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1

科技部補助

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

 計 畫 
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之研究─以豪華朗機工、陳怡潔
    :
作品為例
 名 稱 

報 告 類 別 : 成果報告
執行計畫學生: 蘇品瑄
學生計畫編號: MOST 110-2813-C-165-012-H
研 究 期 間 : 110年07月01日至111年02月28日止,計8個月
指 導 教 授 : 徐婉禎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執 行 單 位 : 台南家專學校財團法人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所)

中 華 民 國   111年03月24日
摘 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雷射光於公共藝術的應用,以豪華朗機工、陳

怡潔的作品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探討雷射光之原理及其於藝術創作

的可能應用。希望能對科技領域常用的雷射光之應用於公共藝術

的可能性有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了解雷射光的原理、分析雷射

光於公共藝術之應用、探討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所遭遇的問題。

本研究將深入公共藝術之實際現況,探討藝術家進行公共藝術之創

作過程,其創作動機與應用方式,主要深論的藝術家或團體以豪華朗

機工和陳怡潔兩者為主。本研究採用之研究法包括文獻研究、踏查研

究、以及口訪研究等方式進行,以達研究之目的。

1
目錄

摘 要 ............................................ 1

第一章 緒論 .............................................. 6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6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 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遭遇之無法克服的問題 ............. 12

第四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 13

第二章 雷射光 .......................................... 22

第一節 雷射光原理 ..................................... 22

第二節 藍宇彬雷射光實驗室參訪報告 ..................... 24

第三章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 ....................... 33

第一節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清單 ...................... 33

第二節 豪華朗機工現場考察與訪談報告 .................... 40

第四章 「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 ........................... 42

第一節 公共藝術作品清單 ................................ 42

第二節 「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的分布地圖 ............... 42

第二節 現場考察與訪談報告 .............................. 47

2
第五章 光之公共藝術地圖 ................................. 49

第一節 建立網路系統「光之公共藝術地圖」 ............... 49

第二節 「光之公共藝術地圖」操作手冊 ................... 50

第六章 結論 .............................................. 57

第一節 光(雷射光)的使用 .............................. 57

第二節 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 ............................ 58

第三節 團隊合作模式之差別 .............................. 59

第四節 公共藝術與環境與人 .............................. 60

參考資料 ................................................. 63

一、 專書 ....................................... 63

二、期刊論文 ...................................... 63

三、參考網站 ...................................... 64

附錄一:陽明交通大學雷射光實驗室參訪紀錄 ................. 66

圖目錄

【圖 二-1 雷射光原理】.......................................................................... 22
【圖 二-2 全像片原理】.......................................................................... 25
【圖 二-3 藍老師講解拍攝過程】.......................................................... 26
【圖 二-4 拍攝全像片的儀器】.............................................................. 26
【圖 二-5 藍老師為我們解釋雷射全像的原理】.................................. 27
【圖 二-6 拍攝全像片的相】.................................................................. 28

3
【圖 二-7 拍攝全像片的相】.................................................................. 29
【圖 二-8 拍攝全像片的相】.................................................................. 29
【圖 二-9 藍老師為我們展示拍攝全像片的相】.................................. 30
【圖 二-10 石井勢津子的彩虹全像作品】............................................. 31
【圖 二-11 右 1 藍老師,右 2 徐老師,右 345 為藍老師的學生,左 123
為徐老師的學生】.............................................................................. 32
【圖 三-1「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位置查詢】............................ 34
【「圖 三-2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日光域》】........................... 35
【圖 三-3「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日光域》】.......................... 35
【圖 三-4「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聆聽花開的聲音》】.......... 36
【圖 三-5「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聆聽花開的聲音》 】.... 36
【圖 三-6「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聖火臺》】.......................... 37
【圖 三-7「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聖火臺》】.......................... 38
【圖 三-8「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河飄風》】.......................... 38
【圖 三-9「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河飄風》 】.................... 39
【圖 四-1「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查詢】............................................ 43
【圖 四-2「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指尖的絮語》】.......................... 44
【圖 四-3「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指尖的絮語》 】.................... 44
【圖 四-4「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雲影鎏光》】.............................. 45
【圖 四-5「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雲影鎏光》】.............................. 45
【圖 四-6「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BFF STOP》】.............................. 46
【圖 四-7「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BFF STOP 】.............................. 46
【圖 五-1「我的地圖」】.......................................................................... 49
【圖 五-2 建立新地圖按鈕】................................................................... 50
【圖 五-3 編輯新地圖】........................................................................... 50
【圖 五-4《「光」公共藝術地圖》圖標顏色】...................................... 51
【圖 五-5《「光」公共藝術地圖》完整畫面】...................................... 51
【圖 五-6《「光」公共藝術地圖》詳細功能】...................................... 52
【圖 五-7《「光」公共藝術地圖》顯示內容】...................................... 53
【圖 五-8 《「光」公共藝術地圖》超連結按鈕】................................ 54
【圖 五-9《「光」公共藝術地圖》功能區】.......................................... 54
【圖 五-10《「光」公共藝術地圖》返回鍵】........................................ 54
【圖 五-11《「光」公共藝術地圖》搜尋鍵】........................................ 55
【圖 五-12《「光」公共藝術地圖》功能鍵】........................................ 55
【圖 五-13《「光」公共藝術地圖》全部顯示】.................................... 56
【圖 五-14《「光」公共藝術地圖》取消其一核取方塊】.................... 56

表目錄
4
【表 三-1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位置】.................................. 33
【表 四-1 「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位置】.......................................... 42

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雷射光於公共藝術的應用,以豪華朗機工、陳

怡潔的作品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探討雷射光之原理及其於藝術創作

的可能應用。希望能對科技領域常用的雷射光之應用於公共藝術的可

能性有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了解雷射光的原理、分析雷射光於公共

藝術之應用、探討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所遭遇的問題。本研究將深

入公共藝術之實際現況,探討藝術家進行公共藝術之創作過程,其創

作動機與應用方式,主要深論的藝術家或團體以豪華朗機工和陳怡潔

兩者為主。本研究採用之研究法包括文獻研究、踏查研究、以及口訪

研究等方式進行,以達研究之目的。本章為緒論,提出問題意識;第

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第二節為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第三節

則說明研究限制與研究遭遇之無法克服的問題;第四節為文獻探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臺灣公共藝術的大力推展,肇始於「文化藝術獎助條例」
(1992 年

公布,2002 年修正)的立法通過;並且,藉由「公共藝術設置辦法」

(1998 年公布,2002 年/2003 年修正,2008 年再修正)的推動機制,讓

整個公共藝術設置概念與執行細節因而有了遵循標準及共識。由於政

6
府相關機關的推行以及許多藝術家的參與並受惠於此,造就出許多公

共藝術作品。

臺灣早期對公共藝術並無具體概念,許多民眾對公共藝術的第一印

象認為就是設置於戶外的立體雕塑或平面壁畫。威權時代的偉人雕像、

政治銅像以及大型精神標語銘刻,如孔夫子、鄭成功、孫中山、蔣中

正雕像、馬祖南竿枕戈待旦標語等,都脫離不了實用主義目的,其媒

材不外乎石製或者銅製或者彩繪,這類制式化具有強烈隱喻教化功能

的雕塑或標語,某種程度皆可視為公共藝術之一種。然而,藝術的可

貴之處正在於其無制約的自由創作,時代推移中公共藝術創作的方式

與媒介都在不斷改變,時至今日公共藝術的創作方式不再受限於傳統

的單一模式,科技的大幅進展創新了臺灣公共藝術的創作模式,媒材

表現因而有更豐富的創意,藉由藝術思維結合科學技術已成為當今公

共藝術的主流趨勢。在公共藝術案例中,不難發現創作媒介已然突破

以往的傳統而表現多元,例如:由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製作的公

共藝術作品《日光域》,媒材即是 241 盞回收的舊路燈裝上低碳節能

LED 燈管,是利用屋頂太陽能發電的大型裝置。

如上所述,近年來公共藝術發展的方向為科技與藝術之間的交流應

7
用,在此時刻已成為未來藝術結合科技表現的重要節點。如 1998

年 7 月,全世界最著名、讀者訂閱最多的一份學術雜誌《IEEE Spectrum》

其封面的一句話“ ART & T E CHN O LO GY ─ Whe n Art i st s And


E ngi ne e rs Work Toge t he r, T he Resul t Is Som e t hi ng Ne i t he r Ca n

E xpe c t . ” 這 句 話 的 翻 譯 是 當 藝 術 家 和 工 程 師 兩 者 的 合 作,結

果是雙方都無法預料。藝術與科技整合的時代不但來臨,

更成為全球重視的課題。

本研究即是希望能對科技領域常用的雷射光,其被應用於公共

藝術的可能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在雷射光科技與藝術創作兩者相

輔相成之下,相關的先進技術亦能激發藝術家更具原創力的創作

能量,藝術家也能借重科技來拓展未曾發現的視野。本研究的問

題意識乃為了解雷射光與公共藝術之間的關係、了解雷射光的原理、

分析雷射光於公共藝術之應用、探討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所遭遇的

問題。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藝術家或藝術家團體「豪華朗機工」
、「陳怡

潔」,他們之不同於陶亞倫、黃心健、林書民、林俊廷等其他臺灣科

技藝術家之處,在於前者大都是大型團隊合作為主,而後者大都是個

8
人創作為主。創作媒材上陳怡潔慣用雷射光投影至建築實體上,此謂

為「光雕投影」(Architectural Projection Mapping),近年陸續在臺北

市北門、中山堂、總統府等古蹟建築創作光雕投影作品,並參與了台

北世大運開幕,101 跨年煙火秀,如陳怡潔本人在太報的專訪所說:

「光雕是依附在某個建築或載體上,燈光會自己開發出一個空間,但

需要被整合。建築光雕最大不同是它本身會成為一個媒介,把空間場

域變成劇場空間,可以乘載很多訊息。」1就如前面所言,
「整合」對

於光雕藝術而言相當重要,因為需要非常多不同專長的人一起團隊合

作,包含美術、動畫、音樂、軟硬體執行,甚至場地規劃,缺一不可。

擅長以機械動力裝置表現創作概念的豪華朗機工在創作媒材上較為

多元,機械、雷射光、電、動力裝置等都有涉略。豪華朗機工堅持團

隊合作,打破過去藝術創作模式的各自為政局面,結合多人能力,激

發創意,共同創作出大型藝術作品。

陶亞倫、黃心健的創作媒材都較偏向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

稱 VR),運用 VR 技術來描繪內在的精神世界。林書民可能是臺灣最

早使用全像雷射立體影像技術從事創作的藝術家,作品歷年來圍繞在

虛實的辯證關係,透過各種形式的裝置手法,探討人與人在社會中的
1
黃瑞珍,台北燈節今晚正式開幕!專訪北門光雕秀操盤手陳怡潔:要把最好的演出留在台灣,
太報,檢自 https://www.taisounds.com/Video/People/uid4111122614 (查閱日期:2022
年 1 月 31 日)
9
某種疏離狀態,試圖讓人們藉由不斷破碎的自我反射中尋找自我認同

2
。林俊廷的藝術創作也使用雷射光,但是雷射光的應用方面和陳怡

潔不同,不是像建築光雕那樣在室外,而是在室內的展場裡展覽,林

俊廷使用雷射光的作品會搭配一些觸覺的元素,例如《紀錄零秒》觀

眾觸動自動感應裝置,霧狀氣體會開始瀰漫整個空間後,由綠色雷射

光束所構成的光環才會出現。

專家學者對「豪華朗機工」
「陳怡潔」的研究,聚焦的重點在於「豪

華朗機工」的機械動力和團隊合作,而對於「陳怡潔」的研究則比較

多是早期的平面繪畫作品《同心圓》系列。本研究將深入探討雷射光

於公共藝術之實際應用現況,探討藝術家所進行之創作,每位藝術家

創作動機與應用皆有所不同,主要深論的藝術家以豪華朗機工和陳怡

潔兩個團隊為主。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之研究法包括文獻研究、踏查研究、以

及口訪研究等方法進行:

2
非池中藝術網,檢自 https://artemperor.tw/knowledge/2339(查閱日期:2022 年 1 月 31 日)
10
1. 文獻研究

