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 136 《国际汉学》总第14期,2018年第1期

美国汉学家两位弟子在新加坡的汉学研究 *

□ 王学深

摘要:新加坡是世界汉学研究的重镇之一。汉学研究在新加坡的发展既呈现多元、融合的趋势,又
形成贯通古今、中西的特色。在新加坡众多汉学研究脉络和学者中,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王昌伟
和许齐雄教授为代表,强调和深化了中国历史中“南北差异”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以思想史结合地方史
的方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模式。两位学者这一研究模式的形成及其本地传播,与以下三点息息相关:
第一,他们的学术师承背景;第二,两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就和特点;第三,新加坡学术交流“南北差异”
问题的学术平台。
关键词:新加坡 汉学 南北差异 王昌伟 许齐雄
中图分类号:K24   doi:10.19326/j.cnki.2095-9257.2018.01.016

中国幅员辽阔,在地域上以淮河与秦岭为界 立大学的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线划分的南北方,无论在风俗、气候、饮食以及 汉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与教授们正是这一重镇中的
语言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但是思想史上的南北 核心。那么,是否作为与中国南方具有紧密联系
差异问题却较少受到学界的关注。以理学为例, 的新加坡学者,更关注南方这一地域的历史研究
其传播发展的轨迹、模式存在着不同,在宋元以 和文化发展呢?答案恰恰相反。就本文两位核心
来的中国士人心中对于理学的理解同样有着“因 的学者王昌伟与许齐雄所出版专著和译作而言,
地而异”的差别。那么,新加坡汉学在研究中国 他们反而是以北方为研究对象,特别是以山西、
史上“南北差异”问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于 陕西、河南等地士人为切入点,凸显南北方的差
这一复杂的问题若简单讨论似有偏颇之嫌,但若 异问题。(1)
以本文两位核心学者王昌伟、许齐雄的主要观点 本文通过回顾王昌伟、许齐雄二人在“精英
归纳此问题可以总结为:在“精英地方化”这一 地方化”和“南北差异”这一领域的研究,试图
理论框架下,自宋代以后,尤其是南宋以来,北 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新加坡汉学研究中的
方士人更强调“国家化模式”或“国家视角”,相 “南北差异”起源为何?换句话说,这一中国史上
对应的南方士人更偏重“地方化趋势”或“地方 的问题是如何被引入以及被新加坡学者关注的;
视角”,而这种对中国宋代以来士人发展模式的差 第二,王昌伟和许齐雄专著中对于关中和山西士
别化研究正是当前新加坡汉学研究的特点之一。 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北方士人与南方士人的比
新加坡是世界汉学研究的重镇,而新加坡国 较,差异何在?第三,作为汇通中西的新加坡,

① 截至目前,王昌伟的主要著作有:Ong Chang Woei, Men of Letters within the Passes: Guanzhong Literati in Chinese History,
907—191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Ong Chang Woei, Li Mengyang, the North-South Divide, and
Literati Learning in Ming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6;译著如:包弼德著,王昌伟译:
《历史上
的理学》(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年。其中他对于关中士人的研究的中译本《中国
历史上的关中士人 907—1911》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年。截至目前,许齐雄的主要著作为 Koh Khee Heong, A
Northern Alternative: 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1。该书
的中译本已经出版,许齐雄著,叶诗诗译:
《北辙:薛瑄与河东学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年。
美国汉学家两位弟子在新加坡的汉学研究 137 |

