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组装作业指导书及相关奖惩条例

1.总则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在组装过程中的稳定和提高,必须严格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
质量意识,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根据本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特制定《组装作
业指导书》及相关奖惩条例,希望该组全体员工在遵循职业道德,加强工作责任心、端正劳动态
度、树立团队精神、努力提高个人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组装作业指导书》进
行规范操作,坚决杜绝违章违规现象和粗制滥造,保障产品质量合格。
如果上岗员工自行其事、为所欲为,不按规定操作,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轻则调岗,重则
辞退,而因此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和其它后果均由责任人承担。每道工序均应严格把关,精
益求精,除了保证本道工序的制作质量,还有义务检查上道遗留的问题,消除质量事故的隐患 ;
下道工序如发现了上道工序的问题,上报后经查实可给予表彰和奖励,如发现异常而继续机械
性操作把隐患流入下道工序,则应承担连带责任。所有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都应由责任人承
担后果,如损失严重,公司保留通过法律手段向责任人追诉的权力。
1.1 组装组共分备料清洗、装配、试压、加油、跑合五个工序。
2.备料、清洗
2.1 备料、清洗是组装前的准备工作,操作工从现场管理人员处接到领料单后,按先后顺序将
当日当班或次日需组装的产品配件依次从半成品库或其它工序领出,清查规格型号和数量
准确无误之后,逐件检查,清洗干净再移交到组装工位。
2.2 严格区分每批次生产任务的配件中如支架、侧盖、封盖和托底坐上的产品或其它特殊标记,
如果配件上的标记不符合本批次生产任务的规定或者配件上应有标记而没有标记、一件配
件上有两种不同的标记,均应视为异常问题品,必须上报现场管理,由现场管理查明原因 ,
处理好后方可继续操作。
2.3 产品配件在运送和清洗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得野蛮操作、乱扔乱砸、碰伤任何部位,特别
要注意保护工件的配合面,切忌损伤。
2.4 必须使用安全性能稳定、没有隐患的清洗剂,定量更换,未经生产部或以上部门特批,严
禁使用易燃物品,如汽油、除油剂等作为清洗剂。
2.5 在清点数量和清洗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仔细检查每件配件,凡外观存在缺陷,配合面存
在严重损伤,明显会造成漏油或其它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外观质量,包括未打磨飞边、毛
刺的配件,都不能当作正常品移交给下道工序。
2.6 配钻类的支重轮、引导轮和托链的配件在清洗过程中要拆开未打肖的一端,彻底清除沾在
轴上和侧盖、支架、托底座等配件内孔及油封底内的任何附着物,如:油污、锈渍、铁屑等,
并用气枪从里向外清除轴类、支架、侧盖加油孔和安装孔内残留的铁屑等物。
2.7 半轴类的引导轮、支重轮的支架、侧盖和轴类(含其它加油孔钻在轴端上的轴类),在清洗
过程中要摆放整齐、轻拿轻放,用气枪从里向外清除加油孔和安装孔内残留的铁屑,已清
洗好的工件和未清洗的工件要分开堆放,不得多层堆放后再清理,禁止混杂,或者在清理
上层时又污染已清理好的下层工件。
2.8 所有支重轮、托链轮和引导轮的轮体均要彻底清除内孔和油封槽内残留的铁屑、杂质等物。
2.9 根据产品的特殊工艺要求,有些工件要清洗两遍以上。
2.10 随时保持工作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
2.11 在备料、清洗过程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确认的,根据前道需返工的具体费用,按
50%奖励备料、清洗操作工。如因备料、清洗操作工的失误,导致配件转到组装工序后还需返
工的,所有返工费用,包括清洗剂、人工工时均由备料、清洗工自负,并加罚 100%。
3.装配
3.1 装配操作工应具备普通机械钳工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正确理解产品的工艺要求、合理
使用装配设备和各种工具、量具,以保障能将各类产品配件按正确方法,毫无损伤地分别
组装成合格产品。
3.2 所有配件到位后,应检查配件的相关配合尺寸,包括所领的其它小五金配件是否相符,待