首先針對下列題目廣泛蒐集國內文獻資料,逐一探討。

a. 蒐集研究「豪華朗機工」
「陳怡潔」使用雷射光進行創作的文獻

資料。

b. 蒐集研究專家學者對「豪華朗機工」
「陳怡潔」使用雷射光進行

創作的文獻資料。

c. 爬梳分析並歸納所蒐集的相關文獻。

2. 踏查研究

透過現場實地考察結果,可與文獻資料相互應證。

a. 調查應用雷射光之公共藝術作品清單,不拘限於研究對象「豪

華朗機工」「陳怡潔」之創作。

b. 製作應用雷射光之公共藝術作品的分布地圖,不拘限於研究對

象「豪華朗機工」「陳怡潔」之創作。

c. 實地現場考察「豪華朗機工」
「陳怡潔」應用雷射光之公共藝術

作品。

d. 彙整考察結果,進行各作品的分析研究。

3. 口訪研究

11
口訪研究是指透過有目的性之談話,經由訪問者與被訪問者間面

對面的接觸,採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訪問者進行訪問前先擬定

題目並將用字與次序固定,訪談時依問題的次序有條理地進行訪

問。

a. 聯繫「豪華朗機工」「陳怡潔」團隊。

b. 拜訪「豪華朗機工」「陳怡潔」團隊。

c. 「豪華朗機工」「陳怡潔」團隊口述訪談。

d. 訪談記錄。

e. 逐字稿、訪談紀要整理。

f. 從訪談紀要內容進行分析歸納。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遭遇之無法克服的問題

進行作業期間五月底至十月初,原訂於七至八月的實地考察,遇到

新冠肺炎於臺灣北部地區疫情爆發,導致政府宣布學生在家線上上課,

所有活動停止,學校被迫關閉,交通工具班次銳減,政府限制南北往

來。當時疫苗施打尚未普及,以至於人們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深怕被

感染,需要實地考察的地方剛好又是疫情重災區,希望能夠訪談的對

象也都剛好在臺灣北部,由於並未注射疫苗,所以當時實地考察和面

對面訪談的計畫只能暫時擱置。

12
另一個遇到的研究限制是資料的取得,在查詢有關本研究的資料時

查詢到許多專家學者與本研究在研究的目的和觀察的角度不太一樣,

導致查詢到的資料不是擦邊就是與本研究無關的資訊,在臺灣博碩士

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也無法精確取得和研究主題相關的論文,而在

網路與書籍查詢到的資料通常都是專注於單一主題,絕大多數的專家

學者只專注研究關於公共藝術的主題,而較少探討到雷射光與公共藝

術之間的關係。而探討豪華朗機工的文章大多強調他們的機械動力

裝置和團隊的合作,探討陳怡潔的文章則聚焦在她同心圓系列作品

上,卻無針對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的未來趨勢與其獨特性進行探

討。

臺灣公共藝術發展已逐漸與國際接軌,然而相關文獻資料卻並無更

新以及更進一步的研究,期望國內的專家學者們能夠對這部分有更深

入的研究。

第四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關於公共藝術的研究文獻中,絕大多數專家學者研究的方向,都是

著重地方居民對公共藝術的依附感或者是公共藝術的型態研究。許多

學者強調公共藝術創作的在地性與互動性,林右正在《公共藝術形態

研究》中表示,從目前國內發展現況來看,臺灣公共藝術目前階段較
13
被注重的是它的「公共性」特質及強調「藝術性」的功能性,「互動

性」這個因素較少被創作者及一般民眾重視,使得公共藝術僅僅成為

建築、廣場、公園的一個附屬品或裝飾品,失去了特色。如果公共藝

術本身僅僅是以美化環境的功能性導向而存在,而其中所包涵的意義

卻無法代表所在的空間,自然無法得到當地的認同,這樣的公共藝術

設置就失去其意義。現今的公共藝術強調為特定地點量身訂作的特質,

因此「公共藝術」的價值,不但在於作品內在觀念的呈顯,藝術家對

地區歷史、地理、風俗、意識形態等文化脈絡的援引、消化能力,以

及作品與空間、環境、觀眾的互動關係,都是「公共藝術」在創作領

域中可以自成體系的重要原因。作品本身的創作理念與設置的環境之

間,具有密切的關係,這也是公共藝術創作具備的挑戰性。在這篇研

究中他探討環境、民眾與公共藝術之間的關係是其主要的部份,他強

調民眾與公共藝術的互動性是公共藝術的本質,若是忽視了其所包含

的意義那公共藝術僅僅是美化的作用。3本研究與上述不同的地方在於

希望深入瞭解雷射光的原理並讓它實際應用於公共藝術。

初步回顧臺灣藝術史,最早將雷射光應用於藝術創作的藝術家有:

林書民、林俊廷、陶亞倫、黃心健,本研究則研究活躍於現今以雷射

光於公共藝術應用的藝術家「豪華朗機工」「陳怡潔」及其作品。本

3
林右正,《公共藝術形態研究》,《視覺藝術跨界研討會論文集》,2012 年,頁 368-378。
14
研究與上述不同的重點,是希望透過了解不同藝術家對於雷射光的使

用,以及雷射光是如何應用於公共藝術的創作方式。

少數研究有關於雷射光,王柏偉在《身體回歸—存在的虛實辯證》

中撰寫的篇章〈光、影像與行動:陶亞倫作品中「空間整體」的形式〉,

文中闡述早期陶亞倫的作品以裝置式的展現為主,空間只是裝置作品

的衍生物,而非作品自身無法繞過、藝術家本意要探討的內涵,空間

也並未成為一個能夠被探索的對象。此時空間並非作品本身的元素,

亦非主導性的結構,其他結構並不需要臣服於這些空間型態的組織規

則之下,換句話說,觀眾並未與空間產生聯繫。從 2005 年的《光膜》

開始,陶亞倫的空間表述進入另一個階段。為了處理大量資訊所帶來

的速度暴力,他開始嘗試以「光」這個資訊的承載者作為主要的媒介,

企圖透過光製造出切割感,對於進入展場中的形成心理上的壓迫。觀

眾的位置已經發生了轉移,過往觀眾都與雕塑或裝置性的作品相互對

立,我們都位於作品的外部,此時的「內部」是觀眾無法進入的對象

物的內部,然而光膜時期的觀眾自始就位於內部。4在這篇文章中,

作者只有探討陶亞倫作品的空間形式,如早期裝置、觀眾與空間的對

立關係,到 2005 年的《光膜》雖然文章提到雷射光作為主要的媒介,

4
王柏偉,《光、影像與行動:陶亞倫作品中「空間整體」的形式》,2018 年,頁 22-32。
15
但著重在雷射光切割空間的形式以及觀眾與空間的依存關係。

陶亞倫作品《光膜》為了製造「切割」效果,利用「光的平面」切

過「煙霧瀰漫的立體空間」,二維平面與三維立體空間兩者的交錯,

成就了《光膜》,包括《零度意識:漂浮速度每秒三十萬公里》、《終

結歷史之光》、《光膜 2》與《光膜 3》這些作品。陶亞倫選以白色強

光機架設於機械水平軌道上,強光透過細縫垂直照向玻璃屋內由噴煙

器製造出的白霧而形成一片光屏,觀者身處漆黑空間中,光屏緩慢地

呈垂直前後移動,而這片半透明狀光膜會逐漸穿透觀者。5他的作品

原使用投影機的光線,後來因覺得投影機的光線不夠銳利,光很容易

隨著較為沈重的油煙散漫開來,經過實驗之後以雷射光取代投影機,

製造出來的效果更接近一個足以不斷切割參觀者身體的光膜。

黃心健作品《蜃樓》,是一個結合互動、立體投影、浮空投影、舞

蹈、樂手與演員的表演,使用投影以及電腦的技術。還有黃心健與陶

亞倫合作的作品於李宗盛 2014 演唱會的裝置,將鐵板切割鏤空字體

再使用燈光投射,利用光影的變化結合上空間知覺,在舞台上打造出

多重的感官體驗。

5
姚瑞中,《就是那道光!》,《藝術認證第 14 期》,2020 年,頁 50-53。
16
林書民作品《玻璃天花板》,作者將一片片使用雷射立體影像技術

的正方形玻璃鑲嵌在地板上,構成一個暗黑的空間,此空間乍看之下

空無一物,但當觀眾進入空間內低頭一望,會看到一張張人臉朝上仰

望著觀眾。

林俊廷的作品《紀錄零秒》,他設計了一間入口非常狹窄的長方形

的黑暗空間,兩邊有兩道螢光幕牆兀自閃著白光,這道光是電視開啟

瞬間即關閉的短暫磁場波,當觀眾通過這片電視牆來到這個狹小而黑

暗的空間時,會觸動自動感應裝置,整個空間慢慢地瀰漫著帶有水分

子的霧狀氣體6;此時由綠色雷射光束所構成的一個 橢圓形光環隱然

出現,顯現出一個猶如時光隧道般的景致。

回顧既存的研究文獻,專家學者對於豪華朗機工的作品探討以及研

究,大多強調他們的機械動力裝置和團隊的合作,如陳韋均在〈一

窺臺灣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的混種創意 !〉的文章中提到豪

華朗機工的作品中包含了以多點控制方式操控機械與光電的創

作類型,例如 2011 年的新媒體裝置創作《游泳》、 2014 年桃園

6
姚瑞中,《就是那道光!》,《藝術認證第 14 期》,2020 年,頁 50-53。
17
機場捷運林口站的公共藝術作品《一個自在的游晃》,以及由燈

具回收而起的日光域系列等創作。豪華朗機工也在機械動力創作

中結合群聚性的概念,呼應團隊「合作」的中心想法,自 2010

年的日光域系列就是帶有聚合共創的作品。創作起初是因臺北美

術館的展覽邀約,也讓豪華朗機工萌生從募集到創作的想法,他

們開始向群眾募集廢棄燈具,並以 LED 燈替換燈泡,將不同的

燈具一個個拼接成巨大的圓,並且加入了背景聲效搭配裝置的燈

光變化。林昆穎提到,《日光域》這件作品經過數次國內外的展

出後,最終回歸臺電大樓,他們也重新蒐集了臺北市不同時期的

路燈作為素材,並利用臺電頂樓的太陽能板連接電源,讓創作得

以展現明暗閃爍的變化,像極了擁有陰晴圓缺的太陽。「合作」

一直是貫穿豪華朗機工創作的重要特性,在參與臺北世大運後,

豪華朗機工更期待將視覺藝術帶入表演藝術,不僅從媒材或形式,

以跨域合作在創作中不斷展現豪華朗機工「聚合」的中心概念。
7

陳雅莉在《跨界混種豪華朗機工顛覆對藝術的想像》中提到臺北

世大運的「聖火臺」,這座別出心裁的聖火臺,是由豪華朗機工 4 位

成員與竹編工藝師游富文共同打造而成。這座高達 7 公尺、寬 6.2 公

7
陳 韋均 ,《一 窺台 灣藝 術團 隊「 豪華 朗機工 」 的混 種創 意! 》,檢 自
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801126 (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20 日)
18
尺的聖火台,總共使用 17,300 個零件,所有零件都是「臺灣製造」

(MIT)。豪華朗機工與國內腳踏車產業及自動化加工設備的製造商

合作,進行裝置組件及結構體製作,耗時一年製成。聖火臺造型也與

藝術家游富文合作,設置竹編工藝和稻穗意向結合的藝術裝置,整體

視覺由場邊一路往上延伸,最終匯聚成聖火8。

這兩篇文章都聚焦在機械與光電的創作以及強調團隊合作的

重要性,並且團隊合作必定是未來的趨勢,這種 跨產業、跨界共

創合作模式已經漸漸成為未來藝術創作的主流,卻無針對雷射光應用

於公共藝術的獨特性進行探討。

專家學者對於陳怡潔作品的探討,大多圍繞在《同心圓》系列的研

究,如林奇伯在《在卡通的冷靜與熱情之間──新銳藝術家陳怡潔》

這篇文章中寫到,人類對於色彩的記憶常是一個模糊的團塊,當我們

遙想某人,腦海中可能已經忘記他確切的樣子。但若努力回想,就會

先有一個中心位置,可能是嘴巴,然後往外圍延伸,聯想到這個人的

眼睛、手腳、頭髮;最後記憶變成是圍繞著眼睛顏色擴張出去的一團

同心圓色塊形象。2004 年的《超人們》系列,陳怡潔選出超人、麵
8
陳雅莉,《跨界混種 豪華朗機工顛覆對藝術的想像》,檢自
http://blog.career.com.tw/managing/default_content.aspx?na_id=1192&na_toolid
=405 (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21 日)
19
包超人、鹹蛋超人等「超人系」卡通人物,做出一個個由 20 軌色彩