两位学者逐渐形成的“南北差异”这一研究方向, 与更加关注地方事务的地方士绅的界限已经逐渐
又是如何进行本地传播的? 模糊不清,二者在南宋—元这一关键时期合流,
完成了精英地方化的转型。需要注意的是,在两
一、“南北差异”问题的源流、师承与在新 宋之际,北方已经成了金朝的天下,而降至元代
加坡的发展 又废除科举制度,这就直接导致了士人对地方事
务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强,而又因政治因素使然,
谈及中国史的“南北差异”问题,特别是中
形成了南北方士人发展模式上的不同。帝国的分
国南宋以来士人对于地方转向(local turn)讨论,
裂更加促成了南北二分局面的形成:北宋—金—
无法绕开三位重要的美国学者,郝若贝(Robert
元代的北方成为一条发展脉络,而南宋—元代的
Hartwell,1932—1996)、韩明士(Hymes Robert)
南方成为另一条脉络。在这两条脉络中,体现着
与 包 弼 德(Bol Peter)。 早 在 1982 年, 郝 若 贝
南方士人群体的地方性倾向和北方士人以“天下”
就在《哈佛亚洲研究杂志》(Harvard Journal of
为核心的理念。
Asiatic Studies) 上 发 表 了《750—1550 年 期 间
包弼德则将这种士人地方化的理论和理学
中国的人口、政治和社会变迁》(“Demographic,
复兴运动相结合,强调理学和政治精英、地方社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会和国家等多重关系,以世界观形成的模式对应
(1)
750—1550”) 一文,该文不仅着重强调了在公元 地方士人转型的现实。(3) 在《斯文:唐宋思想的转
750—1550 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经济重心南移、 型》(This Cu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人口增长等变化,以及相应的由经济变化引发的 T’ang and Sung China, 1992) 一 书 中, 作 者 描 述
南方科举相较北方更加兴盛,从而谈及了社会流 了在北宋末期“文”与“道”的关系,讨论了以
动性问题,而更为重要的观点是,郝若贝修正了 苏轼和二程为代表的两种不同的士人模式。此外,
何炳棣(1917—2012)、柯睿格(Edward Kracke, 作者强调了自南宋以来,理学家们在地方将理学
1908—1976)等人以三代家族背景强调科举流动 课程化、实践化,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乡约、
性大的观点,并以此为联系提出了宋代士人只是 社仓、祭祀、讲学、聚会、反省、读书等活动将
将入仕朝廷视为人生职业中的一种选择而已,强 理学推向主流,将“道”的获得与“文”相分离,
调了他们更加关注地方事务,从而彰显地方士人 并最终转向对地方的关注。
力量的崛起。 那么,与南方士人同时期,却在金、元治下
正是在这种理论下,自宋代以来的地方士人 的北方士人呈现出什么形态?包弼德在对赵秉文
更加强调地方而非中央的图景被勾勒出来。韩明 (1159—1232)的研究中 (4),给出了我们答案。包
士(Robert Hymes) 作 为 郝 若 贝 最 得 意 的 门 生, 弼德着重研究了赵秉文的文学特点,并以他作为
(2)
则以江西抚州为重点, 印证了自宋以来地方士人 金代士人代表和文化传统的风向标,强调金晚期
关注的重心已经由朝廷转向地方,提出了“精英 的文化复兴是以北宋的文化模式为继承,文人以
地方化”的理论观点,而这一现象肇始于两宋之 苏轼为师,更加强调“文”的重要性。换句话说,
交。更具体地说,北宋初年以来以中央和全国性 正如包弼德强调的,即文学而非哲学是金代文化
视角建立起自己仕途、婚姻网的士人们,在南宋 复兴的核心。与之相比,南方以理学观的“道统”

① Robert Hartwell,“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 2(1982): 365—442.
② Robert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③ Peter Bol,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④ Peter Bol,“Chao Ping-wen (1159—1232): Foundations for Literati Learning”in Hoyt Cleveland Tillman and Stephen H. West,
edited.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Essays on Chi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pp. 115—144.
| 138 《国际汉学》总第14期,2018年第1期

