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再一次惊叹原来人的喜好差距如此之大。

在亦舒的论坛里,《玫瑰》似乎是受到最多好评的故事之一。我本人和我身边喜欢亦舒的朋友,也认同它的经典。
而今天看到这么多批评,我真是小吃了一惊呢,呵呵。
在我看来,玫瑰的生活简直是抽到上上签,如果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女子,那真是老天的宠儿。少年的玫瑰颇为不
羁,尽情的挥霍她的资本,享受了所有少年人梦想享受的一切宠爱。当她真正开始情动心扉,那个人却离她而去
——连这种得不到都是上帝的恩赐,庄是多么软弱的男子,怎么可以托付一生。而玫瑰爱他,深入骨髓,因此她
长大。脱胎换骨是最痛而最有效率的成长方式,玫瑰在一夜之间变得隐忍。十年的生活使她收获了更多,玫瑰成
为一个对于所有年龄段的男性都有无可抵挡的魅力的女子。虽然她心受重伤,而却从未自弃,她仍然相信爱情,
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只是这一次,她更加具有了成熟的人才具有的智慧。并不是每个年龄到达 30 岁的人都可以称
之“成熟”,我们身边的确还存在 30 岁还没有资格称为“人”的什么什么。玫瑰具有这样的风韵,这成为她生活
中最大的的所得。她读文学科,完全不懂得如何应付这个社会,她自己也说,她所懂得的不过是穿衣打扮。也许
有人对此表示不屑,而男人爱她。柏杨说人类间之爱,不完全基于实用,有时候甚至只求悦目。玫瑰所有的,便
是不可置疑的悦目。女人都渴望得到真爱,可是谁能担保有智慧的女人一定可以得到真爱?美丽与智慧,谁也不
必看谁不起。苏更生是智慧的,但我相信她的一生,至少是前半生,所感到的幸福比玫瑰的少而又少。
讲了半天玫瑰,题目却是太初。没错。所有的女人里,我最爱的是太初。她的未婚夫对她的置评可谓一针见血:
太初是最适中的,她性格在母亲与舅母之间。做女人,能够糊涂的时候,不妨糊涂一点;靠自己双手打仗的时候,
又不妨精明点。只太初具这个本事。谁能想象黄玫瑰有朝一日坐写字间呢?又谁相信苏更生肯一心一意靠丈夫呢?
但太初真的能文能武。
依我看,太初的智慧,远在母亲与舅母之上,她知进退,懂分寸,最难得是难得糊涂。呵呵。学习一下。
PS:有人透露玫瑰的原型乃是章小惠女士,且此女与亦舒很有交情。若果如此,媒体那积毁销骨的力量可真让人
慨叹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