在追求同志人權的
架構底下逐步開展,並在近年多元成家達致高峰。臺灣作為亞洲地區同志社會的先鋒,展
望未來勢必擴張 LGBTQ 等多元性別議題權益提升為目標。
請試解釋醫療化(medicalization)的現象,並分析臺灣社會對於過動症(ADHD)及女性健
康醫療化的問題。
醫療化現象:
醫療化定義:Peter Conrad 認為,醫療化是一個定義現象的過程。從健康與疾病的角
度,醫療化是定義人類某些行為和狀態,並以醫療意義詮釋行為主體的過程,是一種醫
療標籤的過程。
醫療化的作用:醫療化源自醫學帝國主義,以醫療意義詮釋行為主體的過程,呈現出醫
學專業侵入其他學術領域的作用。從偏差行為控制角度來看,醫療化為醫療標籤的過
程,指社會為達成維持社會規範的目標,透過對特定事件標籤為「醫療對象」的手段,
以減輕社會大眾對於違反社會規範者所帶來的困擾的方式。
臺灣社會對於過動症與女性健康醫療化的問題:
過動症概念:是一種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疾患,常見於學齡期兒童的神經發展問題,患
者有無法持續專注於特定事物、組織計畫能力不佳、衝動等表現。
性別健康不平等議題:健康不平等是人群間因性別、種族等因素而享有不同的健康狀
況。其中性別健康不平等,尤其是女性健康議題,是一種強調性別觀點下,兩性間健康
差異的討論,關注於女性生育議題、健康權益爭取、女性社會流行病議題等探討。
過動症與女性健康醫療化的分析:
作為一種醫療標籤:從醫療化觀點來分析,對於無法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產後心理
鬱悶等現象,分別冠之以「過動症」、「產後憂鬱症」等醫療標籤,是一種典型醫療
化的現象。
醫學入侵社會議題:醫療法規、醫學訓練所建構起來的醫療專業巨塔,對於兒童分心
現象、女性生理期歇斯底里反應等現象,提供單一、病因理由的解釋,是一種醫學帝
國主義的展現。
患者病識感減輕社會恥辱感:藉由醫療化的理由,直接將過動者與女性身體反映賦予
生病角色,有助於病患自身病識感的提升,也減輕對自身行為恥辱感,對病患人權進
一步的提升。
個人化問題的危險:醫療化的問題在於欠缺更多面向的討論,過度以單一醫學觀點解
釋,反而讓社會問題過度單純化,讓過動症的問題忽略了社會工作關心的家庭動力問
題,讓子宮摘除現象忽略了社會學關心的女性貧窮壓力。
社會問題無法獲得充分溝通:醫療化的個體性解釋,在社會學的結構觀訓練下,容易
招致忽略環境因素的批評,然而醫療化的單一解釋,也容易排拒其他領域的討論,引
發社會輿論的批評。
結論:Maurice Merleau Ponty 在知覺社會學一書中說,身體是我們擁有世界的總括性介
質。人類行為複查多元,本即難以單從醫療因果觀點解釋。社會學的反身性提供面對醫療
化定義行動下的冷靜思考出路
請解釋社會階級再製(reproduction),在臺灣,大學入學考試多元化之後是否有助於解決
社會階級再製的問題?
社會階級與階級再製觀:
社會階級概念:社會階級是指與經濟生產活動有關的社會不平等,源自對某些生產工具
包括資本、技術、組織的管理權威等具有財產權,讓擁有該等財產權的對象擁有所得分
配與社會流動的優勢團體。
社會階級再製現象:再製是一種再生產概念,階級再製是支配階級以自身優勢重新製造
足以維持支配地位所需結構的過程。階級再製來自於各項社會制度,其中家庭、教育與
職業更是再製的主力:
家庭再製階級:體現在家庭繼承上,是父母運用自身影響力,包括布迪厄的文化複製
與伯恩斯坦精緻符碼的家庭語言,讓子女留在相同階級的方式。
教育再製階級:體現在教育流動上,是學校教育效果的差異造成階級複製的不同。學
者 Blau 與 Duncan 指出,教育除提供個人向上流動的管道,同時也是階級複製的來
源,是一種教育的「形式流動」蘊含「實質複製」效果。
職業再製階級:體現在跨產業流動的困難,是一種產業專業壁壘造成的階級複製效
果。由於高階社會經濟位置在一個社會中相當稀少,再加上既得利益者為永保,運用
職業壁壘造成子女的生命機會優於他人。
臺灣社會大學入學考試多元化對階級再製的解決可能性:
大學入學考試多元化:自 83 年臺灣教育改革運動以來,臺灣社會經歷了廣設大學、教材
與師資多元化、多元入學議題。過去單一聯招一試定終身制度,在多元入學方案、繁星
計畫推動,乃至近年的 12 年國教、實驗教育立法推動與雙語國家政策等,提供大學入學
更多元的管道與人才培育方式
入學考試多元化與階級再製:
多元取才有助於社會流動:由於入學考試多元化擺脫過去聯招單一取才管道的過渡狹
隘、限制學生只需瞭解熟悉特定類科即可考上大學,造成變相的不公,透過多元取才
方式,有助於弭平階級再製。
特殊專長增加流動機會:由於入學考試多元化不在侷限於單一專長內容,對於具有特
殊專長的中下階層學生不因其他課目的限制而失去進入大學的機會。
依據聰明才智獲取流動機會:多元考試入學方案提供中下階層學生如有特殊專長或有