为重要的文化继承。故南北方形成了一个是哲学 步赴美深造专攻明史打下基础。(3) 在 2002—2006


传统,一个是文学传统的现象。 年间,许齐雄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专业
以上三位关于“精英地方化”和“南北差异” 并获得博士学位,师从韩明士。在李焯然—许齐
问题的重要学者和新加坡的汉学研究如何取得了 雄,郝若贝—韩明士—许齐雄,这两条学术脉络
联系?实际上,上文所提及的王昌伟和许齐雄两 下,许氏将前一阶段的明代理学研究背景视为学
位教授正是包弼德和韩明士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 术领域,而将“精英地方化”和“南北差异”视
和哥伦比亚的博士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韩明 为学术理论,并融会贯通地找到了薛瑄(1389—
士和包弼德不仅因为学术观点相似,而且二人互 1464)这一切合其自身两条学术脉络的研究对象,
动十分频繁,在客观上也促成了两位学者和其弟 着重强调这位明代理学家所展现出的北方与南方
子在学术道路上的“惺惺相惜”。 不同的理学形态,并于 2006 年完成其博士论文
王昌伟于 1999—2004 年,就读于哈佛大学 “East of the River and Beyond: A Study of Xue Xuan
东亚研究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包弼德教 ( 薛瑄,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
《河
授,专注于宋史研究。正是这种师承关系,使得 东内外:薛瑄与河东学派研究》)。(4) 许齐雄以薛
王昌伟继承了“士人 / 精英地方化”和“南北差 瑄这位明朝第一位从祀孔庙的士大夫为核心,强
异”的研究理论,并于 2004 年完成了其博士论文 调了作为山西士人的薛瑄以国家、朝廷为“圆心”
“Men of letters within the passes: Guanzhong literati 的态度,与南方士人宗族理念、学术流派和地方
from the tenth to eighteenth centuries”(《关中学者: 意识的突出形成鲜明对比。
(1)
10 至 18 世纪的关中士人》) 的写作。他以关中士 正是由于包弼德—王昌伟,李焯然—许齐
人作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这一北方士人群体自我 雄,郝若贝—韩明士—许齐雄的师承关系,以及
建构“关中”身份认同的努力,给读者呈现出“关 他们彼此之间的学术互动,使得王昌伟、许齐雄
中”在唐代以后,并没有被国家忽略和遗忘,而
二人在完成学业,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国家的支持。这一景象
后,便将“精英地方化”和“南北差异”理论带
与民族主义史家话语大相径庭。与此同时,作者
回新加坡,并逐渐形成新加坡汉学研究的众多方
以关中士人为核心,着重讨论了国家与地方,官
向之一。实际上,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差异”
方与非官方,中央与区域三组关系,强调了这种
问题,李焯然、王昌伟和许齐雄曾在 2009 年中国
关中士人“非官方精英”的意识建构如何影响其
明史学会的主办下举行座谈,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对中央与区域关系的看法。
这一座谈举办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南北
许齐雄的学术背景则应该强调其硕、博两
差异”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浮现
个阶段。首先是他在 1999—2002 年攻读硕士学
出在新加坡对这一问题关注的主要的研究者和研
位期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师从李焯然教
究趋势。
授。可以说,李焯然教授将许齐雄引入明史研究
的大门,而前者所专注的明代理学家丘濬(1421—
1495)的研究 (2) 对于开启后者专注几乎同时代的另
二、新加坡汉学研究“南北差异”特点的
一位理学家薛瑄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而许氏在
讨论—以王、许二人著作为例
李焯然指导下所完成的硕士毕业论文更为他进一 在王昌伟和许齐雄最具代表性的三本著作

① Ong, op.cit..
② Cheuk Yin Lee,“Ch’iu Chun (1421—1495) and his Views on Government and History,”Ph. D. Dissertati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4. 李焯然:
《丘濬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③ Koh Khee Heong,“A review of North America Scholarship in the Field of Ming Intellectual History for the Last Five decades,”
Dissertation (M.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02.
④ Koh Khee Heong,“East of the River and Beyond: A Study of Xue Xuan ( 薛瑄,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Ph. D.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2006.
美国汉学家两位弟子在新加坡的汉学研究 139 |

