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專題製作:油的酸敗

一.前言
不管你是煎、煮、炒、炸哪一種烹調方式,都會用到油,有適合高溫的 油
炸油,適合生吃的橄欖油,同樣是油,但為什麼功用不一樣呢?我們好奇
兩種油的不同,也許是結構不一樣,成分不一樣,最後我們決定往油炸油
的酸敗下去研究,到底哪一種油的最適合高溫,最不會產生酸敗,並討論
油炸幾次會產生超過標準的酸價值,對應現實中的回鍋油會會影響健康。

二.行動及工作內容
我們先查找關於油的知識並且了解每一種油的不同之處,像是飽和脂
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發煙點,油的酸敗原理及酸價,我們決定以油的酸
敗 及酸價作為我們研究的方向,討論芥花油、橄欖油、沙拉油在不同溫度
下 及回鍋次數造成酸價值的不同,我負責查找資料,購買油及器材,討論
如 何做出實驗,及做實驗。

三.成果及反思
經過了快兩個學期,我們終於完成了我們的實驗,也把各種油的的表
格及圖表全部做了出來,在這漫長的實驗裡我們也有想過要放棄過,我們
的實驗過程要一直煮油每一種油調加熱三次,每一種油又分三種溫度去加
熱,實驗室沒有開冷氣又悶又熱的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油煙味,做出來的
數據也不盡理想,導致我們每個人都無心再繼續下去,支撐我們下去的是
我們不想讓我們那麼久的付出就這樣化為烏有,最終我們完成了屬於我們
的專題,專題讓我學習到了很多經驗及技巧如下:

1.團隊溝通及意見交換
團隊中會有不同的想法及聲音,要尊重其他人的意見並從中找到大家
都覺得可行且可接受的方法。

2.設計實驗
一開始我覺得設計實驗應該沒什麼困難的吧,直到我們第一次實驗,
我們器材藥品都東少一樣西少一樣,才發現實驗也是需要細心規劃的,要
先自己在腦海中跑過一遍,看看是不是少了什麼,不是隨便都可以做得很
完美的。
3.善用電腦
有了電腦真的方便了很多,不管是文件還是試算表都幫助了我們很多
,不用在一個一個慢慢算了試算表很快就能用好了,且未來也使一個實用
的技能,能跟個我一輩子的。

雖然我們實驗做的不適特別的成功,但我們從專題這件事中學習到了
很多,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像是我們標定劑只有第一次使用時有標定而已
,應該每次使用前都要標定過一次,所以導致了做出的實驗很不準,我們
以為標定一次過後標定劑的濃度就會變了,所以我們發現了這個錯誤並吸
取教訓,我們不是機器人,發現錯誤並改進及進步才是專題交會我最重樣
的事。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0年
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
「專題組」作品說明書

群別:化工科
作品名稱:
關鍵詞:油的酸敗
壹、摘要

本篇專題是在探討油的酸敗,油的使用和我們的飲食息息相關
,油的酸敗程度會影響料理出來的食物的建康程度,因油在烹煮的
情況下溫度較高,我們會將溫度的高低設為操縱變因,測試油在不
同的溫度下酸敗的程度,回鍋油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事情,到底回
鍋油對健康有沒有影響,我們也會測試油在多次高溫加熱的情況之
下酸敗的程度會不會有所變化。

貳、研究動機
一、研究動機

之前曾在上有機化學時聽老師教過油的酸敗,那我們就
想到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油來烹飪食物,如果在不同的情況
之下,油的酸敗程度不同,於是我們在經過討論後決定探討現
代人都很喜歡吃的油炸食物所會用到的回鍋油,油炸食物常常
使用回鍋油,那如果回鍋油不健康的話是不是就不該使用。還
有溫度,從接觸化學之後,發現許多反應都會受溫度影響,所
以我們也會測試油在不同溫度下酸敗的程度。

二、研究目的

(一)探討回鍋次數對油價的影響。

(二)探討加熱到多少溫度是否對油價有影響。
參、主題與課程之相關性
表一:具相關性之課程
普通化學(下冊) 有機化學

分析化學(下冊) 容量分析-酸鹼滴定

肆、研究方法

一、實驗原理

(一)酸敗原理

酸敗是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貯存過程中經生
物、酶、空氣中的氧的作用,不斷水解、氧化、裂解、
聚合等。油脂酸敗的因有二:其一為生物性的,即動植
物組織殘渣和微生物的酶類所引起的水解過程。其二純
屬化學過程,即在空氣、日光和水的作用下,發生的水
解及不飽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透過自由基再不飽和脂
肪酸中雙鍵部分進行氧化。

(二)發煙點

發煙點:是指食用油在烹煮時所能承受的最高溫
度,當烹煮的溫度高於發煙點時,油品中的游離脂肪
酸、氧化降解的短鏈產物等物質,會從油品中揮發,冒
出肉眼可辨識的青煙,青煙中包含「丙烯醛」,這種化
合物也是造成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且油的溫度越高產
生丙烯醛的速率也會越快,會影響發煙點高低的因素主
要為脂肪練長度,純化過的油發煙點也會較高。
表二:本次實驗探討各種類油品之發煙點
溫度 發煙點

橄欖油 197°C

沙拉油 165°C

(三)油質成分
成分 :
表三:本次實驗探討各種類油品之(主要)組成成分
含量(%) 油酸(Omega-9) 亞麻油酸(Omega-6)