确认无误后,先组装 1 至 2 套成品,经质检部门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后,方
可继续开始进行批量组装生产,并随时对所有组装的产品进行自检。
如果产品组装完毕后在终检时发现大量需返工的产品,所有返工费用、人工工资及因
此产生的材料损耗,如需更换轮体、侧盖而浪费的机油需其它工序扩孔而产生的人工工资 ,
经现场估算后,全部由现场管理人员和责任操作者承担,并处以五十元以上的罚款。
3.3 凡有明显缺陷的配件,坚决不能投入使用。组装时要按顺序操作,所有浮动油封装入油封
槽后,自然状态下必须能够用手转动,太松或太紧均属异常,不得使用。浮动油封 O 形圈和
内孔密封 O 形圈都必须保持平衡,不得扭曲和歪斜,每批轮体和侧盖在分别装上浮封后,
经质检按 10%比例抽检,若发现有一套不合格,全部返工自查后再报检,至合格方能开始
组装,每套总成组装完毕后要用手试转两到三圈,如不能正常转动,应检查原因至合格后
方能转入下道工序。严禁私自调换任何配件或用其它型号、废旧零配件代替,如因此而造成
的一切损失,将由操作者负完全责任。
3.4 组装时如果由于操作不当切伤 O 型密封圈应及时上报现场管理员,更换新的 O 型圈,严禁
继续使用有缺陷的 O 型圈,如在抽检时或产品退货检验时发现由组装人员承担一切损失。
3.5 操作中应轻拿轻放,不得碰伤任何部位。如因配合紧密而不能轻松装配的产品,只能用紫
铜棒击打,避免在轮体、侧盖或轴上留下痕迹,浮动油封的接触面要擦试干净,内孔和油
封槽内不得残留有任何杂质。
3.6 所有半轴类产品的圆柱肖必须全部嵌入槽内,不得任意切断,凡半轴轴平面低于侧盖或支
架安装平面的,一律不得组装成成品。
3.7 所有产品的螺栓必须紧固,要注意螺栓长度的配合,避免因假锁紧现象造成漏油后果, D
系列支轮的螺栓要对称锁紧,托链轮封盖的装配要及时,不得敞放,避免异物进入。
3.8 每批次产品的组装要按数量一次完成,无论任何原因造成的问题品都必须在当日修复,无
法修复则作退料或报废处理。问题品在现场搁置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3.9 现场管理员对问题品负有全责,如未及时处理,应追究责任,凡滞留在现场的产品,按每
套组装工价的 2 倍给予罚款,直至缴库为止。
3.10 所有小五金配件(包括浮封、O 型圈、弹性肖、圆柱肖、螺栓、油嘴螺丝、垫片等),必须由组
长统一保管并按当日计划适量发放使用,每日临下班前进行盘点,一旦发现余料不符,应
立即清查,坚决杜绝漏装、错装配件的现象。
3.11 时刻保持工作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
4.试压
4.1 本工序的操作工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确保产品质量不受
影响。
4.2 在试压前要检查该总成是否用手能够轻松转动,无卡涉现象,所有产品均必须进行试压验
证,确保产品不会漏气,如有漏气产品须在漏气处做好记号,返回组装工位修复,不得采
取任何措施私自处理。
4.3 因电焊缝漏气的产品,须移交给电焊组修复,不得随意在焊缝处用铁锤敲打止漏,违者每
件罚款 10 元。
4.4 严禁试压过程中产品还在水池中时拨掉气管接头,避免轮体进水。
4.5 托链轮和引导轮在试压之前,要用手再次转动检查,看是否能轻松转动,有无卡涉现象,
如有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
4.6 如果退货品在追查原因时发现是因为试压不合格而产生的漏油,将由试压人员负担所有经
济损失,包括产品的运输费用。
5.加油
5.1 本工序的操作工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确保产品质量不受
影响。
5.2 在加油过程中,必须注意真空气管是否密封严实、产品内部空气是否抽完,在注油时要注
意油标刻度,确保产品能够注满润滑机油,并锁紧油嘴螺栓。
5.3 如油嘴螺孔丝牙深度不够或由于其它原因螺丝无法锁紧,必须交组装人员拆开后攻牙,清
洗后再装配、试压、加油。严禁在总成产品上攻牙,防止铁屑进入产品内部,影响产品的使
用寿命。
5.4 凡在以后的检查中发现产品未加油或未加满油,将按成品价处罚当班加油操作工。
6.跑合
6.1 所有型号的挖机支重轮必须进行正、反三至五分钟的跑合试验,凡是不能转动自如的产品,
应退回组装组拆开查明原因,严禁在轮体上撒泥沙增加磨擦力跑合。
6.2 跑合中要注意观察轮体运转是否正常、温度是否异常、是否有漏油现象,凡有异常情况均要
剔出,报现场管理员处理,不得私自流入下道工序。
6.3 跑合完后须再次检查轮体,用手能否轻松转动、油嘴是否锁紧、是否有漏油现象、该锁紧的
螺栓是否锁紧,一切正常,经质检检验后方可转序。
6.4 随时保持工作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

批准: 审核: 制定: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