中,都涉及了“南北”问题。实际上,促使王昌 总而言之,在五代至明前期,关中士人的自
伟对于关中士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当唐宋变革 我认同和建构相对薄弱,他们强调以国家为中心,
引发了南方士人力量兴起后,北方的士人是什么 而明中叶以后,关中士人的身份认同逐渐凸显,并
状态?是否韩明士所描绘的以南方为主的士人地 延续至清朝灭亡。与此同时,关中在明清时期,也
方化现象也发生于北方?带着这两个问题,王昌 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与南方士人地方化意识的合
伟以 10—20 世纪初期陕西关中士人群体为研究对 流。换句话说,王昌伟以关中士人身份认同建构的
象,讨论了在长时段历史脉络中士人对于“关中” 转变,以及讨论国家、地方、士人三者关系,从而
身份的建构,体现出官方与非官方、中央与区域、 得出结论:韩明士的精英地方化理论同样适用于北
国家与地方的互动。 方关中地区,在此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南北差异”

在漫长的近千年历史中,作者将五代到北 而这种差异源自关中士人所要面对与南方士人不同
宋,南宋至元代,以及明清时期视为关中士人研 且特有问题,如地方资源短缺与来自其他群体的挑
究的三个主要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士人并没 战等。这一观点又与包弼德所提醒我们的观点“南
有将“关中”视为独特的概念,其关注点是努力 方发展出来的制度与模式,是依据其特有的经济、
建构国家、社会与个人的有效联系,即在官方背 社会条件所形成的”一脉相承。(2)
景和支持下,在非官方的空间发挥士人在地方的 在王昌伟最新对于李梦阳(1473—1530)的
能动性。但实际上,这种依托国家放权于地方的 研究著作中,更是以“南北差异”直接引入题目
理念模式,依旧是国家掌控权力下的地方运行模 之中,(3) 讨论“地域差异”在明代中期士人间的张
式。换句话说,士人所代表的“非官方”与“官方” 力。李梦阳是明代中期一位祖籍河南、生于甘肃
同属一个有机系统,而地方士人应被纳入地方政 的北方士人,也是明代文学“复古派前七子”的
(1)
府。反之,国家应给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 领袖人物,并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
然而,在第二个阶段,即金朝占领北方后, 张。王昌伟以李梦阳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明代
于金晚期复兴的关中士人文化继承了北宋的文学 中期北方士人继北宋后,再次以文学作为一种建
的模式,而非南方的理学道统观念。在元代理学 构良好社会秩序努力的媒介。换句话说,李梦阳
大兴于北地后,关中士人在许衡的影响下,实际 是承接苏轼和金代晚期士人赵秉文一脉的北方士
上接受并由文学模式转向道学模式。但是,以许 人,强调了文学的重要性。在作者看来,李梦阳
衡为代表的道学理念,依旧是以囊括全宇的“天 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明中叶,此时在士人文化圈中
下”和“国家”为核心,士人是以为国家服务和 无论是现实存在的,还是士人理念中,都已经形
通过推荐进入官僚系统为主导的模式,而这种北 成了南北之分。因此,李梦阳作为北方士人,与
方的理学模式受到元朝廷的大力支持。同样的, 同一时期作为南方代表再次复兴的“金华学派”(4)
虽然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区域,官方与非官方这 士人无论是在文化观念还是在写作视角上均出现
三组关系存在张力,但朝廷依旧是这一时期关中 了“南北差异”。虽然李梦阳作为当时文化领域(诗
士人的中心。降至明清时期,尤其是 16 世纪中后 文方面)的重要学者,具有绝对权威,但却依旧
期以来,关中士人的身份认同的地域特点逐渐显 受到南方士人对其各领域学说的挑战和责难。
现,“地方”也逐渐摆脱国家视角,成了地方上的 许齐雄对于山西士大夫薛瑄(1389—1464)
“地方”,甚至在关中士人眼中地方官员都是地方 的研究,讨论了在同一个理学框架下所出现的不
利益的代表,而非朝廷管控的延伸。 同的理学形态。许齐雄将以薛瑄为代表的北方理

① Ong, op. cit., p. 205.


