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原始佛經對「尋」跟「伺」的定義

相應部 47.10 》(莊春江譯): 『阿難!這裡,比丘住於在身上隨觀身,熱心、


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當他住於在身上隨觀身時,生起身所
緣的或身上的熱惱,或心的退縮,或向外地擾亂心,阿難!那樣,比丘的心應
該被另安置於某些能激起信心的相。當他的心被另安置於某些能激起信心的相
時,則欣悅被生;當已歡悅後,則喜被生;當意喜時,則身寧靜;身已寧靜
者,則感受樂;心樂者,則入定,他像這樣深慮:『我為了利益另安置心,我的
利益已完成,好了,現在我要撤回。』他就撤回,不尋思、不伺察,他了知:
『以無尋、無伺,自身內有念,我是樂的。』 (因而入二禪)

這段經文主要是敘述「身念住」的修學。這時禪修者遇到一點困難:「生起身所
緣的或身上的熱惱,或心的退縮,或向外地擾亂心…,」意思是:有可能因為
無聊、挫折感、喪失了鬥志,有可能身心非常的焦躁,也有可能心境一直被外
界所騷擾。

遇到這樣的情形,佛陀建議:這個時候比丘的心,應該要執取某些能夠激勵內
心的主題。傳統上能夠激勵內心的主題包括六隨念:憶念佛陀的功德;憶念佛
法的內容;憶念僧伽中令人信心增上、鼓舞的成員;憶念自己曾經培養的德
行;憶念布施或憶念天人所代表的德行。透過這些憶念,有可能士氣受到激
勵、信心飽滿,就像在禪修時遇到挫折感,或者一個人單獨禪修時產生恐懼
感,可依此法對治。

經文繼續談到:當入定之後他會這麼想~剛剛是為了要克服眼前的困難,而故
意採取激勵內心的主題。現在目的已經達成,心已經沒有干擾跟挫折感,身體
已經沒有熱惱,如果再繼續想著激勵內心的主題,那麼剛剛那些有幫助的主
題,現在反而會變成障礙。

禪修就是不斷透過觀察「味、患、離」,了解眼前的技巧所帶來的好處到什麼程
度,它的有限性在哪裡。透過觀察跟了解,隨時隨地做「調整、修改、超越、
昇華」等動作。當目的已經達成,要擱置激勵內心的主題叫做「我要撤回」。因
為擱置了主題,心進入更深入的安定感,因而進入到「無尋無伺」的二禪。這
段經文不是原始經典裡唯一講這個主題的。原始佛經有好幾個類似的經文,都
有談到這個主題,雖然經文沒有定義「尋」跟「伺」是什麼,但是它的解釋已
經夠清楚了。

如何進入二禪

1
透過放下思惟、意向、導向的主題就進入到二禪。「尋」跟「伺」其中的一個例
子就是:故意想那些會激勵自己的主題叫「尋」。當心能夠評估修這個主題所帶
來的利益,以及它的有限性是什麼叫「伺」。根據原始經典的講法:「尋」就是
刻意產生念頭和意向,「伺」就是評估。

在這一段經文有幾個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我們看到進入禪那是透過修學「四念住」,大部分講禪那(色界禪)的經
文,都是從四念住入手。當四念住修到喜樂生起,心在喜樂之中安定下來就叫
「禪那」。這跟一般南傳佛教所學的:先修定(可能是未到地定)再修四念住,
是很不一樣的。經典裡的順序是透過修四念住,在四念住的功課上得到安定
感,心能夠安住在四念住的修行上,體驗修四念住所產生的喜跟樂,那個時候
的心就是往禪那的方向前進。

再則,進入初禪之後,有可能故意去想一些可以激勵或保持安樂感的意境或念
頭。有的人會覺得很奇怪,如果初禪是有念頭都可以進入,是否初禪是非常簡
單、平凡的境界?