特定興趣,即可申請入學,減輕因經濟因素造成階級再製的問題。
家庭背景仍左右教育效果:入學考試多元化因為多元取才,亦提供有經濟能力者得以
家庭財富背景而堆切學生之專長,提供家庭父母親對子女教育的影響力,使教育複製
效果增強。
教育資源配置不均帶來再製效果:臺灣教育過度傾向大學教育傳統,忽略技職體系思
維,讓教育內容無法銜接市場需求,無助於階級流動。學者研究即指出,臺灣 1990 年
代高教擴張主要以私立技職大學擴張為主體,提供中低階級背景學生大量的教育機
會,但一般公立大學則提高競爭程度與篩選性,中上階級子女仍有較高機會就讀。
結論:大學入學考試多元化係政府為改變過去聯招制度的不公平所採取的改革錯失,雖然
多元取才提供學生多元流動的正面機會,然而卻因為父母親的家庭經濟能力,與國家教育
資源配置的差異,帶來社會階級再製的效果。臺灣教育確實提供流動所需的部分技能,但
近年發展卻已呈現階級複製效果,對社會穩定帶來不利發展
退除役
請說明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與非物質文化(non-material culture)的意涵,並請列舉

明構成非物質文化的主要元素。
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乃是以學者英格哈特(Inglehart)所提出之物質主義
(Materialism)與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概念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概念。以下茲就
題意,分述如下:
一、物質主義文化與後物質主義文化
物質主義文化:意指為一較重視如經濟表現、生活條件提升、食衣住行等物質議題的社會
文化。
非物質主義文化:亦指為一種較重視如民主、性別、環境等候物質議題的社會文化。二、
物質主義與後物質主義理論
承前言所述,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乃是依照學者英格哈特之理論所發展出來的概念。以
下就英格哈特之理論概念及其理論要素分述如下:
理論描述:
「物質主義」與「後物質主義」,皆是一種從「物質發展」的角度出發,來解釋社會當中主
流政治價值、態度為何的政治理論。「物質主義」主張,在一個物質發展並不健全的國家,
個人的政治焦點將會集中於「物質」議題之上(如就業率、經濟發展等);反之,
「後物質主義」則指出,在一個物質條件發展已臻健全的環境當中,人民的政治焦點將會轉
移成對於「個人價值」、「社會改革」、「環境保育」等「物質條件滿足後始會關心」之議題的
關懷之上。
理論基礎
英格哈特的理論,建立在以下兩種理論元素之上:
物質的稀有性(Scarcity Hypothesis):
意指人在排列事物之重要順序時,會先以該對象於社會當中的「稀少性」做為考量。因
此,當人們已滿足了物質的欲望時(物質需求已不匱乏),則人們即會傾向於擴充其
「非物質」(且相對匱乏)的需求。
社會化假設(Socialization Hypothesis):
意指一個人的價值偏好,乃是在其成年之前所形成的。所以如果該特定個人的幼年生活在較
為困苦的環境時,則即使他成年以後經濟條件改善,但該特定個人對於物質性議題的偏好仍
然不會消失。英格哈特的理論,說明了在一個社會當中,「世代」之間所可能產生的認知
「鴻溝」(因各世代可能生活在同一個富裕的年代,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幼年
經驗)。而這也同時說明了社會價值的改變並非一蹴可及。
三、非物質主義的主要元素
承上所述,非物質主義的內涵,可以被區分為以下三種元素:
成年前之社會化結果
非物質主義的形成,受到行為者成年前的社會化經驗影響甚鉅。而一旦在成長過程中形成
非物質價值觀,則縱使行為者成年後生活環境改變,其價值觀亦不會因此改變。
物質不虞匱乏的成長環境
非物質主義誕生於「物質條件已經滿足」的基礎之上,這使得該種行為者在思考問題時,往
往會本能的「忽略」問題的「物質性本質」(~如需要多少金錢條件滿足、或是對安全與生存
事項的關注)。
對於「後物質」議題的重視
非物質文化重視的議題,往往是建立在「精神滿足」的基礎之上。而這使得擁有該種文化
意識的行為者,對於尊嚴確保、人權確保、民主的吹球,等精神價值更為尊崇。
綜上所數,非物質文化乃是一種富裕環境下出現的文化意識。唯此種文化對於「物質問題」
的理解,往往具有一種「規避問題本質」的傾向,且更易發展出以「後物質主義手段,解決
物質主義問題」(但卻無法解決)的矛盾傾向。而此亦為此種文化思維常常被詬病的地方。
社會學家韋伯(MaxWeber)曾建構一個「理想類型」(ideal type)分析科層組織
(bureaucracy)的主要特徵。請說明理想的科層組織具備那些特性,及其在實務運作上可能
遭遇的限制或問題?