環繞的同心圓。想像,如果我們把一個超人玩偶拿起來當陀螺一樣慢

速度旋轉,就會呈現以胸前徽章為中心點的同心圓,顏色統統和原先

一樣,但是漫畫家以顏色和三角褲等特殊符號虛構出來的超人形象卻

被解構、抽象化了,反而更符合人類記憶的「一團色」特質9。林奇

伯文章探討中現代人對於卡漫的關注,觀者注視著這些色彩,並與心

中的印象產生連結而對同心圓產生認同。

又如彭靖婷在《議藝份子》中撰寫的文章〈當代藝術中的動漫符號

學研究——以陳怡潔的《圈圈島》為例〉,文中表示陳怡潔以「函數

色彩」的理論作為創作核心,其「色彩編碼」的方式將知名的動漫角

色以科學方式進行色彩分析,把色彩放入同心圓中後,再將建構出的

同心圓放入對應的背景。陳怡潔將歐美日的動畫與動漫人物視為探究

色彩演繹的對象,進而發展出色彩矩陣、同心圓等系列作品,這讓觀

眾去思索「我們鍾愛過的卡通人物不過只是一團顏色和符號的虛擬記

憶!」暗示著觀者,使其搜尋記憶裡的色彩、角色與場景的關係,產

生一種宛如「猜謎」(解碼)的樂趣。彭靖婷研究探尋的是色彩的符

碼與群眾記憶的連結,將熟悉的事物解構再結構,對於符號的探討增

7
林奇伯,《在卡通的冷靜與熱情之間——新銳藝術家陳怡潔》,《台灣光華雜誌》11 期 ,2011
年,頁 110-117。
20
加了不同的面向分析。10

公共藝術的媒材有很多,本研究所要探討的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

創作,和以往大家熟悉的立體雕塑類公共藝術並不相同,雷射光之於

公共藝術對大眾是一種創新、突破的新體會。

10
彭靖婷, 《當代藝術中的動漫符號學研究——以陳怡潔的《圈圈島》為例》,《議藝份子》34
期,2020 年,頁 107-128。
21
第二章 雷射光

第一節 雷射光原理

雷射是一種光的振盪器(optical oscillator),可以產生高同調性、

高指向性、線寬很窄的光波。簡單地說,我們可以用雷射產生出振盪

地非常精確的光波。相反地,燈泡發出的光波是混亂地振盪的。雷射

有三個基本要素:增益介質(gain medium)
、共振腔(optical resonator)

和激發來源(pumping source)
。如下圖所示。光通過增益介質時,會

由於受激輻射(stimulated emission)而放大。增益介質需要激發來源

(pumping source)持續提供能源,才能維持它放大光的能力。共振

腔則提供回授(feedback)
,如圖中的共振腔是由兩個反射鏡所組成,

可以使得光在共振腔中多次來回。把增益介質放在共振腔之中,在適

當的條件下,就可以產生精確地振盪的出射光波。

【圖 二-1 雷射光原理】

普通光源(如白熾燈泡、LED)和雷射的最大差別在於不同的發光原

22
理。普通光源的發光原理為自發輻射(spontaneous emission):物質

受到外來能量(如電能、熱能)激發時,原子中的電子可吸收外來能

量而從低能階躍遷到高能階,由於在高能階的電子並不穩定,因此可

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並掉落回低能階,此即自發輻射的原理。由於

不同原子的自發輻射過程各自獨立,因此發出光的方向、偏振狀態、

頻率也各不相同,這也就是為什麼燈泡發出的光波是混亂地振盪的。

雷射的原理中則使用了受激輻射:當原子中的電子位在高能階,若此

時光子入射至此原子,且其光子能量正好為高低能階之能量差,則此

原子可在入射光的誘發下從高能階向低能階躍遷,將原本原子帶有的

能量給予光子,則入射光會被放大並保持原有的方向、頻率、相位。

增益介質即利用此原理將光放大。再結合共振腔的回授,即可產生精

確地振盪、具有高度同調性的雷射光。

雷射的分類有很多方式,按增益介質分類,可以分為固態雷射、氣

體雷射、光纖雷射、液體雷射器和半導體雷射等。若根據工作狀態的

不同又可分為連續波雷射和脈衝雷射。現代的雷射已用於醫療手術、

材料切割、光纖通訊、光學測量等種種重要用途11。

11
Laser,光電領域簡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https://dop.nycu.edu.tw/ch/field_ii.html?aID=12(查閱
日期:2021 年 12 月 15 日)
23
第二節 藍宇彬雷射光實驗室參訪報告

一、參訪緣由及目的

藉由此次參訪,希望了解雷射光的基礎原理。透過藍宇彬老師12的

引導說明與現場實地參訪,能夠更深入理解雷射光的運作模式和相關

藝術創作。

二、參訪行程及內容

本次參訪由徐婉禎老師帶領我們一行五人,於 2021 年 8 月 17 日上

午 10 點去交大光電研究所台南分部藍宇彬教授的實驗室進行參訪。

此次參訪一開始藍宇彬老師給我們看了「全像攝影」(Holography)

的照片。「全像攝影」是一種記錄被攝物體反射光波中全部資訊的照

相技術,而物體反射的光線可以透過玻璃搭載的底片完全重現。透過

不同的角度觀察相片,可以看到被拍攝的物體的不停地變換,因此拍

攝好的相片可以使觀者產生立體錯視。

12
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學院照明與能源光電研究所,藍宇彬老師主持光電雷射實驗室,從事固態
雷射技術、雷射模態研究、材料暨元件光學量測、電路及光學機構設計等研究。
24
【圖 二-2 全像片原理】

全像攝影的照片是呈現在玻璃上的底片,因為在拍攝的時候底片不

能晃,所以把底片貼在透光性好的玻璃上,玻璃大小也不大,厚薄度

就像一般普通的載玻片再厚一點點。照片裡的人像或物體真的就像在

眼前一樣,非常的立體,全像攝影就像把幻燈片濃縮在一片玻璃上,

稍微傾斜角度就可以看到物體的移動或人物的動作變換。全像攝影的

照片看起來有綠色的光,這是因為做實驗的話它就只有單一光源,這

個單一光源可以是紅色或者藍色,如果要全彩變成同時間同個光路上

就要有紅色藍色綠色光的三原色,而一般做實驗不會用到全彩。

25
【圖 二-3 藍老師講解拍攝過程】

【圖 二-4 拍攝全像片的儀器】

26
【圖 二-5 藍老師為我們解釋雷射全像的原理】

我們又參觀了拍攝全像攝影的實驗室,對於完全沒接觸過這種實驗

室的我來說非常驚奇,藍老師原本要給我們看保加利亞的科學院當初

的院長和副院長他們當初拍的兩隻懷錶的成像,「他把裡面那個機械

機構都拍出來,他為什麼送我因為當初他們拍的那支雷射是我做的,

來這邊的時候我再把它拿出來忘記照片的泡棉的開口在另外一側結

果兩片都摔了」,聽到藍老師對這個懷錶的全像攝影這麼讚不絕口那

27
一定是拍攝的很完美真的是很可惜已經看不到了,不過有給我們看他

們之前辦全像攝影夏令營的拍攝作品,以及老師的學生所做的上課作

品。

【圖 二-6 拍攝全像片的相】

28
【圖 二-7 拍攝全像片的相】

【圖 二-8 拍攝全像片的相】

29
【圖 二-9 藍老師為我們展示拍攝全像片的相】

藍宇彬老師帶我們去三樓看石井勢津子(Ishii Setsuko)13所拍的全

像攝影,這幅全像攝影很大幅,比前面看到的小小照片要大多了,石

井勢津子所拍的這幅全像攝影放置的位置其實不太好,距離太近了,

藍老師也說石井勢津子原本屬意的放置位置不在這裡,但是放置在這

個地方也有好處,因為全像攝影的照片其實很脆弱,不能直接觸摸拍

攝的表面也不能日曬雨淋要常常保養,藍教授說石井勢津子拍攝的這

幅作品的玻璃是從日本運到臺灣的,原本找的臺灣玻璃廠家石井勢津

13
石井勢津子為日本知名全像藝術家。1970 年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
30
子都覺得不滿意,而且框也是去訂製的,這一來一回就又花了不少

錢。

【圖 二-10 石井勢津子的彩虹全像作品】

這次參訪讓我們能拓寬視野,在這兩個小時參訪過程中,不但更進

一步了解雷射光的原理以及與藝術結合的研究方向之外,還見識到全

像攝影的形成原理與機器,也看到了學生做全像攝影時激發創意思考

的拍攝原型。藍宇彬老師還帶我們去看交大光電研究所臺南分部裡收

藏的日本藝術家石井勢津子所做的作品。

31
【圖 二-11 右 1 藍老師,右 2 徐老師,右 345 為藍老師的學生,左 123 為徐老
師的學生】

參訪的見聞讓我們一行美術生異常驚奇,不知道同行的其他幾個人

怎麼想的,不過對於我這種理科從國中畢業後就沒有再有更進一步的

了解,這兩小時就像是接收到了過去幾年的知識量,雖然可能還需要

消化一下,但是能看到這些不對外開放的儀器以及實驗室,收穫對我

來說很大。

32
第三章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

第一節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清單

豪華朗機工是由四個藝術家組成的團隊,成員有陳乂(陳志建在 2021

年改名為陳乂)、林昆穎、張耿豪及張耿華。

【表 三-1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位置】
作品名稱 位置
日光域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42 號(臺電大樓主樓入口處上方(四
至六樓))
樹雨霧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42 號(臺電大樓大門左側 244 巷臺電
廣場)
河飄風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42 號(臺電大樓大門面前廣場光能飄
帶(Ribbon)上方)
鏡山水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42 號(臺電大樓副樓大門面前廣場)
太陽之詩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 242 號(臺電大樓一樓室內大廳天花
板)
聖火臺 臺師大美術館旁
聆聽花開的聲音 臺中后里森林園區

豪華朗機工與光有關的公共藝術作品《日光域》
、《河飄風》
、《聖火

臺》以及《聆聽花開的聲音》皆以 LED 燈光的方式呈現,而豪華朗

機工對於雷射光的藝術作品並沒有做成長久的公共藝術,都是短期展

覽,如:「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失眠寫生簿》勢現場的表

演。

33
第二節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的分布地圖

《日光域》及《河飄風》兩項作品位置皆於台電大樓外側,《日光

域》在大門口正上方而《河飄風》則是於大門外的人行道上方。《聆

聽花開的聲音》於台中市后里森林園區內。《聖火臺》於 2017 年臺

北 世 大運 首次 亮相 ,後 搬遷 至 臺師大美術館旁。

【圖 三-1「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位置查詢】

34
【「圖 三-2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日光域》】

【圖 三-3「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日光域》14】

14
查閱網址 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6393(查閱日期:2022 年 3 月 17 日)
35
使用各式回收路燈或燈具排列圓形,以 LED 燈作為光源,但卻不會

耗太多電。

【圖 三-4「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聆聽花開的聲音》】

15
【圖 三-5「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聆聽花開的聲音》 】

15
查閱網址 https://www.goldenpin.org.tw/project/the-sound-of-blooming/(查閱日期:2022 年 3 月
36
《聆聽花開的聲音》以花為概念設計的公共藝術作品,全機械動力操

控,擁有許多種花開的模式,如:向日葵模式、蒲公英模式……等,

而燈光裝置部分則採用 LED 燈。

【圖 三-6「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聖火臺》】

17 日)
37
【圖 三-7「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聖火臺》16】

《聖火臺》在世大運活動原是用瓦斯引燃火焰,世大運後因安全考量

改以燈光的方式呈現。

【圖 三-8「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河飄風》】

16
查閱網址 https://femf.feg.com.tw/feada/2020speech-news1026/ (查閱日期:2022 年 3 月 17 日)
38
17
【圖 三-9「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作品《河飄風》 】

《河飄風》採用風力發電的方式,讓 LED 燈的光可以因為風速的大

小時強時弱,將觸覺轉為視覺。

17
查閱網址 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6395 (查閱日期:2022 年 3 月 17 日)
39
第三節 豪華朗機工現場考察與訪談報告