其實,有念頭跟有散亂心是兩回事。一般人認為有念頭就是有散亂,其實不
然。佛經告訴我們:散亂是障礙進入色界禪的因素,但念頭不是。可以用某一
種方式來想事情,讓心不處於散亂,如同講話時也是如此。講話時有可能講得
清晰、有條不紊,對活動的狀況非常清楚,能夠在講話時得到怡然、安適感。
這樣的講話方式就是有念頭但沒有散亂,所以念頭與散亂應該要區隔開來。

三種「善尋」 (《中部 117 經》跟《中阿含 189 經》談到:「正見」就是知道什麼是「善


尋」
,什麼是「不善尋」。知道心要「出離尋」
、「離恚尋」
、「不害尋」,要遠離五蓋、離開會破壞
。)
身心安樂感的活動。心若能夠這樣分別,就叫做「正見」

《中阿含 102》 、《中部 19 經》、《中部 78 經》, 等處所定義的「善尋」: 出


離尋、離恚尋、不害尋 (惡尋 則會「令慧孱弱」 和「增益熱惱」)

要透過什麼樣的意向導引,要把心帶到什麼樣的境界,才能夠進入初禪?

《中阿含 102》 、《中部 19 經》、《中部 78 經》提到有三個進入禪那的「善


尋」:
一、 出離尋。二、離恚尋。三、不害尋。

「出離尋」:捨離對五欲的焦躁、飢渴、念念不忘,讓心通往出離的方向。

2
「離恚尋」:離開惡性批判、不耐煩、不安本位,對當下不滿足、不耐煩。把心
從不耐煩帶到耐煩,從惡性批判帶到能夠由衷的欣賞、品味、安住、知足。
「恚」就是不耐煩,坐立不安、不安於本處,對眼前所感受到的沒有知足心、
安住心,一直處在挑毛病。例如邊靜坐邊覺得:怎麼那麼煩、那麼無聊,怎麼
一直調不好,怎麼那麼笨啊?

「不害尋」:把心從對眾生的害意帶到內心是慈和,對當下內心面對的一切有善
意、祝福、友善的態度。

對五欲有焦躁、飢渴、念念不忘;對當下不滿足、不耐煩、坐立不安;對眾生
有怨懟、有害心、有算計,這些都會令觀察力薄弱、增添身心的熱惱,都是破
壞禪那的因素。

總結「尋」

從這些經典,基本上得到兩個主要的意思:
一個是要想有用的念頭,這個念頭不是散亂的狀況,而是刻意取角、將心導往
善的方向,有助身心更安穩、更能夠體會到喜樂的念頭。另一個意思是:讓心
從不善巧的境界導向善巧的境界。好比在靜坐練習中體會「正在放鬆中的身
體」,就是在做「尋」。心從僵硬的狀態導向正在放鬆的狀態,任何能夠導向心
出離欲界,或出離不安樂、不喜樂的狀態,都算「善尋」。

《藏論》(Peṭakopadesa)對尋伺的解釋
接下來,談到《藏論》(Peṭakopadesa)中對尋伺的解釋: “Here, directed thought
is the first instance while evaluation is the evaluation of what is thereby received.
Just as when a man sees someone approaching in the distance he does not yet know
whether it is a woman or a man, but when he has received [the apperception] that
“it is a woman” or “it is a man” or that “it is of such color” or that “it is one of such
shape,” then when he has thought this he further scrutinizes, “How then, is he
ethical or unethical, rich or poor?” This is examination. With directed thought he
fixes. With examination he moves about and turns over [what has been thought].”

《藏論》是很早期的論典,在南傳被歸類到三藏,它跟其它早期的論典對
「尋」跟「伺」都有做過解釋,沒有中文的翻譯,以下是我根據英文所做的解
釋:

「尋」跟「伺」就像眼睛看到一個人,接下來就開始評估:這是一個女人嗎?
這是一個男人嗎?她(他)的膚色如何?身材如何?古代印度的男人跟現代的

3
男人都一樣,看到女人第一個就是留意膚色、身材,馬上做這樣的評估。接下
來有可能評估:這個人是有道德的嗎?沒有道德的嗎?是貧窮還是富有?這就
叫做「伺」。這裡的「伺」很明顯有評估、分別的意思。

《瑜伽師地論 》(Yogācārabhūmi)對尋跟伺的解釋

《瑜伽師地論》算是很晚期出的論典(約四世紀初期),裡面有很多內容跟原始佛
經是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在這個地方,它也很清楚地寫出:「尋」與 「生念、
導志」(巴利文 cetanā) 有關;「伺」(prajñā;般若)與 「分別智」有關。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