「政治決策」與「事務處理」(即官僚體系)的分殊化,乃是現代政府最重要的特徵之一。
意即,在執行現代社會的統治需求時,傳統以「恩癖」、「私交」等要素所建構出來的「統治
體系」,由於缺乏「理性」、「效率」、「績效」、「專業」等結構性要素,已經無法有效的達成
統治目的;因此,如何建構出
一個具有上述特點的「文官體系」,即為當時政治菁英所面臨到的最重要挑戰之一。而此亦
為「科層體制」
架構出現的原因。現依題意,分述如下:
科層體制之意涵
意指「層級化的文官體系」,又可被稱為「科層制」、「官僚體系」以及「文官體系」等。在
政治系統當中,官僚組織主要的功能,即在於執行「事務」層級的「政策執行」以及「文書
處理」(不涉及政治決策以及判斷)。其成員大多皆由「專業」以及「永久任期保障」的文官
所組成,並與民選的行政首長(政務官)一同推行政府的運作。
科層體的特質
「官僚」此一概念,最早乃是由社會學家「韋伯」所提出。對於韋伯來說,「官僚」的概念
主要是以一種「理想型」(ideal type)的狀態呈現,而其最重要的特徵即在於「理性」、「專
業」、「紀律」、「可靠性」以及「持續作用」。根據韋伯對於「官僚」制度的分析,我們可以
針對這個概念歸納出以下五點特質:
組織的法制化:意指組織的結構以及運作,都會有相關的法令予以規範,因此呈現出一種
「一致性」
的特徵。而這也使得「官僚」的作為出現了「可預期性」。
行政高度的分殊化與非個人化:意指每一個職務的權限皆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因此各個職
務之間的互動關係可以清楚被界定,不致產生業務上的混淆或是重疊(分殊化);除此之
外,該職務的擁有者亦無法依據己身意志,任意變更其職務內容(非個人化)。
公務人員職務受到保障(永業保障):為了保障公務員的作為可依照其專業抉擇,而毋須
倚從政治人
物的政治判斷(通常為不專業的判斷),因此國家亦應保障公務人員工作的「持續穩定性」,
以保障
「官僚」行事的「中立性」以及「專業性」。
公務人員的甄選與升遷,需依客觀標準為之:意指官僚的甄補以及去留升遷,皆應依循個
人的能力
(而非如血緣等其他關係)為判斷標準。
組織的層級化:意指官僚組織的型態,應以「層級化」的結構為主要特徵。而各個層級之
間,亦應有
明確的工作目的、層級監督以及組織劃分,始能保障組織運作的均衡以及效率。
官僚體制的可能限制與缺點
權力集團模式觀點(缺點):
此種…觀點緣自於馬克思主義學派,其否認官僚組織為一「複雜工業社會化下的必然結
果」,反而認為其為一種「保護資產階級」的「組織化工具」。而「官僚體制」的出現,
亦使得社會上的統治集團可以更有系統的維護其資產階級利益,並保障資本主義體制的
運行。
馬克思主義者觀察到,世界各國多數官僚機構的成員,大多皆是來自同一種階級(受過
高等教育,經濟條件中上)。而這也導致文官在進行政策判斷時,大多對於「社會主義」
的主張抱持有一種「保守」的態度,並傾向於以「資本主義」的價值來界定國家的利益(如
經濟發展率)。除此之外,文官更可能會與社會上的部分利益團體掛勾,使其拒絕推行有利
於社會整體的(通常為社會主義式的)公共政策。
最後,馬克思主義者亦將關注的焦點放置於「共產主義國家」內部的「官僚組織」之上,認
為縱使是在「共產主義國家」當中,「官僚組織」最終仍然會演變成為拒絕「進一步」推行
社會主義構想的「保守組織」,而這也將會使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官僚體制出現一
樣的運作特徵。
官僚過度擴張模式觀點(缺點):
受到「理性選擇理論」以及「公共選擇理論」的影響,1970 年代以後出現的新右派,對
於「官僚組織」以及「大政府」的思維也開始進行了全面性的批判。
新右派受到「公共選擇理論」學者尼斯坎南(William Niskanen)的影響,指出官僚機構基於
其「本位主義」的考量,往往具有強烈的「擴張機構規模」以及「擴大預算」的傾向(預算
極大化)。而這也有助於各官僚成員獲得更大的權力,以及更有保障的工作。除此之外,由
於常任文官對於長期性政策規劃有其專業優勢,而這也使得政務官與其互動時往往會處於下
風。因此「追求組織無限度膨脹」的文官系統,才應該被視為是國家真正的統治者。綜上所
述,科層體制的興起,乃是一個國家政治現代化的具體象徵。而如何能夠讓該文官體制更適
應於不同社會的發展,此亦為多數社會、政治研究者所共同關注的課題之一。
請分別說明社會團體(social group)、社會組織(social organization)及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三者的意涵,並請說明社會網絡對當代社會的重要性。
社會團體、社會組織與社會網絡,乃是當代社會學對於理解「人群結合關係」的三種重要研
究與分析基礎,以下茲就題意,就此三種概念內容分述如下:
一、社會團體、社會組織與社會網絡之意涵
社會團體的意涵
