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旧城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邹淳 211122150007
摘要:
存量发展的背景下,旧城落后的设施已无法适应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老旧城区的改建更

新将必然的成为都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宝贵的自

然与文化底蕴,丰富的古老人文和历史遗存汇集在老城区之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更新

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愈发的明显,当代人逐渐意识到保留历史与身份认同的重要

性。本文分析了我国旧城改造的需求背景、对遗产的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进行了阐述与定

义,结合近几年的冲突实例分析现状问题,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价值,为旧城改

造下的遗产保护提供一份客观意见。

[关键词]旧城更新;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建筑环境;

1.背景
我国近代的城市更新改造历史可以从一九四九年算起,至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经

过了一个曲折而绵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按其表现形式又可以分成了若干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篇研究的重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存量时代概念的提出——由于内部环境

条件与要求的巨大改变,中国城镇化必须步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变革发展新阶段,即存量规划

阶段。首先,由于中国大部分老城区的建设效率和环境质量都相当落后,再加上旧城区人口高

度集中。旧城区的基础设施大多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建设的需

要。然后,由于现代新城区发展的潜能日益被人们所开发挖掘,促使我们把资源利用重点转向

了旧城区。在存量城市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伴随着一、二级城市也已步入了"内向增长"时

期,对老城区的改造创新,必将是城市化发展的新增长点。由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文明璀璨,

不少地区的老城区现在依然保留了大量的城市文化遗产。对老城区的改建创新 ,势必将对中

国城市社会主义文明的保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会忽视人们对文化遗产、城市建设的历史

价值与长远意义的认识和维护。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大量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街区被

推平,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现代式的“传统建筑样式”。在此情形下,如何正确处理

城市发展更新与文化遗产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及其风貌,是当下

不可回避以及尤为迫切的问题。

2.研究对象概念阐述
2.1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本文中所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引用的是张倩(2011)[1]中的定义,它不单单是指那些已经在

严格意义上明确为各级别的文化遗产,也有部分是指与文化遗产的关联因素。既包含着实实

在在的物质方面,也囊括了精神层面上的历史内涵。广义上的历史文化遗产,往往是指体现着

一个国家、人民的丰富文化和璀璨文明的历史实体。但或许一段破败墙垣,一棵歪脖老树,却

和重要的历史建筑一起,共同形成一份历史环境。它又一同记载着一座古城、一条街道在

一个发展阶段演变的精神本质,承载着发人深省、蕴含独特价值的文化记忆和等历史内涵。

它们共同反应了文化发展的过程,它们也会影响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当给予相当的关注与

研究。

2.2 周边建筑环境

周边环境(Setting)一词的概念,其定义为遗产建筑、遗址或地区的环境,界定为直

接的扩展的环境,是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本文所提到的周边环境一般指周边建

筑环境,或者说是建筑空间环境。主要是考虑文化遗产的周边环境内的各种实体要素的保

护,它们承载着表达其内涵的各种精神要素,也同时随着文化遗产的存在与变化而动态的

变化,相互作用,共生共存。

3.从实例到现状问题
3.1 界定范围模糊导致的保护空隙——无锡晚香堂文保事件

无锡市滨湖区的"晚香堂"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一七零二年),现在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但

因为晚香堂外观比较低调,且四周都被民居所遮挡,在此前一直没有关注过,也从未被鉴定,所

以并未被认可,它的去留问题也在年初受到了各方关注。最后在各界的努力与支持下,通过专

家学者现场勘察确认,"晚香堂"建筑群中虽后门、窗和柱枋严重破损,但主体构件、梁基、山

雾云、抱柱云、梁垫等结构基本完好,属始建时期原物。其形式、设计年代基本明确。雕刻

纹饰细腻,材质考究,具备相当的研究价值。晚香堂是一八四零年之前修建的本体尚存的建

筑,满足《不可移动文物导则》第七条中的要求,可以确认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实行原地保

护。

"晚香堂"的特殊在于其原来并不在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列 ,而对于这种独特建筑