豪華朗機工公共藝術不只侷限於機械,將臺電大樓由嚴肅的場所轉

變為民眾也可以一起使用的空間,如《河飄風》就是由風力發電模組

與燈光裝置的整合設計,當大樓上方的風吹過時運用風力發電模組發

電,燈光裝置就會同步發光呈現出風的強弱,將身體的感受轉換成視

覺。

由於臺電大樓外時常會有強風颳過,豪華朗機工運用巧思將討人厭的

風轉化為藝術。《日光域》這件作品是直接和臺電大樓焊在一起的,

為了臺電 70 周年所設計使用回收的路燈打造,
《日光域》和《河飄風》

這兩件作品同時解決了當時民眾對於臺電周遭晚上過於黑暗死寂的

抱怨,而《樹雨霧》是一件每三十分鐘噴水霧十五秒的作品,這件公

共藝術做到與民眾的互動性而不會只是一件巨大金屬物體豎立在地

上。

雖然無法實地考察與面對面訪談,但豪華朗機工的成員之一張耿華

有幸來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演講,演講內容是關於豪華朗機工團隊為了

打造聖火臺和聆聽花開的聲音時與生產腳踏車的工廠所做的交流以

及努力,張耿華說不要以為自己有讀大學就高人一等,因為是要去拜

40
託別人製作的不能給人高傲的感覺,他說為了拜託腳踏車工廠生產他

們需要的零件他們三顧茅廬,原本腳踏車工廠是拒絕的,但是他們一

直帶菸、酒和檳榔去聊天去拜託工廠,後來工廠答應看他們的設計圖

後一直跟豪華朗機工團隊說這個沒辦法做出來,他們不斷說服工廠說

這個製造出來可以讓大家知道臺灣的零件可以做這樣,讓工廠的師傅

們有一起努力的榮耀感,張耿華說最後成品出來之後工廠的師傅都很

高興,到處說零件是他們製作的,因為那是大家一起達成的成就。

41
第四章 「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

第一節 公共藝術作品清單

陳怡潔率領演出製作團隊,製作出「2017 年台北世大運開幕式」

影像視覺統籌製作、
「2017 年台北燈節」北門與中山堂古蹟建築光雕、

「2018 年幸福共好 -101 跨年煙火大秀」的策劃與影音內容製作,以

及繼「祈求吉慶 - 總統府古蹟建築光雕展演」,2018 年更一同攜手

再次創作「TAIWAN 共好 - 中華民國一〇七年國慶 · 總統府建築

光雕展演」。

【表 四-1 「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位置】

作品名稱 位置

指尖的絮語 新北市政府廣場

BFF STOP 捷運忠孝敦化站出口廣場

雲影鎏光 國立新港藝術高中校內(長廊頂部)

目前陳怡潔所做的有關雷射光的公共藝術都只能於現場以及展覽

期間觀看,她的光雕投影是使用建築物當載體的,若無法長久使用該

建築物只能在使用期間內使用。

42
第二節 「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的分布地圖

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所在位置都是人口稠密以及流動性大的地方,

例如《BFF STOP》這件作品就位在捷運忠孝敦化站出口廣場,
《指尖

的絮語》這件作品位於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前的步道。

【圖 四-1「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查詢】

43
【圖 四-2「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指尖的絮語》】

18
【圖 四-3「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指尖的絮語》 】

《指尖的絮語》這件作品在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前的步道,運用

18
查閱網址
https://tcaaarchive.org/artwork/%E6%8C%87%E5%B0%96%E7%9A%84%E7%B5%AE%E8%AA%
9E/(查閱日期:2022 年 3 月 17 日)
44
LED 地燈排列,不同色彩的 LED 燈會在夜晚時亮起。

【圖 四-4「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雲影鎏光》】

【圖 四-5「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雲影鎏光》19】

《雲影鎏光》這件作品座落於嘉義縣之國立新港藝術高中,以交趾陶

19
查閱網址 https://publicart.moc.gov.tw/home/zh-tw/works/2792(查閱日期:2022 年 3 月 17 日)
45
的雲朵為意象,白天時長廊上的雲朵是繽紛的顏色,到了晚上燈光開

啟,運用 LED 強烈的光,以及環境無其他光干擾,光與影的流動使

的雲朵在視覺上變為黑色。

【圖 四-6「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BFF STOP》】

20
【圖 四-7「陳怡潔」公共藝術作品《BFF STOP 】

20
查閱網址 https://www.agichen.com/copy-of-2(查閱日期:2022 年 3 月 17 日)
46
《BFF STOP》這件作品位於捷運忠孝敦化站出口廣場,以霓虹燈管

設計一座焦點站牌,並透過網路活動蒐集的閨蜜小故事融入作品。此

公共藝術配合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2015 年 10 月推出「台北風格交

易所」活動所設置。

第三節 現場考察與訪談報告

陳怡潔的作品多數都是較大型且必須現場觀看,無法永久存在,少

數公共藝術作品都是較為小型的,陳怡潔的光雕作品如總統府光雕投

影,在賈文青相談室陳怡潔個人專訪中,陳怡潔說雷射投射的距離有

一到兩千米遠,流明數至少要四萬而一般家庭使用的燈光三、四千就

已經很亮,,可想而知為了這種大型的光雕一定需要許多台這樣高功

能的雷射光儀器。在 2017 年「蔻蔻早餐」21訪談中,陳怡潔說整個團

隊有 35 個人,光雕並不會取代煙火反而是會一起搭配。那些儀器和

器材會放在馬路中間所以不可能一直在那裏表演,因為有管制。

陳怡潔在 2021 應材文藝季中說光雕和建築設計有關,遇到基地第

一件事情就是測量,數位科技是必備的,視覺藝術舞蹈表演,建築必

21
「蔻蔻早餐」為周玉蔻所主持的廣播頻道。
47
須克服的問題非常多非常瑣碎。陳怡潔是在 2008~2009 年去英國駐村

時接觸到光雕,在太報個人專訪中陳怡潔這樣說道,將藝術貼近人的

生活型態,不必去特定點觀看,要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和生活環境的認

同感感到驕傲。陳怡潔說光雕製作過程費時,理想籌備期是半年,實

際準備時間卻只有三個月。她表示團隊之間的橫向溝通是當中十分重

要的一環,會定期開會統合彼此的進度與資訊是必要的,才不會衍伸

出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由於疫情的緣故無法面對面訪談,只能找尋網路上有紀錄的相

關訪談當作參考資料, 但是也因為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查到許多不同

的人對於陳怡潔的不同看法,個人是相當有收穫的。

48
第五章 光之公共藝術地圖

第一節 建立網路系統「光之公共藝術地圖」

為本研究需求,本計畫研究者特別於網路建立《「光」公共藝術地

圖》22,為因應數位化的時代,普通紙本已無法滿足隨時查看以及隨

身攜帶的需求。整體而言,行動裝置、網路社群等科技已成為一般民

眾的日常,為了使一般民眾能夠隨時查看,並且同時考量數位科技所

帶來的便利性超越普通紙本,特以 Google 地圖製作,使用該應用程

式即可自行自由編輯及安排。

建立地圖的步驟如下

一、 先登入 Google 帳號進入「我的地圖」網站。

【圖 五-1「我的地圖」】

22
《「光」公共藝術地圖》網址:
https://www.google.com.tw/maps/d/u/0/viewer?mid=1YVi8K14YKkqHn
yayCmEqreLT0pB3mP-Z&ll=23.795590894670124%2C120.950450049
99999&z=8
49
二、 點擊左上角,紅色的「建立新地圖」。

【圖 五-2 建立新地圖按鈕】

三、 即可開始進行編輯。

【圖 五-3 編輯新地圖】

第二節 「光之公共藝術地圖」操作手冊

一、於 Google 使用《「光」公共藝術地圖》網址進入

二、
《「光」公共藝術地圖》包含有雷射光、LED 光、霓虹燈相關公

共藝術作品之地圖

(1) 右方區塊為公共藝術地點標示區塊,顯示公共藝術定點位置。

此區塊會以四種顏色顯示不同類型之燈光公共藝術,綠色圖標

50
為雷射光,藍色圖標為 LED 光,紅色圖標為霓虹燈,黃色圖標

為光纖。

【圖 五-4《「光」公共藝術地圖》圖標顏色】

(2) 左方區塊為功能區塊,點選此區的功能超連結後,可在右方區

塊顯示該公共藝術之地點。

【圖 五-5《「光」公共藝術地圖》完整畫面】

(3) 左方功能區塊中的「 」,另有詳細功能。

51
【圖 五-6《「光」公共藝術地圖》詳細功能】

(4) 左方功能區塊預覽內容之顯示公共藝術類型、作品名稱及作者

資料內容,但僅供顯示無法修改。

52
【圖 五-7《「光」公共藝術地圖》顯示內容】

(5) 使用者可點選功能區塊中有圖標的超連結按鈕,即可在功能區

塊閱覽該公共藝術詳細資料,而右方區塊可以做地點預覽。

53
【圖 五-8 《「光」公共藝術地圖》超連結按鈕】

【圖 五-9《「光」公共藝術地圖》功能區】

(6) 使用者點選「返回」按鈕即可回到功能區塊預覽更多內容。

【圖 五-10《「光」公共藝術地圖》返回鍵】

54
(7) 使用者點選功能區上方的放大鏡圖示,在空格內鍵入欲檢索之關

鍵字,按下鍵盤的 Enter 鍵或放大鏡的圖示後,資料庫即會開始對地

圖進行檢索動作。

【圖 五-11《「光」公共藝術地圖》搜尋鍵】

(8)選取該項目下方之功能鍵時,會在該項目下方出現全部該類型之

公共藝術,可供當事人選取要對該物件進行查看。

【圖 五-12《「光」公共藝術地圖》功能鍵】

(9) 取消勾選其中一個項目之核取方塊時,被取消勾選之公共藝術項

目的該顏色之圖示會隱藏在右方地圖中。

55
【圖 五-13《「光」公共藝術地圖》全部顯示】

【圖 五-14《「光」公共藝術地圖》取消其一核取方塊】

56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光(雷射光)的使用

使用光進行創作的藝術家有很多,而光又有許多種類型,在查找資

料的過程中有找到除了雷射光以外的光藝術,如 LED、霓虹燈和光

纖都很常被拿來使用藝術創作。使用光的藝術家,如林書民使用雷射

光進行全像攝影,林俊廷使用 LED,賴純純常使用霓虹燈……等這

些藝術家利用它們的特性來進行他們的創作。像雷射光的特性是發散

度極小,LED 光的特性是明亮且具長效性,霓虹燈的特性是色彩鮮艷,

其光譜穿透力強的,而光纖的特性是光在圓柱體內不斷的折射。

豪華朗機工與陳怡潔對於光的使用差異性很大,陳怡潔在進行創作

上較常使用流明度高的雷射光,而其作品無法長久保存,只能透過當

下的場景觀看其作品,如 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的國慶光雕以

及最近的 2020 年台北燈節鼓動北門……等都是陳怡潔的著名作品之

一。豪華朗機工在進行創作上不是單單只使用光進行藝術創作還結合

了物理、機械原理及環境設計,如臺北臺電大樓的《日光域》及《河

飄風》……等系列作品,除了藝術創作之外也結合實用價值,並將之

落實在生活美學的實際應用。

57
第二節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

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的特色,由於雷射光的指向性很好,對於需

要明確指向性的作品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對藝術而言,作為一種新的

媒材是很具發展潛力的,現今國內外的藝術家都已經開始在自己的作

品中嘗試應用雷射光的元素在作品中,如:林書民藝術家早在 2001 年

便開始使用全像攝影進行公共藝術的創作。

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的優點如:視覺觀看範圍可以非常大、夜間

觀看會有特別的氛圍,即使是白天因為雷射光的指向性和高強度的特

性也可以看得清楚,也由於雷射的波長只集中在十分窄的光譜波段或

頻率範圍內,所以可以發出單一顏色的光束。

雷射光應用於公共藝術的缺點如:目前的技術對於雷射光機體尚無

法保持長久,無法確保機體不會過熱。雷射光儀器的功率高自然價格

也會上升,價格雖然可以反映出功率的大小,但也因為價格不統一導

致非專業科系的藝術家無法有效區別它的效果,來表達他們想要的美

感和概念。

58
第三節 團隊合作模式之差別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當今社會各種知識、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競