國內學者熊瑞梅指出,所謂的團體乃是:意指具有相同規範、價值和期望的一群人,彼此
規律的互動且認知對方為團體成員。
社會組織的意涵
乃是一種透過建立明確內部規章制度,以及吸納正式成員的方式,以期達成特定社會目標
或是擔負特定社會職能的組織類型。
社會網絡的意涵
乃是社會學對於人類群體集合方式的的新興觀點。此種觀點認為,「團體」的概念已經不符
合當代網際網路興起之下,現代社會當中人群集結的特徵。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分
工細膩以及網路科技發達的原因,許多社會成員皆會在各種不同的人際網絡當中,不斷變換
身分以及建立新的友誼關係。因此,現代人實際上並非如以往一樣,必定會「隸屬
於」那一個特定的團體。其所身處的群體關係,更可能是以一種「點對點」、「複雜交織」
的網絡體系所構成。
二、21 世紀人類群體結合關係的演變
網際網路的興起
20 世紀 90 年代之後,網路科技開始興起,此項通訊科技的開放,也更進一步的對於人類
社會當中,行為者與行為者之間的互動產生影響。
人類交流方式的改變
在網路社會當中,由於無須受限於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人與人之交流也從過去的「面對面」
交流模式,逐漸轉化成為「迅速對談以及回應的」、「符號式」的交談模式。而互動方式的改
變,也同時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方式,更進一步地影響到在此基礎之上的「團體關
係」。
虛擬空間的替代效果
事實上,在現今的網路社會裡,人與人之間的聚合,實際上已經無須行為者「親自出現」,
並且需要在一個「實際的存在場地」當中。而這也使得網際網路的「虛擬空間」,開始變成
了某些網路群體聚會、活動的主要場所(但在「現實」生活當中,這個團體內部的成員或許
是根本不認識,或從未一同在「現實」世界當中共事過)。
快速「點對點」交流方式
另一方面,由於網路的交流不受限於時間以及空間,且亦十分迅捷,這也使得網路交流得
以運用較低的時間以及空間成本,即能讓行為者迅速的在不同的網路群體(虛擬社群)當
中「參與」某種活動,或是「瀏覽」某一種主題。而這也使得網路群體與過去的團體不同,
其成員未必自己都可以意識到,自己被歸類在那一個網路群體當中(比如說只是看 ptt 八
卦版的人,就一定算是 ptt 八卦版的支持者嗎),或更進一步被賦予特殊的身分、權利以及
義務,並被納入到某一種特定的分工體系當中。
綜上所述,在網路科技的影響之下,社會網絡肆有一種取代過往社會團體與組織,成為分
析、
理解現代人群結合關係的一種全新基礎。而未來在更新的科技當中,人群關係又會有甚麼樣
的發展,或仍有待後續研究,方可得知了。
請說明社會階層化(social stratification)及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的意義,並請說明影
響社會流動的可能途徑。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皆為社會學當中的重要主題,以下茲就題意,分述如下:
一、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之意涵
社會階層化(Stratification)
意指在一個社會當中,其內部之權力以及資源(如金錢、聲望),普遍的依照不同的階級地
位,進行「不均等」分配的社會現象。一個社會當中,上、下階級之間所獲得的社會資源以
及權力差距越大,則該社會的社會階層化程度即越高。
社會流動
社會流動,意指在一個社會當中,不同階級成員之間,所產生之地位、階級、身分的流動。
社會流動可以被區分為「平行的流動」以及「垂直的流動」兩種類型。前者意指相同階級
間角色的流動(如地理老師轉行變成歷史老師);而後者則是指「上、下」階級間的地位、
身分流動。
二、影響社會流動的總體因素
社會流動的形成,主要可以區分為以下五種因素:
產業以及社會結構改變:如臺灣過去將產業轉型至以「科技代工」為主體的產業結構時,
即製造了大量的「科技新貴」,並導致原本核心產業(如當時的成衣製造業)的沒落;或如
同工業化之後,傳統農業勞動人口式微,並誕生了一批工、商業管理菁英。
總體社會的解除管制與菁英流轉(Circulation of Elite):意指透過大規模的政治、經濟轉
換、甄補,使原有的菁英結構產生改變。如我國解嚴之後國大代表以及立法委員改選,即使
得許多本土精英一舉躍上政治舞台;又如同美國建國之初開放人民自由開墾荒地(解除管
制),即造就許多新興地主階級。
革命:馬克思認為,階級革命爆發之後,隨生產工具的轉移,菁英統治階級的性質也會產
生改變。
戰爭或是劇烈的環境改變:如戰爭、天災等破壞或是事後的重建,都可能導致人口移動以
及產業的轉換。
