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1.

从社会矛盾分析的视角,解读“如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答:(1)社会矛盾分析主要方法包括社会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分析方法、社会
矛盾的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① 社会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分析方法:它既有封建性的社会价值建构和压迫性
的框架、内涵,也贯穿着古代先民独特的生存体验和美好的价值追求
② 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重要载
体,但是它语言的门槛较高,与劳动人民的距离较远;传统优秀习俗有进一步
提升的必要
(2)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辨析:
①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一般要求:传统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并没有发挥应有
的积极作用,并且传统文化的前现代价值框架与现代社会一般要求存在着不契
合,传统文化还与市场经济的商品经济交换原则存在矛盾,因此,传统文化需
要转型。
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获得无法直接从文本中实现“去其糟粕、取其精
华”。因为文化来源于生活实践。
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为了面向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
进行创造性转型与创新性发展,它的很多思想精华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它们共同立足和面向社会主义实践。
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界定及其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反封建的时代需要,有助于中国走
向现代世界,它随着中国现实生活状态的发展而变化,这种变化贯穿着创造性
的传承。它的相对固定性来源于其伦理框架的相对稳定性,但是其内涵又发生
了重大变化。它能够提供给我们一种既面向世界又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民族身份
认同。
(2)可能出现的理论误区:
① 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不同流派、不同时代的重大区别,把所有传统文化典籍中
的相关华丽词汇堆积起来并用以“装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 无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区别,无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前现代
哲学的时代超越,消解其革命性、批判性。
③ 无视中国在近代处于落后状态背后的文化原因,认为仅仅剔除一些“糟粕”
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剩余物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挑战
① 相比较于中国传统社会,它必须从价值理念上摒弃前现代社会的压迫性、等
级性价值理念,而对接以社会主义视野中的平等、民主等价值理念。
② 相较于经济全球化,它在形象方面必须以当代中国文化为依托,实现包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世界传播。
③ 要实现与现代中国价值理念的对接,必须认真探索“如何不断进行自我反封
建洗礼”这一个根本问题。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思考:
① 从“现代性”的语境来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注意到中国进入现
代社会以来对封建等级架构的消解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生长点在于,
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建设为契机,在重新阐发其价值理念的过
程中实现其理论精髓的结构性重生,进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等级架构的消解及其逻辑梳理,必须适应中国文化近现
代发展的时代土壤,映现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脉络,导向或至少不偏离
社会主义价值立场。
③ 在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发展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当代中国价值
观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生长域。
④ 在回答和辅助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
发展脉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脉络的总体一致。
总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实现文化
发展的脉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脉络的有机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提供价值观的指引。

2.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评价的标准”对“五四时代”(从“新文化运动”至
“五四运动”)进行评价。
答:社会评价是对社会进步与否的评价,它以社会生产力为根本标准,以人民
利益为最高标准。
(1)社会评价从根本上说是关于社会进步与否的评价。在马克思看来,社会进
步指社会发展中向前的、上升的运动,但社会进步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通过
迂回曲折的道路实现的,不过不能改变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总趋势。
①“五四时代”是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标志性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在
现代性转型的道路上提出了自己的救国或者说现代性主张,即“德先生”和
“赛先生”(“民主”和“科学”)。此前的洋务运动等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的
内部改良。五四运动提出了一个模式,即试图依靠民主和科学这种启蒙道路来
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② 我们从五四时代也看到了曲折,但整体上是上升、进步的。在五四以后的评
价中,一个观点是救亡压倒了启蒙。实际上,即使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
启蒙也没有结束,在抗日救亡的过程中,启蒙的一个重要主题“现代民族和国
家意识”仍然顽强存在,并且在后来的改革过程中,民主体制建设不断发展,
农民群体的主人翁地位不断上升。所以,救亡和启蒙一起在通往社会主义启蒙
的道路上。
(2)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
核心内容,也构成了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马克思主义就是紧紧抓住社会生产
力发展这个标准,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社会进步。
五四时代没有实现的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在此后的革命及社会主义改造中
才逐渐实现。在传统士绅阶层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现代性改造的情况下,生
产力问题是五四时代没有能力解决的,但后来经过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工业化
等一系列运动,社会生产力才大规模提升。
(3)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马克思主义相信未来世界一定是“人类
社会和社会化的人类”的存在方式。凡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都是有
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因而也是社会评价所必须坚持的。
① 政治上,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没有中国社会各阶级
的直接的支持,因此它的口号在中国的现代性启蒙的道路上长久回响,却无力
实行,这种状态反而使其在全民范围内获得了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因此,五
四时代提出的现代性转型的方案虽然没有付诸实行或者缺少实行的条件,但在
中国漫长的现代性转型史上,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② 文化上,文化上的五四时代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其重要特点是使文化在阅读
的层面上开始面向人民大众,也就是说进入文化的门槛在降低。但新文化运动
的重要缺陷在于内容没有实质性改善。白话文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面向西方,
像《新青年》那样讨论西方社会的问题,但是对大多数农民阶级来说没有产生
有效影响;二是,古代的前现代的文学内容仍然得到了大规模的呈现,因此白
话文运动没有真正的解决现代文化的普及性及其对象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真正
解决是 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正式提出了文艺为
工农兵服务的文化内容的界定。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形式上的开始,而
《讲话》是实质性的催生。
③ 不能用西方启蒙的视野来对标五四以来中国启蒙的路径,中国的现代性运动
有其独特的逻辑轨迹,这个逻辑轨迹形成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没有市民社会,
因此所有外来的现代性价值观的舶来品只能被士绅阶层借鉴、采纳、变形、扭
曲,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西。五四时代的口号及其践行就反映了如果不在
中国进行社会价值土壤彻底改造的话就永远无法建立起一个现代民主国家。
所以说,尽管五四已经据我们 100 多年了,但五四的一些思想对我们依旧有效,
如我们的民主体制改革和科学文化建设。因此,五四提出的口号我们仍在践行
的路上。