爭日趨緊張激烈,社會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使人們在工作學習中所面

臨的情況和環境極其多元。在這個數位科技快速變遷的時代,單靠個

人能力已很難妥善處理各種涉及到不同專業領域的問題。

豪華朗機工與陳怡潔的團隊合作模式有很大的區別,豪華朗機工在

【青年創意獎】影片中說道,他們團隊成立後約定的三件事情,一、

不為錢吵架,二、要為團隊貢獻力量,不開展個人作品,三、要常溝

通,討論如何累進自己轉換,交換各自的心情和態度。而在吳思瑤對

張耿華的個人專訪影片中張耿華表示,合作需要溝通,四個人思想不

同一定會有衝突,合作是不斷的累積也需要慢慢的協調。林昆穎在

ARTPRESS 專訪豪華朗機工時說,
「表面上你可能看不出來,但其實

有往下一題去追問的人,他一定會知道這個媒材是有意義的。這個

媒材來自這裡、這塊獨一無二的土地。他講的,就是我們的產業連

結。看似這麼和諧的動作他明示、暗示出其實產業需要連結。台灣

的連動性有沒有可能被講到這個高度? 我們覺得有可能。」。豪華

朗機工團隊的相處模式較為緊密如同朋友、家人一般,團隊成員之間

一同學習一同成長相互激勵,彼此互相貢獻更多創意能量進而提出更
59
新穎的想法,對彼此之間關係較為平等,並且踴躍的與臺灣在地不同

的工廠合作。

而陳怡潔在接受訪問時,大多數訪問者專注的問題只在陳怡潔個人

本身,陳怡潔本人也不太提到團隊分工的細節以及個別成員的貢獻。

陳怡潔團隊的模式像金字塔型由上對下的發令,由陳怡潔一人擔任主

要發想人與中心,其他成員提供必要的協助與相關專業資訊才能夠更

好配合中心,如同她的作品同心圓一般她是處於中心發號施令的人物,

而她的團隊使她的作品更具說服力。

第四節 公共藝術與環境與人

在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找到許多公共藝術作品,我發現臺灣人普遍

對於公共藝術的認知不足或者政府宣傳不夠,導致許多藝術作品面臨

拆除或被刪改。如林書民的《魚兒魚兒水中游》這件作品原本是希望

安置於地平面下,讓人們在月台等待的同時能夠在繁忙中得到一絲寧

靜,然而設置好公共藝術後沒過多久政府就必須把藝術家找回來重新

設置,因為原本的作品因為踩踏和水氣滲透的緣故損壞了,故而藝術

家只能讓設置於地平面下的作品在原始位置抬升,由地平面立起一根

根的不銹鋼圓柱重新設置,但是重新設置好後卻被民眾拿來當成椅子
60
乘坐和放置行李,我在網路上找到一篇 2013 年 3 月 17 日的文章,他

在文章中敘述這件公共藝術作品從剛設置好到故障已久都被民眾當

成椅子,以下是原文。

在板橋火車站第一、二月臺上,有很多這樣大小不一的圓柱體,照

片拍攝的是在第二月臺上的,只是就像照片中看到的,這一直都被人

們當成椅子,從它剛裝設好,到故障已久,一直都是如此。

這是林書民《魚兒魚兒水中游》作品,原本在圓柱體內有雷射立體

影像、音效,另外有裝設感應器,原本是人靠近會感應,會有聲音,

搭配裡面設置的雷射影像。這是 2001 年設置的,到如今都 12 年過去,

好幾年前,早就沒有聲音,也變成黑漆漆的,應該是感應器故障後,

就再也沒有原本設計的效果。不過在還有效果時,不少人是被它所發

出的聲音給嚇到的。現在就連它的作品說明牌,也顯的很斑駁,甚至

連四個固定的螺絲也只剩下兩個。

只是,也沒看過有人來維修這個作品,或是臺鐵有其他的打算。這

樣放下去,好嗎?如果有天創作者本人看到作何感想啊23。

23
Adonis Chen,故障已久的裝置藝術作品,檢自
http://adonis0003.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_17.html(查閱日期:2022 年 1 月 31 日)
61
除了林書民的《魚兒魚兒水中游》作品以外還有高松伸設計的《捷

運之心》,照藝術家的本意捷運之心應該是晚上時車 站 尖 端 原 本 設

置的雷射光發射器會在空中交會,讓夜晚的車站看起來更有

特 色,結 果 測 試 時 發 現 周 遭 光 害 太 嚴 重 導 致 雷 射 光 線 不明 顯 ,

後 來 又 因 為 覺 得 費 電 而 且 雷 射 設 備 不 耐 日 照 就 拆 掉 了。又 如 黃

銘哲設置在板橋車站 1 樓大廳的《慾望在飛行》要價一千三百八十六

萬臺幣,只因為站方覺得懸掛位置過低,距離地面約一點八公尺,怕

旅客撞到頭或有人好奇碰觸,也沒和藝術家商量,就截斷下半部,所

以留在原地的只剩上半部。

或許出資者必須思考一下展覽的作品之於展覽的環境是否合適,對

於維護公共藝術作品需要有長遠的計畫和對材質的認知要夠深入,才

不致浪費民酯民膏,也不會令藝術家本身造成挫敗,對未來有志於此

的藝術家也有可能因此而卻步。

62
參考資料

一、 專書
倪再沁,公共藝術觸擊,台北藝術家出版,2008 年。
胡寶林,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台北藝術家出版,2006 年。
蕭炳欽,城市空間藝術,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出版,2003 年。
黃建敏,百分比藝術-美國環境藝術,藝術家出版社,1994 年。
陳惠婷,公共藝術操作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2009 年。
倪再沁,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公共藝術圖書,藝術家出版社,1997 年。
呂清夫,藝術批評與藝壇生態 上、下冊, 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1997 年。
文建會,都市美感心體驗-公共藝術的多元.跨界.場域,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
員會出版,2007 年。

二、期刊論文
當代設計雜誌 127 期,2005 年,3 月,封面。
姚瑞中,《就是那道光!》,《藝術認證第 14 期》,2020 年,頁 50-53。
蔡嘉瑋,虛擬實境的虛實交織,新北市文化季刊 28 期,2018 年,頁 5-9。
詹彩雲、許惠琪,藝術家特寫:陶亞倫 ,現代美術 180 期,2016 年 3 月號。
邱 誌 勇,關於台灣科技藝術發展回顧與省思,《 藝 術 家 536 期 》2020 年 1
月號。
林奇伯,在卡通的冷靜與熱情之間——新銳藝術家陳怡潔, 《台灣光華雜誌》11 期,
2011 年,頁 110-117。
林右正, 《公共藝術形態研究》 ,《視覺藝術跨界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出版,2012 年,頁 368-378。
彭靖婷,當代藝術中的動漫符號學研究——以陳怡潔的《圈圈島》為例,議藝份
子 34 期,2020 年 4 月號,頁 107-128。
姚瑞中,靈魂不過是個虛幻的瞬間? 談林書民的影像創作,旗艦巡航-台
灣當代藝術選粹(一 ),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2007 年。
王柏偉,光、影像與行動:陶亞倫作品中「空間整體」的形式,《超真實》陶亞
倫 MADATAC 大獎作品展,身體回歸—存在的虛實辯證,2018 年,頁 22-32。
陳碧琳,90 年代台灣公共藝術之研究,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管理研
究所,2001 年。檢自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89
NHU00699001%22.&searchmode=basic
沈慈珍,「在地性」於公共藝術創作發展之探討─以新竹縣史料館公共藝術創作
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2008 年。檢自
63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
%22096CYCU5221015%22.&searchmode=basic
吳東倫,光的流動-以科技性光藝術為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2011
年。檢自
http://ir.nptu.edu.tw/retrieve/14858/57.pdf

三、參考網站
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檢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12(查閱日
期:2021 年 1 月 15 日)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檢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06(查閱日
期:2021 年 1 月 15 日)
朱惠芬,台灣公共藝術面面觀,檢自
https://publicart.moc.gov.tw/%E5%B0%88%E6%96%87%E7%89%B9%E5%8D%80.htm
l?view=article&id=99(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15 日)

「科技 x 藝術」看似相斥,但卻能激盪更大創造動能,檢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digi-plus/140069(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16 日)

林右正,公共藝術形態研究,檢自
http://140.127.82.166/retrieve/14877/368.pdf(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18
日)
臺灣數位藝術,檢自 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Index/Chi(查閱
日期:2021 年 1 月 18 日)
姚瑞中,就是那道光!,檢自
https://www.kmfa.gov.tw/FileDownload/Journals/20170727172525123280124
.pdf(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18 日)
李維菁,透過藝術與自己溝通 ─林書民,檢自
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119/483(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18 日)
黃心健個人網站,檢自 https://www.storynest.com/1_news.php?lang=ch(查閱
日期:2021 年 1 月 19 日)
陳怡潔工作室,檢自 https://www.agichen.com/(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19 日)
林奇伯,在卡通的冷靜與熱情之間──新銳藝術家陳怡潔,檢自
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5deb028a-c6ea-4
f92-bb8e-29ea9fc09947&CatId=7(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19 日)

64
陳韋均, 一窺台灣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的混種創意!,檢自
https://www.wowlavie.com/article/ae1801126 (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20
日)
陳雅莉,跨界混種 豪華朗機工顛覆對藝術的想像,檢自
http://blog.career.com.tw/managing/default_content.aspx?na_id=11
92&na_toolid=405 (查閱日期:2021 年 1 月 21 日)
賈文青相談室,ep30 陳怡潔,檢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xPza5OKiM(查閱日期:2021 年 11 月 1 日)
太報,國際光雕操盤手!陳怡潔要把最好的作品留在台灣,檢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k9-OZFxaoU(查閱日期:2021 年 11 月 1 日)
中華文化總會,【青年創意獎】豪華朗機工,檢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LoEGKD_lc(查閱日期:2021 年 11 月 1 日)
國立陽明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檢自
https://dop.nycu.edu.tw/ch/field_ii.html?aID=12(查閱日期:2021 年 12 月
15 日)
侯力瑋,我們怎麼把台電大樓惡名昭彰的掀裙風,變成公共藝術?,檢自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37/article/6770(查閱日期:2022
年 1 月 30 日)
Adonis Chen,故障已久的裝置藝術作品,檢自
http://adonis0003.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_17.html(查閱日
期:2022 年 1 月 31 日)
黃立翔、楊媛婷,糟蹋!台鐵竟腰斬 1386 萬元藝術品,檢自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18865(查閱日期:2022 年 1 月 31
日)
潘潔瑩、邱顯雄,雷射光束砸 1.1 億高捷從沒用過!,檢自
https://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111/201111290879761.html (
查閱日期:2022 年 1 月 31 日)
N I C O LE LE E, 臺 灣 藝 術 天 團 豪 華 朗 機 工 成 團 1 1 年 進 化 論 : 不 是
物競天擇,是合作利他,檢自
H T T P S : / / W W W. V O G U E . C O M . T W / L I FE S T Y LE / A RT I C LE / L U X U R
Y LO G I C O - I N T E RV I E W (查閱日期:2022 年 3 月 17 日)

65
第七章附錄一:陽明交通大學雷射光實驗室參訪
紀錄

日期:2021/8/17
時間:上午 10:00
地點:交大光電研究所台南分部

藍宇彬教授(以下簡稱:藍):這就是全像,一般我們用相機拍照的話,大概都是二
維的,就是你只看的到平面。诶,你們的角度對嗎?
徐婉禎老師(以下簡稱:徐):有。
嗯,看的到。
藍:好,那用雷射拍攝,用雷射當光源去拍攝的話,他看到的就會是立體的,所
以你,它其實是平面的東西,可以拍出立體的感覺,但是因為我不知道你們的角
度對不對啦。
有啊。
徐:有看到嗎?沒看到可以,就是換一下那個角度。
藍:對你可能眼睛就要換一下角度。
徐:對對對。
藍:他應該是要清楚地。
藍:那其實像這種拍攝,全像拍攝有分好幾種,這種叫反射式全像。
反射式。
藍:他是……。
徐:講慢一點。
藍:沒有我很快地先講一下。他就是說這種反射式全像,他只要在太陽光底下就
可以看了,那有一些另外的拍攝方式,我們叫做穿透式,我等一下可以帶你們去,
痾,看一下,就是要怎麼樣。穿透式的話一個,他的缺點就是原來拍攝雷射光才
能夠看。
徐:要原來拍攝使用的那個雷射光。
藍:對,就是說你要觀察的話就要用原來的光源,它原來的光源是雷射就必須用
雷射。
徐:嗯,就不能像現在這樣,直接這樣。
藍:那反射式的好處就是我可以用白光或者太陽光就可以重見,嗯,可是一般有
時候你們在看的全像創作,他用的還是穿透式。
徐:好。全像就是完全的全,然後一個人再一個,就是肖像畫得像。
喔,所以她這個拍攝手法是夏娃克隆的裡面的,痾,我記得她好像左右兩邊都會