新技術的出現:如網際網路即造就了大量網路資訊人才的興起。三、影響社會流動的個體
因素
影響社會流動的個體因素如下:
個人的資本:如個人的性格、知能等條件。
個人的人力資本:即「個人所擁有的條件」之意。意指個人透過己身的奮鬥,習得特定專
業技能,改變自身階級處境以及地位(亦為「愛拚才會贏」的意思)。
婚姻與配偶:如一個人透過與自己不同階級之人婚配之後,導致改變原有階級的情況。
教育的普及:最常見的社會流動因素,指透過教育與技能學習,提升自我價值,改變階級
處境。
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可見下列關於社會資本以及文化資本的描述。
綜上所述,影響社會流動的因素眾多。惟各種研究皆指出,21 世紀人類社會的社會流動日
趨停滯。如何在現有的社會基礎之上,重新改善人類社會的社會流動機制,或仍為一個十分
重要的社會學研究主題。
警察特考
社會學家羅伯特·墨頓(Robert Merto)提出的结構緊張論(structrual strain)如何詮釋「偏
差」(deviance)?當偏差發生時,個人可能採取的適應方法有那些類型?請舉例說明之。
莫頓(ROBERT MERTON),為美國當代「偏差行為」的著名社會研究者。莫頓指出,充斥在
現代社會裡的

各種「偏差行為」,實乃是「資本主義」之下,「貧窮」現象所「擴散」出來的負面效果。而
在「資本社會」

下處於「弱勢」的族群,亦僅有透過「非常規」的社會活動,始有可能緩解,或是解除其來
自於資源匱乏以

及相對剝奪感之下的焦慮。以下茲就題意,分述如下:
偏差行為與「貧窮擴散」

莫頓認為,現代社會(尤其是富裕的西方社會),由於到處充斥著物質的慾望以及誘惑,
因此也使得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會對於「成功」抱有一種高度的「渴求」特質。然而,「成
功」與「富裕」卻並非人人皆可享有。而一般人在與「成功人士」比較之後,亦容易出現一
種「貧窮」的「相對剝奪」感受,並形成相對應的「焦慮感」。
莫頓更進一步指出,雖然不同的人,面對此種「貧窮」(比較出來的)焦慮,會有不同的
適應模式。然而,「偏差行為」,卻也是源自於此種「貧窮擴散」的態度之中。而墨頓即用
「結構緊張論」,來解釋此種源自於「貧窮焦慮感」而產生的「偏差行為」。
結構緊張論與「五種」適應形式
莫頓認為,一般人在面臨「貧窮」的焦慮時,會出現以下五種不同的「適應形式」:
遵從者(conformity)-接受「既有目標」與「常規」手段

此即為一般大眾的思維。在面對己身的「貧窮」處境時,不但接受社會共同接受的「既有目
標」,且更

會在現有的合法途徑當中尋求成功的方法與手段。
創新者(innovation)-接受「既有目標」但使用「非常規」的手段

此即為可能形成「犯罪」的思維模式。意指雖然行為者接受「既有」目標,卻不會遵循社會
常規(或是合法)的手段達成目標。莫頓指出,如果在一個社會當中,弱勢長期無法得到
「成功」的機會,則「犯罪」將可能成為這群人唯一達成「成功」目標的手段途徑。
儀式主義者(ritualism)-反對「既有目標」,接受「常規」手段

意指行為者已經反抗,或是放棄追逐既有目標,但卻由於「習慣」或是其他根深蒂固的觀
念,仍在使用

常規既有的手段去追取既有目標(然而這個目標對於行為者本身而言可能已經毫無意義)。
退縮者(retreats)-反對「既有目標」同時也反對任何提升的手段

意指行為者同時放棄追逐既有目標,也放棄使用任何提升自己的手段。行為者在此種反應當
中呈現的是一種「自我放棄」的情境。而此種思維也可能會導致一些「涉己」的偏差行為出
現(如吸毒、酗酒),並成為犯罪的潛在基礎。
反抗者(rebellion)-創造「新的目標」以及達成目的的手段

意指行為者自我建構一個「創新」的目標,並且使用「創新」(而非常規的)的手段來達成
此種目的。此種行為者常常會為整個體制帶來巨大的變革(如革命)。但如果行動失敗,則
行為者亦可能被視為是「行為偏差者」亦或是「犯罪者」。
結構緊張論的反思
莫頓使用「貧窮焦慮」的觀點,以解釋「偏差行為」的出現原因。然而,「貧窮」是否就是
「偏差行為」的核心因素?不同區域的社會成員,在「感受貧窮」的反應上,難道不會出現
區別?文化與社會化是否也會影響一個人對於偏差行為的態度(如倡導反抗權威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許多社會學者指出,目前仍未有任何具體的證據顯示,貧窮者會具有一種偏向
於使用「偏差行為」以獲取擠身目標的傾向。因此,究竟「貧窮」是否可以被視為是偏差行
為的核心,或是唯一的解釋變項,這個問題或許仍有待後續的研究,方可得知。

社區工作是一種計畫性的工作,為了回應社區面臨的問題或需求,可能採取的策略路徑有
二:
問題/需求路徑(problem/need path); 能力/資產路徑(capacity/asset path),請說明兩
種路徑內涵及差異為何?