的保护措施也没有具体的地方性立法文件。因此,同类的、或带有特定时期历史的建筑将陷

入难以被法律或法规所保护的"夹心层"状态。"晚香堂"最终能够原地保护,无疑是一个很好

的参考答案——如何保护处于"夹心层"状态的古建筑,无锡给出范例。而对于历史昌明的江

南乃至中国更多的历史与人文遗存区,其中一些不能进入国家"文保"名单中的历史建筑等,究

竟该如何处置,在城市的改造更新和历史记忆之间怎样协调,或许还需更多的反思与探索。
3.2 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问题——诸暨俞秀松故居文保事件

二零二二年五月八日前,诸暨市的各级人民政府,未经设计部门批准,无视设计部门的干

涉和民众的劝告,组织力量将该座古建筑强行拆除。被拆掉的那座民房应该是一幢清代古民

居,地址就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俞秀松旧居的东面,也就是《溪埭文史》总编辑俞乃传

的旧居。两座建筑之间最近处不足 2 米,最远处不足 4 米。

该民居是一座两层建筑,白墙黑瓦,配有壁画,房屋木制架构上有较为精美的雕梁,

整体保留了浙江乡村古民居的诸多典型特征,原本有必要作为俞秀松故居的历史风貌予以

保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俞秀松故居的保护范围为 3 米,以保护范围外延 30 米为建设控制

地带,所以被拆民居正好属于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就因为作为诸暨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首批

试点村,害怕审核时间长就忽略上报,无视文化执法人员和村民的阻拦,将“两划”范围

内的百年建筑强行拆除,充分体现了执行人员对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和保护观念的匮乏。

3.3 文化景观遗产的原貌保护问题——西湖柳树换月季

2022 年 5 月 11 日,西湖边景观的提升改造工程中,北山街(断桥-保俶路段)湖堤旁

的七棵张长势衰败垂柳被月季等景观花卉取代。园区管理解释,柳树属于强阳性植物,该

段受悬铃木的强势生长影响,阳光条件差,老化、空洞、“驼背”倾斜严重,故将这些柳

树迁移,透出湖景。该举受到了广泛争论之后,政府最终选择了高度不高形状较优雅的柳树

进行了补种。同时,二零零三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改造治理以来,在柳浪闻莺门口生长的四十

多株柳,至今至剩下的 17 棵也将被迁移走。园区计划通过改造,将柳浪闻莺景观恢复到原

来 40 棵柳树的水平。

在西湖文化景观中,柳树是西湖的独特风物之一。《西湖志》中记述道:"滨湖垂柳万

株,间以桃杏梅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这样写道"最爱湖东行不到,绿杨阴里白沙

堤。"西湖的垂柳作为西湖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定格在中国人的审美记忆中。二零一一

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文化景观申请成功的世

界遗产。西湖既是天然湖泊,是人文湖泊,在一千年来始终保留了历史的原真性和统一性。从

情感与记忆看,西湖边的柳树沿岸而生,作为基本元素和符号与西湖一道始终有着强烈的民族

情感与时代特征,深刻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人文核心价值。

杭州西湖的柳树大部分是垂柳,寿命较短,大概 30~40 年,因为衰老或病弱等原因,

进行常态化维护、更新和调整是正常现象。从整体上看,西湖的园林绿地中树木过密,需

要进行适当疏理,留优去劣是正常的养护措施。从公众参与治理视角看,很多问题的解

决,除了要开展认真的科学论证,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和公众参与渠道,一方面让社会和公
众全面了解情况,取得广泛共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汲取社会各界的智慧。

4.意义与价值
其实,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如天台水南村文保事件、广州砍古树、深圳保护湖贝古

村等等。其中有些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有部分还未被纳入保护的行列中去。但它们都是

时代在城市中创造与留下的痕迹,是城市文化的积淀与城市气质的显现

旧城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其实也是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基础,从而形成一座城市的内