② Bol, op. cit., pp. 92—93.
③ Ong, op. cit..
④ Peter Bol,“Neo-Confucianism and Local Society, Twelfth to Sixteenth Century: A Case Study,”(
《宋明理学与地方社会:一
个 12 至 16 世 纪 间 的 个 案 》)in Smith P. von Glahn R eds.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pp. 241—283.
| 140 《国际汉学》总第14期,2018年第1期

学形态纳入对整个理学研究的视野中,突破以南 薛瑄将视野投向官学,这一“官方”体系下的学
方主导的理学模式,打破理学中北方学派被边缘 术机构,在他看来才是理学传播的重要场所,而
化的问题。通过研究,薛瑄将国家放置于其社会 不像南宋以来理学家更强的“非官方”和地方性
与政治生活的中心,而不像南方士人那样关注宗 语境下的书院。这些特征反复告诉我们,北方与
族与地方社会的模式,如家谱的修撰,地方事务 南方的理学模式有所不同。在一些学者看来,许
的参与,以及地方学派的建立几乎在薛瑄的一生 氏对于北方“河东学派”与薛瑄的研究不仅完成
中缺失。例如,薛瑄与同时期南方江西士人吴与 了其北方理学模式不同于南方的立论,(3) 甚至该研
弼(1391—1469)的理学模式就完全不同,虽然 究对于重寻“北方模式”和推动中国区域内的北
二人均被视为明朝此时期重要的理学家。 方研究有重要影响。(4)
许齐雄以二人族谱序言的书写发现,薛氏不
仅以为官出仕为一生主导,最终得以进入内阁达 三、新加坡汉学研究中“南北差异”的本
到仕宦顶峰,而且其交友范围均以在朝士大夫为 地化传播
限,而其所作族谱序文数量与其身份不符,流传 “南北差异”问题作为目前新加坡汉学研究
于世仅九篇而已。序文的缺少再次表明了薛瑄对 众多特点之一(此外,还有东南亚华人及相关离
于地方宗族和一般士人生活缺少关注。换句话说, (5)
散研究、 (6)
明清思想史研究、 新加坡本地社群宗教
家乡的地方事务宗族观念在薛瑄一生中不占重要 信仰研究 (7) 等),在被王昌伟和许齐雄引入新加坡
位置。反观南方士人吴与弼则呈现出很大不同。 学界,并在自己学术研究脉络中反复强调外,这
在留存的 50 余篇次族谱序文中,不仅大多来自其 一研究的本地化传播模式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江西家乡,而且其本人一生不仕更是凸显了与薛 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王昌伟和许齐雄主
瑄事功追求的不同。 要以大学课堂传授,社会讲座,学术交流与论文
总而言之,在宗族方面,对薛瑄而言“由国 发表三种形式进行“精英地方化”和“南北差异”
家授予的那些身份地位就是对一个宗族组织有意 学说的本地传播。
(1)
义的身份地位”。 在学派方面,薛瑄与同时期的 王昌伟将目光集中在关中士人身上,许齐雄
(2)
南方“金华学派”士人不同, 他不寻求建立某种 的研究则锁定于薛瑄个案研究。其主要一些论文
学术体系,同时否认了师承的重要性。与之相反, 列表如下(见表 1):

作者 时间 题目 期刊/学术会议 页码
明末清初学术思想史再探国际
王昌伟 2016 李梦阳在十七世纪的接受史 -
学术研讨会
Literary Archaism and the Problems of North and
the 19th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South in Mid-Ming Court Politics: The Case of Li
王昌伟 2012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
Mengyan(在明中期朝廷政治中的文学复古与南
(第 19 届欧洲汉学年会)
北问题:以李梦阳为例)

《北辙:薛瑄与河东学派》(A Northern Alternative: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


① 许齐雄著,叶诗诗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年,第 7 页。
② Peter Bol,“Neo-Confucianism and Local Society, Twelfth to Sixteenth Century: A Case Study,” pp. 241—283.
③ Zhang Dewei,“A Northern Alternative: 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48.2
(2013): 384—385.
④ John B. Henderson,“A Northern Alternative: 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17.5 (2012): 1561.
⑤ 海外华人研究以黄贤强副教授、李志贤副教授为代表。—笔者注
⑥ 明清思想史研究以李焯然、王昌伟、许齐雄副教授为代表。—笔者注
⑦ 新加坡地方宗教研究以丁荷生教授为代表。—笔者注
美国汉学家两位弟子在新加坡的汉学研究 141 |