社區工作被視為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之一,為一種計畫性的工作,其目的在於建構可
增進社區居民改善其生活品質之能力的資產,為了回應社區面臨的問題,分為問題/需求路
徑與能力/資產路徑,茲就其內涵與差異分述如下:何謂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方法之一,是一種協助人們解決社區問題,豐富社會生活的過程。社會
工作者需要瞭解工作對象的生活環境、問題、資源及文化背景;在社區內所進行的個案、團
體、組織、計畫、行動、發展工作都算是社區工作。
解決社區問題策略路徑之內涵與差異
就發展策略:
持問題/需求觀點者對於社區的觀察,往往著重於探討社區的問題與需求,如犯罪、失業、
貧困等,儘管這些負面的現象僅是社區的部分事實,但卻可能令社區居民或外人以偏概全地
誤認為這是社區的整體現象。
持資產/能力觀點者則認為,社區發展的策略是始於社區所擁有的優勢及居民、團體和機構
的能力,且社區中的個人、團體、機構或設施設備,皆為社區重要的資產。
就主要路徑:
問題/需求觀點,認為在解決問題的活動過程中,可能藉由政府部門的規劃,或協助社區引
進外部專家,來教導人們瞭解問題的本質與程度,甚至提供社區所需要的服務,一種「由上
而下」的科層及「由外而內」的專家運作模式,成為主導社區發展的主要路徑。
持資產/能力觀點者認為,發展必須由社區內部出發,「由下而上」及「由內而外」的路徑是
別無選擇的,發展的工必須奠基在對社區資產、能力及才能之拼圖的瞭解。
就居民角色:
問題/需求觀點的「由上而下」及「由外而內」的路徑,其服務提供即在回應政府或專家所
界定的問題與需求,這不僅將使得居民認為自己是需要外人或專家協助之具有特殊需求的
「案主」,甚至影響其處事的態度與行為,並陷入依賴服務的陷阱中。
資產/能力觀點則認為,社區資產的拼圖應始於對社區居民之才能、技術及能力的盤點,每
個人的「天賦才能」應該要能獲得重視,特別是社區中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口群(如老人、貧
民或身障者),他們不會被視為是案主或待援助的接受者,而是能夠在社區營造過程中參與
部分行動的貢獻者。
就關係導向:
問題/需求觀點關注外部專家或組織能夠提供的實質協助,社區居民所重視的並非社區內鄰
里的相互支持,反而強調的是與外部專家、社工員、健康服務提供者及資金贊助者的關係,
這種外部關係重於內部關係的結果,將無益於社區意識及社區凝聚力的養成。
資產/能力觀點則將社區內部鄰里、團體或機構彼此關係的經營,視為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社區組織者或社區發展者要體認關係建立的重要性,而且要不斷地建立地方居民、社團和機
構之間的互動與網絡關係。
綜上所述,從傳統消極的問題/需求路徑,走向積極的能力/資產路徑的展現;社區工作的目

已不再僅著重於問題的解決,如何善用社區既有資源,以提升其生活品質,更是其積極的目
標。
問題/需求與資產/能力之間的區分並非意味著實務工作者要在兩者之間做一選擇,只是若
僅著重於需求往往可能使社區直接跳至問題的解決,而忽略了對其目標和優勢的確認,其結
果即可能造成社區的依賴,而忽略社區長遠的策略性規劃與發展,畢竟社區工作所追求的不
僅是
「成長」,更重要的是讓社區邁向永續的發展。
地特三等
何謂「社會學的想像」?請用社會學的想像分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有那些社會群體
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困境,請列舉至少四例。
「社會學的想像」意涵
Mills 提出「社會學想像」,試圖將「個人煩惱」(personal trouble)與「公共議題」
(public issue)相連結,讓日常生活中之個人微觀層次的問題,置於結構的鉅觀層次加以體
察,從歷史脈絡、社會結構、文化體系、階級因素等視角,藉由反思與批判方式反思社會現
象與社會問題。
舉凡 Giddens「結構」(structure)與「能動性」(agency)的思辨、Durkheim「自殺論」對於
個人行為與社會因素之連結,皆是 Mills 社會學想像之例證,說明個人行動與選擇背後的
社會脈絡(social context)與情境因素,以及其對個體行為所產生的制約可能,俾以「見樹又見
林」。
社會學想像分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群體之困境
勞工階級群體
相較於白領階級(white collar)工作性質,因應 COVID-19 疫情而可採「居家辦公」方式,從
而降低或避免出勤上班時染疫之風險,而勞工階級因工作的實體勞動性質,而較難以採「居