橄欖油 97% X

沙拉油 25% 50%

(四)何謂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
如何判斷脂肪酸是否為飽和脂肪酸,在脂肪鏈上是否有
雙鍵,鍵結方式只有單鍵形式的脂肪鏈為飽和脂肪酸,反之鍵
結方式有含一個雙鍵(含以上)的脂肪鏈為不飽和脂肪酸,在
形成雙鍵時會丟失氫原子,使碳所能的鍵結的氫原子不為最大
值,所以稱之為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的程度是由所含的雙鍵
來判斷,雙鍵越多不飽和數越高。

(五)油酸與亞麻油酸的說明

Omega-3,Omega-6,Omega-9,因他們的結構是而得名,
他們結構式的頭基本上是固定的,差別在於他們尾巴上不飽和
鍵結的位置,顧名思義,若從尾巴數過來不飽和鍵結的位置在
第三個碳原子,即為Omega-3,以此類推。

亞麻油酸(Omega-6)是一種含有兩個雙鍵的Omega-6脂
肪酸。分子式:C18H32O2。IUPAC名:(9Z,12Z)-9,12-十八碳二烯
酸。

圖一:亞麻油酸之結構式
(圖片來源:http://www.basechem.org/chemical/928 )
油酸(Omega-9):分子式:C18H34O2。IUPAC:(Z)-9-十八碳烯
酸。不溶於水,溶於有機溶劑。至於空氣中顏色變黃變深。

圖二:油酸之結構式
(圖片來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B9%E9%85%B8/3108825 )

(六)酸價
酸價是指每一公克脂肪,所含脂肪酸中和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
數,油在加熱等外在因素作用下發生水解反應,會分解成脂肪酸和
甘油,使脂肪酸增加,所需要中和的氫氧化鉀數也會一起增加,酸
價也隨之增加,酸價可以評定油變質的程度,酸價程度越高油的品
質越不新鮮,對人體的影響也越大。

二、實驗方向
我們經過討論後決定將加熱的次數當成變因,先測量開封的初
始酸價,接著在不斷的重複加熱和測量直至酸價超過0.2mgKOH/g>

三、實驗步驟

(一)配置氫氧化鉀酒精溶液(標準溶液):

1. 精秤約5.6克氫氧化鉀

2. 溶於1000mL酒精中

(二)標定氫氧化鉀中酒精溶液
1. 秤取鄰苯二甲酸氫鉀(KHP)0.05克,溶於試劑水中

2. 倒入錐型瓶中,用配置好的氫氧化鉀酒精溶液滴定,求
出酒精溶液濃度

3. 滴定完處存於塑膠瓶中

肆、實驗數據

(一)各種油類剛開封時,加熱至指定溫度並維持10分鐘後的油
價 變化的比較。

表四:橄欖油加熱至指定溫度並維持10分鐘後的油價
加熱到的溫度 油的酸價 (mg KOH/ g油

150 0.05211

180 0.04408

210 0.07055
圖三:橄欖油加熱至指定溫度並維持10分鐘後的油價比

根據圖三、表四,橄欖油酸價的變化,150度、180度時的酸價差不
多,到了210度時酸價最高。

表五:沙拉油加熱至指定溫度並維持10分鐘後的油價
加熱到的溫度 油的酸價 (mg KOH/ g油

150 0.03917

180 0.05017

210 0.06542
圖四:沙拉油加熱至指定溫度並維持10分鐘後的油價變化

根據圖四、表五,沙拉油的酸價隨著溫度上升而增加,在210度時酸
價最高。

(二)各種油類回鍋一次至指定溫度並維持10分鐘後的油價變化
的 比較。

表七:橄欖油回鍋第一次至指定溫度並維持十分鐘後的油價
加熱到的溫度 油的酸價 (mg KOH/ g油

150 0.07545
180 0.11939

210 0.08929
圖六:橄欖油回鍋第一次至指定溫度並維持十分鐘後的油價

根據圖六、表七,橄欖油在第一次回鍋時,150度到180度時酸價是提高的
,到了210度又降了下來。

表八:沙拉油回鍋第一次至指定溫度並維持十分鐘後的油價
加熱到的溫度 油的酸價 (mg KOH/ g油

150 0.04327

180 0.05259

210 0.03086
圖七:沙拉油回鍋第一次至指定溫度並維持十分鐘後的油價

根據圖七、表八,沙拉油在第一次回鍋時,150度到180度時酸價是提高的
,到了210度又降了更低。

(三)溫度對於油的酸價的影響

根據我們所做的實驗,我們發現每一種油對溫度的關係都有所不同
,大部分的油都是隨溫度升高酸價也升高,但在在我們的實驗裡有些油的
實驗結果跟上述所說的不一樣,我們知道油的發菸點會影響油的酸價,每
一種油的發菸點都不同,當油到了發菸點,油會冒煙並產生裂解反應,產
生脂肪酸,氧化物及致癌物,其中脂肪酸會影響實驗中的PH值,因此過了
發菸點後,油的酸價會提升,但是我們做的實驗裡有結果是180度的酸價
最高,我們猜測是實驗中的氫氧化鉀酒精溶液沒有每一次使用前標定導致
每一次的數據都會有偏差值,進而導致我們做的數據高高低低,才會出現
180度酸價最高的問題,根據此結果我們發現氫氧化鉀酒精溶液的濃度會
雖著時間而改變,因此每一次做實驗前應該先進行標定,以免出現偏差的
數據。
陸、結論

一、依照實驗結果,我們發現隨著回鍋次數的增加,油價數值也會
增加,呈現一個正相關但非正比的關係。

二、我們認為加熱的溫度對於油價的有影響,180℃和210℃的油價 經測量
後都會高於150℃的,但是180℃和210℃油價卻沒有一定的規律,也 有可
能是我們用來測量酸價的氫氧化鉀溶液產生問題而觀察不出來。

You might also like