(续上表)

作者 时间 题目 期刊/学术会议 页码
从族谱看明代陕西宗族组织与士人阶层缔结联盟
王昌伟 2010 东方文化 第 161—173 页
的方式
The Hedong School: Regional and Translocal
许齐雄 2010 Intellectual Network(河东学派:区域与跨地域的 Ming Qing Studies(明清研究) 第 117—56 页
思想网络)
国家政治目的和理学家教育理想在官学和科举的
许齐雄 2009 汉学研究 第 87—112 页
结合—以薛瑄思想为例
《文化记忆与华人 第 167—178 页
何国忠主编:
王昌伟 2008 关学编与明清陕西士大夫的集体记忆
社会》
Trans-local and Trans-regional
The Hedong School: Two Models of Trans-local
Dynamics in Chinese History,
许齐雄 2008 Intellectual Network(河东学派:两种跨地域的思 第 12—14 页
960-1911(中国历史中的跨地域
想网络模式)
和跨区域形态学术会议)
王昌伟 2007 明初南北之争的症结 明清史集刊 第 27—48 页
We are One Family: Guanxue Vision in the Northern 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宋
王昌伟 2005 第 29—57 页
Song(我们是一家:北宋的关学视野) 元研究)
Zhang Zai’s Legac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xue
王昌伟 2005 Ming Studies(明代研究) 第 58—93 页
in Ming China(张载的遗产与明代关学的建构)

表1 王昌伟、许齐雄主要论文

以上几种新加坡本地传播的方式不仅与 化”“南北差异”理念的引入与传播,将地域上
中 国 的 研 究 方 式 形 成 了 呼 应, 强 调 了 南 北 特 的“南北”和学术交流上的“东西”两大轴线
色,同时也将美国的学术理念引入本地,实现 汇聚在新加坡一处,使得新加坡本地汉学研究
了融汇中西的理念。通过上文对王昌伟和许齐 不仅日益呈现多元、融合的趋势,而且形成贯
雄二人学术脉络的梳理,和他们对“精英地方 通古今、中西的特色。

(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207 |

The Academic Sinological Research of Singapore Scholars Ong Chang Woei and Koh Khee
Heong
Wang Xueshen

Abstract: Singapo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Studies in the world. Sinological studies in Singapore
show us diversified and amalgamating trends, and form an Ancient-Modern and Western-Eastern compatibl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numerous research areas, two scholars of Chinese Studies in Singapore, Ong Chang
Woei and KohKheeHeong, from the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in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are two
representatives who emphasize and develop the “South and North difference” model fo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history.
Key words: Singapore, Chinese Studies, South-North difference, Ong Chang Woei, Koh Khee Heong

The Image of the Yellow River in the Writings of the Jesuit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ng yi

Abstract: Studying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by the Jesuits’ writing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image of the Yellow River created by Jesuits was none but a river with sediment
accumulation.This image ofthe Yellow River, which was the result of the Jesuits’ “adaptation policy”practised in
China, was not evidently in conformity with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a. This image did not change in the middle of
the 18th century because of the classical geography of Europe at that time.
Key words: Jesuit, image of Yellow River, European Perspective on China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o-called “Chinese Civilization Saving the West” in Britain


Ye Xiangyang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is a response to the argument put forward by Zhou Ning, Ge Guilu and Huang
Lijuan in their respective monograph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 that the so-called topic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saving the West” prevail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Britain. A review of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theoretical and textual evidence regarding their point of view is firstly conducted, with the analogical works of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being compared. And then the paper analyses briefly the works of G. L. Dickinson,
Bertrand Russell, Harold Acton and Oswald Spengler (especially his Decline of the West),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ir dominant themes and underlying subjects. Finally, a conclusion is made: It is still quite insufficient to
assert that the so-called “Chinese Civilization Saving the West” was prevalent in Britai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Key words: “Chinese Civilization Saving the West”, image of China,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G. L. Dickinson,
Bertrand Russell, Harold Acton, Oswald Spengler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