家辦公」方式因應,勞工本人需親自至工廠、廠房、工地等場域出勤方可完成勞動勤務,故
白領與藍領階級染疫或暴露於染疫風險兩者有別。
第三級產業從業人員群體
此次 COVID-19 疫情衝擊第三級產業當中的服務業甚鉅,具體如餐飲業、觀光業、飯店業、
小吃業等從業人員,如今年 2021 年國內餐飲、旅行社、旅館等倒閉潮,可知第三級產業從
業人員受到的影響,超越第一級產業之農林漁牧、以及第二級產業之工業與製造業,體現第
三級產業面對疫情衝擊的脆性性所在,而值予吾人關注。
次級勞動市場下的女性群體
從雙元勞動市場理論(dual labor market theory)出發,相較於初級勞動市場(primary labor
market)以男性為主之高技能、安全、薪資佳、較佳職業展望以及追求自我實現等特性,女
性常棲身次級勞動市場(secondary labor market),其職場特性乃低薪資、不安全、低技能和
低流動性,帶來「貧窮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poverty)問題,且該等職場領域多伴隨「情緒
勞動」(emotional labor)特質,而需與服務對象有相對密切之接觸,因而也增加了此波疫情中
的染疫風險。
移工群體
自疫情爆發以降可知,新加坡乃至我國移工群體,受到疫情影響甚鉅,因移工需集體居住於
移工宿舍,此集體管理方式不啻增加了移工群體的染疫風險,且受限於經濟資本與社會資
本,移工較難有足夠醫療資源或較為完整的社群支援網絡,染疫後面對的經濟打擊與心理壓
力亦值予關注。
何謂社會階層化?依據韋伯身分團體的看法,如何用社會經濟地位指標來測量一個社會的不
平等?
社會階層化意涵
史美舍(Smelser)定義社會階層化為「社會不平等現象,代代相傳,形成社會階級(social
class)的過程」;換言之,「社會階層化」乃社會系統將其稀少而具價值的資源,不均等地分
配給相當固定的地位層級的過程。
具體言之,掌握較多社會資源的個人或團體,其所屬社會階層較高,反之掌握較少社會資
源的個人或團體,其社會階層較低。影響個人或團體擁有社會資源的因素,主要有生活機
會、社會地位、政治影響力等因素。所以社會階層較高的個人或團體,多半擁有較佳的生活
機會、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較多的政治影響力;社會階層較低的個人或團體則反是。
從韋伯身分團體以社經地位指標測量社會不平等之方式
與馬克思重視經濟地位有所不同,韋伯重視「身分團體」,認為身分團體是由受到「社會聲
望」所構成的群體,評價其「聲望」的標準包括生活方式、正式教育、出身或職業聲譽等方
式;換言之,韋伯將馬克思的單一「經濟」面向觀點,拓展成融合了多面向觀點。其測量指
標方式有下:
生活方式法(style of life approach):
生活方式法由美國社會學者 Hodges 依據韋伯所提出的生活方式指標設計而成。其測量方式
包括:人們的互動模式與對象,財富擁有與消費型態,以及生活方式與休閒形式。此方法認
為社會成員會偏好與相同階層的成員交往互動,甚至選擇婚姻伴侶,以從此些生活方式指
標,理解一個社會的不平等狀態與生活方式差異。
多項指標法(multiple index approach):
以客觀指標(indicators)衡量個人社會地位,故稱「多項指標法」(the multiple index
approach)。常用的指標有教育程度、職業、收入、居住地區等,有時也可用奢侈品、家
庭費用支出等項目為指標。然社會學家較常使用的仍以教育程度、收入及職業為主的社會經
濟地位量表(socio-economic status score, SES),由量表得分評估個人的社會經濟地位,以客觀
分析一個社會的不平等狀態的各種指標上之差異。
聲望探究法(reputational approach):
透過要求具聲望的人士,對另外一個人或一群人的階層地位做評估、劃分。例如社會學研究
者於問卷上設計:「請問你社區哪些人應屬於上層(或中層、下層)階層?」或「如果將階層分
為上中下,你認為某某人應該屬於哪一層?」等問題,藉此從社會聲望視角了解或釐清一個
社會的不平等之狀態。
自我評鑑法(self-placement approach):
自我評鑑法(self-placement),由被劃分階層的對象「主觀」評估自身所屬的階層,例如社會
學研究者於問卷上設計:「請問你自認為自身屬於哪一個社會階層?」,或由社會學研究者直
接詢問研究對象如何看待自身的階層,從主觀面視角掌握一個社會的不平等之狀態為何。
在英國舉行的 COP26 氣候峰會熱烈討論全球極端氣候的問題,要求各國合作對抗地球暖化
的現象,其中涉及環境正義。何謂環境正義?請舉例說明之。如何思考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環
境正義問題?