66
各有……。
徐:你說什麼?
夏娃克隆的作品。
徐:啊,對對對對對,沒錯就是那個林珮淳老師她的創作的其中的一個,痾,有
一組作品,他就是利用全像的方式。
藍:嗯。
嗯。(0h02m13s)
徐:那因為林珮淳老師的實驗室在高雄,其實我原本也想要去高雄拜訪他,但是
還要再看看,如果……,好,介紹一下林珮淳老師好了,他原本是台灣藝術大學
的老師,然後他在台藝大的時候就成立一個科技藝術的實驗室,就是專們用這個
藝術來創作的實驗室,然後後來他從台藝大,算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離開台藝大,
然後後來她先去,痾,中國科技大學當院長,然後我上次碰到她的時候他就一直
抱怨說他們裡面有一些狀況,對,啊他就後,後來好像是在前年還是去年的時候
剛剛離開中國科技大學,然後他就自己,私人喔,在高雄……。
藍:中國科技大學是在哪裡?
徐:新竹。
藍:我怎麼不知道。
徐:他就自己私人然後因為他已經原本有一個團隊,這樣子,他就把整個團隊他
整個自己花的錢去架設一個以科技藝術為主的,那個實驗室然後他就做很多就像
我們在南美館看到,就是,是去年嗎?還是……?
去年……?
是不是去年,還是前年啊?
徐:去年嗎?疫情之後。
喔!
徐:109 嘛,對不對去年,疫情之前的時候。
疫情之前?是嗎?
徐:嘿,疫情之前,然後他在南美館有一個他的個展,嘿啊裡面有很多都是,就
是她高雄的那個科技藝術的實驗室,痾的作品,啊其中有一項就是那個剛剛蘭老
師講那個全像,全像攝影就是夏娃克隆。
徐:嗯,還在處理。
藍:對,還在處理,我最近在結算,然後我的一直出狀況……
徐:沒關係,你忙你忙。
老師,夏娃克隆的裡面那一件是用雷射的燈照嗎?還是他也只是用普通的燈泡?
徐:他就像剛剛藍老師示範的。
用燈泡。
藍:可是我沒有辦法判斷他是反射式還是穿透式。
徐:他不可能是穿透式啊。他在那個……。
藍:沒有啊穿透式後面只要有個鏡子。

67
徐:就可以了。
藍:就可以了,你的光就會變成是從那個鏡子反射對他講就是……。
徐:喔喔喔,嗯嗯。
藍:像我們等一下下樓看,他其實是穿透式全像。我先大概講一下全像片呢。他
為什麼叫做全像,它叫做全像,全部的像,所以我們叫做全像片,剛才我們那個
就叫全像片,他就是有全部的像,那像中國他們就講叫做全息,因為他們認為說
所有的東西都是訊息,所以它是用全息,所以你看到什麼全像片全息片事實上同
樣都是中國用語。(0h05m33s)
徐:我從沒看過全息片。
藍:他們就想用這個,然後我一開始不懂,後來才知道是他們在講的,所以我們
很多時候都會是看英文比較知道。
徐: Holography。
藍:那 Holo 就是全部的意思,還有一個叫 graphy,這個是他的,就是全像的。
徐: Holography。就是前面還是有一個 Holo。
藍: Holo 就是全的意思,全部。然後因為我在拍攝的手法上面把它分成是穿透
式,就是穿透式全像或者是反射式全像,那等一下你們如果…,我們等一下去二
樓看的話他叫做傳統彩虹全像,像你們剛剛看我給妳們的,給你們看的,有沒有
覺得好像單色好像看不到那種……。
徐:綠綠的。
藍:全彩顏色,因為他是用綠光拍的,它就會比較反射綠光的部分,那你們等一
下看彩虹全像它什麼顏色都有,那它是屬於彩虹全像但是它是穿透式的彩虹全像,
向二樓的那一幅,那也有反射式的彩虹全像,只是我們那時候……,反正是要拍
有點比較沒有……,不是那麼好拍,可是它觀看的時候你比較容易。那為什麼叫
穿透式反射式,所以你把它看分類就好,穿透式反射式就是我們在觀看這個全像
片的時候,假設這是全像片,你的光必須擺在這個全像片的後面,穿過這個全像
片到達你的眼睛,這個我們叫穿透式。(0h07m05s)
徐:可能要再解釋一下是說那個全像片它不是像我們平常看到的照片,你要知道
這件是在相紙上面,是不透光的,但是全像片基本上是像玻璃。
藍:應該說它像幻燈片。
徐:對,幻燈片。
藍:它就是有點像幻燈片,它是有點半透明的,它其實老實說它的以前的一開始
的材料它其實是用我們現在的照片很像,就是那種溴化銀,那只是說它的顆粒比
較細,它是那種屬於很細的溴化銀,所以它的解析度可以很高,那現在有一些技
術它用的其實是多分子材料,所以像溴化銀的底片你們都還要再去暗房去洗啊,
幹嘛的,但現在我們看全像片是不用洗的,他直接在白光這樣抖一抖,那就可以
定影,不像以前要醋酸啊什麼的,可是基本上還是像幻燈片一樣,就是遠光如果
是經過這個幻燈片到達你的眼睛的這個穿透式,那如果這個光就像是剛剛這樣子,
他是反射全像在到達你的眼睛的就會覺反射式,所以就把它想像成是你的全像片,

68
如果你今天光源是在後面這樣子過來你眼睛在這裡,我們就把他叫穿透式。
(0h08m37s) 像實驗室在拍的大概都是單色,因為如果你要拍長全像,在你拍攝
的物件前面就是加一個只讓一條光通過的那這樣子的話,當你在拍攝的時候他的
波長就會在空間上把它分開來,所以等一下你們在看這一幅的時候你們要上上下
下上上下下。
徐:要調整位置。
藍:啊其實也不用,現在因為有相機有那個手機的關係,盡量手機代替你的眼睛
這樣上下,你就發現他顏色的變化,那你可以觀察一下說他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你可以看他由上往下是有什麼樣的關係,那全像另外一個觀測的在觀測上面他不
像說相片那樣轉任何一個角度人都看得到,勉勉強強,那全相因為他照射的時候
跟光的發散有關,所以你會發現說走到旁邊的時候你看到的全像是完全的黑是看
不到影像的,或者沒有打光的時候你也看不到什麼影像,所以我一直覺得這個拿
來做那個家庭的裝飾超好的。
如果家裡剛好牆壁有一條都是全像片,然後有客人來的時候才打光,全像就是記
錄你們家的一些小朋友的成長史,或者是你們這個家族的歷史的話,那就會很有,
很好看,那反正你們不打光的時候,像我剛拿出來你們看不到有什麼影響就暗暗
的這樣但我覺得這樣當 dictation 是很棒的一個。
徐:你們畢製可以這樣做。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一個 idea,就是做創作對啊藝術創
作的一個很好的想法。
藍:那因為現在其實有很多都是經由電腦拍攝以後去計算,然後再去把他拍成全
相片,然後我一開始很想引進那個機器,然後問了一下之後發現好貴喔。
徐:你引進之後然後我帶學生來用。善加利用對不對。
藍:需要先做一個就是把人 360 度拍起來,拍完之後再把它丟進去電腦,然後把
它變成是一個一個,然後之後再去一個一個曝光重複曝光,再把他在某一張全相
片上再把它的立體感抓出來,那你光是這樣的計算量就很大。所以李安一開始拍
那個拍一部戲叫做......。
徐:拍?
藍:李安之前要拍一部在用這種方式的,就是那個什麼什麼冰的,我不知道,他
的片名很長啊,他在講那個一個很年輕的退伍軍人,然後被當那個比較救世主那
樣,然後一直去跟地方表演。
徐:所以你們知道嗎?
藍:最新的那部。
徐:即將要開拍,還沒開拍。
藍:不是不是,已經拍了。
徐:已經拍了嗎?
藍:他一開始是想要用這種方式做的,後來發現計算量太大,所以他拍到最後沒
有這樣做,又回到以前那種假的立體電影方法,那如果用這種方式拍其實不用戴
眼鏡。

69
徐:就不用再…,在電影院不用再帶那種眼鏡 3D 的。
藍:他是真正的 holography。
徐:喔!
藍:但是他後來,因為我記得他剛開拍的時候,他的前導片其實是一開始是用這
個然後才幾分鐘,你知道他是耗掉兩棟的,兩棟大樓的計算量,電腦計算量,他
自己有點嚇到。(0h12m33s)
徐:沒有像他想的那麼,那麼簡單。
藍:沒有那麼簡單,所以他的計算量很大,像我們拍一張照片還好,他要拍一部
電影那很可怕,所以他只有前導的那一段是,然後之後就不是。
徐:那個品瑄可以找一下李安的那一個電影。
藍:對對,他有一段前導他有在講,然後那時候就想說他也厲害了,只是很快,
進去電影院還是得戴眼鏡。
徐:所以這是已經是可以做到的事,只是因為他的那個計算量太大所以......。
藍:對很大,記得他一開始說我忘記是 Google 還是什麼,兩棟喔為了計算他這個
東西,是兩棟專門在跑他這個。
徐:而且全像片有一個很特別地方他,雖然是一個靜態的全像片,但是你甚至可
以看他的動態。
藍:可以做動態的對。
徐:完全不用插電幹嘛的,這是我覺得蠻神奇的地方。
藍:其實跟拍攝角度,你可以用假的說,我今天要看你喝水好了,我要拍你喝水,
我要看你喝水的角度那我怎樣去轉,就是轉我拍攝你的角度,那我在觀察這個全
相片走過去的時候,覺得看到你好像在慢慢喝水,你可以用角度,全像的好處就
是說,我可以把它當成是一個很多的底片,那這個底片其實你放在不同的角度上
面,你上面是同一個底片對不對,我不同角度就呈現不同的底片看到的樣子那你
可以把它變成是動態的這樣。那我再觀察全像的時候走過去就會很像動態的,那
我們也有同學直接是一段卡通存在這樣的全像片裡,因為他可以分角度分層。
蘇品瑄(以下簡稱蘇):所以他是,他就是播完,會再重.....。
徐:他不是播。
蘇:他就一直重複?
徐:他不是重複,他是一個靜態,強調,他是一個靜態,他不是一個播放。
藍:這是這是我們的底片嗎,這是正面對不對,可是我在拍攝的時候我只要讓我
的光,就是雷射光,我在拍攝的時候,那我雷射光這個角度拍一張,這個角度拍
一張,這個角度拍一張都在同一個底片上,這個角度拍一張,這個角度拍一張,
那你在觀察的時候這張底片,其實已經記錄了五個樣貌,所以我的觀察就是當我
從這一段一直觀察到這一段,他呈現出來照片不一樣,就呈現在你眼中的影像是
不一樣。
蘇:所以我們就是要......
徐:要移動。

70
蘇:移動。
藍:你人移動就覺得好像這個底片一直在動,那你只要讓這個是連續式的,你這
樣過去他就變成影片一樣連續的狀態。
徐:像那個卡通以前那一種,那種動畫。他就是把所有的畫面放在這上面,但是
我會用角度用角度去......。
蘇:所以他是利用角度去來變換它的。
徐:他的不同的動作。(0h15m59s)
藍:所以就有人會拍那個眼睛的種,那個畫眼睛在看你這個就可以真的做到。
徐:用不同的角度這樣。
藍:那像說我們等一下去看的那一幅作品的那個藝術家,他有一次為了拍這個,
一直打扮,然後他很可怕是他很喜歡拍自己,拍自己的畫室雷射的話打在自己身
上,所以這對我們做雷射來講很危險,因為他自己本身是雷射他以前也是學雷射,
後來才是去學藝術所以他大概也知道那個狀態。
徐:一緒是那個日本的,石井勢津子,他跟藍老師他們有長期的合作關係,然後
石井是日本東京工業大學。
藍:他好像是東工大。
徐:東京工業大學的物理學博士但是後來做藝術創作然後變成藝術家,這個實在
太有趣,樓下有兩幅。
藍:交大有他的兩幅作品 ,然後一幅是在田家銘大樓。
徐:在新竹。
藍:對,然後另外一幅就是在等一下要去看,那現在我手上這幅作品是他自己保
留在他手上三幅,這是他自己在做田園創作的,他最喜歡的三幅作品,他那時候
保留下來的可是那時候我就帶她來這邊演講然後參加一個會議,我知道他跑去那
個沙崙農場那邊,然後看看覺得他作品其實蠻適合在這邊展出的,那只是說他當
時有他比較喜歡那個點,所以我們那個點,因為我們放那個所有校友捐獻的名譽
牆,所以沒辦法把榮譽牆拆掉不然那個作品在那邊其實很棒,是最好的,因為就
在大廳,可是我後來想一想也還好沒放在哪裡,光是想我要去維護就 ,我很害
怕。
徐:因為在一樓開放式的地方。
藍:對,因為很怕很多人搞不清楚想說看不到東西手就貼上了。
蘇:所以不能摸。
藍:因為他前面的鏡子其實有做一些處理,它會防止太多的反光,就一些鍍膜的
處理,那人的指紋,人的油脂是很可怕的一個腐蝕劑,你每個去摸又沒有馬上擦
掉的話他其實會把那一層保護膜腐蝕掉。那你要想像一幅那一幅很大喔我光是那
一塊玻璃大玻璃因為他需要非常平然後把底片壓在兩塊玻璃裡面然後還要去抽
器幹嘛的光是那一塊玻璃我好像花了三十幾萬到七十幾萬,我都忘記我花多少。
徐:不是作品的而是玻璃。