3.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变化来说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
践的”。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历史的发展,从而达到对社
会历史的正确认识。
① 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对人
类历史的研究,人类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
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决定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存在和发展,使其从文化的市场
化、商品的市场化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立场,从一开始强调,思想文
化要面向市场,要进行市场化操作,建设一个产业商业化或文化产业化的市场
商品经济体制,到强调这个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价值导向。
② 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
式,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与此同
时,人们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改造了人的主观世
界,改变了人本身。
改革开放的实践不仅改变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整体环境,也使得思想文化领域中
的每一个人也在经历实践发展和成长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整个社会都是在
从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再到社会主义价值
立场导向、实现人民主体利益的转变过程中,正是在这样的转变中,我们才逐
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③ 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主观
和客观的统一,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解决。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
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使思想文化领域具有了主客观统一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社会主义的商业生产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产品和物质文化产品一样,都要服
务于改革开放成果的全民共享,从主体性的角度看,这其中有社会主义公共性
价值立场。
结合影视进行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不同的生活实践使得特务形象及人们对特务
形象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建国初期,国民党特务进行谋杀、搞破坏、刺探情报,
社会思想文化界对国民党的态度是憎恶、厌恶。由于有这种情绪的存在,在文
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架构中,把这些男性居多的特务把欧美开放地区的特务结
合在一起,从而出现女特务,并使其带有反伦理的特征。女特务第一次转型后
的伦理形象为浪荡妖冶。如 1959 年《钢铁战士》中的国民党女特务。改革开放
后电影中的女特务开始变得无所不能,在没有接触社会主义或共产党之前,女
特务的身份可以随便虚构,但一旦触及了政治底线,女特务是不允许取得最后
的胜利的。在这里我们就发现,影视作品有其政治实践的底线。

4.如何理解“社会有机体”。
答:①概念界定:有机体,通常指人和动植物这类有生命的物质实体,它以自
身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紧密联系和不间断的新陈代谢为基本特征。马克思将这
个概念用于社会,强调的是社会系统不同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
强调社会在其长期发展中同样表现为一种有生命的物质实体。
② 理论溯源:19 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和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
塞。孔德认为社会如同生物体,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斯宾塞认为社
会与国家如同生物一样,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有机体。他们
的合理性在于,反对用机械论的观点看待社会,强调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来看待。但根本错误在于把生物进化规律照搬到社会发展领域,抹杀了社会有
机体同生物有机体的本质区别。
③ 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
会层次、各种社会构成要素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社会有机
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
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他在《哲学的贫
困》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有机体的范畴。
④ 社会有机体所包括的社会要素:人口和自然地理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基
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经济生活的构成要素,包括政治制度、政
治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要素。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生产关
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构成社会有机体血肉的,则是政治上层建筑和
思想上层建筑的诸因素。这些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
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
有机整体。
⑤ 马克思将辩证法联系、发展的思想运用和体现于社会有机体的分析中。一方
面,他强调社会有机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一方面,
他强凋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
化的性质,从而更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⑥ 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生动休现,与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
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
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5.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辨析。
答:(1)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运用他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和研究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运动及其社会发展的趋势而提出的。
①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马克思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完全物质
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世界历史”是
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即资本主义所开启的新的历史阶段。工业这种
“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构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深刻的动力。
② 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世界历史时代就是各个民族和国家普遍交往的
时代,是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全球扩展的时代,每一个国
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①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人员、资源、商品、技术、信息等跨
国界流动和全球化配置,是经济活动国际合作的全球性展开,是全球性的经济
一体化或经济活动的全球一体化。
② 特点: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相关性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主体的多极性,基于
经济利益的分化组合,地区性组织和世界性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主义与
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出现了新的形式及新的变化。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①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
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全球交往活动中既认识到了彼此间存在
的许多共同利益,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特殊利益和文化特质。因而经济全球
化必然是多极化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统一体。
② 世界历史理论和经济全球化的产生都有一个客观的社会历史基础,即工业文
明或工业文明的衍生形态信息文明,两者都不同程度地论证了工业文明及工业
文明的衍生形态信息文明的合理性。
③ 世界历史理论和经济全球化具有全球视野上的一致性。它们都不是着眼于某
一个民族的历史、某一地域的历史,而是着眼于全球、全世界、全人类。
④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部分,但其目的和面向有根本不同。马克思的
世界历史理论其根本目的在于寻求现实的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目前的范围之内更多地是一个事实的描述,它寻求资本主义向全
球扩张的所谓的正义性、公平性,但没能解决全球不同国家之间剥削、压迫、
霸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⑤ 当下,世界历史理论集中表现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人
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
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
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
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