環境正義意涵
環境正義體現 1992 年里約「地球高峰會議」 (Earth Summit) 楬櫫的「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精神,當時締結之「里約宣言」(The Rio Declaration)、「聯合國氣候
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生物多樣性 (Biodiversity) 公約、森林原則 (Forest Principles)及
「21 世紀議程」(Agenda 21),乃至 1997 京都議定書、COP21 巴黎氣候協議與 COP26 格
拉斯哥氣候公約,都說明環境正義的實踐與體現。
環境正義涉及分配正義、能力正義、參與正義等概念,讓地球暖化之溫室氣體如二氧化
碳、甲烷排放之環境責任得以公平分配,並且透過 COP 會議增進各國的環境治理參與,
肯認多方利益關係者的話語權,且強化各國因應環境變遷的能力與意願。
如何思考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環境正義問題
正視環境治理之分配正義與能力正義
1997 年京都議定書的共同但有區別責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設計,以
共同減量、清潔發展機制及排放權交易發展出第一世界與第三世界國家環境治理的分配正義
雛形,2015 年巴黎氣候協議與 2021 年格拉斯哥氣候公約,亦強化第一世界對第三世界國
家環境發展的援助計畫,讓第三世界有充分的增能(empowerment),體現了全球環境治理的
分配正義與能力正義理念構思。
強化環境治理之參與正義
有鑑於當前身處 Beck 所言「風險社會」(risk society),隨現代化進程,吾人高度仰賴科技理
性,使得吾人需面臨內部風險,即科技社會所製造出的風險(manufactured risk),而風險社會
中,科技專家、技術官僚乃至媒介皆可能壟斷風險定義權,可能讓常民意見排除在風險決策
外,產生 Habermas 的「扭曲溝通」(distorted communication)現象,無異剝奪常民「理性批
判」空間。為扭轉氣候變遷等風險治理決策過程,獨尊專家政治與科學理性的霸權,故可透
過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的參與具體、「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方式,強化
環境治理的參與正義,並強化治理的正當性(legitimacy)。
重視「反身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
現代社會發展亦帶來反身性思考的可能,亦即處身於高度現代性社會中,個體逐漸脫離結構
性的限制,可對自我以及自身生活的「風險社會」進行反思,故可據此深化環境正義之理
念,並肯認個體有其能動性(agency),可因應與反思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具體影響,重思科技
理性至上議題、資本主義與依賴理論涉及之工業開發、環境剝削與全球發展不均問題,並自
環境生態理念切入,肯認循環經濟、新農業、協作消費與綠色消費等文
化,並關注環境社會運動,體現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的價值。
請試敘述下列名詞之意涵:
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
社會結構指社會組織及其中的人員配置,長期而持續形成的規律互動模式。社會結構通常由
數個地位與角色互動並形成社會關係,進而構成穩定的互動形式,如家庭結構,社會團體、
組織結構、階層化結構與社會發展結構。社會結構做為指導人們行為的架構(the framework
for behavior),其由一群相互關聯的社會規範所組成,如地位(status)、角色(role)、團體
(group) 等。故而有論者認為社會結構如同大樓的「骨架」,讓當中人員互動能夠保持長期
穩定且規律。
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
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即是維持社會秩序,使人們遵行社會規範。所有的社會都會阻止
導致偏差的趨勢,因此透過權力的行使來防止偏差,以維護社會秩序即社會控制。各國社會
控制具體方法有犯罪化、合法化、疾病化、福利化、修復式司法、物理科技監控等。
性別歧視(sexism)
性別歧視乃指涉支持性別不平等體系的意識型態。具體如支持男女不平等,並為男性優位論
提供合理化論證的意識型態,如「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第二班」(the second
shift)概念,以及職場女性禁孕條款等,以致於女性於權力關係、生產關係、情感關係與符號
關係,相較男性的主體地位,女性皆被迫從屬於其下而有客體化的窠臼,此種性別關係實踐
所形成的性別秩序,牢牢鑲嵌於社會結構的性別角色文本之中,形成性別歧視。
世俗化(secularization)
歷經理性主義與資本主義浪潮,宗教作為一種制度已日漸衰退,而宗教規範和價值觀也失去
基礎。社會和文化生活領域已日益與宗教影響分離,這種現象即世俗化(secularization)。而
造成世俗化的因素包括科學的成長、民族國家的興起、資本主義的傳播、宗教問題的妥協,
宗教社團的沒落等影響,而有組織的宗教為因應這種趨勢,乃加強各教派之間的合作和團
結。
資源動員論( resource mobilization)
此乃屬社會運動的理論,資源動員論學者認爲,社會運動之成敗關鍵取決於是否能有效動員
資源,及運用得當的策略以達運動的目標。例如網際網路對社運組織而言,可達到資源動
員、社群認同和快速地溝通傳播訊息的功能,使得組織不再僅藉著主流媒體,才能達到傳播
動員的效果,舉凡樂生案、洪仲丘案以及同志多元成家等,網路的議題設定功能,相當程度
有效動員了此些社會運動的能見度與參與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