71
藍:對,就是光那個玻璃,而且那個玻璃台灣沒有辦法做那麼大,就直接從日本
進來。
老師剛有人通知說要去
藍:對對對。
我們在......。
藍:然後等一下我 5 樓的那個全像那邊要開。
好。
藍:你先把雷射那個打開。(0h19m25s)
我先把那邊都打開。
藍:對,就全像那間。
徐:交大研究中心沒有暑假,老師也沒有暑假所以學生也不會有暑假。你要去放
暑假他們才可以去放假。
藍:他們都比我晚來還比我早走耶。我的學生已經很幸福了六日都不用來六日,
我還是要上班。
徐:那他們更幸福他們都在家裡。
藍:我們要從......?
徐: 看你,看你方便。你覺得你安排。
藍:我們先從樓上。
徐:好啊好啊。
藍:我們先講一下那個全像,先讓你們看一下雷射。
徐:好,看一下雷射。
藍: 他們每一學期就只有實驗全像片可是我們都沒有什麼創作可言。拿一個模型
能夠拍出來就很偷笑。
徐:這是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同學,快要放假的學期他竟然把他課堂的學生他說他
自己打分數不公平,所以叫我幫他的學生打成績,完全無藝術可言。
藍:為什麼這個發霉了。
蛤!
徐:前陣子下雨下太多了。
藍:整個都發霉了,完了。
徐: 喔有看到。
藍:像這個全部都是反射式的。
徐:你們去看。
藍:因為他們那時候拍的時候抓得太斜了,所以你就會發現他很斜,你的觀看角
度就會變得很斜。像這個是城堡摩托車
有有有有看到。
藍:怎麼都是城堡。有一個是拍......。
徐:不能用傳統攝影的想法來看這個。
藍:這個都是自己做一個作品.....,不知道你們的角度。

72
徐:自己要換一下,移動一下角度。
藍:這個都是自己用一些文具啊,然後自己做一個作品,然後去拍攝。他這個為
什麼會這麼暗,代表說他曝光的時間沒有抓好,所以你會覺得拍起來很暗很暗,
就如果有排好的話全像看起來會是這樣很亮的,然後細節都是看得到的。當我們
看一個全像拍起來的好壞就在拍出來的效果是不是有實物重建的感覺,然後細節
都有出來,因為全像拍攝的好處就是在他可以拍的很多細節,但是他跟你在
抓......。
徐:技術有關。(0h25m02s)
藍:對跟你的抓曝光啊角度啊有關,啊所以我們都是讓學生去拍可是沒有先讓他
去做創作,因為你如果讓學生都先做創作,我看我到明天都看不出來。這很現實
的問題,就是你給他們一個東西,然後他就會開始蛤,我曾經也住在全像工作坊
的時候,然後那時候有那個好像是南藝大,他們有一個美術係然後就發現了他的
作品,他們沒出去做出來的東西我都覺得說哇!他們就自己用那個像我買那些文
具或者那種小彈簧,他們就利用彈簧利用紙片,然後就做很多創作出來,我那時
候看理工科的學生,我一盒恐龍被用完,他們每一個人都只用恐龍,恐龍打架啊
然後拍攝出來的展覽品展出來時候一堆......。
徐:展覽主題是侏羅紀公園。
藍:不是恐龍被關呢,恐龍被分屍啊,兩隻恐龍在打架,那時候就想說天啊這什
麼東西,在看的時候就很明顯看到那個分別,他們你功課的創作。
徐:像之後暑假的那個創作營還會再......?
藍:我去年其實也有提。
徐:喔。
藍:對。
徐:可是現在疫情不是會影響到,今年都不行對不對?
藍:有今年還是有開,在那個聯合大學那邊, 因為我們今年主題是作電腦全像,
那因為我們我這邊沒有在做電腦全像部分,聯合大學那邊的老師他們本身就是在
研究說怎麼樣讓哪一個圖片,然後利用數學的方式把他先轉到我們所謂的能夠拍
全像,他這種就是......,反正就是數學上面謝謝左轉換之後再用雷射光拍出來。
那因為數學轉換的部分是他們的研究主題,所以我就變成是藉由他們研究然後去
讓同學了解說什麼是電腦是全像。
徐:已經舉辦完了?
藍:還沒。25 號 26 號。
徐:8 月 25 8 月 26 啊不就下禮拜嗎?
藍:對啊。因為他限制......。
徐:我可以報名嗎?
藍: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名額。因為他限制了......,我剛說辦 3 天他不要,他就
直接肯辦兩天,因為他說太累了。
徐:聯合大學在哪裡?

73
藍:在苗栗。
徐:下禮拜。
藍:反正我現在每年還是辦啦。
徐:這樣比較好。
藍:東西發黴有點嚇到。
徐:對啊。
徐:這是光學桌。然後是什麼氣......?(0h29m02s)
藍:氣浮式的。不過因為這幾張當初地震有點,其實像這個都是新式的光學桌,
所以他是隻腳是分開的,但他的壞處就在於說像上次地震那時候 6 級地震很大,
當時的人沒有想到把氣先放掉讓桌子先下,因為他這是氣伏的話會浮在上面所以
有地震震動的時候整個會移位,移位就會造成這個桌腳,你會看到做到下面這邊
有個圓盤,圓盤他有氣體的關係,當時忘記先把氣放掉,最後來造就了有幾張桌
腳那個氣浮整個歪掉了, 啊那個救不回來,他們讓他歪斜到快一年我來了之後
才弄。
徐:是喔!
藍:然後現在只剩下這兩張是我勉強修好的。要做這類的實驗拍攝的話, 基本上
是要能夠維持平衡的, 所以他就會有這樣的氣浮,那一般我們跟學生說不要去
壓桌子,因為你每一次一壓就要再重新再浮起一次,多幾次這種狀況以後其實也
會造成他的一些損害。
徐:你有現在剛那個氣的聲音。他就是要調整他們那個。誰要介紹?喔好。怎麼跑
走了。小心喔現在他們雷射打開了,有看到那個綠色的光,要小心
藍:那像說我們在拍的時候,這其實就是一隻很基本的雷射,雷射很多種反正我
們是這種就是綠光雷射,那你可以看到的選用紅光有些人用藍光,那如果你要拍
這種也可以用全彩,可是你變成同時間同個光路上你要有紅色藍色綠色光的三原
色,如果你同時有光的三原色才能有全彩的全像,那一般我們在做實驗的話他就
只有單一光源,那其實在拍攝全像最重要就是你會在底片上面就是有兩個光的來
源,所以我們一開始的時候先會把光藉由有些光學的東西, 你大概有個感覺就
好,就是我們通常光走到這邊的時候他會用這個這個叫做分光鏡,我們會把光分
這樣兩條路徑,所以你會看到他現在有兩個路徑,然後這兩個光會再利用這個鏡
子就是你們一般常看到那種反射鏡,再把它集中到底片上面去,所以他一定要兩
到光波,一道走這個接到底片一道會走入底在到底片。就是如果說我們今天開反
射式的你會看到我們一道光會先讓他走到上面這個就是全像的底片,那通常會把
它貼在一個玻璃上, 因為如果是底片這樣軟軟的晃就不行,所以我們在買的時
候他會先幫我們把底片貼在一塊玻璃上面就平平的貼在玻璃上,所以其實底片是
很薄的,底片大概就這麼薄,然後就貼在這塊玻璃上,看到嗎?其實就只有這樣
而已,就像膠片一樣但是如果你可以想像你沒有這塊玻璃,你這樣架起來在拍的
時候,大概就會在那邊晃,一晃的話你也拍不起來所以我們不能晃狀況底下,他
一定會先幫我們貼在玻璃上,他不是用膠,他是用靜電的方式把底片吸附在玻璃

74
上,那我們拍攝就是利用兩道光一道光是打來這裡上面,那一道光是打在物體上
再反射到這一個底片上面,所以你一定要這兩道光到時候你要看的時候只需要保
留其中一道就好,這樣會不會很複雜?
徐:會。
藍:所以我這這兩道光,我們看那張圖, 我們拍攝的時候,我剛講兩道光,那我
們一開始雷射出來的時候是應用這個分光的系統把分成這樣一道光打在物體上
再打到底片上,然後分出來的另外這一道光你就把它想像成都是直的,他是直接
打在底片上,所以他在底片上面和一個光源在這裡,一個光源是經過物體才過來,
你就固體的反射光然後這兩個光同時在物體,才有辦法去紀錄這個物體的影像,
到時候你要觀看的時候這個物體拿掉,這一道光要保留然後眼睛會變成在這裡,
你的眼睛在這裡所以他叫穿透式就是他需要這一個光穿過讓眼睛看到,穿透式的
話就是這種雷射方式,像剛剛你們在我辦公室看到的是反射式,他事實上是你可
以看到一樣它分成兩道光,然後再到光一樣打在物體上,可是你會發現他剛剛打
在物體上反射的光是在底片的兩側參考光在這邊,物體反正的光變成在底片兩側,
有沒有?這在底片同一側,然後看的時候變成參考光, 眼睛變成跟這個光在同一
側,所以叫反射式,因為光從這邊來反射到眼睛那你會看到物體在這裡,所以他
是兩種不同的拍攝方式。(0h36m39s)
徐:有問題可以問喔!可以問藍老師。
藍:就你不用想了很複雜,我們一般照相的時候光是打在我身上,那其實打在我
身上之後你相機能夠照到你的影像事實上也是有你的反射光只是它只需要一道,
相機在拍的時候只有一道然後到底片上面,那你今天雷射要在拍的時候你需要立
體的感覺所以你需要另外一道光來輔助去取其他的訊號,取什麼訊號?像我們相
機拍就只剩下平面因為他可以看到你平面,可是事實上我是有厚度的人,那我有
厚度的人相機這一道光取不到這個厚度所以他另外一道光幫助他什麼看到你這
一個人的後面,然後看到你現在有厚度的地方, 他必須用另外一道光去輔助他,
把你的人做切片你這道光等於是在幫你把人做切片一片一片這樣切,之後你這樣
就到光去把它重建起來,所以觀測的時候為什麼雷射光還要倒立,因為他是靠這
個雷射光是把你整個人切片一個平面一個平面這樣切,所以當你要重建的時候需
要用原來的光在幫你一塊一塊拼回來,你用這樣的想法會比較清楚,那事實上也
是這樣子,只是說這個在我們物理上有一個名詞我們叫做相位,就是相的位置,
但他不是成像的像,他是宰相的相,一個木頭的木在一個眼睛的目,的那個像,
物理上的名字叫做相位。
徐:好啦,不懂我們再......,我回去再想辦。
藍: 這個解釋應該是比較......。
徐:你說的還蠻清楚的。
老師我想請問,所以呈現在底片的樣子是,有點像是要去半猜測他大概會呈現出
來是什麼樣子......。
藍:不用。

75
那為什麼會有剛剛照片看到裡面物體太角度太斜的這個問題?
藍:就是他剛剛拍攝的方式,就是你光怎麼打,我現在到底片的光怎麼斜,你就
可以在物體位在底片的這個斜面上面,所以他如果一開始架設再拍這時候搞得太
斜,你就可以發現我們剛在看城堡要非常的斜,其實東西都是盡量正面是最好的,
可是你在拍攝的時候如果你完全放在正面問題就在於說,我的光過來之後,兩個
會互相干涉到,就是兩個會互相打架,就無法拍出很好的樣貌出來。
那如果兩個光打架的狀況下拍出來會是,比較平面的狀況嗎?(0h39m51s)
藍:不是你就是會有一些資訊,會不見了,因為兩道光打架的關係,這個其實就
剛剛我們講的在物理上我們講相位,那其實你兩光打架之後相位就會混亂,假設
我今天要被拍結果有一個光源照到我,可是我這邊有打了一道很強的光照到我,
同時有太多光源在我身上的時候,我一定會比較亮的地方你在照相的時候他變成
曝光過度,所以那個影像就會不見,所以如果說你拍攝兩道光打架大概就是那個
狀況,你就沒辦法看到那些細節的變化,細節會不見。這就是我說他們理工科只
能給實體拍照。
徐:有啊這邊有貝多芬。
藍:貝多芬已經被摔成那樣了。本來是一個很漂亮的貝多芬。我常說你們要拍什
麼可以自行創作。
徐:這個有沒有特別要求要什麼樣的材料?
藍:其實最好拍的材料應該是像這種石膏像。
徐:石膏的嗎?
藍:對,就是一些磨砂的材料。
徐:就是表面是比較霧面的。
藍:對那種最好拍,因為你的光照射到在反射到底片上會非常的均勻,我們在拍
全像最能最難的就是反射太強了,就是像手錶。
徐:亮晶晶。
藍:對手錶超難拍,我本來應該要秀那個手錶,結果我不小心把它摔爛了,但是
保加利亞的科學院當初的院長和副院長,他們當初拍兩隻懷錶的成像給我,我跟
你講那個等級真的很高,那個真的非常難拍他把裡面那個機械機構都拍出來,然
後他為什麼送我因為當初他們拍的那支雷射是我做的,所以他們那時候為了要跟
我講,為了要證明說我做給他們那隻嘞色非常的好,所以他們就那個拍兩張懷錶
照片給我然後保存得很好就很不行的來這邊的時候,我再把它拿出來忘記我的泡
棉的開口在另外一測她兩片都摔了,不然我覺得那個真的等級超高,因為他們是
專門在幫他們的國家髮藝術品做這種全像保存保加利亞,專門在拍這類的東西,
像這種金屬會反光的對全像來說都比較是魔鬼的,要經過一些處理或者是一些手
法,不然拍下來會發現說白光的反射有些特別亮一些特別暗,同樣雷射打在上面
的時候他也是會有些太亮和太暗,你就會發現你拍出來的曝光過度有些沒有,那
這個就要做控制可是金屬拍出來的效果拍得好的話像手錶和金屬拍起來是真的