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除了要有时代气息

外,更要传承地方文化传统。而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众多历史建筑、传统风貌的街

巷形态,是维持一定地域社区结构的物质基础。而这些历史环境又是联系着世世代代生活

于此的人们的精神纽带。[2] 所以保护旧城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过去以

及保护我们的未来。

今天,人们可以通过遗产环境的存在,了解祖辈的生活习惯,回忆前人的生活内容,是

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试图留存下来的历史记忆。而单一的文化(建筑)遗产由于其保护的

限制往往只能成为参观的对象,只有将其周边的建筑环境一同规划进来,才能形成真正值

得民众参与的文化参观活动的场所。它能够带来巨大的文化经济效益,促进旅游经济,提

高综合竞争力,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与潜力。

正如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家布罗林所说的:“老建筑及其周围舒适的环境,对于生活在

我们的城镇及都市中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熟悉的背景,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危难时

的一个依靠。”[3]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周边环境是人们回忆历史、带有记忆的根源。如果

抹除了周边环境,仅保留文化遗产,则破坏了人们内心记忆中的那份回忆与乡愁。只有两

者紧密联合,统一规划,情感价值才能得以保全。

5.总结与建议
恰如薛林平先生所说的:“追根溯源,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即针对具体对象

该不该保护的争论。只是一个偏哲学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如何保护的问题,采取什么样

的技术措施,这是一个偏技术的问题。”[4]旧城改造中遇到的归结到底也是这两个问题。

本文针对上文提到的从实例出发的三种类型,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对旧城改造中的文化

遗产保护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5.1 明确界定范围,保护“夹心层”建筑

这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具体对象该不该保护的争论。我们应该继续规范明确相关的法

律。“夹心层”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针对不同境地现实,应当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一)在明文范围内的,由于周边环境复杂等因素一时未被设为文物保护的,我们应该加

快认定流程,坚决保护;也有一些时代表露不明显的,相关部门不应在流程复杂和对象规

模及预估价值之间做抉择,从而导致了遗产的损失;(二)对于规定边界模糊的,可以成

立专家委员会进行对应的调研与审批。不单单是针对评估的项目,对于尚有遗漏的相关地

方法规应及时进行完善;(三)对于那些经过评估后不满足保护条件的建筑,它们往往对

于那些对于长期生活在周边或是关心历史建筑的的群众来说,有着记忆的根源,相关部门

也应该及时对外公布评估细则与结果。

5.2 保护周边(建筑)环境,严肃法律权威

这里是指一些已经被认定的文化遗产,它们受到国家或是地方相关法律的保护。对于

保护意识的提升,不应当是单方面的。(一)对于普通群众的普及不可或缺,他们也往往

是建筑及周边环境发生改变的第一发现人。或许这并不涉及到他们个人本身的利益,但文

化遗产是城市地域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二)遗产保护也不单

单是周边群众的事,对于政府方和施工方的法律普及尤为重要。由于现有的大规模改造大

多都是经过地方政府首肯的,公职人员更应该明确地方发展和遗产保护的矛盾冲突性,应

当充分做好项目实施的方案模拟及流程考察。面对如遗产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这般浅

显的错误,坚决执行保护法规,对于违反保护条例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5.3 加大公众参与,复原遗产原貌

这往往涉及的也是遗产周边如植被树木之类的环境,抑或是文化景观遗产本身。政府

应当管理和决策中做到尊重科学、珍惜情感。科学与情感并不是对立的。首先,相关部门

应当通过全面主动的信息传播和公众参与,提前掌握公众的情感意向;其次,应该通过科

学有效的治理,而不只是单方面看似合理的决策。只有情感与科学共存,才能有效避免上

述的事件再次发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提倡小规模的灵活改造,可以积极应对旧城区内复杂的社会、

产权及环境等问题,妥善解决拆迁安置工作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也可以适当增加

政府专项经费投入,吸取国内外城市的先进保护经验,在保护城市风貌,延续城市文脉中

不断更新进步。文化遗产作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与记忆。它是建设发展的资

源,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和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本。重视文化遗产保

护,也是重视我们的过去与未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