76
非常漂亮。那像我會去買這種橡皮擦比較是屬於那種光線可以散出的比較均勻的
材質,所以我們就會用這個給他們拍。
徐:物件越大的話,體積越大是不是越困難,因為你要控制那個光。
藍:應該是說體積越大的話,第一你的雷射功率要夠,第二你的全像要夠大張,
全像大張的話雷射要求就會開始高,雷射要求的等級就會越來越高,所以等一下
去看石井的那張作品,他那個雷射等級就非常高,他就不能像我們用這種小雷射
做,可是如果你要拍小張的,一般半導體雷射都可以拍,就是張不要太大的話。
徐:半導體雷射就是用半導體去做的雷射。(0h44m05s)
藍:光型很差但是還可以拍,以前我們在拍全像的時候非常要求雷射,一定要光
型要夠漂亮要夠圓,你看我們的光都是圓的,一定很圓然後很均勻,一點點誤差
都不能發生,以前拍是用溴化銀,他曝光之後的那個時間,他需要時,所以在拍
攝時候有任何震動或者是有人講話造成空氣攪動,那就會發生像會扭曲掉,可是
現在沒有, 現在因為我們用就走拍攝大概都 3 分鐘 2 分鐘就解決了所以他反而
變得很好拍,可是如果再回到以前的底片,那時間可能真的會拉得很長,加上現
在雷射的功率比較高不像以前,以前雷射功率因為都用那種紅光雷射,就是氣體
雷射功率非常非常得低,所以你要等他完全曝光一等有時候要十幾分鐘,這十幾
分鐘會發生什麼事自己都很難控制可能一下子光學說他覺得氣不夠他突然衝的
氣,發出一點聲音那差不多就要哭了完蛋了,所以現在這個就都還好因為這個時
間不長。
藍:他拍攝的時候的作品
徐:是小件的嗎?
藍:是一開始開向他們在做那個彩虹全像的時候,彩虹全像拍的是剪影,那這個
就是當時那些學生做的作品。
徐:先做這樣然後再做這個。
藍:然後才能去照雷射。
徐:所以這就是一種創作。然後再看上面要要再怎麼去安排,再去拍出來
藍:這個就是那時候一個,這個看起來沒什麼,他拍出來超好看,這就是一個台
南藝術大學的學生,看似簡單但我真的覺得他這個蠻厲害的,他拍出來的效果超
好看的。我是不是把他們都丟了?喔我恐龍都拔起來了。
徐:恐龍都拔起來了。
藍:我時間還要再繼續做啊他們那個沒什麼創作性可言。
徐:大家都是很具體的東西這樣
藍:這個好像是,這好像是我們這邊的學生做的,就是我們會買些材料, 然後我
給你們看石井的,這個是學生的作品。
徐:這是暑假那時候的創作營。
藍:這也是學生,恐龍在這裡,阿石井的在哪裡?你看恐龍的,來看一下不同的地

徐:這兩個都是石井的嗎?

77
藍:他喜歡做草原的創作,這都是他現成去拔的,他那時候住我們學校的宿舍,
然後走過來的時候他就會去看草的形狀雜草的形狀,他腦袋就會想好說他要怎麼
弄,這個是他的創作,他的全像在我那邊,等一下可以讓你們看一下。
徐:就是用這個然後拍出來的全像。
徐:這邊是膠。
藍:因為這邊不會被拍攝到。
徐:所以他拍的時候是拍。
藍:他把他黏成兩側,照著他的影子然後立體感。然後他也會做像這種。
徐:就是玻璃的這邊另外都用。(0h48m47s)
藍: 然後他就會創造出景深的感覺,就是那個層次感就出來,這是他的系列,。
徐:可以一次很多層玻璃還是兩層玻璃。
藍: 因為玻璃會造成一些折射,而且他架設的就可能要想一下光, 你的光透過
這麼多層到了你底片狀態好不好,這個都會影響。然後像說他都有一些材料的使
用,我也覺得很厲害這個也是他的作品,就他都一些玻璃阿,他那時候過來的時
候就做一些他在嘗試的創作,我一直覺得他很厲害的地方是他在玻璃的那種,玻
璃瓶會發光反光的影像的處理,像我在用這種材料,拍出來會覺得是什麼鬼東西,
可是他就他拍久了拍出來的效果真的是超妙的。
徐:就是那個材質的特性。
藍:對,就會造成他,光一些折射啊什麼的,顏色看起來,說不出來,看的時候
你就覺得......。
徐:太厲害了。
藍: 這是他那時候的測試的,因為他說他沒有用過只有這樣單一的層然後用不同
的形狀,他就自己坐在那邊我這邊他超有耐心的自己在那邊剪, 一邊想一邊剪。
徐:這是什麼東西。
藍:這是一個網子而已然後他就自己在那邊剪,他去設想他要的樣子然後再用這
個去排列,我覺得他做的很這個這個那個時候我一開始在看的時候想說他在幹嘛,
看起來很簡單但拍出來效果真的是,拍出來效果超好。
徐:我覺得拍起來,會有點像那個歐普藝術,他會製造出很多幾何的圖形的變形,
對不對?
藍:對。我覺得他超強的。
藍:他對材料的掌握度非常高,然後我那時候他拍完作品我把他留下來,那以後
我們覺得說有些作品不錯的話,你自己要再重建重拍就很難,你作品如果拿回去
就沒有東西。
徐:對啊。
藍:那我覺得最厲害的是這些雜草,你知道大概放了兩年到三年他還是好的。都
不知道為什麼他可以放這麼久,我也不懂,而且那時候我帶他去帶他去找素材的
時候他有時候看到一些蔬菜我都不知道他是怎麼知道說,他看到一些東西會很興

78
奮,這個拍起來會怎樣怎樣就很好看啊,說他都一些材料的掌握度非常的高,我
們等一下去三樓看。
徐:這是你的學生。
藍:對。
徐:喔。啊這是我的學生。理工科跟藝術系的差別。
徐:跟你們講一下嘛老師他可以自己做雷射,可以做一台雷射,我說藍老師。
藍:本業是做雷射的。副業在搞一些有的沒的。這個才是我自己研究的,然後那
個只是應用的一個部分,然後也是因為我們做雷射然後知道要用在哪裡,然後去
參予他一些應用才發現說有些應用他很有趣,後來結合了石井結合的保加利亞科
學院的人所以我就把它開成一門課,本來就開成一門課,但是後來疫情的關係,
課程就一直開不成,一直開工作坊,有點討厭,然後工作坊的話你要吸引一些其
他學生來台就必須要,我們沒有辦法去介紹所有雷射細節,但就是讓介紹雷射應
用上面不是只有做工業應用,或者醫療上的應用他其實還有很多藝術上的價值,
但只是你要怎麼去做,哪像我本來是著重在怎麼去把雷射製造出來,那我們這邊
其實帶著學生做的實驗其實就是把一個雷射做出來,當然我們有講到說雷射有很
多種,像那一種的那種我們就把它叫做固態雷射,他其實力用的是類似像這樣子
一個晶體,你會看起來覺得很小,他這裡可以做雷射,對他也可以做雷射,大概
就這麼少一顆,你有沒有看到一個亮亮的,那這個是雷射晶體, 他剛剛上說我
們嘴巴要講到的半導體雷射的,他實際上不需要晶體它本身就可以自行雷射。
(0h55m55s)
藍:那像說這個其實是....,反正說你用任何電器都一樣啊,你今天要雷射打開
的話,你大概也要有一個電去去動他,這個就是驅動這個半導體的雷射去打開的
一個機器,那我會把他叫做電流源,就是提供他能量,半導體雷射提供的就是電
流,那像說對半導體雷射你可以看到半導體這個光就大概長成這副德性。
徐:有看到嗎?你們看到這個紅紅這個。
藍:為什麼覺得這顆怪怪的?就是半導體雷射的狀況就會像這樣他的光的形狀不
是像,下面你看到的都是正圓,其實這一個就是他的縮小版,我們現在看到的這
一隻綠光,他其實就是哪一顆雷射的縮小版功率比較小所以我們把它當作校正用
地一個工具,他半導體顏色呈現就是這樣的狀態,就是說他不會是一個很漂亮的
一個圓,大概就是陳長條型的,但是我們可以利用它來製造出這樣的一個雷射出
來,就他會變成是這一個這一款類設的驅動的一個能量,那這樣我們就要再加上
一個雷射的晶體,加上共振腔之後,得到最原始最基本的我們現在看到的綠光雷
射的基礎,那這樣你要做到綠光雷射的話,裡面其實不會只有一顆晶體,你要把
它轉成綠光的話還要再有另顆晶體,就把他想成說變成那樣的雷射的話,我大概
需要兩顆晶體在裡面,他就會變成綠色的光要不然他不會變成綠色,他會變成像
這樣子的一個紅外光,紅外光眼睛我們看不到,所以就需要一個輔助的工具,他
這個只是輔助的工具,那我們可以把它轉成可見光,那一般我實驗室都在做這種
光源開發,有開刀之後再看要運用在哪裡,那像剛剛他講說他把東西都拆掉,他

79
其實真的要做的是開發在 UV 範圍的雷射,他是用 638 去轉轉到 314,就是我們
所有的 uvc,這是我們專門殺菌用的,那你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雷射半導體雷射
沒有那麼短的波長,哪像你們老師前身在的那一家公司,最近在開發那種就是那
種 5 奈米 3 奈米的,大概就是那種 100 多奈米左右,他那一種的話有可能就是用
半導體再加上富泰雷射的技術同時去做的,不會是單單一個材料,那個部分其實
為了也是我們研發的重點。
徐:波長越短的話,能量越高,光越偏藍光。
藍:深紫色。眼睛也會開始看不到。
徐:對對。(1h00m04m)
藍:我們一般可視範圍來講的話一般來講的話是 400 到 700 奈米你眼睛可以看得
到的,那其實大部分人其實都還是可以在更寬一點,可是我們就是一般來講大概
是 400 到 700 可是我覺得應該是 400 到 750 大概都勉強可以看得到。
徐:那如果波長越長的話,他就會越偏向紅色的光,他能量會比較低。像我們開
瓦斯一開那個火。
藍:對一個觀念像我們在看那個火,我們在火上面應該可以看到這邊有幾個顏色
有沒有去觀察過。
徐:觀察過火。
紫色,藍色黃色。
藍:在美術上面你們色調比較強偏藍色,可是其實就光學來看的話藍色是能量比
較高的,因為他波長是比較低的,所以反而越藍能量是越高的。
徐:所以我們講冷色調是很奇怪,所以其實是灼傷嚴重,受傷太重他能量很高。
藍:天空顏色大海顏色是藍色,所以你會覺得說好像是一個比較溫暖的顏色,但
就光學的眼光來看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它帶有光子的能量是比較高的。
徐:所以色彩學和物理學是不一樣的。
藍:然後眼睛其實比較容易看到的是綠色,你如果再看藍色會覺得眼睛好像很容
易就發散,那綠色其實是比較舒服顏色,那綠色對我們眼睛地感應比較強,其實
那個雷射老實說沒有到很高那個才 110,眼睛會感覺比較刺眼,這個光大概差不
多,你在看的時候會覺得他很小,因為比較容易接收到,所以我們在調整雷射的
時候,我個人是覺得用綠光,那我要正綠光那大概要用固態雷射來做,那相對來
講他造價就比較貴, 因為我剛才講過你要調到綠光你要有一顆晶體在前面,一
個半導體雷射他就是一個半導體雷射,就這樣而已,我們那邊有工業用的雷射是
瓦級的,所以可以看一下瓦級的雷射,視覺上刺激一下。

8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